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 人格发展人格发展阶段论?有谁知道

信息加载中...
我们一起成长
&&&&弗洛伊德从性心理的角度将人格的发展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都可以从身体的某个部位反映出来,儿童在每个阶段都会遇到基本冲突,如果冲突没有很好的解决,多余的力比多(性本能)就会永久地投人到这个阶段。这意味着以后的阶段中用来解决冲突的能量将减少,也难以很好的解决。&&&&
1.口欲阶段:从出生到l8个月。这期间婴儿与外界的交往,大部分足通过嘴和唇进行的,性满足也集中在这两个部位,嘴是获得快感和缓解紧张的途径。口欲阶段又分为两个时期,轻信他人,容易上当受骗和富于口头攻击性的人格特点往往是由于这个阶段的某些特定因素形成的。&&&&
2.肛欲阶段:从l8个月到3岁。这期间,肛门是性感带。儿童在排便时得到的刺激足性快感的来源。由于这阶段不同的教育训练方式。会导致孩子长大后表现出不同的人格特征。如注重工作效率和创造性人格,固执、吝啬、残忍、破坏性和极端敌意等人格特征。&&&&
3.生殖器阶段:从3岁到6岁。这期间力比多的兴奋已转向性器官。大多数儿童在这期间开始第一次手淫。在此阶段包含着强烈的情绪扰动,充满着爱与恨、内疚、嫉妒和恐惧。儿童如何解决生殖器时期的冲突与困难,决定了他以后对性、人际间竞争与个人适应的基本态度。弗洛伊德认为针对此时期他提出的奥狄浦斯情节是他最重要的理论贡献。&&&&
4.潜伏期:在生殖器快结束时,儿童进入一段相对平静的时期。称为潜伏期。大约6到l2岁。这期间,性与攻击驱力不是很活跃。在潜伏期的末期,随着青春期的到来,力比多又趋强烈。这阶段自我的应付技巧负担非常重。尽管青少年已体验到了成人的性欲,但通过与异性接交来释放性能量却不被社会认可。结果,只好寻求其他方法获得性满足。如幻想或手淫。弗洛伊德相信,青少年应付或处理困难的能力很大程度是由早期心理性阶段建立的应付模式所决定的。&&&&
5.生殖阶段:随着青少年的成熟,心理性发展的最后一个阶段到来了。如果前面的心理性阶段已满意通过。那么,在这个阶段力比多依然环绕在性器官。并持续终生。然而,生殖器阶段性满足的质量与前面阶段不同。前面的性满足都带有自恋性质,儿童只对自己的性快感感兴趣。进人生殖阶段,人产生了与另一人共享性满足的愿望。这时对他人的爱不仅仅出于私利。也出于利他的原因。在这个阶段人应该能很好地控制他们的冲动,人已经从自我中心、寻求快感的孩子发展成良好社会化的人、小心谨慎的人。
&&&&发布于日 13:39 |
阅读数(3755)
上一篇:下一篇:
发表评论 &
显示全部&&
显示全部&&
文章数量:283
评论数量:148
访问数量:139329请选择栏目:
当前位置: &&&&&& > 正文
弗洛伊德提出五个阶段的性发展理论
 来源:&&   |
弗洛伊德提出五个阶段的性发展理论。&肛门期&在
A.出生至一岁半时期
B.一岁半至三岁时期
C.四至六岁儿童期
D.七至十二岁的儿童期
E.十三岁以上青春期及成人期
【提问】老师说下这题,谢谢。
【回答】答复:人格发展理论是弗洛伊德的早期理论。他在1905年的《性学三论》和1916年的《精神分析引论》两部著作中,系统地阐述了他的人格发展理论。根据不同时期里比多表现的性感区不同,弗洛伊德把人格的心理性欲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
1.口唇阶段(0~1.5岁)。这一阶段的性感区是唇和舌,诸如吸吮、触咬、吞咽等是性欲满足的主要来源。吸吮行为是最使幼儿感到快乐的行为,吸吮行为满足了口唇性感区的要求,使幼儿得到一种愉快体验。这时候母亲的乳房满足了幼儿营养和快乐两个基本的需要。弗洛伊德认为,在口唇阶段固着就会产生口唇性格,这种性格的人在成年后,习惯于与口腔有关的生活,如他们一般吃的多,吸烟多,通常花费更多的时间与别人讲话,他们可能成为政治家、教授、长舌妇、律师、演员等。弗洛伊德认为固着和倒退是性本能在人格发展时的必然表现,由于这种表现不同,便形成了不同的人格特征。
2.肛门阶段(1.5~3岁)。这一阶段,里比多与肛门联系起来,性感性由唇和舌发展到肛门和大肠,通过体验粪便的保持和排泄而得到一种快乐,因为在排泄时会有一种紧张消除的快乐之感。这一阶段也叫肛门受虐狂性阶段,因为排便总有毁灭的含义,在父母训练孩子排便时,孩子往往和父母形成一种对抗性情绪,他们通过保持和驱逐来的对抗父母,他们的反抗主要通过在适当的时机禁止排便,而在不适当时机进行排便这一方式进行,试图以此来控制他人。弗洛伊德认为,在肛门阶段产生固着,就会形成肛门性格,如父母阻碍了肛门性欲的满足,特别是由于入厕的训练而产生的固着,就会产生肛门定向。肛门性格分为两类;一类是肛门保护型,此类型的人一般表现为整洁、小气、做事有条理;另一类是肛门驱逐型,此类型的人一般表现为不整洁、大方、做事缺乏条理。
3.性器阶段(3~5岁)。在这个阶段,里比多指向了生殖器区域,欲望主要通过生殖器来满足。由于此时男女的生理特征不同,便产生了两种不同的人格特征:
第一,男性性器阶段。这时男孩认为,母亲是自己快乐的目标,因此就想得到母亲,以得到性欲的满足,而且认为女性是快乐的源泉。但当他看到父亲与母亲的关系时,他又产生了对父亲的嫉妒和敌对情绪,这就是弗洛伊德所谓的&奥狄浦斯情结&或&恋母情结&。如果其他因素正常的话,孩子会顺利地渡过此情结。如果母亲反对孩子的狂想和性欲望,以及孩子由于父亲的反对而产生&阉割焦虑&的话,此阶段的结束就还需要经历两个解决过程。第一个解决过程或方式是&压抑&。由于孩子怀有对母亲的可怕的性欲望和对父亲的憎恨,却又不敢表现出来,这样就只有使它们被迫进入无意识状态,通过压抑来解决奥狄浦斯情结。第二个解决过程或方式是以其父亲自居,认同基父亲的行为。这时孩子不再想到代他的父亲,而去认同父亲的行为方式,认同父亲的行为标准。也正是在这种认同的过程中,孩子形成了善恶的标准,而这些又成了他的超我的一部分。弗洛伊德认为,在此阶段,由于环境特别是父母的影响,往往使孩子产生固着。在此阶段造成固着的环境有两类:一类是&外伤事情&,包括受到父亲或母亲的吸引,并产生了不可思议的冲动,而当他看到父母的性关系或性行为时所形成的所谓外伤;看到成人性器时产生的一种阉割焦虑所形成的外伤。此外,兄弟姐妹的出生也是一种外伤,因为他们造成了他的奥狄浦斯欲望的满足的减少。第二类环境是&慢性态度&。父母无意识地把孩子作为自己的爱物,如父亲把女孩子作为自己的爱物,这样就加深了奥狄浦斯情结,在某种程度上父母可以察觉到此行为,因此产生恐惧和犯罪感,接着对孩子产生愤怒和反对,这样孩子就产生了一种不一致的经验,这正是过度的不满足的体现,从而造成外伤。
第二,女性性器阶段。与男孩子相对应,在此阶段女孩也会产生一种现象,即&厄勒克特拉情结&或&恋父情结&。在性器阶段之前,男女几乎是没有区别的,但女孩子从女性性器得到快乐,并且与其母亲联系起来,到了后来,她的引力从母亲转移到父亲。弗洛伊德认为,男女孩子间的奥狄浦斯情结有很大的区别,虽然由于阉割情结使两者都产生恐惧心理,但男孩子要求解决此情结,女孩子则没有此压力。事实上,正是这种情结使她进入安全的状态中去,成为正常的女性。另一方面,她又为失去母亲而恐惧,而且要求取代其母亲而成为父亲的爱物。但后来她又发现这是不可能的,以致于到最后才使此情结被驱除掉。如果女孩子没有安全地解决好这个问题,她们在性格上会产生这样的特征:即女性的虚荣性。女性往往把自己的风韵评价得过高,而这正是对她原先的那种生理上的劣势的一种弥补。而且女性具有嫉妒心,这来源于对男性性器的嫉妒,她们往往因男孩子们具有阉割焦虑而高兴,这也能弥补她们的那种先天劣势,因此她们既看不起男人,又看不起同性。没有解决好此情结而产生的固着还会产生第二个结果,即&强烈的男性情结的形成&。女孩子不得不承认她们生理结构上的劣势,从而用夸大她的男性特征的方式来弥补之,因此,她们很可能把另一个女性当作恋爱的对象。弗洛伊德认为,在男女的性器阶段如果出现固着,就会出现不同的人格特征,形成性器型性格。性器型的男人往往做事不考虑后果,而且非常自信,过高地评价自己性器的价值,并力求证明他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因此他们常常自负自夸。性器型的女人,会出现&受阻性性&综合征,她们力求在多方面都优于男子,并且去寻找典型的男性职业,且她们对谴责、诋毁男人很感兴趣。
4.潜伏阶段(5岁至青春期前)。在此阶段几乎没有明显的性发展表现,此阶段时间很长,几乎是前三个阶段总和的两倍。弗洛伊德认为此阶段在儿童的个性形成中是极为重要的。此阶段最突出的特征是儿童失去了对与性相联系的活动的兴趣,把他们的能量集中在其他的事情上,如学校里的功课学习上,良好的习惯形成上,他们把自己局限于全部是女性或全部是男性的群体里,正是如此,弗洛伊德才把它称为&潜伏期&。因为性在此时暂隐没了。
5.生殖阶段(青春期至成年)。弗洛伊德把口唇、肛门、性器三个阶段称为前性阶段,在此阶段,性活动是由自发性欲所引起的,孩子们一直追求的是肉体的愉快。在潜伏期之后即青春期,产生了第二次性欲的冲动,这种生理的压力使孩子感到了这种冲动的作用,弗洛伊德认为此时的性本能通过性高潮而得以满足,而且里比多开始投射于所爱的事业上,人们开始产生了性爱。这时,性本能因对更有价值的目标的追求而减弱了自己的紧张。但此方式仍受下意识的本能所控制。如其他的创造性活动和社会活动也都有无意识的根源。
【追问】这样复习不行啊,听的课完全没有用
【回答】答复:您好!
