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联型充放电电路控制器的原理图电路原理

并联模式太阳能/风能充电控制器
当连接一个太阳能电池板给可充电电池充电,使用充电控制电路,以防止电池过度充电是很重要的。
充电控制可以由多种不同类型的电路来执行。低功率的太阳能系统可以使用并联电路充电控制(电压调节器),一个例子被示出为上部这个电路。更高的系统可以使用开关充电控制器,比如。非常大的系统,如电网并列安装,经常使用的最大功率点(MPPT)充电控制器。
这个并联模式电路是最适合用于低功率系统,它比基于串联模式电压调节充电控制器更有效。当电池达到预设的充满电压,充电控制电路从太阳能电池板吸收电流,中断到电池的充电电流。
该电路是一个并联的开关模式充电控制器。在并联模式电路,太阳能电池板通过一个串联二极管直接连接到电池。该防止电池的电流通过PV电池板在夜间回流。当太阳能电池板为电池充电到所需的全电压,并联电路连接的电阻负载吸收多余的光伏充电电流。
并联模式充电控制器的主要优点是在太阳能电池板和电池之间没有了开关晶体管。开关晶体管都是非完美的器件,他们以热的形式损失掉一部分电能。低效率的并联模式控制器的开关晶体管不影响充电效率,它只是打开时将多余的电力消耗掉。并联模式调节器的主要缺点是,应用在不同的光伏电池板时负载电阻需要被调整到一个特定的值。这使得它很难以设计为一个通用的设备。此外,对于高电流的设计中,负载电阻变大,且价格昂贵。
串联方式和并联模式控制器之间的另一个区别在于,动力源(PV板)连接的负载。在串联模式控制器,当电池达到满点,电源电流通路被关断。在并联模式控制器,电源总是连接到一个负载。这种差别使得并联模式调节器适合于用作DC-输出风力发电机的调节器。风力发电机应该总是被连接到一个负载,以保持叶片转速在阵风中不会过快。如果风力发电机空载运行时,快速旋转会损坏刀片和磨损轴承。
太阳能电池板开路电压:18V
太阳能电池板的短路电流:最大200mA
电池电压:12V(标称)
电池容量:0.1〜20AH
太阳能电池的电流从光伏面板通过1N5818肖特基二极管对电池进行充电。当电池达到充满设定值时,电路接通IRFD110 MOSFET晶体管和68欧姆3W负载电阻器跨接在电池两端,吸收不需要的充电电流。
该78L09 IC提供9V稳压电源给比较器电路。该电路的电源从光伏电池板提供,夜间不消耗电池电量。这两个100K电阻器给两个比较器电路使用一个稳定的4.5V基准点。2N3906晶体管在其基极电路中连接一个齐纳二极管。当PV电压高于12V时,2N3906晶体管导通,使比较器电路输出高电平。在低光照条件下这稳定了比较器电路。
电池电压由电阻47K和100K电位器按比例缩小。该TLC2272双运算放大器的下半部分将按比例缩小的电池电压和4.5V参考电压进行比较。当电池电压高于设定点电压,较低的运算放大器的输出变为高电平,这将激活IRFD110 MOSFET晶体管和负载电阻器。
当电池两端的负载导致电池电压下降时,比较器电路将回退。这种振荡继续,而太阳能电源可用。300nF电容器减慢整个运算放大器的振荡频率下降到几赫兹。
该TLC2272运算放大器的上半部分反转卸荷控制信号,并作为驱动高亮度红色LED的缓冲器。当电池电压达到设定值,该LED指示灯亮起。LED不浪费任何有用的充电电流,因为它只是在电池充满时点亮,这是因为该充电控制器是专为低功耗系统的一个非常有用的功能。
这是必要的,负载电阻和太阳能面板相匹配。在原理图中所示的68欧姆的电阻很好的匹配200mA的太阳能面板。如果使用1安培的光伏面板,在电池满电压时负载电阻应能够处理1安培电流。对于一个13.8V电池的全电压,负载电阻应在额定13.8欧姆和13.8瓦或更高。一个13 欧姆/20瓦的电阻会是一个有实用价值的使用。如果负载电阻直接连接整个光伏面板的输出端,阳光灿烂的中午,电阻值应设置为使光伏输出电压下降到略低于电池的理想全电压。
太阳能电池板连接到光伏输入PV 端,可充电的12V电池连接到BAT端。电池应预先充满电。将太阳能面板朝向太阳,仪表监测电池电压。调整100K电位器,直到LED开始闪烁,然后调整电位器,直到电池达到所需的全部电压。如果电池没有完全充电,则可能需要一段时间它充电到LED闪烁。
