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哲学汇通之十四讲能否汇通,又怎么实现汇通

中西医的汇通·结合·融汇--《医学与哲学》1995年02期
中西医的汇通·结合·融汇
【摘要】:中西医的汇通·结合·融汇中华医学会大连分会(116001)杨清秀中西医汇通思想的产生,有人追溯到明末清初,西学传入东方。由于西学思想的浸润、渗透,在国人的思想界、文化界引起了一定的反响。如其中最早的医家王宏翰,1688年著《医学原始》一书,把从《内经...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R2-031【正文快照】:
中西医的汇通·结合·融汇中华医学会大连分会(116001)杨清秀中西医汇通思想的产生,有人追溯到明末清初,西学传入东方。由于西学思想的浸润、渗透,在国人的思想界、文化界引起了一定的反响。如其中最早的医家王宏翰,1688年著《医学原始》一书,把从《内经》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张海生;;[J];西部中医药;2011年07期
张建斌;赵京生;;[J];中国针灸;2009年07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素云;[D];中国中医科学院;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郑言;[D];山东大学;2012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陈东辉;;[J];安徽史学;2007年01期
樊龙智;[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施仁潮;[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86年04期
邹振环;[J];编辑学刊;1994年03期
金光亮;[J];中国医药学报;2000年06期
陈先赋;;[J];成都中医学院学报;1983年02期
孔祥序;;[J];成都中医学院学报;1987年01期
粱繁荣;;[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年02期
汪小虎;;[J];创新科技;2008年01期
罗冬阳;[J];东北师大学报;2002年04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邹小站;[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春月;[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年
乔文娟;[D];南开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龚静源;[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二级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曹田梅;张庭基;张李兴;徐勇灵;;[J];西部中医药;2012年03期
程伟;;[J];西部中医药;2012年04期
姜良铎;赵吉平;付小芳;;[J];环球中医药;2011年02期
张建斌;夏有兵;;[J];中国针灸;2012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程伟;[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吕金山;[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王振瑞;[J];山东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年04期
郑洪,黄景泉,周敬平,刘小斌;[J];中医文献杂志;1996年04期
常存库,张凤山;[J];中医药信息;2004年05期
;[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1958年04期
林书澄;徐鼎庄;林超民;;[J];福建中医药;1958年08期
陈笑平;[J];四川中医;2000年03期
鲁光宝;李旗;刘海洲;;[J];中国当代医药;2009年21期
郝志;郎名丽;;[J];基层医学论坛;2011年11期
吴一纯;曾庆骅;;[J];江西医药;1958年11期
