痢疾结核杆菌的致病物质是有哪些

查看: 1050|回复: 5
免疫学基础课程作业_B 作业答案
免疫学基础课程作业_B
1. 炭疽杆菌的致病因素不包括
& & a 荚膜
& & b 保护性抗原
& & c 菌体抗原
& & d 水肿因子
& & e 致死因子
2. 关于布鲁氏菌的致病性叙述正确的是
& & a 外毒素是主要的致病物质,通过多种途径侵入人体,引起布鲁氏菌病
& & b 内毒素是主要的致病物质,通过多种途径侵入人体,引起布鲁氏菌病
& & c 荚膜是主要的致病物质,通过多种途径侵入人体,引起布鲁氏菌病
& & d 菌毛是主要的致病物质,通过多种途径侵入人体,引起布鲁氏菌病
3. 在同一温度下,湿热灭菌比干热灭菌效果好,是因为湿热灭菌
& & a 蛋白质易凝固
& & b 穿透力强
& & c 能放出潜热
& & e A+B+C
4. 以细胞免疫为主的细菌是
& & a 大肠杆菌
& & b 痢疾杆菌
& & c 伤寒杆菌
& & d 变形杆菌
& & e 克雷伯菌
5. 内源性抗原在细胞内合成并与MHC分子结合后提呈给:
& & a B细胞
& & b CD4+T细胞
& & c CD8+T细胞
& & d 巨噬细胞
& & e NK细胞
6. 可在三叉神经节和脊神经节细胞潜伏状态持续存在的病毒是
& & a EB病毒
& & b 单纯疱疹病毒
& & c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 & d 巨细胞病毒
7. 霍乱肠毒素致病机理叙述正确的是
& & a 霍乱肠毒素不耐热,56℃经30分钟,即可破坏其活性。故肠毒素无致病性
& & b 霍乱肠毒素由A1和A2两个亚单位组成,两者依靠二硫链连接才可致病
& & c 霍乱肠毒素B亚单位为毒性单位, A亚单位识别肠上皮细胞上的受体才可致病
& & d 霍乱肠毒素通过激活腺苷环化酶,导致肠粘膜细胞分泌功能亢进
8. 最易引起免疫耐受的途径是:
& & a 静脉注射
& & b 腹腔注射
& & c 皮下注射
& & d 口服
& & e 肌肉注射
9. 溶原性转换能使宿主菌发生
& & a 自溶作用
& & b 溶血作用
& & c 被噬菌体裂解
& & d 噬菌体释放
& & e 毒力与抗原性变异
10. 为减少沙眼的发病率,必须做好消毒工作,下述哪种方法不能杀灭沙眼衣原体
& & a 眼科医生的手在70%酒精中浸泡1分钟
& & b 将污染的面盆用0.5%的石炭酸浸泡5分钟
& & c 污染的毛巾煮沸1分钟
& & d 病人用过的毛巾晒干1小时
& & e 病人用过的器械放冰箱冷冻过夜
11. 维持细菌固有形态的结构是
& & a 细胞壁
& & b 细胞膜
& & c 荚膜
& & d 细胞质
12. HIV致病的关键因素是
& & a 侵犯人体CD4+细胞,造成严重的免疫缺陷
& & b 合并各种类型的机会感染
& & c HIV有高度变异性,能逃脱宿主免疫系统的清除
& & d HIV基因能整合于宿主细胞的染色体中
& & e 并发各种恶性肿瘤
13. 可能导致人类胃炎、消化性溃疡的细菌是
& & a 志贺氏菌
& & b 肺炎球球
& & c 幽门螺杆菌
& & d 沙门氏菌
14. G—菌对青霉素、溶菌酶不敏感的原因是
& & a G—菌细胞壁含粘肽少,其外侧还有外膜层保护
& & b G—菌细胞壁含脂多糖较多
& & c 细胞壁缺乏磷壁酸
& & d 细胞壁含有脂类A
& & e 以上均是
15. 关于B1 细胞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细胞表面分子有CD5+、 mIgM
& & b BCR 识别细菌多糖成分
& & c 无Th 细胞辅助
& & d 产生 IgM和IgG 抗体
16. 感染中枢神经细胞,在胞质内形成内基小体的病毒是
& & a 狂犬病病毒
& & b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 & c 巨细胞病毒
& & d EB病毒
17. 一类含有核酸或蛋白质侵染因子的简单微生物是
& & a 亚病毒
& & b 真菌
& & c 支原体
& & d 衣原体
18. 细菌在新陈代谢过程中,多数病原菌最适PH为
& & a pH=7.2~7.6
& & b pH=5.2~7.6
& & c pH=7.2~9.6
& & d pH=2~9
19. 经垂直感染导致畸胎的病毒是
& & a 麻疹病毒
& & b 风疹病毒
& & c 流感病毒
& & d 乙脑病毒
& & e 甲型肝炎病毒
20. 胎儿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抗体属于
& & a 主动免疫
& & b 自然主动免疫
& & c 人工主动免疫
& & d 人工被动免疫
& & e 自然被动免疫
1. 大多数脑膜炎奈瑟菌分解葡萄糖和麦芽糖,产酸不产气,氧化酶和触酶试验阴性
2. 杀灭芽胞最可靠的方法是高压蒸汽灭菌
3. IgD吸附了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 介导I型超敏反应
4. 抗原与抗体结合形成复合物肯定能够激活补体C1
5.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间接法主要用于检测血清中抗原
下载一份试试!
