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名词解释是怎么解释声音的

Sound Philosophy
{tag_pagetitle}
我们的声音哲学
讨论高保真的时候,首先要定义什么是正确的声音再现。根据我们的声音哲学,正确的声音再现应该尽可能的接近现实和自然。唯一正确的判断声音表现的方法就是与现实作比较,其他的任何方法都是主观的,不足以用做准确判断。我们认为播放出的声音应该在最大程度上接近现实生活的声音体验。因此,唯一可能作为判断再现声音的真实
.... 点击阅读完整答案!
讨论高保真的时候,首先要定义什么是正确的声音再现。根据我们的声音哲学,正确的声音再现应该尽可能的接近现实和自然。唯一正确的判断声音表现的方法就是与现实作比较,其他的任何方法都是主观的,不足以用做准确判断。我们认为播放出的声音应该在最大程度上接近现实生活的声音体验。因此,唯一可能作为判断再现声音的真实参照只能是歌唱声,声乐乐器和现场音乐会等等。合成音效诸如电子乐器声,电影里的恐龙声,高度处理过的录音及其他类似的声音都不足以作为判断参照,因为这些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相应的比较。在听录音的时候千万要把音量调到合适的水平,因为人的耳朵在不同的音量水平的体验是会大相径庭的。
作为一名独立聆听者,你所感受到的是一种非常个人和主观的体验。第三方测试结果表明大多数人偏好于中性的声音再现,越有经验的听众越享受这种中性且无色彩的声音特性。原因在于中性特色能为不同的乐器和频率在音场里提供平等的空间,从而提高细节水平,这种声音不易造成听觉疲劳。与之相反,有色彩的声音会放大或缩小某些频
.... 点击阅读完整答案!
作为一名独立聆听者,你所感受到的是一种非常个人和主观的体验。第三方测试结果表明大多数人偏好于中性的声音再现,越有经验的听众越享受这种中性且无色彩的声音特性。原因在于中性特色能为不同的乐器和频率在音场里提供平等的空间,从而提高细节水平,这种声音不易造成听觉疲劳。与之相反,有色彩的声音会放大或缩小某些频率,从而造成听觉疲劳。享受中兴的声音犹如品尝醇香的红酒,精致的食物或是欣赏艺术品。体验和比较能让人更彻底的享受一瓶好红酒或欣赏一幅好画,聆听高精度的声音设备所再现出来的声音也能营造这种感官体验。
除了个人体验和参照,能决定你喜欢什么样的声音特点的因素还有很多。在中高音领域的差别相对较小,绝大多数听众倾向于中性的声音和平缓的频率响应。偶尔也有少数喜欢夸张的高频音,因为能给人增加了细节的感觉。然而在低音领域,差别就体现出来了:
根据不同的音量和频率,人们喜欢的低音特质各有不同
不同的房间对低
.... 点击阅读完整答案!
除了个人体验和参照,能决定你喜欢什么样的声音特点的因素还有很多。在中高音领域的差别相对较小,绝大多数听众倾向于中性的声音和平缓的频率响应。偶尔也有少数喜欢夸张的高频音,因为能给人增加了细节的感觉。然而在低音领域,差别就体现出来了:
根据不同的音量和频率,人们喜欢的低音特质各有不同
不同的房间对低音重现的影响也不尽相同
音量对听音体验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听音乐和看电影的设置可能完全不同
能够发出中性且精准的声音的低音炮是既适合听音乐也适合家庭影院使用的。很多人喜欢将低音炮分成两种:听音乐的低音炮和放电影的低音炮。然而我们的看法却不尽相同,我们已经在我们的声音哲学里解释过了,我们坚信声音,这也包括了音乐和电影,只能和自然声相比。我们认为最好的方法便是打造一款能通过多种方式自由切换声音
.... 点击阅读完整答案!
能够发出中性且精准的声音的低音炮是既适合听音乐也适合家庭影院使用的。很多人喜欢将低音炮分成两种:听音乐的低音炮和放电影的低音炮。然而我们的看法却不尽相同,我们已经在我们的声音哲学里解释过了,我们坚信声音,这也包括了音乐和电影,只能和自然声相比。我们认为最好的方法便是打造一款能通过多种方式自由切换声音特性,能胜任各种播放任务的低音炮。我们所有型号的低音炮都可以通过房间调音达到这种效果。
从音箱里发出的声音到底是广泛传播的还是定向传播的呢?对此的解释有好几种说法并且都各有千秋。由此看来,想要发出正确的声音也可能有不同的方法。让声音从各个方向散播出去,并让房间里的各种声学属性帮助平衡这种能量,由此而达到整个房间的最佳声音重现。让声音传播更定向以便最大程度不被房间影响。第一种方法的优点在
.... 点击阅读完整答案!
