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研究涵化与人类学的研究方法有什么不同

涵化关系与文化多样性关系研究--《第十七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2014年
涵化关系与文化多样性关系研究
【摘要】:基于文化多样性背景下的涵化是探讨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视角;以中国汉族中学生为例,通过四个调查研究探讨了涵化态度与文化多样性的关系。研究发现,涵化态度与文化多样性有显著相关,其中,整合与多元文化观、对外来人口态度呈正相关,与受歧视感呈负相关;同化、分离、边缘化与多元文化观、对外来人口态度呈负相关,与受歧视感呈正相关。汉族学生对涵化的四个态度中,整合、同化、边缘化对多元文化观的预测能力较强,汉族学生对涵化的四个态度中,同化、分离对外来人口态度的预测能力较强,汉族学生对涵化的四个态度中,同化、分离对受歧视感的预测能力较强;涵化态度与文化多样性的建构模型发现,两者具有显著的影响:从拟合指数看,模型拟合非常好,发现涵化态度对文化多样性具有显著的影响,说明涵化的态度确实可以影响文化多样性。整合、同化、分离、边缘化对涵化策略的效应均显著。其中,"同化"对涵化态度的影响最大。多元文化观、外来人口态度、受歧视感对文化多样性的效应均显著,其中,"多元文化观"对文化多样性的影响最大。把性别作为调节变量进行考察,发现性别这一变量确实具有显著的调节效应。通过本研究发现,多元文化教育,能够让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中学生感受到被尊重和得到重视,从而降低防御心理,提升对文化的认同感。因此,兼顾民汉文化的认同与整合,也是我国民族教育之经验总结。我国民族团结教育实际中,不仅传承了民族文化,而且较为和谐地促进了学生的民汉双文化认同和国家认同,因而其经验和机制值得发掘和弘扬。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B844.2【正文快照】:
涵化关系与文化多样性关系研究@贺腾飞$中央民族大学!北京100081基于文化多样性背景下的涵化是探讨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视角;以中国汉族中学生为例,通过四个调查研究探讨了涵化态度与文化多样性的关系。研究发现,涵化态度与文化多样性有显著相关,其中,整合与多元文化观、对外来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文化适应心理学研究的脉络与新走向
2012年第6期目录
&&&&&&本期共收录文章20篇
  摘要:在当今全球化的语境下,国家间、民族间的政治、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密切,人口的全球流动正在加速,人们的跨文化交往日益频繁。文化适应问题受到了学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成为跨文化传播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一直以来,跨文化心理学成为了研究文化适应现象的主阵地,并在理论和实践上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同时学科发展遭遇了瓶颈。在此本文通过厘清文化适应研究的脉络,阐述了文化适应心理学陷入研究困境的主要原因,并揭示其突破学科研究瓶颈的新走向。中国论文网 /4/view-3208798.htm  关键词:文化适应;文化适应心理学;经验性研究;质性研究  中图分类号:B8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52-04  作者简介:李加莉(1971-),女,湖北嘉鱼人,武汉大学外语学院副教授,武汉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博士生;单波(1964-),男,湖北天门人,哲学博士,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副院长,武汉大学珞珈学者特聘教授。  文化适应研究的对象基本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定居者(sedentary),包括种族群体(ethnocultural groups)和土著居民(indigenous peoples)。另一类是移居者(migrant),包括长期移居者(如移民和难民)和短期移居者一旅居者(sojourners)和寻求庇护者(asylum seekers)。旅居者又包括:跨国商业人士和技术人员、军事人员、外交人员以及留学生等。在全球化语境下,人口的全球流动正在加速,一个由旅客、移民、难民、留学生、外籍劳工等流动人口组成的庞大的“跨文化交往群体”正与日俱增。不同文化的接触、碰撞和融合,使这些跨文化交往者在文化适应的过程中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他们的文化适应问题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成为跨文化传播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  一、文化适应研究的人类学渊源和分野  虽然文化适应(acculturation)现象古已有之,但直到1880年才由美国移民事务局的鲍威尔(J.W.Powell)创造出这一词语,它指来自劣等文化的个体模仿先进文化的行为所导致的心理和思想的变化。