将光伏电池板放在阳光下,当电池达到满设定值时,指示灯会开始闪烁,同时在短脉冲和长关闭时间。随着电池继续充电时,LED闪烁会变为长的脉冲和短关闭时间。在寒冷的气候条件下,它可能是有用的使用负载电阻的发热量,以保持电池温暖。负载电阻和电池可以安装在绝热容器的内部。重要提示:适当的额定保险丝应始终置于电池的正极端子与电路的其余部分之间。并联模式12V500mA太阳能充电控制器电路图-其他电源电路图-电子产品世界
-&-&-&并联模式12V500mA太阳能充电控制器电路图
并联模式12V500mA太阳能充电控制器电路图
这个电路可替代并联模式太阳能/风能充电控制器,它是可充电电池的太阳能充电控制 的最简单方法之一,使用大约十几个元器件。尽管很简单,该电路是比较有效的。不同的是要么全有要么全无的开关分流模式控制,当电池达到预设的电压时该电路 将太阳能面板的电流从电池转移到负载电阻。如图所示,该电路限制太阳能充电电流在500mA,所示的电路被设置为12V的电池充电。规格太阳能电池板开路电压:18V太阳能电池板的短路电流:最大500mA电池电压:12V(标称)电池容量:0.1?20AH原理太阳能电源从PV电池板通过1N5818肖特基二极管对电池进行充电。充电电池的电压升高时,TL431AC集成电路电压上升到调节点,TIP30B晶体管开始导通。该TIP30B连接22欧姆的负载电阻到光伏面板两端,将过剩的充电电流转移到负载,以保持恒定的电压。此时,太阳能电源被22欧姆的电阻和TIP30B晶体管消耗。该1N5818二极管允许光伏充电电流在充电过程中流入到电池,但在夜间防止反向电流流进稳压电路。二极管是肖特基型具有较低的正向压降(大约0.4V),相比常规硅二极管,这提高了电路的效率。校准太阳能电池板连接到光伏输入PV端,可充电的12V电池连接到BAT电池端。电池应预先充满电。太阳能面板朝向太阳,仪表监测电池电压。调整20K电位器,直到TIP30B晶体管导通。12V铅酸电池通常大约为13.8V。使用将光伏电池板放在阳光下,电池会充电,直到达到浮充电压的设置。当电池达到浮充设定值时,充电控制电路将消耗所有的太阳能电量。太阳能电池输出达到500mA电流时TIP30B晶体管和负载电阻将产生高温,应适当加装散热片。
你用 iPhone 吗?你用 Android 吗?你的手机里有电子设计用的软件吗?在 APP Store 或者安卓市场,搜索 DAKA,可以免费下载很多一流的电子工程师手机专业应用。
DAKA 电子设计 - 移动电子设计先锋
分享给小伙伴们:
阅读:11684
阅读:13992
阅读:10156
微信公众号二
微信公众号一【图文】光伏控制器课件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光伏控制器课件
上传于||暂无简介
大小:407.02K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太阳能光伏发电及应用技术》(赵书安)【摘要_书评_试读】- 蔚蓝网
共有图书2935935种
您的浏览历史
顾客评分:
已有0人评论
字数:暂无&&&&&
页数:189&&&&&
开本:16开&&&&&
包装:平装
《太阳能光伏发电及应用技术》是一本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的特色教材,是一门校企合作开发教材,也是作者在多年教学改革与实践的基础上所编写的教材之一。本书阐述了太阳电池和太阳电池组件的生产工艺,控制器和逆变器的结构、电路原理和应用设计,太阳能光伏系统的组成、设计、安装施工与维护等多方面内容,突出详述了太阳能光伏技术的应用,展示现代光伏技术的最新成就和行业企业最新技术发展水平,图文并茂,详略得当。本书在内容的编排上尽量做到科学、合理、循序渐进。全书由赵书安统稿。