从音箱里发出的声音到底是广泛传播的还是定向传播的呢?对此的解释有好几种说法并且都各有千秋。由此看来,想要发出正确的声音也可能有不同的方法。让声音从各个方向散播出去,并让房间里的各种声学属性帮助平衡这种能量,由此而达到整个房间的最佳声音重现。让声音传播更定向以便最大程度不被房间影响。第一种方法的优点在于其宽泛的声音分布,但是缺点是在不同的房间里效果会不同,从而使声音重现质量出现随机性。当声音被墙壁,天花板和地板反弹回来以后通常会造成很大程度的相位差,出现扩散性音场。因此我们的音箱选择采用定向声音构造的方法,其最大的优点在于减少了房间对声音的影响,使音响在不同的房间里能有更加稳定的效果。
我们多个型号的音箱均采用单个高音单元和单个中低音单元,而非像其他普通音箱那样将高音单元置于两个中音单元之间。这两种理念都各有优劣,且任意一种都只是个折中的办法。很多人认为主音箱是很特别的一种音箱,有特殊的功用,其实不然。任何一个质量过得去的音箱都可以作为主音箱。专门的主音箱区别于其他音箱的唯一特点是
.... 点击阅读完整答案!
我们多个型号的音箱均采用单个高音单元和单个中低音单元,而非像其他普通音箱那样将高音单元置于两个中音单元之间。这两种理念都各有优劣,且任意一种都只是个折中的办法。很多人认为主音箱是很特别的一种音箱,有特殊的功用,其实不然。任何一个质量过得去的音箱都可以作为主音箱。专门的主音箱区别于其他音箱的唯一特点是其磁频罩,可以消除音箱磁性对于电视机显像管的影响。但是随着老式CRT电视迅速过时,新的等离子/液晶LCD显示对磁场不敏感,因而任何一个普通音箱都可以作为主音箱使用了。一般来说主音箱会平放以更加契合诸如显示屏等下方的空间,但是从声学角度讲,竖直放置的音箱效果更好。当音响平放时,里面的喇叭单元被横向放置,一旦听众离开中轴线位置,相位差就会产生。要想得到一个好的辐射范围又能将相位差控制在最小,只使用单个中音/高音单元是最好的折中办法。此外,音箱的体积也变小了。将两个低中音单元分别置于高音单元两侧将毫无疑问地致使没有坐在正前方或偏离中轴线的听众产生严重的相位差,此外,箱体体积也要至少达到两倍才能达到相同的低端交叉频率。这个问题众所周知,所以才导致了大多数音箱的高音和中音单元都采用直立安装。最普遍的显示器音箱则是只采用一个中/高音单元。要在音调上满足,就需要一个具有两个中音单元的主音箱和两倍体积的箱体。有些制造商在体积上妥协,做出的箱体不够大,直接导致主音箱无法播放最低的频率,以至于不能和左右音箱相匹配。
低音反射箱体已经主导了市场。与密闭箱体相比,低音反射箱体所发出的低音更强劲。但其缺点是最低的频率可能会失准。为了吸取两种设计的精华,我们所有的低音炮都可以选择性的通过关闭低音反相管从而形成一个密闭结构的低音炮。而且我们大多数的低音炮不仅可以在低音反射和密闭构造之间自由切换,更带有四种不同的调控设置来
.... 点击阅读完整答案!
