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岁工作了还能出国留学吗读博后吗

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查看: 4264|回复: 26
最后登录在线时间532 小时寄托币1090 声望125 注册时间阅读权限35帖子精华0积分2267UID2237371
特级会员, 积分 2267, 距离下一级还需 733 积分
声望125 寄托币1090 注册时间精华0帖子
不要用现在的眼光来看,要已5-7年之后的眼光来看.
我限定仅仅从事业来看,说啥美国研究生待遇好,生活条件好的,都暂时不谈. 贪恋美国生活条件的,请直接读cs
我先抛砖引玉,说说我的观点, 我觉得很有可能不值得. 原因如下:
1) 国内发展很快, 现在很多领域的文章, 中国的已经不逊于美国, 并且中国的文章档次正在上升, 出国很难比国内读博发更好的
2) 由于国内现在paper多, 档次也稳步提高, 发Nature Science越来越频繁之后, paper作为评定标准的作用就要下降了;
3) 接第二条, 文章现在大部分在西方的控制之下, &圈子&现象很明显, 当中国实力明显低于西方的时候,自然喜欢引入在西方&圈子&内混的好的, 以便于赶超. 但是等中国实力上来了, 自然也就不在理这些西方的&圈子&, 类似前苏联也不已发西方高档杂志为荣一样.
4) 接上两条, 其实paper又多又好的组, 更多靠的是&热点&, 这些&热点&其实啥都不是,纯炒出来的. 看现在西方的高能物理之类的,没funding了,行业头牌都亲自都去添中国的脚了. 那个时候海龟能否比过土鳖很难说.
5) 从2 3 4 的结论看, 以后中国的科研自然要按照中国的规则办, 海龟能否赢土鳖, 很难.
6) 等对海龟有利的规则(paper)降低以后, 人之常情就出来了, 高校扩张现在快完了, 坑的位置不太有可能再有爆炸性的增长, 海龟到时候没什么拿出来的硬通货(目前可以说是paper)可以砸死土鳖. 土鳖可能是某某院士的学生, 某某学者的师弟, 某某领导,基金评审人的嫡系, 你说系里先找谁?
7) 更严峻的是对低级职位,比如讲师的, 的打击. 特聘人才都不太看paper, 讲师比啥paper, 自然要招自己人巩固地盘,招海龟来还要抢资源.
8) 总之, 硬条件(paper)没了, 各路神仙就都来了.
个人觉得,在国内一流师门下读完phd, 自带干粮出来postdoctoral一两年可能是最佳选择.
王版主也发表一下意见把
最后登录在线时间875 小时寄托币493 声望65 注册时间阅读权限30帖子精华0积分926UID3595231
高级会员, 积分 926, 距离下一级还需 674 积分
声望65 寄托币493 注册时间精华0帖子
最后登录在线时间875 小时寄托币493 声望65 注册时间阅读权限30帖子精华0积分926UID3595231
高级会员, 积分 926, 距离下一级还需 674 积分
声望65 寄托币493 注册时间精华0帖子
能否预测一下CS在未来10-20年的走势?
最后登录在线时间532 小时寄托币1090 声望125 注册时间阅读权限35帖子精华0积分2267UID2237371
特级会员, 积分 2267, 距离下一级还需 733 积分
声望125 寄托币1090 注册时间精华0帖子
<font color="#0560 发表于
能否预测一下CS在未来10-20年的走势?
在美国的形式,肯定是越来越差.
这是伴随这整个美国中产阶级的衰落,是个大历史趋势.
