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机自习室作文

摆脱手机依赖,仅有脱机自习室还不够|手机|活动|自习室_新浪新闻
  原标题:摆脱手机依赖,仅有脱机自习室还不够  ——本文系红网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参赛作品
  西南大学在中心图书馆4楼自主阅读室开设了“脱机自习室”,进入自习室需将手机交给工作人员代为保管。据悉,这个自习室开设近一周,有学生坚持了530分钟不使用手机,也有学生十多分钟就熬不住了。(11月21日《重庆晨报》)
  很多人患上了手机依赖症,到哪儿都能看见低头族,隔几分钟就得把手机拿出来刷刷微博、逛逛朋友圈,生怕在这两三分钟的时间里错过了什么重大消息,三分钟不用手机就感觉自己被全世界孤立了。朋友聚会已经没有办法全程面对面进行沟通,说不到三句话,就习惯性掏出手机来看两眼。没带手机出门,就非常没有安全感,失魂落魄,心里空落落的,分分钟想着“必须得回去一趟拿手机”,丢下手机就像丢了魂一样。
  当然,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智能手机所带来的危害,类似于“脱机自习室”的活动层出不穷。很多高校都在践行无手机课堂,要求学生上课前将手机关机并装在固定的袋子里,下课后再将手机拿走;还有众多民间组织,发起了放下手机,拒做低头族的活动,活动形式不尽相同,有的规定每天用手机的时间,极端一点的则是完全抛弃手机;聚会活动上,大家都把手机都交出来,谁的手机先响,谁就会遭受到惩罚。
  不能否认,这些活动出发点是好的,也能唤醒我们拒绝做低头族的意识。但是,解铃还需系铃人,就脱机自习室而言,即使有人把手机放在了固定的地方,自习的时候若是身在曹营心在汉,坐立不安,就算坚持了几个小时甚至是一天 ,学习效果也并不好。如此一来,这样的活动,对其个人来说,就变成了形式主义,很容易自己感动自己。
  要想根治手机依赖症,我们需要找到其症结所在。过度依赖手机,其折射出来的问题是信息焦虑和存在感的缺失。在高节奏、快速度的社会运转节奏下,生活变成了适应,人的价值被削弱,存在感得不到应有的体现。而在手机所架构的虚拟世界里,自己则能拥有信息权,通过不停刷屏,时刻关注最新的动态,寻找与人交流的共同话题,然后发表个人观点,能以零成本迅速得到别人的反馈,能够借此寻找到一种依托于符号之上的存在感与自我价值。
  “脱机自学”的活动虽好,但对不同的个体来说,不是走到哪里都有这样的活动来时刻提醒你,放下手机,专心工作。参与一两次这个活动也并不能解决上述问题。要想根治手机依赖症,我们应该自觉将这样的活动日常化,在平时生活中,有意识地把手机放到一边,通过做一些其他的事情转移自己的注意力,能够不用手机完成的事情,尽量不用手机,慢慢戒除对手机的过分依赖,让手机回归“人类工具”的角色。
  文/杨雄(西南科技大学)
对于处处充满规则的体制内来说,称呼的事儿很讲究,玄妙之极。通过这一声称呼,我们或许可以窥见现实的生态。
相信许多未受训练、但对女权哲学感兴趣的读者们肯定也有过类似困惑——巴特勒的书写风格怎么这么艰深?她就不能好好说话么……
当年送走安书记的时候,不少人都说松了一口气,总算把这位“大爷”盼走了,因为很多人都挨过他的批评,有些还是当众不留情面的骂。而马书记离任时,很多人还有点舍不得,觉得调走的是一位“好领导”。
做美元的接盘侠尽管没有做中国股市的接盘侠危险,但在目前时候,还是有点悲剧。声明:七一网转载内容,如原作者无意将其作品刊登于本网站,请通知本站,我们将及时予以删除。
《当代党员》杂志官方微信
《党员文摘》杂志官方微信
《党课参考》杂志官方微信
七一网官方微信
《重庆人才》官方微信||||||||||||||||
当前位置:&&&&&&&正文
脱机自习室
 日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想看书却总想玩手机,手机不在身边就会感到不安,这样的手机依赖症,你是否也有?上周起,西南大学在中心图书馆4楼自主阅读室开设了“脱机自习室”,进入自习室需将手机交给工作人员代为保管。用这种方式自习,你能坚持多久?据悉,这个自习室开设近一周,有学生坚持了530分钟不使用手机,也有学生十多分钟就熬不住了。
《中国教育报》日第2版
】【】【】【】【】【】
