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汉字书写怎样写这个

读懂这个,你就知道怎么写顶尖文案了 | 值得收藏
读懂这个,你就知道怎么写顶尖文案了 | 值得收藏
作者:李靖来源:李叫兽|微信:Professor-Li本次演讲的主题是:X型文案和Y型文案,如何减少文案中的“自嗨现象”,写真正用户导向的互联网文案。一X型文案 VS Y型文案在互联网产品文案的写作中,有两种文案人,一种是X型文案人,另一种是Y型文案人。什么是X型文案人和Y型文案人呢?先做一个小测试。这些都是一些产品的具体描述,请为这些描述写文案。其中有一些人的写法是这样的,而这就是我所说的X型文案。它们文字华丽,把本来平时无华的表达写得更加有修辞、对称和高级词汇。比如把“音质好”这个简单的表达写成“声声震撼,激发梦想”。而这样写文案的人就是X型文案人,他们更像你语言学家、修辞学家和诗人,他们的日常工作就是想创意、查词典和构思修辞,以想办法用华丽的表达来描述产品。但是还有另外完全不同的写法,我们称之为“Y型文案”。Y型文案往往并不华丽,有时甚至只不过是简单地描绘出用户心中的情景,它们往往充满画面感、语言简单、直指利益。同样是表达“工作辛苦,不如去旅行”,X型文案会说“乐享生活,畅意人生”,而Y型文案则可能说:“你写PPT时,阿拉斯加的鳕鱼正跃出水面,你看报表时,梅里雪山的金丝猴刚好爬上树尖。你挤进地铁时,西藏的山鹰一直盘旋云端,你在会议中吵架时,尼泊尔的背包客一起端起酒杯坐在火堆旁。有一些穿高跟鞋走不到的路,有一些喷着香水闻不到的空气,有一些在写字楼里永远遇不见的人。”(摘自某互联网段子)而这样写的人就是“Y型文案人”,他们不太擅长华丽的修辞,但却花费大量的时间去了解用户想的是什么,想要用最简单直白的语言来影响用户的感受。他们可能不太懂语言学、修辞学,也不会押韵、双关和大量的修辞,但是他们用了更多的时间去学习心理学、营销学和企业战略。然后,当企业想找人写文案的时候,总会面临X型文案和Y型文案的选择。但是不幸的是,大部分时候,企业选择的X型文案,而不是Y型文案。而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为什么要选Y型文案。首先,出一个小问题:当你设计一款电灯泡的时候,你会怎么设计呢?一般情况下,人们首先开始发挥创意:灯泡可以大一点或者小一点;可以亮一点或者暗一点;可以颜色变成绿色的;可以……但是当你如果你就这么发挥设计灯泡的创意,你是永远设计不出优秀的灯泡的,因为你仍然在针对灯泡本身发挥创意。那么真正伟大的设计师怎么做呢?无印良品的首席设计师原研哉曾经说过:“我做的是光线的设计,而不是产生这些光线的照明器材的设计。”同样,到了文案也是这样。我认为:文案是关于用户感受的设计,而不是创造这些感受的文字的设计。追求华丽的X型文案做的就是“文字的设计”,他们考虑的是如何让文字本身更加华丽、更加对仗工整,而从来不考虑在用户的感受中,什么样的表达更加容易被接受和理解。而Y型文案做的就是“用户感受的设计”,而不是“创造这些感受的文字的设计”,他们并不是针对文字本身发挥创意,而是考虑:什么样的表达更加容易被用户感受和理解?举个例子,有个心理学家正要去吃饭,结果看到有个乞丐乞讨,文案是这样的:Homeless, Please Help(无家可归,帮帮我吧)然后这个心理学家帮助乞丐改了一下文案,结果乞丐在同样的时间内收入增加了好几倍——2小时内收获了60美元。他把文案改成了:“What if you were hungry?”(你要是饿了会怎么样?)而这个文案就是从用户的感受出发的文案——既然是在饭店旁边,赶着去饭店的人的感受必然是“饿了”。