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同一性是良好的自我意识包括三种成分的标志对吗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研究--《河海大学》2006年硕士论文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研究
【摘要】:自埃里克森提出“自我同一性”概念以来,西方心理学者对其研究已有近40年的历史,我国对自我同一性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本文在对国内外的自我同一性研究进行介绍的基础上,采用问卷法对南京几所高校727名大学生的自我同一性发展进行了实证研究,调查他们的同一性危机状况和发展特征,并就教育环境对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影响做了理论上的论证。结论如下:
1、性别因素会对青少年的自我同一性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女生在自我意识和自我确信方面的发展比男生要差;对于自我同一性地位来说,男女大学生表现出不同的心理倾向。
2、除大专院校外,其他三类高校低、高年级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危机程度在总分和七个层面上无显著差异。对于自我同一性地位来说,低、高年级学生自我同一性地位分布有着极大的相似性。
3、独生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单亲与非单亲家庭的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发展不存在显著差异;农村生源的大学生和城市生源的大学生在自我同一性危机总分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主要体现在自我意识和自我确信两个层面上。
4、教育环境影响大学生的自我同一性发展,学校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系统,制定明确的发展目标,营造开放、自由、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能够促进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发展。
结合本研究结论,高校要促进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发展,就一定要加强校园环境建设,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为大学生的自我同一性发展提供正确的思想指导。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河海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06【分类号】:G640【目录】:
一、自我同一性理论及研究概述11-24
(一) 自我同一性的基本问题11-15
1.自我同一性的理论基础11-14
2.自我同一性相关概念辨析14-15
(二) 自我同一性的研究回顾15-22
1.自我同一性的测定15-18
2.自我同一性发展趋势的研究18-19
3.自我同一性的跨文化研究19
4.自我同一性发展的外在环境因素研究19-22
(三)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研究意义22-24
二、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实证研究24-29
(一)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构想24-27
1.问题的提出24
2.相关概念的操作性定义24-26
3.研究的基本构想和假设26-27
(二) 研究工具的选择及施测27-29
1.研究工具的选择27-28
2.样本构成及正式施测28-29
三、数据处理与结果报告29-43
(一)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危机研究发现29-36
1.不同年级大学生的自我同一性特点29-31
2.不同性别大学生的自我同一性特点31-32
3.不同院校大学生的自我同一性特点32-35
4.不同家庭背景大学生的自我同一性特点35-36
5.不同生源地大学生的自我同一性特点36
(二)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地位分布特点36-40
1.不同性别大学生的自我同一性地位分布特点36-38
2.不同年级大学生的自我同一性地位分布特点38-39
3.不同院校大学生的自我同一性地位分布特点39-40
(三)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与学校环境的相关检验40-43
1.全体被试对学校环境评价的得分情况40
2.自我同一性危机与学校环境各维度的相关检验40-41
3.自我同一性地位分布与学校环境各维度的相关检验41
4.学校环境对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影响的回归分析41-43
四、研究结果分析与讨论43-50
(一)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危机差异的原因分析43-47
1.不同年级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差异的原因分析43-44
2.不同性别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差异的原因分析44-45
3.不同院校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差异的原因分析45-46
4.不同家庭背景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差异的原因分析46
5.不同生源地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差异的原因分析46-47
(二)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地位分布的差异原因分析47-50
1.自我同一性地位分布的性别差异原因分析47
2.自我同一性地位分布的年级差异原因分析47-48
3.自我同一性地位分布的院校差异原因分析48-50
五、结论与建议50-55
(一) 结论50
(二) 对高校促进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发展的建议50-53
1.创造良好校园环境,为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发展提供良好氛围51-52
2.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发展提供思想指导52-53
(三) 本研究的不足与后继研究53-55
参考文献55-58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鲁朋举;罗乐;胡辉;;[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9年07期
李丹丹;;[J];青年文学家;2009年11期
葛爱荣;谢雪梅;;[J];新余高专学报;2007年05期
仝音;;[J];中国电力教育;2013年04期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郑宁;[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张日昇;[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01期
叶景山;[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3年05期
邹琼;佐斌;;[J];当代青年研究;2005年03期
樊富珉;[J];青年研究;1996年09期
张青方;[J];青年研究;1998年05期
查明华;[J];文山师专学报;2000年02期
郑涌,黄希庭;[J];心理科学;1998年03期
郭金山,车文博;[J];心理科学;2004年05期
郭金山;[J];心理科学进展;2003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朱亚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2期
修胜涛;;[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2期
周林,黄石卫;[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卢江勇,张玉梅,过建春;[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宋马林;;[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方明;[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周彬;[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曹召伦,李晓明;[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邱扶东,王书会;[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夏晓莉,李玉军,刘伟;[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曾竞艳;;[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2期
葛明贵,余益兵;[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许韶君,陶芳标,张洪波,曾广玉;[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1999年02期
邢辉燕;王琳;张巧明;;[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黄韫慧;吕爱芹;王垒;施俊琦;;[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6期
