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职业科尔伯格道德发展理论怎样才能形成?说教的理论有效吗?那什么才有效

如何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养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如何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养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1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为什么说教师职业道德的培养不是一个单纯的学习过程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为什么说教师职业道德的培养不是一个单纯的学习过程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1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教师职业道德试题及答案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教师职业道德试题及答案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2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19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教师职业道德概说
教师职业道德概说
要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就必须首先弄清楚教师职业道德的本质究竟是什么。综观很多关于教师职业道德的论著,不难发现,在很多情况下,人们是把社会主义建设者的道德规范原则作为研究人民教师道德的出发点的,而教师职业道德只被看作是从社会主义建设者的道德规范原则推论出来的一种特殊结论,这种通过引申得出来的教师职业道德有时使人们难以看出教师职业道德与其他职业道德的本质区别。因此,我们主张以教师职业道德所反映的特殊对象――教师职业与劳动为基本出发点,来阐明教师职业道德本质。因为这种方法是符合马克思主义的真理的:寻找精神形成的本质不仅要到精神本身中去寻找,而且要到它们所反映的那些对象中去寻找。
职业与教师职业
人的社会生活可以分为三大领域,即家庭生活、职业生活和公共生活。职业生活是人的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所谓职业,就是为了满足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需要,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由于社会分工和生产内部的劳动分工,对社会所承担的长期从事的具有专门业务和特定职责,并以此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社会活动。一般认为,可以从这样几个方面来认识职业的本质,即职业是一种社会组织形式;职业是社会对人的角色安排;职业是人的自我实现的途径。
(一)职业是一种社会组织形式
职业生活是人类“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借以实现的一种普遍的基本形式,是人类社会生活得以发展的社会组织形式。马克思、恩克斯曾经指出:“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他们在这里提到的“物质生活本身”的活动,随着社会的发展成为人们的职业活动。
在原始社会早期,社会上还没有出现社会分工,因而也就没有专门性的职业。从原始社会后期开始,社会先后出现了二次大的社会分工,即畜牧业和农业的分离;手工业和农业的分离。伴随着这二次社会大分工,最初形态的职业生活揭开了序幕。进入奴隶阶级社会以后,又开始了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即出现了商业。同时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分离也开始了,各种各样的职业便由此产生了。对于教师职业来说,社会分工为其产生奠定了基础,但其真正成为一门职业是在文字和学校等出现之后。
职业的出现和发展改变了人们的交往方式,人们开始通过不同分工的职业活动而相互交往,职业把社会中的人们以“集团”或者说“群体”的形式联系起来,而这个职业“群体”从一开始就是有一定目的或一定意图并担任一定社会职能的。从这个意义上说,职业是社会组织的一种形式。
(二)职业是社会对人的角色安排
角色(role)又称“脚色”,该词源于戏剧中演员扮演的剧中人物。现代心理学一般把角色定义为“个体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处于一定位置时所执行的职能”。目前,对角色较普遍的定义是:任何一种社会地位或身份的人,都有一整套由其身份所规定的行为方式,当个体在执行与其社会地位、身份相适应的社会职能时,其心理、道德品质、行为等必然要符合相应的规范与要求,即扮演相应的角色。角色包括三种含义:(1)作为一种行为模式,每一种社会行为都是特写的社会角色的体现;(2)作为一种社会地位或身份,角色行为真实地反映出个体在群体生活和社会关系体系中所处的地位;(3)作为一种社会期望,角色是符合社会期望的,按照社会所规定的行为规范、责任和义务等去行动。
对于任何一个社会成员来说,他(她)总是在其特定的社会位置上工作,以这个位置作为自己的社会地位并与处在其他的社会地位上的社会成员进行交往,这种状况称为职业角色。“因为他是职业角色,才需要与社会交往;因为他是社会角色,才有可能发生社会交往。需要和可能的统一,使交往变成了活生生的现实。”从这种意义上讲,职业是社会对人的角色安排。接受这种安排的特定“职业角色群”,一方面通过自己的职业活动创造价值和财富,为公众和社会提供服务,满足社会、公众以及自我的需求;另一方面,由于每一种职业都是具有特定的服务范围和内容的,只能满足人们某一(或某些)方面的特定需求,因此,从业者还必须从其他“职业角色群”那里接受服务,以作为自身需求满足的补充。也正是因为每一个“职业角色群”都具有满足与被满足、服务与被服务的双重特种,社会上的各种“职业角色群”之间才能建立有机的联系,形成相互服务的网络。
(三)职业是人的自我实现的途径
人为了生存就必须不断地进行劳动,劳动是整个人类生活的一个基本条件。劳动是使人类社会从自然界独立出来的基础,又是人类社会区别于自然界的特殊本质的标志,也是人类社会得以生存的根本。因此,劳动是人类社会生活中非常重要、极为普遍的现象。对于每一个社会成员来说,他(她)都在从事特定的劳动――某种行业和职业。通过职业活动,社会上的每一个劳动者获得了自己生存所需要的特定物质,并通过劳动交换,从其他社会劳动者那里获得另外一些生活必须品。离开了劳动,人便失去了生存基础,社会便失去了前进的动力。因此,职业是满足自我生存的重要途径,是人们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社会活动。
很显然,人的需要并不止于求生存,在生存的基础上求发展是人本质的需求。人的发展必须具备两个重要的前提,即必须拥有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持久的精神动力。人的职业活动对于上述两个前提来说,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职业活动一方推动了生产的发展,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从而满足了发展所需要的物质条件,另一方面,职业活动又促使人们对生活产生更高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从而激发了人们的追求更美好生活的动机,促使人们更加注重职业生活的内在价值。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职业又是人的自我实现、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途径。
对于教师职业而言,传统上它主要被看作是一种谋生的手段,西方20世纪60、70年代美国学者劳蒂(Lortie)对其所作的经典研究就证明了这个事实。时至今日,随着教师职业的物质待遇、社会地位以及专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教师职业正在成为教师实现对自身生命意义的建构和提升的手段。
透彻理解上述几个方面,对于我们全面地、科学地认识教师职业的一般属性会有所帮助。因为,教师职业也是社会上诸多职业中的一种,它具有所有职业的共性。但同时,我们还必须看到,教师职业还具有不同于其他职业的个性,这正是下文要着力探讨的内容。
