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可以梦境预测未来来吗 大科技201611期

时光飞逝,2016年已悄然过去一个多月。在一切都在迅速迭代的技术领域,忘掉过去是一件很容易的事&&譬如,年被不少科技行业视为元年,如今这些技术迈向了新的一年,它们也许不再令你惊奇(技术的一个经典定义就是:所有你出生后的新发明),却正遵循着自己的节奏进化。站在新春来临之际,我们不妨展望一下今年可能会有突破性创新的领域,比如无人驾驶,虚拟现实,可穿戴设备和机器人服务。嗯,正如一位科技专栏作者所说,判断一项技术的短期发展并非难事,因为就像凯文凯利所言,技术正以&进托邦&方式演进,科技从业者需要做的只是顺势而为。无人驾驶:技术更新,尚待普及先说去年频繁登上科技头条的无人驾驶。可以肯定,2016&&以及未来几年,这项综合性技术将日趋成熟。这个领域的玩家也在频频进行技术更新,譬如最大玩家谷歌不久前就发布报告称,其无人驾驶汽车车顶刚刚配备了最新版的激光雷达传感器,以提供完善的气象信息,让汽车在遭遇狂风暴雨等天气时能自动停车,同时他们也正在收集各种天气数据,让无人驾驶汽车足以应对冰雹和暴雪等极端天气。此外,深度学习也许将与无人驾驶产生更多嫁接。去年年底,剑桥大学的研究者就用深度学习研发出两种能让汽车&看路&的系统:一个叫SegNet,可实时对道路情况拍照,并将道路上的物体分为12类,如路面,路标,人行道建筑,可大大降低如今昂贵感应器的成本;另一个系统则可在GPS失效时识别出使用者的位置和方向。当然,一切技术进步的指向无疑是更加安全&&在可预见的未来,更是在&90%的交通事故是由于人类错误操作带来&的无奈事实下,无人驾驶更安全的结论将逐渐成为共识。另一方面,作为一个仍非常开放的市场,今年的玩家也许会越来越多&&你知道,各大传统汽车品牌早就宣布几年内推出自己的无人驾驶汽车(或至少用自动驾驶来过渡)。而与之呼应,围绕产业周边的软件方面也会有更多新势力,像黑莓这样的玩家将更好地填充这个市场。不过,归根结底,人类交通是一个复杂体系,注定掺杂不少与技术无关的问题,所以关于其附带的伦理争议仍将持续&&但趋势不可违,不久之前,代表奥巴马政府的美国交通部部长宣布,未来10年将计划投入近40亿美元用于测试和开发针对无人驾驶汽车的监管条例,使它能在各州通行。无人驾驶的普及不在2016,但也只是时间问题。就像雷&库兹韦尔所说:&考察技术影响时人们通常经历三个阶段:首先是惊奇和敬畏,认识到技术解决人类社会多年痼疾的能力;随后是恐惧,因这些技术将会带来全新威胁;此后,我们希望随之而来的是找到一个唯一可行的,负责任的路线,设定一个审慎的方针,既可以实现技术的潜能,又能使威胁可控。&虚拟现实:手机将成为布道者?尽管经历过上世纪90年代那一轮虚拟现实的潮起潮落之后,人们对这项技术的认识更为客观,但你得承认,它离主流设备又近了一步。Oculus Rift,索尼Playstation VR和HTC Vive的扎堆上市,让VR粉丝对2016年无限向往。毫无疑问,&VR+其他行业&甚至称得上是&互联网+&的技术分支,新的一年,其应用场景将延伸至各个领域:网络会议,媒体展示,直播,医学和其他困难专业培训,健身,新闻,教育,旅行&&或许可以说,人类在嫁接VR这件事上只有想象力的边界。当然,于大多数普通用户,&内容为王&永远是对的。其实VR发展和电影挺像的,最早VR上那些demo和1895年人类最早的现代电影之一《火车进站》(只有50秒)多么相似。好在就在此刻,一些顶尖人才正在为Oculus Rift等设备开发游戏,所以有不少乐观者就认为,2016年VR会有一款杀手级游戏。就像美国&硅谷虚拟现实&主要发起人Bruce Wooden所言:&男性大型PC游戏玩家&&尤其那些拥有游戏电脑和三个显示屏的玩家将会是最初一批购买虚拟现实设备的消费者。