而这时说“你要是饿了会怎么样”,就能瞬间影响别人的感受。而前面的那个“无家可归,帮帮我吧”仍然是从自身的角度写的文案,它描绘的是自身的感受“我无家可归”,而不考虑这样的感受和路人有什么关系。所以,这就是为什么要选Y型文案,它做的是用户感受的设计,目标是让文案变得更容易被用户感受到,而不是变得更加费解。比如了,为了让用户直观感受到“体重秤的精准”,小米的文案是“一杯水可感知的重量”。再比如另一个经典文案——为了让一无所知的用户感受到第一代iPod的轻薄小巧和大容量,乔布斯说:把1000首歌装到口袋里。而反观X型文案人呢?他们才不关心用户是否能形成清晰的感受,他们注重的是发挥自己的创意和文字功底,所以你看到了这些文案:你看到这些文案时,你大脑中能够迅速联想到什么呢?当我说“手中拿着一个菠萝”时,你的脑海中会浮现我手中拿着菠萝的情景,但是如果说“智掌未来”时,你脑海中浮现的情景是什么?什么叫做“明智地用手拿着未来”?答案是你几乎联想不到任何东西。而这样的X型文案就是在用语言的华丽来掩盖内容的空洞和思考的缺失。上面的那些表达是很华丽,但是本身却并没有表达任何对听众有价值的内容。所谓的“乐享生活,极致体验”,并没有说明产品的任何特色、差异点和优势,只不过相当于在说“我们的产品很好”而已。而一旦缺失了思考和内容,只会堆砌这些华丽的表达,文案工作者的价值就几乎消失了,甚至都很容易被机器人取代。这样的X型文案如此容易写,甚至我自己都做了一个模板。要是我会写程序的话,就可以直接写一个程序来代替这些文案了。这个简单的模板都可以概况这种X型文案人的大部分工作了。首先,你需要先找出一个和“享”有关的词汇,可以是:然后再选一个可以被用户享受的词汇,比如“人生”、“旅程”、“未来”、“科技”等。接着就可以灵活组合了,比如乐享生活、悦享旅程、畅享未来……接着第二个半句也可以用类似的方式随机排列组合,最终得到这个“李叫兽独家出品”X型文案模板:比如用这个模板随意组合,就可以得出文案:“畅享人生,极致体验”,或者“智享未来,创新设计”。而恰好有一个公司,对这样的模板用的非常熟练。这个公司就是三星,请看我从它官网上摘取的一些模板式文案:这样的文案有用吗?有个著名的文案作者也曾经说过:“世界上最廉价的东西是什么?一惊一乍与形容词。”而这样依靠华丽的文字组合而创造的“一惊一乍”文案,不仅廉价,更是没有什么作用——用户根本不知道你在说什么。我自己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让一群人看到这个宝宝追踪器的相关的6句话。然后一天后问他们记得哪句话。我想结果各位也知道,几乎所有人唯一记住的一句话就是“熊孩子藏在床底下”。而其他华丽、空洞的表达,几乎没有人记得住。如果不信,你甚至可以自己看看能够被广泛传播的观点,他们几乎都是具体的、视觉化的、简单的描述,没有华丽而空洞的。我想最容易出现传播奇迹的东西就是各种谣言了,而如果你跟谣言学一下,就会发现他们都是典型的简单、视觉化的文案:白醋能让你年轻十岁,信吗?震惊,辣条竟然是用避孕套做的!可乐会腐蚀你的骨头!……而如果让这批X型文案人来写谣言,那么肯定他们连谣言都写不好,因为它们改过之后的谣言是这样的:所以,我们这个国家如何治理谣言?其实很简单,只需要让造谣的那批人多招收一点X型文案人就完了。再比如小米体重秤的文案,本来是“一杯水可感知的重量”,我想X型文案人一定会改成:我们知道,产品的宣传很多时候靠用户口碑。那么假设你跟你朋友聊天的时候,会说:“最近发现了一款很好的体重秤,智掌健康、灵敏随行”吗?这样的话你的朋友一定觉得你不说人话。但是你一定可以说“嗨,最近刚发现一款很准的体重秤,可以感知一杯水的重量变化呢!”所以2种文案:X型文案和Y型文案,你应该知道怎么选了。