二、教师职业
(一)教师职业是一个富有个性角色特征的职业
教师是社会上一类特殊的人,是“向学生传递人类积累的文化科学知识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才的专业人员”。在英语里,多将教师(teacher)定义为从事教学(teach)的职业人员。教学源于德文,原意是展示、表现、向他人演示,今义是“让某人学习或者获得某种知识与技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教师”的定义和种类有如下界定:“教师”这个术语主要是指在学前、初等、中等技术和高等教育机构从事教学的人员。教师可以从事教育规划和管理、教师培训、教育材料的准备、教育研究和科学研究或职业指导等工作。
本书所言的“教师”主要指在初等和中等教育机构从事教育教学的人员。
相对于其他职业来说,教师在角色行为与劳动特点上表现出鲜明的个性特点。
1、教师角色具有自主性
教师职业是在社会分工的基础上为满足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要求而产生和存在的,因此,教师必须按照特定社会的要求来从事教书育人工作。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教师的角色目标是统一的、规定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教师角色没有自主性。教师在从事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时,可以在遵循社会总体要求的前提下,自主选择达到目标的方式和途径,创造性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在课堂教学情境中,教师更具有课程与教学的相对自主权。在课程设计、教学过程、学生动机、学生管理、学生评价等方面享有“法理”权威。无论是同事还是行政人员都不能妨碍这种权威。并且,教师专业化理论认为,教师角色的自主性应该包括教师有权独立制定适合自己的专业发展目标、计划和行动方案等。当然,由于教学还没有发展成为一门像医学、法律那样成熟的专业,教师目前所拥有的自主是有限的自主,相对的自主。
2、教师角色具有多样性和发展性
教师所扮演的角色不是单一的,而是一个角色丛,表现出多样化的特征。在西方漫长的教育发展历史中,专制的和集权的社会政治体制对教育以及对教师的影响很大。在宗教思想和科学主义思想支配下,形成了传统的教师角色观。这种传统的教师角色观是建立在教师中心和控制儿童的基本理念基础上的,将教师看作是“神父”和“专家”,是“教育环境的设计师和规定者”,是“学生行为的塑造者”,是“知识的传授者”。在我国传统中,教师所承担的角色也是多种多样的,而且其角色形象通常被喻为“君子”、“圣人”、“蜡烛”、“工程师”、“园丁”等等。可见,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传统教师角色的定位都是多样化的,并且都带有一种倾向:从结构―功能主义出发,设置一种外在于教师的,具有特定功能的角色系统,将教师形象引向完美主义和理想化,成为一种可望不可及的“虚像”。教师总是作为一种被规范、被要求、被塑造的对象,造成了严重的角色冲突和主体性的缺失。
教师角色还有发展性的特点。由于教师所从事的教育活动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活动,随着教育活动的时间、空间的变化,“教师与学生、教育内容以及各种教育环境之间构成不同的关系,表现出不同的行为,从而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外教师角色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在当代西方,关于教师角色的研究呈现出多姿多彩、众说不一的局面,但对他们进行梳理、归并之后不难发现其中存在一些共同因素。按照教师处于各个空间的作用和地位,当代西方对教师角色的各种描述可以归入四个向度――社会因素、学校与课堂情境和个人发展诉求下形成的以下四类角色:(1)社会角色――教师促进民族国家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的角色;(2)学校角色――教师作为学生家长、教师同事、教学管理人员(如校长等)和社区的合伙人,或者说合作者、合伙人角色。(3)课堂教学角色――教师作为“教学专家”和学生学习的“引领者”;
(4)自我职业角色――自我职业认同和自我角色重塑。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西方新的教师角色定位尤其强调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教师的角色必须尽快转换。史密斯(Smyth)和夏克劳克(Shacklock)等人认为,当代的学校功能已经发生变化,由为社会服务转向促进经济发展。由此,教师的职责也将由通过教书育人服务于政府和工业利益转向为市场经济培养应用型工作人员。安德逊(Anderson,1979)提出,全球教育应该培养一种意识和能力帮助教师将全球视野应用到选择、判断和决策的过程中去,即所谓“全球化思维,本地化行动”。教师的教学要适应全球化的需要,所教的内容要涵盖对普世文化和多元文化知识的理解,以及对多重视角的包容和欣赏。
在我国,人们现在倾向认为教师是“作为教师的人”和“作为人的教师”的统一体。因此,传统的教师角色观发生了深刻变化,归结起来,这些变化突出地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是教师的角色转型。如从传统的“君子、圣人”式的教师向具有民主、科学理性和人性化的教师发展;从充满道德色彩、社会本位的工具主义角色,转变为具有道德精神,崇尚法制,信守专业伦理,具有个性活力的教育实践主体、责权主体和生命主体。其二是教师角色的扩充。面对社会发展、教育变革和文化的多元化,教师应在担当知识和文化传承者的同时,成为终身学习者、研究者、反思型实践者(reflective
practitioner),将文化的继承与创新、知识的教学与学习、教育的行动与研究,以及育人与育己整合成为一体,形成一种新的专业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其三是教师角色的强化。教师职业向专业的提升,特别需要增强专业意识,养成专业精神,信守专业道德,加强专业学习、研究和培训,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实践水平和教育服务的质量。
当前,我国的教育改革不断向纵深方向发展,特别是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更是从根本上变革着教育活动内部和外部的各种关系,从而要求教师在牢牢把握世界教师角色转变的一般趋势(见专栏1―1)的基础上,根据我国教育改革的新形势主动地进行角色转换,而这必然会给教师职业道德提出新的要求。因此,了解上述这些教师角色的变化,对于我们加强新时期的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是十分重要的。
专栏1―1:教师角色转变的一般趋势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向国际教育局提供的报告中,指出了教师角色转换的一般趋势:(1)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更多地履行多样化的职能,更多地承担组织教学的任务;(2)教师应从一味强调知识的传授转向重视组织学生学习,并最大限度地开发社区内部的新的知识资源;(3)教师应注重学习的个性化,改进师生关系;(4)实现教师间更为广泛的合作,改进教师与教师的关系;(5)教师应更广泛地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掌握必要的知识与技能;(6)教师应更密切地与家长和其他社区成员合作,更经常地参与社区生活;(7)教师应更广泛地参加校内服务和课外活动;(8)教师应削弱加之于孩子们身上――特别是大龄孩子及家长身上的传统权威。
3、教师角色具有个体创造性
相对于社会上其他职业的从业者来说,教师角色行为表现出更为明显的个体性特点。这反映在两个方面:其一,教师的劳动对象指向一个个学生,要使每个学生都能在教师的培养下成长起来,那么,教师就必须充分了解每一个学生的特殊情况,根据其个性发展的需求与水平,实行因材施教和个性化教学。这种趋势在当今提倡尊重个性的时代进一步加强了。另一方面,教师的行为方式本身也具有一种较强的个体性特征。客观上,教师工作在时间和空间上对于同行来说,都是以个人活动为主,教学成绩的提高与自身的发展主要靠个体的活动来加以完成。主观上,按照劳蒂的观点,教师所持的是独立的成功观,强调个人奋斗,对其他人采取不干涉主义。相应地,其工作过程不可避免地表现出一定的个体性。正是因为教师角色与劳动的这种特征,决定了教师个人主义文化长期以来一直是教师文化的主流。在合作已经日益成为人们基本生活方式的今天,我们有必要运用多种调节手段(包括教师职业道德)来形塑教师的合作文化,以推动教师与学生、与同事、与家长等主体实现充分合作。
