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冬描写秋天田野的作文文言文

当前位置: >>
七年级沈复1、童 趣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 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 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 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 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舌 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 之别院。 [课文分析] 本文主旨是写作者儿时的“物外之趣”。“物外之趣”虽非物自身所有,却又与 物有关,它是观物者的主观体验作用于物的结果,也可以说是因物而生成之意趣。本 文中所说的夏蚊及草间之虫皆极细小之物,可以诱发儿童的好奇心和想像力,意趣即 由此生成。 开篇先说作者儿时视力极好,然后点明文章主旨。“张目对日”,犹言两眼能经 受强光刺激;“明察秋毫”,言视力极佳,极细小之物也看得一清二楚。有如此好的 视力,再加上“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的癖好,因而能发现“物外之趣”。这是 总提,仅用 32 字,行文简洁可见。以下分述。 夏蚊成雷,人不堪其苦,而年幼的作者异想天开,将它想像成“群鹤舞于空中” 的动人图景,并且看得入了迷。随后他又联想到曾经见过的“鹤唳云端”的图景,于 是“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结果是他真的见到了这样的图景。 这是一幅凭借想像而“放大”了的图景,它表现了一个孩子幼稚心灵中自发的审美意 识。此其一。 其二,作者年幼时居城中,渴望见到大自然风光而不得,于是他用想像来实现自 己的愿望。他把花园里土墙凹凸处和花台上的丛草想像成树林,把虫蚊想像成野兽, 把高出的小土块想像成丘陵,把低陷的小土块想像成山沟,这使他有了一个自由而广 阔的天地,可以饱览“大自然”的风光。有一天,有两只小虫在草间相斗──在年幼 作者的想像中就成了两兽在树林里相斗,使他看得格外入神;不料一个“庞然大物” 拔山倒树而来。一伸舌,便将两兽一齐吞入腹中。年幼的作者被吓得六神无主;待到 清醒过来,幻觉消失,才发现此前那个“庞然大物”不过是一只癞虾蟆。他恼恨之极, 却并不想伤害它,仅以鞭打示惩──用什么做鞭子,文章未做交代,大概是小树枝吧? 他惩罚癞虾蟆,可能含有为两小虫复仇的意思,但从“驱之别院”一举来看,主要原 因是它破坏了自己的审美情趣。1 一、重点字词。 1、项为之强 2、徐喷以烟 3、果如鹤唳云端 4、以从草为林 5、兴正浓 6、方出神 项:颈,脖颈。强:通“僵”,僵硬。 徐:慢慢地。以:用 果:果真,果然。唳:鸟鸣 林:树林 兴:兴趣、兴致 方:正 鞭:用鞭子打,抽打。 驱:赶 细察:仔细观察 昂:抬。 首:头。之:它,代蚊子 怡然:愉快的样子7、鞭数十,驱之别院 8、必细察其纹理 9、昂首观之 10、为之怡然称快 二、重点句子翻译1、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文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译:每遇见细小的东西,一定要仔细观察它的纹理,所以常常能感受到超脱事物 本身的乐趣。 2、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译:我心里把它们比作群鹤在空中飞舞,这么一想,眼前果真就出现了千百只白 鹤。 3、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译:果真像鹤群在青云边上发出叫声一样,这使我感到高兴极了。 4、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 译:蹲下身子,使身子跟台子一般高,定下心神仔细观看。 5、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译:把土块凸出部分当成丘陵,低陷部分当成山沟,我便凭着假想在这个境界中 游览,愉快而又满足。 6、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 译:忽然有个极大极大的兽拔山倒树而来,原来是一只癞虾蟆。 三、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1.文中叙述了哪些“物外之趣”? 观蚊如鹤之趣(夏日戏蚊)、神游山林之趣、鞭打蛤蟆之趣。 2.文中出现了好几个成语,请写出三个来。 庞然大物、明察秋毫、怡然自得 3.文章末一句“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表现了作者幼小心灵中怎 样的思想感情? 反映了作者严惩强暴、同情弱小的纯真的童心。 4.文中所写的都是平常之物,而“我”却产生了“物外之趣”,你认为主要原 因是什么?2 作者观察细致,想象奇特。 [译文] 我回想自己在年幼的时候,能睁大眼睛直视太阳,视力好极了,每遇见细小的东 西,一定要仔细观察它的纹理,所以常常能感受到超脱事物本身的乐趣。 我回想自己在年幼的时候,能睁大眼睛直视太阳,视力好极了,每遇见细小的东 西,一定要仔细观察它的纹理,所以常常能感受到超脱事物本身的乐趣。 夏夜里,蚊群发出雷鸣似的叫声,我心里把它们比作群鹤在空中飞舞,这么一想, 眼前果真就出现了千百只白鹤;抬头看着它们,连脖子也变得僵硬了。我又留几只蚊 子在白色帐子里,慢慢地用烟喷它们,使它们冲着烟边飞边叫,构成一幅青云白鹤图, 果真像鹤群在青云边上发出叫声一样,这使我感到高兴极了。 我常在土墙高低不平的地方,在花台上杂草丛生的地方,蹲下身子,使身子跟台 子一般高,把丛草当成树林,把虫子、蚊子当成野兽,把土块凸出部分当成丘陵,低 陷部分当成山沟,我便凭着假想在这个境界中游览,愉快而又满足。 有一天,我看见两只小虫在草间相斗,(便蹲下来)观察,兴味正浓厚,忽然有个 极大极大的兽拔山倒树而来,原来是一只癞虾蟆,舌头一吐,两只小虫全被它吃掉。 我那时年纪很小,正看得出神,不禁哇的一声惊叫起来。待到神智恢复,捉住癞虾蟆, 抽了它几十鞭子,把它赶到别的院子去。2、 《论语》十则1、子曰: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 (学而) 2、曾子: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学而) 3、子曰: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 ) 4、子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 《为政》 ) 5、子曰: “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6、子曰: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 7、子曰: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 《述 而》 ) 8、曾子曰: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 不亦远乎。( ”《泰伯》 ) 9、子曰: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 10、子贡问曰: “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3 [课文分析]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 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 [讲解]第一句讲的是学习的方法。第二句讲的是学习的乐趣。第三句讲的是为 人态度,属于个人修养范围。 2.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 乎?” [讲解] “三省”,多次反省。文言文中,“三”“九”诸字皆有“多”义, 不是确数。从这里可以看出古代治学的人非常重视品德的修养。 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讲解]这一则也是讲学习方法,强调独立思考的必要性,因为只“温故”而不 独立思考,决然达不到“知新”的目的。 “温故”和“知新”并非平列的两件事, 关键在于要“知新”,这就需要独立思考了。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讲解]这一则也是讲学习方法,阐述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认为二者不可偏 废。 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讲解]最后的“知”字当破读,通“智”。孔子说这番话的意思是,言行要谨 慎,不要夸大自己的知识和本领。用现代的表述方式,就是要有谦虚的学习态度。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这两章内容相同,故予合并。 [讲解]这两章也是讲学习态度的,意思是要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注意 学习,不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类似的毛 病。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 不亦远乎?” [讲解] “士” 大多指有抱负或有特殊社会地位的人。 , “弘” 胸怀宽广; , “毅” , 意志坚强。胸怀宽广,才能接受重任;意志坚强,才能长期坚持奋斗。“仁”,是孔 子学说的核心。曾子说这番话的目的是,鼓励门人要一生为实现“仁”的理想而奋斗。 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讲解]这是借松柏之后凋比喻社会现象。朱熹引范氏曰:“小人之在治世,或 与君子无异,惟临利害,遇事变,然后君子之所守可见也。” 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 施于人。” [讲解] “忠”和“恕”是孔子“仁”的学说的两个方面: “忠”的要求是“己 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恕”的要求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孔子关于 “仁”说过许多话,细分析起来,都跟这两点有关。由于子贡问的是“可以终身行之” 的“一言”(实即问“道”),所以孔子拿“恕”来回答他。4 一、重点词语: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通“悦”,愉快)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愠:生气、发怒)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新:这里指新的理解与体会)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罔:迷惑; 殆:有害) ?诲女知之乎!??是知也。(女:同汝,你;是:此、这;知:通“智”。 ) ?士不可以不弘毅。(弘毅:刚强、勇毅。 ) ?择其善者而从之(从:采纳,听从) (8)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其:大概、也许;施:施加。) 二、重点句子。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译: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到这里)来,不也快乐吗?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在温习旧知识后,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译:几个人一同走路,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有(陷入邪说 的)危险。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译: 看见贤人要想着向他看齐, 看见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译: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 三、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1.