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育下我们要怎么改正孩子的思维呢

传统文化氛围下的应试教育-传统文化-论文联盟
您好,游客
背景颜色:
传统文化氛围下的应试教育
作者:李航,郭艳丽
摘要  应试是我国基础教育的一种模式。传统氛围下的应试教育,把分数作为唯一标准,导致了一系列的问题。父母和学校应改变他们在应试教育中扮演的角色,为孩子们创造出一片新的天空,改变、提升我们的基础教育。  关键词应试教育基础教育父母学校    一、 传统文化氛围下应试教育的影响    在我国的封建时期,科举制度就宣扬 “万般皆下贫,唯有读书高”,“学而优则仕”等等。读了书以后就有机会做官,这是当时社会里最高的激励机制,这也就导致许多读书人都去读四书五经了。什么科学、技术、实验、创新等等早就抛到脑后了,他们只考虑自己的仕途,社会的,民族的未来也位居其次。封建社会虽然结束了,但这种文化氛围延续到了现在,变成了现在的父母和老师从小就教育孩子要好好读书,考高分,上大学,找个好,当大官。可是很少有人教育孩子要读好书,学科学、学技术,很少有人鼓励孩子独立思考,创新思维,将来当科学家、工程师等,为人类、国家和社会做贡献。在这样的氛围下,孩子们只知道顺从大流,我们的基础教育误入歧途,很难有所发展。  有位出租车师傅说过这样一番话:我每天开车很辛苦,可我儿子更辛苦,我下班后还可以回家好好休息一下,我儿子却还得业,复习功课直到夜里十二点多,好不容易有个节假日,还得去上补习班,一年到头就没歇过。作为家长,我也很心疼,可是我若不这样,孩子怎么能考上重点高中呢?其实早在2000年,我国教育部就发布了关于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通知,要求减少学生的教辅材料,减少竞赛,学业成绩取消百分制等。但是“通知”在执行中却遇到了很大阻力,这种阻力来自家长和学校,他们怕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降低在升学中的竞争力。教育界一直在提倡实行素质教育,可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们实行的还是应试教育。这根源在于应试教育的文化影响根深蒂固,对社会、对人们的影响、毒害极深,学校和家长很难走出这个误区。  每个民族、每个家庭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望,可是这个愿望在当今的应试教育条件下如何能实现?    二、西方几个国家的基础教育状况    二战后,日本人进行基础教育改革,主导思想是“能力中心”,重视培养学生的观察与实验的能力,知识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重视技术教育。基础教育自始至终都把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放在课程目标的第一位,让生机盎然的自然现象从小就进入儿童的视野,让学生在知识和技术的应用中形成自己的能力。  在美国,他们不片面追求升学率,认为教育的对象是人,必须尊重人,理解人,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注重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品质,锻炼学生的能力,普遍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鼓励学生大胆思考。美国初、高中大力开展启发式教学,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了教学的发展性。  在西方的文化氛围下,父母很少有把孩子的成绩好坏整天挂嘴边的,他们注重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如果一个美国孩子把马路旁的破铜烂铁搬回家鼓捣,或者把家里的玩具、小电器等大卸八块,都会得到父母的鼓励和赞赏。而那种循规蹈矩、只知道学习的孩子却会引起父母和老师的担忧。    三、 父母和学校的角色转变    我们的中学生年年都能击败众多选手,获得国际奥林匹克知识竞赛的金奖,可直到现在我国的教育也没有培养出一个诺贝尔奖人才,而美国和日本的素质教育却培养出了众多诺贝尔奖得主。面对应试教育带来的一幕幕情景,我们难道还不该迷途知返吗?  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的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父母应跳出“唯分论”的误区,改变旧思想,树立新的“教育观”:  其一,父母勿要从孩子会说话起就迫不及待地教孩子背诗诵词、加减运算,而应该注重保持孩子的天性,维护孩子的好奇心和丰富的想象力,培养其独立思考的能力,让他们明辨是非,在自我感知的世界里无拘无束的成长。  