吴一纯;曾庆骅;;[J];江西中医药;1958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小云;黎霄羽;;[A];第九次全国中医妇科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乔文渊;任小芳;;[A];全国中西医结合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孙素波;;[A];第四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风湿类疾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0年
夏小平;田东华;宋国祥;唐香成;;[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七次眼科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8年
卢君健;;[A];第七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肾脏病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金喜利;王卫君;;[A];中国特种针法应用与针灸临床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0年
于明琛;栾德远;巩祥成;;[A];全国老年骨质疏松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0年
童瑶;张少军;陈慧娟;张挺;;[A];中医药现代化研究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1年
荣文舟;;[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二次大肠肛门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A];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科分会学术会议、全国中医药防治皮肤病成果与技术交流大会、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科治疗新技术临床推广应用高级研修班文献汇编[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见习记者 刘涓涓;[N];21世纪经济报道;2003年
吴;[N];国际金融报;2002年
杨涛;[N];中国贸易报;2000年
王松;[N];中华工商时报;2004年
刘忠海;[N];中国证券报;2004年
张学光;[N];华夏时报;2011年
本报记者;[N];山西日报;2003年
孟凡江;[N];厂长经理日报;2001年
刘宝亮;[N];中国经济导报;2005年
戴奕;[N];中国经营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新亮;[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7年
陶志广;[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5年
武常生;[D];河北医科大学;2006年
成秀梅;[D];河北医科大学;2006年
袁媛;[D];上海交通大学;2006年
于文涛;[D];河北医科大学;2006年
朱丹琼;[D];西北大学;2005年
詹仓侨;[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6年
王振瑞;[D];河北医科大学;2002年
陈曰黄;[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赵东;[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张志国;[D];南京大学;2005年
尹小丹;[D];天津大学;2012年
张达坤;[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8年
严宁娟;[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年
李祥耀;[D];江西师范大学;2004年
张春辉;[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5年
宋爽;[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6年
胡留洲;[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田秀娟;[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本类论文推荐关于 中西汇通 的义理和机制 - 王朝网络 -