二为什么用户视角难以做到?既然这样,很多人会说:“原来写文案这么简单啊!可是为什么很多人仍然不能写用户导向的X型文案呢?”那是因为“用户视角”本来就是非常困难的事情,本来就是反直觉的。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的第一直觉其实是采取“自我视角”而不是“用户视角”。比如我在武大的时候,领快递时曾经在快递点看到这样一个广告牌:这样的广告牌有什么问题呢?我想最明显的问题就是,快递公司把“武大分部”放在最显著的位置,而弱化“申通快递”这个信息。从快递公司自己的视角来看,这是非常合理的。对快递公司的工作人员来说,各个快递点之间主要的差异是“武大分部”“华科分部”“武汉光谷分部”—他们需要把告示牌分发到不同的分部中,因此对他们来说,“武大分部”是最重要的信息,也被理所当然地放在了最显著的位置。从用户(拿快递的学生)角度,这是非常不合理的。对拿快递的武大学生来说,“武大分部”这个信息并没有什么卵用。因此申通快递的人写文案时明显是“自我视角”的,而不是“用户视角”的。我们总是口中喊着“用户视角”,但是却经常把它仅仅当成了口号,更多地遵从自己的直觉来使用“自我视角”。比如很多人在发邮件申请工作的时候,附件中简历的命名“简历.pdf”。这对自己当然是合理的,因为对你来说,电脑中文件的区别是“简历”、“PPT”或者“报告”。但这对接受这个简历的HR来说,这却是不合理的——TA受到的所有附件可能都叫简历,对TA来说,不同文件之间的区别应该是:张四、王五……再比如在某个机构的公众号上,文章的标题是从自己角度出发的——“XXX庆典圆满结束”,而没有考虑读者真正想看的是什么。用户视角本身就是反直觉的,并不是我们原始大脑本身想做的事情。所以即使你从小就知道“地球围着太阳转”,但是当你面向早上的太阳时,你的第一直觉都会说:“哇,日出了!”而不是更加客观的“哇,地转了!”三如何做到“用户视角”?那么怎么克服这种与生俱来的“自我视角”,而去做到“用户视角”呢?可以使用AB点理论来分析你的用户。假设A点是用户看到你文案之前的状态,B点是用户看到你文案之后的状态,那么B-A就是文案能够产生的效果。任何的文案都是为了把用户从A点带到B点。比如这些下面这些情景:而很多文案的错误就在于不了解用户的A点,脑子中只想着自己要达到的B点。比如下面这个文案,你觉得有什么问题?我想对于不了解这个产品的人来说,内心产生的最大问题就是:“这到底是什么玩意儿?”反正我当时看到这个文案的时候,看了好几遍文案都没有搞懂这到底是什么产品。即使我相信了它可以提供“时尚美照”、可以“微信增粉”,但是这到底是什么?是一个自拍类的APP?知道后来百度之后才发现,这原来是个“可以用微信遥控的相片打印机”……那么这样让人费解的文案是怎么写出来的呢?如果用AB点理论来分析,就会发现作者错误把自己当做了A点:用户对一个产品的认知往往经历了这样的顺序:先是不了解产品,然后对产品建立了解,最后才产生心动。而作为该公司的员工,文案作者自然非常清楚“微拍到底是什么”,因此就把A点假设成自己,写出了“自己觉得很好,但是用户看不懂”的文案。再比如前段时间看到“易到用车·单读车”的说明文案,通篇都是这样的表达:我想写出这个文案的作者一定为自己的文采感到自豪。但是我看了整篇的长文案,都没有搞明白这个单读车到底是什么服务。本着研究文案的态度,百度了一下,才发现原来是“在车上放书让乘客免费阅读”的服务。就这样,文案的作者经常把用户的A点假设成了自己,忽视了用户并没有像自己一样的背景知识这一事实,从而创作出“让人摸不着头脑”的作品,造成了大量的“自嗨”现象。比如在线咖啡店的营销人员写的“醇香世界,简约生活:开启咖啡新时代”。