从语录中看,孔子认为学习的快乐在于(不断学习、复习)。 2.从 温故知新 三人行必有我师 这几句语录看,孔子认为,什么样的人才能 做老师?这种观点与“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观点是否矛盾? 答:温故知新,经常学习的人才能做老师;不会矛盾,因为只要虚心学到处都有 老师。 3.本文的语录中,孔子认为,任何人身上都可以让我们学到东西,因为如果别 人比自己优秀,那么 学习他优点;如果别人有缺点,那么自己也有就反省,并改正。 4.说说本文中出现的现在仍在用的成语。 答:温故知新;见贤思齐;任重道远;死而后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5 5.为什么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结合你的学习生活谈谈你对这 句话的理解。答:略。 [译文] 1.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温习)它,不也高兴吗? 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到这里)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 是君子吗?” 2.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往 来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过呢?” 3.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后,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 4.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有(陷 入邪说的)危险。” 5.孔子说:“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 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6.孔子说:“看见贤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 似的毛病。” 7.孔子说:“几个人一同走路,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 习,(看到自己也有)他们那些短处就要改正。” 8.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 程又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到死为止,不也 很遥远吗?” 9.孔子说:“(碰上)寒冷的冬天,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 10.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孔子说:“那大概是‘恕 (道)’吧!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3、山市蒲松龄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然数年恒不一见。孙公子禹年与同人饮楼上,忽见山 头有孤塔耸起,高插青冥,相顾惊疑,念近中无此禅院。无何,见宫殿数十所,碧瓦 飞甍,始悟为山市。未几,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中有楼若者,堂若 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忽大风起,尘气莽莽然,城市依稀而已。既而风 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楼五架,窗扉皆洞开;一行有五点明处, 楼外天也。层层指数,楼愈高,则明渐少。数至八层,裁如星点。又其上,则黯然缥 缈,不可计其层次矣。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逾时,楼渐低,可见 其顶;又渐如常楼;又渐如高舍;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见。又闻有早行者,见山上 人烟市肆,与世无别,故又名“鬼市”云。6 [课文分析] 统观山市出现的全过程,可分三个阶段。 1.初生阶段:从孤塔高耸到宫殿出现。 这是目击者眼中的画面。文章还描写了目击者的心理变化:见孤塔时,彼此“相 顾惊疑”,表明它是突然出现的,而且跟实景差不多,使人不得不“惊”,但一想到 “近中无此禅院”,又不得不“疑”。待到宫殿出现,才悟出原来这是“山市”。这 样写就把读者带到目击者所在的地方了。 以下所写仍是目击者所见画面,但读者在感觉上发生了变化:一切都如同亲见。 2.发展阶段:城郭的出现。 先总写一笔:“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颇有恢宏的气象。然后分写:“中有 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虽然寥寥数语,却可以诱发读者 想像出一幅跟《清明上河图》相似的画卷来。这幅画卷最后在风中消失,又不禁使人 感到怅然。 3.高潮阶段:危楼的出现。 因“风定天清,一切乌有”,只剩下一座高接霄汉的危楼,所以楼的形状看得格 外清楚,连楼外天空也显现了出来,给人的感觉是距离比先前的城郭缩短了一些。更 为特殊的是,楼上还有来来往往的人,或凭或立,与人世无异,这又给人以亲切感, 增强了观赏的兴趣。最后写幻景的消失,跟影视中的渐隐镜头颇为相似,又使人感到 余味无穷。 结尾一段写山上的“鬼市”,这是补笔,有照应开头的作用,说明奂山这个地方 确实能看到这种奇异的现象。 一、重点字词: 1、然数年恒不一见(经常) 2、 高插青冥、相顾惊疑(青天、天空)(你看着我、我看着你) 3、往来屑屑 (匆匆) 4、 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同“无”)(高) 5、 连亘六七里 (连绵不断) 6、或凭或立、不一状 (有的人)(靠着) 7、数至八层裁如星点(同“才”) 8、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见(突然)(于是) 9、见山上人烟市肆(店铺) 10、尘气莽莽然、城市依稀而已(广大)(隐隐约约) 二、重点句子。 1、见宫殿数十所,碧瓦飞甍,始悟为山市。 译:(又)看见几十座宫殿,瓦是碧绿的,屋脊高高翘起,这才省悟到原来是(出 现)“山市”了。 2、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7 译:城中有像楼阁的,有像厅堂的,有像街坊的,都清晰地呈现在眼前。 3、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 译:楼上的人们来来往往,各干各的事情,有靠着(栏杆)的,有站着的,姿态各 不相同。 4、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见。 译:突然间变得像拳头、像豆粒,于是什么都看不见了。 三、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1.找出文中表现时间的词语。 答: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无何,?? ;未几,??;忽大风起?? ;既 而风定天清,逾时,??;倏忽如拳如豆??。 2.文中描述的蜃景若以“风起”为界,前后的蜃景变化各有怎样的特点? 答:前者孤塔耸立,少顷换一幅图景,这时蜃景的物象是逐步增加的;后者五座 楼的情景,逐渐变化,依次消失,这时蜃景的物象是逐步减小的。 3.文中将“山市”称为“鬼市”,对此,你怎样认识? 答:作者在他那个时代,还不会理解海市蜃楼是一种光线折射形成的现象,所以 在文中将此幻象称为“鬼市”是可以理解的。(言之有理即可)[译文] 奂山的“山市”,是淄川县八景中的一景,但经常好几年也不出现一次。(有一 天)孙禹年公子跟他的同业朋友在楼上喝酒,忽然看见山头有一座孤零零的宝塔耸立 起来,高高地直插青天,(大家)你看我,我看你,又惊奇又疑惑,心想这附近并没有 佛寺啊。不多久,(又)看见几十座宫殿,瓦是碧绿的,屋脊高高翘起,这才省悟到原 来是(出现)“山市”了。没多久,(又出现了)高高的城墙,(顶上是)呈凹凸形的短墙, 连绵六七里,竟然是一座城了。城中有像楼阁的,有像厅堂的,有像街坊的,都清晰 地呈现在眼前,数也数不过来。忽然刮起大风,烟尘弥漫,全城的景象变得模糊不清 了。过一阵子,大风停止,天空晴明,先前的景象全都消失了,只有一座高楼,上与 天接,(每层)有五间房,窗户都敞开着,都有五处明亮的地方,那是楼外的天空。一 层一层地指着数上去,房间越高,亮点越小;数到第八层,亮点只有星星那么小;再 往上就变得暗淡了,似有若无,看不清它的层次。(低层)楼上的人们来来往往,各干 各的事情,有靠着(栏杆)的,有站着的,姿态各不相同。过了一段时间,楼渐渐低矮 下来,可以看见楼顶了;渐渐地,又变得跟平常的楼房一样;渐渐地,又变成了高高 的平房;突然又缩成拳头一般大小,(再缩)成为豆粒一般大小,终于完全消失。 我又听说,有早起赶路的人,看到山上有人家、集市和店铺,跟尘世上的情形没 有什么区别,所以人们又管它叫“鬼市”。8 4、 《世说新语》两则咏 雪刘义庆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 公欣然曰: “白雪纷纷何所似?” 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 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 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 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课文分析] 《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古代小说和现代小说是完全不同的两个 概念。古代小说所记大多是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 不作任何夸饰。《世说新语》在众多志人小说中以语言简练、辞意隽永著称,对后代 笔记体作品的影响颇大。全书共 8 卷,按内容分为 36 门。 《咏雪》被编入书中“言语”一门,文章只是将谢家子弟咏雪一事的始末客观地 写出,末加任何评论,但作者的意图是明显的,谁的“语言”好,谁的不好,可一望 而知。这正是本文叙事的优点。 《陈太丘与友期》被编入“方正”一门。“方正”即正直不阿,为人正派,是一 种好品格。 本文记陈纪和来客的对话。先交代对话的背景,“期日中,过中不至”,说明不 守信约的是客人,而不是陈太丘;“太丘舍去,去后乃至”,既而不见太丘,这是客 人发“怒”的原因;陈纪其时正“门外戏”,故与客相遇,这是对话的由来,也交代 了对话的地点。写法与前一则相同。 一、重点字词: 1、俄而雪骤,公欣然曰 2、撒盐空中差可拟 3、未若柳絮因风起 (俄而:片刻。 骤:急速。欣然:高兴的样子) (拟:比,比拟) (未若:比不上) (去:离开。 乃:才) (期:约定 。 委:舍弃) (引:拉 。 顾:回头看)4、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5、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7、尊君在不?6、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不”通“否”)8、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集:集会) 二、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 译: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9 (2)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译:您正午却没有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失礼 (3)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译:友人感到惭愧,便从车里下来,想跟元方握手,元方连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 家的大门。 三、读课文回答问题。 1.文中两个以雪为喻的句子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 答:我认为“未若柳絮因风起”;因为比喻不仅要形似,更要神似,要有意蕴。 “柳絮” 飘飘扬扬的样子, 极似雪花飘落的神态。 (不仅限此答案, 只要有道理即可) 。 2. 文中“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从上下 文看,“儿女”的含义与今天有什么不同? 答:融洽、欢快、轻松等家庭氛围。(答出两点即可) 文中“儿女”指子侄辈,指家中年轻一代人。今之“儿女”则专指子女。 3.当友人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时,元方是如何对答反驳的? 元方入门不顾表示了他的什么态度? 答: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对友人不守信,说话不礼貌的行为表示抗议和蔑视。 4.友人“下车引之”的用意是什么?元方入门后,友人会怎样? 答:意识到自己错了,想博得元方的好感。(略) 5.“友人惭,下车引之”,而“元方入门不顾”,怎样理解元方的行为?(略) 6.你认为元方这个孩子怎么样?他有哪些特点?你受到什么启发? 答:陈元方是一个聪颖机智,有礼有节的儿童。待人接物要诚实、守信、尊重他 人。 译文: 《咏雪》: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谈诗论文。 忽然间,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 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 吹得满天飞舞。”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道韫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 之的妻子。 《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和朋友预先约定好一起出行,约定在正午时碰头。正 午已过,不见那朋友来。陈太丘便不再等候友人而离开了。太丘走后,他的朋友才来 到。陈太丘的儿子陈元方当时年仅七岁,当时正在家门外做游戏。那人问元方:“你 的父亲在家吗?”陈元方回答说:“等您很长时间都不来,他已经走了。”客人便发 起脾气来, 骂道: “真不是东西! 跟别人约好一块儿走, 却把别人丢下, 自个儿走了。 ” 陈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定在正午一同出发,您正午却没有到,就是不讲信用;对 着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失礼。”友人感到惭愧,便从车里下来,想跟元方握手, 元方连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的大门。10 5、 寓言两则智子疑邻 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课文分析] 课文开头写故事发生的背景,只用八个字。 “宋”, 指出故事发生的地点; “富”, 是被盗的原因;“天雨”导致“墙坏”,“墙坏”又为盗窃者提供了自由进出的条件。 由此引出身份不同的两个人对这件事的相同看法:“不筑,必将有盗。”这是故事中 的要害处,因为故事的主旨不在于说明人的先见,而在于说明持相同看法的人却因身 份不同(实即跟主人的亲疏关系不同)遭到不同对待。因此,待到预见成为事实,那富 人便夸说自己的儿子聪明,而怀疑偷盗是邻父干的。 塞翁失马 《淮南子》 《韩非子》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 马无敌亡而入胡。 人皆吊之, 其父曰: “此何遽不为福乎?” 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 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 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课文分析] 这篇寓言用来说明“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老子》第五十八章)这两句话 的,阐述了祸与福的对立统一关系。 故事很有名,因为它用一连串的事实来说明祸与福之间的相互转化:“马无故亡 而入胡”是祸,待到“其马将胡骏马而归”,就转化为福了;后来,其子骑此骏马, “堕而折其髀” 福又转化为祸; , 最后, 塞上丁壮在同入侵胡人作战中, “死者十九” , 而其子以跛之故免征,得以“父子相保”,祸再次转化为福。如此循环往复,所以动 人。 成语“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就来自这个故事。 一、重点字词 1、天雨墙坏 2、智子疑邻 3、不筑 (坏:毁坏 雨:下雨) (智:以??为聪明) (亦云:也这样说) (暮:晚上 果:果然 亡:丢失) (亡:逃跑) (将:带领)11(筑:修补)4、其邻人之父亦云 5、暮而果大亡其财 6、马无故亡而入胡 7、 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8、居数月(居:这里是经过的意思) 9、人皆吊之 11、死者十九 二、重点句子(吊:对其不幸表示安慰) (何遽:怎么就,表示反问) (十九:十分之九,意思是绝大部分)10、此何遽不为福乎1、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译:这天晚上果然丢失了大量财物,这家人很赞赏儿子聪明,却怀疑偷盗是隔壁 那个老人干的。 2、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敌亡而入胡。 译:靠近长城一带的人们中,有一个精通术数的人。 3、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 译:胡人大举进攻,进了长城,壮年男子都拿起武器作战。 4、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译:靠近长城一带的人,绝大多数都战死沙场。他儿子就因为腿瘸的缘故(没有 被征去打仗),父子得以保全生命。 三、读课文回答问题。 1、《智子疑邻》的寓意是什么? 答:凡事要尊重事实,不能凭主观感情去判断是非,听意见只应听正确的,而不 要看这意见是什么人提出,对人不能持偏见。 2、这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 答:事物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坏事可以变成好事,好事也可以变成坏 事。人们看问题要全面既要看到事物的正面,也要看到事物的反面。 [译文] 《智子疑邻》宋国有个富人,因下大雨,墙坍塌下来。他儿子说:“如果不(赶 紧)修筑它,一定有盗贼进来。”隔壁的老人也这么说。(可富人不听他们的话。)这 天晚上果然丢失了大量财物,这家人很赞赏儿子聪明,却怀疑偷盗是隔壁那个老人干 的。 《塞翁失马》靠近长城一带的人们中,有一个精通术数的人。(一天)他家的马不 知什么缘故逃到胡人那边去了,人们都来安慰他,他却说:“这难道不是福气吗?” 过了几个月,他那匹马(竟然)带领着一群胡人的骏马回来了。人们都去祝贺他,他却 说:“这难道不是祸害吗?”家里有的是好马,他儿子喜欢骑着玩,(有一天)从马上 摔下来,摔断了大腿。人们都来安慰他,他却说:“这难道不是福气吗?”过了一年, 胡人大举进攻,进了长城,壮年男子都拿起武器作战。靠近长城一带的人,绝大多数 都战死沙场。他儿子就因为腿瘸的缘故(没有被征去打仗),父子得以保全生命。12 6、 伤仲永王安石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 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 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 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 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 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 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课文分析] 本文借事说理,以方仲永的实例,说明后天教育对成才的重要性。文章分两部分: 叙事部分写方仲永幼年时天资过人,却因其父“不使学”而最终“泯然众人”,变得 平庸无奇;议论部分则表明作者的看法,指出方仲永才能衰退是由于“受于人者不 至”,强调了后天教育的重要。文章通过方仲永这一实例说明具有普遍借鉴意义的道 理,给人以深长的思考。 本文的语言十分精当。叙事部分仅以一百五十多字就完整地叙述了方仲永从五岁 到二十岁间才能变化的过程,议论部分也不过七十余字,文中的每一词、句都有其确 切的表达作用,而不是可有可无。例如第一段,首句交代籍贯、身份、姓名、家世, 这不仅是必不可少的一般介绍,而且“世隶耕”三字是对“未尝识书具”“不使学” 的必要铺垫,既衬托了方仲永的非凡天资,又暗示了造成他命运的家庭背景;一个 “啼”字,生动地写出方仲永索求书具的儿童情态;“忽”“即”“立”三个副词, 使一个天资非凡、文思敏捷的神童形象跃然纸上;“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仅一句 话就刻画出方仲永父亲贪图小利而自得的可悲可叹的愚昧无知之态;“不使学”三 字,看似平淡,却为方仲永的变化埋下伏笔,点出方仲永命运变化的关键。第二段叙 事极为简要,仅以一“见”一“闻”一“问”就交代了方仲永后来的变化和结局。结 尾的议论部分,言简意深,说理严谨。对本文语言精当的特点,可以逐词逐句体察、 品味。 本文语言平实而又不乏感情色彩。 文章以“伤仲永”为题, 写的是可“伤”之事, 说的是何以可“伤”的道理,字里行间流露着作者对一个神童最终“泯然众人”的惋 惜之情,对“受之天”而“受于人者不至”者的哀伤之情,并以鲜明的态度表明作者 的观点。 一、重点字词: 1、世隶耕 2、未尝识书具 3、父异焉 (隶:属于) (尝:曾经) (异:对??感到诧异)13 4、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5、邑人奇之 6、稍稍宾客其父 7、父利其然也 9、不使学(自是:从此。 就:完成) (奇:对??感到奇怪) ( 稍稍:渐渐 宾客:把??当作宾客)(利:认为??有利可图) (日:每天。 扳:通“攀”,牵、引 。谒:拜访) (称:相当) (泯然:完全) (于:比) (于:被) (伤:哀伤、伤感) (养:赡养) (或:有的人) (从:跟从) (卒:最终) 贤:(有)才能 (固:本来) (书:写) (使:让)8、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10、不能称前时之闻 11、泯然众人矣 12、贤于材人远矣 14、伤仲永 15、养父母 16、或以钱币乞之 17、从先人还家 18、卒之为众人 19、如此之贤也 20、固众人 21、即书诗四句 二、重点句子13、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1、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译:同县的人对他感到惊奇,渐渐地请他的父亲去作客,有人用钱财和礼物求仲 永写诗。 2、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译:他的父亲认为那样有利可图,每天牵着方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 习。 3、 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译:仲永的通晓、领悟能力是天赋的。他的天资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得多。他最 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 4、泯然众人矣。 5、余闻之也久。 译:他才能完全消失,普通人一样了。 译:我听说这件事很久了。6、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译:让(他)作诗,(写出来的诗已经)不能与以前的名声相称。 三、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答:第一阶段:幼年天资聪慧“即书诗四句”。“指物作诗立就”。第二阶段: 才能渐退,“不能称前时之闻”。第三阶段:“泯然众人矣”。 2、“受于天”指什么?“受于人”又指什么?14 答:“受于天”指人的先天条件好,即有天赋。“受于人”又指什么?指人后天 学习和受到的教育。 3、方仲永由神童沦为平庸之辈的原因是什么?作者怎样看待? 答:原因是“父利其然”,“不使学”,把仲永当作赚钱的工具,荒废其学业, 不能使其天赋用在学习上。