闫占闻;刘晓明;;[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年02期
聂晶;;[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郑宁;[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张日昇;[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01期
陶沙;[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冯典;[N];中国教育报;2009年
【二级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李霞;李文虎;;[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0年04期
王树青;宋尚桂;;[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2年01期
吴梅生;;[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1年02期
奚彦辉;姜颖南;;[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刘经兰;王丽霞;;[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王树青;;[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赵笑燕;周斌;陈波;;[J];考试周刊;2010年56期
周晨琛;安佳维;艾亦菲;贾翠;;[J];学理论;2011年20期
刘杨;方晓义;;[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杜晓琳;董慧中;樊晓阳;吴明霞;;[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年07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郑宁;[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段鑫星,池忠军,张利先,唐学成;[J];健康心理学杂志;1998年02期
李艾丽莎,张庆林;[J];青年研究;2003年05期
陈国典;[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6期
查明华;[J];文山师专学报;2000年02期
刘萍,王振宏;[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2期
张嘉玮,罗晓红;[J];心理科学;1993年05期
黄希庭,孙承惠,胡维芳;[J];心理科学;1998年01期
张日昇;[J];心理科学;2000年04期
黄希庭,郑涌;[J];心理科学;1995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彭永东;;[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J];中学生百科;2002年09期
张鑫;李昌庆;傅金芝;;[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吴婷婷;杨一平;;[J];社会心理科学;2005年Z1期
李齐;薛继婷;;[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许渭生;;[J];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李红梅;;[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李丹丹;;[J];青年文学家;2009年11期
黄坚;;[J];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2009年07期
刘辉;赵婉姝;;[J];社会心理科学;201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黄列玉;邓冰;曾亚萍;孙娥;王加好;田艳;邓厚才;;[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六届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全国心理咨询师大会论文集[C];2011年
张建飞;王振宏;;[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李亚真;;[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王倩;;[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孙大强;李军素;郑日昌;;[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王倩;杨晶晶;;[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进展——全国第十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侯玉波;陈迎玮;;[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6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王京京;陈健芷;于宏;李巍巍;;[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陈会昌;王树青;;[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王书;张大均;;[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王静;[N];文艺报;2010年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 汪堂家;[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张仁元;[N];工人日报;2010年
张世光;[N];工人日报;2010年
武汉实验外国语学校校长、全国人大代表
李茵;[N];长江日报;2011年
本报通讯员
张胜利 贾阳阳;[N];人民代表报;2010年
本报记者 穆晶晶;[N];保健时报;2009年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心理咨询中心;[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杨晓 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周永康;[D];西南大学;2008年
万增奎;[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王树青;[D];北京师范大学;2007年
梁晓燕;[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徐改;[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沈亚生;[D];吉林大学;2004年
李义天;[D];清华大学;2006年
江楠楠;[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罗中;[D];四川外语学院;2012年
李小华;[D];广州大学;2013年
王林江;[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桑望鑫;[D];山西师范大学;2012年
弓思源;[D];西南大学;2012年
毕月花;[D];西藏大学;2012年
常雯;[D];苏州大学;2012年
刘媛媛;[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2年
郝燕燕;[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吴锐;[D];烟台大学;201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自我同一性发展的四个阶段是谁提出来的呀_百度知道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自我同一性发展的四个阶段是谁提出来的呀
我有更好的答案
玛丽亚提出了自我同一性的两个纬度,根据两个纬度把自我同一性分成了四个阶段:同一性扩散同一性的提找完成同一性延缓自我同一性形成
采纳率:68%
同一性分散(identity diffusion)、延期偿付(moratorium)。 以上是四种在形成同一性的时候会发生的情况,不是阶段自我同一性是埃里克森提出的。但是他说的人格发展是分八个阶段l 1:获得意志l 3。自我同一性的概念: 个体尝试把与自己有关的各个方面统合起来.亲密对孤独(20—24):获得爱的品质l 7.繁殖对停滞(25—65)。 James Marcia提出青少年同一性发展的四种情形。它们是同一性达成(identity achievement):获得智慧的品质自我同一性是他提出的重要概念,自我同一性的形成,其实就是咱们说的青春期,是一个人开始整合自我,形成一个自己觉得协调一致的自我整体.基本信任对基本不信任(0—1),形成对自己的认识。这个阶段非常重要,如果做的不好,以后会有很多问题:获得关心的品质l 8.自我整合对失望65岁以后:获得希望l 2.主动对内疚(3—5):获得勇气l 4.勤奋对自卑(5—12):获得成就感l 5.我给你通俗的解释下.自主对羞怯和怀疑(1—3).同一性(自我认同感)对角色混乱(12—20):获得忠诚的品质l 6、同一性拒斥(identity foreclosure)
应该是埃里克森
艾里克森艾里克森是美国著名精神病医师,新精神分析派的代表人物。他认为,人的自我意识发展持续一生,他把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划分为八个阶段,这八个阶段的顺序是由遗传决定的,但是每一阶段能否顺利度过却是由环境决定的,所以这个理论可称为心理社会阶段理论。每一个阶段都是不可忽视的。参考:
埃里克森。
其他2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自我同一性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以下试题来自:
单项选择题A1/A2型题下列各项不属于自我意识发展阶段的是()
A.对身体的自我感觉阶段
B.对自我同一性的意识阶段
C.对自我尊重的意识阶段
D.对自我扩展的意识阶段
E.对自我信任的意识阶段
为您推荐的考试题库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A.注意是认知过程的开始,分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两种形式
B.3岁以前的注意基本属于无意注意
C.3岁以后开始发展有意注意
D.3~5岁时有意注意已稳定
E.5~6岁后儿童能较好控制自己的注意力
A.重量的增加
B.长度的增加
C.髓鞘的形成
D.位置的上移
E.腹壁反射的出现
A.发育的次序从头逐渐向下肢
B.动作发育上,先抬头,继而抬胸、坐起、站立
C.小儿的活动先臂后手、先腿后脚,躯干的生长先于四肢
D.小儿先是全掌握持,以后才会用手指取物
E.小儿活动时先学会放下、坐下及停步,后才学会抓握、站起、往前走等动作
A.突触间隙大约为2nm
B.突触前后膜阻抗较低
C.突触前动作电位是突触传递的直接因素
D.突触延搁短
E.通常为单向传递
A.细胞外K+浓度小于细胞内的浓度
B.细胞膜主要对K+有通透性
C.细胞膜主要对Na+有通透性
D.细胞内外K+浓度差加大可使静息电位加大
E.加大细胞外K+浓度,会使静息电位减少教师的自我意识培养
&教师的自我意识培养(一)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自我意识是人在社会交往中,由于语言和思维的发展,逐渐认识到自己的存在和力量,认识到自己和别人的关系,自己的义务等,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包括自我观察、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监督、自我控制等。由于每个人的经历、环境、文化教育不同,每个人的自我意识有明显的差别。有人显得特别敏感,平时总感到别人在注视自己,议论自己,越到陌生的地方,人多的地方就越拘束,经常出现多疑,自卑,待人瞻前顾后,患得患失,常常为一些细枝末节和鸡毛蒜皮的小事情而落落寡欢。有人则对别人的看法过于迟钝,随波逐流、安于现状,在复杂的社会矛盾面前,往往听之任之,束手无策,任凭雨打风吹,也只是发些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感慨。而具有良好自我意识的人则会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矛盾中运用自如的自律、自控的能力,常常将自己置于一个充满和谐欢乐的环境之中,把自己同现实环境之间的矛盾转化成生活工作的不竭动力。“我知道我的未来不是梦,我认真地过每一分钟。”这种对自己现实与未来的清醒认识和自觉追求,是我们广大教师自我素质提高的重要方面――教师自我意识的培养。
教师的自我意识
一、什么叫自我意识
现代人非常注重自我,所以自我意识一词也成了大家所耳闻目详的新时期话语之一。其实它的心理学涵义却并不简单,在历史上对自我意识是先验的、与生俱来的,还是人在社会实践中逐渐发展起来的,存在着大量的争论。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和机能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詹姆士很早就论述了这一概念。他把自我分为主我和宾我,又把自我分为“物质的我”、“精神的我”与“社会的我”,并认为自我的发展包括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看顾与自我保存三个阶段。詹姆士对自我的细致的分析为我们正确地理解和认识自我意识提供了方便。精神分析心理学的创始人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是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构成。本我是与生俱来的,自我是从本我中的一部分发展出来的,超我又是从自我发展起来。弗洛伊德的学说虽然有一定的臆造的泛性论色彩,但它的自我概念对我们能主动地把握自己、发展实现自身价值是有积极意义的。
“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马克思的这句名言,也同时道出了自我意识的内容是来自客观世界的,它是被意识到了的人脑的反映,因此自我意识既不是先天就有的,也不是神秘不可知的现象。所谓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的认识和态度,对自己与周围人之间关系的认识和态度。其主要表现在评价别人与自我评价的能力、独立性与自制力等方面。人的兴趣、能力、情感、意志和道德行为等无不受自我意识的制约和影响。自我意识是心理素质整合水平的评价指标。自我意识表现为自我概念、自我评价和自我理想的辩证统一。因此人能通过自我观察、自我分析、自我反思、自我调控、自我修养来达到自我实现。作为人民教师理解到自我意识的这一层涵义特别重要,对于处在青年中期或成人期的广大教师而言,是否有着健康的自我形象和成熟的自我意识,对其人格形成和心理发展至关重要。它不仅有助于在教育教学中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引导他们发展积极健康的自我意识,而且还能在工作和生活中正确地对待自我以及自我的社会角色定位,从而尽可能完善地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
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明确地指出,“人是理性的动物,人在自主意识支配之下,能决定自己的未来,创造自己的生活。”他重视未来希望,强调个人行为能在目标之下自主地表现出来,从而获得需求的满足。
“人生多坎坷,总是欢乐多。”善于把握住“自我意识”这个度的人,总能从内心深处生发“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的生活激情。他们对自己总有个客观的看法,既不以别人的看法为看法,也不我行我素,把别人的正确评价当耳边风,置若罔闻。他们既看到自己的长处、优点,又敢于承认不足、弱点。对他人也同样有个客观的看法。如果别人无意触及了自己的痛处,不过于计较,耿耿于怀,宽容待人。既使别人有意找他的麻烦,他也理智对待。他们总是不忘提醒自己,人生道路弯弯曲曲,并不总是铺满鲜花,要敢于面对现实,迎接挫折的挑战,在困境中崛起,并战而胜之。把挫折升华到事业的追求和人生价值的探索上来。在历史上,古今中外的名人、伟人,哪个不是坎坎坷坷、风风雨雨中走完自己的人生之路?由此我们也可以简单概括人的自我意识形成的重要意义:
自我意识形成是心理发展的必然趋势。
心理学研究认为,儿童从3岁以后,由轻信成人的评价逐渐过渡到自我独立评价,自主感开始形成;到了青春期以后,则开始有意识地按照一定的行动目标和社会准则来评价自己的心理品质和能力,开始避开成人悄悄地探索充满着谜一般的内心世界。在向心理自我逐步发展的过程中,自主发展意识的培养显得非常重要。人正是这样一步步走向成熟。对于已成人的教师,自我意识已经形成,他们拥有独立的思想和追求,并了解未来对自己的重要意义,但人对自我、社会以及自我承担的角色的认识总在实践中发展演变,因此审视自我、完善自我、培养面向未来的自主发展态度。这是人的自我意识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身心发展的必然趋势。
健康的自我意识是人格完善的必然要求。
一个人从进入青春期开始,自我意识就发生了质的变化,他们第一次把此前的经验、知识、规范进行整合并进行各种梳理、变换,同时又通过观察、评价、监督、控制这种变换,逐步构成了成熟的自我意识。利用这种不断成熟的内在动力机制,人们开始加强对人的内部世界和个人品质的关注,强化自主发展的能动性和创造性,确立责任意识、进取意识、合作意识、创新意识和发展意识,逐渐按照内化了的社会化目标自觉地完善个性结构。实践证明,健康的自我意识,不仅是良好个性的根本标志,也是个体实现社会化目标的保证,是完善人格的先决条件。
(三)自我意识培养是个体社会化的必然途径。
所谓个体社会化,是指个体在社会实践中通过学习获得符合特定社会要求的知识、技能、态度、习惯、理想、价值观和行为模式等,成为具有独特人格的社会成员并履行其社会职责的过程。它是个体将社会现实内化和自主反思、整合、发展的过程,教师就是广阔的社会舞台情境中,在情感、认知和意志诸方面全方位进行自主体验、自主评价和自主控制,以社会化要求观照自身的言行。当他们意识到自己的信念理想与人格倾向符合社会的要求,为他人所赞同的时候,就体验到了愉快的情绪,否则就产生懊丧、焦虑的情绪体验。自觉培养和发展自我意识将进一步加速个体社会化过程,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成为具有独特个性和高度社会责任感的建设者。
二、自我意识的混乱和调节
所谓自我意识的混乱是指个体无法形成正确的自我概念和适宜的自我态度,以致不能达到自我同一性的确立而获得安定、平衡的心理状态。青年期自我意识的确立,是在自我明显分化的基础上完成的。在这一阶段,出现了两个“我”,一个是作为被观察者的“我”(me),另一个则是作为观察者的“我”(I),也就是上文所说的“主我”与“客我”的分化。这种分化意味着自我矛盾冲突的加剧,对自我的肯定和否定,“客体我”与“主体我”的矛盾斗争。主体我与客体我的矛盾一旦激化,将使人难以确立自我形象,也就无法形成自我概念,从而引起情感急剧波动,导致一时难以自我接纳。无论青少年期还是成人期,许多心理上的不适应都由此而来。
对于成人的教师而言,如果在主体我与客体我分化的基础上,能够形成新的认知水平上的协调统一的自我,那么就能建立良好的自我意识,反之则可能出现自我意识的混乱。在教师中,良好自我意识的确立,意味着他们能够正确地认识自己的身份角色与社会地位,并对这种认识有恰当而适宜的态度。自我意识对个体行为具有直接的支配作用。一般而言,持有较适宜的自我概念的人,在采取行为时,也往往恰当适宜,反之则往往与现实不相适应甚至发生冲突。
自我认识失实
自我认识是自我意识的认知部分,是个体对主体及客体关系的认识,它包括自我感觉、自我观察、自我分析和自我评价等环节。这里,自我评价是自我意识的核心,它集中代表了自我认识的发展水平。在极少地方,极个别教师尽管思想境界较低,显得自私、高傲等,但他的自我感觉却特别好,自我分析很不错,因而自我评价也很高;缺乏良好公德修养和行为习惯却认为自己的行为只是区区小事,大可不必小题大做。这种按错误标准或层次要求作为自我评价的取向无疑是主观、片面、失实的。我们要改变外界,必须首先认识我们自己,我们是什么样的人,这种对自我的认识是从人开始将“自我”与“他我”区分开来就开始一直到生命的终寂,人对自我的认识都是从一个个当下的我开始的,因此认识你自己,必须起步于认识今天的我,而且也必将归结于认识今天的我,那么请大家思考一下“今天的我”是怎么样的呢?