不过, 从收入,工作难易, 工作岗位的分布广度(地理和层次)上看, 还会一直是最好的专业, 尤其是对国际学生.&&
最后登录在线时间1152 小时寄托币1936 声望139 注册时间阅读权限30帖子精华0积分1153UID2784211
高级会员, 积分 1153, 距离下一级还需 447 积分
声望139 寄托币1936 注册时间精华0帖子
同意lz的观点。C9高校本科+直博+国外1~2年博后然后留校的例子太多了。单纯在国内高校做faculty这件事情上,国内读博确实是个捷径。
不过我还想补充一点,如果从个人长期发展讲,应该是出国更好。国内虽然也能发出很好的文章,但是很多是靠自己捧出来的,实际科研水平和国外的差距应该不止5年,博士培养从上课到答辩都是闹眼子。国外读出来的博士,竞争力还是更大的,对长远发展更有利。
总评分:&寄托币 + 8&
最后登录在线时间532 小时寄托币1090 声望125 注册时间阅读权限35帖子精华0积分2267UID2237371
特级会员, 积分 2267, 距离下一级还需 733 积分
声望125 寄托币1090 注册时间精华0帖子
rectus 发表于
同意lz的观点。C9高校本科+直博+国外1~2年博后然后留校的例子太多了。单纯在国内高校做faculty这件事情上, ...
国外的文章不也是相互捧嘛, 只不过相互隐蔽一点, 高明一点罢了, 没啥实质区别. 学术界的通病.
你说iOS, WP和Android, 每个都能写100篇文章证明自己的比别人的好, 但是好不好自有市场的考验. 学术界没这种硬标准, 自然就是靠捧
要说所谓能力的培养, 如果感兴趣,我们可以再开个帖子讨论.
最后登录在线时间1152 小时寄托币1936 声望139 注册时间阅读权限30帖子精华0积分1153UID2784211
高级会员, 积分 1153, 距离下一级还需 447 积分
声望139 寄托币1936 注册时间精华0帖子
HumanEmpire 发表于
国外的文章不也是相互捧嘛, 只不过相互隐蔽一点, 高明一点罢了, 没啥实质区别. 学术界的通病.
你说iOS, ...
好啊,再开个帖子呗
最后登录在线时间218 小时寄托币232 声望52 注册时间阅读权限20帖子精华0积分187UID3497754
初级会员, 积分 187, 距离下一级还需 163 积分
声望52 寄托币232 注册时间精华0帖子
据一个在国外长期任职,且在国内也有兼聘职务的同行业教授说:
美国现在博士特别多,fund在削,位置也越来越少,一个postdoc也开始很多抢了;中国人在国外做faculty很难,除了学术要牛出美国同行一截,还要有native的口语才行。而在国内,博士也越来越多,文章也越来越多,5-10年后,中国土鳖博士也会很难找工作,而美国的博士回国也很难找工作,只有杰出的博士才能找到满意的工作。
总之,现在学术圈越来越不好混。
不能更认同
的确是这样!现在土博士就很难找工作
总评分:&寄托币 + 14&
最后登录在线时间514 小时寄托币922 声望205 注册时间阅读权限30帖子精华0积分904UID2682119
高级会员, 积分 904, 距离下一级还需 696 积分
声望205 寄托币922 注册时间精华0帖子
我发现怎么humanempire每一个方面都懂很多。。。
最后登录在线时间532 小时寄托币1090 声望125 注册时间阅读权限35帖子精华0积分2267UID2237371
特级会员, 积分 2267, 距离下一级还需 733 积分
声望125 寄托币1090 注册时间精华0帖子
Johnsonzheng 发表于
我发现怎么humanempire每一个方面都懂很多。。。
只是我的个人推断。
想等等看王版主的看法。
最后登录在线时间1859 小时寄托币2731 声望152 注册时间阅读权限35帖子精华1积分1794UID3457128
特级会员, 积分 1794, 距离下一级还需 1206 积分
声望152 寄托币2731 注册时间精华1帖子
HumanEmpire 发表于
只是我的个人推断。
想等等看王版主的看法。很好奇humanEmpire大侠是做啥的啊?
最后登录在线时间2307 小时寄托币2585 声望208 注册时间阅读权限35帖子精华0积分1792UID2848081
特级会员, 积分 1792, 距离下一级还需 1208 积分
声望208 寄托币2585 注册时间精华0帖子
Zhengyu_Xia 发表于
据一个在国外长期任职,且在国内也有兼聘职务的同行业教授说:
美国现在博士特别多,fund在削,位置也越来 ...
