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杯自爆磁怪怎么打 怎么回事

& 钢化玻璃自爆原因及鉴别方法
钢化玻璃自爆原因及鉴别方法
[摘要] :钢化玻璃诞生开始,就伴随着自爆问题。钢化玻璃自爆可以表述为钢化玻璃在无外部直接作用的情况下而自动发生破碎的现象。在钢化加工、贮存、运输、安装、使用等过程中均可发生钢化玻璃自爆
& & & 每到夏季,全国多个地区都进入了“烧烤模式”。不少城市近期经常报道有高层幕墙炸裂的事件发生。那么真的是像新闻中提到的玻璃被高温烧烤爆炸吗。下面就带您了解一下钢化玻璃自爆的原因。
& & & 其实从钢化玻璃诞生开始,就伴随着自爆问题。钢化玻璃自爆可以表述为钢化玻璃在无外部直接作用的情况下而自动发生破碎的现象。在钢化加工、贮存、运输、安装、使用等过程中均可发生钢化玻璃自爆。&
钢化玻璃自爆率
& & & 国内的自爆率各生产厂家并不一致,从3%~0.3%不等。一般自爆率是按片数为单位计算的,没有考虑单片玻璃的面积大小和玻璃厚度,所以不够准确,也无法进行更科学的相互比较。为统一测算自爆率,必须确定统一的假设。定出统一的条件:每5~8吨玻璃含有一个足以引发自爆的硫化镍;每片钢化玻璃的面积平均为1.8m2;硫化镍均匀分布。则计算出6mm厚的钢化玻璃计算自爆率为0.64%~0.54%,即6mm钢化玻璃的自爆率约为3‰~5‰。这与国内高水平加工企业的实际值基本吻合。&
& & & 即使完全按标准生产,也不能彻底避免钢化玻璃自爆。大型建筑物轻易就会用上几百吨玻璃,这意味着玻璃中硫化镍和异质相杂质存在的几率很大,所以钢化玻璃虽经热浸处理,自爆依然不可避免
钢化玻璃自爆机理&
自爆按起因不同可分为两种:&
& & & 一是由玻璃中可见缺陷引起的自爆,例如结石、砂粒、气泡、夹杂物、缺口、划伤、爆边等;&
& & & 二是由玻璃中硫化镍(NIS)杂质和异质相颗粒引起钢化玻璃自爆。BALLANTYNE于1961年首次提出钢化玻璃自爆的硫化镍机制。BORDEAUX和KASPERr通过对250例自爆的研究,发现引起自爆的硫化镍直径在0.04~0.65mm之间,平均粒径为0.2mm。新发现异质相颗粒引起钢化玻璃自爆。&
& & & 这是两种不同类型的自爆,应明确分类,区别对待,采用不同方法来应对和处理。前者一般目视可见,检测相对容易,故生产中可控。后者则主要由玻璃中微小的硫化镍颗粒体积膨胀引发,无法目测检验,故不可控。在实际运作和处理上,前者一般可以在安装前剔除,后者因无法检验而继续存在,成为使用中的钢化玻璃自爆的主要因素。硫化镍类自爆后更换难度大,处理费用高,同时会伴随较大的质量投诉及经济损失,造成业主的不满甚至更为严重的其他后果。所以,硫化镍引发的自爆是我们讨论的重点。
& & & 玻璃经钢化炉钢化处理后,表面层形成压应力。内部板芯层呈张应力,压应力和张应力共同构成一个平衡体。玻璃本身是一种脆性材料,耐压但不耐拉,所以玻璃的大部分破碎是张应力引发的。&
& & & 钢化玻璃中硫化镍晶体发生相变时,其体积膨胀,处于玻璃板芯张应力层的硫化镍膨胀使钢化玻璃内部产生更大的张应力,当张应力超过玻璃自身所能承受的极限时,就会导致钢化玻璃自爆。国外研究证明:玻璃主料或砂岩带入镍,燃料及辅料带入硫,在1400℃~1500℃高温熔窑燃烧熔化形成硫化镍。当温度超过1000℃时,硫化镍以液滴形式随机分布于熔融玻璃液中。当温度降至797℃时,这些小液滴结晶固化,硫化镍处于高温态的α-NiS晶相(六方晶体)。当温度继续降至379℃时,发生晶相转变成为低温状态的β-NiS(三方晶系),同时伴随着2.38%的体积膨胀。这个转变过程的快慢,既取决于硫化镍颗粒中不同组成物(包括Ni7S6、NiS、NiS1.01)的百分比含量,还取决于其周围温度的高低。如果硫化镍相变没有转换完全,则即使在自然存放及正常使用的温度条件下,这一过程仍然继续,只是速度很低而已。&
& & & 当化加热时,玻璃内部板芯温度约620℃,所有的硫化镍都处于高温态的α-NiS相。随后,玻璃进入风栅急冷,玻璃中的硫化镍在379℃发生相变。与浮法退火窑不同的是,钢化急冷时间很短,来不及转变成低温态β-NiS而以高温态硫化镍α相被“冻结”在玻璃中。快速急冷使玻璃得以钢化,形成外压内张的应力统一平衡体。在已经钢化了的玻璃中硫化镍相变低速持续地进行着,体积不断膨胀扩张,对其周围玻璃的作用力随之增大。钢化玻璃板芯本身就是张应力层,位于张应力层内的硫化镍发生相变时体积膨胀也形成张应力,这两种张应力叠加在一起,足以引发钢化玻璃的破裂即自爆。&