作者认为仲永才能衰退的原因是“受于人者不至”,即没 有进行后天学习和教育,并由此引发天赋不如仲永的人如果不注重后天教育,结果将 更不可设想的感触。 4、请你从方仲永的故事中提炼出一个观点(不与作者观点雷同)。 答:吾生也有涯,而知无涯。活到老,学到老。“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 分之九十九的汗水”等。 【译文】 金溪平民方仲永,世代以种田为业。仲永长到五岁时,不曾见过书写工具,忽然哭 着要这些东西。父亲对此感到惊异,从邻近人家借来给他,他当即写了四句诗,并且 自己题上自己的名字。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团结同宗族的人作为内容,传送给全乡的 秀才观赏。从此有人指定事物叫他写诗,他能立刻完成,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欣 赏的地方。同县的人对他感到惊奇,渐渐地请他的父亲去作客,有人用钱财和礼物求 仲永写诗。他的父亲认为那样有利可图,每天牵着方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 学习。 我听说这件事很久了。明道年间,跟随先父回到家乡,在舅舅家见到方仲永,他 已经十二三岁了。叫他写诗,已经不能与从前听说的相称了。再过了七年,我从扬州 回来,又到舅舅家,问起方仲永的情况,舅舅说: “他才能完全消失,普通人一样了。 ” 王安石 说: 仲永的通晓、 领悟能力是天赋的。 他的天资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得多。 他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像他那样天生聪明,如此 有才智,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尚且要成为平凡的人;那么,现在那些不是天生聪明, 本来就平凡的人,又不接受后天的教育,想成为一个平常的人恐怕都不能够吧?7、孙权劝学《资治通鉴》初,权谓吕蒙曰: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 “孤岂 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 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 阿蒙! ”蒙曰: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肃遂拜蒙母,结友 而别。 [课文分析] 本文是根据先前的史书改写的。因先前的史书已有较详细的记载,而又无新的史 料可以补充,所以本文是根据从略的原则对先前史书的有关记载进行改写的。与《三15 国志?吴志?吕蒙传》裴松之注引《江表传》的文字相比,本文仅区区 129 字,虽极 简略但剪裁精当,不仅保留了原文的精华,保持了故事的完整性,而且以更精练的文 笔突出了人物的风采,是一篇成功的改写之作。 本文写的是吕蒙在孙权劝说下“乃始就学” ,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的长进而令鲁 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佳话。可分两层:先写孙权劝学,吕蒙“乃始就学” ;后写 鲁肃“与蒙论议”“结友而别” , 。 本文记事简练。全文只写了孙权劝学和鲁肃“与蒙论议”两个片断,即先交代事 情的起因,紧接着就写出结果,而不写出吕蒙如何好学,他的才略是如何长进的。写 事情的结果,也不是直接写吕蒙如何学而有成,而是通过鲁肃与吕蒙的对话生动地表 现出来。写孙权劝学,着重以孙权的劝说之言,来表现他的善劝,而略去吕蒙的对话, 仅以“蒙辞以军中多务”一句写吕蒙的反应,并仅以“蒙乃始就学”一句写吕蒙接受 了劝说;写鲁肃“与蒙论议” ,着重以二人富有风趣的一问一答,来表现吕蒙才略的 惊人长进,而略去二人“论议”的内容,并仅以“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一句作结。 一、重点字词 1、卿今当涂掌事 (当:掌管。 当涂:当权)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治:研究) 3、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但:只。 当:应当。 见:了解) 4、孰若孤 (孰:谁) 5、蒙乃始就学 (乃:于是) 6、即更刮目相待 (更:重新) 7、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8.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9.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10.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见事:认清事物) (邪:表示反问语气,可译为“吗”。) (耳:表示限止语气,可译为“罢了”。) (乎:表示感叹语气,可译为“啊”。)二、重点句子翻译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译:我难道想要你研究经书当博士吗? 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译:只是应当浏览群书,了解历史罢了。 3、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译:士别三日,就要重新另眼看待。 4、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译:长兄怎么知道这件事这么晚啊! 5、蒙辞以军中多务 译:吕蒙总是以军中事多来推辞。 6、写出自本课的成语 答:吴下阿蒙、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看(待)刮目相待、开卷有益 三、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16 1、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 答:要想让人刮目相看,一定要自己善于学习,并学有所成。 2、孙权与吕蒙对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孙权用什么方法劝吕蒙学习的? 答:劝学。用自己的读书的体会现身说法。 3,找出鲁肃赞扬吕蒙的语句,并指出这里是什么描写?其作用是什么? 答: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这是侧面描写。作用是:突出表现吕蒙修业, 学有所成。 译文: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了,不可不学习!”吕蒙以军中事务多 来推辞。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钻研经书当博士吗!只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以往 的事情罢了。你说事务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以为大有益处。” 吕蒙于是开始学习。 到了鲁肃来到寻阳的时候, 鲁肃和吕蒙论议, 十分惊奇地说: “以 你现在的才干、谋略来看,你不再是原来那个吴下阿蒙了!”吕蒙说:“士别三日, 就要重新另眼看待,长兄知道这件事太晚了啊!”鲁肃于是叩拜吕蒙的母亲,与吕蒙 结为朋友就分别了。8、 口技林嗣环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 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 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 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 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 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未几,夫J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 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 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 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 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 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课文分析]17 本文记叙了一场精彩的口技表演,表现了一位口技艺人的高超技艺,令人深切感 受到口技这一传统民间艺术的魅力。 全文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段),交代口技表演者和表演的时间、地点、设施、道具,以及 开演前的气氛。这部分是下文记叙精彩表演的铺垫。 文章以“京中有善口技者”开篇,介绍口技表演者,是本文的一句总说,即全文 意在说明这位“善口技者”的技艺之“善”。“会宾客大宴”,点明口技表演者献技 的时间和事由:这场口技表演是在一次“宾客大宴”之时;因是“大宴”,故有此盛 举。“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指明表演的地点和简单设施,说明这是一个 临时演出场所,地方不大。再根据这次表演内容的特点,指出口技表演者是在幕后表 演。又将简单的道具一一列出,指明仅有“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以示 别无他物,口技艺人的表演主要凭的是他的“口”。最后以“抚尺一下,满座寂然, 无敢哗者”,点染表演即将开始时全场肃穆紧张的气氛。这部分除一个“善”字外, 对口技表演者不加任何赞词,却处处为其高超技艺张本,造成很强的悬念,使读者料 想必有一场精彩的表演。 第二部分(第二段至第四段),写表演者的精彩表演和听众的反应。这部分是全 文的主体,描写口技艺人所表演的两个场面:一是一个四口之家在深夜由睡而醒、由 醒复睡的情形;二是发生在这个家庭附近的一场大火灾的情形。 第一层(第二段),写表演一家人深夜被犬吠惊醒的情形,以及宾客对口技表演 的由衷赞叹。 口技表演由远远听到从深巷中传来的犬吠声开始。然后以一个四口之家作为想像 中的“舞台”,使听众的注意力由外景转入内景。先写“妇人惊觉欠伸”,听到犬吠 声而醒来,这就拉开了一家人深夜被惊醒的帷幕。再写“其夫呓语”,画面逐渐清晰。 又由于“欠伸”“呓语”惊动了幼儿,幼儿“大啼”。至此帷幕大开,相继出现许多 声响:丈夫被吵醒,大儿也被吵醒,于是“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 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打破深夜的静谧,使口技表演达到第一个高潮。 第二层(第三段),写表演一家人由醒复睡的情形,以及宾客的情绪变化。 先写丈夫的“声”,并伴以妇人的拍儿声,“渐拍渐止”,给人以时间缓慢推移 而声音渐弱的感觉。接着以老鼠跑动偷食、 “盆器倾侧”的声音,妇人蒙中的咳嗽声, 表示夜静更深,全家人又入睡了。这一层,表现一家人由醒复睡的情形,由前一个高 潮落入低潮,并为下一个高潮蓄势。 第三层(第四段),写表演一场突然而至的大火灾的情形,以及宾客以假为真的 神态、动作。 开始用类似画外音的手法,以“一人大呼‘火起’”,突然加快节奏。接着写这 个四口之家突然遭到意外变故的情形:“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气氛 骤然变化。然后内景转为外景,以“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表现人们的 惊恐万状,再以“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表现火势的猛烈和火 场的纷乱,又以“凡所应有??不能名其一处也”极言声音之杂乱、逼真。至此,口 技表演达到了第二个高潮,即最高潮。18 第三部分(第五段),写表演结束时的情景。再次交代表演者的道具仅“一桌、 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与首段相呼应,说明在演出中未增加任何道具,刚才的 精彩表演的确是从“口”中发出的。 