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湖南出现2008年的湖南极端天气气可能性有多大?

极端天气为何愈加频繁
极端天气为何愈加频繁
专家详解今冬为何这么冷 极端天气可能越来越多
专家详解今冬为何这么冷 极端天气可能越来越多来源:人民日报
2012年入冬以来,我国北方地区频遭大范围寒潮天气,多地最低气温突破历史记录,部分地区遭受雪灾或冻害。很多人感叹:这个冬天真冷!
今冬为何格外寒冷?全球气候还在变暖吗?国家气候中心专家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
大气环流调整等导致降雪和低温
记者从中国气象局获悉:2012年入冬以来,截至12月27日,全国平均气温是-4.1℃,比常年同期偏低1.2℃,为近7年来最低;东北、华北冷湿特征明显,这两个区域的平均气温都为近27年同期最低,同时,平均降水量又比常年同期分别偏多70.9%和110.9%。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监测室高级工程师王艳姣分析有以下几个原因:
去年11月中旬以来,大气环流出现明显的调整,盘踞极地的冷空气开始向外扩散;
去年12月中旬以来,乌拉尔山地区阻塞高压建立,这一阻塞高压有利于来自中高纬度地区的冷空气南下影响我国大部地区;
同时,我国北方大部地区受到来自北太平洋偏东南水汽及中纬度西风带水汽输送的共同影响,北方冷空气和暖湿气流交汇,因而降水异常偏多。
&&&&&&&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变化适应室副主任周波涛则认为,低温天气和全球变暖背景下北极海冰面积下降有很大关系。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北极海冰融化,今年9月北极海冰面积下降至1979年有卫星观测记录以来的最低水平,2012年融化的北极海冰面积比美国国土面积还大。
周波涛说,研究揭示,秋季北极海冰面积变化对东亚冬季地表气温具有显著的影响。秋季北极海冰偏少时,容易引起冬季西伯利亚高压增强和欧亚大陆北部西风减弱,有利于冷空气南下。另一方面,北极海冰的大范围减少使得北极存在更多的开阔水域,有利于大量的水汽从海洋输送给大气,同时,北极的变暖也使得大气可以容纳更多的水汽。
上述两方面因素结合在一起,导致近年来东亚、欧洲和北美大部分地区冬季的异常降雪和低温。
极端天气可能会越来越多
从世界气象组织公布的监测结果来看,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并没有改变。最近的十五六年,绝大多数都在全球有气象记录以来最热年份榜单上名列前茅。
“全球变暖是一个事实,在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极端高温、极端低温、暴雪、干旱、强降水都会出现。”周波涛指出,例如,2012年1月底到2月中旬极寒天气影响欧亚大陆,夏季美国经受了近半个世纪以来最严重的高温干旱,云南和四川西南部在冬春两季经历了严重的干旱。
“随着全球变暖,原来的气候规律打破了,气候变得比较异常,偏离平均态越来越远,振动越来越大,导致极端天气越来越多了。天气气候不像原来只是小幅度的异常,就在平均值附近摆动,现在出现很多的‘怪天气’,要么旱得很厉害,要么一下雨就下得很大,例如北京‘7·21’特大暴雨。”周波涛说。
如何应对变幻无常的气候?周波涛强调,我们要提高低碳、环保意识,从尽量少开车等点滴小事做起,保护气候;与此同时,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还会频繁发生,我们要增强气象灾害风险意识,要掌握一些防范措施,有备无患。黄磊: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为何频频肆虐&来源:科学时报8月29日,水利部部长陈雷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透露,今年全国因洪涝灾害死亡1138人,失踪210人。
水利部介绍,今年的水旱灾害总体呈现“两大两重”的特点,即淮河洪水量级大,山洪灾害损失大,城市暴雨洪灾重,部分地区旱灾重。
黄磊:博士,国家气候中心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气候变化科研与业务工作。
什么是极端天气气候事件?