其二,父母应该看到孩子的健康比分数更重要,要多地和孩子交流、沟通,不要动不动就因为成绩的原因而破口大骂或者动手打孩子,要关心孩子的感受和情绪,鼓励孩子把高兴、愤怒、哭泣沮丧等情绪表达出来,从心里减轻他们的压力。  学校是孩子成长的主要阶段,“改变应试教育模式,实施素质教育”已迫不及待。作为教育的实施者,学校应改变应试教育的模式,重塑形象。  其一,改变“唯分论”,不把分数的多少作为评价学生能力和老师教学的唯一标准,不要为了提高升学率、重点率而对老师、学生施压,以免形成恶性循环。  其二,调整培养目标,积极变革教学方式。教学生怎样去学习和培养他们运用事实的能力,改革课程内容,增加、音乐、劳动等课程,注意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豁达性格、坚强意志、健康体魄、审美情趣等非智力因素。使新一代学生具有适应21世纪社会、科技、发展所必备的素质,培养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其三,课间操应鼓励学生们出去运动、玩耍,放松身心,不要呆在教室里看书;体育课可以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节目,如跳绳、打篮球、踢足球、打羽毛球等等,让他们知道身体是学习、生活的本钱。  学校和家长只有建立起一体的教育,家长提高育人素质,学校充分挖掘教育资源,在施肥的同时不忘记浇水,我们的“花朵”才能更加茁壮成长。中国联盟
欢迎浏览更多 →
相关文章 & & &
本栏目最新更新文章
   同意评论声明
   发表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内容分类导航应试教育的十大弊端_反应试教育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3,029贴子:
应试教育的十大弊端收藏
教育,是一个民族希望的所在;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动力所在。教育的发达就是一个民族的昌盛;教育的失败就是一个国家的落伍。 中国的应试教育让学生把全部精力倾注于升学考试,把取得高学历视为教育的最高目标,把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优劣、教师优劣、学校优劣的第一标准,这种由国家机制保障、全体国民趋之若鹜的应试教育,深深误导了中国家长的教子观念,误导了广大学生的成才观念。应试教育绑架了学生,挟持了老师,误导了家长,学校、家庭和社会,层层加压,学生、家长、教师三位一体,齐心协力为考分拼命。这种局面愈演愈烈,不知何时是一个尽头?! 目前,中国的教育最缺的不是钱,是教育理念的转变! 转变教育理念,要先从认识应试教育的弊端切入!
【现货】上京东,买魅蓝 Note5
第一,应试教育导致道德教育虚化 人才,无非是“德”与“能”的统一,缺一不可。古今中外,一切贤达有识之士无一不把“立德”作为树人的首要准则。 德育的核心是建立价值体系。没有价值体系的人,就是没有道德底线的人,没有行为标准的人,他的行为模式会非常紊乱。有人批评现在的年轻一代“百无禁忌”,就是说他们的价值体系已经乱套。 只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孩子可以成为功能强大的“机器”,或者是成为马戏团里一只技能高超的“动物”,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这就是“教育”和“驯兽”的不同。 每个家长都希望孩子“成器”。但是,我们必须知道,成“小器”靠的是知识,成“中器”靠的是能力,成“大器”靠的是品德。 但是,应试教育的体制认可的却是“分数才是硬道理”,于是,从家长到校长,从学生到老师,都瞪圆了双眼盯着学生的考试分数,只有学习成绩好才能一俊遮百丑,有哪个学校、哪个老师、哪个家长真正把培养孩子的品德放在第一位?于是,我们的道德教育越来越弱化、虚化,甚至基本上只是个幌子而已。因为,每年高考,都有成千上万的学生因成绩差而落榜,有几个是因为品德差而落榜?人们无力改变这种高考录取机制,那就只能适应这种机制——学生,家长、老师,齐心协力为分数而战。 因为品德教育对于升学率没有实际作用,于是,现在学校也很少研究德育的途径和方法,现在各级各类学校的“德育”往往用知识教育的方法来培养品德,因而效果不佳。 我们的小学都开设有思想品德课,期末自然也有思想品德课的考试。试问,思想品德课的考试成绩与学生实际的思想品德水平有关系吗?思想品德课考试成绩好,是因为学生死记硬背了教科书上万口一辞的套话空话,只会说套话空话的人也许将来成为没有独立思想的庸才和应声虫! 真正的德育是培养人的世界观和人生价值观。