低音反射箱体已经主导了市场。与密闭箱体相比,低音反射箱体所发出的低音更强劲。但其缺点是最低的频率可能会失准。为了吸取两种设计的精华,我们所有的低音炮都可以选择性的通过关闭低音反相管从而形成一个密闭结构的低音炮。而且我们大多数的低音炮不仅可以在低音反射和密闭构造之间自由切换,更带有四种不同的调控设置来根据空间和个人喜好调控音质。
效率是个以输入功率和输出声压为变量的方程式,并且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喇叭单元的性能,分频滤波器和箱体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效率不能太低,因为这将需要非常强大的功率放大器。但也不能太高,因为这可能会导致音效出现问题。
效率是个以输入功率和输出声压为变量的方程式,并且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喇叭单元的性能,分频滤波器和箱体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效率不能太低,因为这将需要非常强大的功率放大器。但也不能太高,因为这可能会导致音效出现问题。
为了测量,比较和讨论最佳的声音再现,我们需要有一个参考。如果没有参考,比较便变得毫无意义。即使我们在比较中不考虑个人喜好,我们还是需要了解以下内容:录音的声音特征听音室的特点听音音量 - 重要的是在整个测试过程中保持不变附加设备的性质,以及它如何影响声音只有所有这些参数都加以考虑才能有公平的比较。这
.... 点击阅读完整答案!
为了测量,比较和讨论最佳的声音再现,我们需要有一个参考。如果没有参考,比较便变得毫无意义。即使我们在比较中不考虑个人喜好,我们还是需要了解以下内容:录音的声音特征听音室的特点听音音量 - 重要的是在整个测试过程中保持不变附加设备的性质,以及它如何影响声音只有所有这些参数都加以考虑才能有公平的比较。这需要大量的经验和高度精确的测量设备。出于同样的原因,考虑到这一点不仅在参看其他人的测试和评价时很重要,而且当你自己试听不同的产品时也很重要。
在购买新设备时,很多人通常都是在商店里跑来跑去,试听着大量的产品试图找到&正确&的声音。下面是要牢记的一些提示和技巧:请确保你试听的所有音箱的音量都在同一水平
确保功放设置为&平坦&频率响应,这样你所听到的将是音响的特征,而不是放大器
确保您使用中
.... 点击阅读完整答案!
在购买新设备时,很多人通常都是在商店里跑来跑去,试听着大量的产品试图找到&正确&的声音。下面是要牢记的一些提示和技巧:请确保你试听的所有音箱的音量都在同一水平
确保功放设置为&平坦&频率响应,这样你所听到的将是音响的特征,而不是放大器
确保您使用中性放大器,而不是一个能给声音增添色彩的放大器。例如,电子管放大器应尽量避免,因为会造成大量的失真
因为音箱不同的特点可能不太容易将音量调到一致水平。如果音箱特色的差别太大,尽量听久一点再切换
在商店里试听时,经典的声音&响度&很容易让人倾心,但要记住这样的声音很快会引起听觉疲劳
试听你自己熟悉的音乐,最好是有多元化音乐风格的专辑
请确保您使用的是有中性特色专辑
为了让我们的音箱更灵活机动,我们为其配备了几个预置调整选项,使其可以根据房间和你的个人喜好对声音进行调整。这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机械地改变临界频率而完成的,以便更好地适应特定的房间的声学性质。例如,我们的几个型号可以让你调节高音单元和低音单元的音量,以及开启或关闭低音反相管。这样音响可以根据你的喜好
.... 点击阅读完整答案!
为了让我们的音箱更灵活机动,我们为其配备了几个预置调整选项,使其可以根据房间和你的个人喜好对声音进行调整。这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机械地改变临界频率而完成的,以便更好地适应特定的房间的声学性质。例如,我们的几个型号可以让你调节高音单元和低音单元的音量,以及开启或关闭低音反相管。这样音响可以根据你的喜好改变其特色,毫无疑问使其更加适合你的听音环境,这也是你的音响系统里的重要一环。
Remember me?
Log in&&Need to register?
You are now logged in!
First Name
E-mail address
Confirm Password
Write the words in the picture:
Do you want our newsletter?
Create account!