“杰出的博士”是指那种先靠发文章搞学术混到绿卡,然后没了身份限制找到工业界工作的那种么?
最后登录在线时间2307 小时寄托币2585 声望208 注册时间阅读权限35帖子精华0积分1792UID2848081
特级会员, 积分 1792, 距离下一级还需 1208 积分
声望208 寄托币2585 注册时间精华0帖子
Zhengyu_Xia 发表于
据一个在国外长期任职,且在国内也有兼聘职务的同行业教授说:
美国现在博士特别多,fund在削,位置也越来 ...
估计几年以后,找postdoc的难度跟现在当faculty的难度差不多。。。面临的选择只有回国或者转cs了。。。cs大法好,转cs保平安。。。
最后登录在线时间10575 小时寄托币35596 声望1905 注册时间阅读权限50帖子精华2积分128501UID2342950
声望1905 寄托币35596 注册时间精华2帖子
<font color="#2347250 发表于
估计几年以后,找postdoc的难度跟现在当faculty的难度差不多。。。面临的选择只有回国或者转cs了。。。cs ...
我觉得不至于啊,faculty位置那么好占住了没人走,postdoc做做很多人就走了
只能说相比那个待遇,竟然也难找了,难以接受让人感到
最后登录在线时间1199 小时寄托币-3536 声望21 注册时间阅读权限0帖子精华0积分27UID3078833
声望21 寄托币-3536 注册时间精华0帖子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2015 US-applicant
【美国】2015 US-applicant
美版2015offer达人
【美国】2015飞跃美国幸运儿
美版守护者
【美国】美版守护者
Golden Apple
【长老会员】奖励所有长老会员
广州九微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GTER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小木虫 --- 500万硕博科研人员喜爱的学术科研平台(黑色的水杯)
([已注销])
第三方登录:【discussion】40岁出国薄后,现实吗(生活方式,博士,中国人,博士后,基金) - 留学出国 - 生物秀
标题: 【discussion】40岁出国薄后,现实吗(生活方式,博士,中国人,博士后,基金)
摘要: 我35岁读的博士,去年38毕业,三年不堪回首。老师没有钱,没有课题。我大年30做实验到7点。毕业了,因为我是第一学历不好的问题在一个烂学校工作,虽然博士硕士都是重点中的重点。今年39了,还想出国薄后,我有时觉得我都老了和别人比,人家博士毕业30,我都快40了,还想出国,还有机会吗,现实吗?
呵呵,咋没机会啊?! 你能想到出国已经是比别人多了一个机会,看看里的前辈。出去不是什么使命但是那是一个过程,过程给你带来的经历是别的不能替代的,而不在乎你的年龄,只要你有那可求知的心就足够了! 现在处理一些自己比较棘手的问题就这样“出去后悔几年,不出去后悔一辈子!”
哎。一声叹息。
如果出来,也要给回去留条后路。
出国不好耍,能让我每天给自己开心的工作的理由是以后能回国做点事情。所以,要想好,出来的寂寞会把你的梦想慢慢的活活吞噬,当然也能在寂寞中重生,就像我一样,每天给自己找个理由不要去寂寞,不要去孤独,而是快乐的生活着!三思而后行!没有梦想可以幻想,没有幻想可以有梦想!