分享&&&&&当前位置: &&&&&&&&关于 中西汇通 的义理和机制关于 中西汇通 的义理和机制 13:49:24&來源:互联网&&&&  1950年秋,我从广州岭南大学*历史学系转学到清华大学历史系学习,后来留校任教,到今天,在清华已经55年了。今年是清华国学研究院成立80周年纪念。国学研究院与历史系有渊源关系,饮水思源,我这个老学生对养育自己多年的学术“母体”应有所忆念与反思。我最先想到的是陈寅恪先生。先生是国学研究院的四位(或五位,加李济)导师之一,我有幸在岭南大学受教于先生,转学到清华后,又受教于先生的学生(或“私淑弟子”)邵循正、周一良、丁则良等几位教授。我先做先生的“入室弟子”,再做“再传弟子”。今天的回忆就从先生与岭南说起。  1949年春,陈寅恪先生应岭南大学校长陈序经先生之邀到达广州。先生给岭南*历史学系学生开的课是唐史,从“李唐之创业”讲起,到安史之乱为止。下一个学年即学年度,先生开魏晋南北朝史。这时已到广州解放前夕,国民党政府溃逃前对进步人士大肆搜捕,又大搞破坏一一炸发电厂、炸海珠桥等等,学校不能正常上课,直到解放后的1950年春,教学秩序才恢复正常。这一年的魏晋南北朝史,我是断断续续地听下来的。虽然如此,但毕竟听了三学期先生的课,耳濡目染,对先生的“以多种文字史料证史”,“用经济眼光分析*问题”,特别是“以精神文化为纲剖析社会生活领域中的各类史料”等等新颖而独特的史学作风,使我佩服得五体投地。在几位学术前辈的指引、教导下,我决心转学清华(原以为先生也会回到清华)。暑假一到,我登程北上参加清华的转学考试。这一年的9月1日,我便以一个清华大学历史系转学生的身份来校报到。进清华越使我加深对寅恪先生与清华关系的认识。最明显的是系里教中国史的老师,无一不是先生的学生或“私淑弟子”,如教秦汉史的孙毓棠教授、教魏晋南北朝史的周一良教授、教宋史的丁则良教授、教元史和清史的邵循正教授、教明史的吴晗教授、专门研习唐史又兼教近代史的王永兴讲师和专攻近代史的陈庆华、张寄谦二位助教。他们之中周一良、王永兴、陈庆华三位就是协助寅恪先生工作的助手。  今天回想起来,清华大学历史系留给我最深的印象是重视外语学习。一谈到重视外语,一定有人会问:哪一所大学不重视呢?难道教会大学不是更加重视吗?是的,这话没错。但是,“重视”与“重视”不同。就我所知,清华大学的“重视”是把各门外语当作一个“整体”来重视,而不是把它们分别当作不同的对象或“主体”来重视,也就是把它们当作可以和中国文化进行比较、交流的对象来重视,其目的是为着丰富和发展中国文化,可以说这是一种“以我为主”的重视,也是一种“有体有用”的重视。“体”自然是中国文化;“用”就是比较交流,以便使中国文化与各种外语所反映、转达的欧美文化二者交融互释。往深处看,这种做法实质是为在中国培养一批符合时代需要的新型文化精英。可见,“重视”与“重视”之间,情况还是不同的。这一点在对课程的要求上表现得更加明显。系里不仅要求学生学好“一门”外语,而且要求学好“多门”,至少是两门外语。作为“第一外语”的英语自不用说,接着来的要求就是作为“第二外语”的法、德、日、俄语中的任何一种。第二外语通过之后,如果有学生还选第三外语,系里更是鼓励有加。这样,随着掌握外语的门数日渐曾多,学生的史学视野也便随之而扩大,反过来又更加领会到多掌握几门外语的好处和必要性.这种做法使学生越来越认识到掌握外语的重要性。毕业生中掌握三、四门外语的人不少。除了前面说的留校任教的几位老师之外,还可举出何炳棣、李定一、何兆武、陈庆华、丁名楠、齐世荣、殷叙彝等这样几个名字。他们在史学上的成就,用不着我来介绍。总之,我认为,对清华历史系的“学风”,不谈则已,要谈,必须先从“重视外语”这四个字着手。  下面转入正题,谈谈我对清华历史系早年学风的认识。  学风的灵魂是学术思想,而学术思想则是一种有“体”有“用”,由“价值”和“功能”两部分组成的综合体。其中,价值是“核心”,功能则是一套“有机构成”。清华历史系的学术思想,据我所知,功能由四个“层次”组成。第一层是“多种语言”(multi—language)。这一点,集中体现在各位老师的学术论文中。陈寅恪先生的文章自不用说。邵循正先生的文章,如:发表在《清华学报》上的《(元史)、刺失得丁{集史。蒙古帝室世系)所记世祖后妃考》、《刺失得丁(集史。忽必烈汗纪)译释》、《有明初叶与帖木儿帝国之关系》以及《语言与历史》等,大量应用波斯文和英、法、德、俄等语,是很有代表性的作品,在国内外都很有影响(这些文章都已收集在张寄谦先生所编《邵循正历史论文集》中,读者可参阅)。此外,孙毓棠、周一良、吴晗、丁则艮等各位老师也都各有他们自己的代表作,这里不一一介绍。在“多种语言”上面的一层是“多种档案”(multi—archive,或“多种文献”)。很清楚,不掌握多种语言,就没有“多种档案”或“多种文献”之可言。而档案”或“文献”则是治史的“命根子”,它的重要性不必多说。再往上一层便是“多门学科”(multi—discip1ine)。谁都知道在充分掌握史料之后,史学研究的关键问题是怎样从史料中把问题的头绪清理出来。  “清理头绪”这件事,绝不是一两门学科知识所能奏效,必须多门学科知识互相配合。这样就在研究者面前提出必须具备多种学科知识的问题。在清华历史系建系之初,系主任蒋廷黻先生为了帮助学生了解这一!司题,曾在一次讲话中把“治史”比作“画龙点睛”。他用这四个字来帮助学生了解治史必须具备多种学科训练的道理。