真正的德育方式应该在“自然活动”中进行,应让孩子在自然的日常活动中体验和感悟道德的境界:体验什么是高尚,什么是卑鄙;什么是伟大,什么是渺小;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是美,什么是丑;做什么会受到尊重,做什么会受到鄙视……通过这些体验,通过这些心灵上的氤氲化生的过程,孩子的人生价值观和道德意识才能逐渐形成。德育只靠口耳相传的知识讲授肯定是不够的,它必须在日常生活中让孩子进行道德熏陶、道德体验、道德感悟和道德实践。一个人的人生价值观和道德观是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文化熏陶中、感情体验中,经过反复的思考后摇摇晃晃地树立起来的。不是熟记了《思想品德》课本上的条条框框就能树立起来的。而我们的应试教育无暇研究这些,因为它不能转换成升学考试的分数。 中国实施应试教育30多年来,国民的学历提高了,知识水平提高了,经济实力增强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道德水平提高了吗?实事求是地说,我们的应试教育培养的不少人不缺知识,不缺学历,但缺德!前段时间,有人在网络上发文惊呼:“中华民族到了最“缺德”的时候!”虽为过激之词,但它反映的我们民族道德水平的滑坡却是我们有目共睹的事实。
第二,应试教育导致青少年一代理想视野狭窄 高度竞争的应试,使学校和家庭把目光完全聚焦在孩子的升学考试上,几乎完全放弃了对孩子人生终极目标的引领。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忙碌的老师,辛苦的家长,也只能急功近利,且顾眼前,缺少大视野,大气度和高境界。思想狭隘的学校、家长,也只能用上名牌大学、考研、读博、娶好老婆、找好工作、升官发财去刺激孩子的欲望。有无数的家长经常告诉孩子的一句话就是:“你只要把学习成绩搞上去,别的什么都不用管。”这种教育环境下培养的孩子难免狭隘自私、只顾自己,缺少高尚的思想境界,只有一点赖以谋生的专业知识。有几个老师或家长会教育孩子“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存心君国”?封建社会的私塾教育和书院教育尚且教育孩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到了今天,人们却只教育孩子为学历、职称、金钱而奋斗。人们恨不得在孩子的背上刺上“发家致富”,刺上“升官发财”,再也不会刺上“精忠报国”了!因为,应试教育的逼迫,使得我们的老师和家长已经没有岳母的思想境界了。 中国的孩子们可以在各类的国际大赛中(比如奥数)拿到金牌银牌,但我们在科学研究领域却像钱学森担心的那样,一直培养不出世界一流的科学家,培养不出诺贝尔奖获得者,这是为了什么?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国的孩子们从小是为考分而奋斗;长大后是为学历、学位、职称而奋斗,而不是为了真理而奋斗。
团中央《关于青少年学习与生活的调查报告》中显示,我国中学生在工作单位的选择上,首先看重的是待遇和工作条件,其次是稳定、有保障。很显然,是我们的教育造成了我们的国家庸俗之吏日渐其多,豪杰之士日渐其少。中华民族正无可奈何地眼睁睁看着我们的下一代走向平庸……
为什么我们的大学里有成千上万的大学生天天浑浑噩噩,无所事事?因为他们从小生活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中,他们学习的唯一目的就是考大学,考名牌大学,那就是他们最高的理想了,那么一考上大学,他们就没有理想了,就失去自我了,就迷茫了。 许多家长和老师也明白,孩子今天学的知识,很可能他们一辈子都用不上,但为了应付考试,又不得不逼着孩子去学。现在,从应试教育的体制中已经走出了大批一生只会不断为学历、职称和职位而奋斗的人,他们很多人一生都没有搞明白,自己究竟为什么而活,无法真正体验到服务他人、服务社会、造福人类所带给自己的那种自我实现的成功感。这可能就是应试教育培养不出一流人才的深层原因。 在应试教育体制下,从小学到大学斗争为考试分数斤斤计较,在这种小家子气的教育环境中不可能培养出胸怀广阔、志向高远的人物。现在的多数学生都不知道什么才是自己终生追求的东西,不知道自己究竟要做怎样的人才会更幸福、更快乐,生命才会更精彩,更有价值。当一个人看不到自身存在的价值,找不到自己生命的意义,就很容易迷失人生方向。 面临中国应试教育的现状,有识之士忧心如焚,痛心疾首。他们慨叹:中国青年一代那种大声疾呼、为民请命的气概哪去了?那种“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社会责任感哪去了?那种“担负起民族的兴亡”的历史使命感哪去了?人们担心,中国的教育如此发展下去,学生从小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考试书,这恐怕不仅培养不出民族英雄,社会精英和学术大师,就连“开明绅士”也培养不出来了! 可悲!可叹!可怕!可忧!