出国就是一种经历,开开眼界,提升一下自己的水平,至于以后能不能回国以及回国后能不能做点事情,那都是难以预测的。国外的生活所谓寂寞其实就分怎么看了,国内的生活也没有不寂寞到哪里去吧?大家不也都是朝九晚五的上班下班?个人还是很推荐出国的,如果去对了实验室,几年只能就可以脱胎换骨,那可不仅仅是几篇文章的问题了,路要宽广得多。当然了,前提是找对了实验室而且自己又肯干。
先在国内占个位子再出来。
年龄大,时间比较紧迫,除了事业前途,还有家庭等责任,所需考虑的问题应该更多。“在一个烂学校工作”,判断您似乎想通过出国博后培训带来回国后更多的机遇?更好的工作岗位?有可能,但不一定就有好职位,似乎现在好多院校对海归的年龄也在限制;如果您在博后期间发了很多大文章又拿了不少基金,那前途就不止在中国了。40岁还是青年人,每个年龄阶段都有自己的憧憬和梦想,在美国好多40多岁的人在考USLME,为了更美好的生活,人们都在不断地奋斗。当我在做出一个决定前,我都会在设想如果我走了这条路,最好的结果是...,最坏的结果是...,那最好的结果会有什么遗憾,将最坏结果的心理承受度与好结果的遗憾进行比较,如果觉得无怨无悔即使是最坏的结果,那么就大胆往前走。我当年硕士毕业在即,找工作和考博不确定,我去北京找一个老乡可以帮助我找工作,在去老乡医院的路上我很疲惫,坐在椅子上,太阳很足,我竟然在路边的椅子上睡了一觉,醒来在思考到底是找工作还是考博呢,如果我托关系进了一家北京的大医院我很快乐吗,我心里仍会有遗憾觉得没去读博,遗憾会促使我继续去读博,那么现在考博的话如果没考上也没找工作我能接受吗,我用了不到30分钟的时间想通了-我可以接受我努力后的失败,但不能接受内心的遗憾。于是我没去找老乡,踏上了联系导师的路途。我努力了,尝试了,也体验了失败的痛心和滋味,那年我也没去工作继续复习考博,第二年成功了,这是我走过的路,没有遗憾,虽然也有痛。我过去一直都有出国的梦想,把美国想像得就是美(丽)国。现在出来有了一些体会,US并非我过去所想象的那么美。承认人家的体制真是很健全使得工作运作有效,但是仍有不美之处。我们从小在中国长大,很多文化根深蒂固,难以融入美国文化,造成很多在生活中甚至工作中的不便。在美国的中国人人气与国内相比大减,孤独,没有或缺乏能够真正分享快乐和痛苦的亲人朋友,这里大家似乎都忙各有各的事。实验室老板各种人都有,有PUSH的,有歧视的,有冷酷的,也有慈善的。实验室资源及管理是要比国内好。实验室的博后有的能出文章,有的好多年连一篇也没有。博后的实验工作个人认为没有国内临床那么忙,当然个别博后一天工作15小时以上也是有的。有些博后培训期间发了像样的文章拿了基金就得到了老板的位置,这些都是有的。总之美国确实美,但是不是那么美。不过这些体会也只有踏了这块土地才会有。个人经历有感而发,希望对您有意义。祝梦想成真!
建议在保留国内大学工作岗位的前提下,再好好想办法出国做博后!
“出去后悔几年,不出去后悔一辈子!” 是啊,身在美国才知道出国真的不容易,为了实现儿时的梦想,让人生经历更加丰富,不让自己一辈子后悔,一定要坚持到底!朋友们,一起努力吧。
有机会就出去吧,但是不要丢掉国内的工作!
个人认为,很多事情都是由自己的处境决定的,之后又找一些大众化的理由来证实自己的选择是对的。有一句话说的好:好的东西不一定适合你。所以,只要做出了选择,就应该坚持走下去,患得患失是没有用的。因为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其经历也是不可复制的。
你的人生/职业目标是什么?
应该,是可以的吧
40算什么有梦想的人永远都年轻不要等到80的时候后悔当年没有出去闯一下加油lz
40岁我们不说豪言壮语,有一些一声不后悔之类豪言壮语对年龄大的人以没有吸引力。算算还20年就退休了。看了你的经历,你这些年已做了一些东西,也能吃苦,出国没问题,但几年回来后可以找到一份工作,但往上爬的机会以很少,你现在的问题是对现在的工作是否可以忍受?切忌,别听豪言壮语。梦想是梦想,现实是现实。
每天给自己找个理由不感到寂寞,不感到孤独,不用和老婆吵架!