4、教师角色具有人格化特征
教师所从事的工作上是培养人的活动。实现这个目的,教师不仅要通过自己掌握的知识影响学生,还要通过自己的人格和道德力量,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去影响和感染学生。教师人格在教育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崇高的教师人格对于推动学生的心灵来说是无价的。乌申斯基曾经指出:“教师人格对于年轻的心灵来说,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教育者的人格是教育事业的一切。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该以教师的人格为依据,因为只有从教师的人格的活的源泉中,才能涌现出教育的力量,任何规章制度,任何人为的机关,无论设想得多么巧妙,都不能代替教育事业中教师的人格。因为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只有性格才能形成性格”。可见,乌申斯基关于教师的人格论述不仅充分高度评价了教师人格的地位,而且也揭示了一个明显的事实――教师角色具有人格化特点。教师的这一角色特征,需要教师注意自己的人格和道德方面的修养,在职业劳动中充分发挥自己的崇高人格在教育中的感化作用和示范作用。
5、教师角色具有弥散性和模糊性
教育教学活动是一项复杂的劳动。在其过程中,教师承担着促使儿童社会化、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传递一定的价值规范,唤醒他们对社会及个人的责任感,并且能对事实和知识进行批判性的分析等艰巨的任务。个体教师根据自己的职责积极展开自己的工作。但是,学生的兴趣、行为、态度和价值观等的改变很难断定是哪个教师劳动的直接结果,从而使教师角色的责任表现出一定的弥散性和模糊性,并由此引发教师角色的内在冲突,即教师个人希望看到自己角色扮演的成果的需要,与他的角色扮演中许多成果的“无形性”之间的矛盾,教师很难从自己的工作中获得满足感。对此,美国学者尼尔曾作过生动的描述:“大多数教师或多或少地感到他们的工作是一个无底洞。比起律师或医生来,教师感到自己的工作要更多地耗损心力……因为他们的工作似乎永远不会了结,永远看不到尽头。”
上述这些方面充分既体现了教师身份的特殊性,也体现出了教师职业劳动的复杂性、创造性、示范性和长效性等鲜明特点。并且,综合起来看教师劳动的这些传统特色在新时期得到了强化。这就决定了教师在从事专业工作时就必须遵守特定行为规范和道德原则。对于新时期的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工作来说,必须充分关注上述教师角色的转换和职业劳动的新变化。
(二)教师职业是一种具有特殊社会作用的职业
教师职业的特殊性不仅表现在其角色与劳动的特殊性,而且还表现在它在社会上所发挥作用的特殊性。相对于其他职业来说,教师职业对社会的贡献不仅是重大的,而且是特殊的。具体来说,教师职业社会作用的特殊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教师职业对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贡献是其他职业不可代替的。
教师职业对人类文化的传播和创新有着独特的贡献。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继承和创新相统一的过程。社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不断继承祖先遗留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而这仅靠劳教合一、口耳相传是难以做到的,必须有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来完成这项神圣而艰巨的任务。这里需要强调指出的是,虽然总体看来教师和学者都是“知识人”,都从事人类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但两者的分工却是不同的。波兰著名的社会学家弗?兹纳涅茨基在其著名的《知识人的社会角色》中对“知识人”角色进行了分类。从他的分类谱系中,我们看到同样是学者,但学者类型中有很多亚类,有的是“真理的发现者”;有的是“知识的创造者”,而教师则是“知识的传播者”中的一类――教育者。各类知识人参与的知识系统和对知识的参与方式是不一样的。比如,科学家,他们参与的知识系统是科学知识领域,参与的方式是专门致力于知识的开发,是知识的创造者。教育者依赖的是对儿童社会化有帮助的知识,包括自然科学知识和人文科学知识,参与知识的方式是“传播知识”。正因为教师这种独特的参与知识方式,决定了教师在人类精神文明传播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当然,这并不是说教师对人类的文化创新没有贡献。事实上,即使是中小学教师,他们在劳动过程中也体现出很多创新性。这种创新性体现在多个方面。其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并不是机械地再现和传递知识,而是充分地运用自己的智慧,对所教的知识进行加工和处理,并以最佳的途径和方式展现给学生,这种劳动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劳动。其二,教师通过自己的科学研究活动,不仅总结了大量的教育教学经验,丰富了人类教育理论的宝库,而且还在学科知识创新和新技术开发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因此,可以说教师在人类文化创新方面也是有巨大贡献的。
其次,教师职业对社会物质文明的贡献也有独特的作用。
教育部门虽然不是物质生产部门,却同物质生产保持密切的联系。作为专门的教育工作者,教师虽然不直接参与社会物质生产,但他们却通过为生产部门培养具备劳动知识和技能的劳动力而作用于社会生产。在科技落后、生产不发达的社会里,教师的这种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认可。但随着人类社会的生产日益向现代化方向发展,劳动力日益成为决定生产效率的重要因素,教师职业对社会物质生产的间接贡献开始得到人们的高度肯定。特别是在今天的知识经济社会里,人们普遍认为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都在于教育,而教育发展的根本则在于教师。当今的教师对社会物质文明的贡献不仅在于他们为社会输送数量充足的劳动力,而且在于他们通过培养个性化、创新型、复合型的人才来满足社会生产对人才的质量要求。因此,可以说教师对社会物质生产的贡献是难以精确估计的,也是一般物质生产部门难以取代和超越的。
再次,教师职业对人的成长发展也起着独特作用。
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影响其发展速度和程度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遗传、环境和教育等方面。先天的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生理前提,后天的环境起决定作用,而在众多的环境因素中,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影响则起着主导作用。教育对人的发展价值是教育活动这一社会实践自身的功能,是任何社会、任何时代、任何类型和级别的教育中所共有的功能,是教育这一社会活动区别于其他任何社会活动的本质所在。而教育对人的发展价值主要靠教师来实现。在学校教育中,教师按照预定的教育目的和严密的计划,遵循教育的规律,通过一定的组织,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影响和引导,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在情感、意志、能力、兴趣等各种心理特征上,都得到均衡、协调、全面的发展。因此,接受教育、从师学习历来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早在古代,我国就有很多思想家对从师、尊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进行过精辟的论述。如韩愈在《师说》中指出:“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唉。”他认为从师是学习的唯一途径,不从师,不可能获得任何知识。荀况进一步指出:“人无师无法而知,则必为盗;勇,则必为贼;云能(有才能),则必为乱;察(明察),则必为怪;辩,则必为诞。人有师有法而知,则速勇;勇,则速威;云能,则速成;察,则速尽;辩,则速论(作出决断)。故有师法者,人之大宝也;无师法者,人之大殃也。”在今天的终身学习时代,我们仍然强调学生的发展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和帮助。没有教师作用的发挥,学生的发展就失去了前进的基础和动力。