在自我评价方面则有两种:一种是过高的自我评价,另一种则是过低的自我评价。过高或过低的自我评价往往导致个体自我意识确立过程中的过分自负或过分自卑这两大心理缺限。它们是妨碍良好自我意识形成的心理障碍。
过低的自我评价。处于这种意识状态的教师,在把理想我与现实我进行比较时,对理想我期望较高,又无法达到,对现实我不满意,又无法改进。他们在心理上的一个特征就是自我排斥。由于在实际生活和工作过程中,理想我与现实我的距离过大所导致的自我矛盾冲突,他们往往会产生否定自己、拒绝接纳自我的心理倾向。这类教师往往降低人的社会需求水平,对自我过分怀疑,压抑自我的积极性,并可能引发严重的情感损伤和内心冲突。他们的心理体验常伴随较多的自卑感、盲目性、自信心丧失和情绪消沉、意志薄弱、孤僻、抑郁等现象,尤其是面对新的环境、挫折和重大生活事件时,常常会产生过激行为,酿成悲剧。一般说,这种状态的教师非常少,如果有的话,其形成也可追溯到教师在青少年甚至童年期的经历,但在教师工作中会得到慢慢转变和改善。
过高的自我评价。这是一种与过低自我评价相对立的自我意识状态。在这种自我概念的支配下,个体往往扩大现实的自我,形成错误的不切实际的理想自我,并认为理想我可以轻易实现。这种类型的教师往往盲目乐观,以我为中心、自以为是,不易被周围环境和他人所接受与认可,容易引起别人的反感和不满。因此极易遭受失败和内心冲突,产生严重的情感挫伤,导致苦闷、自卑、自我放弃。有时会引发过激行为和反社会行为。这种教师往往居多,所以有时教师都会反映有些人在人际关系上难以处理,这与自我评价过高分不开。
正确认识自己、评价自己是建立良好自我意识的基础,同时也是健全人格形成的重要保证。健全的人格能够推动亲社会行为的产生,而有缺陷的或不健康的人格则可能推动反社会行为。因此,积极促进平衡、协调而统一的自我意识的建立,对教师工作而言,非常重要。
自我体验失衡
自我体验是在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对评价结果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所产生的一种情感体验。个别思想层次较低、行为习惯较差的教师表面上似乎处于和谐统一的情感体验氛围中,其实又常为他人评价与自我评价、整体需要与自我需要的相异性困惑,只不过是强烈的自我需要所表现出来的自尊心掩盖了情感体验上的失衡而已。自我情感体验表层上的和谐统一是其思想、行为矫治过程中的重要心理障碍,而自我情感体验内在的不平衡则是自我意识健康发展的契机。如果能从中发现问题,审视自我意识中存在的误区并及时予以纠正和调整,那么自我体验失衡更可说成是自我意识发展中从平衡到失衡再到新的平衡的螺旋式上升的重要一环,它的作用就不是仅有负面消极的一面,而有警醒、促进反思和推进自我战略调整的积极作用。
那么,对于自我意识的培养和调节应该如何有效开展呢?我们以为,自我意识的培养必须通过自我教育来完成。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主要环节:1、明确认识到社会、学校及家庭对自己提出的道德要求,相信它的正确性,并确信由于自己的努力可以实现这种要求,产生一种“自我锻炼”的动机,在动机的支配下,主动到处去寻找榜样,确定理想。2、力求了解自己的优缺点。3、拟订个人的自我教育计划。4、注意行为锻炼。5、广泛地运用各种激励意志的手段:自我鼓舞、自我分析、自我命令、自我禁止和自我监督等。
同时,要使教师形成积极健康的自我意识取向,还应努力营造优良的客体氛围和主体氛围。客体氛围作为一种社会存在,必然会影响乃至决定教师的意识取向。这种客体氛围既有社会大环境中的政治、经济氛围,思想、道德习俗氛围,又有学校、家庭及同事、学生非正式群体中的氛围和人际关系中折射出来的心态氛围。而主体氛围则是从教师个体的心理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带有鲜明个性特征的心理氛围。
优良的社会氛围是形成教师自我意识正确取向的前提
优良的学校氛围,应该具有良好的校风、教风和人际关系,其间应是非分明,充溢着团结友爱、积极进取的气氛。良好的校风作为一种精神力量,会感染、熏陶教师;良好的教风对教师的思想发展具有实在、具体的导向作用;而良好的干部作风,既包含着高尚的道德培养、知识素养,又包含着甘于奉献的人梯精神。教师的工作是热爱学生、转化学生的艰苦而富于艺术性的劳动。不少刚进校门还不能很好体会自我的教师,就是在具有良好校风的校园氛围中,在情感共鸣、心灵碰撞的深层感应中学会如何认识自己、发展自己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在全社会尊师重教、科教兴国的新风尚蓬勃兴起之时,教师们也能在此寻找到巨大的精神动力。
优良的心理氛围是形成教师自我意识正确取向的关键
优良的心理氛围以成熟度为其标志,以内在的需要为其核心,又以个性品质为其动力机制,这是主体心理氛围的主要内容。形成优良的心理氛围应当注重以下方面:
1.提高成熟度。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的成熟度是指教师在党的教育方针指引下对教育在全面实施德、智、体、美、劳的过程中对任务所能适应的程度。就“成熟度”在人格培养方面的要求而言,应体现出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具有忠诚人民教育事业、关爱民族下一代的历史责任感和“得天下英才而教之”的自豪感。对此产生的模糊、动摇或淡薄、无所谓,正是我们教育工作者需要警惕的。其二,具有正确的道德信念、规范。应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道德风范。不应以西方道德中的糟粕和社会生活中的庸俗道德左右自己。应在正确道德信念指导下实施良好的行为规范,为人师表。其三,具有清晰的自我意识,即能客观、辩证地评价自己,从中体验进步、成功的愉悦情感,克服消极、自卑或自傲、自负等心理障碍,学会进行有效的自我调控。在正误、是非的较量中战胜“非我”,提高自我效能。具有上述体现的教师才算是“成熟度”较高的教师,而具有如此成熟度的教师,同时也具有了优良的心理氛围。
2.培养内在需要。马斯洛需要的层次论告诉我们,当生活的低级需要得到满足之后,人们就会追求更高的自我实现的需要。大多数教师都有志于为天下育英才的雄心,也有为民族培养合格公民和劳动者的强大责任心,同时他们也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得到许多富于创造和探索的深刻的情感体验,自然也就有了自制能力。当某一事件突然激发起他们的兴趣或突然触到他们心灵深处的“共振区域”时,他们往往会积极反应,心悦诚服地激发自我发展的内在需要。因此,教师一定要把学习作为我们的自我需要,并在与学生共同发展的过程中感受到自我的进步,进而形成一个比较稳定的、优良的心理氛围。