最初的文化适应带有贬义,关注的是个体层面的土著和移民少数裔的心理健康问题。人类学者较早涉足这一研究领域,在人类学著作中,一般把“acculturation”翻译为“文化涵化”,与文化濡化(enculturation)相对,被视为社会文化变迁的一种主要形式。文化适应的经典定义来自于人类学家雷德菲尔德等人,它们认为:由个体组成,且具有不同文化的两个群体之间,发生持续的、直接的文化接触,导致一方或双方原有文化模式发生变化的现象。这一关注群体层面变化的定义被从事相关研究的心理学家们所认可并沿用至今。雷德菲尔德等发现:文化适应有三个可能的后果:接受(acceptance),也就是同化到另一个群体中;适应(adaptation),也就是融合了两种文化;反作用(reaction),也就是抵抗运动。  早期的人类学家考察的通常是一个较原始的文化群体与发达文化群体接触而改变其习俗、传统和价值观等文化特征的过程,带有殖民主义的陈腐气息。它基本限于一种进化图式和特定媒介的传播史。他们考察文化交往对种族群体的文化价值观带来的变化和由此所引起的社会文化变迁以及社会结构、经济基础和政治组织方面的变化,通常这些种族群体被主流文化改造并同化。  一直以来,人类学研究文化适应的旨趣更多的在于考察现代化、西方文化和现代文明对社会中的原居民、少数裔种族群体、农业社会、非西方民族的影响,以记录和保护文化多样性为使命。移民进入了早期人类学家的研究视野,但并没有成为主要的考察对象。文化人类学家奥伯格(Kalvero Oberg)提出了“文化休克”(culture shock)理论,而这一理论对心理学界产生了更大的影响,因为它从个体的层面描述文化适应者的生理和心理感受。  就研究对象而言,人类学者更关注定居者(种族群体、土著居民),并把他们纳入族群性研究和身份政治学研究的一部分,人类学家看到了权力和权力差异对种族群体的巨大影响。在当今全球化的语境中,跨文化交往中的移居者(移民、游客、或散居者等)引起了某些人类学家的研究兴趣,他们认为清晰地描绘某个文化系统是不可能的,但探究特定的群体(如移民)和文化现象(奥运会、旅游业等)更为可行,因为这些对象不能组成自治的系统却能隔离出来进行分析。他们想以动态的视角从移民身上观察文化动力学和文化变迁的过程,其中文化身份是一个主要议题。  但是如今以“文化适应”(acculturation)为关键词搜索著名人类学杂志,相关论文寥寥。人类学者在该领域研究的淡出与后现代主义理论的兴起是密切相关的。对于人类学者而言,不存在普遍的文化适应过程,文化适应研究的前提是给不同的文化划出边界,它暗合了现代主义者的主张——存在一些具体的、可辨识的、独特的文化。这种观念为当代人类学者所抗拒。他们开始考察文化变迁的过程而不是具体的文化,以探求文化混杂的边界;他们停止了把文化本质化、笼统归纳的做法,更多地注重语境考察文化规则的模糊性,并把“文化”视作个体在当地社会中过往的生活体验(lived experience)而不是群体的所有物。人类学典型的研究方法是民族志田野调查,人类学者通过参与性观察、采访、互动和日常交往抓住某个文化的实在。  对“文化”的不同理解和分歧从根本上导致了人类学与文化适应心理学研究本质上的不同。因为“跨文化”这一说法触犯了当代人类学家的敏感神经。如今跨文化心理学(以及从中细分出的文化适应心理学)运用的量化比较的方法论在人类学者看来是更大范围的归纳和本质化。实际上,文化适应状况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他者化(othering)作用下非常脆弱。它是一个“连续的、争取的、协商的”过程,很难经得起量化(quantitative)分析,内在地需要更多的质性(qualitative)研究。  二、文化适应心理学的发展与研究框架
  心理学界虽沿用了人类学对文化适应的定义。却有着截然不同的研究理念和路径。心理学者认为人类有着相同的心理过程和能力,心理学探求的是人类的心理共性,其中的跨文化心理学(cross-cultural psychology)继而试图在不同文化的语境下来比较人类行为。心理学领域的文化适应研究一直由科学主义的、实证主义的取向主导着。心理学注重研究个体的观念、态度和行为,文化适应在这一领域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如今跨文化心理学者成为文化适应研究的主力军。  20世纪初的心理学者关注的是土著和移民少数裔的心理和精神健康状况,因为在他们看来这些群体无知、卫生健康状况差、精神错乱甚至犯罪,心理进化和现代化进程可以缓解这些病症使他们同化到主流社会中来,所以最初的文化适应理论是单方向的同化论。当时的心理学家霍尔(Hall,G.S.1904)认为第二文化的学习与第一文化相似。但社会心理学家奥尔波特(Allport,1924)认为第二文化的学习与第一文化不同,文化适应是观察、模仿新的行为和做法,形成新的认知图式(cognitive schema),抑制或消除先前图式的过程。  在心理学的实际研究和测量中,学者们(Chief,1940:Campisi,1947:Gold,1967)较早发现同化并不是文化适应的唯一结果,而是有同化(assimilation)、融合(integration)、抗拒(rejection)三种后果。在理论上,格拉夫斯(Graves,1967)提出了“心理上的文化适应”(psychologicalacculturation)这一概念,认为文化群体中的个体在经历文化适应时心理上会有一系列的变化,这一变化并不是总朝着同化的方向发展。也会产生反作用力或导致交往双方的群体的整体行为产生变化。贝利(Berry)继而根据种族文化群体在两个维度上的取向——即保持传统文化和身份的倾向性和其他文化群体交流的倾向性,区分出四种不同的文化适应策略:整合(integration),同化(assimilation),分离(separation),和边缘化(marginalization)。