设计及建造由
供电 Cloudier BC声音是物质吗?用物理学解释。哲学的不要放进来!声音是物质小学科学书上说的
夺魄勾魂月0442
声音是一种物质波
为您推荐:
扫描下载二维码【知识】音乐学是什么?(四)音乐哲学与音乐美学 | 乐动黑白小组 | 果壳网 科技有意思
36992人加入此小组
接下来我们谈一下音乐学的核心,也是音乐学领域内最高大上的学科——音乐哲学与音乐美学。鉴于该学科内容艰深,本文作为普及性文章,不做太多理论阐述,只请读者思考几个问题。问题1:什么是音乐?音乐的本质是什么?最简单的回答:音乐就是声音的艺术。这个回答没错,但是说明不了任何问题。毋庸置疑音乐当然是声音,但是是什么样的声音呢?唱歌就是音乐么?那为什么说话不是音乐?因为说话没有音高?汉语有四声,汉语是音乐吗?乐器演奏就是音乐么?小孩子乱弹琴是不是?猫踩键盘呢?如果这些不是音乐,那么凯奇的4分33秒是不是音乐呢?(不知道4分33秒的自行google)音乐和噪音的界限在哪里?有作曲家把噪音用磁带记录下来然后加以制作成为作品,这样的作品是否是音乐?意大利作曲家贝里奥有一个比较极端的回答:“音乐就是人们当做音乐去听的声音”。可是这样又有问题:我们经常说“如歌的鸟鸣”,鸟鸣是音乐吗?音乐是人类专属的吗?(确实有所谓动物音乐学(zoomusicology)这一学科的存在)很多人在听到听不懂的音乐作品时会说“这根本就是噪音”,那么是不是这一音乐作品对这些人来说就不是音乐了呢?如果是的话,应该以哪些人的意见作为判断是否是音乐的标准呢?音乐学家还是一般大众?音乐的本质是什么?有人认为是语言,理由是音乐和语言一样都是声音,而且都是社会交流的工具;也有人认为是数学,理由是音乐是建立在一套以数学为基础的声学体系上的。这两种意见哪种是正确的?或者说哪种更说明基本问题?问题2:什么是音乐作品?其他艺术门类,比如文学和美术,都不会碰到这个问题。一首唐诗写下来就是一个文学作品,不管是读印在书里的这首诗,还是看一幅写这首诗的书法,还是听人朗诵,甚至无论是以普通话,粤语还是闽南语朗诵,大家都承认这是同一个作品。(翻译成英语的问题另说)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是一个美术作品,假如把它拍成照片呢?大家都觉得照片跟画不是一个东西了。但是在音乐领域是这样的吗?贝多芬的一首交响曲,是什么使它成为一部音乐作品呢?是乐谱,还是某一次或某几次演出,还是唱片录音?如果乐谱才是作品,那是不是和音乐作为声音的艺术矛盾了呢?有很多音乐没有得到记谱,是不是就不是音乐作品了?如果演出才是作品,那么有的乐曲从来没得到过演出机会,是不是作品呢?同一首交响曲每次演出都不一样,即使完全按照谱上的音符演奏不出错,也有速度力度等等差别,还可以用不同音色的乐器,不同大小的乐队,这些听起来完全不同的演奏是不是同一首作品呢?一首曲子被改编、翻唱后还是同一个作品吗?如果录音才是作品,那么没有录音技术发明之前就没有音乐作品了吗?假如极端一点,否定音乐作品这一概念,那么没有了作品的音乐还是艺术吗?问题3:音乐与情感(或感情)的联系如何?这个问题外行人看来不是问题,音乐当然是用来表达感情的啊!但是实际上这是西方音乐美学历史上争议最大的问题,可以说整个音乐美学体系就是围绕着这一问题及对它的讨论建立起来的。认为音乐主要表现音响效果之外的某些事物,且主要是人类情感,称为他律论。认为音乐表现的东西不超过音响效果本身,称为自律论。这一争论自古希腊就开始了。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都认为音乐旨在模仿人的感情,而毕达哥拉斯则认为音乐的美只能从“数”的关系上去寻找。之后很长一段时间,他律论占了优势,特别是17-18世纪时,作曲家和哲学家们多把音乐看作是对自然的模仿,认为音乐的旋律模仿人发声的变化,表现人类发声中蕴含的情感如怨叹,愤怒和喜悦等。这和当时声乐唱主角的乐坛也是有关系的。然而器乐的地位正在逐渐提高。康德在他的《判断力批判》里就讨论了器乐,认为器乐本身并无意义,什么也不表现。