太阳能光伏产业已成为新能源行业中的最大亮点,太阳能光伏发电应用技术得到广泛推广,光伏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光伏技术人员和从业人员,《高等职业教育技能型人才培养规划教材:太阳能光伏发电及应用技术》立足这一基点从工程实际出发,深入浅出,详细地论述了太阳能光伏电池和电池组件的生产工艺和性能检测,太阳能光伏系统的组成、设计、安装施工与维护,并详细介绍了太阳能光伏技术的应用。全书共分为十个课题:太阳辐射,太阳电池,太阳电池组件,控制器,逆变器,太阳能光伏离网系统储能装置,太阳能光伏系统设计,太阳能光伏应用技术,太阳能光伏产业概况及核能利用和工程案例。  本书是依据太阳能光伏系统的组成和应用,循序渐进,由浅入深,项目化地编写教学内容,理论和实训实践有机结合,使得所写内容流畅、实用且贴近企业生产实际;教材紧紧围绕太阳能光伏技术应用能力和基本素质培养这条主线,突出对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的培养,注重职业能力和技术应用及管理能力的强化。  《高等职业教育技能型人才培养规划教材:太阳能光伏发电及应用技术》不仅适用于高等职业院校应用电子专业
课题1 太阳辐射1.1 太阳概况1.1.1 太阳的结构1.1.2 日地运动规律1.2 太阳辐射1.2.1 地球大气层外的太阳辐射1.2.2 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1.2.3 地球表面倾斜面上的太阳辐射1.2.4 太阳辐射能的测量1.3 全球和中国太阳能资源分布习题课题2 太阳电池2.1 太阳电池的物理基础2.1.1 半导体及其主要特性2.1.2 半导体能带结构和导电性2.1.3 本征半导体、杂质半导体2.1.4 P-N结2.2 太阳电池的结构、原理和特性2.2.1 太阳电池的结构2.2.2 太阳电池原理2.2.3 太阳电池的分类2.2.4 太阳电池特性2.3 太阳电池生产工艺2.3.1 硅材料的制备2.3.2 太阳电池生产工艺流程2.4 太阳电池的发展2.4.1 高效晶体硅太阳电池2.4.2 薄膜太阳电池2.5 实训1 太阳能电池发电原理实训习题课题3 太阳电池组件3.1 太阳电池组件的分类3.2 太阳电池组件的结构3.3 太阳电池组件的封装材料3.3.1 上盖板3.3.2 黏结剂3.3.3 背面材料3.3.4 边框3.3.5 其他材料3.4 太阳电池组件的封装工艺流程3.4.1 激光划片3.4.2 电池片分选3.4.3 组合焊接3.4.4 层压封装3.4.5 安装边框和接线盒3.4.6 性能检测3.5 实训2 太阳电池能量转换实验3.6 实训3 环境对光伏转换影响实训3.7 实训4 太阳电池片的划片和分选实训3.8 实训5 太阳电池片的焊接实训3.9 实训6 太阳电池组件的叠层实训3.10 实训7 太阳电池组件层压实训习题课题4 控制器4.1 控制器的基本工作原理4.2 控制器的分类及工作原理4.2.1 串联型充放电控制器4.2.2 并联型充放电控制器4.2.3 脉宽调制型充放电控制器4.2.4 智能型控制器4.2.5 最大功率跟踪型控制器4.3 光伏控制器的性能与技术参数4.3.1 光伏控制器的主要性能4.3.2 光伏控制器的主要技术参数4.4 实训8 光伏控制器控制实训4.5 实训9 光伏控制器设计、制作实训习题课题5 逆变器5.1 逆变器的分类5.2 逆变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5.2.1 逆变器的基本结构5.2.2 逆变电路基本工作原理5.3 单相电压源型逆变器5.3.1 推挽式逆变电路5.3.2 半桥式逆变电路5.3.3 全桥式逆变电路5.4 三相逆变器5.4.1 三相电压源型逆变器5.4.2 三相电流源型逆变器5.5 光伏并网逆变器5.5.1 三相并网光伏逆变器5.5.2 单相并网光伏逆变器5.6 逆变器的技术参数与配置选型5.6.1 逆变器的主要技术参数5.6.2 逆变器的配置选型5.7 实训10 光伏逆变器逆变原理实训5.8 实训11 光伏逆变器全桥逆变实训5.9 实训12 光伏逆变器全桥逆变输出电能质量分析5.10 实训13 