从种族文化群体的角度,当个体既重视保持原有文化,也注重与其他群体建立和保持良好关系时,他们所采用的策略就是“整合”;当个体不愿意保持原来的文化认同和特征,却与其他文化群体有经常性的交流和良好关系时,他们所使用的策略为“同化”;当这些个体重视自己的原有文化,却不愿与其他群体进行交流时,就会出现“分离”;最后,当这些个体不大可能保持原有文化也不愿意和其他文化群体进行交往时,采取的就是“边缘化”策略。  在贝利的文化适应模式基础上,布尔里等(Bourhis)提出了交互式文化适应模式(the Interactive AcculturationModel),认为文化适应是国家政策影响下,双方文化适应取向共同作用的结果。它既关注社会的期望值又关注适应者自己的文化适应倾向,并以此来预测社会与少数种族群体之间的关系。根据这一模式,社会主流群体的文化适应有5种倾向:融合(integration),隔离(segregation),同化(assimilation),排斥(exclusion)和个人主义(individualism)。后两者是贝利边缘化的变异。但东道国社会主流群体的文化适应策略与少数裔的文化适应倾向并不总是一致,当他们抱有相同的文化适应取向时,相互关系最为和谐。  近年来,纳瓦斯等提出了(Navas etc.)“相对文化适应扩展模型”RAEM(Relative Acculturation ExtendedModel),他们认为在不同的社会文化领域,存在不同的态度与策略,应区分文化的“硬核”(如价值观、社会家庭规范、荣誉观、两性关系等)和“外围”(如工作或消费理念等),他们划分了七个文化领域:政治和政府体系、劳动或工作、经济、家庭、社会、宗教信仰和风俗、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在他们那里,文化适应是切合实际的一种选择,个体可能在一些领域选择分离,在另一些领域选择同化等不同的适应策略。  心理学家们(Berry,,1997;Poortinga,1992;Sam,1997;Ward&Searle,,Van de Viiver,1999:etc.)逐渐构建了心理学领域文化适应研究的框架。确立了该研究的对象、维度和影响因素,文化适应心理学研究的轮廓在过去40多年的研究过程中逐渐明晰。山姆和贝利(Sam&Berry)合著的《剑桥文化适应心理学手册》的出版标志着文化适应心理学(acculturation psychology)学术和专业方向的确立。文化适应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框架包括了群体变量和个体变量。其中群体变量包括:出身社会的影响和客居社会的影响;群体适应经历(包括接触、参与状况等)。个体变量包括:适应前的影响因素;适应过程中的影响个人的因素(不同的接触面、社会支持、生活态度、个人应对以及个人的适应策略等)。这些因素影响了个体的认知和对问题的估计,进而影响了他们的压力水平以及他们最后的适应状况。文化适应心理学的研究基本上在这一框架内展开,并在世界范围内对具有异质文化的地区和种族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  三、文化适应心理学的研究困境  近二三十年来,随着交通和科技的迅猛发展,移民数量的急增和跨文化交往的日益频繁。文化适应心理学研究呈蓬勃发展之势,从1990年到2000年间,心理学信息数据库PsycINFO中就有1571篇有关文化适应研究的论文。在实证层面文化适应从态度倾向的横断面研究逐渐转向对过程的纵向研究,并且在认知(cognitive)、情感(affeetive)、行为(behavioral)层面逐渐打开,深入到其过程、能力和表现等细化的层面。但影响文化适应过程的变量很多,存在复杂的交互作用,任何交互作用或独立变量对最后的结果都可能有影响和制约,这使验证过程变得非常复杂,而实际量化研究中的测量问题使整个研究变得更为庞杂,并使整个研究陷入困境。
  实际上心理学领域的文化适应研究一直被测量(measurement)问题所困扰,即使现在的心理测量学可以排除有缺陷的量表,大量新的量表仍层出不穷,没有统一的设计方案。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1)文化适应量表必需考察文化,但文化如何被测量?不同社会文化的考察项是很不一样,存在普遍适用的量表吗?贝利等在13个国家的42个种族群体中使用了相同的量表,但结果证明其效度和信度都不好。(2)文化适应量表在问题设计上格式不一。即便目前双极(bipolar)测量更为学者们(Arends-Toth&Van deViiver,Rudmin,etc.)所推崇。但仍有一部分单极量表(unipolar scales)仍在普遍使用。而且许多量表忽视了文化适应的历史、文化、社会环境,忽视了文化的概念,将其植入了一个语境真空,只考察了表面的行为(如语言、食物、穿着和喜好等),忽略了深层的意义生成的许多方面。  心理学研究的普遍主义思维常常以同样的方法、程序、概念和理论应用于不同的社会和文化,通过比较找出不同文化影响之下行为的共同性和差异性,往往是在文化之外研究传播行为,这显然有悖于跨文化传播研究的价值目标。实际上,在文化交流中,无所谓单一的模式和心理规律。只有随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活动的丰富性而律动的心理过程,所以文化适应心理学研究所陷入的困境与其认识论和方法论密切相关。  实证主义的自然科学传统主导着文化适应心理学的研究,但它远远不能满足文化适应过程研究的基本特点,实证的量化研究不足以充分了解和解释这一现象。