四十岁出国不算晚啊很多人都是这个时侯出来做博后的就是要好好想想值不值得了
你结婚了吗?你出去的话老婆孩子怎么办?不能太自私哦!我是男的。
去吧,给国内减少一个竞争对手,最好不要回来
不在乎你的年龄,只要你有那可求知的心就足够了!
有时候,年龄是你经验的资本~
保留国内职位, 做交流教师的休假年sabbatical year, 比做博士后好多了.可以脱离国外年轻博士后之间的不正当竞争. 而且, 国外的老板还可以少给你钱, 解决经济危机造成的各个资源短缺问题.此外, 人家金庸一大把年纪还念学位呢, 您年轻多了.
做个半年的访问学者比较划算。既出了国镀了金,又没有压力。你何必去死折腾呢?
很多时候我们不敢舍,最后就没有”得“
很多时候我们不敢舍,最后就没有”得“
找个机会办个停薪留职,出来混个两到三年,镀镀金,出几篇文章,既开了眼界,又给自己将来在国内更上一层楼多了一份资本。千万别丢了国内的位置!!我在德国做临床神经科,不知楼主从事什么专业?如想到德国来,我愿意帮你提供点信息。
同意楼上的。只要你有某些实验室需要的技术,出来做postdoctor,没有问题。只是国外不应该是你的根基所在,因为过了一定年纪,在国外走学术想升就比较困难。建议你重点还是放在国内,出来做个两三年丰富自己还是很好的。
出来吧,出来的一个好处之一就是你不会觉得40岁很成问题。看看这里的教授,60岁正当年,70岁还能干,80岁还露脸。在国内基本是不可能了。美国机会和人口相比,还是多些。国内竞争太激烈了,除了同行的压力,还有新一代年轻人的压力。而好的学校就那么几所,手指头和脚指头加起来,基本就是这个数了。美国不一样,哪怕你在个不起眼的小城市,只要大学排名能到150名左右,基本还是有像样的大学和像样的教授的。再说,人生在于折腾,多走几个地方是挺好的。来美国肯定会体验一种不同的生活方式。但是我完全同意student_lucy朋友的观点,美国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美。再说现在来美国工作学习的中国人越来越多,没有人能保证出国一定给你带来最大的收益。当然如果是10年前,出国一趟,包你受用终身。回国后只要你不是脑残,都会委以重用。但是现在,如果还想回国,除了发好文章之后,还有很多其他复杂的因素吧。归纳一下,来美国就是为了开开眼界,换种生活方式。接收一种新的思维方式,至于指望通过出国改变命运,追回失去的青春,恐怕这个几率也很低。如果喜欢清净的生活,安静的环境,来美国。如果喜欢相对热闹一些的感觉,留在国内吧,以后找机会来美国开个会,短期培训什么的,大可不必丢了工作,来美国。多说一句,对美国的失望不是坏事,只能说明我们的国家在进步。左右为难也不是坏事,只能说明无论在哪个国家,都会有你的一席之地。楼主,请好好享受你这甜蜜的烦恼吧。毕竟无路可走才叫真正的痛苦。
你这番话很经典!超级同意一句话,出来后悔几年,但不出来后悔一辈子!40岁不算晚,我在美国这边看到40多岁的人还在公交车上看论文呢,真的不算晚!别犹豫了,一犹豫年龄就更大了!!!想当年我博士毕业,回到单位,想走单位公派出下国的路子,管人事的人左右不让我报名,说没这回事,冷嘲热讽的,脸比屁股还难看,我连报名的资格都没有,我们学院每年都有名额公派的,就是轮不到我,我工作多年,就是轮也轮到我了,就是不让你报,气死你!没办法,只好自己网上申请国家公派资助的,认认真真查文献,写申请书,网上递交,交了500元评审费,谁知道,苍天有眼,终于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全额资助,出来了。楼主,有梦想,就要去努力,条条路通罗马,只要你想出国,就一定能出国,因为现在出国的途径很多,不是一条独木桥,加油吧,祝福你!出来看看,还是很好的,不是天堂,但也绝对不是地域,会有很多感触的!最重要的是,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出来吧,出来的一个好处之一就是你不会觉得40岁很成问题。看看这里的教授,60岁正当年,70岁还能干,80岁还露脸。在国内基本是不可能了。美国机会和人口相比,还是多些。国内竞争太激烈了,除了同行的压力,还有新一代年轻人的压力。而好的学校就那么几所,手指头和脚指头加起来,基本就是这个数了。美国不一样,哪怕你在个不起眼的小城市,只要大学排名能到150名左右,基本还是有像样的大学和像样的教授的。再说,人生在于折腾,多走几个地方是挺好的。来美国肯定会体验一种不同的生活方式。