他对学生这样说:如果把“历史”比作一条“龙”,那么,这条“龙”是用多种颜色一一多种学科知识“画”成的。比如,“画骨架”要用经济学知识,“画肌肤”要用社会学或人类学知识,“画龙鳞”则要用“*学”知识。当这些都画完之后,“龙”似乎“画”成了,但一看,还是不行,还没有“点睛”,缺少生气,呆板得很。这时还需用一门学科即思想史的知识来给它“点睛”。有了“睛”,这条“龙”便就“活”了起来。这个比方给学生留下很深的印象。系里还流传着这样一个有名的故事。教世界史的刘崇宏先生曾对学生说:“你们选世界史课.最好去选雷海宗先生的课。雷先生的世界史,哲学味浓,我讲不出来。”这番话,既显现刘先生本人的谦虚精神,更反映系里“讲历史要讲出哲学味”的根本要求。以上是对“多门学科”的解释。  在它上面的一层是“多重证据”(multiple—evidence)。既然史学家的知识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史学成就的大小,那么.有了多门学科知识做“底”,史学家就更加有可能从更加广泛的知识领域中搜集证据,进一步形成所谓“多重证据”。我国研究古代史著名的“二重证据”法就是典型例证。这种方法由王国维先生提出,陈寅恪先生加以论证、发展,这种种情况用不着我在这里介绍了。还要看到,从某种意义上说,王国维、陈寅恪两位先生一生的学术道路,基本上就是由“多种语言”、“多种档案”、“多门学科”、“多重证据”这样一步、一步登上高峰的。我认为,他们两位的道路,正好就是这种学风的具体体现。  常听人说:清华学风的特征是“古今贯通,中西交汇”。这话不错。但要看到,“通”和“汇”是有条件的。条件就是前面说的四个“多”。如果没有这四个“多”,怎么说得上“通”和“汇”呢?而“通”与“汇”二者本身也不是目的,它们服务于一个“中心”。这“中心”可用陈寅恪先生说过的一句话来表述:“不忘本民族在世界文化史上之地位。”把以上所说合起来就是:“四多”保“通汇”,“通汇”保“中心”,中心集中体现学风的价值体系。反过来说也就是“价值体系”统率“功能结构”,也就是“洋为中用”,而不是“中为洋用”。这个“中心”将永葆我民族文化在世界文化史上应有之地位,且随时代前进而不断丰富发展。我认为这就是清华历史系早年学风的主体性以及它的优点和特点之所在。  从目前世界文化发展的总趋势看,就文化论文化,特别是着眼于在各种文化对比中更好、更清楚地认识中国文化的特点和优点,我认为,有必要把上述四个“multi”,发展为第五个,即增加一个“multi—culturalism”(多元文化论)。谁都知道,对“文化多元论”这个词,学术界历来存在两种性质不同的理解:一种认为,人类文化的“多元”现象,是一种客观事实,被称为“作为事实的多元论”,或“描述性的多元论”;另一种则认为“多元”是一种意识形态现象,被称为“意识形态的多元论”或“规范性多元论”。英国学者莱斯利.纽比金、阿利斯特.麦格拉斯和美国学者大卫.特雷西(David Tracy)等人对此都有所论述,这里无法一一介绍。我完全是在前一种意义上使用这个词。只有充分承认“多元”,我们才有可能更多或更好地吸取各种文化之长,使之为发展自己的民族文化服务。何况,也只有采取这种态度才能与中国今天的国际地位相配。特别是,我之所以强调这一点,还有一个特殊原因,那就  是“多元文化论”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反对以“逻各斯中心主义”为后盾的“文化一元论”,而文化一元论正是自19世纪以来遍布中国的“欧洲中心论”的文化思想的支柱。所以,对我们这些曾经长期经历过半殖民地统治的中国知识分子来说,对任何一种有助于动摇“欧洲中心论”和它的文化、理论支柱的思想或学说,都应该加以重视,注意吸取其中有益的成分,为发展自己的民族文化服务,这是对我们重新认识那个作为今天中国现状的总根源的19世纪至20世纪的中国,显然大有裨益。在这一方面,我在纪念雷海宗先生诞辰百周年的文章《认识“世界史”中的西方话语霸权,坚持文化思想上的民族主体性》(南开大学历史学院编:《雷海宗与20世纪中国史学》,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69页。)一文中对清华历史系的学风以及如何坚持文化思想上的民族主体性问题,谈了一些看法,读者可参阅。我的基本态度是:做学问一定要有“师承”,而且不能不讲“师承”,但却绝对不能讲“门户”,讲“门户”本身就是没有师承,特别是没有清华师承的表现,(资料来源:《清华大学学报》(哲社版)2005年第5期)&&&&相似文章今日推荐&大家都在看&&&&&&&&&幽默笑话百态军事探索娱乐女性健康旅游互联网··············&1950年秋,我从广州岭南大学*历史学系转学到清华大学历史系学习,后来留校任教,到今天,在清华已经55年了。今年是清华国学研究院成立80周年纪念。国学研究院与历史系有渊源关系,饮水思源,我这个老学生对养育自己多年的学术“母体”应有所忆念与反思。我最先想到的是陈寅恪先生。先生是国学研究院的四位(或五位,加李济)导师之一,我有幸在岭南大学受教于先生,转学到清华后,又受教于先生的学生(或“私淑弟子”)邵循正、周一良、丁则良等几位教授。我先做先生的“入室弟子”,再做“再传弟子”。今天的回忆就从先生与岭南说起。