在方法论和认识论上一些学者提出了尖锐的批评:契可夫(Chirkov)认为,在认识论上未经证实地认为我们可以找出文化适应的规律并预测结果。在方法论上局限于与自然主义的范式一致,通过标准化的量表进行调查研究。然后进行统计分析。没有把文化适应当作一个过程在研究,而只是做了一些横断面研究,而未进行纵向研究。克雷斯韦尔(Cresswell)认为语言作为一种积极的、建构性的、意义产生的方式,在文化适应中的作用被忽视。拉德明(Rudmin)甚至指出,从1918年托马斯等(Thomas&Znaniecki)进行的第一个文化适应的心理学研究到现在已近一个世纪,文化适应的经验性研究(empirieal study)有明显的进展,但没有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  四、文化适应研究的新走向  近年来,一些文化适应研究者试图突破心理学经验性研究的局限,在以下方面做出了新的尝试。虽然在文化适应研究中量化研究仍然占主导地位,但近年来质性研究(qualitative research)方法,如种族志方法(ethnography)、参与性观察(participant observation),还有叙事分析(narrativeanalysis)等多种方法都被应用到研究之中,对文化适应现象进行了深层的描述和解释。  巴蒂亚(Bhatia)用人类学方法研究了美国康涅狄格州的印度移民。他以种族志和参与性观察的方式,记录了印度人散居区每天的日常活动、仪式以及仪式的变化;然后进行深度半结构化的访谈揭示文化适应中的变化过程,呈现了他们身份中的相互冲突的声音。科里尔等(Collie etc.)通过焦点小组、访谈、数码故事和主题分析等方式考察了新西兰的亚述(Assysian)难民社区。这些难民的关系网络、习俗和等级制度都处在威胁之中。研究者与研究对象一起生活,从而发现这一妇女亚群体的社会变化。  量化研究揭示的是静态的横截面的特征,而质性研究更能揭示文化适应中的动态性及其细致的变化。文化适应是一个连续的、不断协商的过程,质性研究将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在文化适应的实际研究中如何有机地把“解释性”、“建构性”的质性研究方法和科学主义的量化方法结合起来是拓展该领域研究新的方向。  该领域研究呈现的另一个新的走向是更加注重研究的语境和实用性,关注理论如何在跨文化人的实际交流中得到运用。在许多文化适应研究中,个体是作为更大的实体(群体和国家)的代表,带有他所在群体的普遍性。但近年来研究者不仅仅停留在这一层面获取一系列的个体数据和印象。他们开始关注个体所处的特定语境并且与社区的紧密结合起来,与社区合作、为社区研究并以解决日常生活的实际问题为导向。以社群为基础的应用型文化适应研究(applied acculturation research)逐渐展开,调查方法多样,学术团体和群众组织合作,深入社群以解决文化适应中的实际问题,并以此推进社会融合改善人际和群体间的关系。  在个体所处的特定环境中,家庭生活(包括家庭成员的关系,家庭成员和外部世界的关系)成为近年研究的重点之一。乔格斯和贝利等(Georgas,Berry,Van De Vijver,Kagit?ibasi,Poortinga)在30个国家主持完成了对家庭结构及其功能的研究,该课题研究了30个不同国家中家庭的结构和功能的相似点和不同之处以及它们在心理层面的相互关系。文化适应研究在家庭层面展开非常重要。以家庭为单位观察文化适应,考察家庭成员(特别是代际成员)在文化适应中有何冲突,如何互动将是文化适应研究充满活力的新方向。  文化适应过程是一个连续的、反复的转变过程,它不一定是个人的理性选择,也不是完全由文化适应态度或策略决定的,而是参与方在相互交往中产生的,并且深嵌于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的语境中。文化适应心理学构建的框架是一幅广阔的图景,该领域的研究必然要从其它领域寻求概念框架。来揭示其社会、语言和心理等层面的特征,使其在理论上能够更系统地进行解释。  虽然文化适应心理学成为研究文化适应的一门主要的学科,传播学、社会学和语言学在这一领域也颇有建树。比如社会学家。他们也研究与文化适应相关的许多问题:接触、社会身份、相似性、群体间的威胁等等。语言作为一种积极的、建构性的意义产生的方式,在文化适应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语言学研究者所关注的跨文化的叙事分析、第二语言习得等研究论题对理解文化适应是颇有裨益的。文化适应是通过传播实现的,金洋咏的跨文化适应与传播整合理论(Integrative Theory of Communication and Crosscuhural Adaptation)强调了文化适应过程中“传播”的中心作用和它螺旋式的动态过程。跨文化心理学者和其它学科领域进行对话是非常必要的。文化适应研究是一个复杂的议题,它可以和跨文化传播的各路理论产生碰撞,并和文化、文化身份问题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需要学界共同应对。