总之,教师对世界精神文明、物质文明以及对人的发展的贡献是其他职业无法替代的和难以比拟的。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对此曾发出这样的感叹:“我们对于国家的贡献,哪里还有比教导青年和教育青年更好、更伟大的呢?”加拿大著名教育家珀金则更为直接地指出,教师是高尚的,因为教师与家长一道,对改造世界所作的贡献要比其他任何社会集团都大。
(三)教师职业是一种正在迈向专业化的职业
当今,我们在谈论教师职业的特殊性时,不能不关注这样一些时代性话题:教学是不是专业?教师是不是专业工作者?这两个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问题一直是受人关注且引起广泛争论的问题。
人类在古代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并没有把教书视为一种专门化的职业,教师也没有经过专门的训练。起初是“养老与育幼相结合,师长合一”的古老习俗,后来是“官师合一”、“僧师合一”的漫长历程,并无专门的机构与特别的制度,教师的养成模式基本上是简单的“艺徒式”。后来随着师范教育理论与实践的产生、丰富和发展,教师职业才逐渐成为专门的科学的职业。20世纪60年代以来,教师专业化运动逐步发展起来。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劳工组织召开的“教师地位之政府间特别会议”,通过了《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指出“应该把教育工作视为专门的职业,这种职业要求教师经过严格地、持续地学习,获得并保持专门的知识和特别的技术。”20世纪80年代以后,教师专业化运动进一步走向深入,1986年,美国的卡内基工作小组、霍姆斯小组相继发表《国家为培养21世纪的教师做准备》、《明天的教师》两个重要报告,同时强调确立教师专业性为教师教育改革和教师职业发展的目标。教师专业化运动开始在世界众多的国家中蓬勃发展起来,教师成为专业工作者的观念广为人们所接受。
我国20世纪30年代就对教师职业展开对讨论,当时有人认为,“时至今日,教师不独是一种职业,并是一种专业,其性质与医生、律师、工程师等相类似”、“教师地位日益提高,师范教育日益重要”。尽管如此,我国对教师是不可替代的专门职业仍有分歧,不少人认为,在不合格教师仍然存在、中小学教师专业性不强、整体素质不高的情况下,教师职业充其量只是一种“半专业”或“准专业”,还难以让人认同教师是真正意义上的专业工作者。
20世纪80、90年代以来,“教师是专业工作者”的声音逐步在我国增强,并且逐步得到法律的认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已经确立教师作为“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教育专业人员”,将我国教师的专业权力扩展到了教学改革、科学研究、学术自由、民主管理等方面。这是对我国教师专业权力和职业性质的重大突破。它不仅标志着我国教师的劳动性质发生根本意义上的变化,也表明教师的角色开始从传统的教书匠转变为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专业工作者。
1998年,在北京召开的“面向21世纪师范教育国际研讨会”明确指出,“当前教师教育改革的核心是教师专业化问题。”
目前,无论是理论研究者还是一线教育工作者都一致认为,21世纪的教师必须是接受过专业化训练,有着较高专业素养的教育专业工作者。正是由于各国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教师职业在世界范围内正在迈向专业化的轨道。
教师职业的这种特性给新时期的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突出的一点是,新时代的教师应该与时共进地调整自己的思想观念,确立融甘于奉献与追求自我发展为一体的职业价值观。
以上我们从教师角色与劳动、教师职业的社会作用、教师职业的专业化程度等方面透视了教师职业的特殊性。这些方面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职业道德也具有自身的特征。
教师职业道德的本质与特殊性
一、教师职业道德的本质
(一)道德与职业道德
道德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精神现象。如果从词源学上来考察,道德一词源于拉丁语Mores,意指传统习惯和风俗。引申开来,也有原则和规范、行为品质和善恶评价等含义。在我国古代,“道”和“德”最先是分开用的。所谓“道”是指人所由以行走的道路,也指事物存在、运行、生、灭所由以遵循的法则,并引申为人们必须遵循的社会行为的准则、规矩和规范;“德”即得,所谓“德者,得也”。人们认识“道”、遵循“道”,内得于己、外施于人,便是“德”。因此,不难看出,“道”的客观性较强,主要指外在的规范要求;而“德”则偏向主观方面,主要指人们内心的精神方面的东西。
因此,有学者认为,当下我们在追问道德究竟是什么时,也需要把道与德分开来考察。道是指特定社会调整人们之间及个体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是一种外在要求,具有社会性和他律性。德是个体行为的效果,是一种内在状态,是个体之所得,具有个体性和自律性。在中国道德发展史上,“德”与“得”关系的实质就是义利关系。重义轻利是中国道德的价值取向。它影响着包括师德在内所有道德建设的运转轨迹。
道德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依据社会生活和社会活动来划分,道德可以分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三个层次。社会公德是指为维护公共生活,调节人们之间关系而形成的公共生活原则和行为准则。家庭美德即家庭人伦道德,如尊老爱幼、男女平等等。
职业道德是在社会分工的基础上产生的。每一种职业都有自己的规范和要求。职业道德是人的职业角色和职业行为相联系的一种高度社会化的角色道德,以责权利和利益为基础,是在工作中协调个体、群体与社会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系统。它是同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道德准则和规范,是担任一定社会角色的个体和群体所应该自觉遵守的特殊道德。
对于任何一种职业道德来说,它都具有这样一些基本特征:(1)范围上的限定性。由于每一种职业活动都有自己的特殊的活动范围、特殊的活动方式以及在活动中形成的特殊的人际关系,因此,调节该职业活动的道德原则和规范也必然带有特殊的行业性,其作用的范围主要限定在本行业范围内,如
“医德”的作用范围主要是在医疗卫生行业,“艺德”主要作用范围主要在于艺术领域,“商德”主要作用范围在于商业领域等,那么,“师德”的主要作用范围当然是教育领域。(2)内容上的稳定性、连续性和时代性。由于职业分工有相对稳定性,与其相适应的职业道德也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从直观上看,职业道德通常表现为世代相袭的职业传统,是人们在漫长的职业劳动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职业心理和职业习惯,体现出连续性的特征。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职业道德一旦产生就永不变化,相反地,随着时代的变化,职业道德也在“稳中求变”。在特定的社会环境和时代条件下,它总是在进行自我更新,因而体现出鲜明的时代色彩。(3)形式上的多样性。职业道德的形式,因行业而异。由于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与不同职业的具体条件和从业者的接受能力相适应,因此容易实行,有助于人们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
(二)教师职业道德的本质
教师职业道德简称为师德,它是伴随着教师这一行业或者社会角色的出现而出现的职业道德,它是教师角色道德和行业道德。
那么,如何定义教师职业道德呢?一般认为,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准则和道德品质的总和,它是调节教师与他人、与集体及社会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是一定社会对教师职业行为的基本要求。