1949年春,陈寅恪先生应岭南大学校长陈序经先生之邀到达广州。先生给岭南*历史学系学生开的课是唐史,从“李唐之创业”讲起,到安史之乱为止。下一个学年即学年度,先生开魏晋南北朝史。这时已到广州解放前夕,国民党政府溃逃前对进步人士大肆搜捕,又大搞破坏一一炸发电厂、炸海珠桥等等,学校不能正常上课,直到解放后的1950年春,教学秩序才恢复正常。这一年的魏晋南北朝史,我是断断续续地听下来的。虽然如此,但毕竟听了三学期先生的课,耳濡目染,对先生的“以多种文字史料证史”,“用经济眼光分析*问题”,特别是“以精神文化为纲剖析社会生活领域中的各类史料”等等新颖而独特的史学作风,使我佩服得五体投地。在几位学术前辈的指引、教导下,我决心转学清华(原以为先生也会回到清华)。暑假一到,我登程北上参加清华的转学考试。这一年的9月1日,我便以一个清华大学历史系转学生的身份来校报到。进清华越使我加深对寅恪先生与清华关系的认识。最明显的是系里教中国史的老师,无一不是先生的学生或“私淑弟子”,如教秦汉史的孙毓棠教授、教魏晋南北朝史的周一良教授、教宋史的丁则良教授、教元史和清史的邵循正教授、教明史的吴晗教授、专门研习唐史又兼教近代史的王永兴讲师和专攻近代史的陈庆华、张寄谦二位助教。他们之中周一良、王永兴、陈庆华三位就是协助寅恪先生工作的助手。
今天回想起来,清华大学历史系留给我最深的印象是重视外语学习。一谈到重视外语,一定有人会问:哪一所大学不重视呢?难道教会大学不是更加重视吗?是的,这话没错。但是,“重视”与“重视”不同。就我所知,清华大学的“重视”是把各门外语当作一个“整体”来重视,而不是把它们分别当作不同的对象或“主体”来重视,也就是把它们当作可以和中国文化进行比较、交流的对象来重视,其目的是为着丰富和发展中国文化,可以说这是一种“以我为主”的重视,也是一种“有体有用”的重视。“体”自然是中国文化;“用”就是比较交流,以便使中国文化与各种外语所反映、转达的欧美文化二者交融互释。往深处看,这种做法实质是为在中国培养一批符合时代需要的新型文化精英。可见,“重视”与“重视”之间,情况还是不同的。这一点在对课程的要求上表现得更加明显。系里不仅要求学生学好“一门”外语,而且要求学好“多门”,至少是两门外语。作为“第一外语”的英语自不用说,接着来的要求就是作为“第二外语”的法、德、日、俄语中的任何一种。第二外语通过之后,如果有学生还选第三外语,系里更是鼓励有加。这样,随着掌握外语的门数日渐曾多,学生的史学视野也便随之而扩大,反过来又更加领会到多掌握几门外语的好处和必要性.这种做法使学生越来越认识到掌握外语的重要性。毕业生中掌握三、四门外语的人不少。除了前面说的留校任教的几位老师之外,还可举出何炳棣、李定一、何兆武、陈庆华、丁名楠、齐世荣、殷叙彝等这样几个名字。他们在史学上的成就,用不着我来介绍。总之,我认为,对清华历史系的“学风”,不谈则已,要谈,必须先从“重视外语”这四个字着手。
下面转入正题,谈谈我对清华历史系早年学风的认识。
学风的灵魂是学术思想,而学术思想则是一种有“体”有“用”,由“价值”和“功能”两部分组成的综合体。其中,价值是“核心”,功能则是一套“有机构成”。清华历史系的学术思想,据我所知,功能由四个“层次”组成。第一层是“多种语言”(multi—language)。这一点,集中体现在各位老师的学术论文中。陈寅恪先生的文章自不用说。邵循正先生的文章,如:发表在《清华学报》上的《(元史)、刺失得丁{集史。蒙古帝室世系)所记世祖后妃考》、《刺失得丁(集史。忽必烈汗纪)译释》、《有明初叶与帖木儿帝国之关系》以及《语言与历史》等,大量应用波斯文和英、法、德、俄等语,是很有代表性的作品,在国内外都很有影响(这些文章都已收集在张寄谦先生所编《邵循正历史论文集》中,读者可参阅)。此外,孙毓棠、周一良、吴晗、丁则艮等各位老师也都各有他们自己的代表作,这里不一一介绍。在“多种语言”上面的一层是“多种档案”(multi—archive,或“多种文献”)。很清楚,不掌握多种语言,就没有“多种档案”或“多种文献”之可言。而档案”或“文献”则是治史的“命根子”,它的重要性不必多说。再往上一层便是“多门学科”(multi—discip1ine)。谁都知道在充分掌握史料之后,史学研究的关键问题是怎样从史料中把问题的头绪清理出来。
“清理头绪”这件事,绝不是一两门学科知识所能奏效,必须多门学科知识互相配合。这样就在研究者面前提出必须具备多种学科知识的问题。在清华历史系建系之初,系主任蒋廷黻先生为了帮助学生了解这一!司题,曾在一次讲话中把“治史”比作“画龙点睛”。他用这四个字来帮助学生了解治史必须具备多种学科训练的道理。他对学生这样说:如果把“历史”比作一条“龙”,那么,这条“龙”是用多种颜色一一多种学科知识“画”成的。比如,“画骨架”要用经济学知识,“画肌肤”要用社会学或人类学知识,“画龙鳞”则要用“*学”知识。当这些都画完之后,“龙”似乎“画”成了,但一看,还是不行,还没有“点睛”,缺少生气,呆板得很。这时还需用一门学科即思想史的知识来给它“点睛”。有了“睛”,这条“龙”便就“活”了起来。这个比方给学生留下很深的印象。系里还流传着这样一个有名的故事。教世界史的刘崇宏先生曾对学生说:“你们选世界史课.最好去选雷海宗先生的课。雷先生的世界史,哲学味浓,我讲不出来。”这番话,既显现刘先生本人的谦虚精神,更反映系里“讲历史要讲出哲学味”的根本要求。以上是对“多门学科”的解释。