一、解释加点的词 1、京口有善口技者 2、会宾客大宴 3、施八尺屏障 5、其夫呓语 6、满坐寂然 8、众妙毕备 渐渐) 10、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11、虽人有百手 13、不能名其一处也 14、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15、群响毕绝 二、重点句子翻译 1、 虽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出。 译: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张嘴,每张嘴里有上百条舌头,也不能说出其中的一个地 方来啊。 2、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译:在这种情况下,客人们没有不吓得变了脸色,离开座位,捋起衣袖露出手臂, 两条大腿哆嗦打抖,几乎想要抢先跑掉。 3、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译:同时都响了起来,各种声音都表演得惟妙惟肖。 4、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译:客人们听到这里,心情稍微放松了,身子渐渐坐正了。 5、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 译:中间夹着劈里啪啦房屋倒塌的声音,烈火燃烧而发出的爆烈声,呼呼的风声, 千百种声音一齐响了起来。 6、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译:还夹杂着成百上千人的求救声,救火的人们拉倒燃烧着的房子时一齐用力发 出的呼喊声,在火中抢夺物件的声音,泼水的声音。凡是应该有的声音,没有一样没 有。19(善:擅长) (会:适逢,正赶上,恰好。宴:举行宴会。) (设置:安放) (但:只。闻:听见。)4、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呓语:说梦话) (“坐”同“座”) 呜:发出呜呜的声音) (毕:全) (意:心情 。少:稍微。 舒:松弛。稍稍: (间:夹杂) (名:说出) (股:大腿 。 走:跑)7、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 (乳:喂奶 9、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虽:即使)(毕:全 。 绝:尽、消失) 7、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译:忽然醒木一拍,各种声响全都消失。 三、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哪些声音直接地表现了火势的凶猛?哪些声音表现了大火中人们的行动? (用原文回答问题) 答:火势: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人们的行动:百千求救声, 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 2、作者是怎样称赞口技表演者的高超技艺的?(原文回答) 答: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 处也。 3、找出描写观众的句子,这些描写有什么作用? 答:句子: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作用:从侧面烘托口技 表演的逼真,具有巨大吸引力,突出了表演者技艺的高超。 4.为什么文章结尾与开头都强调“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答:首尾呼应,并且通过强调简单的道具,突出品技表演者高超的演技。 5.当观众听完演出,“撤屏视之,一人、。”会想起什么,说些什么呢?请用 现代汉语,以“演出结束以后”为题,续写下文(100 字左右)。答:略译文 京城里有一个善于表演口技的人。一天,正好碰上有一家大摆酒席请客,在客厅 的东北角上安放了一个八尺宽的围幕,这位表演口技的艺人坐在围幕中,里面只放了 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一块醒木罢了。客人们围坐在一起。过了一会儿, 只听得围幕里醒木一拍,全场都安静下来,没有一个敢大声说话的。 只听到远远的深巷里一阵狗叫声,就有一个妇人被惊醒,打着哈欠,伸着懒腰, 她丈夫说着梦话。一会儿小孩子醒了,大声哭着。丈夫也被吵醒。妇人拍着孩子,给 他喂奶,孩子口里含着乳头还是哭,妇人一面拍着孩子,一面呜呜地哼唱着哄他睡觉。 又一个大孩子也醒了,唠唠叨叨地说个不停。这时候,妇人用手拍孩子的声音,口中 呜呜哼唱的声音,小孩子含着乳头啼哭的声音,大孩刚刚醒来的声音,丈夫大声呵斥 大孩子的声音,同时都响了起来,各种声音都表演得惟妙惟肖。全场客人没有一个不 伸长脖子,偏着头凝神地听着,微笑着,暗暗赞叹着,认为妙极了! 没隔多久, 丈夫的鼾声响起来了, 妇人拍孩子的声音也渐渐地拍一会儿停一会儿。 隐隐地听到老鼠悉悉索索的声音,盆碗等器物打翻的声音,妇人在梦中咳嗽的声音。 客人们听到这里,心情稍微放松了,身子渐渐坐正了。 突然有一个人大声喊道:“失火啦!”丈夫起身大叫,妻子也起身大叫,两个孩 子一齐哭了起来。刹时间,成百上千的人大喊起来,成百上千的小孩儿哭了起来,成 百上千的狗叫了起来。 中间夹着劈里啪啦房屋倒塌的声音, 烈火燃烧而发出的爆烈声, 呼呼的风声,千百种声音一齐响了起来;还夹杂着成百上千人的求救声,救火的人们20 拉倒燃烧着的房子时一齐用力发出的呼喊声,在火中抢夺物件的声音,泼水的声音。 凡是应该有的声音,没有一样没有。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只手,一只手上有上百个指头, 也不能明确指出哪一种声音来;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张嘴,一张嘴有上百条舌头,也不 能说出其中的一个地方来。在这种情况下,客人们没有一个不吓得变了脸色,离开座 位,扬起衣袖,露出手臂,两腿索索直抖,几乎都想争先恐后地逃跑。 忽然醒木一拍,各种声响全都消失。撤掉围幕一看里面,仍只有一个人、一张桌 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一块醒木罢了。9、1.夸父逐日 《山海经》短文两篇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 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课文分析: 《夸父逐日》是我国最早的神话之一。在这篇神话中,巨人夸父敢于与太阳竞跑, 最后口渴而死,他的手杖化为桃林。这个奇妙的神话表现了夸父无比的英雄气概,反 映了古代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意志。 夸父是一位十分神奇的人物。他是一个善于奔跑的巨人,他与太阳“逐走”。他 口渴如焚,虽然接连喝干了黄河和渭水两条大河,仍不解渴,又赶往大泽,终于没来 得及喝大泽的水而渴死。他遗下的手杖,化为一片桃林,还能为人类造福。夸父敢与 太阳决一高低,可以奔驰于天地,可以饮干大河大江,可以化手杖为桃林,真是气概 非凡,本领非凡。夸父这一神话人物形象,具有超现实的想像、夸张的浪漫主义魅力。 这篇神话对后世影响很大。人们常以“夸父逐日”或“夸父追日”“逐日”比喻 人有宏大的志向或巨大的力量和气魄。如陶潜《读山海经》诗有“夸父诞宏志,乃与 日竞走”句,柳宗元《行路难》诗有“君不见夸父逐日窥虞渊,跳踉北海超昆仑”句。 有时也用 “夸父逐日” 来比喻不自量力, 但这是从消极方面理解这个神话, 不合乎 《夸 父逐日》作为神话在本质上所具有的积极意义。 2.两小儿辩日 《列子》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21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课文分析: 这篇短文写两个小孩儿对太阳在早上和中午时离地球上人的远近有不同的看法, 各持一端,争执不下,连孔子也不能作出判断,以此说明人们懂得的东西总是有限的, 知识无穷尽,即使是博学多闻的孔子也会有所不知。这篇短文还反映了古人为认识自 然、探求客观事理而独立思考、大胆质疑的精神。 本文先写孔子路遇两小儿争辩,然后摆出两小儿的不同看法,继而提出两小儿所 持看法的依据,最后写孔子不能作出判断而受到讥笑。全文仅一百多字,语言简洁, 层次分明,主要通过对话来表现人物,展开情节。 一、重点字词: 1、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2、及日中则如盘盂 3、及其日中如探汤 4、孔子不能决也。 5、孰为汝多知乎。 6、与日逐走 二、译句 1、孔子不能决也。 译:孔子不能判断谁对谁错。 2、孰为汝多知乎。 译:谁说你知识渊博呢? 三、读课文回答问题: 1、两小儿“辩斗”的是什么事?他们为什么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答:争辩太阳什么时候离人近,什么时候离人远这件事。因为他们判断太阳远近 的标准不同,一个从视觉出发,一个从肌肤感觉出发,所以得出了不同的结论。 2、这则故事给你什么启示?用自己的话回答。 答:1、宇宙无限,知识无穷,学无止境。2、反映出古人为认识自然,探索真理 而大胆质疑、独立思考的精神。3、反映出古人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可贵精神。 4、人类认识事物是多方位、多角度的,有时标准、方法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会不同。 (答一、二点即可) 3、有人认为“夸父逐日”是自不量力,你认为呢?(略) 译文 1.《夸父逐日》 (以:认为。去:距离) (及:到。) (汤:热水。) (决:判断。) (孰:谁。为:认为。汝:你。知:通“智”,聪明。)(逐走:竞跑,赛跑。)22 夸父与太阳竞跑,一直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他感到口渴,想要喝水,就到黄 河、渭水喝水。黄河、渭水的水不够,又去北方的大湖喝水。还没赶到大湖,就半路 渴死了。他遗弃的手杖,化成桃林。 2.《两小儿辩日》 孔子往东方游学时,看到两个小孩在争论,孔子问他们争论的原因。 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时距离人近,而正午时距离人远。” 另一个小孩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远,而正午时离人近。 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时像个大圆车篷,等到正午时就像个盘子或盂,这不 是远处的小而近处的大吗?” 另一个小孩说: “太阳刚出来清凉寒冷,等到了正午,它热得像把手伸向热水里。 这不正是近的就觉得热,距离远就觉得凉吗?” 孔子不能够断定谁是谁非。 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你知道的事情多呢?”10、狼蒲松龄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 而两浪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 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 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 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课文分析: 本文选自《聊斋志异》中《狼三则》的第二则。写的是两只狼与一个屠户之间的 一场较量,狡诈的狼想吃掉屠户,却最终双双毙命于屠户的刀下。 全文分两部分。前一部分是叙事,写屠户与狼相斗的故事,环环相扣,紧张曲折。 第一段写屠户遇狼,点明时间、地点和矛盾的双方,这是故事的开端。第二段写屠户 惧狼,两次投骨而不能止住狼的追踪,表现屠户的迁就退让和狼的贪婪凶恶,这是故 事的发展。第三段写屠户御狼,表现屠户情急之下的抉择和狼的不甘罢休,这是故事 的进一步发展,也是故事的转折之处,屠户开始由被动转入主动,双方形成相持局面。 第四段写屠户杀狼,表现屠户的勇敢警觉和狼的狡诈阴险,这是故事的高潮和结局。23 后一部分是作者的议论,点明故事的主题,说明狼无论多么狡诈也不是人的对手,终 归会为人的勇敢智慧所战胜。 本文篇幅短小,结构紧凑,情节曲折,语言简洁生动,主要通过动作、神态描写 来刻画屠户和狼的形象,展开双方的矛盾和斗争。在文中,故事的发生、发展、高潮 和结局交代得很清楚。随着情节的波澜起伏,生动地表现了狼的贪婪、凶狠和狡诈的 本性以及屠户心理、行动的变化。“缀行甚远”“并驱如故”等,表现了狼的贪婪和 凶狠;“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径去”“犬坐”“目似瞑,意暇甚”“洞其中”等, 表现了狼的狡诈;“惧”“投以骨”“复投之”等,表现了屠户的害怕心理和侥幸心 理;“顾”“奔倚”“弛”“持”等,表现了屠户丢掉幻想准备抵抗的决心和行动, 也表现了他的机智;“暴起”“劈”“毙”“转视”“断”等,表现了屠夫的勇敢机 智的斗争精神。 