此学科考试涉及的内容很少,本阶段建议以专业课为重点。
祝学习愉快
★问题所属科目:---医学心理学
教学服务教学材料
36大类,1000多门辅导课程
助考之星--百万题库软件:
1、凡本网注明“来源:医学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医学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医学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本网站欢迎积极投稿
4、联系方式:
编辑信箱:
电话:010-
 |  |  | 弗洛伊德和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比较
下*几个世纪以来,‘今者介探入地探讨了个性起源和发展的理论,、精神分析罕蒙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 igmu”dFr“”d, )就是其中最有影响的人物之砂、十九世纪末立:沁纪、-物犷弗洛伊德提出幻叶个新生儿的发展要经过几个心理一州性欲的发展阶段。悔声阶段是;.用儿童在该时期借以获得快感的身体区域来定名的‘在)峨发展的不向、时期,“里比多”(Libido)投放集中于身体不同的特定部位。这些部位对爹佳持生存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也.’泥快乐的来源。弗洛伊德将人格的发展视为性本能的发展,其理准卿丁称之为、“心理性原,·;一_蔽论”。在人格发展中,弗洛伊德强调生物因素或成熟囱素的影响‘倒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一期,、月青中l吩析学说的影响波及到研究入类思维的每一个领域占同时迅速发展的人类李、社会二.一学:社会心理学以及医学的成就也开始反过来影响精神分析‘一人!类学、”社会学研究者认为;’‘,:、人们许多的行为是由社会条...&
(本文共8页)
权威出处:
对人格的定义历来就是有争议的 ,不同的心理学家或不同的心理流派有着不同的人格定义。但是人们至少在以下两方面是达成了共识的 :其一 ,人格是个体稳定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方式 ;其二 ,人格是人与人之间的主要区别性特征。它是一个人表现在行为模式中的心理特性的整合体 ,是个体在对社会、他人、自我和工作等的态度中表现出来的异于他人的特征。精神分析学派的人格理论是心理学史上第一个完整的人格理论 ,它的影响非常大 ,无论是弗洛伊德还是作为后弗洛伊德学派的埃里克森的人格理论对当时和现在都产生着深远的影响。而不同的人格理论总会与它的提出者的人生经历有关的。故在对他们的理论进行比较之前有必要先来了解一下他们的生平。西格蒙特·弗洛伊德 (SigmundFreud) 185 6年出生于莫拉维亚 (现为捷克共和国的一部分 )的弗莱堡 ,186 0年随家人迁居维也纳。Freud一直与他的母亲关系很好但父子关系却一直很紧张 ,有时甚至有些敌意。Freud对俄狄...&
(本文共4页)
权威出处:
本文拟从介绍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人手,进而探讨其理论对于学前儿童的学习过程所能起的积极作用。 一、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的有关理论 埃里克森是美国当代著名的甩、理学家。他提出了一个比较完整的人格发展学说。他认为人的发展是一个进才舶勺过程,它应包括机体成熟、自我成长和社会关系三个不可分割的过程。埃里克森把人格发展划分为八个阶段。他认为,人格发展的每个阶段都是由一对矛盾组成的,积极玉创解决矛盾,人格刺睛昌得到健全的发展;反之,消极地解决矛盾,贝侩削弱自我,会使人格不健全。埃里克森认为学前儿童的人格发展经历如下阶段: 1.基本信任对基本不信任(0一1岁) 这一阶段的儿童最软弱,需要成人精心照料,对成人依赖性很大。如果护理人能够爱抚儿童,有规律地照顾儿童,满足他们的基本需要,就能使婴儿对周围的人产生一种基本信任感,反之则会产生不信任和不安全感。 埃里克森认为,儿童的这种基本信任感是形成健康人格的基础,也是今后各阶段人格发展的基础。这一阶段矛...&
(本文共2页)
权威出处:
谁部做过梦。梦中或梦后的喜悦、兴奋、悲伤、惋惜、惊愕和恐怖,谁也都是体验过的。做梦可以同读小说、看鹰影,。听故事相比,但是,从感情的激发与冲动方面来说,梦所造成的情绪变化远远超过了读小说、看电影时的心境。这是我们对梦的感受的一个很一般的方面。另一方面,我们也影影绰绰地感到梦和艺术多少有点类似之处。艺术是用塑造形象的方法反映社会生活和个人心灵的一种特殊意识形态。艺术的确能帮助我们洞察人生,扩展人生,能使人生向新的领域开拓。说得更激进一点,艺术就是异化(“, 就是解剖人生,表现新颖形象的活动。因为有了这种艺术活动,人才得以发现、体验新 的世果和新的自己,才能认识社会的丑与美,人的善与恶。 精神分析学派的奠基人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曾经指出过小儿的游戏和艺术的类似 性。小儿的游戏,是不间断地创造与不间断地破坏的反复,是在创造自我独有的快乐世 界。或者说,小儿的游戏是从净化(。)进一步升华的过程。弗洛伊德还把游戏同梦看作 是同一过程,认为...&
(本文共4页)
权威出处:
一、引言上世纪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提出著名的“八阶段理论”,将人的发展分为八个阶段(郑杭生,2005),每个不同阶段人的心理而,并非因此人的心理能量就在此时达到最大值,另一更大的黑洞——无意识正在疯狂地吸引里比多。会呈现出不同的特征“。里比多”作为心理能三、大学生里比多发展状况量的代名词,其发展的不同阶段也应有其相应的目的。本文将荣格的里比多理论与埃里克森的社会心理发展八阶段理论进行类比研究,提出“里比多发展理论”。二、里比多发展理论简论当代大学生(本科)年龄多在17—25之间,其中多数处于成年早期,少数仍处于青春期,极少数进入成年期。这一时期个体里比多执着点变化多端,是心理发展的黄金时期。正如里比多概念在弗氏书中的初始定义一样,无论如何阐述里比多永远逃不开里比多的发展分为多个阶段,而“里比“性”的影子。对成年早期大学生而言,获得多”要发挥作用必然需要附着于一定的执着点,这些执着点在个体一生中大多要发生变化。当将这些执着点连接成...&
(本文共1页)
权威出处:
在现代启蒙思潮的激荡下,五四新文学曾出现郁达夫小说创作大胆暴露,因“里比多”(即性欲)遭受压抑而发生的性苦闷和性变态的主题,丁玲的《莎菲女士的日记》又从女性视角深化了这一主题;遂后在左翼文学或工农兵文学中这一主题被遮蔽或被禁忌,周作人提出的塑造灵肉一致的完全人的美学理想也被批得体无完肤。即使郁达夫、丁玲笔下五四时期所描写的“里比多”释放的主题也是囿于人性与伦理道德不可调和的内在冲突中,人性释放往往难奏凯歌而大多只能以悲剧告终,这是时代的局限更是创作主体的局限。逮及20世纪90年代,莫言的《丰乳肥臀》问世,则以长篇小说审美形式把五四文学推出的“里比多”释放主题,升华到空前的美学境界。就是今天重读这篇巨著,仍有深切的感受和不易言明的体会;似乎感到知识装置里所储存的人学理论、性爱观念或美学范畴,面对《丰乳肥臀》所蕴涵的感性的人学内涵、体验性的里比多描写、陌生化的审美感受,显得那么的苍白无力,丧失了阐释功能。莫言小说并非顾彬先生所认为的...&
(本文共9页)
权威出处:
《阿Q正传》对寡妇吴妈的着墨虽然不多,但她却是一个不可忽视的人物。关于这一人物文艺批评界都有所论及。有研究者说,她是一个被封建道德熏染而成的“典型的奴才”[1];又有研究者说,她是“未庄封建社会铸造的一个极驯服的奴才”[2]。两者说法虽异,但是意思基本相同,观点基本一致。而持这种观点者其总体依据是:吴妈以死拒绝阿Q对她的求爱,恪守“从一而终”、“烈女不事二夫”的封建妇道。但笔者以为,吴妈不是一个“典型”、“极驯服”的“奴才”,而是一个表面“驯服”内心却不“驯服”的被性欲沉重压抑和折磨着的、渴求性欲释放但又害怕“封建道德”谴责和审判的矛盾者,是一个“欲吃羊肉却怕臊”的悲剧性人物。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在治疗精神病患者的过程中,不断地探究各种病态心理现象隐匿在病人内心深处的根本原因。他通过对精神进行分析发现,这些精神原因大多数都深藏在潜意识领域之内,并且大多数都与性欲有关。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心里有无意识、潜意识和意识三个...&
(本文共3页)
权威出处:
扩展阅读:
CNKI手机学问
有学问,才够权威!