第三,应试教育妨碍孩子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意识的发展 真正的智育不是传授知识,而是点燃智慧,启发思维,培养思维方式。特别是文科教育,思想性更明显,它教的是思想,是思维方式,是对人生和社会问题的思考,是对人性的思考和回答,是生活的态度,是对社会和人生的理解,也是对人对事的处理方法。其实也是创造力,是社会的活力。这些东西,是没有标准答案的。 但我们的应试教育,为了保证考试的“公平”,需要全国的同龄孩子们在模式基本相同的学校里,开设基本相同的课程,使用基本相同的教材,接受基本相同的教法,做着基本相同的练习题,使用模式基本相同的试卷进行考试,使用基本相同的评分标准进行评分,即使那些论述题、简答题,也有明确而具体的评分标准,要按照给定的“答案要点”分条给分,弯弯的月亮只能象小船,象香蕉就是错的,把学生创造性思维引进死胡同。逼得绝大多数学生不得不在答题时先要揣摩好命题者的心思。即使是那些最能体现学生个性特色的写作,也在评卷老师深层意识里暗藏着“主题”“思想”“意义”方面的标准。我们说,用统一的标准在生产线上生产出来的器件是好器件,用统一的标准去塑造人才绝不是好办法!用一个模子塑造出统一标准的人,那只是对人性的扼杀,绝不是教育! 教育最应该培养的是学生的怀疑、探究精神,培养学生的思考、比较、辨别的能力。但是应试教育要做的恰恰相反,它就是要掐灭学生的怀疑精神、探究勇气,就是要学生相信“标准答案”的绝对正确。——因为按那上面说的去回答就可以得高分,否则就生死难卜,就是拿自己的前途命运当儿戏。所以,应试教育的第一大功效,就是尽量把所有的学生教化成一个脑袋。既然别人已经代替我思考了,我还需要有思想吗?既然结论和观点都是现成的,而且还是被规定为唯一的,还用得着我去思考吗?这样的教育培养的只能是思想的懒汉。应试教育到底是在培养、发展学生的个性与创新能力,还是泯灭个性、扼杀创新?答案不言而喻。这一教化结果大多时候是通过一次次的考试来实现的。
第四,应试教育打击了多数孩子的自信心 自信心是人的能力的催化剂,自信心能将人的一切能力都调动起来,将人的积极性调动到最佳状态。一个缺乏自信心的人,往往没有工作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一个缺乏自信心的人,很难在社会上开创自己的事业。只有充分自信的孩子,才更容易登上成功的顶峰。一个充满自信的孩子,往往处世乐观进取,做事主动积极,勇于尝试,乐于挑战;反之,如果一个孩子缺乏自信,就往往在一事当前,退缩,畏惧,胆怯,悲观,被动,犹豫不决,心灰意冷,不善与人交际。 以考试成绩论英雄的应试教育,只能使个别“尖子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学习的兴趣,让他们的自信心不断得到强化。而这种应试教育制度很容易使多数成绩不拔尖的孩子产生“我不如别人”的自我意识。多数学习成绩处于中下游的学生,往往会形成“我不是人才”的消极信念和自卑心理,从而长久抑制他们的潜能的发挥,进而导致他们一生平庸。 在强大的应试教育制度面前,多数家长和老师,也无法摆脱以考试分数来评判学生优劣的观念。按照考试成绩排队,已经是全国各地中小学的普遍做法。从小学一直排到高中毕业,时间长达12年之久!在这种排名中,名列前茅的孩子永远是少数,受到打击的孩子永远是多数。更有甚者,有的学校还采用“金字塔”式的排名方式,第一名在塔尖,二、三名在第二行,四、五、六名在第三行,七、八、九、十名在第四行……以此类推,排成一个金字塔状,并把它贴在教室里。这就把成绩排名“鼓励少数、打击多数”的作用形象地展现出来了。这些多数孩子基本上都遭受过老师或家长的“语言暴力”的伤害:人家能,你为什么不能?你笨蛋!你垃圾! 作为一个生理和心理都不成熟的中小学生,经受这种长达12年之久的打击和伤害,他的自信心很难不被摧毁。学生在学校的“失败体验”,已经彻底摧毁了他们的自信心,在被“分数”打倒的同时,他们也在心理上打倒了自己。于是,学校在造就少数“成功者”的同时,也造就了大批的失败者,让大多数学生成了心灵自卑、个性萎缩的“精神侏儒”。
第五,应试教育磨灭了孩子的多种天赋 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能有7种:语言文字智能、数学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旋律智能、人际关系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 实践证明,每一种智能在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都发挥着巨大作用,具有同等的重要性。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智能组合,例如:建筑师及雕塑家的空间感(空间智能)比较强、运动员和芭蕾舞演员的运动智能较强,公关人员的人际智能较强等。环境和教育对于能否使这些智力潜能得到开发和培育有重要作用。