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是指天气(气候)的状态严重偏离其平均态,在统计意义上属于不易发生的事件。通俗地讲,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指的是50年一遇或100年一遇的小概率事件。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出现频率发生变化,呈现出增多增强的趋势。
2007年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公布的最新评估报告表明,过去50年中,极端天气事件特别是强降雨、高温热浪等极端事件呈现不断增多增强的趋势,预计今后这种极端事件的出现将更加频繁。
8月7日,世界气象组织就今年的极端事件发表声明,称今年不仅全球各地的极端事件明显增多,而且分布范围很广,包括东南亚地区的强降雨、6月份海湾地区发生的前所未有的强热带风暴和中国南部地区发生的强降雨及洪水、5至7月在英国发生的洪水、东南欧和俄罗斯的热浪、南非和南美一些地区非同寻常的降雪等。
我国今年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
2007年入汛以来,我国许多地方出现了破纪录的强对流天气,极端强暴雨频发,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巨大威胁:
5月31日,武汉市日降雨量创下1956年有完整气象记录以来的同期最高值;
7月17日,去年遭受百年一遇严重干旱的重庆迎来一场百年一遇的特大暴雨,沙坪坝、璧山、铜梁日降水量均突破当地有气象记录以来日降雨量的极值,其中沙坪坝为1892年以来日降水量的最大值。全市直接经济损失近30亿元;
7月18日,济南市区3小时平均降雨量达134毫米,1小时最大降雨量达151毫米,为1958年以来的历史最大值;
8月9日到11日,广东雷州半岛持续出现强降雨,雷州市唐家镇24小时最大降雨739毫米,最大过程降雨935毫米,暴雨强度超过200年一遇的标准;
8月13日晚19时至21时30分,福建安溪县兰田降雨量194毫米,长坑163毫米,金谷镇半小时38毫米,暴雨强度均为百年一遇。
处于我国西部半干旱区的乌鲁木齐,年平均降水量只有200多毫米,由于降水受西风带环流系统影响,七八月不是降水量最多的月份。但今年7月,乌鲁木齐的降水量达到110毫米,几乎占全年降水量的一半,创历史极值。其中,7月17日乌鲁木齐的日降水量高达57.4毫米,创7月份日降水量的历史极值。另外,乌鲁木齐5月份的日降水量极值也被打破。乌鲁木齐的强暴雨如此频繁地突破降水量极值,历史罕见。
除强降水天气外,今年我国强雷暴、龙卷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也频繁出现。截至8月中旬,全国因雷击共造成499人死亡,比去年同期多199人。而整个7月,全国因雷雨大风、冰雹、龙卷风等局地强对流天气共造成251人死亡。
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为何频繁出现?
全球气候变暖是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的大背景。
8月7日,世界气象组织指出,2007年1月份和4月份的全球地表气温分别比历史同期平均值高出1.89℃和1.37℃,都超过了1998年的最高水平,为1880年有记录以来的同期最高值。
2006年,我国年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1.1℃,为1951年以来最暖的一年;今年1~7月份,我国平均气温比常年同期偏高1.4℃,为1951年以来历史最高值,也是1997年以来的连续第11个偏高年。我国冬季气温也明显偏高,自1986年以来已连续出现21个暖冬;今年2月5日北京的最高气温达16.0℃,创下1840年有气象资料以来历史同期最高纪录;2月6日南京最高气温达到23.9℃,也为百年来同期气温历史最高值。
从概率论上来说,如果某一地区或地点的气温在多年平均条件下呈正态分布,那么在平均温度处的天气出现的概率最大,偏冷和偏热天气出现的概率较小,极冷或极热的天气出现的可能性更小。但由于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该地气温的平均值增加,这时偏热天气出现的概率将明显增加,并且原来很少出现的极热天气现在也可能频繁出现,高温热浪等极端事件将变得频繁;若气温变化的方差增大,则极端天气将出现得更为频繁。
从气象学原理上来说,全球变暖使得地表气温升高,较高的温度引起水面蒸发加大、水循环速率加快,这将使风暴的能量更强,更多降水将在更短时间内完成,这可能增加大暴雨和极端降水事件以及局部洪涝出现的频率;个别地区龙卷风、强雷暴以及狂风和冰雹等强对流天气也会增多;另外,由于从植物、土壤、湖泊和水库的蒸发加快,水分耗损增加,再加上气温升高,一些地区将遭受更频繁、更持久或更严重的干旱;大气水分的增多,也可能使一些较寒冷地区暴风雪的强度和频率增加。
首先,我们以辽宁省今年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为例,说明全球变暖对暴风雪强度、干旱程度、强降水事件出现的影响。
今年元宵节期间,辽宁省出现了1951年有气象记录以来历史同期最强的暴风雪天气,这场56年来罕见的雪灾使辽宁省的交通几乎瘫痪。
从6月7日开始,辽宁全省进入夏季,比常年入夏时间的7月3日提前了26天,打破了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早入夏时间,成为1951年以来最早进入夏季的一年。