出版:《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
京ICP证040431号
服务咨询:400-810--9993
订购咨询:400-819-9993
传真:010-> 问题详情
在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阶段论中,( )是发展的关键期。
悬赏:0&答案豆
提问人:匿名网友
发布时间:
在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阶段论中,( )是发展的关键期。请帮忙给出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
论文写作技巧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第 47 题在个案工作模式中,一种在学习理论的指导下发展起来的工作模式,认为个人的行为是由于外在环境的刺激和制约而形成和改变的,强调通过学习过程来改变行为,这个模式是(  )。2第 48 题(  )在总结自己的临订辅导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人本治疗模式。
我有更好的答案
相关考试课程
请先输入下方的验证码查看最佳答案
图形验证:
验证码提交中……埃里克森心理社会发展的八个阶段 - 心理学空间
12:20查看:4465次
按:早些时候我们发表了《》,此为本系列之二:新精神学派埃里克森著名的心理社会发展的八阶段理论,这一理论被许多人看作是所提出的人格理论中最有价值的一种。——六度心理咨询
概述:埃里克森和他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 爱利克·埃里克森(Erik.Erikson)(1902~?)美籍德国儿童精神分析医生,当代精神分析自我心理学的最知名人物。1927年,埃里克森在维也纳的安娜.弗洛依德所在的学校工作,开始接受安娜的精神分析训练。安娜.弗洛依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与他父亲的理论不同,在诸多方面都具有独特的创建,这对埃里克森产生深刻的影响。作为新精神分析派的代表人物,虽然埃里克森自称为弗洛伊德的信徒,但他的理论与弗洛伊德的理论很少有共同之处。此外,他有关人性的概念与弗洛伊德的人性观有显著的差异。也许,正象我们已提出过的,埃里克森的理论本身并非象他个人坚持认为的那样很接近弗洛伊德的理论,这实际上只是反映了他对弗洛伊德的门徒接纳他为其中一员,从而解决他自身严重的同一性危机的感念之恩。 埃里克森与弗洛伊德差异的主要方面列举如下: 【发展】弗洛伊德把他的研究集中于六岁前就形成的心理性欲发展阶段,因为他感到人格发展的大部分最重要的东西那时就已形成。而埃里克森研究的是贯穿整个人生的人格发展。尽管荣格也相信重要的发展在整个人生中都会出现,但是,埃里克森对发展过程的阐述比荣格更为详尽。 【自我】埃里克森把注意从本我转到自我的研究上来。他把社会看成是潜在的力量源泉,而不是把个人当作与社会作斗争的战士,也并非把个人当作社会力量的玩物,而是向人们呈现了一个正在生成的个体的概念,由于受到人生危机的挑战,从而使他以胜利者和强者的形象出现。埃里克森具有一种乐观而富于创造性的人格观。(柯西尼,1977,第413页) 【潜意识】虽然埃里克森的理论强调意识的自我,但他并不完全忽视潜意识的机制。事实上,尽管自我从某些社会经验获得力量,但是这些经验本身却大部分是潜意识的。 【精神治疗】我们已经看到,埃里克森把成功地通过人生八个发展阶段从而获得希望,意志,目的,能力,忠诚,爱,关心和智慧等品德的人看成是健康的人。如果没有获得这些品德,那他们的自我就会比健康人的自我更脆弱,帮助提供形成这些品德的各种条件正是治疗者的职责。这与弗洛伊德把使用诸如梦的分析和自由联想法的治疗作为有助于了解潜意识的信条截然不同。 【宗教】弗洛伊德对宗教的看法是模糊不清的,他认为宗教仅仅是建立在幼年恐惧和愿望之上的集体神经病症。埃里克森完全反对这个观点。他认为,宗教是许多人真正需要的东西。多少世纪来,人类一直运用宗教来更好地表达人生的各种事件,从而减少对人类的威胁。根据埃里克森的观点,如果没有宗教,成千上万人的人生中将会充满着不确定性。在这方面,埃里克森与荣格和阿德勒的观点是相吻合的。 埃里克森最早提出了“终生发展“和“终生教育“的观点,他认为,整合人格的过程是由贯穿一生的八个发展阶段组成的,每个阶段都有一个特定的发展任务在等待解决,每一个阶段又都在为下一阶段作准备,以便去适应社会组织以“某种传统方式“为他准备好了的社会任务。在他的理论中,人的发展是持续一生的,每一个阶段中都存在着一种本质性的危机,如果这种危机解决得好,人就可以顺利地进入下一个阶段,如果这个危机没有解决好,儿童就会产生各种各样心理健康的问题,诱发各种各样的心理疾病。埃里克森并非为研究者创立理论,他力图从概念上对与人格发展有关的几个条目进行分类,“理论的证据存在于治疗者与病人之间不断进展的交流过程中,从而引起新颖的和令人惊奇的顿悟,使病人对自己承担了更大的责任”(1964,第?5页)。尽管埃里克森的理论缺乏科学的严谨性(1971年西厄欧的心理学实验支持了埃里克森的理论),但他的理论被许多人看作是所提出的人格理论中最有价值的一种。因此,在你碰到心理社会发展、自我强度、心理历史学、同一性、同—性危机和生命周期等这些术语时,请记住都是埃里克森首创的概念,自此之后它们成为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埃里克森提出人格的社会心理发展理论,他认为,人的自我意识发展持续一生,他把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划分为八个阶段,这八个阶段的顺序是由遗传决定的,但是每一阶段能否顺利度过却是由环境决定的,所以这个理论被称为心理社会阶段理论。埃里克森认为,八个阶段的每一个阶段都是不可忽视的,每一个阶段的良好发展,会为下一个阶段的发展打下基础。每个阶段都有一个独特的发展任务。如果外在环境有利于个体顺利实现这一发展任务,则人格就会健康发展。反之,如果外在环境妨碍了个体实现这一发展任务,则个体就会出现发展“危机”,形成不良人格,并妨碍后来各时期人格的健康发展。前面五个阶段与弗洛伊德的性心理人格发展阶段假定发生的时间几乎完全相同。至于这些阶段中要发生什么事情,埃里克森与弗洛伊德却持不同看法。后面三个阶段是埃里克森自己提出来的,体现了他对心理学重大贡献的一个方面。根据埃里克森的理论,八个阶段的顺序是由遗传来决定的,因而是不可变更的。这种由遗传决定的发展顺序被认为是遵循渐成原理的。埃里克森认为,人格的发展应包括机体成熟、自我成长和社会关系三个不可分割的过程,每一过程必须以其他两个过程为前提,在不断交互作用中向前发展。但是他认为中心过程乃是自我过程,因为自我不仅对机体的自然发展和社会发展任务进行整合作用,而且也对本能力量和社会力量进行协调,保证个体在自我体验和社会现实中有一致性和连续性的人格。他根据这三个过程的演化,把人格为分八个阶段,表明一个完整的人生周期。埃里克森认为个体在每一个发展阶段都会面临一个特定的心理社会危机。他所谓的危机不是指一种灾难性的威胁,而是指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每个发展阶段特征的危机就同时兼有一个积极的解决办法和消极的解决办法。作为积极的解决办法有助于增强自我的力量,因而有助于形成较好的顺应能力,从而形成某种良好的自我品格;消极的解决办法削弱了自我,阻碍了顺应能力的形成。更进一步说,在某个阶段中积极的危机解决办法有助于下一个阶段危机的积极解决。每一个危机都可以得到一个积极或消极的结果。积极结果是指心理危机得到恰当的解决,而使这个对应的发展阶段对人的人格产生积极的影响。同样,消极结果是指这个发展阶段对人格所产生的消极影响。需要强调的是,埃里克森并不认为解决危机的办法要么是完全积极的,要么是完全消极的。相反,他认为危机的解决办法中兼有积极和消极两种因素,只有在有利于积极解决的因素比消极因素所占的比率高时才能说危机被积极地解决了。例如,针对第一阶段,他认为,一个人不应该对任何人都信任,不信任感也有一点用处,有了不信任感后,对于外界的危险会有一种准备,对于外界不愉快的事情可有一种预期,否则一遇社会挫折就感到不可思议或束手无策,不利于自我的成长。但埃里克森认为,在人际关系中信任与不信任感要有一定的比例,信任感应该多于不信任感,以有利于心理发展。针对第二阶段,他认为,自主感也不能无限制地发展,也必须有—定的怀疑感与羞耻感,如果过分相信自己,以后就不容易适应社会准则,变得独断孤行。埃里克森认为,自主感应强于怀疑感与羞耻感。儿童的勤奋感中也应该有一点失败的经验,以便今后能经受住失败的挫折,但又不能过分地经常地遭受失败,经常失败就会产生自卑感。另外,在埃里克森看来,每一阶段都要受前一阶段所发生情况的影响,并对下一阶段的发展也产生影响。但任一危机解决的结果不是一成不变的,因为后面的发展阶段有其自身的相关性,可以为新的发展和可能结果提供改变的机会,所以,在某一阶段未获得积极结果的人,还可以通过以后的发展阶段逐渐得到补偿;同样,曾经获得积极结果的人,如果不再努力,也有可能在以后的生活中失掉它。