但是我完全同意student_lucy朋友的观点,美国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美。再说现在来美国工作学习的中国人越来越多,没有人能保证出国一定给你带来最大的收益。当然如果是10年前,出国一趟,包你受用终身。回国后只要你不是脑残,都会委以重用。但是现在,如果还想回国,除了发好文章之后,还有很多其他复杂的因素吧。归纳一下,来美国就是为了开开眼界,换种生活方式。接收一种新的思维方式,至于指望通过出国改变命运,追回失去的青春,恐怕这个几率也很低。如果喜欢清净的生活,安静的环境,来美国。如果喜欢相对热闹一些的感觉,留在国内吧,以后找机会来美国开个会,短期培训什么的,大可不必丢了工作,来美国。多说一句,对美国的失望不是坏事,只能说明我们的国家在进步。左右为难也不是坏事,只能说明无论在哪个国家,都会有你的一席之地。楼主,请好好享受你这甜蜜的烦恼吧。毕竟无路可走才叫真正的痛苦。
失意的时候喜欢看看朋友们的发言,感觉很温暖也很有力量!
引用内容:出来吧,出来的一个好处之一就是你不会觉得40岁很成问题。看看这里的教授,60岁正当年,70岁还能干,80岁还露脸。在国内基本是不可能了。美国机会和人口相比,还是多些。国内竞争太激烈了,除了同行的压力,还有新一代年轻人的压力。而好的学校就那么几所,手指头和脚指头加起来,基本就是这个数了。美国不一样,哪怕你在个不起眼的小城市,只要大学排名能到150名左右,基本还是有像样的大学和像样的教授的。再说,人生在于折腾,多走几个地方是挺好的。来美国肯定会体验一种不同的生活方式。但是我完全同意student_lucy朋友的观点,美国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美。再说现在来美国工作学习的中国人越来越多,没有人能保证出国一定给你带来最大的收益。当然如果是10年前,出国一趟,包你受用终身。回国后只要你不是脑残,都会委以重用。但是现在,如果还想回国,除了发好文章之后,还有很多其他复杂的因素吧。归纳一下,来美国就是为了开开眼界,换种生活方式。接收一种新的思维方式,至于指望通过出国改变命运,追回失去的青春,恐怕这个几率也很低。如果喜欢清净的生活,安静的环境,来美国。如果喜欢相对热闹一些的感觉,留在国内吧,以后找机会来美国开个会,短期培训什么的,大可不必丢了工作,来美国。多说一句,对美国的失望不是坏事,只能说明我们的国家在进步。左右为难也不是坏事,只能说明无论在哪个国家,都会有你的一席之地。楼主,请好好享受你这甜蜜的烦恼吧。毕竟无路可走才叫真正的痛苦。去美国看看一直是我的梦想,这位大侠的话我会好好玩味!谢谢了。
我认识一个我非常尊敬的老师。我讲讲他的经历,或许大家有些感受。他是我国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研究生,研究生毕业后留在一个二流大学任教,聪明过人,评了副教授。先是公派去美国高校2年,回来后触动很大,47岁申请出去念博士,51岁毕业,54岁博士后出站。出站后留在美国,在一个企业工作了13年。07年回国了,叶落归根。老人非常爱国,他的儿女都在美国,但是非常无奈,捐助了近10个大学生。每每聊起现实,无比愤懑,让人无比感伤这个世道。
哈哈 帖子别沉下去,让60后们交流一下,我的情况和楼主相似,单位不好不坏,再升迁可能性不大,现在想出去主要为了孩子,想让她得到最好的教育,国内考大学整个孩子和家长都能脱好几层皮(我孩子现在5年级),自己这一辈子就这样了,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对科研也不感兴趣,主要到美国后干几年能不能搞个美国或加拿大移民等,自己回来不回来无所谓,只要将来在找个工作就行了。
相关热词:
生物秀是目前国内最具影响力的生物医药门户网站之一,致力于IT技术和BT的跨界融合以及生物医药领域前沿技术和成功商业模式的传播。为生物医药领域研究人员和企业提供最具价值的行业资讯、专业技术、学术交流平台、会议会展、电子商务和求职招聘等一站式服务。
官方微信号:shengwuxiu
电话:021-帐号:密码:下次自动登录{url:/nForum/slist.json?uid=guest&root=list-section}{url:/nForum/nlist.json?uid=guest&root=list-section}
贴数:39&分页:霸王龙发信人: zk2010 (霸王龙), 信区: QingJiao
标&&题: Re: 40岁读博急求一点实质性建议和意见,谢谢!