上述关于教师职业道德的定义存在着许多值得进一步探讨的地方。在当前人本主义日益成为时代强音的背景下,我们对教师职业道德需要重新加以审视,消除其目的论与道义论之间的对立状况,以建立新的充满人文关怀的教师职业道德观。因此,在教师职业道德本质的认识上,我们赞成傅维利先生主编的《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指南》所阐发的一些基本观点:(1)传统的教师职业道德定义存在着简单化的弊端,即将教师职业道德简单地等同于一种行为规范和要求。事实上,我们不仅要看到教师职业道德反映了社会对教师职业的客观要求,而且还要认识到教师职业道德更是社会规范在教师深层心理的积淀和对教师职业行为内在的制约,是主体自觉自律之下对规范的尊重和对他律的超越,是社会认知与角色行为的统一。(2)作为一种职业道德,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工作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具有很强的他律性。但是,从最终意义上说,道德不是一种消极的防范力量,而是人生活的一个方面。只要承认这一点,我们就无法把人的自主与自觉从道德生活中剥离出去。那种把道德看作是单纯制约人们行为的消极手段则是非道德的事情。对于教师职业道德来说,它只有拥有教师这个德性自律主体才有意义,不代表教师主体意志的行为是无法用真正意义上的道德标准来评价的。所以,师德是教师后天通过教育与培训以及在教育劳动过程中的自我体验与修养,内化师道所形成和获得的个体性的自觉自愿的品质,是教师满足生存需要、发展需要和实现自我价值的手段。它具有一定的功利性,又有强烈的自律性。(3)教师职业道德作为教师这一职业的“行规”,还具有这样的特点,一方面限制涌入教师队伍的人口数量,减小竞争压力并提高工作效率,以保证教师阶层的福利待遇不至于降低;另一方面,以较高的教师职业道德的规定来获得较高的社会声望,从而获得社会的尊重与认同,使社会自愿地增加对教师职业的报酬,使教师外在利益的获得合理化并得到保证。(4)教师职业道德的终极意义将指向教师人格的完善――即理想人格的实现,因为教师职业道德有特殊的教育价值。
二、教师职业道德的特征
从本章第一节对教师职业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教师职业是一种特殊的职业。因此,相对于其他职业来说,教师职业道德也有自己的特性。归纳起来,这有以下几点。
(一)教师职业道德的内容更具全面性、先进性
首先,从社会的角度看,教师是在遵循社会要求的前提下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因此,教师的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时,必须首先确立坚定的教育信念,科学认识教育的战略地位;正确认识教师劳动的社会价值,自觉忠诚于、献身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其次,从教师具体的劳动场所看,教师必须处理好各种关系。教师的劳动其实是一种集体劳动,因为任何一个学生的成才都是教师集体协作劳动的结果。这就要求个体教师要发扬合作精神,在工作中处理好与同事的关系。另外,教师对学生的教育也离不开家长、社区的沟通和支持,教师必须积极诚恳地协调与家长、社区其他人员的人际关系。因此,合作、团队精神、关心、关爱、责任感等优良品质都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当然内容。最后,从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过程来看,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理想道德、民主法制、纪律、爱国主义等教育时,其内容不但要体现全民性道德建设的要求,更要体现先进分子道德建设的要求,因而教师就必须把道德建设的广泛性和先进性在意识上统一起来,才能较好地完成既教书又育人的任务。很显然,从上述几个方面来看,教师道德的内容具有更全面,更先进的特性。
(二)教师职业道德的影响空间更具广泛性
教师职业道德素质的影响不仅指向学校里的学生,而且还通过学校和学生影响到周围的社区,甚至扩散到更大的范围乃至于整个社会。今后,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和开放,随着教育信息传输渠道的日益快速和便捷,教师与外界社会的接触越来越多,联系面越来越广,他们的思想品德、行为举止也将越来越多地直接作用于社会。同时,由于教师从事的是塑造人的灵魂、培养健康人格的事业,教师自身的职业道德素质的高下直接决定了学生的发展程度,进而也影响到整个社会和国家民族的命运。正如清末思想家盛宣怀所指出的,教师职业道德状况关系到整个社会风气,教师道德搞好了,有利于正本清源,有利于纯化社会风气。他说:“唯师道立而善人多。”因此,与其他行业的职业道德素质相比,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更受社会的关注。
(三)教师职业道德的影响深度和时间更具深远性
教师职业道德素质对学生发展的影响是深远的。在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教师职业道德素质通过物化为教育手段,可以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心灵,影响学生的个性品质的发展。这种影响不仅局限于学生在校期间,而且还会影响学生的终生,进而影响到整个社会的进步和未来。所以,很多钦佩教师给自己带来终身教诲的学生在毕业离校多年之后,仍然盛赞自己的老师。比如,毛泽东在给他的老师徐特立先生的信中就说到这样一段感人的话:“你是我二十年前的老师,你现在仍然是我的老师,你将来必定还是我的老师。”反之,一个缺乏职业道德素质的教师给社会和他人造成的损失是无法挽回的。英国哲学家洛克对此曾经指出:“教育上的错误比别的错误更不可轻视。教育上的错误正和配错了药一样,第一次弄错了,决不能错第二次,它们的影响是终生洗刷不掉的。”可见,教师职业道德素质对人、对社会的影响程度非一般职业所能比及。
(四)教师职业道德的行为结果不产生直接的功利效益
教育工作总体来说是一种间接的创造社会物质财富的活动。教育通过培养人才进入社会生产的各个领域,才能给社会直接创造物质财富。教育工作的这种特性决定了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与经济利益难以直接挂钩。教师职业道德行为的结果对教师来说更多的是一种精神上的报偿,而不是直接的金钱和物质利益。但有些职业,从业者的职业道德素质的好坏的确与劳动者最终获得的经济回报的多少存在着密切关系。也就是说,主体的职业道德素质越高,劳动者获得的物质报酬就越多。比如,一个诚信的个体经营者可以招揽更多的顾客;一个重质量、守信誉的企业可以为自己开拓广阔的市场,从而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这种对比和反差并不说明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就失去了价值。相反,这更说明了教师职业的高尚和伟大,教师更能从自己的职业中获得高层次的享受。只不过相对于其他职业来说,教师职业道德素质的发展更依靠教师的自我修养,其基本的驱动力不是外在的物质利益,而是超越功利、超越自我的高尚的道德品格。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理当具备超越尘俗的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他要拥有非凡的自制力来守护人生境界的洁净,抵御物质世界的种种诱惑;他要拥有开阔的胸怀,洒脱自如地面对拜金主义的喧扰。即使在艰辛的劳动与菲薄的报偿这两者之间严重失衡的情况下,他依然能坚定地自己的教育信念,并以学生的茁壮成长和持续的自我专业发展作为对精神的最好慰藉;他应富于自省的勇气,拥有反思的智慧,不断洗净尘世污秽的沾染,以清醒的慎独来砥砺坚定的道德理念。惟有如此,他才能真正不愧为太阳底下堂堂正正的人师。
(五)教师职业道德的行为条件对劳动者心理品质有更高的要求