埃里克森强调人格发展的心理基础,注重社会文化环境对个人心理的影响。虽然生物基础(遗传因素)决定了这些阶段产生的时间,但正是社会环境决定了与任何特定阶段相联系的危机能否得到积极的解决。由于这一原因,埃里克森提议把八个阶段称为心理社会发展阶段来同弗洛伊德心理性欲阶段相区别。埃里克森的人格终生发展论,为不同年龄段的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教育内容,任何年龄段的教育失误,都会给一个人的终生发展造成障碍。它也告诉每个人你为什么会成为现在这个样子,你的心理品质哪些是积极的,哪些是消极的,多在哪个年龄段形成的,给你以反思的依据。--------------------------------------------------------------------------------- 埃里克森心理社会发展的八个阶段& 第一阶段:婴儿期(约0~1岁),基本信任vs.基本不信任 这个阶段从出生持续到一周岁,与弗洛伊德的性心理人格发展阶段中的口欲期十分一致。这一阶段,母亲的照料状况对儿童心理有深刻影响。 所谓基本信任,就是婴儿的需要与外界对他需要的满足保持一致。这一阶段婴儿对母亲或其他代理人表示信任,婴儿感到所处的环境是个安全的地方,周围人们是可以信任的,由此就会扩展为对一般人的信任;婴儿如果得不到周围人们的关心与照顾,他就会对外界特别是对周围的人产生害怕与怀疑的心理,以致会影响到下一阶段的顺利发展。 这个阶段的儿童最为孤弱,完全需要成人的照料,对成人依赖性最大。这一阶段的主要护理人一般是母亲,当婴儿饿、冷、痛等身体不适而啼哭时,母亲是否迅速及时出现给予照料是建立信任感的关键。如果母亲能以慈爱和惯常的方式来满足婴儿的需要,他们就会形成基本信任感;如果母亲拒绝他们的需要或以非惯常的方式来满足他们的需要,儿童就会形成不信任感。所谓惯常,是指母亲对儿童养育方式的规律性、一贯性、持续性、可靠性以及儿童体验到的可预见性,而不是忽冷忽热,一天三变。 值得一提的是,婴儿除了生理需要,还有情感上的需要。除了食物等生理上的满足,父母要注意对婴儿多一些爱抚、肌肤接触、眼神交流、声音交流等来表达对婴儿的爱意,这甚至比生理需要还要重要一些。经典的心理学实验亨利·哈罗的恒河猴实验表明,依恋的需要似乎在哺乳动物有一定的普遍意义。提倡母乳喂养不仅是出于营养学的依据,更有心理学的依据。这对建立孩子的依恋关系,培养孩子的安全感、信赖感都具有重要作用。 如果母亲的照料是充满爱和惯常的,那么儿童就不会为亲爱的母亲离开自己而担心,当母亲不在身边时,他们不会表现出明显的烦燥不安。婴儿首项社会成就是愿意母亲离开而不产生过分的焦虑和愤怒,因为他不仅具有一种外部的预见性(妈妈还会回来的),而且还发展了一种内在的信念(妈妈是可信赖的,周围世界是可信赖的)。 婴儿会通过对母亲的认识,逐渐得到这样的感觉:这个世界是可以预测的、安全的、并且充满爱意的。因此,世界是可以信任的。如果母亲表达了对婴儿的喜爱,则婴儿认为自己是被信赖的。而这种对人和环境的基本信任感是形成健康、乐观的个性品质的基础。 婴儿在母亲照料时,把母亲的爱和品质加以内化,同时把自己的感情投射给母亲,形成一种带有社会性的情感和态度的相依性。这是信任感的实质和核心,也是推动母亲积极照料儿童的力量源泉。 如果母亲对婴儿是拒绝的,不疼爱的,这将是婴儿挫败感的根源,并使婴儿对周围世界产生不信任感。这种不信任感有可能伴随其整个童年期,甚至殃及成年期的发展。 另外,婴儿似乎能感受母亲的情绪状态:如果母亲感到焦虑,婴儿也会感到焦虑;如果母亲心情宁静,婴儿也会感到宁静。父母对生活、对世界的不信任感似乎会传递给婴儿,所以,和谐的家庭生活也是婴儿形成信任感的重要背景。 当儿童形成的信任感超过不信任感时,基本信任对基本不信任的危机方才得到解决。应当牢记,重要的是两种解决办法所占的比率。对任何人和任何东西都信任的儿童必然会陷入困境。某种程度的不信任是积极的和有助于生存的。但是,信任感占优势的儿童具有敢于冒险的勇气,不会被绝望和挫折所压垮。 埃里克森说,一旦某一阶段的特征危机得到积极的解决,那这个人的人格中就形成一种品德。品德是某些能够为一个人的自我增添力量的东西。在这个阶段中,如果儿童具有的基本信任超过基本不信任,就形成希望的品德。埃里克森把希望解释为“对热烈愿望的实现怀有持久的信念,尽管存在标志生存初期的那种隐晦的迫切要求及愤怒。”(1964,第118页)。 自我的希望品德是人际信任和健康人格的基础。我们可以说,形成信任的儿童敢于希望,富于理想,这是一个注重未来的过程,具有强烈的未来定向,表现在感于冒险,不怕挫折和失败,不会为必需品的满足而发愁,不局限在眼前的事物等方面的人格特征。而缺乏足够信任的儿童不可能怀有希望,因为他们必须为需要是否能得到满足而担忧,所以他们被目前所束缚,而无法寄望于未来。 所以,换一句话说,这一阶段也是儿童开始探索周围世界是否可靠的阶段。如果儿童在这个阶段得到较好的抚养并与母亲建立了良好的亲子关系,儿童就会对周围世界产生信任感,这也将有利于下一个阶段自主性的顺利发展。相反,如果儿童在第一阶段对周围世界产生怀疑和悲观,则更可能导致下一阶段产生消极的结果。 埃里克森对本阶段获得信任感的发展任务特别重视,认为这是今后各发展阶段、特别是青年期的自我同一性的发展基础。“这种惯常的、持续的、同样的体验提供了一种基本的自我同一性意识,我想,这种自我同一性意识依赖于对大量内部识记的和预见的感觉的认识,以及依赖于对那些确实与大量外部熟悉的和可预见性的事物及人物有关的想像。”(埃里克森1963,第247页)也就是说,这种良好的照料,使婴儿有了自我同一性的感觉,即内部心理的记忆、预感和想象,可以与外部的人和事相协调。 父母如果对培养儿童的信任感信心不足,可求助于信念和宗教。埃里克森认为个人在人生的最初阶段建立于信任感,将来就可以在社会上成为易于信赖和自足的人,否则就会成为不信任别人和苛求无厌的人。 危机:基本信任vs。基本不信任品德:希望 主要影响者:母亲 第二阶段:幼儿期(约1~3岁),自主性vs.羞怯和疑虑 这一阶段发生在出生第一年后至第三年,与弗洛伊德的性心理人格发展阶段中的肛欲期阶段一致。相对于第一阶段,此一阶段父亲更多地介入了,对儿童的教养参与度大大提高。 在第一个阶段,婴儿只是被动做出反应,而不能主动采取行动。但在第二阶段,儿童迅速形成许多技能,他们学会了爬、走、推,拉,学会了抓握和放开,他们开始重复这些刚刚产生的行为,并从中得到快感。他们不仅把这些能力应用于物体,而且还应用于控制和排泄大小便。换句话说,儿童现在开始有了自己的意图,试图摆脱外部世界的约束,试图显示自己的力量,想“随心所欲”地决定做还是不做某些事情,更重要的是他们学会了怎样坚持或放弃,也就是说儿童开始“有意志”地决定做什么或不做什么。他们要坚持自己的进食、排泄方式,试图拒绝大人的帮助,而且他们开始掌握了一定人类的语言,开始利用掌握的语言与他人交流,这时孩子会反复应用:“我”、“我的”、“不”、“不要”表达自我的词来反抗外界控制。 这一阶段,随着儿童自我意识的逐渐形成,以大人的眼光看来,儿童的第一个“叛逆期”开始出现。因而儿童从这时候起就开始介入了自己意愿与父母意愿相互冲突的矛盾之中。所以,婴儿遇到的第二个社会问题是如何处理与父母(增加了男性成人)的关系,能够获得成人的支持和宽容,自主地做一些自己能做的事情。 婴儿的这些想法和做法,体现了独立意识,他们试图在这些活动中,获得一种自主的感觉。然而,这种自主感会遇到能力不够等实际困难,也会受到不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威胁。因此,这个时候的婴儿有双重渴望:既希望父母能放手让自己做主,做一些自己喜欢的探索活动,又想获得父母的支持、帮助和宽容。如果婴儿在不安全的时候可以安全地退回母亲的怀抱并获得安慰,他们就会更大胆的接触他人和寻求挑战。 这时候,如果父母或其他抚养人允许他们独立地去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在孩子需要时对他们的自主探索给予及时的帮助和指导,并赞赏他们的进步和成功,宽容他们的幼稚和失败,儿童就会有一个舒展的、自主的感觉,就会建立自主感,形成基本的自主性,更加积极地自主探索、独立地做自己的事情。 相反,如果成人过分保护他们,怕有危险,处处包办代替,什么也不需要他们动手,不给他们提供独立自主的机会,一遇到孩子的自主探索行为就紧张的大呼小叫、大惊小怪,马上制止。又或者父母对孩子要求过高,过分严厉,稍有差错(例如打碎了杯子)就粗暴斥责甚至体罚;或者对他们生理上的不足不依不饶(例如尿床或尿湿裤子),批评过剧。让孩子遭遇太多失败的体验,导致他们或羞愧自卑、缩手缩脚,或不知所措、无所适从,对自己可活动的范围感到困惑,或者变得遇事被动等待,或者怀疑自己的能力,顾虑自己的失误,并产生无能感,无用感,丧失自主感和主动性。 