&不过,除了内容,高昂成本带来的设备短板,也是现阶段制约VR发展的瓶颈。英伟达公司不久前曾预测:2016年,大概只有1300万台个人电脑具备支持VR设备的强大的图像处理能力,这还不到全球个人电脑的1%。所以总体而言,若想成为人类下一代大型计算机平台,虚拟现实可谓任重道远。当然,至少在2016年,VR设备倒是有个近在眼前的解决方案:手机。据业内数据统计分析公司SuperData预测,今年人们在VR软件和硬件上的花费将达到51亿美元,不过大多数将花在Google Cardboard这种仰仗智能手机的&简易设备&上,所以说,更大的可能是,未来几年,智能手机才是VR从早期接受者走向普及的布道者。嗯,如果说虚拟现实的终极发展是与参与到人类意识的构建,与神经元交织在一起,极大丰富人类经历,那么站在今天的视角,虚拟现实还处于黎明前夕&&看看它总与&科技急先锋&的色情内容绑定在一起便知。即将&消失&的可穿戴设备英国投行GP Bullhound最近发布了对2016年技术发展趋势的十大预测,其中一条即是:以数字化健身与可穿戴技术为表现的&量化自我&运动,在移动设备,大数据,社会化媒体的催化下,在公众对自身健康的日益重视背景下,今年将会从小众进入主流。你得承认,2015年可穿戴设备还处于非常幼弱的阶段,不过是对少量基本生命表征的监测&&几乎可以肯定,在行业纵深度上,伴随着可穿戴医疗产品的相对成熟,2016年将增强整个产业的技术含量,换句话说,开始收集更多具有临床价值的数据,在一定程度上脱离晒步数这种社交价值的数据。举例来说,谷歌就在研发测血糖的便携工具,最新一款三星手表谍照也将表盘设计成可拆下来贴在胸口,如听诊器般单独使用。除此之外,能监测更多维度的芯片升级也成必然,譬如三星就在不久前宣称将发布业内第一款生物处理器&Bio-Processor&,可监测身体脂肪,骨骼肌质量,皮肤温度和皮肤应力状况。其实,关于2016年可穿戴设备趋势,我更想谈的是它与其他行业的横向嫁接。我个人始终对只为监测数据就将一个别无它用的手环戴在手腕的行为表示怀疑。事实上,也早有业内人士指出,可穿戴不应是一个单独品类,所以有种可能是,也许在2016年&可穿戴&这个词将伴随着冗余,流露出更大的无力感。《连线》杂志网络版也在不久前撰文称,&可穿戴设备&一词将逐渐淡出,而集成科技元素的日常服饰和用品将会无所不在,&只要低下头看看你身上正穿着的所有一切,就能知道可穿戴设备的未来。&嗯,科技不喜欢以扰人的方式出现,尽管过去一年,这个世界的可穿戴设备更好看了,但某种意义上依旧属于美丽的&突兀&,可预见的未来,数据采集者&&那些更为灵巧的传感器将整合在一切原本就&存在&的事物上:衣服里,袜子里,鞋子里,珠宝里(Swarovski即是典范)&&前端数据收集将呈现品类的极大丰富化,至于未来更为重要的标准和格式的统一,以及整合数据后的衍生服务(否则收集来干嘛),也许才是科技巨头们该干的事。总之,2016年&可穿戴&或许将选择藏匿,并逐渐消失。机器人服务的排头兵先得明确定义,这里的机器人并非指《机器管家》《机器人与弗兰克》里的人工智能&&它们不会出现在2016年,毕竟人类在对大脑认知一片混沌的情况下,谈论强人工智能多少有些空泛。而出于同样原因,也许是电影里那种机器人的最原始版本&&以日本软银的Pepper为代表的情感机器人,虽然直觉上颇为科幻,但至少现阶段仍属于价格高昂的玩物。其实&机器人&离人类很近,只是有可能看不到罢了。最近,台湾知名主持人陈文茜采访到了《创新者的窘境》作者克莱顿&克里斯坦森&&后者被誉为&破坏式创新大师&,称得上是世界范围内谈论创新最好的人选。克里斯坦森谈到,他发现无论是美国还是中国,正逐渐兴起一种&私人秘书服务&,譬如你可以向它询问&我想去XX吃饭,有什么推荐吗&&我需要四个人的位子&&&它便迅速帮你完成,至少在克里斯坦森看来,相比于Uber这种高效配置资源的工具,&这反而是一种破坏式创新。