光伏逆变器的设计、制作实训习题课题6 太阳能光伏离网系统储能装置6.1 太阳能光伏离网系统储能装置的作用6.2 太阳能光伏离网系统的主要储能装置6.3 太阳能光伏离网系统常用蓄电池的种类6.3.1 铅酸蓄电池6.3.2 碱性蓄电池6.3.3 其他新型蓄电池6.4 太阳能光伏离网系统常用蓄电池的型号及特性参数6.4.1 蓄电池的命名方法6.4.2 蓄电池的特性参数6.4.3 太阳能光伏离网系统对蓄电池的基本要求6.5 太阳能光伏离网系统常用蓄电池的安装和维护6.5.1 蓄电池组的安装6.5.2 安装蓄电池时应注意的问题6.5.3 铅酸蓄电池的维护6.5.4 蓄电池管理维护工作需注意的问题习题试题7 太阳能光伏系统设计7.1 太阳能光伏系统组成原理及分类7.1.1 太阳能光伏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7.1.2 太阳能光伏系统的分类7.2 太阳能光伏系统的软件设计7.2.1 太阳能光伏系统软件设计概述7.2.2 太阳能光伏组件(方阵)设计7.2.3 储能系统容量设计7.2.4 太阳电池组件最佳倾角的设计7.2.5 太阳能光伏系统容量设计实例7.3 太阳能光伏系统的硬件设计7.3.1 太阳能光伏系统的设备配置与选型7.3.2 太阳能光伏系统的防雷和接地设计7.4 太阳能光伏系统的安装与调试7.4.1工 太阳能光伏系统的安装7.4.2 太阳能光伏系统的调试7.5 太阳能光伏系统的运行与维护7.5.1 太阳能光伏系统运行与维护的一般要求7.5.2 太阳能光伏系统的运行与维护7.5.3 巡检周期和维护规則7.6 实训14 太阳能光伏应用产品维护实训7.7 实训15 太阳能光伏系统设计实训习题课题8 太阳能光伏应用技术8.1 太阳能灯8.1.1 太阳能路灯8.1.2 太阳能路灯光源8.1.3 太阳能灯的其他形式8.2 太阳能光伏技术在交通上的应用8.2.1 太阳能汽车8.2.2 太阳能游船8.2.3 太阳能飞机8.2.4 太阳能电动车8.3 太阳能光伏家用电源系统8.3.1 小型电子产品光伏供电系统8.3.2 户用独立光伏系统8.3.3 户用并网光伏系统8.4 太阳能光伏技术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8.5 光伏建筑一体化8.5.1 光伏与建筑物相结合的方式和优点8.5.2 光伏建筑一体化设计的评价标准及核心问题8.5.3 光伏建筑一体化的发展8.6 太阳能光伏在太空中的应用8.7 光伏电站8.8 实训16 太阳能光伏应用技术实训习题课题9 太阳能光伏产业概况及核能利用9.1 国际国内太阳能光伏发展现状与趋势9.2 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现状及发展9.3 我国太阳能光伏发展对策9.4 核电站与核能习题课题10 工程案例10.1 案例1 30kW光伏并网系统设计10.1.1 案例简介10.1.2 设计依据和标准10.1.3 项目总体设计方案10.1.4 系统效益分析10.2 光伏离网发电系统设计10.2.1 引言10.2.2 太阳电池组件容量的计算10.2.3 蓄电池容量的计算10.2.4 以峰值日照时数为依据的计算方法10.2.5 案例参考文献
0人参与评分
很好(5星,4星):
一般(3星,2星):
不推荐(1星):&&&
写购物评价,赢购物积分,可换购物券!好书不要私藏哦,分享给别人吧!
温馨提示:由于每位咨询者提问时间及蔚蓝网促销等不同原因,以下回复仅对提问者3天内有效,其他网友仅供参考!
1件商品成功放入购物车
购物车共件商品,商品金额合计¥97.10
购物车中已有该商品
非常报歉,本商品没有库存暂时无法购买,如果您仍需要该图书
请输入邮箱做缺货登记,到货后我们会给您发邮件通知。
非常抱歉,您购买的数量超过库存,当前最多可买303件,请您修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并联电路分流原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