另外,有些父母对孩子听之任之,放任孩子,或者儿童根本就得不到成人照料,在没有成人的关怀、指导和帮助下,可以自己决定自己要做的许多事情,这样的孩子,可能不缺乏主动性――因为没有人指责和约束,但却发展为另一个极端——放任,处理事情界限不清或缺乏边界和原则,这样的儿童,往往缺乏自我控制能力,进而影响社会化功能及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这时候,一方面父母必须承担起控制儿童行为使之符合社会规范的任务,即养成良好的习惯,如训练儿童大小便,使他们对随地大小便感到羞耻,训练他们在公共场合不干扰他人,按时吃饭,节约粮食等;同时又不能伤害儿童的自主感和自我控制能力。换言之,父母必须把握好“度”,既要给予适度的自由,也要有所控制,需要父母具有理智的忍耐精神,仍然必须坚定地保证儿童的社会许可行为的发展。在原则问题上,“温柔地支持”成为父母对待这一阶段儿童教养方式的一种好的选择;对于儿童的过错,采用适度的处罚措施,如面壁思过、坐冷板凳反省(处罚后要给以安抚,如拥抱),这都需要考验父母的耐性。 如果父母过分溺爱,或过度保护,以及过分严厉,并常常不公正地使用体罚,儿童就会感到疑虑和体验到羞怯。“持久的良好愿望与自豪感发自没有丧失自尊的自我控制感,持久的动辄爱疑虑和爱羞怯的倾向来自丧失自我控制感和过度的外部控制”(埃里克森1963,第254页)。 关于羞怯,埃里克森说:“羞怯意味着一个人意识到自己被暴露无遗,在光天化日下被人审视,一句话,它是一种自我意识。一个人被他人识破,并且在毫无准备之下被人识破……”(1964,第119页)。这是一种非常糟糕的情绪体验,不管对大人还是儿童。在这个阶段中,如果儿童形成的自主性超过羞怯与疑虑,就会形成意志的品德。埃里克森把意志解释为:“进行自由决策和自我约束的不屈不挠的决心,尽管在幼年期不可避免地要体验到羞怯和疑虑”(1964,第119页)。具有意志品质的儿童也更加能够面对羞怯和怀疑的境地,表现出自由选择或自我抑制的不可动摇的决心。意志品质往往能让人更加容易有所成就,生活得也更充实。值得注意的是,作为危机积极解决的结果所形成的各种品德都是自我的功能。例如:希望和意志的品德对人生的价值具有某些影响,但它们很少影响人的生存,没有多少希望和意志品德的个人仍能生存,也就是说,这个人能够满足生物(本我)的需要,但他可能不及那些充满希望和具有意志品质的人们那样灵活,那样乐观,或总的说来,没有那么幸福。总之,在这一阶段,儿童不满足停留于狭窄的空间,而渴望探索新的世界。他一方面在信任感的基础上产生了自信,认识到自己的意志,产生了一种自主感;另一方面又因为觉得过多地依赖别人而感到羞怯,或因为担心越出一定环境范围而感到疑虑。这时,明智的父母对儿童的行为要注意掌握分寸,既要给予适度的自由,也要有所控制,这样才能养成儿童的宽容而自尊的性格。反之,如果儿童因不知所措而感到困惑,就会引起本阶段的心理社会危机。这一阶段,父亲和家庭其他成员在儿童心目中增加了重要性。 游戏在儿童生活中也开始占重要地位,它给儿童提供了一个安全岛,可以使儿童在其内心法则范围内发展自己的自主性。埃里克森认为本阶段的发展任务的解决,可为个人今后的遵守社会秩序和法治生活作好准备。危机:自主性vs。羞怯和疑虑品德:意志 主要影响者:父亲 第三阶段:学龄初期(约3~6岁),主动性vs.内疚感 这个阶段发生在第四年至第六年左右,与弗洛伊德的性心理人格发展阶段中的性器期阶段一致。这一阶段,儿童所处的家庭氛围、文化和价值观念对儿童成长有重要影响。 在这一时期,儿童能更多地进行各种具体的运动神经活动,知觉和肌肉运动的更加精确化,更精确地运用语言和更生动地运用想象力。这些技能使儿童萌发出各种思想,行为和幻想,以及规划未来的前景(如长大了要做什么)。随着能力的增长,儿童获得了更多的移动自由,建立了更宽的物理环境,活动范围可以扩展到家庭的范围以外。语言发展已经达到足够水平,从而使他们能够提出问题,最喜欢问的问题是为什么。除了模仿行为外,个体对周围的环境(也包括他自己的机体)充满了好奇心,知道自己的性别,也知道动物是公是母,常常问问这,动动那。按埃里克森的话来说,这个阶段的儿童“一般对形状规格的差异,特别对性差异都产生一种毫不厌倦的好奇心……现在他在学习上大胆探索且精力充沛:这就致使他越出自己有限范围,投入未来无限的前景之中“(1959,第76页)。在前两个阶段,儿童已懂得他们是人,现在他们开始探究他们能成为哪一类人。在这个阶段,儿童检验了各种各样的限制,以便找到哪些是属于许可的范围,而哪些又是不许可的。这一阶段儿童在生理上达到了第一个成熟期,他们开始利用自己的生理能力干许多具有侵犯性的事情,如打人、讲话中冒犯别人。好奇地探索也是一种侵犯性,他们开始有了不少幻想,有了一些目标,并为目标实现而努力。好奇心也向性别差异发展,“对异性父母的爱恋情结“发展了起来,但这是不允许的。社会生活的习俗和传统不允许这些东西发展和存在。因此儿童这一阶段面临的是,他要探索哪些是允许的,哪些是不允许的。他们面临着成为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在这阶段“超我“产生了。超我的产生主要来自于父母及处界的反应。人在做事情时总会受到别人的注意,如果受到支持,以后会继续做。这时候,如果儿童的好奇心以和主动性探索活动得到大人的鼓励,而且大人还提供更多机会让他得以自由地参加各种活动,儿童提出的大量幼稚的问题也及时得到了大人耐心地解答,儿童就会有一种愉悦的感觉,主动性就会得到进一步发展,发展出一种自主的意识,会更加强调自己的意图,会对周围环境的进行更为积极地探究,会按自己认为有效的方式行事,使自己的潜在能力得到发挥。而且,伴随语言技能的迅速发展,一方面儿童通过言语探询来掌握新知识,同时刺激了儿童的沟通意识或主动沟通能力,行为的主动性自然而然地也相应得到发展。相反,如果父母对儿童的主动性活动采取否定、压制的态度,对孩子的自我创造、想像等进行挖苦、嘲笑甚至辱骂,就会使他们认为自己的游戏是不好的,自己提出的问题是笨拙的,致使儿童产生内疚感、挫败感甚至罪恶感。他今后将寻求一种规矩的生活,由于缺乏自主性,当他们在考虑种种行为时总会习惯性地自责、内疚,所以,他们倾向于生活在别人为他们安排好的狭隘的圈子里、因为这样不会犯错,不会受指责,这样很安全。如果他的主动活动总是遭到指责,他会感到似乎自己本身就是被讨厌的,由此感到愧疚,感到自己是多余的,就会唯唯诺诺,止步不前。所以,如果父母鼓励儿童的独创性行为和想象力,那儿童会以一种健康的独创性意识离开这个阶段;反之,如果父母讥笑儿童的独创性行为和想象力,那儿童就会以缺乏自信心离开这一阶段。如果儿童在这个阶段获得的自主性胜过内疚,就会形成目的的品德。埃里克森把目的解释为:“正视和追求有价值的目标的勇气,尽管这种目的曾被幼年的幻想,被内疚、被对惩罚的丢魂落魄的恐惧所阻挡“(1964,第122页)。有目的品质的儿童富于想象力和创新性、主动性和进取心,具有正视和追求有价值目标的勇气,不怕失败和惩罚,因为有这种勇气,所以不会为幼儿期想像的失利、罪恶感和惩罚的恐惧所阻止。游戏在本阶段占中心地位,执行着自我的主要功能,并在解决内心各种矛盾中体现出自我治疗和自我教育的作用。父母应当鼓励孩子的游戏,为孩子的游戏提供条件,父母需要积极地参与到儿童的游戏中,扮演游戏角色,暂时忘掉自己是个大人,多让孩子在游戏中作主。本阶段儿童的社会关系,已从儿童-母亲-父亲的三角关系逐渐扩充到社会伴侣,幼儿的社会重要他人扩展到家庭所有成员,也包括承担教养的幼儿园教师,幼儿是在与所有亲密成员的交往中,在这些成员对自己的态度中,形成更为精确的自我感觉,形成主动感或内疚感。埃里克森认为,个人未来在社会中取得的成就与儿童在本阶段所达到的主动性程度有关。在这个阶段,幼儿仍有从他人那里获得安全和帮助的需要,家庭成人成员、幼儿园教师,都有责任在保持幼儿主动性的前提下,对他进行帮助和指导。随着儿童在前面三个阶段中所遇到的危机得到积极的解决,就获得了希望,意志和目的三个积极的品德。危机:主动性vs。内疚感品德:目的主要影响者:家庭 第四阶段:学龄期(约6~12岁),勤奋vs.自卑 这个阶段从出生后第六年到第十二年间,与弗洛伊德的性心理人格发展阶段中的潜伏期阶段相当。大多数儿童整个发展阶段都是在学校度过,而且有了更多的社会交往。 儿童的智力不断地得到发展,特别是逻辑思维能力发展迅速,他们提出的问题很广泛,而且有一定的深度。他们的能力也日益发展,参加的活动已经扩展到学校以外的社会。这时候,对他们影响最大的已经不是父母,而是同伴或邻居,尤其是学校中的教师。 学校是训练儿童适应社会、掌握今后生活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的地方。所以在这一阶段中,需要儿童专心学习大人设定的知识与技能,为将来成为合格的社会生产者而准备。对于大人来说,学校还是培养儿童将来顺应他们文化的场所。因为在大多数文化中,包括我们自己的文化,生存要求具备与他人合作的工作能力,所以社交技巧也是在学校要学习的重要课程之一。 对于这一阶段,埃里克森说…他丰富的想象被驯服,被一些非人性事物的法则所约束,甚至被读、写、算所约束。因为,尽管儿童在心理上已经具有做父母的基本因素,但他在生理上成为父母之前,首先必须是一个劳动者和有可能养家活口的人。 (1963, 第258-259页) 埃里克森认为,儿童在这一阶段所学的最重要的课程是“体验以稳定的注意和孜孜不倦的勤奋来完成工作的乐趣”。(1963,第259页)。在这门课程中,儿童可以获得一种为他在社会中满怀信心地同别人一起寻求各种工作和职业做准备的勤奋感。如果他们能顺利地完成学习课程,他们就会获得勤奋感,这使他们在今后的独立生活和承担工作任务中充满信心。