3.强化个性品质、要创设良好的心理氛围,就必须强化对教师个性品质,尤其是自制力和人格力量的训练。有上进心的教师总是精心为自己设置一个个阶梯,让自己在进步中获取自信,又在自信中得到提高。当良好的个性品质成为一个教师思想发展的动力时,他的进步将是稳定、明显的。
三、教师自我意识培养的意义
中国教育体制改革中的教师必须清醒地意识到挑战和机遇,自我意识培养和觉醒成为中国当代教育的一道独特景观。自我意识培养是教师工作性质所决定的特殊要求。车尔尼雪夫斯基曾说过:“教师要把学生造就成什么样的人,自己就应当是这种人。”经验表明,教师培养一定要激发教师自身的主体意识,提高教师作为教育教学全过程的自主能力是启动教师内部活力,增强教师自信、自理、健康从事教育教学工作能力的有效方法。也是提高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保证,只有将社会的“他律”转化为教师的“自律”需求的时候,教育者前进向上的内驱力才能得到激发。为此,我们辟专章介绍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如何在教育教学实践工作中注重教师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在自我教育、自我认识和自我管理中逐步提高、快速成熟。
教师自我意识培养是教师自身健康成长的需要。他人知道,自己也知道的是表面我,自己不知道的是脊背我;他人不知道,自己也不知道的是潜在我,他人不知道,只有自己知道的是自我。要从这四个方面对自己进行自我评估,作出正确结论,没有自觉地进行培养和提高是较难做到的。教师尤其应设法对脊背我与潜在我有一个明晰的认识与感悟。以“潜在我”为例,这种自我不易察觉。如果教师面对某种情况,做出出乎自我和他人意料之外的事,无论你对此是否表示惊讶,都应该加以思考,并把它纳于自我评估的体系,让自己明白这是潜在我在作怪,今后要多加注意。这样做也能增强自我评价的客观性和准确性。正确认识自我是一种优秀的品质。能正确认识自我的人,他们不消沉,无病态,不哗众取宠,开朗、健康、朴素。不能正确认识自我的人常会妄自菲薄,妄自尊大,情绪波动,不稳定,不持久。认识自我的能力,即自认力。人格心理学把自认力称为“自我本体客化的表现”。一个教师能否客观正确地评估自己,是教师正常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前提。自我评估过高,导致过高的自我期待
,自命不凡、惟我独尊,势必影响工作;如果自我评价过低,就会产生自暴自弃,缺少努力进取的独立活动的能力。要使自己能正确认识自我,首先要充分认识自己在社会的坐标。
教师自我意识培养也是当前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直接要求。心理健康教育泛指学校班级对学生施加的行为规范,系统的心理素质训练,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形成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稳定、持续地积极适应的心理状态,并能协调自己的知情意行,较好地适应环境。我们在向广大同学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的时候,在帮助一部分同学调整对自我的认识偏差、积极营造一个新我的时候,在对部分受挫后闹情绪、逆反心理,厌学心理等现象进行自我层面的剖析时,我们教师是否率先垂范,我们是否已经做到自知、自立、自强?因此,从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正常开展和优化效果上讲,教师首先应是心理健康者,应具有良好的自我意识和发展观,只有增强自我修养,坚定教育信念,方可使教师自强,自强方可育人。
教师自我意识培养是教师献身教育事业的自觉要求。国内教育界的研究表明,一个专家型的教师必须具有四方面的复合型知识结构:一是自我知识,即具有较高层次的自我意识,善于自知、自我评论的知识;二是普通知识,即基本的科学人文知识,这样才能开阔视野;三是专业知识,精通自己所从事学科领域的知识,对本学科的知识体系有一个较深的了解与掌握;四是教育科学知识,把其运用于教学实践,才能实现教育教学的最优化。一个能唤醒学生创新潜能的教师,必然自身也具有超越意识和创造能力。他能够自我判断,自我发展,自我觉察新事物,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充分展示出创造性教育智慧。“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中国这句老话说的也是自我认识的重要性。可面对当前人们普遍的冷漠、浮躁的拜金心态及媚俗、利己、虚伪的品质。我们教师更应坚定教育信念,当好学生的引导者。教育信念是教师对教育事业、教育理论以及教育主张、原则的确认和信奉。首先自觉地进行自我意识培养将使教师获得强大的精神动力,让教师乐于这一事业。其次教育信念的完善要求我们在审视自我的过程中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教师工作是一种以人格来培育人格,以灵魂塑造灵魂的劳动。为此,我们应当经常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研讨交流,自觉提升敬业意识及为人师表意识,从而做好学生的引导者。最后,教育信念的提高要求我们必须不断进取,发展自我,教育形式及教育策略的更新要求我们必须有锐意进取的精神。
教师的角色认同
一、角色和教师的角色
现代心理学中的角色概念来源于戏剧舞台用语。社会就像一个巨大的舞台,而社会上的每一个人则要在这舞台上扮演一些特定类型的角色。角色之间相互关联,形成各种各样的关系网络。因此我们可以把角色定义为个体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处于一定位置时所执行的职能,它是指一个人根据社会的舆论规范和约定俗成的习惯所表现出的思维倾向、行为方式等,反映了社会赋予个人的身份与责任。任何一种社会地位或身份的人,都有一整套由其身份地位所规定的社会行为型式,当个体在执行与其社会地位、身份相适应的社会职能时,其心理与行为必然要符合相应角色。教师就是其中一种社会角色。