一、重点字词 1、止有剩骨 2、顾野有麦场。 3、苫蔽成丘 5、一狼洞其中。 7 乃悟前狼假寐 8、意暇甚 9、恐前后受其敌 10、止增笑耳 二、重点句子翻译 1、投以骨。 译:把骨头投向(狼)。 2、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译:一只狼径直走开,其中一只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 3、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译:场主人把柴草堆在那里覆盖成小山似的。 4、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只增笑耳。 译: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砍死了,禽兽的欺骗手段又能有多少 呢?只不过给人们增添点笑料罢了。 三、阅读全文,回答下列问题。 1、阐述本文主旨。 答:本文叙述了屠户与狼斗争的故事,揭露了狼贪婪、凶狠和狡诈要本性,赞扬 了屠户的机智、勇敢。 2、文中是怎样写狼的狡猾的?24(止:通“只”) (顾:回头看。) (苫蔽:遮盖。) (犬坐:像犬一样坐着) (意:企图、打算。隧:钻洞。) (假寐:假装睡觉。) (意:神情。) (敌:攻击。) (止:通“只”。耳:罢了。) (洞:打洞)4、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6、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答:文中表现狼狡猾的语句有:“缀行甚远”、“一狼得骨止,??而两之并驱 如故。”“狼不敢前,眈眈相向”、“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意暇甚。”“一 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等。 3、结尾一段是什么表现手法?结尾一句话是对狼及像狼一样的恶势力的讽刺嘲 笑,但换个角度,它又告诉“人”什么呢? 答:是议论。它告诉人们: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能幻想妥协,必须敢于斗 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1.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顾:回头看。苫蔽:遮盖。 2.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犬坐:像犬一样坐着。 3.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洞:打洞。隧:从洞中,即钻洞。 4.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假寐:假装睡觉。 译文 有个屠户天晚回家,担子里的肉已经卖完了,只剩下一些骨头。路上遇到两只狼, 紧随着走了很远。 屠户害怕了,拿起一块骨头扔过去。一只狼得到骨头停下了,另一只狼仍然跟着。 屠户又拿起一块骨头扔过去,后得到骨头的那只狼停下了,可是先得到骨头的那只狼 又跟上来。骨头已经扔完了,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屠户很窘迫,恐怕前后一起受到狼的攻击。看见野地里有一个打麦场,场主人把 柴草堆在打麦场里,覆盖成小山似的。屠户于是奔过去倚靠在柴草堆下面,放下担子 拿起屠刀。两只狼都不敢向前,瞪眼朝着屠户。 过了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时间长了,那只 狼的眼睛似乎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屠户突然跳起来,用刀劈狼的脑袋,又连砍几 刀把狼杀死。屠户正要上路,转到柴草堆后面一看,只见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里打洞, 想要钻过去从背后对屠户进行攻击。狼的身子已经钻进一半,只有屁股和尾巴露在外 面。屠户从后面砍断了狼的后腿,也把狼杀死。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 来是用来诱惑敌方的。 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砍死,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只不 过给人增加笑料罢了。八年25级 11、桃花源记陶渊明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 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 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 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 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 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 家,皆出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 “不足为外人道也! ”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 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课文分析: 本文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世外桃源,借助这个美好的境界,寄托 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桃花源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 民风淳朴;这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争,和平安定。但作者描写的世外桃源的理想社会, 只能是一种幻想,是不可能实现的。 一、解释加横线词的含义 1、缘溪行 缘:沿着 2、落英缤纷 落英:落花 3、甚异之 异:诧异 4、豁然开朗 豁然:开阔的样子 5、俨然 整齐的样子 6、阡陌交通 交通:交错相通 7、黄发垂髫 老人小孩 8、怡然自乐 怡然:喜悦的样子 9、具答之 具:详尽 10、咸来问讯 咸: 都 11、率妻子邑人 妻子:妻子儿女 12、绝境 与世隔绝的地方 13、不复出焉 复:再 14、无论魏晋 无论: 更不必说 15、延至其家 延:邀请 16、处处志之 志:作标记 17、欣然前往 欣然:高兴的样子 18、无问津者 津:渡口 19、便扶向路。 扶:沿、顺着;向:从前的、旧的 20、便要还家。要:通“邀” ,邀请 21、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属:类 22、欣然规往。规:计划 23、寻病终。寻:不久 二、翻译句子 1、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译文:芳香的野草鲜艳美丽,落花到处都是。 2、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译文: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整齐齐。 3、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译文: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 4、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译文:老人小孩都充满喜悦之情。 5、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译文:带领妻子儿女及乡邻来到这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6、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译文:这个人详细的介绍了自已所听到的事。26 7、此中人语云: “不足为外人道了。 ” 译文:这里的人告诉他说: “不值得对外边 的人说啊。 ” 8、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译文:寻找以前做的标记,竟迷失了方向,再 也没找不到路。 9、后遂无问津者。 译文:此后就再也没有探访的人了。 10、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译文: 田间小路交错相通, 村落间能听见鸡狗叫的声音。 11、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译文:男女穿戴,完全与桃花源外的人一样。 11、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译文: (他们)问起现在是什么朝代, 竟然不知道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了。 三、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描写桃花林自然景色的语句(用原文) 答: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写出描写挑花源中人们和平劳动、幸福生活的语句(用原文) 答: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并怡然自乐。 3、写出本文出现的三个成语:豁然开朗、世外挑源、怡然自乐、 (无人问津) 4、渔人“欲穷其林”的原因是什么? 答:甚异之 5、文中描写挑花源人精神状态的句子是什么?(用原文) 答: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6、描写桃花源生活环境的句子什么?(用原文) 答: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7、表现 “村人”热情待客的句子有哪些? 答:便邀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8、表现“村人”都来关心渔人的句子有哪些? 答: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9、 “村人”来桃花源的原因是什么? 答: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10、 “村人”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原因是什么? 答: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11、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花源人为什么“皆叹惋”? 答:为桃花源外的世界如此动乱、黑暗而叹惋,为他们一直过着痛苦生活而叹惋。 12、桃花源中的人为什么叮嘱渔人“不足为外人道也”? 答:不希望外人破坏桃花源的宁静、详和。 13、桃源中人“不复出”的原因是什么? 答:原因是他们饱受战乱之苦,厌恶外界的战乱;同时,他们进来后能安居乐业。 四、译文 东晋太元年间,武陵郡有个人以打渔为生。 (一天)他顺着溪水划船,忘记了路 程的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长在溪的两岸,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 花草遍地,鲜嫩而美丽,落花纷纷。他非常诧异,继续往前走,想走到林子的尽头。 桃林的尽头正是溪水的发源地,便出现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仿佛有点 光亮。渔人于是下了船,从洞口进去。起初,洞口很狭窄,只容一个人通过。又走了 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敞亮了。 (呈现在他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 排排整齐的房舍,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沼、桑树、竹林之类。