男女儿童在本阶段各自据守自己的疆界,并不断应用自己发展着的肌肉、知觉和身体技能以及增长的知识,竭尽所能去改善自我过程,以求能成功地解决社会所提出的挑战。儿童在本阶段已意识到进入社会后必须在同伴中占有一席之地。他一方面勤奋学习,以期在学业上取得成就;但又担心自己会遭遇失败,因此勤奋感和自卑感构成了本阶段的基本冲突。&这一阶段的勤奋是受鼓励的,鼓励来自于此阶段的社会重要他人——家长、老师、同学和邻居,但是总会有人会因课堂或操场上失败并产生自卑感。当儿童刚刚迈入小学校门时,他们几乎都是勤奋的。为了不落后于同伴,他必须勤奋学习。 但从三年级开始,孩子的学习成绩导致了对勤奋的不同感觉:如果他的学习得到了同伴、老师和家长的认可,他就认为勤奋对于他来说是有用的。由此养成勤奋的习惯,从勤奋中寻找成功的机会。 相反,如果儿童的学习得不到同伴、家长,特别是老师的认可,有些孩子就会对勤奋产生质疑――认为勤奋对于自己是没有用的,并放弃了对勤奋的追求。 如果儿童没有形成这种勤奋感,他们就会形成一种引起他们对成为社会有用成员的能力丧失信心的自卑感,这种儿童很可能会形成一种“消极的同一性”。这个概念将在本章后面再做解释。同这一阶段相联系的还有另一个危险,即儿童将来会过分重视他们在工作能力方面的地位。如果儿童对认知的东西过分看重而对其他方面木然处之,这种人的生活将是缺乏色彩的。如果他在学业经历中缺少“快乐”体验,那么他以后就可能把工作当作是不得不做而无奈的事情,只在意工作技能带给自己生存的利益,而无思想地、机械地重复工作而缺少创造性。另一种情形是,他们认为工作就是生活,因而看不到人类生存的其它重要方面。&“如果他把工作作为他唯一的义务,把某种工作作为唯一有价值的标准,那么他也许会成为一位因循守旧的人,成为他自己的技术和可能利用他的技术的那些人的毫无思想的奴仆”(埃里克森1963,第261页)。按照埃里克森的理论,在这个阶段里,必须鼓励儿童掌握为未来就业所必需的技能,但不能以牺牲人类某些其它重要的品德为代价。如果孩子不只是认为工作有价值,其他生活中的活动也有价值,那么他以后就能不断在创设对自己人生有意义的活动中体验到一种勤奋感。如果儿童获得的勤奋感胜过自卑感,他们就会以能力的品德离开这个阶段。“能力……是不为儿童期自卑感所损害的在完成任务中运用自如的聪明才智”(埃里克森1964,第124页)。象以上论述过的其它品德一样,能力是由于爱的关注与鼓励而形成的。自卑感是由于儿童生活中十分重要的人物对他的嘲笑或漠不关心造成的。本阶段的游戏已带有社会性质,男女儿童的兴趣逐渐离开游戏和幻想,转移到对现实的实践方面,希望做一些有用的事和有效的生产工作。这时,儿童已预见到最后必须脱离家庭,因而邻里和学校成了影响儿童的有力因素。儿童的依赖重心已从家庭转到学校、教堂、少年组织等社会机构方面。埃里克森指出,许多人将来对学习和工作的态度和习惯都可追溯到本阶段的勤奋感。纵观埃里克森对儿童阶段人格形成的分析,可以看到,前四个阶段的心理社会危机都与自信心的建立有关,可以说,儿童在整个发展阶段中所遇到的主要问题,其本质的属性就是自信心与自尊的建立。若是儿童在发展中获得了自信与自尊,那么他也就会获得基本的信任感、自主性、主动性和勤奋的美德,那么他的一生也会变得完整和健康。可见,自信与自尊的获得,对儿童的身心和谐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危机:勤奋vs.自卑品德:能力主要影响者:邻里、学校、师生、父母& 第五阶段:青少年期(12~20岁),自我同一性vs.角色混乱 这个阶段发生在十二岁到二十岁左右,大致相当于弗洛伊德性心理人格发展阶段中的生殖期阶段,其中十一、二岁到十七、八岁,正值青春期时期。埃里克森正是对这个阶段的论述才显赫于世的,因为这一阶段包含了他最著名的概念——同一性危机。这正是中学到大学的转换阶段,也是青少年向成人的过渡阶段。埃里克森把这个时期称为心理社会的合法延缓期,他用这一术语来表示青少年期与成年期的间隔。在前四个阶段中,儿童懂得了他是什么,能干什么,也就是说,懂得了他所能担任的各种角色。在这个阶段中,他们必须仔细思考全部积累起来的有关他们自己及社会的知识,最后致力于某一人生决策或生活策略。他们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是要建立一个新的同一性或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以及他在社会集体中所占的情感位置。对于青少年来说,这一阶段是个很危险的阶段。通常叫青春期、红灯期、危险期。在这一阶段青少年往往感到内心有很多冲突。一方面青少年本性冲动的高涨会带来问题,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青少年面临新的社会要求和社会的冲突而感到困扰和混乱。过去经验中的那些自我形象在新的冲击下开始四分五裂,他们更重视自己,但更弄不清自己,所以青春期男女会更经常地照镜子来观察自己。他们的自我观念正在发生转变,有人认为自已不像想得那么好、那么全能了,这一时期自己做出的选择符合一部分过去的自己,又背叛另一部分自己。他们感到要做的决定太多、太快,而每作一种决定就减少了未来生活的广度。因此,他们感到困难,有的人干脆进入一种“心理的暂停”期,即延缓作决定。在这一时期他们是很孤独的,往往是不愿立刻作决定,又感到时间流逝,事事无成。他们想找人谈,又觉得无人理解。这是一个心理闭锁期。他们对周围世界有了新的观察与新的思考方法,他们经常考虑自己到底是怎样一个人,他们从别人对他的态度中,从自己扮演的各种社会角色中,逐渐认清了自己。特别是周围的人的态度和评价更容易在他们心理上形成“自我感”,但这应与他期望中的“自我感”慢慢统一起来,以确定自己是谁,以及自己在社会群体中的地位。此时,他们逐渐疏远了自己的父母,从对父母的依赖关系中解脱出来,而与同伴们建立了亲密的友谊,从而进一步认识自己,对自己的过去、现在、将来产生一种内在的连续感,也认识自己与他人在外表上、性格上的相同与差别,认识自己的现在与未来在社会生活中的关系,对原有的自我进行检验和整理,试图形成一种新的、同一的自我,这就是同一性,即心理社会同一感。“同一性”这一概念是埃里克森自我发展理论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非常广泛的含义。它可以理解为社会与个人的统一,个体的主我与客我的统一,个体的历史性任务的认识与其主观愿望的统一;也可理解为对自己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即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全面认识到意识与行动的主体是自己,或者说能抓住自己,亦即是“真正的自我”,也可称为“核心的自我”。埃里克森在许多方面使用同一性(有时也称自我同一性)这一术语。例如,它是“一种熟悉自身的感觉,一种‘知道个人未来目标’的感觉,一种从他信赖的人们中获得所期待的认可的内在自信”(1959,第118页)。&一种比较有代表性的表现自我同一性的理论是这样描述的,青春期的自我分成了两个:I和Me。I指主体我,被自觉意识的我;Me指客体我,被他人看见的我。青少年恰巧处于I和Me分裂之中。当Me占优势时,就是自我扩大,表现为虚荣心强,自满、自我陶醉,喜欢炫耀、哗众取宠、突出自己、奇装异服等;当I占优势时,就是自我萎缩,表现为无志气、自卑,主观上不努力克服缺点,反而找借口不做事情,强调条件不具备,自怯自怜等;如果这一时期I和Me都强,人就会忽左忽右。所谓同一性,指的是一种对自己的感受,知道自己将会怎样生活,在说明未来时有一种内在的自信,即全盘了解自己和接受自己。埃里克森探讨了同一性和早期经验的关系:正在生长和发展的青年人,他们正面临着一场内部生理发育的革命,面临着摆在他们前面的成年人的使命,他们现在主要关心的是把别人对他们的评价与他们自己的感觉相比较,主要关心的是如何把各种角色及早期培养的技能和当今职业的标准相联系这个问题……。这种以自我同一性的形式发生的整合在数量上超过了童年期的各种自居作用。它是自我把一切自居作用与力必多的变化,与先天遗传形成的自然倾向,与在社会各种角色中提供的机会进行整合的这种能力的自然增长的历程。所以,自我同一性的感觉是一种不断增长的信念,一种一个人在过去经历中形成的内在的恒常性和同一感 (心理上的自我),一旦这种同一性的自我感觉与一个在他人心目中的感觉相配时,那么,就表明一个人的“生涯”是大有前途的。 (1963,第261—262页)青少年一旦确立或统一了自我,他们就获得了一种同一性,长大成人了,获得个人的同一性就标志着这个发展阶段取得了满意的结局。如果青少年不以同一性来离开这个阶段,那他们就会以角色混乱或者也许会以消极的同一性来离开这个阶段。角色混乱意即角色同一性混乱,其特征是不能选择适应生活的角色,是一种个体形成与社会要求相背离的同一性,如不加选择地把自己认同于某一类的人(如依恋关系未被满足者认同关心自己的人),或者盲目地陷入某一社会团体(如归属感缺乏者认同赏识自己的人,如留守儿童加入社团组织等),又或者如上文所述的“延缓作决定”,仅给自己一个口头许愿却没有付诸于任何行动,这样就无限制地延长了心理的合法延续期。