6月1日~26日,辽宁全省平均降水量13.5毫米。与常年同期相比,辽宁大部分地区降水量偏少5~8成,其中辽宁东部偏少8成以上,辽宁省的平均降水量为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少,辽宁大部的最长连续无降水日数多达15~20天,局部地区在20天以上,超过历史同期最长时间。同时辽宁发生了严重的初夏旱。
而到7月底,辽宁省迎来一场大到暴雨,气象部门连续发布了15次暴雨预警和2次雷电预警,如此之高的预警频率在辽宁的气象史上并不多见。8月12日,大连、丹东、本溪地区普降暴雨到大暴雨,最大降雨量出现在大连市长海县,高达148毫米,气象部门对大连发布了暴雨严重等级最高的红色预警。
接下来再看一下台风的例子。
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指出,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呈现出热带气旋(包括台风和飓风)强度增大的趋势;随着热带海表面温度的进一步升高,未来热带气旋可能会变得更强,风速更大,降水更强。
2005年发表的一项研究指出,上世纪70年代以来,强台风(风速58米/秒以上,17级)发生的数量增加,其中在北太平洋、印度洋与西南太平洋的增加最为显著;强台风出现的频率由上世纪70年代初的不到20%增加到本世纪初的35%以上。例如:2005年全球洋面生成的热带气旋个数创历史纪录,“卡特里娜”成为美国1928 年以来破坏性最大的一次飓风;10月下旬的“威尔玛”是大西洋历史上最强的一次飓风;10月9日飓风“文斯”第一次登陆欧洲大陆。
而根据我国1949年以来的台风资料分析,登陆我国的热带气旋在登陆时的强度有逐年增加的趋势,而登陆台风中强度较强的热带气旋所占比重也逐年增加。日,超强台风“桑美”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达17级,为百年一遇,是建国以来登陆我国大陆最强的一个台风。今年8月16日,台风“圣帕”的中心附近最大风力也达到17级。
未来:更严酷的挑战
未来全球气候将进一步变暖,并且变暖的幅度有可能加大。
8月10日,美国《科学》杂志刊登了英国哈德莱气候预测与研究中心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表明2006年到2015年全球气候将继续变暖,其中2009年之后,至少有一半的年份全球平均气温将超过历史上最高的1998年。
如果未来全球气候变暖的幅度真如英国学者预测的那样,将会有更多的极端事件频繁出现,这将对全球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生态系统带来更严重的影响。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频繁出现将成为我们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新挑战。部分极端天气与全球变暖直接相关来源:BAMS
去年发生在泰国湄南河的洪水与全球变暖没有直接的关系。图片来源:Google, Tele Atlas, Ches/Spot I U.S. Dept. of State Geographer
科学家第一次尝试着对仅仅发生在几个月前的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进行剖析,而其结果也正在证明着对较早前的热浪、干旱和洪水进行的更为审慎的研究。他们发现,人类活动引发的全球变暖真的增加了美国得克萨斯州打破高温和干旱纪录,或者英国拥有一个非同寻常的暖冬的可能性。
但情况并非总是这么简单。其中的一项新的研究发现,温室效应的增强与去年发生在泰国的灾难性洪水并没有任何关系。这项研究同时表明,英国极端寒冷的冬季或许已经不太可能像几十年前那样严重了,但仍有可能发生。
在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和英国气象局的支持下,7月10日出版的《美国气象学会学报》打包刊载了6项同行评审的研究成果。研究人员通过各种各样的技术手段搜寻了大气中增加的温室气体与发生在世界各地的极端天气和气候之间的任何联系。有些方法涉及到气候建模,而其他方法则利用了相关地区的长期气候记录。
2011年,得克萨斯州经历了自1895年有记录以来最热和最干燥的春夏季生长季节。尽管拉尼娜现象造成的低于正常水温的海水在热带太平洋海域有助于增强得克萨斯州的高温和干旱,但科瓦利斯市俄勒冈州立大学的气候科学家David Rupp和他的同事发现,同全球变暖在50年前刚刚开始时相比,与拉尼娜现象相关的热浪出现的几率已经达到了前者的20倍。
同样,英国牛津大学的气候科学家Neil Massey和同事发现,拜全球变暖所赐,英国在2011年11月出现的非同一般的暖冬——这是自1659年以来第二个最暖的11月——再次发生的可能性是50年前的62倍。这种关联似乎很难与英国在2010年12月发生的极端严寒相调和——后者是英国有记录以来第二个最冷的冬天,但是Massey和同事强调,全球变暖并不能排除极端寒冷天气的出现。他们认为,异乎寻常寒冷的冬季还将持续,只是发生的几率将越来越低。事实上,今后像2010年12月那样的严冬出现的可能性比上世纪60年代减少了一半。
然而德比尔特市荷兰皇家气象研究所的气候科学家Geert Jan van Oldenborgh和他的同事报告指出,并非每一种极端气候都与全球变暖有关。他们分析了去年对泰国湄南河流域造成沉重打击的灾难性洪水。事实证明,流向下游的河水总量并没有明显的不同。实际上,气候模型并没有显示该地区的降雨量在目前或未来将有显著的增加。相反,研究人员推断认为,在洪水造成的破纪录损失的背后可能是河流上的水库管理以及在河两岸大量增加的建筑所引发的问题。