而应试教育一直只强调学生在数学逻辑智能和语言文字智能两方面的发展,这显然不是人类智能的全部。整齐划一、成绩至上的应试教育评价机制,扼杀孩子的天性和个性,难以考核学生的多元智能,单纯依靠用纸笔的标准化考试来区分儿童智力的高低,甚至预言他们未来的成就和贡献,是片面的。标准化考试过分强调了语言智能和数学逻辑智能,否定了其它同样为社会需要的智能,使学生身上的许多重要潜能得不到确认和开发,导致大量的人才苗子被扼杀在青少年时期。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体音美或者其他方面的特长,同样都是高智商的标志。用这种理论去看待学习成绩较差但有不同特长的学生,就会感到,他们很了不起,而不是什么“差生”。而整齐划一、分数至上的应试评价制度,难以考核学生的多元智能。 我国的教育,虽然一直强调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中小学也开设了体音美课程、德育课程、劳动技术课程,但在“差一分就上不了大学”的高考现实面前,老师和家长只能逼迫孩子在高考考试科目上下功夫了。在这种应试教育体制下,学校只关心升学率,家长只看重考试成绩,学校和家长都无暇顾及孩子多元潜能的开发,孩子的才华和天赋,会早早被应试教育制度扼杀!如此下去,在应试教育终结之前,中国将要损失成千上万的英才!许多学习成绩一般,但日后有可能成为政治家、军事家、企业家、艺术家、体育明星之类的学生,他们的才华和天赋,很可能被应试教育扼杀在了青少年时代。 社会对人才需求多种类,决定了学校教育的培养标准也要多规格,人才的多规格决定了高考遴选也要多标准。
第六,应试教育磨灭了孩子的学习兴趣 学习的优秀,人生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兴趣和决心。如果一个孩子自己没有强烈的学习兴趣,不真正下定决心学好功课,那他一般是不会取得好的学习成绩的。所以,真正的教育,应当善于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获得2010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科学家安德烈·海姆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说,他们对待科研像游戏一样专注,像游戏一样充满兴趣,在游戏中体会快乐。我们知道,所有的游戏都会使人充满兴趣,所以,用游戏的态度去对待科学研究,不受任何行政干预,不受任何获奖和晋升职称的名利诱惑,这是科研的原始动力。 应试教育机械的教学机制,以单调乏味的讲课方式、被动被迫的学习形式、无休无止的补课,不断地消磨着中国中小学生的学习热情。更让孩子郁闷和痛苦的是,他们几乎无法按照自己的兴趣去学习,自己喜欢的书没有时间读,自己喜欢的事没有时间做,自己不喜欢的东西却被强迫着学。一切都要看升学考试考与不考,只要是升学考试不考的内容,再有兴趣也不能学、不敢学、没有时间学。于是,老师和学生都只能朝一个方向奔——朝着高考试题的范围去教,去学,天知道有多少华罗庚、杨振宁、丁肇中被这个高考试题掐死在摇篮里!大部分学生的第一选择是尽可能考上“高层次”的大学,而个人的天赋、兴趣、爱好则不敢顾及,这种无奈的现实,使许多人不得不去学习和从事自己并不喜欢的专业,这种对个人兴趣的压抑,其实也是对个性和创造性的扼杀。当一个人痛苦、无奈地学习时,这种学习就很难是智慧的学习,很难是创造性的学习,因为,只有当一个人视学习为快乐时,他智慧的源泉才会被发掘,他创造的潜能才会被激活。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与北师大教育系在全国作了关于中小学生学习意愿的大型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因“喜欢学习”而上学的小学生仅有8.4%,初中生仅有10.7%,高中生仅有4.3%。 在应试教育体制下,中国多数学生都体会不到学习的乐趣,他们能够体验到的,是枯燥乏味的上课、做作业,是老师和家长的逼迫,是起早贪黑的身心疲惫,是完不成学习任务时遭到的责备和打骂。这种应试教育,使众多学生无法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于是学生便本能地逃避或减少这种体验不到兴趣的应试学习,而把更多的时间用在哪些能给他们带来兴趣的网络游戏上。在学校和家庭都以考试分数论英雄的环境中,对于学习成绩始终上不去的学生来说,他们往往得不到老师和家长的认可,如果一个学生长期在学校、在家里都得不到认可,他们就会感到郁闷和痛苦,在无力改变这种现实的情况下,网络游戏便成为他们摆脱苦闷的首选。为什么中国有成千上万的少年儿童玩网络游戏成瘾?他们为什么不对应试学习上瘾?这值得我们认真反思。 追求快乐,逃避痛苦,是人的本性。对孩子来说,更是如此。如果学习带给孩子的都是痛苦的体验和回忆,那么他们怎么能够不厌恶学习呢?