  参考文献:  [1]David L.Sam&John W.Berry.The Cambridge Handbook of Acculturation Psychology[C].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6:30.  [2]托马斯·许兰德·埃里克森,小地方,大论题[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3]Jalrles B.Waldram,Is There a Future for‘Culture’in Acculturation Research?[J],International Joumal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s,2009,(33):173-176.  [4]转引自Floyd W.RudmirL Field Notes from the Quest for the First Use of‘Acculturation’[J],Cross-Cultural Psychology Bulletin,2003,(37):24-31.  [5]T.Graves,Psychological Acculturation in a Tri-ethnic Community[J].South-Western Joumal of Anthropology,1967,(23):337-350.  [6]John W.Berry,Human Ecology and Cognitive Style[M],New Yorlc John Wiley&Sons,1976.  [7]R.Bourhis,L.Moise,S.Perreault&S.Senecal,Towards an Interactive Acculturation Model[J].International Joumal of Psychology,1997,(32):369-386.  [8]Marisol Navas,et aL Relative Acculturation Extended Model New Contribution with Regard to the Study of Acculturatio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ILdations,2005,(29):21-37.  [9]David L Sam&John W.Berry,The Cambridge Handbook of Acculturation Psychology[C].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6:45.  [10]单渡,跨文化传播研究的心理学路径[J],湖北大学学报,2008,(3).  [11]Valery Chirkov,Ways to Improve Acculturation Psychology[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s,2009,(33):177-180.  [12]James Cresswell,Towards a Post-critical Praxis[J],International Joumal of Intercultural ILelatiom,2009,(33):162-172.  [13]Floyd W.Rudmin.Constructs Measurements and Models of Acculturatio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s,2009,(33):173-176.  [14]S.Bhatia,America Karma  [M],New Yorlc New York University,2007.  [15]P.Collie,J.Liu,A Podsiadlowski,S.Kindom You Can''t Clap with One Hand[J].International Joumal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s,2010,(34):141-149.  [16]Colleen Ward,Apphed Acculturation tkesearctr with and for Communitie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s,2010,(34):186-189.  [17]Young Yun Kim,Becoming Intercultural:An Integrative Theory of Communication and Cross-cultural Adaptation[M].Thousand Oaks,CA:Sage Pubhcations,2001.  责任编辑:文嵘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涵化是什么意思_涵化在线翻译_涵化什么意思_涵化的意思_涵化的翻译_英语单词大全_911查询
涵化是什么意思
输入英文单词或中文词语查询其翻译
涵化是什么意思 涵化在线翻译 涵化什么意思 涵化的意思 涵化的翻译 涵化的解释 涵化的发音 涵化的同义词 涵化的反义词 涵化的例句
涵化 双语例句1. 罗??2008。文学硕士毕业论文,加州州立大学,题目为《一个美国苗族的个人和职业认同感的重建》,在这片硕士论文中,作者通过他作为一个美国苗族移民的求学经历来重新发现和建构其个人和职业的认同感,作者总结,个人与职业认同感很大程度上受涵化、同化和濡化的影响,另外本论文中有很多关于跨文化教育和反种族主义教育的内容。&&&&The author concludes that their personal and professional identity has been very much affected by experiences of acculturation, assimilation and enculturation.2. 乡土教材在发挥这些文化功能的过程中通过文化涵化和文化濡化的原理,培养学生对乡土的认知、情感和行为,促进学生形成乡土认同的社会化过程,从而实现乡土教材的文化功能。&&&&During the exertion of cultural functions, through the principles of acculturation and enculturation, it cultivates students'cognition, emotion and action