教师在将自己的道德信念付出实施时需要多方面的条件。其中教师的心理品质的好坏关系到教师职业道德行为的最终结果。这也就是说,与其他职业相比,教师的职业道德行为的实施对心理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的心理品质也因此被赋予了丰富的道德意义。对于一般人来说,心理品质中的许多内容并无明显的道德意义,也就是说涉及不到善与恶、道德与不道德等价值判断问题。比如对于工人或农民来说,其兴趣是否广泛、性格是否开朗对于他自身的职业劳动,对于社会和他人都不会产生重大影响,别人对他的这种特点也无可厚非。然而,教师职业的情况就不同了,教师所从事的教育教学活动是一种师生双向互动的活动。教师的爱心和对教育事业的责任心以及自身的学识、语言、行为、情绪等都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学生在观察教师时,往往会产生一种“放大效应”。教师人格中每一细小的、美好的品质表露,都会使他们感到由衷的欣喜和激动;学生也由此会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体验到愉悦、满足的情感,并流露出对教师的尊敬和信赖。相反,教师的每一个无意的失误和微不足道的瑕疵,都会使学生感到无比的惊讶和失望,甚至会给学生留下难以消除的坏印象。著名数学家苏步青教授回忆说:“我小的时候是个差等生,学习成绩在全班同学中总是倒数第一。各科比较起来,我的语文成绩较好,有一次我写的作文交给语文老师,他认为我是抄袭的,并当场讽刺我,使我的自尊心受到很大伤害。在他上课的时候,我的眼神总往外瞅,不愿和他对视。后来,换了一个王老师,他衣着简朴,但很有学问,不歧视我,还鼓励我,讲牛顿、爱因斯坦的故事。改变了我的人生道路。当我从日本留学回来,第一个想见的便是王老师。”
因此,教师必须时时保持一种高度的自觉性,处处用富有科学精神的自制力来战胜随意性和自我放任。教师必须把教学过程看成是一个精神和情感的相互交流过程,并善于利用自己丰富的情感、平静愉快的心境和活泼开朗的性格来创造一个轻松、愉快、和谐、向上的教学环境。在这样的情境和氛围中,教育教学的效果显然会事半功倍。现实中,我们常常见到一些自我要求严格、道德水平较高的教师,往往由于其性格孤僻、情绪无常、面若冰霜、不善沟通情感等不仅影响了教学效果,而且还给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师源性伤害”。由此观之,离开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作保证,教师职业道德水平无论多好,也难以取得理想的育人效果。
上述几个方面表明,教师职业道德不仅在内容上最先进、最全面,而且在劳动过程中发挥着比一般职业道德更重要的作用。同时,教师职业道德在实践过程中也受到更多的社会因素的制约,更需要无私奉献精神,对劳动者的综合素质也有着更高的要求。这些都决定了教师职业道德在人类道德实践的历史演变过程中总是处于社会道德的较高水准上,并受到了历代人的赞扬和歌颂。
教师职业道德的功能
教师职业道德的一般功能
教师职业道德具有多方面的功能。一般情况下,可以从认识上和实践上来考察教师职业道德的具体功能。
教师职业道德的认识功能
教师职业道德的认识功能是指其帮助教师正确认识自己在教育活动过程中对他人、对集体、对社会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一定的道德观念和道德判断能力。它是建立在教师职业实践活动基础之上的。教师在教育实践中,逐步认识教育过程中的诸种利益关系以及教育教学活动对教师行为的特定要求,并借助于道德观念等形式来表达认识的结果。
由于种种原因,教师的共有文化基础相对薄弱。因此,教师在从教过程中,面对一系列需要个人来思考和抉择的道德两难问题。这意味着教师个人的道德判断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而教师职业道德的认识功能,首先就表现在它明确区分了教育活动中的“善”与“恶”、“美”与“丑”,从而使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辨别哪些教育观念是正确的和符合人性的,哪些教育观念是错误的反人性的;哪些教育行为是有利的、应该做的,哪些教育行为是不利的、不应该做的;什么样的职业生活是幸福的,什么样的职业生活是庸俗无为的等等。经过长期的实践,教师最终形成正确的道德判断能力。其次,教师职业道德在向教师阐明基本的道德准则的基础上,还以系统的职业道德行为规范为教师提供全面、科学认识教育活动的工具。比如,1997年《国家教委、全国教育工会关于重新颁发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通知就明确提出:“修订并颁布《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下简称《规范》)目的在于进一步提高中小学教师的道德素质水平,帮助教师牢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高尚的职业道德,自觉规范自己的思想行为,促使全体中小学教师真正成为人民满意的教育工作者。”因此,教师如果深入领会教师职业道德的精神,那么,他就能获得认识纷繁复杂的教育活动的尺度。运用这个尺度,教师不仅能把握教师与教育对象、教师同事之间、教师与社会之间关系的状况,而且能看出这种实然状况与应然状况之间的差距,并根据一定的道德行为规范自觉地进行道德行为调节,使教师职业道德始终朝理性的、积极的方向发展。再次,教师职业道德还可以帮助教师凭借道德预测,预见教育活动中可能发生的各种矛盾和冲突,某种教育行为可能产生的后果,做好道德选择的准备。同时,它还能够帮助教师运用一定的师德观念、师德规范与准则去分析、评价他人与自身的教育行为。总之,教师职业道德对于教师职业道德认识水平的提高是大有帮助的。
教师职业道德的实践功能
教师职业道德的实践功能集中表现在四大方面,即教育功能、调节功能、社会促进功能、行业保护功能。
1、教育功能
从伦理学上看,教师特有的道德品质和行为的总和即构成了教师的人格。教师的人格在学校生活中具有重要的教育功能,其在影响学生成长的各种教育力量中的地位已经得到了高度关注。20
世纪60年代,兴起于西方的隐蔽课程(Hidden
curriculum)课程理论对人们的启发很大,它促使人们开始充分关注某些并未正式列入正规课程计划、但实际上确实对学生发挥重要影响的教育因素的存在,即“活教材”的存在,而教师的人格力量就是其中的典型。我国近些年来也比较重视学校隐蔽课程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自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随着我国隐蔽课程(也被称作“潜在课程”)的理论研究的不断发展,广大的教育管理者和一线教师对学校的隐蔽课程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一般认为,可以根据隐蔽课程的外延和内核将它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物质――空间类,即指校园建筑、地理位置和环境等显性的物化因素对学生的直观影响。第二类是组织――制度类,即指学校的组织制度、教育内容、管理评价等对学生的潜在影响。第三类是文化――心理类,主要包括师生关系、行为心理和校园文化氛围等因素对学生的熏陶作用。而教师高尚的职业道德风范及其人格魅力即处在其中,这部立体的、无时无处不在供学生阅读和品味的活的教科书,处在隐蔽课程的核心并发挥着主导作用,其教育功能决不亚于甚至远远超过了正规课程。
作为一种隐蔽课程,教师人格具有强烈的感染性,在内容上具有先进性,在形态上教育直观性,在方式上具有随意性。这些特征决定了以教师崇高道德品质为核心的教师人格体系具有更广泛、更持久、更内在的潜在教育价值,而且这种教育价值直接作用于人的精神世界,引导和帮助学生构建以真善美为核心的人格体系。如果从人的终身持续发展来看,这种着眼于人的道德与心灵发展的教育比单纯的知识教育或技能培训更为重要。正如爱因斯坦所言:“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且产生热烈的感情,这是最基本的。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具有鲜明的辨别力。否则,他――连同他的专业训练――就更像一只受过很好训练的狗,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由是观之,以真善美为特征的教师人格魅力对学生的道德成长以及全面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潜在教育价值。具体来说,教师人格对学生成长的价值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是教师人格魅力对学生学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激励价值。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持久而有活力的学习动机离不开人的心灵对知识的渴求,单靠外部的力量是难以激发和维持学生的旺盛的学习动机的。而教师的那种博大的学术胸怀、孜孜不倦的求知态度以及为达成教育目标而表现出来的强烈求知欲,正是激发学生好学进取、自强不息的内驱力,是推动学生克服在追求学业成绩的道路上所遇到的种种困难的精神支柱。鲁迅先生在回忆他的老师藤野先生时说:“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可见,当学生被教师崇高的理想和敬业精神所打动并转化为一种洋溢在胸中的内驱激情时,他就能从疲软、松懈等消极的状态中走出来,进入意气风发、自我奋进的境界,从而形成外在行为与心灵渴求合二为一的“内部学习”。后者将使学生不因环境的安逸、压力的减轻而放弃自觉的理性追求。这种因师生日常相处而对学生灵魂所显示出来的无形的“感动”和“震撼”作用,比课堂上人生观教育所运用的语言力量更富有魅力,更具有实效。