发信站: 水木社区 (Mon Apr 20 17:29:31 2015), 站内 && 没人愿意要把
-- && ※ 来源:·水木社区 ·[FROM: 210.74.196.*]
大牛牛发信人: ohiostate (大牛牛), 信区: QingJiao
标&&题: Re: 40岁读博急求一点实质性建议和意见,谢谢!
发信站: 水木社区 (Mon Apr 20 17:31:50 2015), 站内 && 4,5年前, 同学的哥哥40岁开始读经济类的博士。3年后毕业,去了山东某职业学院当老师
【 在 zk2010 (霸王龙) 的大作中提到: 】
: 没人愿意要把
&& -- && ※ 来源:·水木社区 ·[FROM: 210.73.36.*]
Sad But True发信人: FourierZy (Sad But True), 信区: QingJiao
标&&题: Re: 40岁读博急求一点实质性建议和意见,谢谢!
发信站: 水木社区 (Mon Apr 20 17:34:02 2015), 站内 && 最近班上出现很多大龄想读博士进高校的现象,不知道啥原因。 && 现在高校工作强度之大,竞争之残酷,考核之严厉,考评政策之不稳定,工资之低,门槛之高,是不是被外界误解了?以为高校可以养老? &&&&&&&&&& 【 在 lapl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今年40,硕士毕业十几年,对目前工作不满意,想读博士转转运。我以前的硕导帮我美言,目前有一个牛导愿意收我,马上就要面试了(我硕导有面子,面试只是形式,但马上要决定)。我的专业是物理,也许这个专业读博士的不多。
: 我只想问一句:假如我最晚45岁成为新鲜博士,我有没有可能在中国的任何一间公立高校找到一份至少是讲师的带事业编制工作?
&& -- && ※ 来源:·水木社区 ·[FROM: 124.93.248.*]
霸王龙发信人: zk2010 (霸王龙), 信区: QingJiao
标&&题: Re: 40岁读博急求一点实质性建议和意见,谢谢!
发信站: 水木社区 (Mon Apr 20 17:36:45 2015), 站内 &&&& 【 在 ohiostate 的大作中提到: 】
: 4,5年前, 同学的哥哥40岁开始读经济类的博士。3年后毕业,去了山东某职业学院当老师
恩 不好找工作了。年龄硬伤
-- && ※ 来源:·水木社区 ·[FROM: 210.74.196.*]
大牛牛发信人: ohiostate (大牛牛), 信区: QingJiao
标&&题: Re: 40岁读博急求一点实质性建议和意见,谢谢!
发信站: 水木社区 (Mon Apr 20 17:38:02 2015), 站内 && 所以, 找个正经高校基本不可能了。除非紧缺专业
【 在 zk2010 (霸王龙) 的大作中提到: 】
: 恩 不好找工作了。年龄硬伤
&& -- && ※ 来源:·水木社区 ·[FROM: 210.73.36.*]
每天爱你多一些发信人: sorb (每天爱你多一些), 信区: QingJiao
标&&题: Re: 40岁读博急求一点实质性建议和意见,谢谢!