抄的答案都满分,会不会老师怀疑
老师说谋学网可以下载答案,原来是真的!
站长推荐 /1
【谋学网】奥鹏16秋各学校答案已发布,需要的同学可以点击下载哦!遇到任何问题请联系客服QQ咨询,祝大家学习愉快!
400-627-0688
Powered by热门日志推荐
人人最热标签
分享这篇日志的人常去
北京千橡网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文网文[号··京公网安备号·甲测资字
文化部监督电子邮箱:wlwh@··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举报电话: 举报邮箱:&&&&&&&&&&&&
请输入手机号,完成注册
请输入验证码
密码必须由6-20个字符组成
下载人人客户端
品评校花校草,体验校园广场志贺氏菌属
义项指多义词的不同概念,如的义项:网球运动员、歌手等;的义项:冯小刚执导电影、江苏卫视交友节目等。
所属类别 :
其他生物相关
其他生物相关
志贺氏菌属(Shigella)是一类革兰氏阴性杆菌,是人类最为常见的病原菌,通称痢疾杆菌,耐寒,能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形成中等大小,半透明的光滑型菌落。在肠道杆菌选择性培养基上形成无色菌落。
拉丁学名 Shigella Castellani
别称 痢疾杆菌
属 志贺氏菌属
模式种 痢疾志贺氏菌
分解葡萄糖,产酸不产气。VP试验阴性,不分解尿素,不形成硫化氢,不能利用枸橼酸盐作为碳源。宋内氏志贺氏菌能迟缓发酵乳糖(37℃3~4天)。
有K和O抗原而无H抗原。K抗原是自患者新分离的某些菌株的菌体表面抗原,不耐热,加热100℃1小时被破坏。K抗原在血清学分型上无意义,但可阻止O抗原与相应抗血清的。O抗原分为群特异性抗原和型特异性抗原,前者常在几种近似的菌种间出现;型特异性抗原的特异性高,用物区别菌型。根据志贺氏菌抗原构造的不同,可分为四群48个血清型(包括亚型)(见表9-4)。(1)A群:又称痢疾志贺氏菌(Sh.dysenteriae),通称志贺氏痢疾杆菌。不发酵甘露醇。有12个血清型,其中8型又分为三个亚型。(2)B群:又称福氏志贺氏菌(Sh.flexneri),通称福氏痢疾杆菌。发酵甘露醇。有15个血清型(含亚型及变种),抗原构造复杂,有群抗原和型抗原。根据型抗原的不同,分为6型,又根据群抗原的不同将型分为亚型;X、Y变种没有特异性抗原,仅有不同的群抗原。(3)C群:又称鲍氏志贺氏菌(Sh.boydii),通称鲍氏痢疾杆菌。发酵甘露醇,有18个血清型,各型间无交叉反应。(4)D群:又称宋内氏志贺氏菌(Sh.sonnei),通称宋内氏痢疾杆菌。发酵甘露醇,并迟缓发酵乳糖,一般需要3~4天。只有一个血清型。有两个变异相,即Ⅰ相和Ⅱ相;Ⅰ相为S型,Ⅱ相为R型。根据志贺氏菌的菌型分布调查,我国一些主要城市在过去二、三十年中均以福氏菌为主,其中以又2a亚型、3型多见;其次为宋内氏菌;志贺氏菌与鲍氏菌则较少见。志贺氏菌Ⅰ型的已发展为世界性流行趋势,我国至少在10个省、区发生了不同规模流行。了解菌群分布与菌型变迁情况,对制备菌苗,预防菌痢具有重大意义。
本菌对理化因素的抵抗力较其他肠道杆菌为弱。对酸敏感,在外界环境中的抵抗力能以宋内氏菌最强,福氏菌次之,志贺氏菌最弱。一般56~60℃经10分钟即被杀死。在37℃水中存活20天,在冰块中存活96天,蝇肠内可存活9~10天,对化学消毒剂敏感,1%石碳酸15~30分钟死亡。
1.S-R型变异:宋内氏痢疾杆菌易为R型。当菌落变异时,常伴有生化反应、抗原构造和致病性的改变。2.耐药性变异:由于广泛使抗生素,志贺氏菌的耐药菌株不断增加,给防治工作带来多困难。3.营养缺陷型变异:南斯拉夫Mel(1963年)首创的依赖链霉素的志贺氏菌株(依链株,Sd),作为口服菌苗可预防志贺氏菌痢疾。
大小为0.5~0.7×2~3μm,无芽胞,无荚膜,无鞭毛。多数有菌毛。革兰氏阴性杆菌。直杆菌,形态似其他的种。革兰氏阴性。不运动。兼性厌氧,具有呼吸和发酵两种类型的代谢。接触酶(只一个种例外)。氧化酶阴性。有机化能营养型。发酵糖类不产气(除了少数种产气外)。不利用盐或盐作为惟一碳源。KCN中不生长,不产H2S。是人和灵长类的肠道致病菌,引起。DNA的G+C mol%为49~53(Tm)。