他们非常了解自己的产品,对这些咖啡充满了感情,他们觉得这么华丽、美妙的语言真实地描绘了自己对公司咖啡产品的感受,一定能够打动消费者。殊不知消费者根本不知道这个“醇香世界,简约生活”到底是什么意思,也不知道“开启咖啡新时代”和自己的生活有啥关系。再比如一些功成名就的高管和创业家们,他们踌躇满志地站在写字楼的落地窗前,看着远处的车流,觉得自己拥有改变社会的伟大愿景,“中国的XX,更是世界的XX”,他们自己都被这样的豪迈气魄感动了,必须要拿这句激动人心的话当作产品文案。殊不知,对于每天接受无数嘈杂信息、对你的公司毫不知情的消费者来说,你豪气万丈的口号可能并没有激起对方的什么感受—他们可能没有你一样波折的创业经历,很难体会到这句话背后的意义。作为一个“正常的人”,其实只要想象一下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说话过程,就会发现这样的文案有多么不靠谱。假设一个现实生活中的情景。你某一天坐公交去逛街,下车后走进一个小巷,听到有人打麻将。然后你推开门,发现十几个人停下来看着你这个陌生人。这个时候你突然说了一句“把梦想照进现实”。你觉得别人会怎么看到你?我想大家会觉得你是神经病——我都不认识你,你怎么突然进来说这个!我想在现实生活中,几乎没有人会这样“不说人话”。但是当文案工作者面对的电脑的时候,脑子就忘记了用户,忘记了用户根本不认识他,就开始自顾自地说“把梦想照进现实”了。而优秀的Y型文案作者往往会去真正地了解用户的A点,他们会想方设法知道“在用户的心目中,自己是什么”,而不是“自己以为自己是什么”。要知道,对于不同的用户A点,所需要的文案并不一样。所以你一定要去了解用户的A点。比如所有人都看过恒大冰泉的这个文案,你觉得有什么问题吗?这个文案想说的是“我们的矿泉水质量好”,那么我们来分析这个文案的AB点。首先B点非常明确:想让用户买矿泉水。那么这个文案假设的A点是什么呢?既然文案说的是“我们的水好”,那么假设的A点应该是:然后你觉得在文案刚推出时的2014年的中国,用户真正的A点是什么呢?我觉得用户真正的A点并不是“想喝好水,但是不知道哪家水比较好”,而是“没有觉得喝好水是重要的”。所以对于这样的用户A点,可能更合适的文案思路是告诉用户:再比如滴滴专车在2014年底的文案:它假设的用户A点是“并没有觉得自己应该花更多的钱做专车”,而不是“想要做专车,但是不知道哪家好”。而这很可能是当时专车服务刚兴起时的正确A点。四结语文案写作有两种人:语言华丽但经常自嗨的X型人语言平实但深懂用户的Y型人。X型人经常错误地假设A点,以感动自己为目的,从而写出了大量的让人费解的“自嗨文案”。而优秀的Y型文案是对用户感受的设计,而不是创造这些感受的文字的设计。它一定是从用户的A点出发的,是视觉化的、直指利益的并且让用户付出简单的行动。【点击下面的“阅读原文”可以查看演讲视频】作者:李靖来源:李叫兽|微信:Professor-Li互联网思维精选的每一篇文章,都会注明作者和来源(除非实在找不到),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原作者不同意,请与我们联系。
发表评论:
馆藏&32887
TA的最新馆藏分类学习站点
韩语“这个”怎么说?
去韩国购物买东西的时候,不会韩语怎么办?其实大家只要学会说&这个&就行了,那么&这个&用韩语怎么说呢?
来跟小编一起打个突击,5分钟学会韩语的&这个&怎么说吧!
敬语形式:
???. / yi geo yo /
????. /yi geo ye yo/
非敬语形式:
???. / yi geo ya /
相关热点:
加载更多评论
《浪漫医生金师傅》后部分4大看点!
李栋旭:你所不知道的“全能艺人”
“发声”基本功对演员的影响有多大?