事实上,许多大龄未婚男女、已婚人士甚至已为人父母的男女仍固着在这一阶段,正是没有实现同一性,让自己无限制地延续着心理社会青春期。这种角色同一性混乱表现在生活和工作的很多方面,如非常在意他人的评价;很容易受外界暗示;时常变换角色,在人际交往中不知所措、无所适从等等。工作中做事情马虎,看不到努力工作与获得成就之间的关系;对领导与被领导之间的共同点与差异看不清,要么持对立情绪,要么盲目顺从等;在两性问题上也会发生同一性的混乱,认识不到两性之间的同一与差异等。消极同一性是告诫青少年不要学习不良行为。埃里克森把消极同一性解释为:“是一种违背意愿地建立在发展的关键阶段并向个人呈现出所有最厌恶的,最危险的,然而也许是最真实的各种自居作用和角色之上的同一性” (1959,第131页)。他举了一个例子,一位母亲对堕落成酒精中毒症的兄弟充满了一种无意识的恨铁不成钢的感情,她会对她兄弟的儿子(她的外甥)有一些担心,因为她关注到外甥身上有一些可能重蹈其兄弟的命运特征,所以这种关注是有选择性的。在这种情况下,这种“消极的”同一性对这个孩子来说,比他内心要成为好孩子的愿望更现实,他也许会努力成为一名醉汉……(1959,第131页)。在埃里克森看来,角色混乱和消极的同一性可以解释美国青少年所表现出的许许多多骚乱和攻击现象。他在对美国黑人领袖哈尔科姆.厄克斯(Halcolm X)的分析中,得出以下要点,……如果青少年感到他所处的环境试图对允许他把下一阶段整合在他个人的自我同一性内的所有表现形式进行彻底地剥夺,那么,儿童就会以野兽突然被迫捍卫其生命般地进发出惊人的力量进行抵抗。的确,在人类生存的社会丛林中,如果没有同一性的感觉就没有生存的感觉。 (1964,第24页)青少年会痛恨地排斥那些不适合于他们的同一性。所以,当他们自己决定将来成为什么样的人并且为成为这样的人而努力时,却遇到周围的人或者舆论不允许他这样做,而给他施以种种压力和限制,要求他按照家长或社会的愿望选择未来。这时,他可能将以令人吃惊的力量抵抗社会环境,或者选择做一个反社会的“坏人”,或者干脆彻底妥协如死人般的活着。因为对于他来讲,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同一性自我感(不管社会期许与否),却面临着被周围环境所毁灭的境地,没有同一性的感觉,就没有自身的存在感,抗争(彻底妥协也是一种抗争方式)成为了他的选择。同一性意识的丧失常常表现为以一种讽刺和势利的敌意对待家庭或未来社会所提供的所谓合适或理想的角色。作为要求的角色中的某个部分,某个方面或全部各个部分,不管它是男性方面还是女性方面,是国籍方面还是阶级成员方面,都会成为青年人加以辛辣讽刺的主要焦点。 (埃里克森1959,第129页)为什么青年人在不能获得积极的同一性时要选择消极的同一性呢?埃里克森说,因为他“宁可成为一个无名小卒,或者成为臭名昭著的大人物,或者成为某个的确已经死了的人——总之,它们是经过自由选择的角色——而不愿意成为一个不太象样的人’(1959,第132页)。如果青年人在这个阶段中获得了积极的同一性而不是角色混乱或消极的同一性时,他们就会形成忠诚的品德。埃里克森把忠诚定义为,“有效地忠于发自内心誓言的能力,尽管价值体系存在着不可避免的矛盾”(1964,第125页)。埃里克森还强调说,这个阶段自身应当看作是一个寻找同一性的时期,而不是具有同一性的时期。前面四个阶段为儿童提供了形成同一性的“材料”。在这个阶段,个人必须同化这些材料。同一性的形成标志着未成年期的结束与成年期的开始。从这时起,生活是对自我同一性的彻底表现。既然个人“知道他或她是什么人”,生活的任务就是引导“那个人”完满地渡过人生的其余阶段。读者也许会注意到埃里克森的同一性与阿德勒的生活风格之间的相似性。它们之间的主要差异似乎在形成的时间上。对阿德勒来说,生活风格是获得童年早期形成的优越和完美的手段。正如我们所知,埃里克森使用同一性这个术语描述了早期经验的整合为个人今后担负的主要角色的现象。生活风格和同一性这两个术语都涉及到一个按照个人生活而组织起来的重大主题,它们之间的主要差别乃在于这个主题形成的时间。埃里克森特别重视本阶段,认为儿童到了青年期,生理上已趋成熟,人格的各方面需要重新加以整合。这时的青少年已能把先前各阶段的自居作用的同一性核心加以综合,从而产生了自我同一性。这是一个重新整合了的新的个体的完形,包括着意识和潜意识两方面,既为先前各阶段遗留下来的问题寻求最终的解决,又要自觉地与成人处于平等地位,在心理上积极准备着走向未来。埃里克森认为,青年期是青少年在追求性别、职业、信念、理想等方面同一性的标准化时期,自我同一性必须在以下七个方面取得整合,才能使人格得到健全的发展。这七个方面是:1.时间前景对时间混乱;2.自我肯定对冷漠无情;3.角色试验对消极同一性;4.成就预期对工作瘫痪;5.性别同一性对性别混乱;6.领导的极化对权威混乱;7.思想的极化对观念混乱。 埃里克森指出,个人在青少年期有机会在这七个方面进行工作,并可以在合法延缓期内对其中的某些方面加以利用。合法延缓期是指社会为青年进入成人期在时间上所提供的合法延缓,如各种正式教育、学徒期、征兵制以及医生实习期等,它们反映了社会的需要和要求,也为青年达到某些方面的同一性提供了时间。& 危机:自我同一性vs.角色混乱品德:忠诚主要影响者:同伴、小群体
&第六阶段:成年早期(约20-24岁),亲密vs.孤立 这个阶段称为成年早期,持续时间约二十岁到二十四岁左右,这是建立家庭生活的阶段,这是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阶段。 亲密感,是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包括亲情、友情与爱情。亲密的社会意义,是个人能与他人同甘共苦、相互关怀。亲密感在危急情况下往往会发展为一种互相承担义务的感情,它是在共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如果一个人不能与他人分享快乐与痛苦,不能与他人进行思想情感的交流;不相互关心与帮助,就会陷入孤独寂寞的苦恼情境之中。弗洛伊德曾经把健康的人定义为一种充满爱而辛勤工作的人。埃里克森赞同意这个定义。但是他又指出,唯有具备牢固同一性的人才能敢于涉足与另一个人的爱河之中。具有牢固同一性的青年人热烈地寻求与别人的亲密关系……青年人是在寻求和保持同一性的过程中生成的,他们热切和乐意把自己的同一性与其他人的同一性融合在一起。他已具备了与他人亲密相处的能力,也就是说,具备了成为协会会员和伙伴关系成员所须承担义务的能力,以及具备了为遵守这些义务而发展道德力量的能力,即使这些都需要付出巨大的牺牲和让步。(埃里克森1963,第263页)缺乏自我同一性的青年人,往往也缺乏爱与被爱的能力,害怕进入一段亲密关系,因为对自我的不确定和不自信,面临一段亲密关系时,会担心从中受到伤害或者对亲密关系没有信心。与他人同一性的融合,意味着需要付出,需要放弃或损失一些东西。在这个时期,需要学会与各种人相处,不管你是否喜欢别人。能与他人能建立亲密关系的人,才能在恋爱中建立真正的亲密关系。与人相处不容易获得亲密感的人,即使他有配偶、有亲人,他也将有一种孤独感。所以,上一阶段还没完成就匆忙进入婚姻,常常会失败,没过多久,人们就发现不能与伴侣产生亲密的情感,只被婚姻的义务所包围。因为青年人太注重自我,这种过分注意自己使亲密无法发生。因为爱是要把自己的同一性与他人的同一性相融合,这就是自我牺牲。正如弗洛姆(Erich Fromm)在《爱的艺术》中所说, “爱主要是给予而不是接受……在给予的行为中表示了我生命的存在。正是在给予的行为中,我体验到我的力量、我的财富、我的能力。”遗憾的是,“大多数人都把爱的问题看成主要是被爱的问题,而不是看成主动去爱和爱的能力的问题。”埃里克森把人的发展阶段延长到成人期,这是他的人格发展阶段说的一大特色。这时,青年男女已积极准备着去分担相互信任、工作调节、生儿育女和文化娱乐等生活,以期最充分而完满地进入社会。他们需要一种共享的同一感,由此才能导致美满的婚姻而获得亲密感。但由于寻找配偶也包含着偶然因素,所以也孕育着害怕独身生活的孤独感。没有形成有效工作与亲密能力的人会离群索居,就会退回自己的小天地,回避与别人亲密交往,因而就形成了孤立感、孤独感。埃里克森列举出为了有益于个人与社会而应当发展怎样一种亲密关系: 1、感情共鸣的情欲高潮2、一个值得爱的伴侣3、异性4、能够并乐意与他分享相互的信任5、能够并乐意与他共同严格遵守:a工作周期、b生殖周期、c娱乐周期6、还应使后代在所有发展阶段安全满意地发展。(1963,第266页) 如果个人在这个阶段形成的亲密能力胜过孤立能力,他们就会形成爱的品德。埃里克森把爱定义为“双方对永久抑制内在分裂机能的相互献身”(1964,第129页)。埃里克森的理论一直被批评为说教。很清楚,埃里克森所定义的在各种发展阶段对危机的积极顺应显然与基督教伦理观、与现存社会制度是一致的。潜伏在他理论中的危险 (正象一切理论一样)是,埃里克森描述的是他的希望而不是现存的事实。所以,重要的是要懂得一个理论家持有哪些偏见,以便当它们在理论中出现时能够迅速发觉。罗森 (Roazen,1976)提出如下理由:埃里克森理论的那种说教者的特征于不久前显露出来了。勿庸置否,对一个理论家来说与其以某种潜在的信念来发挥一种无形的影响,不如把他所信奉的观点阐明还要更好。