promotes students'socialization of the identification with local region to realize the cultural functions of local teaching material.3. \u\u006E\u\u002E\u\u\u\u002E\uF\u006D3. 随著时间的推移,台湾出生移民的涵化程度确实加深了。&&&&Over time, Taiwan-born immigrants have indeed become more acculturated.4. 对教师的教学起作用理论必须根植于教育者的实践,并通过与教师的实践共生共长,被教师涵化在教学行动中。&&&&The theory that plays role in teachers'teaching must be rooted in the practice of educators and acculturated in the teaching action through symbiosis with the teachers'practice.5. 伊斯兰教和佛教作为世界性宗教具有极强的凝聚力和涵化力。&&&&As the important global religions, Islam and Buddhism carry incredible power of cohesion and inclusion.6. 社会文明指的是以社会为本位的文明进化状态;从发生学的角度来考察,社会文明形成于政治国家的历史土壤,是对政治国家的抽离与解构;从事实判断的角度来分析,社会文明在新的基础上实现了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涵化,是对政治国家的重组与再造;从价值判断的角度来审视,政治学语境中社会文明的实践本质在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与可持续发展。&&&&The social civilization refers to the civilization evolution condition which takes the so Viewed from the embryology vision-fields, the social civilization derives from the historical soil of political country, which is the pulling-out fr Viewed from the fact-judgment vision-fields, the social civilization realizes the inter-containing between civil society and political country, which is the reorganization to t Viewed from the value-judgment vision-fields, the practice essence of social civilization with the politics vision-fields is to realize the person`s full scale development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7. 7. 在这个族际社会的发展中,若用变迁的观点来看的话,则存在着一个文化涵化的过程。&&&&To some extent the society of ethnic groups exists in the way of interweaving in a particular time.8. 本文主要探讨了当前民族地区城市社区文化涵化的四种主要类型:全涵化和半涵化、顺涵化和逆涵化、群体涵化和个体涵化、接受、适应与拒绝等。&&&&This paper makes an analysis of the four types of urban community s acculturation in ethnic areas: all acculturation and half acculturation, positive acculturation and negative acculturation, group acculturation and individual acculturation.9. 电视宣扬消费主义的两种主要手段是神话与涵化。&&&&The two ways and means of publicity consumerism are myth and implication.10. 本研究即呼应此需,检验台湾地区电视对青少年的涵化影响。&&&&This study answers to such call and examines Taiwanese television's cultivation effect on its youth audience.11. 涵化的反义词11. 然而在跨文化交际中,个体对文化的涵化程度不同,间接策略的采用与否,往往取决于个体的偏好和动机,那么个体层面的解释应予以重视,因为个体层面的解释调和文化对间接性的影响。