& & & 进一步实验表明:对于表面压应力为100MPa的钢化玻璃,其内部的张应力为45MPa左右。此时张应力层中任何直径大于0.06mm的硫化镍均可引发自爆。另外,根据自爆研究统计结果分析,95%以上的自爆是由粒径分布在0.04mm~0.65mm之间的硫化镍引发。根据材料断裂力学计算出硫化镍引发自爆的平均粒径为0.2mm.因此,国内外行业一致认定硫化镍是钢化玻璃自爆的主要原因。&
钢化玻璃自爆还有一些其他因素:玻璃开槽及钻孔的不合理、质量较差、厚度不均如、应力分布不均例如弯钢化玻璃及区域钢化玻璃等。&
如何鉴别钢化玻璃的自爆&
& & & 首先看起爆点(钢化玻璃裂纹呈放射状,均有起始点)是否在玻璃中间,如在玻璃边缘,一般是因为玻璃未经过倒角磨边处理或玻璃边缘有损伤,造成应力集中,裂纹逐渐发展造成的;如起爆点在玻璃中部,看起爆点是否有两小块多边形组成的类似两片蝴蝶翅膀似的图案(蝴蝶斑),如有仔细观察两小块多边形公用边(蝴蝶的躯干部分)应有肉眼可见的黑色小颗粒(硫化镍结石),则可判断是自爆的;否则就应是外力破坏的。玻璃自爆典型特征是蝴蝶斑。玻璃碎片呈放射状分布,放射中心有二块形似蝴蝶翅膀的玻璃块,俗称“蝴蝶斑”。nis结石位于二块"蝴蝶斑"的界面上。
相关新闻: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华玻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华玻璃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华玻璃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玻璃餐桌为啥自爆?
第19版:晚报实验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当心家里的那些不定时炸弹
玻璃餐桌为啥自爆?
本期策划 李环宇
&&&&王先生&供图
&&&&因其外观美丽,钢化玻璃制品近年来成为家居市场的宠儿,不过钢化玻璃有自爆的特性,读者王先生就遭遇了钢化玻璃餐桌自爆的情况,幸好玻璃碎片没有划伤人。钢化玻璃为什么会自爆?本报生活实验室栏目带您一探究竟。&&&&▌回顾&钢化玻璃餐桌突然碎成碴儿&&&&王先生告诉记者,7月7日晚上6点多,吃完晚饭后,餐桌的玻璃台面突然发出了砰的一声巨响,一下子变成了一地的碎玻璃碴儿。&&&&王先生说,当时桌子上没有放任何重物,并且他家的锅也从来不往餐桌上放,为了防止餐桌受热,上面还铺有桌布和垫子。他说,家里这张钢化玻璃餐桌已经买了8年,从没出现过问题。怎么好好的就爆炸了?&&&&记者看到,王先生家的这张餐桌有两层钢化玻璃,中间形成一个放置杂物的空间,发生爆炸的是玻璃桌面。王先生说,餐桌的桌面是椭圆形,非常结实,有1厘米厚。爆炸后,桌面变成了一地大小相似的玻璃碴儿,旁边柜子上的油漆也被炸花了。&&&&▌探因&硫化镍杂质是玻璃自爆主因&&&&其实,钢化玻璃的安全性很高。同等厚度的钢化玻璃抗冲击强度和抗弯强度都是普通玻璃的3到5倍。此外钢化玻璃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能承受的温差是普通玻璃的3倍,可承受300℃的温差变化。&&&&但是,在高强度和高耐热的优点下,钢化玻璃也有缺点,就是会在无直接机械外力作用下发生自爆。根据行业经验,普通钢化玻璃的自爆率在0.1%到0.3%左右。造成钢化玻璃自爆的原因有很多,一个原因是内部含有的硫化镍粒子发生体积膨胀。玻璃中的硫化镍粒子是随机分布的,如果它们位于钢化玻璃最大应力(即物体由于外因,如受力、湿度、温度场变化等而变形时,在物体内各部分之间产生相互作用的内力,以抵抗这种外因的作用,并试图使物体从变形后的位置恢复到变形前的位置)部位,该粒子就可能成为钢化玻璃自爆的起爆点。另一个原因是玻璃表面和边缘的质量问题。玻璃在加工、运输、储存和施工过程中,很有可能造成划痕、炸口和爆边等缺陷。玻璃表面本来存在大量的微裂痕,在例如水蒸气、玻璃台面上放重物等情况下,都有可能加速微裂痕的扩展,当裂痕尺寸接近或达到临界值时,裂纹快速扩张,最终导致玻璃破碎。此外,钢化玻璃尺寸越大、玻璃板越厚,自爆的概率就越大。&&&&▌建议&&&&如何防止钢化玻璃&&&&自爆不伤人?&&&&一是选用正规厂家生产的钢化玻璃制品,因为选材工艺控制较严,混入杂质的概率较低。二是做好玻璃的保护,防止爆边、掉角。此外,在选购钢化玻璃制品时,消费者要先查看商品的标识上是否有厂址厂名、执行标准、3C标志等。三是在钢化玻璃上贴上防爆膜,可以减少玻璃碎片对人的伤害。&&&&本报记者&王琪鹏&李环宇&J219&J002