{编辑:项佳楚}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教育报刊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中国教育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电话:(010)
细览版权信息西南大学开设“脱机自习室”
12月8日,西南大学中心图书馆内,进入自习室学习的同学自觉把手机交到入口处存放。
近日,为了减少学校的“低头族”们对手机的依赖,让同学们更好地学习,西南大学在中心图书馆开设了一间特别的“脱机自习室”。约60平方米的自习室里,有近50张桌椅,学生在进入自习室前,须将手机交由专门的工作人员保管。新华社记者
西南大学开设“脱机自习室”
12月8日,西南大学中心图书馆内,进入自习室学习的同学自觉把手机交到入口处存放。新华社记者 陈诚 摄  12月8日,西南大学中心图书馆内,同学们在“脱机自习室”内安静地学习。
12月8日,西南大学中心图书馆内,进入自习室学习的同学自觉把手机交到入口处存放。
近日,为了减少学校的“低头族”们对手机的依赖,让同学们更好地学习,西南大学在中心图书馆开设了一间特别的“脱机自习室”。约60平方米的自习室里,有近50张桌椅,学生在进入自习室前,须将手机交由专门的工作人员保管。新华社记者
[责任编辑:
看重庆新闻客户端
华龙网官方微信
华龙网新闻微信号
热线:023-
新闻热词搜索
来源:360新闻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Copyright & , All Rights Reserved.
华龙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最佳浏览环境:分辨率以上,浏览器版本IE8以上)
地址:重庆市两江新区青枫北路18号凤凰座A栋7楼 邮编:401121 广告招商:023- 传真:023-
经营许可证编号:渝B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208266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新出网证(渝)字002号
var cnzz_url=window.location.
if(cnzz_url.indexOf("referer=baofeng")!=-1){
document.write("-->西南大学自11月14日起开始在中心图书馆开设脱机自习室,鼓励学生进入自习室之前需要将手机交给工作人员保管,以实现完全脱离手机学习。
当代在校大学生也许都有过这种感受:原本想集中注意力去完成一项任务,但是只要手机放在身边,自己总会不自觉地被手机吸引了注意力,在拿起手机那一刻,想要彻底就很难了。&平时在中图呆一个小时一半时间都在玩手机啊&,一个在图书馆看书的女生这样说道。
的确,拿着手机上自习,时间会过得很快,同时给人一种&我在自习室里学习得很认真&的错觉。不过,你真的学到了吗?想必这个问题很多学生都不能给出肯定的回答。针对这个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西南大学脱机自习室的解决方法又是如何呢?
走到中心图书馆自习室门口,映入眼帘的是几张简易的工作桌,桌上标记了号码的手机保存袋十分显眼。自习之前,学生需要先把手机交给工作人员,由工作人员记录个人基本信息,放置好手机后就可进入自习室学习。
八点钟自习室开放后,就有学生陆续进入自习室学习,宽敞明亮的自习室里只有窸窸窣窣的翻书声,透过中心图书馆的落地窗,可以看到对面叠翠绵延的缙云山。
据悉,脱机记录最长已达到了九个小时,一般的学生也能自习一个多小时。据工作人员介绍,每天活动结束后他们都会统计脱机时间,根据不同的时长分发奖励,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
走出图书馆,路上的学生行色匆忙却始终抓着手机。也许,在人心浮躁的时代,我们确实需要放下这个带给我们许多快乐与烦恼的机器,心无旁骛地去做一件事了。
(编辑:田钰 李志康)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