第七,应试教育导致了一代人的身体素质下降 中国孩子的营养状况在不断提升,但是中国孩子的体质体能却在不断下降。这是不争的事实。教育部对全国中小学生体质体能的最新检测结果也显示,在学生营养状况改善的情况下,学生的速度、爆发力、耐力、肺活量却持续下降,超重及肥胖检出率上升,初高中视力不良率分别达到58%和76%。 为了升学率竞争排名,多数中小学校的课程表都超标。现在不少寄宿制高中的学生每天早上5点半起床,早上一个小时早读,上午下午各上4节课,晚上还有2到3节晚自习,一日三餐的时间基本上都是各一个小时,晚上要到11点甚至更晚才能睡觉,恨不能一天二十四小时都让孩子学习,折磨学生的身心健康,12年的基础教育就把一多半学生搞成近视眼,孩子好不容易盼来个星期天,学校还要加班补课;好不容易盼来个寒暑假,家长又要逼着去参加补习班。众多被应试教育误导了教育观的家长,还要把学校的错误教育方式延续到家庭里,在晚上继续强制孩子学到深夜。一个13岁的小女孩,晚上忍着瞌睡做了两个小时的作业,然后无可奈何地对陪着她的奶奶说:“奶奶,我什么时候才能长到70多岁,那时我到晚上就不用上晚自习了,也不用做作业了,那该多高兴啊!”我们不禁要问,这种作业多、补课多、考试多、排名多的应试教育,到底是在培养人才,还是在摧残人才! 何以造成如此局面?原因很简单:上级向学校定升学指标,学校向老师要平均成绩,老师向学生加课外作业。社会舆论导向也为之推波助澜,一些家长和老师也表示赞同或认可。20年前黄冈中学提出的“时间加汗水”的口号竟然能持续至今,并响彻大江南北。一位高中班主任老师在介绍班级管理经验时公然提出:“不要担心学生会累死,学生是累不死的。” 应试教育把应试和谋生树为一个个目标,学生从小心中充满了对应试和谋生的焦虑,身心不能自由健康地发展,距离教育的本质意义越来越遥远,这是先进教育的发展方向吗? 在中国,成千上万的中小学生天天睡眠不足,而成千上万的大学生在天天睡懒觉,这是中国教育的一道独特的风景!如此下去,我们还有可能把中华民族的下一代摧残成东亚病夫!谁为一代人的身体素质下降负责! 可是这种灾难不仅仍在加深,而且越来越理直气壮。为了应试的需要,竟然不相信人的肉体和精神的基本需求,在“分数才是硬道理”的体制下,几乎要把初高中变成监狱,变成“考试集中营”。这样,孩子们的身体素质能不下降吗?
第八,应试教育诱发精神疾病,导致心理畸形
2005年国家统计局《中小学学生学习生活状况专项调查报告》显示,全国各地大约三分之一的学生,每天在步入校门时,心里有郁闷、紧张、疲惫、厌烦、焦虑、恐惧的感觉。在南京召开的全国心理学会第八届理事会上,有专家指出,我国有3000万青少年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上海市儿科医院与上海市教科院普教所曾在上海市8个区的2500名中小学生中作了调查,发现竟有5.85%的孩子曾有过自杀念头。但绝大多数家长对此却一无所知。 近年来,中小学生杀父母、杀同学、杀老师的恶性事件屡屡发生,中小学生患抑郁症、自闭症等精神疾病的数量越来越多,中小学生离家出走、沉迷网络、心理变态、性格畸形的情况更是不乏其例。日,当同学们兴高采烈地参加结业典礼时,宁夏银川市13岁的小学毕业生秀秀(化名)却永远地离开了人世。在给父母的遗书中,秀秀的话令人震撼:“我是个差生,我死了可以帮您节约10万元”。秀秀的死刺痛人们的心,然而,更令人忧心的是,秀秀的悲剧仅让我们看到了冰山一角,在当今中国,还有不少儿童像秀秀一样承受着巨大的压力,特别是与学习有关的压力。这使儿童失去了本该拥有的快乐和轻松,在紧张不安中过早地告别了童年时代。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大多是由畸形的应试教育制度造成的。能否考上大学,成了家长、老师关注孩子、关注学生的重中之重。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成绩越关注,孩子的心理压力就越大。沉重的学习压力,让中国的孩子过早地丧失了童年的乐趣,使他们的心理很不舒展,不舒展就容易发生“病变”。 西方的教育一般是中小学宽松,大学严格;而中国教育正好相反,中小学严格,大学宽松。两相比较可以看出,是中国教育违背了循序渐进的教育规律。因为中小学生年龄小,心理脆弱,而中小学生承受的压力却是巨大的。这种压力主要是来自应试教育的考试分数,考试名次,以及由此而来的老师的批评,家长的埋怨,同学的歧视。所以,不从观念上和体制上改变应试教育的现状,中国孩子的这些“精神疾病”和“性格畸形”有可能继续加剧。