冬季女团时尚关键词:羊羔毛皮外套
沪江韩语微信
请输入错误的描述和修改建议,非常感谢!
错误的描述:
修改的建议:强化文明参观保护动物的理念,加强宣传监督管理。
比基尼模特与鲨鱼一起游泳,甚至抱着一起拍照。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课件:《怎样写童诗》
童诗是什么
  创作童诗,首先在我们心里,对什么是童诗,首先有个基本的概念,或者说是对童诗,这个作为文学体裁的其中一类,下个定义。我想今天在座的各位同学,都是喜欢童诗,也创作过童诗的吧,想必各位在各自的心里,对童诗也一定会有一个各自所理解的定位。那么,现在我先把这个问题抛给大家,我们不妨互换下角色,我来当学生,大家来当我的老师,来跟我说说,你们所理解的童诗应该是怎样的?
  1、2、3同学发言,我随机互动。
  正如各位同学的发言这样,对童诗,一百个人就有一百种的理解,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的说法。我们会觉得对童诗,似乎无法准确到有个统一的定义。那么问题来了,照这样说童诗到底是什么啊?
  在给出我个人所理解的对童诗的定义前,我先给出我写的两首诗来作个具体而形象的比较:
  或许是二月的瓦,已过于
  陈旧。雨落到现在,葱郁渐短,渐长的是斑驳
  嵌入了少年的一点嫩黄
  那个旧时代,还尽显一种牢固的青釉
  曾经一盏酡红,便可醉成,一半山光,一半水色,让人不禁去想
  那个江南。
  那个江南,倘如还剩余一些朱红
  我便伴以明绿。
  不事军阀,也不从盗贼
  只是季节已变,青山已远,水墨已淡,那些打马匆匆而去的故人
  只留下了失落与离散
  这是一张十月份的天空,蘸满毒汁
  是致命的青灰
  和我一起去捉些梦,
  捉到好梦,
  就把它融化做成糖果,
  揉进面团,
  制成点心,
  分享给别人。
  捉到噩梦,
  就撕开口子,
  提着枪进去,
  把里面的怪兽统统赶出来!
  对于具体到上面二首诗上的比较,我再来问哪一首才能算作童诗,这个选择就一点都不难了吧。这说明了什么?说明在大家的心里,显而易见的,对于什么是童诗,是存在着,这也是可以一起认同的,出于对童诗区别于他类诗歌,在某些明显的特征上,是能给出一个回答的。正是有一种这心理上的定位,我们才总能一眼分e出什么是童诗,怎样的诗又不能算是童诗。
  诗歌。在中国的文学史上,是先于其他文学体裁出现的,散文与小说的出现是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开端,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但按现代诗的标准来看,它算一种歌谣,事实也如此,《诗经》就是古代的人们唱出来的。在中国古代的文学史上,格律诗及后来的宋词,一直占有绝对优势的比重。了解过中国古代文学史的人们,都会无法否认,在文学上定位一个中国,我们就完全称得上是一个诗歌的国度。从中国古代的教育史上看,我们也完全可以这样说,我们的教育是“诗教” 。从启蒙儿童的三字经,到呈现内容万千及包涵了各种常识的童谣,莫不在证明我们的教育曾是诗教化,很遗憾的是现在我们教育,几乎完全丢弃了这个,我个人觉得是很重要的工具。这有些扯远了,让我们回到什么是童诗这个命题上来;那么,在古代那些童谣,算不算童诗。我的回答是:是也不是。在古代算是,但按现代的视角,它不是。因为在现代,儿歌,童谣与童诗,是存在区别的。正如现代诗的出现是中国白话文运动后的产物,而现代的童诗也是随现代诗的出现伴生的,就这点言,古代没有童诗。
  现在,我们弄清了童诗,它首先是一首现代诗。现代诗也叫&白话诗&,是诗歌的一种,与古典诗歌相对而言,在格式和韵律的技法上运用更为自由,意象经营更具巧妙,语言更跳跃,节奏更有张力。童诗就是现代诗名目下的一支分流,它源于现代诗,但又别于现代诗中的其他分类。在表述的世界观,想象的营造,叙述的语言,视角上及等等,都有显著的区别。概括来说,就这样的三个字:
  儿童化。
  世界观上的儿童化。想象上的儿童化,语言上的儿童化,及视角上的儿童化等等。
  童诗就是这样的一种诗:是指从一儿童的视角出发的,从而创作出的一首符合儿童的阅读心理及具有儿童的审美特点的诗。
  这就是我个人理解的童诗。
怎样才能写好一首童诗
  怎样才能写好一首童诗?