这个第一次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即时分析的支持者希望使其成为一个年度的“归因服务”,从而理顺全球变暖对这些引人注目的事件的影响——这些事件在公众和决策者的脑海中依然记忆犹新。然而并非所有的研究人员都认同这一想法。美国科罗拉多州博尔德市国家大气研究中心的气候科学家Kevin Trenberth就表示:“我完全赞成这个目标,但这种努力并不会有什么效果。”他说,如果有的话,目前对于全球变暖影响的估计是保守的。Trenberth指出,现在使用的为了这一目的的数据集往往太短缺,而模型通常也都存在严重缺陷。他说:“这是在正确的方向上前进,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来源:中国科学报 赵路)国家气候中心专家:中国未来极端气候趋强趋多来源:中国青年报
国家气候中心专家:中国未来极端气候趋强趋多
百年大雨、极度干旱……极端天气为什么频频发生,我国未来气候趋势究竟如何?8月29日下午,在中国科协举办的第七期“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活动现场,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首席专家徐影研究员称,21世纪我国极端气候可能更频繁,极端气候事件趋强趋多。
徐影表示,在未来温室气体持续升高,气温也升高的情况下,全球气候包括高温、热浪、强降水事件发生的频率会持续上升,台风、飓风的风速会更大,千年一遇的洪水发生频率可能变为百年一遇,百年一遇洪水发生频率可能变为50年一遇。
就我国而言,近百年,与全球相比,我国平均气温升高了1.1度,比全球平均温度略高。徐影称,根据观测数据分析,21世纪我国极端气候可能会更频繁,台风、强对流天气可能增加,北方的降水增幅将可能大于南方。
徐影分析,气候变化的负面影响大于正面:首先是粮食安全,未来农业生产的自然风险和不稳定性将明显加大,粮食生产成本和投资将进一步增加,大范围严重饥荒出现的可能性增大;其次是水资源安全,靠冰雪融化形成的河流径流量增大,春季最大流量发生时间提前,水资源时空分布失衡的情况更加突出;第三是地区安全,未来受气候变化影响严重的地区可能导致部分绿洲消失、城市消亡、地区不宜居住,从而激化因资源枯竭而产生的地区冲突;此外,冰川显著退缩,重大工程安全运行的风险加大,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受到海平面上升威胁,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人类健康、人居、工业、旅游等都会受影响。长江中下游地区“旱涝急转” 中国应对极端天气存软肋来源:北京科技报
长江中下游地区“旱涝急转” 中国应对极端天气存软肋
洪水翻滚,时不时就可以看到被连根拔起的大树顺着洪水横冲直撞;越过防洪堤的洪水淹没了河道两边的田地,地里的玉米也只看得见尖顶……6月14日,浙江省开化县华埠镇接连几天遭遇了百年不遇的暴雨袭击,而这种状况只是6月以来长江中下游地区暴雨洪涝灾害的一个缩影。
记者从国家气象部门了解到,到6月16日早上,长江流域自6月3日以来的三轮强降雨已经累计降下1400多亿立方米的雨水,而这几乎相当于3.7个三峡的总库容。
“旱涝急转”让不少地方手足无措
今年,长江中下游地区不少地方经历了“冰火两重天”的天气。3月入春至5月底,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异常偏少,很多地区遭遇数十年甚至百年不遇的大旱,河流湖泊出现干涸。国家和很多地方政府采取多种措施实施抗旱,然而,在不少地方的抗旱设施还没有完全到位之时,6月初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天气状况又来了一个180度的大转弯,接连而来的强降雨又使很多地方陷入了严重的水灾之中。
从6月13日开始,长江中下游地区再次出现强降雨天气过程,导致长江中下游及四川、贵州部分地区发生洪涝灾害。综合国家减灾委办公室及各地有关部门统计,截至15日,13日以来的暴雨洪涝灾害共造成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四川、贵州、安徽7省12人死亡,7人失踪,二十余万人紧急转移。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庚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从降雨时间上看,最近一段时间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降雨并没有异常的变化。
但是,该地区今年“旱转涝”的突然性还是令很多人感到十分意外。长江水利委员会有关水文气象专家说,虽然长江中下游过去也发生过“旱涝急转”现象,但是其程度远没有这次的剧烈。另外,过去这片区域“旱涝急转”范围较小,但这次涉及整个流域性范围,几天内几个省从流域性大旱急转大涝。短时间内这么多地区由望天“喊”渴到暴雨成灾,这在中国的历史上也十分罕见。
极端“旱转涝”的原因何在
在王庚辰看来,“旱涝急转”的现象和全球的气候环境变化具有很大的关系。“现在全球气候变暖,大气环流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在冷暖空气的急剧交汇下,长江中下游出现这样的天气也就不足为怪了。”