第九,应试教育限制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应试教育导致中小学生在星期天、寒暑假疯狂补课。在假期补课中喊累的何止学生!考试的压力不只是加给学生的,中、高考过后,马上就有学校打出成绩榜、上线率、本科率、重点率,这些数字对每个学校和每个老师,都构成了极大的压力。这些数字让老师们百口莫辩,逼得老师不得不屈服于“分数才是硬道理”。人们说老师是如何敬业,这哪里是敬业?简直是卖命!现在的教育大环境只会让教师不热爱教育!教师的生活工作现状使得师范院校招生的生源质量下滑,毋庸讳言,目前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正逐年下降,这也是我们民族的隐忧之一。 在应试大格局之下,离开升学率与考试分数的“硬指标”,很难确定教师的工作绩效,这其实不是简单的“技术性问题”,而是整体教育氛围所致。家长和社会对学校的评价,看的还是升学情况、考试成绩。 自古只闻“名师出高徒”,如今却是“高徒出名师”。只要学生考试成绩好,老师就可以成为“名师”或“专家”,现在一些学校的所谓名师,最大的成就就是他的学生平均成绩得了第一、他培养了几个大大小小的“状元”。生源好的重点学校,这样的“名师”,是靠几个“高徒”而抬起身价的,有的老师甚至还是靠向学生暗示作弊经验、和学生合伙作弊而“成绩斐然”的。这样的“名师”,最初是扬名于高分学生,之后便到处做报告,介绍“教学经验”,最后便陶醉于编写试题汇编和辅导资料,为教辅图书出版和经销行业的黑幕交易推波助澜。而一些本来很有思想的优秀教师,但因为有太多的“升学率”“优秀率”“良好率”“及格率”束缚了他们的的手脚,被一次又一次的成绩排队吓得胆战心惊,如履薄冰。当教师受到来自教育内部的各种逼迫时,他就不得不去逼迫他的学生。最终导致他们不敢坚守自己的教育理念,无法发挥自己的特长和风格。于是,他们一天到晚都做着令他们痛苦又不得不做的事情,在煎熬和苦痛中,他们变得无所适从,最终失去了自我,甚至被逼良为娼,成为应试教育的奴隶。 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下,教师该如何考虑自己的生涯规划?该如何设计自己的专业化成长?他们感到空前的无助和茫然。 所以我们说,应试教育不仅很难培养出一流的学生,也很难培养出一流的教师。 我敢说,如果苏霍姆林斯基、陶行知这些大教育家来到现在的学校教书,恐怕也很难成为当今的“名师”。 我们要问自己:“我们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到底要把我们这个民族带到哪里?”在我们的中小学教育生活中,分数成为教育至高无上的追求,成为衡量教育质量的唯一标准,这会使中国教育走向何方?
补习「精锐教育」学霸导师帮您深入分析总结失分点,提出针对性提分策略,助孩子快速提升.拒绝不合理收费,名师免费陪读.T:400-883-8052
第十,应试教育导致了中小学校的无序竞争和畸形竞争 由于应试教育的评价标准是升学率,所以,为了提高升学率,各个学校便不择手段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到现在,这种竞争已经成为无序的竞争,畸形的竞争。 首先,应试教育导致了学校之间的生源大战和家长的择校大战。 提高升学率当然需要好的“苗子”,于是,各校想方设法、费尽心思招揽优质生源。对于学校来说,今天招来的生源质量关系到三年后学校中考、高考的成绩排名。谁能提前揽到尖子生或者是有潜质的学生,3年后的升学率和升学人数就会占优势,这无疑又对学校的下一届招生有利。所以这些年各校的“生源大战”愈演愈烈。生源之争的背后,其实又是各校之间的利益之争。借优质生源提高升学率,借升学率提高知名度,以知名度吸引择校生,以择校生获取高收益。“利益链条”驱使各校在争夺尖子生时频频使出怪招。只招生一项,就让学校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有的学校公开高价收买“尖子生”,有的给高分学生许诺:学生在校期间发给“生活补贴”,发给“工资”,考上北大清华还有发给高达10万元的奖金!广东东莞虎门外语学校2010年考上清华的学生黄绮琪就获得了60.5万元奖励。其中虎门镇政府奖励30万元,南栅社区奖10万元,虎门外语学校奖励20万,还有西头村委也奖励其5000元。这是对应试教育的高调维护!于是,就出现了像四川岳池县的张非那样的专门靠考试来挣“工资”和“奖金”的“考王”、“高考专业户”。 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公办学校竟然需要掏钱买学生为自己撑面子!我们有大量的城乡公办高中和初中,都在用低分学生的高价择校费来“养活”享受高待遇的高分学生。难道这就是我们的“教育平等”?这真是中国教育的怪胎!这些怪胎的出现,是对中国教育的极大讽刺! 由于中小学升学率,影响到校领导的政绩,一个地区的升学率影响到地方教育行政领导的政绩,于是,一些地方的学校(尤其是初中和小学)的校长和教育行政部门就会默许甚至纵容某些初中和小学考试作弊,这在个别地方已是公开的秘密。而高考作为“国家第一大考”的防作弊设施如铜墙铁壁,但年年都有“勇士”向它挑战。 由于高考升学率的攀比,也逼得一些人钻高考政策的空子。听说省市级三好学生高考可以加分,就有人“批量生产”省市级三好学生证书;听说体育特长生高考可以加分,陕西某高中2004年的327名考生中,持有国家二级运动员证书的考生就有31名;听说少数民族考生可以加分,不少汉族考生一夜之间就成了少数民族考生;听说西部省份高考录取线低,“高考移民”便蜂拥而至…… 我们一个泱泱大国的公办教育,怎么会走到如此境地!这还是教育吗?这是教育的堕落!这是教育生态的极度恶化!