  在我看来,这个问题与怎样才能写好文章是一样的,正所谓,“万变不离其宗”。
  有些读者常问我,你怎么能写出这么好的诗歌与文章。不待我回答,又往往就上来这样的一句,你很有天份。我不否认在写作上,我是有天份的,如果这天份等同于我对文学自小养成的热爱,而格外专注于此的话,我不否认我有这种“天份” 。
  可这“天份” 是凭空而来的吗?不是的。我在写出“这么好的文章” 之前,要知道,我也写了更多的“这么不好的文章” 。所以,所谓的“天份”都是你平常对某件事的专注,或长久的潜移默化,形成积累的结果。好文章或者说一首好童诗,就是这样的一种积累成品的。要写好文章,首先要不断地储蓄。你的脑袋瓜子就像一个用来储蓄,到时能给你不断吐出灵感,支付你所需的各种创作素材,让你能随心所欲地提取好句子用来表达的银行。你储蓄了多少,到时你就能获益多少。
  在日常生活中,要懂得随时截取你突然冒出来的那些迸发的灵感,即使马上用不了,也要把它记下来。灵感就像金子,而它又总是那么的稍纵即逝,截取它,记下来,这是一种金贵的积累,它会是你写出一篇好文章或一首好童诗的开始。
  创作素材库,我们要随时充实,这关乎一个创作者的眼界。一个好的创作者,需具备全面的知识。这些怎样获得?去读书,读各种的书,不单相关文学的,哲学的,自然的,科普的,历史的,天文地理等等,不必精读,但至少都能了解一点,有点小百科的样子。自然,去接触各种不同的媒介,也一样可获得。一旦这些形了成了一定的量,你就会感到你的创作会有质变,变得顺心得手,不再费力。
  积累词汇量,这关乎你的表达能力。以前,我都会带着小本子,把看到的好句子随时记下来。或偶尔自己心中突然造出的漂亮句子,也要记着。平时,随时翻看,加深印象。但不要仅仅死记,写文时照搬。要懂得练习,看看用别人的好句子,是否能给你启发,从而变异出,或重新编造出属于自己的句子。这种练习与积累,对写作很重要。
  善用你的眼睛,入微地去观察生活中的细节,用心去感悟,去发现那些值得你创作的价值,在繁杂的生活中的那些细枝末节,提取可创作的内容。可以用随意的日记的形式保留下来,可供以后创作之需。
  写一篇文章或一首诗,就像一个建筑师在搭建一座房子。你具备了以上内容与能力,你才可以说你取得了写好一篇文章的资质。现在你可以搭建一座漂亮的“文章房子”了,建筑师在搭建一座房子前,会先给出一张图子。在写文章前,你也需要先谋篇,先立意,条理那些框架,厘清发展的线索,明确主题,粗略地打下脑稿。每一句,每一段的情景,都要在脑中先给出画面,才落笔。这样写下来,你的字才有合理与逻辑。反之,你的一段文字,让人读着浮不出相应的情景与画面的,别人读着一定也会莫名所以,而你也一定是在乱写,胡乱堆砌词藻。写好一首童诗,亦是如此。
  写好文章,或说写好一首诗,就先给它取个好题目吧。别小看取题,好题目是吸引读者“一见钟情”的开场锣鼓,要敲就敲得响亮点。当然,如]有精采的情节内容,这锣鼓敲得最响亮,也会敲破音的。好题目需要好内容支撑。锣鼓敲响亮了,观众来了,那我们就要拿出你要给出的节目了。节目的开场,是吸引观众有兴趣看下去的关健。俗话说:“织衣织裤,贵在开头,编筐编篓,重在收口。”一篇好文章,一首好诗,必定要有好的开头或开句。开头要出新,出奇,引人入胜,要具有勾引人的诱惑性。有了好的开头,接下去就是内容怎样精采的表达。记住,你是一个作者,不是账房先生,切不要将一个好内容记成一本生活流水,乏味可陈。说好的想像力呢,说好的灵动呢,那些说好的发亮的句子呢,你学会的比喻、拟人、通感、象征等等修辞方式呢,你到底有木有把它们都用活起来?