但是,随着浪漫主义的兴起,黑格尔和叔本华等人都强调无论是声乐还是器乐,都是情感的表现,乃至上升到“绝对精神”的层次。舒曼和李斯特等浪漫主义作曲家也持同样的观点。而竖起反对他律论旗帜的是音乐学家汉斯力克。他在其代表作《论音乐的美》中指出,音乐从根本上说是无法表现情感的,因为情感的表现必须以概念的表现作为基础,而音乐(这里指器乐)无法表现概念。音乐只能表现强弱快慢高低,而非情感本身。音乐的美只体现在乐音运动的形式当中。汉斯力克的观点好像有点荒谬,因为在生活中大家都曾经被音乐感动过,而且也有大量的音乐作品明确宣称以表现情感作为目的。但是汉斯力克的支持者们可以这样辩护:音乐所表现的情感,只是人们强加的一些概念罢了,比如在西方古典音乐体系里大调式表现明亮欢乐,小调式表现阴暗悲凉,在一个对西方古典音乐完全不了解的人听来,可能就完全不是这么一回事了。再比如平行四、五度,在中世纪时期是和谐美好的,在17-19世纪是空洞乏味,应被禁止的,而到了德彪西手里,又变成空灵飘渺的了。于是我们就引出下一个问题:问题4:音乐能表达意义吗?什么叫听懂音乐?上面提到汉斯力克说过音乐无法表现概念,某种程度上大家都能理解:试想音乐(指器乐,不考虑歌词)如何表现1+1=2,或C + O2 → CO2?但是,为什么音乐好像又可以表现“春光灿烂鸟语花香小桥流水老树昏鸦”或者“不自由毋宁死”乃至“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呢?当然,有一些直接的方法比如《马赛曲》表示法国《君之代》表示日本(参见老柴的《1812序曲》)或者直接加入鸟鸣流水的录音等等,但是这些方法一是比较笨拙,二是能表现的东西实在太少。于是作曲家们还是只能诉诸于前面提到的“强弱快慢高低”和“大调式明亮欢乐,小调式阴暗悲凉”,但问题在于,这样真能表现前面提到的那些意义吗?是怎么表现这些意义的?这里又有另一个问题:假设某作曲家他娘死了,当时他写的作品也听上去够悲哀的,那么该作品是意图表现作曲家他娘死了吗?还是应该说作曲家他娘死了这件事只是影响了作曲家的情绪,才使作品悲哀呢?当然如果有文献资料佐证,这就不成其为问题,但是没有文献资料的话,该如何判断呢?音乐能否表达意义,表达什么意义的问题,直接引出另一个大家非常关心的问题:什么叫听懂音乐?两个人听一同一首作品,一个人流泪一个人没感觉,是不是流泪的人就听懂了?有些人谈贝多芬必称大革命自由平等,谈巴赫必称信上帝虔诚崇高,谈马勒必称写宇宙悲天悯人,高级点的成天在笔下让贝多芬跟黑格尔,瓦格纳跟叔本华尼采,马勒跟弗洛伊德搞基。这样算听懂音乐么?肖斯塔科维奇的第七交响曲“列宁格勒”原先都认为是反纳粹的爱国作品,但是作曲家死前却说它表现的是“被斯大林破坏,被希特勒最终毁掉的列宁格勒”,假如作曲家没机会说这番话,是不是所有人都没听懂这部作品呢?作曲家没有解释过的作品,是不是不能真正听懂呢?另一种思路是,假如搞清楚一首乐曲的曲式结构和声对位,就算听懂了。那么,看乐谱就够了,听音乐有什么用?以上这几个问题,都是音乐哲学和美学领域内的基本问题,有无数学者做过探讨,得出过各种不同结论。这里不下定论,请读者们自行思考。当然,不认真听音乐,对上面这些问题,就不大会有什么见解,除非你是康德二代(康德可能是唯一基本不懂音乐而在音乐哲学领域留名的人)。关于听懂音乐,这里和读者做个小游戏。下面链接的压缩包里有五首标题音乐,曲名已被删去,请有兴趣的读者听后试着猜猜音乐表现了什么内容,或讲了什么故事。(提示:4和5分别与一部著名的莎剧有关)
+ 加入我的果篮
果壳实验室主任
这方面我记得最清楚的例子就是维瓦尔第《夏》里头那个中提琴狗,抽了很多乐评的脸啊~~~
音乐学硕士
引用 的话:这方面我记得最清楚的例子就是维瓦尔第《夏》里头那个中提琴狗,抽了很多乐评的脸啊~~~引用 的话:这方面我记得最清楚的例子就是维瓦尔第《夏》里头那个中提琴狗,抽了很多乐评的脸啊~~~能推荐到人文版么?
果壳实验室主任
引用 的话:能推荐到人文版么?可以啊 另外你这几篇帖子建议你同时发到日志里,因为放在小组日子久了会被冲散的
音乐学硕士...