1.:志贺氏菌的菌毛能粘附于回肠末端和结肠粘膜的上皮细胞表面,继而在侵袭蛋白作用下穿入上皮细胞内,一般在粘膜固有层繁殖形成感染灶。此外,凡具有K抗原的痢疾杆菌,一般致病力较强。2.:各型痢疾杆菌都具有强烈的内毒素。内毒素作用于肠壁,使其通透性增高,促进内毒素吸收,引起发热,神志障碍,甚至中毒性休克等。内毒素能破坏粘膜,形成炎症、溃汤,出现典型的脓血。内毒素还作用于肠壁植物神经系统,至、肠蠕动失调和氢挛,尤其直肠括约肌痉挛最为明显,出现腹痛、(频繁便意)等症状。3.:志贺氏菌A群Ⅰ型及部分2型菌株还可产生外毒素,称志贺氏毒素。为蛋白质,不耐热,75~80℃1小时被破坏。该毒素具有三种生物活性:①神经毒性,将毒素注射家兔或小鼠,作用于,引起四肢麻痹、死亡;②细胞毒性,对人肝细胞、猴肾细胞和HeLa细胞均有毒性;③肠毒性,具有类似大肠杆菌、霍乱弧菌肠毒素的活性,可以解释疾病早期出现的水样腹泻。
是最常见的肠道传染病,夏秋两季患者最多。传染源主要为病人和带菌者,通过污染了痢疾杆菌的食物、饮水等经口感染。人类对志贺氏菌易感,10~200个细菌可使10~50%志愿者致病。一般说来,志贺氏菌所致菌痢的病情较重;宋内氏菌引起的症状较轻;福氏菌介于二者之间,但排菌时间长,易转为慢性。1.:分为典型菌痢、非典型菌痢和三型。多见于小儿,各型痢疾杆菌都可引起。发病急,常在腹痛、腹泻未出现,呈现严重的全身中毒症状。2.:治疗不彻底,或机体抵抗力低、营养不良或伴有其他慢性病时,易转为慢性。病程多在二个月以上,迁延不愈或时愈时发。部分患者可成为带菌者,带菌者不能从事饮食业、炊事及保育工作。
特异性预防主要采用口服减毒活菌苗,试用者有Sd株、神氏 2a变异株等。这些活菌苗虽有一定的预防作用,但免疫力弱,维持时间短,又服用量大、型间无保护性交叉免疫。故大规模应用还受一定限制。治疗可用磺胺类药、氨苄青霉素、氯霉素、黄连素等。中药黄连、黄柏、白头翁、马齿苋等均有疗效。
病后免疫力不牢固,不能防止再感染。但同一流行期中再感染者较少,即具有型特异性免疫。痢疾杆菌菌型多,各型间无交叉免疫。机体对菌痢的免疫主要依靠肠道的局部免疫,即肠道粘膜细胞吞噬能力的增强和SlgA的作用。SlgA可阻止痢疾杆菌粘附到肠粘膜上皮细胞表面,病后三天左右即出现,但维持时间短,由于痢疾杆菌不侵入血液,故血清型抗体(lgM、lgG)不能发挥作用。
主要为粪-口途径传播。痢疾杆菌随患者或带菌者的粪便排出,通过受污染食物、水、手等经口传播。
在用药前取粪便的脓血或粘液部分,标本不能混有尿液。如不能及时送检,应将标本保存于30%甘油缓冲盐水或增菌培养液中。可取肛门检查。
分离培养与鉴定
接种肠道杆菌选择性培养基,37℃孵育18~24小时,挑取无色半透明的可疑菌落,作生化反应和血清学凝集试验,确定菌群和菌型。如遇非典型菌株,须作系统生化反应以确定菌属;必要时,用适量菌液接种于豚鼠结膜上,观察24小时,如有炎症,则为有毒菌株。
快速诊断法
1.荧光菌球法:适于检查急性菌痢的粪便标本。将标本接种于含有荧光素标记的志贺氏菌液体培养基中,37℃培养4~8小时。如标本中有相应型别的痢疾杆菌,繁殖后与荧光素抗体凝集成小菌球,在低倍或高倍荧光显微镜下易于检出。方法简便、快速,有一定的特异性。2.协同凝集试验:用志贺氏菌的lgG抗体与富含A蛋白的葡萄球菌结合,以此为试剂,测定患者粪便滤液中志贺氏菌的可溶性抗原。
{{each(i, video) list}}
{{if list.length > 8}}
查看全部 ${list.length} 期节目
{{if _first}}
内容来源于
百科兴趣圈
{{if list && list.length}}全站分类导航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布氏杆菌致病物质包括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