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现行的应试教育体制不能体现“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教育方针,不能代表世界先进教育的发展方向,不能促进中国教育的科学发展。 现行的高考制度的“科学”“公平”下面掩盖着不科学、不公平——人的很多重要素质是无法用分数这一把尺子来衡量的,很多特殊人才用现行高考制度也是选拔不出来的。难道这不是事实吗?大家只要认真而深入的思考一下就会明白:能够用分数衡量的教育肯定不是一流的教育! 为了与应试教育相呼应,在整个社会上已经形成了重分数轻素质、重知识轻能力、重文凭轻实践、重资历轻实干、重外在不重实质的不良风气,孩子上学还是为了考取一个好的初中、好的高中、好的大学。这个“神圣”的目标,只能通过考分来实现。你不让教师抓考分,全体家长不答应。风气,进而又形成用人机制,这种机制曾经淹没了多少真正的人才,扼杀了多少中华民族的精英啊!一道道绳索织成了一张天罗地网,把一大批“学业有专长、术业有专攻”的杰出人才都拒之网外。 由于国民对各级大学文凭的的需求,导致大学升格和扩招成风,专科向本科升格、学院向大学升格、普通大学向重点大学、综合大学升格……学校升格本来有许多软硬指标,但在善于造假的人手里都不成问题,在某种程度上这成了一场集体舞弊行为!大学,本来应该是国家最高尚、最纯洁的学术圣地,是培养人类优秀品质和完美个性的“思想库”和“实验室”,但大学扩招把大学变成了批发文凭的贸易市场。大学的扩招,是一场虚张声势的闹剧,是群体性的心照不宣的弄虚作假,是教育的现代神话,是教育上的“大跃进”,是教育的“豆腐渣”工程!它必将给教育界、国家和社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教育本是一项传承人类文明、铸造民族精神的经天纬地的公益事业,是推动社会变革和人类进步的引擎,但泥古不化的应试教育,是没有人文精神的“教育工厂”,是严重扼杀学生自由思想、学习兴趣和创造能力的“物化教育”、“奴化教育”和“毁人教育”! 我认为,中国现行的应试教育是与世界教育大潮背道而驰的。它在体制上是落后的、观念上是保守的、方法上是陈旧的、结果上是低效的。中国的应试教育已经走入穷途末路,已经引起了民怨沸腾。 1977年,中国的高考制度恢复,回想当年为这一“平等”考试制度的复始,多少人兴奋不已,多少人热泪盈眶!可时至今日,人们对于高考制度更多的是指责甚至控诉。这几年对高考弊端的罗列,可谓罄竹难书! 本文无意指责中国各级教育官员的束手无策,无意指责中国“教育家”们的装聋作哑,不能埋怨校长们的推波助澜,更不能埋怨老师们的无能为力。他们也很无奈。目前中国的应试教育制度所暴露的弊端,已经不单单是教育界的问题,也不是单单依靠教育界的改革能解决的问题,它是国人的教育观和人才观问题。国人的教育观和人才观制约着国家的劳动人事制度和干部任用机制;劳动人事制度和干部任用机制制约着高校招生制度;高校招生制度制约着教育评价制度,教育评价制度制约着应试教育制度。教育观和人才观不改变,国家的劳动人事制度和干部任用机制就不会改变,劳动人事制度和干部任用制度不改变,应试教育机制就不会改变,应试教育机制就不改变,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肯定不会取得实质性成功! 观念的固化形成体制,体制的运作又强化观念。中国的教育观念和教育体制就是这样紧紧的扭在一起,彼此纠结,越扭越紧,越扭越死,形成一个又一个的死结,我们面对着这一个个的死结忧心如焚,顿足捶胸,又一筹莫展!这就是中国教育改革面临的现状。 一个国家的政治改良,往往从教育改革开始突破。晚清的政治改良就是从废除科举考试开始的。而教育的改革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教育的规律简化为一个字就是“慢”。国人教育观和人才观的形成,国家教育机制的形成,绝非一朝一夕之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那么,冰化三尺,也非一日之暖。任何人想用快的的方法来解决教育问题,都是不懂教育的表现。革除三十多年来形成的应试教育积弊,必须持之以恒。而改革的途径无非软硬两手:软的一面是凭借舆论力量来一次教育问题的大讨论,逐渐转变国人的教育观和人才观。因为观念影响决策,决策影响行动,行动影响结果。硬的一面是凭借行政的力量掐断体制中某些驱动环节或传动的链条,也许会推进和加速观念的改变。因为体制运行对观念的形成也有催化作用。 应试教育已经病入膏肓!我们要大声疾呼:中国的志士仁人们,救救中国孩子!救救中国学校!救救中国教育!
转载自新浪博客,原文
我们的理论文章已经够多,并且太长的文章也会磨灭读者的阅读兴趣
现在的任务不是指出他有什么问题,而是如何处理他的问题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应试教育的好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