<INPUT type=checkbox value=0 name=titlecheckbox sourceid="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技术支持:您是在找:
当前位置: &
人气:-发表时间: 14:50【
 钢化玻璃自爆原因及解决办法    自爆及其分类    钢化玻璃自爆可以表述为钢化玻璃在无外部直接作用的情况下而自动发生破碎的现象。在钢化加工、贮存、运输、安装、使用等过程中均可发生钢化玻璃自爆。自爆按起因不同可分为两种:一是由玻璃中可见缺陷引起的自爆,例如结石、砂粒、气泡、夹杂物、缺口、划伤、爆边等;二是由玻璃中硫化镍(NiS)杂质膨胀引起的自爆。    这是两种不同类型的自爆,应明确分类,区别对待,采用不同方法来应对和处理。前者一般目视可见,检测相对容易,故生产中可控。后者则主要由玻璃中微小的硫化镍颗粒体积膨胀引发,无法目测检验,故不可控。在实际运作和处理上,前者一般可以在安装前剔除,后者因无法检验而继续存在,成为使用中的钢化玻璃自爆的主要因素。硫化镍类自爆后更换难度大,处理费用高,同时会伴随较大的质量投诉及经济损失,造成业主的不满甚至更为严重的其他后果。所以,硫化镍引发的自爆是我们讨论的重点。    钢化玻璃自爆机理    钢化玻璃内部的硫化镍膨胀是导致钢化玻璃自爆的主要原因。玻璃经钢化处理后,表面层形成压应力。内部板芯层呈张应力,压应力和张应力共同构成一个平衡体。玻璃本身是一种脆性材料,耐压但不耐拉,所以玻璃的大部分破碎是张应力引发的。    钢化玻璃中硫化镍晶体发生相变时,其体积膨胀,处于玻璃板芯张应力层的硫化镍膨胀使钢化玻璃内部产生更大的张应力,当张应力超过玻璃自身所能承受的极限时,就会导致钢化玻璃自爆。国外研究证明:玻璃主料石英砂或砂岩带入镍,燃料及辅料带入硫,在1400℃~1500℃高温熔窑燃烧熔化形成硫化镍。当温度超过1000℃时,硫化镍以液滴形式随机分布于熔融玻璃液中。当温度降至797℃时,这些小液滴结晶固化,硫化镍处于高温态的α-NiS晶相(六方晶体)。当温度继续降至379℃时,发生晶相转变成为低温状态的β-NiS(三方晶系),同时伴随着2.38%的体积膨胀。这个转变过程的快慢,既取决于硫化镍颗粒中不同组成物(包括Ni7S6、NiS、NiS1.01)的百分比含量,还取决于其周围温度的高低。如果硫化镍相变没有转换完全,则即使在自然存放及正常使用的温度条件下,这一过程仍然继续,只是速度很低而已。    当玻璃钢化加热时,玻璃内部板芯温度约620℃,所有的硫化镍都处于高温态的α-NiS相。随后,玻璃进入风栅急冷,玻璃中的硫化镍在379℃发生相变。与浮法退火窑不同的是,钢化急冷时间很短,来不及转变成低温态β-NiS而以高温态硫化镍α相被&冻结&在玻璃中。快速急冷使玻璃得以钢化,形成外压内张的应力统一平衡体。在已经钢化了的玻璃中硫化镍相变低速持续地进行着,体积不断膨胀扩张,对其周围玻璃的作用力随之增大。钢化玻璃板芯本身就是张应力层,位于张应力层内的硫化镍发生相变时体积膨胀也形成张应力,这两种张应力叠加在一起,足以引发钢化玻璃的破裂即自爆。    进一步实验表明:对于表面压应力为100MPa的钢化玻璃,其内部的张应力为45MPa左右。此时张应力层中任何直径大于0.06mm的硫化镍均可引发自爆。另外,根据自爆研究统计结果分析,95%以上的自爆是由粒径分布在0.04mm~0.65mm之间的硫化镍引发。根据材料断裂力学计算出硫化镍引发自爆的平均粒径为0.2mm.因此,国内外玻璃加工行业一致认定硫化镍是钢化玻璃自爆的主要原因。    钢化玻璃自爆还有一些其他因素:玻璃开槽及钻孔的不合理、玻璃原片质量较差、厚度不均如压花玻璃、应力分布不均例如弯钢化玻璃及区域钢化玻璃等。
下一篇:上一篇:
您的浏览历史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玻璃杯自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