在它上面的一层是“多重证据”(multiple—evidence)。既然史学家的知识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史学成就的大小,那么.有了多门学科知识做“底”,史学家就更加有可能从更加广泛的知识领域中搜集证据,进一步形成所谓“多重证据”。我国研究古代史著名的“二重证据”法就是典型例证。这种方法由王国维先生提出,陈寅恪先生加以论证、发展,这种种情况用不着我在这里介绍了。还要看到,从某种意义上说,王国维、陈寅恪两位先生一生的学术道路,基本上就是由“多种语言”、“多种档案”、“多门学科”、“多重证据”这样一步、一步登上高峰的。我认为,他们两位的道路,正好就是这种学风的具体体现。
常听人说:清华学风的特征是“古今贯通,中西交汇”。这话不错。但要看到,“通”和“汇”是有条件的。条件就是前面说的四个“多”。如果没有这四个“多”,怎么说得上“通”和“汇”呢?而“通”与“汇”二者本身也不是目的,它们服务于一个“中心”。这“中心”可用陈寅恪先生说过的一句话来表述:“不忘本民族在世界文化史上之地位。”把以上所说合起来就是:“四多”保“通汇”,“通汇”保“中心”,中心集中体现学风的价值体系。反过来说也就是“价值体系”统率“功能结构”,也就是“洋为中用”,而不是“中为洋用”。这个“中心”将永葆我民族文化在世界文化史上应有之地位,且随时代前进而不断丰富发展。我认为这就是清华历史系早年学风的主体性以及它的优点和特点之所在。
从目前世界文化发展的总趋势看,就文化论文化,特别是着眼于在各种文化对比中更好、更清楚地认识中国文化的特点和优点,我认为,有必要把上述四个“multi”,发展为第五个,即增加一个“multi—culturalism”(多元文化论)。谁都知道,对“文化多元论”这个词,学术界历来存在两种性质不同的理解:一种认为,人类文化的“多元”现象,是一种客观事实,被称为“作为事实的多元论”,或“描述性的多元论”;另一种则认为“多元”是一种意识形态现象,被称为“意识形态的多元论”或“规范性多元论”。英国学者莱斯利.纽比金、阿利斯特.麦格拉斯和美国学者大卫.特雷西(David Tracy)等人对此都有所论述,这里无法一一介绍。我完全是在前一种意义上使用这个词。只有充分承认“多元”,我们才有可能更多或更好地吸取各种文化之长,使之为发展自己的民族文化服务。何况,也只有采取这种态度才能与中国今天的国际地位相配。特别是,我之所以强调这一点,还有一个特殊原因,那就
是“多元文化论”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反对以“逻各斯中心主义”为后盾的“文化一元论”,而文化一元论正是自19世纪以来遍布中国的“欧洲中心论”的文化思想的支柱。所以,对我们这些曾经长期经历过半殖民地统治的中国知识分子来说,对任何一种有助于动摇“欧洲中心论”和它的文化、理论支柱的思想或学说,都应该加以重视,注意吸取其中有益的成分,为发展自己的民族文化服务,这是对我们重新认识那个作为今天中国现状的总根源的19世纪至20世纪的中国,显然大有裨益。在这一方面,我在纪念雷海宗先生诞辰百周年的文章《认识“世界史”中的西方话语霸权,坚持文化思想上的民族主体性》(南开大学历史学院编:《雷海宗与20世纪中国史学》,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69页。)一文中对清华历史系的学风以及如何坚持文化思想上的民族主体性问题,谈了一些看法,读者可参阅。我的基本态度是:做学问一定要有“师承”,而且不能不讲“师承”,但却绝对不能讲“门户”,讲“门户”本身就是没有师承,特别是没有清华师承的表现,(资料来源:《清华大学学报》(哲社版)2005年第5期)&&&&&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王朝网络无关。王朝网络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为你推荐&&&&&&转载本文&UBB代码&HTML代码复制到剪贴板...&更多内容··········&&&&&&&&&&频道精选&&王朝女性&&|&&|&&|&&|&&|&&|&&|&&|&&|&&|&&|&&|&王朝分栏&&|&&|&&|&&|&&|&&|&&|&&|&&|&&|&王朝编程&&|&&|&&|&&|&&|&&|&&|&&|&&|&&|&王朝导购&&|&&|&&|&&|&&|&&|&&|&&|&&|&&|&王朝其他&&|&&|&&|&&|&&|&&|&&&&2005-&&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西汇通医经精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