你不是干手艺的,你是弄艺术的。你要营造意境,文字要有张力,细节要丰满,写意要空灵,要出新,要出奇,总之用心写好细节吧,要有细腻感,能动心。总之,把内容夯实了,别塌了。好了,总算到结尾了,所谓“编筐编篓,重在收口。”看来,你的一篇好文章,呼之欲出,真是可喜可贺。但是,慢着,还有结尾呢。此时,你要停一停,慢思量。现在万事俱备,一篇好文就欠一个好结尾了收尾一定要给力,要像老虎的尾巴劲扫,笔法要简结、明快、干净利落,并给读者留有余味,或灵犀一动的开悟。
  一篇好文章就是这样出来的。当然写好文章并非就这样简单。我说的轻巧,实际操作还是件费心劳神,有时还是很折磨人的一件事。但这过程中的体验,对我言总体还是很愉悦的,这是文学创作给予我的最好的回馈。我喜欢文学,爱好创作,并从中找到了乐趣,这是我能写好文章的动力。
  综上所述,结合到怎样才能写好一首童诗上来,我作为一个成年创作者,首先得益于我始终保有的,一颗心理上的童心,如果]有这样的一颗童心,是写不出童诗的。而你们,在座的各位,在你们这样的年龄,生活的本身就是一首“童诗” 。你们都是一位天然的童诗创作者呢,你们完全有理由可以比我写得更好,我也看到了你们其中写的很多首好诗,这我接下来会谈到的。
一首好童诗该是怎样的
  一首好童诗该是怎样的?
  一首好童诗,简单来说,是让你读到,就会从心里耐不住叫声好的诗。这样的诗,就是属予你个人阅读体验中,得出的一首好诗。
  每个人都有其不同的阅读体验,评价一首诗的好不好,自会有各人各不同的结论。每首好诗,往往就这样,是你个人的喜欢。
  但一首真正的好诗,它总能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同。在你为此叫好时,也会听到别人一样为此叫好,这好是有某种说不清也道不明的共性的。现在,我来具体到一首诗上来说下,我认为的一首好童诗,它是怎样的。这首叫《有个很高很高很高的人》,是我的一位诗友,童子先生写的诗。童子先生写了很多好童诗,这是我认为写得很好的其中一首:
  有个很高很高很高的人
  在很远很远很远的地方
  弯下腰来
  为了和我说一会儿话
  当他用嘴巴接过
  我送给他的苹果时
  他的双腿便忠实地
  在三条大街外等他
  诗很简洁,语言也很简单,短而精巧,但读来却让人称奇,很有画面与趣味。全诗的手法很夸张,但读来却会让你觉得那么合理又自然。开句:有个很高很高很高的人。就尽显了一个儿童的视角,叠词巧妙的运用,语言就完全的儿童化了。这样的开句,不仅引你耐不住想往下看,同时你也会忍不住去想象,一个很高很高很高的人,到底会怎样高?他是谁?会是怎样的一个人?对于这些,作者并]有回答,他只是说,“这个很高很高很高的人,在很远很远很远的地方。”作者迂回交代了一种距离感,让你去想象他会是如何的高。可突然的,又一句,“他弯下腰来。”倾刻让这种距离感消失了,他弯下腰来要干什么?只为了和我说一会儿话。这就是想象营造出的,在语言上表现出来的张力。这种高度与距离突兀的变换,很强烈地冲击了我们,让我们读出了一种情感。一个在小孩的视角中,很高很高很高的人,无疑是一个大人,是一个他本来或觉得不可靠近的,无法对话的人。但只要弯下腰,这种不平等的高度与距离,就可以立刻消失。作者想说的是,每个大人都应该平等的对待自己的小孩,要放下自己,平等地与小孩对话,才能换得小孩的情感。这就是爱,爱不是施予,而是平等自然的给予,你这样才能换得一只甜蜜的情感苹果。诗中的高度,距离,每一个动作及物,都被作者赋予了强烈的像征意义,一首简单的诗就是这样写出了不简单,这就是一首我认为的好童诗。