中央气象台的监测显示,目前长江中下游天气的急剧变化,其主因就是大气环流的改变。6月随着季风的爆发,从孟加拉湾输送来的西南暖湿气流不断加强,长江中下游地区水汽条件改善;与此同时,经常有弱冷空气从青藏高原向偏东地区移动,这样丰沛的暖湿气流和冷空气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上空交汇,就带来了降雨。
北京市气象局研究员吴正华告诉记者,秦岭——淮河以南是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东南丘陵,这种季风气候的最主要特征是一年中随同季风的旋转,降水会发生明显的季节变化,季风气候容易引发旱涝灾害。
这些受季风气候影响的地区,都会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每年汛期来临之前,都会出现干旱。
吴正华表示,今年的情况比较特殊,长江中下游地区旱期较长,涝灾严重。全球气候变暖以后,不光大气温度升高了,而且最重要的是空气中所容纳的水汽更多了。
“这些大气中的丰富水汽随着大气环流在地球上空飘荡,一旦遇到冷空气,水汽便会凝结成雨降落,在水汽十分集中的地区上空,形成降雨时就会出现严重的涝灾。”吴正华说。
目前这种异常的极端气候,并非中国独有。吴正华说,最近在世界上不少国家都有类似的遭遇,前段时间,澳大利亚出现涝灾,不久以前美国出现一天上百次的龙卷风以及法国面临的严重干旱等等也都是极端天气的反应,而这些都是全球变暖带来的恶果。
中国应对极端天气存在软肋
在长江中下游“旱涝急转”等极端天气面前,目前中国的应对能力存在明显的软肋。其中尤为重要的一点就是,目前中国有关气象部门很难对极端天气的突然变化做出准确判断。
今年5月,长江中下游地区旱情严重,此时,我国气象部门对未来一段时间的天气跟踪就成为了我国安排抗旱以及其他相对对策的重要依据。虽然根据中央气象台的会商结果,我国预测到6月3日至7日,长江中下游地区将有一次明显降雨天气过程,但是其降雨的强度究竟有多大,有关气象部门并未做出准确的判断。
为更好地抓住降雨的有利时机,6月2日下午,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甚至还组织长江中下游流域旱区各省相关单位召开了人工增雨作业条件会商,准备适时开展人工增雨作业。
但是让人难以预料的是,此后接连而来的降雨强度几乎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如果国内的气象部门能够提前准确预测到了本次极端天气的变化过程,很多地方的受灾情况也许就要少得多。
但有气象专家对记者坦承,由于极端天气事件比普通天气预报更为复杂,目前国内在研究方面也还存在很多薄弱环节,因此当前我国应对极端天气事件还存在着很大的软肋,还需要依靠后续研究来弥补。科学家称应对极端天气应常态化来源:
科学家称应对极端天气应常态化
全球气候频走“极端”,今年夏季“水深火热”,由此带来一系列始料不及的影响,让人担忧,又让人反思,气候到底怎么了?&
天气异常让多数北半球人始料不及,一贯凉爽的俄罗斯连续两月酷热难耐,一贯少雨的巴基斯坦竟洪水滔天。中国更是罕见地经历“水与火”的双重考验,许多地区地质灾害频发。&
出于严谨,没有科学家会对目前的天气异常深层原因妄下定论。因为气候研究是一门统计科学,只有类似的炎热和洪水至少每5年重复一次,才能算是全球变暖的气候信号。然而,如果分析近年来极端天气的发生趋势,不难发现它们的发生频率越来越高。&
极端天气活跃异常&
“今年极端天气事件频发极不寻常”,世界气象组织全球天气研究计划负责人卡西姆·阿斯拉尔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洪水、干旱等极端天气是自然体系的一部分,而今年不同之处在于其强度更大,持续时间更长,影响范围更广”。
俄罗斯水利气象中心研究室主任比尔曼也认为,大气环流异常是全球气候现象,它导致的天气异常不仅仅出现在俄罗斯,也使南美一些地区出现严寒,导致巴基斯坦和中国部分地区暴雨成灾等。他说:“今年这种全球性的大气环流异常现象此前从未被观测到过。”&
对于今年的极端天气深层原因,阿斯拉尔认为不能妄下定论,但20年来,电脑模拟研究结果一直显示,如果人类活动持续使地球升温,极端天气事件将更加频繁发生,破坏力也更大。&
全球变暖气候“乱象”
阿斯拉尔说,一百多年来,人类活动导致地球不断升温,致使地球大气和海洋温度都比一个世纪前升高1摄氏度。海洋温度升高,更多水汽蒸发到大气中,而大气温度升高,就会容纳更多水蒸气。如果空气保持正常流通,广大地区平均分布降雨量增加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可是一旦发生阻塞,陡增的降雨落在一地,另一地就会出现高温干旱。这就是极端天气现象与全球气候变化的关系。&
对于俄罗斯持续多日的酷热现象,世界气象组织主席亚历山大·别德里茨基认为,俄今夏的异常天气可能是全球变暖的一个“鲜活”例子。他说:“尽管目前还无法通过统计数据准确分析全球变暖过程如何影响异常天气出现的频率,但这其中有某种关联。虽然现在的手段还不能预测明年是否会重现今年的高温天气,但可以肯定的是,类似的高温天气将会更加频繁。”&
应对极端必须常态&
俄罗斯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副所长亚历山大·金兹堡指出,在未来5年至10年,天气异常现象将会增加。“因为一个明显的事实是,目前大气环流总体失衡,处于重新调整的过程中,因此必须准备应对新的极端天气灾害”。