作为社会的成员,任何一名教师在社会生活中都拥有多种社会身份与地位,同时扮演着多种社会角色。比如在父母面前,扮演子女的角色;在商场、饭店里,扮演消费者的角色;在自己的老师前,还是学生的角色。但是,在学校生活与教育情景中,教师的主导与基本的角色是教育者。这要求教师必须具有明确而强烈的教书育人的角色意识,担负教育、指导、管理等角色职责,表现出与角色相适应的行为方式,形成与角色作用相适应的角色技能。针对不同的角色职责和技能的要求,我们甚至还可以体会到教师角色的多样性。如一个教师可以同时是班主任、科任教师、年级段长、党员甚至还被某单位外聘为教育顾问。即使是单一的科任教师,人们也可以提出更高更精细的要求,比如M.尼斯就曾对数学教师提出了一种“乌托邦”式的角色要求,认为“理想的数学教师是一个美好的事物。这样的教师,应是一位纯粹数学家、应用数学家;一位历史学家、社会学家、教育社会学家;一位教育家、数学教育家、数学哲学家;一位心理学家、政治家、有魅力的演讲家和领导者。”
如果我们索性把教师这一职业看作一个多重角色的职业,那么就会发现单纯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在不同的情境下,常常就拥有多种身份,担任各种不同的角色。美国心理学家林格伦曾把教师的心理角色归纳为三大类:教学和行政的角色(包括教员、课堂管理员等),心理定向角色(包括教育心理家、人际关系的艺术家等),自我表现的角色(包括学者、父母形象等)。也有人认为教师的角色主要有“权威者角色”:包括知识的传授者、团体的领导者、模范公民、纪律执行者、家长代理人;“心理工作者”:包括朋友与知己、人际关系的艺术家、心理治疗者。
由于人们对不同角色的不同期望,致使人们普遍认为,教师这一职业,是角色冲突的一种典型情境。这就使得我们在对教师进行评价时,究竟是应从多种角色出发,还是应该突出某种角色时,常常遇到不少困难。在现代教育中,强调教师在教育情景中所应扮演的角色,以此规范教师的教育心理与教育行为,这对增强教师的教育职责,培养教师的教育才能,提高教师的人格影响,以及为师资培训提供某些心理品质与行为型式的训练,有着重要的意义与价值。但是,由于教师角色涉及到教师个人自我概念状况,而个人稳定的自我概念在人的行为调节中起着重要的推动与控制作用。因此,教师个人在接受教师角色,将教师角色的外部行为特征内化为稳固的职业心理品质,即在认同、接纳、模仿教师角色时必然存在着心理上的适应与冲突问题。分析教师角色心理与冲突,无疑有助于教师职业心理的角色化,职业行为的规范化,并因此增强教育的效果。
二、教师的角色适应和认同
信息化社会彻底改变了人类的生存方式。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对传统教育带来的深刻变革是前所未有的,传统教师角色正遭遇挑战,时代赋予教师角色以全新的内涵。教育信息化给教师的从业素质带来了严峻挑战,同时,也给教师的自身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教师只有顺应教育现代化的要求,应答其挑战,不断完善自身素质,才能成为现代社会中合格的新型教师。我们这一章主要讲教师自我意识的培养与发展,一方面强调教师自我调控能力的提高,以不断适应社会上任何一种因素的变化对教育系统造成的或多或少、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强调教师角色在全新历史发展阶段的心理适应。每位教师当他开始从事教育职业时,他就必须依据社会的期望与职业活动的要求,以及特定的教育情境,随时调整自己的心理和行为,以适应教师这个角色。
分析教师对职业角色的心理适应,应考虑到教师角色与社会人际认知、职业责任和教师自我人格修养三方面的关系,因此教师对角色的心理适应可分为角色形象适应、角色职责适应、角色人格适应三个层面,也是教师职业角色形成的三个阶段。
角色形象适应就是教师角色的社会人际认知适应层面,是指教师在扮演教师角色时,首先要适应社会对教师的期待,符合人们对扮演教师角色的人所予以的行为上的期望与设想。教师所需适应的角色期待包括适应社会其他职业的人对教师的角色期待和学生对教师的角色期待这两个方面。在这一阶段,人们只是在认知的层面上了解教师角色,能够把教师同社会上其他职业角色区分开来。这是一个人在准备担任教师这一职业角色之前就应达到的阶段。如师范专业毕业生对未来将要充当的教师角色有所认识,但仅仅停留在认识的层面上。
角色职责适应是就是教师在职业责任层面上的胜任,即教师适应社会赋予教育这一社会职业的责任与任务,并在不同教育情景中恰当实施体现教育职责的各种功能和影响。教师必须在执行贯彻教育赋予自身的职责基础上,恰当考虑、正确处理好自身担任的多种教育角色,在教书、育人、能力培养、情感影响、道德教育等层面实现不同角色的独特功能,融合它们的作用,从全局、整体上适应教书育人的职业责任。在这一阶段对角色的认同就不仅停留在对教师职业行为规范的认识的层面上了,而是在一定的教育实践经验之后对教师角色职责的亲身体验,也了更多情感上的认同。
角色人格适应就是指教师职业气质形成,指教师个人在人格或个性上进行自我修养,从教育者的职业活动需要出发,达到教师角色心理的全面内化与人格化。这时教师坚信自己对教师职业的选择是正确的、审慎的,并且坚定地把教师的职业行为规范内化为自身修养的一部分,形成了献身人民教育的高尚情怀和作为人民教师的职业自豪感。如一大批优秀教师和优秀教育工作者都坚信教师是春蚕、蜡烛,教师从事的职业是阳光底下最光辉的事业。因此,他们的教师风范成为一种职业角色的最佳表现,用一句文言名句表达,正所谓“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同时,作为教师也应认识到,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教师角色的期望也在不断提高,过去人们常将“教师”看成是“教书匠”,即教师只要能灌输给学生知识就可以了;而后来人们又在此基础上,将教师看作是“能师”,即不仅要传授一定的知识,而且要培养学生形成一定的技能和启迪学生的智慧;而现在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教师应该是一种“人师”,即他不仅是教书,而且还要育人。要以高尚的人格来塑造学生的人格。诚然,要成为“人师”是对教师的高要求,但它却是我们实施素质教育所必需的,同时,也是教师专业化发展所要求的。为了能够达到这种高要求,教师在进行自我评价时,应将自我的角色定位在“潜在的学习者角色”上。因为,真正的学习,涉及人之所以为人这一重要意义的核心。通过学习,我们重新创造自我。通过学习,我们能够做到从未能做到的事情,重新认知这个世界及我们和它的关系,以及扩展创造未来的无穷能量。