  怎样才算一首好童诗?我个人觉得,一首好童诗总是看来简单,读来却不觉得简单的。它或有深刻的人文含义,或流动着叫人向善的情感。语言唯美,动人有画面,想像天马行空又不失逻辑上的合理。
简单的点评
  准备这个课件时,戈老师给了我一些同学们写的诗,托我选些点评一下。我看了,总体上都写得不e,很有想像,给我最强烈的是,每首诗都很有趣味,但一首好童诗,仅仅写到有趣为止,是不够的。因为时间有限,我就选几首,从技法上,简单的点评一下。
  林恬羽:
  ◎长颈鹿的围巾
  我织了一条围巾
  送给长颈鹿
  绕着它的脖子
  一圈又一圈
  裹住了时间
  一圈又一圈,
  抓住了日子
  一圈又一圈
  哎呀!时间跑了
  日子跑了
  围巾褪色了
  长颈鹿却变得更高了
  小评:这首长颈鹿的围巾,小作者写得很巧妙,想像也很出奇出彩。比如诗中的围巾,作者写了一条不一般的围巾,是一条能裹住时光的围巾。诗歌语言流畅,读来感觉很美。欠缺的是情感表达还不够到位。换我,我会这样去写。
  ◎长颈鹿的围巾
  我织了一条围巾,送给
  那头长得高高的长颈鹿
  围巾绕着它的脖子
  一圈又一圈
  裹住了它的时间
  多么美的长颈鹿啊
  它脖颈的围巾是最美的云彩
  所有美好的时光都被Y在了里面
  我多么想它的时间,能等一等
  我的时间
  好让我来得及长得与它一样高。
  朱依娅:
  ◎橡皮
  天空的那朵云,长得和我的橡皮一个样。
  你瞧瞧,
  云朵飘过来,擦掉了,一条飞机画的线。
  云朵飘过去,擦掉了,一只小鸟的标点。
  那朵云,就像我的橡皮吧,问题是:蓝天在哪儿捡到它的?
  小评:这是一首我觉得写得很好的诗,想像很出彩,也不别扭,很有画面感,除了一点点小问题。排列上作点改动,看来就更好了。
  ◎橡皮
  天空的那朵云,
  是天空的一块橡皮擦。
  你瞧瞧,
  云朵飘过来,
  擦掉了一条飞机画的线。
  云朵飘过去,
  擦掉了一只小鸟的标点。
  那朵云就像我的橡皮吧,
  问题是蓝天在哪儿捡到它的?
  许馨艺:
  是个淘气的孩子。
  他拿来一把剪刀,
  “咔嚓,咔嚓”
  云朵全都变了模样
  小评:许馨艺的这首写得趣味十足,让人有一种很轻松的阅读体会。小改下会不会更好呢?
  我想天上一定住着,
  一个淘气的孩子。
  他拿着一把剪刀,
  “咔嚓,咔嚓”
  喜欢将每天的云朵,
  剪成不同的模样。
  陈亦晗:
  等等。。。。。。。。。。
欢迎举报抄袭、转载、暴力色情及含有欺诈和虚假信息的不良文章。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搜狐公众平台官方账号
生活时尚&搭配博主 /生活时尚自媒体 /时尚类书籍作者
搜狐网教育频道官方账号
全球最大华文占星网站-专业研究星座命理及测算服务机构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baby14岁写真曝光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大结局
乔杉遭粉丝骚扰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样画写意牡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