&&&&&&However, i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dividuals vary in the extent to which they internalize culture.12. 涵化的意思12. 当代对“法的涵化”的研究拓宽了法学的研究视角,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时代意义。&&&&&&The study in legal acculturation broadens the perspective of law, with important value and significance.13. 少数民族入入城市的入程就是一个随同着“调适”和“涵化”的入程。&&&&&&The process for ethnic groups entering city is one accompanied by " adaptation " and " Acculturation ".14. 这是中西跨文化交际中汉语文化顺涵化的标志。&&&&&&This is an indication of Chinese culture's positive acculturation in the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15. 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看,翻译本质上是一种“文化涵化”的过程,追求在译语中保留源语的文化价值。&&&&&&Essentially speaking, translation based upo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is an activity of " acculturation " to retain in the target language cultural values hidden in the source language.16. 人类学经典涵化概念的局限及其心理学视角的超越&&&&&&The Limits of the Classic Anthropological Concept of Acculturation and its Transcendence in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17. 涵化的近义词17. 这与塞普森的相似系统模式和斯库曼的语言涵化理论是一致的。&&&&&&This is in keeping with Sampson's Approximative System Model and Schumann's Acculturation theory.18. 农村民族社区儿童上中学的涵化与心理适应研究&&&&&&On the Acculturation and Psychological Adaptation of Ethnic High Schoolers in China's Rural Ethnic Communities19. 19. 民族文化旅游,对东道地经济活动、生活方式、社会组织以及政治文化的影响,不是简单的涵化,从微观的社区层面来看,是政府与社区地方性力量交织、均衡的结果。&&&&&&The national culture tourism, is not a simple changing process influence on the host community, point of view on the microscopic community, which is the government and the community local strength interweaves and the balanced result.20. 涵化在线翻译20. 灵龟崇拜是中国和越南传统文化中的悠久性母题,研究这一母题的固态与变异的因素,有助于人们对中国与东南亚民族文化亲缘与涵化模式的理解。&&&&&&The faith to supernal tortoise is a motif with a long history in Chinese and Vietnamese traditional culture. Researching its stable and variable factors is conducive to people's understanding of the cultural kinship and acculturation model between China and Southeast Asian nations.涵化是什么意思,涵化在线翻译,涵化什么意思,涵化的意思,涵化的翻译,涵化的解释,涵化的发音,涵化的同义词,涵化的反义词,涵化的例句,涵化的相关词组,涵化意思是什么,涵化怎么翻译,单词涵化是什么意思常用英语教材考试英语单词大全 (7本教材)
出国英语单词大全 (5本教材)
大学英语单词大全 (13本教材)
高中英语单词大全 (6本教材)
初中英语单词大全 (13本教材)
小学英语单词大全 (33本教材)
别人正在查
911查询 全部查询 网址:
(共20个)占卜求签
(共17个)民俗文化
(共16个)交通出行
(共10个)学习应用
(共26个)休闲娱乐
(共10个)站长工具
(共8个)身体健康
&2017  京ICP备号-6 京公网安备3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类学的研究方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