田间小路纵横交27 错,四通八达, (村落间)鸡鸣狗叫之声都处处可以听到。人们在田野里来来往往, 耕种劳作,男女的穿戴跟桃源外面的人完全一样。老人和孩子们个个都安闲快乐。 (那里的人)看见了渔人,感到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儿来的。渔人详细地作了 回答, (有人)就邀请他到自己家里去,摆了酒,又杀鸡做饭(来款待他) 。村里的人 听说来了这么一个人, (就)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 战乱,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们来到这个跟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因而跟外面的 人断绝了来往。 (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 (至于)魏、晋两 朝就更不用说了。渔人把自己听到的事一一详细地告诉了他们。 (听罢) ,他们都感叹 起来。其余的人各自又把渔人请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饭(来款待他) 。渔人逗留了 几天后,向村里人告辞。 (临别时)村里人嘱咐他道:(我们这个地方)不值得对外 “ 边的人说啊!” (渔人)出来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顺着来时的路划回去,处处都做了记号。 到了郡城,去拜见太守,报告了这番经历。太守立即派人跟着他去,寻找先前所做的 记号,竟然迷失了方向,再也找不到(通往桃源的)路了。 南阳人刘子骥是个志向高洁的隐士,听到这件事后,高高兴兴地打算前往,但未 能实现。不久,他因病去世。此后就再也没有人探寻(桃花源)了。12、陋室 铭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 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课文分析: 铭,是古代文体名,用于述功纪行或警戒劝勉,文辞精练,有韵,读来铿锵有力。 陋室,这里指作者任和州(今安徽省和县)刺史期间(824―826)在当地构筑的简易 房子,作者为它作铭,主要是为了表述自己的抱负和情操,但字里行间也流露出讽刺 现实的意味。 全文分三层:开头运用类比立论,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概括全文主旨。类 比即指山“有仙则名” 、水“有龙则灵”──这是当时人们公认的道理。仙之于山、 龙之于水既如此,则人之于室亦当如此,是以室虽陋而有德者居之,则不陋矣。如此 立论,颇有一锤定音之势。其次说到“陋室” ,先以“苔痕”二句写“陋室”环境之 清幽宁静,以“谈笑”四句写室内生活情趣之高雅;再由此反跌出“无丝竹”二句, 使室主人超尘绝俗的胸襟更洞若观火。最后,奇峰突起,连举三位古人来证明“陋室” 不陋。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这是例证,联系上文还看见出作者有自况之意; 再引孔子的话作结,更具有雄辩的力量。这样一来引述既巧妙地回应了开头“惟吾德 馨”一句,又显得含蓄无穷,发人深思。 一、解释加横线词的含义 1、有仙则名。有龙则灵。 名:出名 灵:成为灵异的水28 2、斯是陋室 斯: 这 3、惟吾德馨 。 德馨:美好的品德 4、无丝竹之乱耳 丝竹:这里指奏乐的声音。乱:使??乱。 5、无案牍之劳形 案牍:官府的文书。 劳形:使身体劳累。 6、何陋之有? 何:什么。 7、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儒:大;白丁:平民,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二、翻译句子 1、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译文: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的公 文劳累身心。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译文:这(虽)是间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 的人)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 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译文:谈笑的是渊博的学者,往来没有知识浅薄 的人。 4、孔子云: “何陋之有?” 译文:孔子说: “有什么简陋的呢?” 三、回答下列问题 1、 统领全文的一句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 文中点睛之笔是何陋之有。 3、 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趣(情怀)? 答: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志趣。 4、 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语句的是什么? 答: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5、 表现主人生活环境清幽的句子是什么? 答: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6、文中前面说“斯是陋室” ,结尾说“何陋之有?” ,到底这屋子是陋还是不陋? 答:从建筑和室内布置来看是简陋,但由于室的主人品德高尚,所以就不显得简 陋。 7、写出三组对偶句(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3)调素琴,阅金经 8、文章结尾提出两个历史人物、引用孔子的话,分别有什么作用? 答:用诸葛亮、杨雄两位先贤自比,说明只要“德馨” ,所居的陋室就不显得简 陋;引用孔子的话,反问句式呼应前文“斯是陋室” ,点明了文章主旨,表明作者高 洁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四、译文 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居住)就有名;水不一定要深,有龙(居住)就有灵气 了。这间简陋的房子,好就好在主人有美好的德行。苔藓给石阶铺上绿毯,芳草将帘 内映得碧青。说说笑笑的是学问渊博者,来来往往的没有粗鄙的人。可以弹奏素朴的 古琴,浏览珍贵的佛经。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耳朵,没有(成堆的)公文劳累身 心。 (它好比)南阳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扬雄的玄亭。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13、爱莲说29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 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 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课文分析: 说,是一种议论性的古代文体,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 写法上不拘一格,行文崇尚自由活泼,有波澜起伏,篇幅一般不长,跟现代杂文颇为 相似。 本文章法极为严密。开篇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这是总提,是入题 的准备。接下来,先以陶渊明爱菊和世人爱牡丹二事作烘托,然后用“予独爱莲”一 语道出作者心意,这就是入题了。循此继进,自然说到莲的种种可贵之处。从“莲之 出淤泥而不染”至“亭亭净植”几句,在描写中渗透作者对莲的无限赞美之情,突出 了莲的洁净、单纯、雅致,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则总括莲的品格。莲既有此品格, 菊和牡丹又如何呢?由此又引申出一层新意: “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 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三者都具有象征不同人群的意义。到篇末,作者再运用 感叹的方式含蓄地表明了自己的人生态度:他既不愿像陶渊明那样消极避世,又不愿 像世人那种追逐功名富贵,他要在污浊的世间独立不移,永远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 的品德。 “爱莲”即爱君子之德──这是本文的主旨。 本文从始至终以“菊之爱” “牡丹之爱”衬托“莲之爱” ,层层深入地写来,其中 涵盖了大量社会现象,文虽短而意蕴无穷,这种写法也很值得品味。 一、指出加横线词的含义 1、可爱者甚蕃 蕃:多。 2、濯清涟而不妖。濯:洗涤。妖:美丽而不端庄。 3、不蔓不枝。蔓:长枝蔓。枝:长枝节。 4、不可亵玩焉。亵:亲近而不庄重。 5、陶后鲜有闻。 鲜:少。 6、宜乎众矣。 宜:应当。 7、亭亭净植。 亭亭:耸立的样子; 植:立 二、翻译句子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译文:我唯独喜爱莲从污泥中长出 却没有受到沾染,在清水里洗涤过,而不显得妖媚。 2、莲,花之君子者也。 译文:莲是花中的君子。 3、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译文:对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 4、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译文:像我一样喜欢莲花的还有什么人呢? 5、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译文:喜爱牡丹的人当然就很多了。 三、回答以下问题 1、 文中最概括莲花高贵品质的语句是什么? 答:莲,花之君子者也。 2、 比喻君子不同流合污的是哪一句? 答: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3、本文采用了以花喻人、托物言志的写法。作者对莲的描述和赞美寄予他怎样的思 想感情?30 答:寄寓了他不愿与世同流合污、保持高洁风格的思想感情。 4、中心思想是什么? 答:本文通过对“莲”的美好形象和高洁品质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追名逐利、 趋炎附势的世态的鄙弃和厌恶以及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6、 作者要赞颂莲花,为什么还要写菊和牡丹? 答:写菊和牡丹的目的是衬托莲的高贵品质,写菊是正面衬托,写牡丹是反面衬 托。 四、译文 水上、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可爱的很多。晋朝的陶渊明唯独喜欢菊花。自唐朝以 来,世人大多喜欢牡丹。我则惟独喜爱莲──莲从淤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泥的沾染; 它经过清水洗涤,却不显得妖艳; (它的茎)内空外直,没有(缠绕的)蔓, (也)没 有(旁逸的)枝;香气远播,更显得清芬;它笔直地洁净地立在水中, (只)可以从 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啊。 我认为,菊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是花中的君子。唉!对于菊花 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对于莲的爱好,像我一样的还有谁呢?对于牡丹的 爱,那当然是有很多的人了!14、核舟记魏学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 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 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左 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 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 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 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 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 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 声然。 