中国国家气候中心的有关资料显示,像干旱、洪涝、雨雪这些极端天气事件的发生,其总体变化规律是和气候变化有联系的。比如说,在过去的100年或者50年中,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有四种主要的气象灾害变多变强,它们是干旱、强降水,台风,还有高温热浪。
中国气象局今年早些时候的汛期气候趋势预测表明,今年全国的气温、降水等与常年相比有明显异常,极端气象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很大。而目前的情况则完全验证了预测。&
高温难耐,洪水无情,这应使人类警醒,积极找寻应对之策。此外,我们目前或许尚无法控制极端天气,但至少可以减灾防灾。今夏频发的“水火”之灾,已促使人们将极端天气“应对常态化”提上重要议事日程。世界气象组织专家:极端天气事件发生频次将增加来源:广州日报
世界气象组织专家:极端天气事件发生频次将增加
世界气象组织全球天气研究计划负责人卡西姆·阿斯拉尔
尽管国家气候中心首席专家任福民指出,目前的大气环流形势与2008年雨雪冰冻灾害期间的大气环流形势有很大不同,但人们对雨雪冰冻灾害是否再现仍心存忧虑。更让人感到混乱的是:不是都说暖冬了吗?怎么冬天还这么冷?在经历了去年年初和年末两次让人印象深刻的寒潮之后,世界气象组织全球天气研究计划负责人卡西姆·阿斯拉尔博士接受广州日报记者采访时指出:2010年很可能成为历史上最热的一年。百年一遇的灾害将可能变为“二十年一遇”。到本世纪末,一些现在看来少有的极端天气事件将不再显得很特别。&
全球严寒、洪灾、高温轮番上演,去年中国遭遇最具破坏性泥石流&
记者:您曾讲过,“20年来我们从未见过极端天气事件如此频繁、集中地发生。”那么2010年让您印象最为深刻的极端天气事件有哪些?&
卡西姆·阿斯拉尔:2010年有很多的极端气象事件,这里列举当中的主要部分:在年间的冬季,包括欧洲、亚洲和北美洲在内的北半球被极端寒冷大范围笼罩着。在美国,数以百计的日最低温度被刷新。在欧洲,暴雪中断了空中和陆路交通。相反,在北极和加拿大情况却减缓了很多。&
2010年夏季,巴基斯坦遭受了历史上最糟糕的洪灾,2000多万人受灾。2010年6月,是莫斯科有现代气象记录以来最炎热的月份。气温超出长期录得的平均值多达7.8℃。从7月开始一直到8月中旬的高温导致俄罗斯欧洲国土部分爆发大规模的山林大火,有害气体影响了数以千万计的人。&
不管是俄罗斯热浪还是巴基斯坦洪灾,都和发生在北半球大气流的“阻塞事件”有关,它让天气模式保持静态,令热量和湿气都不能散开。
在中国许多地方,高温打破了历史极端记录,因此中国有了史上最热的夏季。洪水、山体滑坡、泥石流也对经济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在8月,位于中国西北甘肃的舟曲遭遇了中国有记录以来最具破坏性的泥石流。&
冷冬、干旱、炎热都与大气层“阻塞”有关,2010年或为史上最热一年&
记者:造成这些天气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卡西姆·阿斯拉尔:北半球冬季的极端气象(欧美和亚洲的严寒)和北极的变暖都与大范围的大气干扰有关,这又与北冰洋、北大西洋涛动,以及北半球大气流的“阻塞事件”让天气在部分国家保持模式静态有关。&
欧洲和欧亚地区在这个夏季的极端炎热和干旱、巴基斯坦在季风季节遭遇强降雨,也和大气层的“阻塞”有关系。它有效地阻隔了俄罗斯的热力散发,也阻挡了巴基斯坦的湿气挥发,将它们“锁”在特定的区域,让这些热和湿气变得更加强烈。&
至于其他的极端气象发生原因就比较复杂。很难将一个单一的极端气象事件归结于气候变化。但是要指出的是,气候科学家们确实预测极端气象事件会增加,尤其是极端炎热事件,这是因为气候变化的原因。2010年有望进入史上最热年份的前三甲,并且可能成为最热的那一年。&
单一寒潮难归因于气候变化,预计高温更频密、寒冷频率会降低&
记者:像最近欧洲出现的大范围寒潮天气,是否说明全球变暖的趋势正在变缓?&
卡西姆·阿斯拉尔:难把一个单一的极端事件归因于气候变化。目前欧洲正在重复着和前一年冬季差不多的气候条件,上面已经说到过。它是复杂的大气现象的结果,也是与北冰洋和极地地区变暖的因素配合在一起而产生的。WCRP(全球天气研究计划)研究每一个事件,希望弄明白发生的原因以便我们能造出一个计算机模型,让未来的预测更加精确。&
记者:您提到WCRP利用电脑模型研究预测今后50年至100年大气变化以及极端天气事件发生的频率和形式等,那么目前电脑模拟出来的场景会有多恶劣?&
卡西姆·阿斯拉尔:早在1990年,气候模型已经预测到在一个变暖的地球上将会出现更强和更频繁的极端气象事件。IPCC(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首份评估报告称,高温事件的出现频率在未来将更频密。寒冷事件在当时预计出现频率会降低。空气流动的不断变化和它覆盖范围的改变所带来的影响也有所涉及,但是报告认为难以预测。&
今年极端气候事件尚难预测,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可减少极端天气&
记者:您能告诉我们2011年会不会发生和2010年同样或者更严重的极端天气事件吗?&
卡西姆·阿斯拉尔:在这个阶段,还不可能预测2011年将发生什么极端气候事件。不过,关于气候变化的政府间座谈会议已经预计气候变化肯定会让极端事件的发生数量增加,特别是热浪和干旱。例如,以往100年将才出现一次的热浪,将可能变为20年出现一次的程度。等到了这个世纪的尾声,在2003年欧洲夏天遭遇的那种极端炎热可能不再显得很特别。&
记者:您曾提到,WCRP的另一项任务是“指导人们防范极端天气”,您能告诉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去防范这样的极端天气吗?&