首页点进来,直接下载了= =1感觉是村庄盛典3感觉是像风之谷里的虫海探险。话说里面有马勒的吗?
我不是音乐专业,以下是我个人观点0:
第一首表达了激动的情绪,有点像打仗归来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家乡的感觉,家乡还是那么安宁
第二首开头好可怕好压力山大,接着和什么在斗争好激烈,累了沉寂一会又开始斗争,在05::17安宁下来但安宁的旋律中有紧张与压迫隐隐约约漂浮,哇,7分钟后的选律由安宁变压抑,抗争还未结束,后面的压抑中有安宁安宁中有压抑,纠结。。。。。。
音乐学硕士
引用 的话:首页点进来,直接下载了= =1感觉是村庄盛典3感觉是像风之谷里的虫海探险。话说里面有马勒的吗?当然没有,马勒的标题音乐就那么几段,有啥好猜么
就音乐这种抽象又主观的事物而言,音乐与情感的争论恐怕是永无止境的……望天。
作为一个以戳戳写写乐谱为主业的研究生党,在听音乐时“情感分析”的重要性大概连最末位也排不上。了解作曲家在技术上的创作意图——也就是去听调性、动机发展、结构、配器手法等等在音响中的表现才是重点。至于这是否是“听懂音乐”?怎么说呢……其实作曲者自身是很少纠结这类问题的,或许因为作曲者总是在创作,所以这类问题也显得并不神秘,没有什么可争可想的。
说到“听音乐”,对于专业作曲领域来说,“抛开技术层面谈情感”是非常不可取的、业余的做法。除了技术分析,其实音乐在情感上并没有特别明确的标准答案。大多数事物都是如此,但是音乐因为其抽象性,在这方面的表现就格外明显。音乐能表达情感吗?作曲家带着自己的情绪创作也不是什么怪事,他能通过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但是他所想通过音乐表达的情感能否被听众准确认识到就是另一回事了,或者说这种主观抽象的情绪无论依托于何种媒介,能被别人准确无误的感知到根本就是几率小到可以忽略不计的,所以都说知音难寻嘛,纠结情感上的标准答案有什么意义呢。除非你想搞基XD
总之我在乐谱上划了有些年,听\分析\创作的作品也不少,也可以结合自身创作的感受谈一谈。至少现当代作曲家的创作中,基本还是会以理性主导思维的,表达情感或某种除了技术层面之外的确切意义只是附加甚至可以省略的一步(浪漫以及更早的作曲家由于时间久远,我不敢妄言)。很多新音乐作曲家喜欢在音乐结构甚至是概念上玩花样,能解构这种作品、理解作曲家在作品中设置的每一个有意为之的小机关,可以说就是听懂了一部作品,大多数作曲家也很享受这种在技术上被人理解的感觉。但解构作品并不等于照谱宣科,脱离音响。老师们会经常强调“谱面有时候很唬人,但演奏效果才是重点,”音响化才是(大多数)乐谱之所以被创作的最终目的,好的作品结构/配器设置等能呈现出更具备可听性的音乐,这两者是不可分割的。
p.s.音乐表达具体概念其实也可以做到,比如字母(B.A.C.H.)……或者通过序列音乐的数字、甚至靠音程堆叠等等,但是这种表达不像文字或语言那么直观,需要理论基础和脑内换算XDDDD
音乐学硕士
引用 的话:音乐这种抽象又主观的事物而言,音乐与情感的争论恐怕是永无止境的……望天。作为一个以戳戳写写乐谱为主业的研究生党,在听音乐时“情感分析”的重要性大概连最末位也排不上。了解作曲家在技术上的创作意图——...作曲家当然没时间考虑这些问题,但是音乐学家就不一样了,没这些问题他们怎么混饭吃呢
楼主我是来找答案的,可是你却拿一大堆问题来轰炸我,感觉脑带被猪给踹了!