传统教师权威是建立在教师对知识的垄断性占有和社会赋予教师角色的特定责任的基础上。伴随教育现代化渐增的教育民主化、社会化、个性化趋势使教师的“传统权威”和“法定权威”正在逐渐消融,随着教师独占知识局面的瓦解,教师的“专业权威”&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教师的权威不再建立在学生的被动与无知之上,而应建立在对教师角色的重新理解和对自我素养的更高要求之上。只有渊博的学识、敏锐的思想、开阔的视野和谦逊宽容的品质才能闪现令人尊崇的人格魅力,只有智慧、知识、道义的力量才能对学生产生无言的持久的影响,只有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和对学生的宽容信任才能与学生心灵沟通、思想碰撞,只有这样的教育过程才能真正实现人的升华。教师的权威意识只有建立在学生的积极参与的基础上,谋求学生个体心灵的内化,同化到学生个体文化建构的过程中,才能真正被学生接受。面对丰富的网络文化,教师应与多元网络文化相谐相融,追求自我素质的不断完善。同时,突出职业角色独特的存在价值,教师才能在现代教育中具有真正的权威。
丰富的网络资源尽管可以提供浩瀚的教育信息,但由于学生的不成熟,他们对教学目标和过程的认识是有限的,尚不能从系统的角度去考虑和组织学习的全过程及有关具体环节。因此,教师要引导、帮助他们运用新的信息技术去获取知识,教师应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智力类型、学习风格等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为学生提供舞台,指明方向,关键时刻给予指导和支持;作为学习的促进者,教师应该形成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方法以及灵活的知识迁移能力,在帮助学生充分利用网上教育资源探求知识的同时,留下供学生进一步探索的空间,引导他们进入更高层次的探索和更高阶段的学习。教师应该对学生获取知识过程的关心甚于对他们掌握知识结果的关心,对于学生掌握知识方法的关心甚于对他们掌握知识的量的关心。这样,学生学习的过程也就成为教师培养学习者的过程。
当前,新一轮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正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并昭示其强大的生命力。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正在逐渐形成,它不仅要求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要更新,而且也同时要求教师的职业角色要发生重大转变。“一、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师即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是教师最明显、最直接、最富时代性的角色特征,是教师角色特征中的核心特征。其内涵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教师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第二,教师是学生人生的引路人。”“二、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三、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四、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这些都要求广大教师要积极研究自身的长处和短处,适应教育事业的发展需要,投身于教育改革之中建功立业。
三、教师角色冲突和调节
根据新华网消息,2003年教师节期间,上海林紫心理咨询中心为上海教师提供了为期一周的免费心理健康测试。测试结果显示,有近40%以上的教师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5%的人已出现了明显症状。教师的心理问题主要集中反映为情绪低落、精神不振、焦虑、过分担心、不安全感、睡眠障碍、内心冲突、人际关系过于敏感等方面,严重的甚至出现了强迫、抑郁等症状。据专家分析,角色冲突和追求完美的心理是导致他们出现障碍的首要原因。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职业的神圣感和实际社会地位间存在较大反差。这样的反差容易造成教师社会角色和自然角色之间的冲突。同时,为了为人师表,教师常常无意识中压抑和否定自我的正常欲求以满足职业需要。如此一来,职业的无形心理压力就相对增大了。长期的心理负重和矛盾冲突,是这一人群出现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同时,许多教师都认为应该在学生、家长甚至社会上保持一个完美的形象,认为这是职业的必然需要,所以凡事都要求自己做到尽善尽美,很在乎他人的评价。如果出现差错,内心的自我谴责往往强烈而持久。可见人们在扮演教师这一特定角色时,也容易受到源于角色冲突的一些困扰。
这一方面有客观的原因,由于持续的入学高峰造成师资紧缺,超负荷的工作加重了教师的负担。加上在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下,相对较低的工资待遇极易导致教师心态失衡。另一方面也有主观的原因,古人云:“德高者可以为师”,这反映了社会对教师的期望是很高的,也自然成为广大扮演教师职业角色的人的自觉追求。人们通常认为,理想的教师是学识渊博、灵魂高洁、品行堪称为典范的人。这种期望使教师往往以“清高”自居,过分注重树立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高大形象,过分限制自己并关心各种细节,这都是躯体化、强迫症的直接诱因。前一个原因是因为教师不仅扮演着教师的角色,同时还扮演生活中家长的角色、消费者的角色,教师角色要求他(她)以事业为重,全力以赴进行工作,可家长的角色期待他(她)以家庭收入为考虑重心,消费者的角色期待他(她)能拥有足够的工资以增长购买力,这样很自然就形成了一种角色冲突。后一个原因我们则可看到社会上对某个角色的期待是不一致的,为了满足所有人对教师角色的苛求,各方面都不能出差错,从而形成角色冲突。
当然,对于教师这一角色而言,我们上文已经讲过,对学生来说,教师的角色是多种多样的。甚至有些国外研究者罗列了教师的12种不同角色:社会的表征、行为的示范者、知识的来源和学习助手、学生行为的裁判和调解员、团体领袖、自信的支持者、代理家长、不良行为的侦探、保姆、泄愤的目标或替罪羊、亦师亦友、偶像。当教师扮演的角色十分适宜时,师生沟通就会比较顺利。如果教师固着于某种角色不善转换,师生沟通的效果就会受到影响。这里就会有常见的两种角色冲突,一种是教师自身在不同角色的转换过程中的角色冲突,一种是学生的期待与教师所呈现出的角色发生的冲突。我们可以举几个具体的事例来说明。