其二是教师人格魅力对学生情感优化具有重要的陶冶价值。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教育以传授系统知识,发展理性能力为手段,把培养高技术、高智能高效率的人才以及为学生的未来生活做准备作为教育目的,其教育过程重理性知识的传授而轻视对学生进行情感体验、情感表达等能力的培养。相应地,教师个人的人格力量对学生情感的优化作用被弱化和被边缘化了。在当前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人们比以往时候都更深切地认识到,学生情感的健康发展离不开与他们朝夕相处的教师人格力量的熏陶和感染。教师超越狭隘功利的无私纯洁之爱,能使学生产生饱满积极的情绪体验,获得一种澄澈明朗的美好心境。在“校园情感场”这个特定情境中,教师的举手投足均能点燃学生情感的火花。久而久之,学生们自然就会对教师形成巨大的向心力和强烈的归属感,并迁移为热爱学习、探求真理的高尚情操。而且,更进一步将教师的这种情感立场上升为自己立身处世的行为准则,从而确立相应的关爱他人和尊重他人的情感态度,为其一生的美好生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其三是教师人格魅力对学生的道德升华具有示范价值。教师那种坦荡的襟怀、超越功利羁绊的道德人格,无疑对作为道德主体的学生具有显著的感化作用,其道德行为和渗透其中的道德理念对学生构成了鲜明生动的德育主导因素,使学生有意或无意地接受教师的道德观念,并在实践中模仿教师的道德行为,从中提升自己的道德信念。因此,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缺乏道德人格的“经师”,不仅无法做到以身说教,也难以从实践中总结出具有美感的道德教育艺术。他们所能做的只能是以空洞无力的道德说教来从外部约束学生的道德行为。这样的教师及其道德教育方式当然不会使学生有动力对灵魂作自我审视和自我反省,更不会主动去用活生生的道德标准衡量自己的道德行为并作自我调节,恰恰相反,难免会出现时下并不罕见的德育中的逆反心理。
总之,教师那充满人类理想主义神韵的道德人格体系构成了校园隐蔽课程的内核,并以其独特的精灵般的魅力发挥着显性课程无法取代的潜在教育价值。教师高尚的师德风范对激活和充分发挥全部学校课程的教育价值、促进学生主体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的发展具有根本性意义。无怪乎,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我国著名课程理论专家钟启泉教授在被问到教师与课程的关系时,竟脱口而出“教师即课程”,这种精辟的概括是具有深刻意蕴的。
& &2、调节功能
调节功能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最基本、最主要的功能。他它不仅指向教育过程,而且也指向教师本身。
首先,教师职业道德对教育过程具有调节作用。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面对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和问题。对于这些关系与问题的处理,我们首先想到的是运用国家的法律法规来调节。但是,法律作为调节手段有自身的局限。毕竟法律的规定是严肃的,具有刚性,没有通融的余地。并且法律所规定的通常是教育活动中教师行为的最低规范水平,法律重点干预那些违反法律规定、损害社会秩序及教育秩序的行为。相比之下,职业道德规范似乎更具有弹性,更能从根本上杜绝一些不正当教育行为的发生。并且职业道德比法律规范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一些,能够促进教育活动更好地进行。因此,我们在运用法律手段的同时,我们不能轻视教师职业道德对于教育过程的调节作用。
教师职业道德作用于学校工作,主要是通过教师行为规范的约束来有有效地调节教师在职业活动中应该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并以此为依据,妥善地处理好学校教育过程中出现的师生之间、教师之间、教师与领导之间、教师与教育事业和社会其他方面的矛盾,以便形成各个方面和环节的最佳结合。正如前苏联教育家契尔那葛卓娃等人在《教师道德》一书中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调节功能所作的高度概括:“教师的道德是在各种利益互相冲突的情况下,从调节教师行为的需要中产生出来的,以便把教师的行为协调地纳入职业集团的活动中,纳入社会中去,从而保证所有其他参加教育过程中的人都能合作相处。”因此,教师职业道德从多个方面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和活动的开展创造有利的条件,从而有力地推动学校教育工作健康、稳步地向前发展。
其次,教师职业道德对教师来说具有自我调节功能。
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一般道德品质的反映,反过来它又作为一种调节手段,促进着教师一般道德品质的提高和完善。教师职业道德对教师的自我调节功能表现在,一方面,通过外部社会舆论的监督和评价,促使教师坚持符合职业道德要求的行为,终止和纠正违背道德要求的行为;另一方面是当教师职业道德由对教师的外在要求转化为教师个体的内在需要时,就会通过教师的良心和义务感经常地、主动地发挥作用,使教师自觉选择符合教育规律要求的正确态度和方法,调节教师个体的职业行为。教师职业道德对教师自我的调节功能在新时期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适应全球化、本土化的社会发展趋势,促使教师从道德的层面关注学生的文化背景差异问题。
在当今国际化、全球化的背景下,文化多样性是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必须面对的问题。而多元文化必然给教师的教育教学提出更高的道德要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局也已经明确指出,当今的教师应该养成“在一种跨文化或多元文化的环境中促进文化的多元和相互理解”的素质并能有效地开展多元文化教育。我们认为,教师这种理解和关注多元文化教学的素质是以其道德素质为核心的。没有教师对全人类命运的关注,没有教师对各种文化的包容,没有教师促进各国、各民族共同发展的崇高使命感,没有教师热爱不同肤色、语言、生活习惯的学生的纯洁情感,多元文化教学是难以有效实施的。
对于我国来说,学生之间的文化差异性虽然不是很大,但是,在全球化、国际化的背景下,我们也需要处理好教学中的文化差异问题。随着中国加入WTO,双语教学日益在一些发达地方兴盛起来。在此过程中,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如何决定了他们是否能够正确地对待本土文化,是否能够客观公正地对待每一种异族文化,以及如何平等地对待来自异邦、异文化的学生。
另外,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当代中国人口阶层呈现多样性,这种现象必然会折射到教育中来。不同社会经济状况、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表现出的多样性已经给教师的教育教学带来了一系列挑战。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教师如何在确保“不让每一个孩子掉队、“为了一切孩子”、实现教育公平的前提下,充分地关注学生的个性、独特性进、造就个性化的新人。另外,一些棘手的教育问题,如城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问题、流动人员的教育问题、弱势群体子女的教育问题等等也无不要求教师作好充分的准备来处理好这些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如果仅靠政府或学校的明文规定都难以奏效,它最终需要教师诉诸道德努力,从而给教师职业道德发挥调节功能留下了广大的空间。
第二,帮助教师确立建设学习型社会的使命感,使其成为终身学习的先行者和楷模。
继朗格朗1965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巴黎会议上提出的“终身教育”议案得到广泛认同与传播,人们开始认识到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和人力资本作用的大大增强,人的全面发展将愈益成为社会发展的目的和主要内容。特别是美国学者赫钦斯《学习社会》一书的出版,