仔细看了楼主写的四篇东西,感觉自己像是脑震荡的猪。不过我残存的理智让我发现,楼主在看待音乐学的时候,过于理性了。这样的结果就是,楼主在提出/思考问题之前,就已经有了答案,以后无论怎么思考,都不会做出违背自己认知的判断。可是也许你一开始就是错的呢?不如你试试看把自己已有的答案挨个否定,然后把两个相反的答案对比一下。也许会有些不同的发现。比如说,楼主认为“音乐毋庸置疑当然是声音”。这个判断就很难排除被思维惯性干扰了的嫌疑。因为绝大多数人,绝大多数情况下,音乐都是以声音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但这并不代表它一定就是声音。天生的聋人能感受音乐么?你可以说他们可以感受震动,那么,一个非常优秀的音乐家晚年失聪了又会怎样?不通过震动,我相信他有可能直接从乐谱中感受到音乐,不一定非得需要通过声音这个媒介了。声音,作曲家的感受,哪个才是音乐的本质?类似的例子就是,人们习惯性的认为语言当然要能说能写才行,可是有很多语言是没有文字的,而聋哑人又不会说。还有就是,正常人听音乐的时候,听到的都是音乐,但是感受到的并不一定是“音乐”,可能是图形,也可能是数字,或者其他的什么东西。而人们在思考的时候习惯性的就把这些感受剥离出去了,认为这些是“交感”产生的干扰。可是有些时候这些感受是如此强烈。
音乐学硕士
引用 的话:细看了楼主写的四篇东西,感觉自己像是脑震荡的猪。不过我残存的理智让我发现,楼主在看待音乐学的时候,过于理性了。这样的结果就是,楼主在提出/思考问题之前,就已经有了答案,以后无论怎么思考,都不会做出...这些问题本来就没有答案,有答案的话音乐学家都可以下岗了。我这么写作,目的就是提出一些供读者思考的问题,如果写一堆艰深的理论,就没人要看了,也达不到普及的目的。音乐为什么必须是声音,这个问题是用归纳法而非演绎法解答的。实际上人们只是把很多种声音都叫做音乐,把没有声音的其他东西不叫做音乐而已。再说,试着把声音从音乐里去除,看看能剩下什么?乐谱?如果乐谱是音乐,那菜谱是菜么?人的感受?你怎么界定人的感受?假如按你最后一段的逻辑,我们看一首诗一篇小说的时候,感受到的99%都不是语言文字,而是文字所描述的意象和表达的概念,那么你能说文学不是语言文字吗?当然文学不止是语言文字,就像音乐不止是声音一样。你举了语言的例子,这个例子很好,但是“人们习惯性的认为语言当然要能说能写”,好像不是这样的,至少我没见过有人不知道这世上有很多没文字的语言的。语言,我觉得是人类交流和表达概念的工具,但是这样一来语言和其他很多艺术形式的界限就不清楚了,事实上也是不容易搞清楚的,比如非洲的鼓语,是音乐还是语言呢?
手绘爱好者,手绘小组管理员
其实您说的在音乐上的争议在美术上也是有的。杜尚在蒙娜丽莎的印刷画上画了一撇小胡子就称为自己的美术作品。马列维奇的《白上白》和凯奇的《4分33秒》有异曲同工之妙。似乎每种艺术流派都在其边界都有重大的争论。
根据不同人不同性格不同喜好,一切好听的声音都可以称之为音乐, 我是这么理解的,喜欢一切好听的声音, 比如 "悦耳"一词
音乐学硕士
引用 的话:根据不同人不同性格不同喜好,一切好听的声音都可以称之为音乐, 我是这么理解的,喜欢一切好听的声音,比如 "悦耳"一词你怎么界定好听的声音?有很多音乐99.9%的人都会觉得难听哦
大赞12楼,引用 的话:这些问题本来就没有答案,有答案的话音乐学家都可以下岗了。我这么写作,目的就是提出一些供读者思考的问题,如果写一堆艰深的理论,就没人要看了,也达不到普及的目的。音乐为什么必须是声音,这个问题是用归纳... 有点抬杠的意思, 哈~看一些图或者视频,看他们演奏者脑袋里会有自己的旋律有没有,尤其是看mv或者是视频材料的时候可以静音,然后去看 去感受.像Exodus-Maksim , yanni的好多作品, 不胜枚举...都会有这样的感觉,
引用 的话:你怎么界定好听的声音?有很多音乐99.9%的人都会觉得难听哦看清楚第一句,谢谢... 我自己喜欢就好, 每个人的审美观都不同阿, 你能列出一曲说只要是人, 或者生物都会喜欢的吗,?
还有0.1的人不觉得难听阿, 这样就足够了引用 的话:你怎么界定好听的声音?有很多音乐99.9%的人都会觉得难听哦要不然怎会有 "一曲肝肠断 天涯何处觅知音"之说!