案例一:《校长唱歌》
朝阳中学的徐校长年轻时是个能歌善舞、活泼开朗的语文教师,可当了校长这么多年后,在行为上都慢慢变得刻板僵化了许多。为了帮助校长轻松一下,在几个年轻教师的授意下,一次迎接新世纪的班会上,同学们在兴奋的又唱又跳后,把一贯不苟言笑的校长也硬拉上了台。校长接过话筒,勉勉强强唱了一首歌后,又恢复了平时的角色,用四平八稳的声调又开始作起了报告:“同学们,今天大家都很高兴,我也很高兴。但是,我们千万不能忘记今年我们面临的严峻形势。对认真完全这次市里对我校的督导评估工作和顺利完成我校今年订下的高考指标,大家一定要在思想上引起重视。不能掉以轻心。大家要努力学习,注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要……。”于是,连教师们都心里打起鼓来,每个人的行为都开始拘谨,情绪也逐步降温,整个会场再也不能恢复到原来的欢乐气氛中去了。学生们都在心里说:“这个校长可真不识时务,让人扫兴。”
案例二:《晨会上》
一日之计在于晨,晨会上,同学们都精神焕发,准备迎接新一天学习生活的挑战。可是初三五班班主任陈老师却开始了今天的第一场唠叨:“晓光啊,你的记性可真好!昨天忘记带算盘,今天又没带来!看来以后要找个医生来诊断一下,你是否真的患上了健忘症!”“看你们唧唧喳喳的,今天好像很开心啊?昨天你们的外语考得怎么样?!你们难道都不懂什么叫做羞耻?今天放学统统给我留下来补课!”“眼睛看哪里?现在全校都看着我们班,你们一点都没有自我监督的意识?”于是,学生原有的好心情被一扫而光,学生唱起了:“今天比较烦,比较烦!”其实初三五班是年级段中的重点班,学生学习工作都非常积极,但陈老师还是老觉得不多说几句不放心,同学们背地里恨透了她的唠叨。
我们前面说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许多不断变化的角色。如一位女教师就可能要扮演教师、妻子、女儿、媳妇、领导、职工、乘客等多种不同的角色。如果一个人不顾环境、场合等因素固守一种角色,就是角色固着。角色固着会给人际沟通造成较为严重的障碍。对于师生沟通来说,情况也是如此。前一种情况就是角色固着的典型例子。其实校长本人也不愿意在一个欢乐宽松的场合进行新一轮说教,但由于长期以来他担任报告者的角色的行为已经固化成一定的模式,一旦他面对着学生时,无论在何种地方,马上下意识地板起了面孔,换上了忧心忡忡的声调。他可能意识到了,事后也后悔这样做,但一不小心就又重犯了。
而后一情景则是一种典型的“唠叨”病,表现出的主要症状是话特别多、簦⒕2环殖『稀⑹挛蘧尴傅刂冈鹧谷衔约阂恢笔窃凇盎迦瞬痪搿薄!斑脒丁辈〉母丛谟诮淌Ρ旧矶允ι叵档拇砦蠖ㄎ弧S捎诖澄幕秤枇私淌τ胙牟黄降鹊匚唬樗孀沤萄牡脑龀ぃ淌σ话慊嵩嚼丛较肮哂谖肿约旱娜ㄍ匚唬嚼丛讲辉诤跹旧淼男睦砀惺堋R蛭还苣闼凳裁囱急匦胩3ご艘酝恍┙淌托纬闪苏庵肿约焊芯醪坏降幕迪肮摺R恍┙淌Τ3H衔约旱囊饧亲詈玫囊饧炎约旱南埠们考痈0蜒游嗍渥约阂磺屑壑倒鄣淖詈枚韵蟆6橇私淌τΩ檬茄簟⑴笥训慕巧餐橇私淌φ庖恢耙到巧弑傅目砣荨⒛托牡绕分侍氐恪S行├鲜ι踔粱够岚炎约鹤魑桓龉诺湟衾职谜叩慕巧鑫淌Φ慕巧逋黄鹄矗热缢途T诳翁蒙咸旎易沟乜浣惫诺湟衾秩绾斡琶溃庠鹆餍幸衾秩绾斡顾住H绻谘氖榘锓⑾至肆餍幸衾值磁带、CD等,他还会奚落或训斥学生一番。甚至在家长会上,他还要求家长们在家里尽量禁止学生听流行音乐。这位教师的做法使学生非常反感。
要克服角色固着的心理障碍,就要学会调节角色行为,即根据身份、场景的变化而改变自己的举止。调节角色行为在一般情况下是不难做到的。因为人人大脑里都有一套警戒调节系统,它会根据情况随时调节人的行为。但如果在非常熟悉的人面前,这套警戒调节系统就会失灵,甚至连对方在对你有所暗示时还不能察觉。教师在他们的学生面前就经常会犯这类错误。因此,教师要克服角色固着的心理障碍,关键是要在司空见惯的场景中保持清醒的自我意识,经常告诫自己要“审时度势”,把自己塑造成一个成功的沟通好手。而造成上述强加古典音乐爱好于学生的强迫癖的直接原因原因是自以为是,以己度人,甚至还有些自恋和自大的性格,表现出来的则是角色间的冲突与混乱。所以,教师应该经常对自己的自我意识作一些反省。要真正懂得了解与尊重他人的情感和需要。“己所不欲,勿施与人”,教师经常进行“换位式”思考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方法。当然,不断接受各种新思想、新理念,不断完善和塑造自己的良好性格才是克服这种心理障碍的根本途径。
  其实不只是教师,任何一个人在扮演某个角色或同时扮演多个角色时都会产生内心冲突,这就是角色冲突。一个有着积极、健康自我意识的人总能调整好不同时期的不同的角色行为,与社会的角色期待相谐调。这就需要我们教师不断地加强自我意识的培养和锤炼。由于社会变迁的加剧,人们对教育的价值、观念、要求的变化也导致了对教师角色期待的巨大变化。那些习惯于“应试教育”的教师就容易在面对素质教育的要求时发生角色冲突。无论角色冲突的形式怎样,角色冲突都会使人左右为难,产生心理紧张。有时甚至感到难以调和、无能为力。而如果能很好地处理好角色冲突,则会使自己的角色扮演能力得到长足的增强。从我们常见的教师心理健康六项指标来看,它列举的第一项就是“正确的角色认知,即能恰当地认识自己,并能愉快地接受教师的角色”。第二项也离不开积极的自我意识培养,“具有健康的教育心理环境。即在教育中教师的情绪稳定、心情愉快、反应适度、情绪自控、积极进取”。其余还有“教育的独创性”、“抗焦虑程度高”“良好的人际关系”“善于接受新事物、新理念,不断适应改革与发展的教育环境”四项,都是在正确的自我认知和健康心理环境的基础上健康表现。
正如我们上文所述,教师要真正适应教育者这个角色,必须在获得相应的角色经验、技能、知识之后,从自身的人格或个性方面进行改造与锻炼,培养起适应教师职业教育活动特点的“教育气质”。为适应这种职业特点,教师必须在职业活动中进行有意识的实践与锻炼,从对角色职责的认同、接纳和对角色行为的外部模仿,逐渐内化为个人的职业素质与人格品质。对教师个人来说,职业人格的自我适应与培养是教师角色心理的真正内化,是教师职业活动的最终个体人格化,它表现为教师个人修养与教育职业的和谐统一,并成为教师对角色适应的最高境界。如果教师不能在教育活动中很好地适应角色,或难以在不同的教育情景中顺利进行角色转换,教师就容易会在心理上体验到角色冲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自我意识觉醒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