发信站: 水木社区 (Mon Apr 20 20:33:46 2015), 站内 && 就是,大牛牛忒不厚道。 && 【 在 danube (多惱:你那麼美~)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这种功成名就的也来冒充青椒。
&&&& -- && ※ 来源:·水木社区 newsmth.net·[FROM: 111.199.13.*]
每天爱你多一些发信人: sorb (每天爱你多一些), 信区: QingJiao
标&&题: Re: 40岁读博急求一点实质性建议和意见,谢谢!
发信站: 水木社区 (Mon Apr 20 20:34:51 2015), 站内 && 我一直觉得工作多年后读研读博的都是在社会上混得不如意的。现在还要加上一个工作多年后还想进高校的。 && 【 在 FourierZy (Sad But True) 的大作中提到: 】
: 最近班上出现很多大龄想读博士进高校的现象,不知道啥原因。
: 现在高校工作强度之大,竞争之残酷,考核之严厉,考评政策之不稳定,工资之低,门槛之高,是不是被外界误解了?以为高校可以养老?
&&&& -- && ※ 来源:·水木社区 newsmth.net·[FROM: 111.199.13.*]
咸小鱼发信人: xianxiaoyu (咸小鱼), 信区: QingJiao
标&&题: Re: 40岁读博急求一点实质性建议和意见,谢谢!
发信站: 水木社区 (Tue Apr 21 09:46:28 2015), 站内 && 认识个41岁的博士,男的,研究方向、Paper都挺不错,自己有北京户口
但是找高校的工作各种被刷。。
有熟人疏通关系都不行,超过40岁人事处直接把简历筛掉了
他还打算博后,过渡一下,但听说现在国内博后入站都要40岁以内了。。。 && 【 在 bxm0813 (雪人) 的大作中提到: 】
: 基本不可能
: 课题组有位今年毕业的博后,43岁,找工作到处碰壁,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年龄
: 最后去了一个专科学校当老师
&& -- && ※ 来源:·水木社区 ·[FROM: 114.251.216.*]
每天爱你多一些发信人: sorb (每天爱你多一些), 信区: QingJiao
标&&题: Re: 40岁读博急求一点实质性建议和意见,谢谢!
发信站: 水木社区 (Tue Apr 21 09:57:56 2015), 站内 && 中国是个很残酷的社会。男的到35岁还没啥大起色,这辈子就被认为没戏了。其实人生还有一大半呢。你这哥们不如试试去国外吧。 && 【 在 xianxiaoyu (咸小鱼) 的大作中提到: 】
: 认识个41岁的博士,男的,研究方向、Paper都挺不错,自己有北京户口
: 但是找高校的工作各种被刷。。
: 有熟人疏通关系都不行,超过40岁人事处直接把简历筛掉了
: ...................
&& -- && ※ 来源:·水木社区 newsmth.net·[FROM: 61.48.146.*]
咸小鱼发信人: xianxiaoyu (咸小鱼), 信区: QingJiao
标&&题: Re: 40岁读博急求一点实质性建议和意见,谢谢!
发信站: 水木社区 (Tue Apr 21 10:25:40 2015), 站内 && 嗯,最后找了个研究所先待着。。 && 所以觉得题主把高校想的太美好了
其实进高校很难,之后各种申课题、评职称、打杂。。。我觉得40多岁再去面对这些有些疲惫了。。
【 在 sorb (每天爱你多一些) 的大作中提到: 】
: 中国是个很残酷的社会。男的到35岁还没啥大起色,这辈子就被认为没戏了。其实人生还有一大半呢。你这哥们不如试试去国外吧。
&& -- && ※ 来源:·水木社区 ·[FROM: 114.251.216.*]
文章数:39&分页:
抽奖到手软!将狂欢进行到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出国后手机还能用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