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细若蚊 足,钩画了了,其色墨。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 ,其色丹。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 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 技亦灵怪矣哉! 课文分析: 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模式。31 开头是总说:介绍王叔远在雕刻技术上的卓越成就,指出雕刻品“核舟”的主题。 “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 ,说明所用的原材料体积 很小,而表现的范围极广,可见他有多方面的成就; “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说 明他构思精巧,技术高超。在这样的概括介绍之后,接着就指出雕刻品“核舟”的主 题: “大苏泛赤壁” 。这就明显地表示了本文的意图,即以具体作品来证明作者对王叔 远技艺的评价是合乎实际的。 中间是分说:详细介绍“核舟”的结构、舟上的人物和题名。可分两层: 第一层(第 2 至第 4 段)介绍舟的正面,这是显示雕刻家巧妙构思和精湛技艺的 主要部分。 第二层(第 5 段)介绍舟的顶部。这一层是略写,只介绍了题名和篆章,以“细 若蚊足,钩画了了”再次显示了雕刻家的高超技艺。题名用黑色,篆章用红色,对照 鲜明,于此可见雕刻家的细心。 最后总括全文,通计舟上所刻人、窗及其他物品的数量和刻字的总数,又以“计 其长曾不盈寸”呼应开头,用以强调材料体积之小和雕刻的容量之大,然后用“嘻, 技亦灵怪矣哉”作结。 本文语言平实、洗练,特别是摹写舟中人物情状,句句都出自作者审视所得,毫 无夸饰,逼真而又生动,读罢令人有如同亲见“大苏泛赤壁”之感。 一、指出加横线词的含义 1、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有:通“又” 可:大约; 许:上下 2、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曾:尚,还 。 盈:满 3、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简:挑选。 修狭:长而窄 4、卧右膝,诎右臂支船 “诎”同“屈” ,弯曲 5、左手倚一衡木 “衡”同“横” :横着 6、其两膝相比者 比:靠近。7、珠可历历可数也 历历:分明可数的样子 8、细若蚊足,钩画了了 若:像。 了了:清楚明白 9、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峨冠:高高的帽子。 为:是 10、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奇:零数 11、罔不因势象形。 罔不:无不、全都; 因:顺着、就着; 象:雕刻。 12、尝贻余核舟一。 贻:赠 13、盖大苏泛赤壁云。盖:原来 14、雕栏相望焉。 相望:左右相对 15、石青糁之。 糁:涂 16、东坡现右足。 现:露出 17、如有所语。 语:说话 18、佛印绝类弥勒。绝类:极像。19、矫首昂视。 矫:举 19、神情与苏、黄不属。 属:类似。20、其船背稍夷。 夷:平 二、翻译句子 1、苏、黄共阅一手卷 译文:苏轼和黄鲁直一同观赏一幅书画卷子。 2、舟尾横卧一楫 译文:船尾横摆着一支橹。 3、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 译文:总计这只船上刻了五个人,八扇窗。 4、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译文:原来是挑了一个长而狭的桃核刻成的。 5、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译文:全都是按照(材料原来的)形状刻成的(名 种事物的)形象,名有名的情态。32 6、尝贻余核舟一 译文:曾经赠给我一只用果核雕成的船。 7、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译文:可是计算它的长度还不满一寸。 8、技亦灵怪矣哉 译文:技艺也真神奇啊! 9、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译文:他们相互靠近的两膝,都隐藏在画卷 的衣褶中。 10、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译文:那人眼睛正视着(茶炉)神色平静,好 像在听茶水烧开了没有的样子。 三、回答以下问题 1、能点明核舟主题的句子是盖大苏泛赤壁云。 2、最能表达作者对核舟的感情和态度的句子是技亦灵怪矣哉! 3、舟上并没有“赤壁”二字,你是怎么知道苏轼和朋友游的是赤壁? 答:苏轼曾游过赤壁,并写了《赤壁赋》 《后赤壁赋》 ,核舟的窗户上的字正是出 自这两篇文章,核舟正是通过这一点表明苏轼和朋友游赤壁的。 4、第二段为什么先介绍苏东坡,然后才介绍黄庭坚和佛印? 答:因为核舟主题是大苏泛赤壁。 四、译文 明朝有个手艺特别精巧的人,名字叫做王叔远, (他)能够在一寸长的木头上, 雕刻出宫殿、器具、人物,以至飞鸟、走兽、树木、石头,没有一件不是就着木头原 来的样子摹拟某些东西的形状的,各有各的神情姿态。 (他)曾经送给我一个用果核 雕成的小船,刻的是苏东坡泛舟于赤壁之下。 小船从船头到船尾长度八分多点儿,高度约摸二分上下。中间高起而宽敞的是船 舱, (刻着)用竹叶做成的船篷覆盖着它。 (船舱)旁边辟有小窗,左右各四扇,一共 八扇。推开窗户来看,雕刻着花纹的栏杆左右相对。关上它,就见右边刻着“山高月 小,水落石出” ,左边刻着“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用石青涂在刻字的凹处。 船头坐着三个人:中间(戴着)高高的帽子、 (长着)浓密胡子的人是苏东坡, 佛印坐在右边,黄鲁直坐在左边。苏东坡、黄鲁直共同看着一轴字画手卷。东坡的右 手拿着手卷的前端,左手抚着鲁直的背脊。鲁直左手拿着手卷的末端,右手指着手卷, 好像在说些什么。东坡露出右脚,鲁直露出左脚,各自略微侧着身子,他们紧靠着的 两膝,都隐蔽在手卷下边的衣褶里。佛印极像弥勒菩萨,敞胸露怀,抬头仰望,神情 跟苏、黄不相同。 (他)平放着右膝,弯着右臂支撑在船上,而竖起他的左膝,左臂 挂着(一串)念珠挨着左膝──念珠可以清清楚楚地数出来。 船尾横摆着一支橹。橹的左右两旁各有一个船工。在右边的船工梳着椎形发髻, 仰着脸,左手靠着一根横木,右手扳着右脚趾头,好像在大声喊叫的样子。在左边的 船工右手握着蒲葵扇,左手抚着火炉,炉上有个壶,那个人的眼睛正看着(茶炉) , 神色平静,好像在听烧茶的声音。 那只船的顶部稍微平坦,就在上面刻着作者的题款名字,文字是“天启壬戌秋日, 虞山王毅叔远甫刻”(字迹)像蚊子的脚一样细小,笔画清清楚楚,它的颜色是黑的。 , 还刻着一个篆书的图章,文字是“初平山人” ,它的颜色是红的。 总计(在)一条船(上) ,刻了五个人,八扇窗;刻了竹篷、船橹、炉子、茶壶、 手卷、念珠各一件;对联、题名和篆文,刻的字共三十四个。可是计算它的长度竟不33 满一寸。是挑选狭长的桃核刻成的。啊,技艺真是奇妙极了!15、大道之行也《礼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 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已。是故谋闭而不 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课文分析: 本文是《礼记?礼运》开头部分里的一段话,主旨是阐明儒家理想中的“大同” 社会的基本特征。全文可分三层: “大道之行也??讲信修睦。 ”这一层是对“大同”社会的纲领性说明。 “大道” , 可以理解为治理社会的最高准则。这一句是总提,以下三句是分述。 “天下为公” ,这 是说政权(也可以把社会财富包括进来)属于社会的全体成员,而不属于任何个人。 “选贤与能” ,这是说社会的管理者应由社会成员选举产生。选举的标准是“贤”和 “能”“贤”指品德高尚, , “能”指才能出众──用现代话来说,叫做“德才兼备” 。 “讲信修睦” ,说的是社会成员间应当建立起良好的关系,要讲求诚信以消除欺诈, 要崇尚和睦以止息争斗,使社会保持和平安定。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必为己。 ”这一层阐述“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可以 归纳为三个方面: (1)人人都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 (2)人人都能安居乐业。 (3)货 尽其用,人尽其力。 “是故谋闭而不兴??是谓大同。 ”这一层是全文的总括语。文章拿现实社会跟 这个理想的“大同”社会作对比,从而顺理成章地指出,现实社会中诸多黑暗现象如 搞阴谋、盗窃财物、作乱等等,在“大同”社会里将不复存在,代之而兴的将是一个 “外户而不闭”的和平、安定的局面。这个结论非常鼓舞人心。 一、指出加横线词的含义 1、选贤与能 与:通“举”举荐,选拔 2、古人不独亲其亲 亲:以??为亲。 亲:亲人、父母 3、不独子其子 子:以??为子。 子:子女 4、男有分,女有归 分:职分、职业 归:女子出嫁 5、货恶其弃于地也 恶:憎恶 6、盗窃乱贼而不作 乱:造反。 贼:害人。 作:兴起 7、是谓大同 是:这。 大同:理想社会 二、翻译句子 1、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信,培养和睦(气氛) 。译文:把有贤德,有才能的人选拔出来,人人讲求诚34 2、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译文:所以人们不单纯只是奉养自己的父母,也 不单纯只是抚育自己的子女。 3、男有分,女有归 译文:男子要有职业,女子要适时婚嫁。 4、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译文: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共有的。 5 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已。 译文: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不一 定为自己谋私利。 6、盗窃乱贼而不作。 译文: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 7、是故谋闭而不兴。 译文:所以奸邪之谋不会发生。 三、回答以下问题 1、文中从哪几方面说明“大同”社会的特征? 答: (1)人人都受到社会关爱; (2)人人都安居乐业; (3)货尽其用,人尽其力。 2、 “大同”社会一个基本特征是人人都受到社会的关爱。人人都受到社会关爱体现在 哪些方面? 答: (1)全社会亲如一家(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2)各种年纪的人都有 ; 合适的安排(老有所终,壮有所用……)(3)尤其对矜、寡、孤、独、废疾五种人 ; 实行生活保障。 3、文章从哪两方面说明了“大同”社会的优越性? 答:两方面,一是社会制度,二是社会公德。 4、文章的中心观点是什么? 答:天下为公四、译文 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有贤德、有才能的人选出来(给大 家办事)(人人)讲求诚信,崇尚和睦。因此人们不单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单抚育自 , 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能终其天年,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地成长,使老 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年丧父的孩子、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 男子要有职业,女子要及时婚配。 (人们)憎恶财货被抛弃在地上的现象(而要去收 贮它) ,却不是为了独自享用; (也)憎恶那种在共同劳动中不肯尽力的行为,总要不 为私利而劳动。这样一来,就不会有人搞阴谋,不会有人盗窃财物和兴兵作乱, (家 家户户)都不用关大门了,这就叫做“大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描写冬天田野的作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