卡西姆·阿斯拉尔:由于在我们大气中温室气体的聚集,地球将继续变暖,因此可能导致在未来出现气象极端事件的增加。即使现在“关掉”所有的温室气体排放阀门,我们也不能在全局上叫停变暖的趋势,但是我们最起码可以减慢变暖的步伐和由此导致的极端气候事件的增加。世界气象组织正在搭建一个针对气候服务的国际框架,以便提供适应气候变化的有关信息和服务。WCRP和其兄弟研究项目共同领导下的气候研究,目前正在草拟评估和预测未来极端气候事件风险的量化评估方法。此外,各国需要加强研究,加强观察和监测能力,以便提供预计和减少有关系统的脆弱性。&
近期极端天气&
新年伊始,大范围的低温雨雪让湖南、贵州、广西等地陷入到一场人们似曾相识的交通拥堵中。&
在此之前,东北三省及内蒙古中东部和我国南方出现了今冬大范围雨雪天气过程,广东遭遇了35年来历史同期的最低气温。&
英国、德国、丹麦、意大利等欧洲国家也相继遭遇了强降雪,美国中北部也遭遇暴风雪袭击。&
在近日揭晓的由中国气象局主办的“2010年国内外十大天气气候事件”评选中,大旱、强降雨、泥石流、沙尘暴占据了榜单的显眼位置,其中,位居国内十大天气气候事件前三甲的分别是“西南地区特大干旱刷新气象记录”、“甘肃舟曲发生特大山洪泥石流”、“新疆出现近60年来最严重雪灾”。&
排在2010年国外十大天气气候事件前三位的分别是“印度遭严重高温干旱,最高近50℃”、“罕见寒流暴雪冻结‘北半球’”、“严重高温干旱引发俄森林大火”。报告称全球变暖使自然灾害频发&来源:《自然》
报告称全球变暖使自然灾害频发
全球变暖会影响地球气候,但具体到某一地区的某一次极端天气事件,人们仍不能确认全球变暖到底在其中占多大因素。新一期英国《自然》杂志刊登的两份研究报告首次得出明确结论认为,人类活动造成的全球变暖的确导致地球降雨、降雪强度增加,洪水等自然灾害发生增多。&
在第一项研究中,来自加拿大和英国的研究人员分析了1951年至1999年间北半球每年最恶劣的暴雨和风雪天气事件。结果发现,最恶劣极端降水事件的降水量呈上升趋势,年均升幅约为7%,导致北半球极端降水强度逐渐升高。通过对不同气候模型的分析计算,研究小组认为,上述现象的出现与全球变暖有直接关联,而并非地球气候系统的内部正常变动所能解释。&
第二项研究则单独考察了2000年秋季英格兰和威尔士地区大洪水与全球变暖的因果关系。英国研究人员通过大量的数据模拟分析发现,温室气体排放增加造成的温度升高,使得这两个地区发生洪水灾害的风险几乎翻了一番。&
参与这两项研究的研究人员表示,最近10年气象观测已经发现北半球的极端降水事件增多,但这是首次确认全球变暖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参与第二项研究的牛津大学研究人员迈尔斯·艾伦表示,这意味着北半球国家在未来可能会面临更多、更严重的极端降水事件。“本来百年一遇的降水事件可能会变成50年就有一遇”。&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气候政策专家迈克尔·奥本海姆评价说,上述两项研究结果意义重大,因为这不仅是国际社会应继续减排的有力证据,而且将为各国制定更好的适应气候变化规划提供重要参考。&
极端降水往往会造成严重的人员和财产损失。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相关数据,1950年以来,全球已有超过230万人在洪水灾害中失去生命。(来源:新华网)&专访气象局副局长矫梅燕:极端天气为何愈加频繁来源:新华网&&&&&&&&&一场强降雨使得原本干旱的黄土高坡遭遇泥石流侵袭,本应雨水充沛的西南地区却遭遇长达半年之久的干旱,极端天气正愈加频繁地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全球气候到底怎么了?我们究竟能精准预测多长时间内的气象灾害?面对灾害,我们该如何防御?就有关问题,中国气象局副局长矫梅燕接受了新华社记者专访。&极端天气愈加频繁 今年气候极其异常&
记者:您认为今年气候是否异常?是什么原因造成?&
矫梅燕:从前期气象灾害特点看,我认为今年我国天气气候极端异常。特别是入汛以来,气象灾害的异常性、突发性、局地性十分突出,极端气象事件多发重发,灾害分布广,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大。华南、江南地区连遭14轮暴雨袭击;7月,北方地区连遭5轮暴雨袭击,渭河、辽河、第二松花江出现严重汛情;北方多地高温突破历史极值,南方多地高温持续超历史同期;特别是8月8日凌晨,甘肃省舟曲县发生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为严重的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这都充分表明当前我国天气气候的异常性。&
然而,每个极端天气事件都有其独特的原因。比如,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起因之一就是,高空冷空气东移南下,低层切变线产生的中尺度强对流暴雨云团造成的短时局地强降雨。再如,南方大范围持续高温的主要原因就是,近期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势力强大,一直控制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