然而,当人们仔细思考埃里克森那些对以往社会制度的好处持有恭敬态度的自我心理学的要义时,就会自始至终地看到呈现着一副说教的口吻:结婚,异性爱和生儿育女等等,这都毫无疑问是他所认定的美好生活的组成部分。(第171页)危机:亲密vs.孤立品德:爱主要影响者:友人、异性、竞争同伴 第七阶段:成年中期(约25-65岁),繁殖vs.停滞 这个阶段发生在人生的二十五岁到六十五岁左右,亦称成年中期,是成家立业、生儿育女的阶段。它是最长的,也是相对平稳的时期,同时又是被研究很少的时期。 夫妻二人建立了良好的亲密关系,就必然开始拓展兴趣,关注社会以及社会关系他人,有了孩子后,开始聚焦于关心下一代。埃里克森认为,如果一个人能很幸运地形成积极的同一性,过上富有成效的幸福生活,那么他就会力图把产生这些东西的环境条件传递给下一代。这可以通过与儿童(不一定是自己的孩子)提高直接的交往,或者通过生产或创造能提高下一代生活水平的那些东西来实现。 所以,繁殖在建立和指导下一代中是头等要事,虽然有些人由于不幸,由于其它方面特殊的和真正的天赋,而不能运用这个内驱力来为子孙后代造福。的确,繁殖这个概念包含了生产能力和创造能力这类更为通俗的同义词的含义,但是这些同义词都是不能取代它的。(埃里克森1963,第267页)这样的活动有两种途径,一种是直接关心自己的孩子,生育他们养育他们,乐于看他们成长;另一种方式则是创造更好的环境给下一代去享用,即致力于发展人类的精神和物质财富。扩展开来,他们在工作上就能勇于创造,追求事业的成功,而不仅是满足个人需要。生育有生和育两层含义:生,是生物意义的发展长大;育是社会意义的成长,按照一定的目的长期地教导和训练,是指社会学意义上的人类的自我复制。生育感或繁殖感就有了“传承”的任务,一个人即使没有“生”孩子,但如果关心、教育、指导他人的孩子,也能获得“育”的体验。如果没有孩子可育,当个班组长,当个带团队的经理人也可以体验“育”和“传承”的经历。如果以上这些条件都没有,还可以写一些东西发表,所谓“留得青史代代传“,给自己创设这方面相关的经历。没有“生”、“育”或“传承”经历的人,其人格可能贫乏和停滞。这几种经历中“育”的经历尤其重要,有的人即使有“生”的经历,可是没有“育”的体验,也可能成为一个过度自我关注的人,他们只考虑自己的需要和利益,不关心他人(包括儿童)的需要和利益。人类同时要承担社会工作,从“育”和“传承”活动中体验自我影响力从而获得自我价值感。这个时期是一个人从关心下一代或下属的行为中,获得自我力量的体验,这是关心和创造力发展最旺盛的时期,人们是在“生”、“育”、“传承”的经历中,发展出关心和创造力的社会品德。人的社会动机的规律性似乎也印证的埃里克森的理论,正常情况下,人的社会动机随着年龄和阅历的积累,从最初的亲和动机到成就动机,再到后来的影响动机,是有次弟性的。这一阶段发展不了的人往往是自己童年充满挫折和空虚的人,这些人往往也没有建立起自我同一性,他们不懂得怎样去关心孩子。有些人以为了孩子和家庭的名义,埋头于工作,一味追求事业上的成就,而无暇陪伴和顾及家人,反而有意无意地忽略了奋斗的初心;有些人过度“自我专注”,只顾及自我的感受,而不故他人的困难和痛苦,即使有创造,其目的也完全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自利是人的本性,但当自利行为妨害到他人或群体时,就成了自私。这种人往往缺乏共情能力,不关心他人的疾苦,因为他们内心存在固着或停滞,专注于自我感受,自恋而不自知。正如埃里克森认为的,成年男女已必须考虑使新的一代获得关怀和满意的发展。所谓繁殖不仅是指个人的生殖力,而主要是指对下一代的关切。有些人从未作父母,但也深切关怀着下一代的成长,从而丰富了在感情上成熟的人格。缺乏这种体验的人会产生一种假亲密的需要,实际上是一心专注自己而产生的停滞感。 没有产生繁殖感的人是以“停滞和人际贫乏”为特征的 (埃里克森1963,第267页)。一旦一个人的繁殖(关心后代和他人)比率比停滞(自我关注)高,那么这个人会以关心的品德离开这个阶段。埃里克森把关心定义为“是一种对由爱,必然或偶然所造成结果的扩大了的关心,它消除了那种由不可推卸的义务所产生的矛盾心理”(1964,第131页)。 危机:繁殖vs.停滞品德:关心主要影响者:共同工作及分担家务者
第八阶段:成年后期(老年期,约65-死亡),圆满vs.失望 这个阶段发生在六十五岁到死亡这段时间里,称为成年晚期,或老年期、成熟期。这是获得圆满感,避免失望感的阶段。 这一时期人开始衰老,从工作岗位上退休,他们的体力和健康在走下坡路,收入减少了,亲朋、配偶开始离开。他们开始回忆自己的一生,想知道自己活得有没有价值。当老人们回顾过去时,可能怀着充实的感情与世告别,也可能怀着绝望走向死亡。前面七个阶段都能顺利度过的人,在回忆过去时,感觉一生很充实、生活幸福,对社会有所贡献,感到活得有价值,生活的很有意义,能接受自我,正视人生的必然归途,这种人相对可以正视死亡将要来临的事实,产生一种整合感。相反,前面七个阶段没有顺利度过的人,在回忆过去时,感觉一生无所建树,岁月匆匆,理想未竟,就会感到失望,并对自己厌恶和鄙视,一生失去了很多机会,再开始已经太晚,有太多的遗憾和后悔,他们不愿意接受死亡的来临,产生一种绝望感。对此他们必须作出相应的调整和适应,这是一个自我整合的过程,自我整合是一种接受自我、承认现实的感受。如果能整合成功,能明白自己的一生只能这么度过——犯过错误,但在当时又无法避免,谁也会这样;而且,自己一生也做了不少好事。这样,人就可以接受自己,对整个世界和历史有一种超然的认识,对很多格言有一种亲切的理解感,感觉人生即使有一些遗憾,但仍不失圆满。如果能这样,人就可以问心无愧地面对死亡,平静地生活下去。埃里克森把圆满(原文翻译是自我完整)定义为,只有这种以某种方式关心事物和人们的人,才能使自己顺应形影相随的成功和失望,顺应其他事物的创造者,或者说顺应各种产品和思想的创造者——只有在这种人身上,这七个阶段的果实方能日臻成熟。——我找不到比圆满(自我完整)更好的词来表述它。 (1963,第268页)按照埃里克森的理论,只有回顾一生感到所度过的是丰足的,有创建的和幸福的人生的人才会不惧怕死亡。这种人具有一种圆满感和满足感。而那种回顾挫败人生的人则体验到失望。看起来似乎令人奇怪,但是体验到失望并不象体验到满足感的人那样敢于面对死亡,因为前者在一生中没有实现任何重大的目标。这八个阶段不但依次相互关联,而且第八个阶段还直接与第一个阶段相联系。换言之,这八个阶段以一种循环的形式相互联系。例如,成人对待死亡的态度会直接影响儿童的信任感。埃里克森相信,“用这种说法一—如果儿童的长者圆满得足以不惧怕死亡,那么这些健康的儿童也不会惧怕生活,一来进一步解释成人的完整与儿童之间的信任感似乎是可能的”(1963,第Z69页)。一个人能否坦然地面对死亡表明他人格是否成熟,只有人格成熟的人才能获得一种超脱的智慧感。如果一个人获得的圆满感胜过失望感,那他就以智慧的品德终其为一生的特征,埃里克森把智慧定义为“以超然的态度对待生活和死亡”(1964,第133页)。当成人男女生儿育女并保证新一代的成长时,就看到了人生的充分前景,从而产生一种完善感。埃里克森认为,这是人类自我的一种后期自豪,是一种同类之爱,是对久远时代和宇宙秩序的一种崇高信仰,实际上就是对自己文化的捍卫。他们体验着一种久经锻炼的智慧感和人生哲学,使自己与新生一代融为一体,因而安详地面向死亡。一个人达不到这个目的,就会恐惧死亡,觉得人生短暂,于是感到失望和厌恶。没有一种人格理论不遭到批评的,埃里克森的理论也不例外。例如,罗森觉得最使他不满意的是埃里克森关于这个最后阶段的论述:这个生命周期的最后阶段,相对说来,埃里克森对它的描述最少,似乎是八个阶段中最令人不满意的阶段。为什么智慧是以默认不可避免的命运来定义的呢?不妨可以争辩说,智慧也会导致对以往个人的过失,对不幸的机会,或对未修正的社会不平等现象的不满,甚至是愤怒。任何老年人情绪的灵活性都可能比年青时要差。并不是所有的发展都会有收获的。事实上,如果衰老不包含着失望,那倒是咄咄怪事,因为老人不仅会失去某些能力,而且也容易失去所爱的人。用埃里克森的话来说,不管能从已经发生的事件中对将来预见到怎样的满足,死亡毕竟是孤独的,它通常是极其痛苦的。 (1976,第116页) 危机:自我整合vs.失望品德:智慧主要影响者:人类 附:八个阶段小结表
(制表:小周哥)-------------------------------------the end-------------------------------------参考资料:[1]《人格心理学导论》.B·R·赫根汉.[美].何瑾、冯增俊 译.海南人民出版社 [2]《爱情与人格—恋爱心理成长分析》.肖三蓉.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有限公司 [3] 埃里克森的自我发展理论.心理学空间
(编辑:小周哥,图片来自网络)(本文版权属于六度心理咨询(),转载请注明出处。商业使用请联系六度心理咨询)
心理师小周哥的其他日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弗洛伊德人格发展理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