音乐学硕士
引用 的话:赞12楼,有点抬杠的意思, 哈~看一些图或者视频,看他们演奏者脑袋里会有自己的旋律有没有,尤其是看mv或者是视频材料的时候可以静音,然后去看 去感受.像Exodus-Maksim ...只在脑袋里的旋律是不是音乐打个比方,你跟老师说“这题考试的时候我想到了,但是忘记写到试卷上”你说老师会给分么?
音乐学硕士
引用 的话:看清楚第一句,谢谢...我自己喜欢就好, 每个人的审美观都不同阿,你能列出一曲说只要是人, 或者生物都会喜欢的吗,?不喜欢就不是音乐了?真霸道
引用 的话:只在脑袋里的旋律是不是音乐打个比方,你跟老师说“这题考试的时候我想到了,但是忘记写到试卷上”你说老师会给分么? 你猜, 哈哈哈, 你直接抬杠呢, 还有你21楼的, 希望你仔细看清楚了, 结合你1楼说的,然后再看我回的,有没有种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感觉.我宁愿做那0.1 , 不喜欢规制,不喜欢束缚,要必须有这些我宁可不去做, 所以老师我问我答卷可以忽略...
引用 的话:不喜欢就不是音乐了?真霸道 看看这个,嘿.. 不是霸道..是自由
音乐学硕士
引用 的话:你猜, 哈哈哈, 你直接抬杠呢,还有你21楼的, 希望你仔细看清楚了, 结合你1楼说的,然后再看我回的,有没有种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感觉.我宁愿做那0.1 , 不喜欢规制,不喜欢束缚,要必须...我要告诉你的是,你脑子里想什么,不表达出来,实际上就等于什么都没有。抬杠怎么了,苏格拉底是抬杠的祖师爷,你说他去?你可以把整篇文章都看成抬杠,我不反对。我的文章是音乐学普及,不是音乐普及。你把音乐当消遣,爱怎么听怎么听是你的自由,做学问就不能为所欲为。
引用 的话:我要告诉你的是,你脑子里想什么,不表达出来,实际上就等于什么都没有。抬杠怎么了,苏格拉底是抬杠的祖师爷,你说他去?你可以把整篇文章都看成抬杠,我不反对。我的文章是音乐学普及,不是音乐普及。你把音乐...你说的第一句话首先让我想到的不是音乐, 而是其他,或许我就是样一个人, 不愿意吐露, 不愿意表达...音乐学的基础是什么,
音乐学硕士
引用 的话:你说的第一句话首先让我想到的不是音乐, 而是其他,或许我就是样一个人, 不愿意吐露, 不愿意表达...音乐学的基础是什么,音乐学的基础就是第一篇文章里说的:音乐本身,以及音乐对人的影响,是可以而且有必要用一种理性的态度去分析的。
引用 的话:音乐学的基础就是第一篇文章里说的:音乐本身,以及音乐对人的影响,是可以而且有必要用一种理性的态度去分析的。呵呵, 你上当了..-_,
我听的第一首音乐,个人感觉,像西游记一样的旅程,过程有惊险,有美景,又紧张,又驰神,不断赶路,终成正果。
古典吉他控,通信工程专业
想问一下音乐哲学现在还在用20世纪以前的哲学思想进行分析吗?
音乐学硕士
引用 的话:我听的第一首音乐,个人感觉,像西游记一样的旅程,过程有惊险,有美景,又紧张,又驰神,不断赶路,终成正果。这个答案差得有点远。符合你的描述的音乐,例如斯美塔那的《沃尔塔瓦河》,可以找来对比一下
音乐学硕士
引用 的话:想问一下音乐哲学现在还在用20世纪以前的哲学思想进行分析吗?涉及20世纪之前的音乐作品和音乐理论,就很可能用20世纪之前的哲学思想进行分析。
好像佛洛伊德和荣格都把音乐归入繁殖领域?不知道现代心理学怎么解释的
楼主把自己的帖子收到日志里面吧!这么好的内容应该收集下,然后以后谁要看也方便!=3=
音乐学硕士
引用 的话:楼主把自己的帖子收到日志里面吧!这么好的内容应该收集下,然后以后谁要看也方便!=3=收了
(C)2016果壳网&&&&京ICP证100430号&&&&京网文[-239号&&&&新出发京零字东15000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举报电话: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西方哲学名词解释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