造成天气气候异常的原因很复杂,但最直接的原因还是大气环流的异常,也不能忽视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因为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大气中能量分布也发生了变化,海洋和大气循环、大气中温度场分布出现了紊乱,使得天气气候变化规律被打乱,极端天气变得越来越频繁。&
这种现象在世界上其他地方也出现,例如,我们邻国巴基斯坦发生历史罕见的持续暴雨,引发非常严重洪涝灾害。再如,俄罗斯出现百年一遇的持续干旱少雨天气,引发了大范围的严重森林大火。至于这些气象灾害之间是否存在共性,每一次极端气象灾害是否都可以归咎到全球气候变暖,目前尚不能下结论。&
气候与1998年类似 谨防秋汛及冬季低温&
记者:您曾经说过,今年的气候和1998年相似。那么,下半年可预料的气候形势如何?&
矫梅燕:是的。从目前监测情况来看,今年我国的气候与1998年比较相似。5月,厄尔尼诺现象结束;7月,赤道中、东太平洋进入拉尼娜状态,有可能维持并发展成一次拉尼娜事件。
与厄尔尼诺事件相反,拉尼娜事件是指赤道中、东太平洋海表温度大范围持续异常偏冷的现象。近60年来拉尼娜事件影响表明,拉尼娜事件发生后,我国部分地区秋雨偏多,冬季全国大部以降水偏少为主,气温偏低。例如,1964年8月下旬至10月,山东、河南、山西、安徽大部、陕西中南部、四川东部和北部、湖北北部和西部等地总降水量比常年同期偏多五成至1倍半,华西及黄淮一带出现严重洪涝灾害;1973年、1974年秋季这些地区降雨也明显偏多;1988年8月下旬至9月中旬,湖南大部、湖北大部、江西北部及四川部分地区降水量比常年同期偏多五成至两倍。在拉尼娜事件发生年的冬季,我国出现了明显的冬季低温,例如1999年冬季,江南、华南、西南等地出现严重的低温冻害,常年无寒的滇南地区也出现了历史上最为罕见的霜冻灾害。就目前气候状况来看,今年冬天有可能出现低温现象。
短期天气预报能力明显提高 气候预测仍是难题&
记者:目前我国的天气预测预报能力达到什么程度?能准确预测多长时间内的天气情况?&
矫梅燕:近年来,我国天气预报能力明显提高,预报精细程度可以细到部分乡镇,干旱的长中期预报和台风、暴雨等灾害性天气中短期预报及短时临近(1-3小时)的预报能力也明显提高,目前对突发性灾害性天气可以做到实时监测分析和预报预警。&
我们常说的天气预报很多是基于现有的天气监测和预报技术。随着气象科技的发展,我国气象卫星、天气雷达等监测能力不断提高。例如,对台风的监测预报,过去只有当台风接近沿海时,才可以监测其移动路径,气象台才可以发布台风预警。现在依靠气象卫星、天气雷达等先进技术装备和数值预报模式,可以提前3-5天甚至更长时间预报台风生成发展和移动路径,而且台风预报精度和定位精度都很高,而这在十年前是难以想象的。&
然而,我国天气气候条件很复杂,就现有技术能力和水平,天气预报还不能做到百分之百准确。毕竟大气系统很复杂,人们对大气运动规律的认识也有限,要很准确地预报每一场天气过程,特别是具体到某个地点、某个时刻降多少雨的预报还是很难做到的。但气象工作者正在做出百分之百的努力。&
记者:愈加频发的气象灾害让百姓更加关注未来半年甚至更长时间的气候情况。气象部门气候预测能力如何?&
矫梅燕:我国从1958年起就开展了气候预测业务,但只能预测一年时间内的气候趋势。目前我国具备制作并发布月、季、年时间尺度的短期气候预测和年代际的气候预测,还开展了灾害性、极端性气候事件的预测业务。然而,气候预测的难度远远大于天气预报的难度,短期气候预测仍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
我们知道,天气变化取决于大气的运动,大气运动影响的区域有可能发生相应的天气过程,这有点像连锁反应。比如,现在有一股冷空气自西向东影响我国,在西北地区可能带来大风降温天气,路过中东部地区时如果遇上暖湿气流,就有可能形成降雨。而影响气候的原因却是错综复杂的,太阳活动、海洋情况、火山活动、地表生态以及人类活动等都会影响气候,人们对其认识十分有限,更难以准确预测未来几个月、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气候状况。因此,目前气候预测的准确率还不是很高,即便是几个月的预测也只能是趋势预测。目前我国汛期降水的气候趋势预测准确率在65%左右。&
气象科普仍是短板 科学防灾乃当务之急&
记者:您认为目前气象灾害防御面临的首要问题是什么?&
矫梅燕:气象科普工作。通过各种形式的气象科普,让老百姓了解和认识气象灾害及其防御常识,才能有效地防御气象灾害,保护自己。然而,许多老百姓关心的往往只是天气预报,以便安排日常生产生活,利用气象信息防御可能出现的气象灾害却不多。因此,向老百姓普及必要的气象知识特别是气象防灾减灾知识,引导他们正确地防灾减灾,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减少损失。&
当然,目前气象科普有些专业化,许多老百姓看不懂、听不懂,自然难以有效地防灾减灾。对于受气象灾害影响最大的广大农民来说,气象科普通俗化问题显得尤为迫切、尤为重要。&
据统计,气象灾害所造成的人员伤亡98%以上发生在农村,农民是受气象灾害影响最大的群体。正是这个群体,一方面不能及时方便地得到气象信息,另一方面即使获得气象信息也很难有效利用。&
因此,气象工作者想提高气象预报服务的效益,就必须重视并努力将气象预报服务的专业语言转换成老百姓通俗易懂的语言,既要及时地将气象信息告诉老百姓,也要告诉他们如何利用这些信息安排生产生活,做好防灾减灾、自救互救准备。
发表评论:
TA的最新馆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湖南省有多大面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