以及上世纪70年代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向学习化社会进军”的目标,使人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建设学习化社会的重要性。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所随即在20世纪80年代制定了由学历社会向学习化社会过渡的策略。学习化社会的建成需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氛围,需要把各种社会组织建成学习型组织。1990年,圣吉《第五项修炼》一书的发表标志着学习型组织理论的形成。一个创建学习型企业、学习型政府和其他各种学习型组织的潮流随即在世界范围内兴起。
我国顺应国际学习化社会的发展趋势,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建设
“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号召。学习型社会是以终身学习和全民学习为核心内涵的,学习型社会的形成是与每一个人的一生紧密相关的,它需要从每一个人做起,使广大社会成员成为学习型的人;需要从各种社会组织做起,如建设学习型政府、学习型机关、学习型系统、学习型企业、学习型学校、学习型社区、学习型家庭等。这既是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
也是应对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作为以帮助和促进他人学习为职业的教师,应当首先成为全员学习、终身学习的模范。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更需要教师的奉献精神、合作精神、人格力量、人文关怀等高尚的道德品质作为行动的精神支柱。换言之,教师职业道德应该在促进教师成为社会终身学习的楷模等方面发挥调节作用,从而真正落实我国新时期教师教育改革对教师的期望和要求:“在建设学习化社会的过程中,教师个体应当率先成为终身学习的典范;教师群体应当率先成为学习型组织的典范;教师终身学习体系应当率先成为全民学习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典范。”
第三,顺应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新趋势,强化教师的自我发展意识和责任感
当前,教师专业化在世界范围内正在成为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旋律。我国目前对于教师的专业发展的重要性也取得了共识,普遍认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是教育教学改革的原动力;是教师自身职业幸福的源泉。归结为一点就是教师专业化势在必行。
在教师专业化的进程中,我们必须摆脱以往单独依靠政府和教育管理部门从外部推进的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教师的专业自主权没有得到应有尊重,教师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因而其效果是极其有限的。近年来的国际教师教育理论和实践都证明了一个事实:教师专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教师的自主发展。怎样才能使教师从传统的依赖型发展模式转向自主型发展模式?这不但需要我们为教师提供适宜的自主发展环境以及提供充足的条件,更需要教师站在道德的立场上来审视自身的专业发展,把追求专业发展不仅看成是自己的一项基本权利,而且视之为人民教师的义不容辞的义务,从而培养自身的积极的自主发展意识和崇高的自我发展责任感。
因此,从宏观的方面来看,教师自主专业发展的实现需要教师职业道德发挥一定的调节作用,以帮助教师形成正确的专业发展观和主动追求专业成长的神圣使命。同时从微观方面来看,教师各种专业发展活动,如反思、与同事合作、与学生共同追求教学相长等,都离不开教师职业道德的调节。这里我们不妨以反思为例来说明这个问题。
反思是教师重要的、常见的专业发展活动。反思虽然对教师专业发展大有裨益,但是它的实行却需要很多条件。其中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教师的道德素质。美国教育家杜威曾经强调指出,反思不是一种能够被简单地包扎起来的供教师运用的一套技术,而是一种面对问题和反应问题的一种主人翁方式。反思性行为是一种比逻辑的、理性的问题解决更为复杂的过程,需要理性和情绪的共同参与,而且虚心、责任和全心全意等个人态度与道德因素也是决定反思成效的重要因子。首先,具备虚心态度的教师才能避免盲从某种观点或权威,才能自觉地省察自己的信念和行为,不断地对那些“想当然”的理论基础进行检查,并充分调动和运用自己的潜在智慧,耐心地探索那些冲突的根源。在需要借鉴和学习别人的经验的时候,他们才能虚心地接受不同于自己的观点,汲取他人的长处。其次,具有责任感的教师才能对自己工作的对象、目标、原因等经常地进行持续的反思,教学的个人结果(教学对学生自我概念形成的影响)、学术结果(教学对学生智力发展的影响)和政治结果(教学对不同学生生活机会的预期影响)都是教师经常反思的内容。而缺少责任感的教师在实践中不可能自觉地、深入地进行反思,他们所追求的是如何在现成的理论基础上,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至于追求教学最大程度的合理性没有成为他们的考虑的中心内容。最后,教师只有具备全心全意的态度,才能经常对自己的假设、信念及其行动进行检查,并以学习新知的态度来接近各种情境,才能确保自己的反思行动是专注的、持续的。
可见,无论从宏观上还是从微观上来看,教师职业道德对于教师专业发展的调节作用都是不容轻视的。
3、促进功能
在实践领域,教师职业道德的功能还表现在其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社会风气,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教师职业道德这种功能的发挥主要是通过以下几个途径来实现的。
一是通过所培养的学生,对社会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时代所受的道德教育对学生今后的道德形成和人格塑造有着重要影响。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教师具有什么样的师德风范,就能培养出什么样的精神面貌的学生。教师热爱事业、忠于职守、钻研教学、关心学生、以身说教、为人师表的高尚品德必将对学生的心灵产生震撼作用,并将被学生永远记在心头。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以后,将在学生时代的道德品质基础上去处理社会生活中的各种利益关系,对各种社会行为做出适当评价,并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抉择,从而为树立行业新风、维护一方社会稳定做出贡献。因此,随着一批又一批的毕业生奔赴社会的各行各业,教师的道德影响远远地超出了班级、学校的范围,对整个社会风气的净化、为人类的文明发展将发挥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二是通过教师自身来影响社会,促进社会道德风尚的改变。教师的生活空间不限于学校。在社区生活、家庭生活以及其他生活场景中,我们虽然不提倡甚至反对教师机械死板地以教育工作者的身份出现,但是,蕴藏于教师内心的道德原则和成熟的道德习惯仍然会使教师在学校之外的社会生活中有意无意地发挥着示范作用。在长期职业生活中熏陶出来的关爱他人、默默奉献、乐观向上、不求奢华等优秀的教师职业道德品质,使得教师无论走到哪里都像一部无声的活教材,悄然地改变着教师所生活的家庭、社区乃至于整个社会的道德风尚。同时,建立在每一个教师职业道德基础上的优良校风,对学校周围的医院、邮局、银行、公安、政府机关以及企业等提高服务意识、改善服务质量都有直接的影响。
总之,广大教师的道德面貌如何,已经成为关系到整个社会精神面貌的大问题,如果每个教师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并能自觉地影响于社会,便能促使整个社会的道德生活向理性、有序的方向发展,便能为人类的道德进步提供不竭的动力。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康德的道德理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