&克里斯坦森所言非虚。去年,无论是&纯人工服务&的初创公司Magic和Operator,还是&AI+人工&的Facebook M,或者是强调人工智能技术的度秘,都将触手伸向同一领域:私人秘书。与早先的Siri不同,它们是基于真实世界的&搜索&。拿Facebook M服务来说,用户向它发送文字,它能帮你完成购物和订餐等服务,而当你向它提出需求后,系统的回答会先由Facebook雇佣的人类&培训师&过目,决定是否还需要做更具体工作。可以想象,虽然用户数超过7亿的Facebook需要一支无比庞大的团队,但M服务无疑能帮其完成线上到线下服务的闭环,甚至直接让它成为实物和电商入口。相比M,同样能帮用户订餐,买电影票等服务的度秘则更强调技术。它能听懂人类自然语言,可通过多模交互(文本,图片,语音)进行多轮对话,且经过多次服务后它会逐渐了解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你知道,同样是订机票,每位用户对班次,价格和舱位要求都不同。嗯,克里斯坦森眼中的这项&破坏式创新&在中国有着巨大想象空间。谁都知道O2O未来有望成为过万亿级的市场,也早已表示要连接3600行。至少理论上,百度可以通过这一个入口打通各个O2O产品。克里斯坦森如此重视私人秘书更深层次理由,也许是以它为代表的&后APP时代&已悄然到来。事实上,不少学者都预测,大量高频或低频的APP拼命挤入你的手机屏幕并不是未来的样子。虽然&万能APP&不会在2016年来临,但相信你同我一样,对电影《Her》里的超级虚拟助手心向往之。嗯,未来的移动终端也许就是一个&统一体&,它的形态?就像《超体》里露西在结尾的那句宣言:我,将无所不在。本文由作者李北辰(科技自媒体;微信公号:李北辰)授权创业邦发布,转载请注明作者信息及来源,违者必究
24小时报不停
北京出入境证件办理支持微信支付,全程不超过10秒
京东中标北京市住房租赁监管平台技术合作项目
百度百科显示马兜铃酸抗癌惹网友吐槽,回应称已修改
“大家来”获美团点评、LT Data亿元级别A轮融资
《舌尖上的中国》总导演陈晓卿离职央视,将带领“舌尖1、2”团队创办公司
董明珠:格力卖5000万台手机是理想 不一定要实现
贾跃亭明日在西雅图再告顾颖琼
铁总:时速350公里复兴号运营满月,平均客座率95%
东芝预计全年亏损,因出售芯片业务造成税项影响
软银投资Uber或生变,要求Uber股东不得讨论收购价
CastBox 公布1600万美金融资,以 “音频内搜索” 功能打入美国市场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公布首批会士名单:53人含22位院士
美国最大网贷平台SoFi寻求出售,目标价超80亿美元
外媒:中资竞购全球锂电池供应商巨头40亿美元股权
永安行:共享电动汽车业务正在推进
共享办公企业WeWork CEO抛售逾1亿美元公司股票
思科即将收购电信软件公司BroadSoft价格约20亿美元
机器学习专家谷俊丽博士出任小鹏汽车自动驾驶研发副总裁
飞智发力移动电竞 “八爪鱼”手柄横行出世
电音品牌麦爱文化获左驭、乾元千万级人民币A+轮融资
乐视网再度否认放弃电视业务,称产量正在恢复
疑似销量不佳:“Android之父”的手机价格降200美元
三星低价机Galaxy J7出事故:在航班上起火冒烟
顺丰“丰密运单”全覆盖,防收寄件人信息泄露
罗敏回应质疑:趣店不会催账 不还钱就当福利送你了
首款Cortana智能音箱正式开卖:1323元
外媒:特斯拉就在上海建制造工厂达成协议
三星电子低调投资深鉴科技
苹果手机租赁用户有特权:能提前4天预定iPhone X
科大讯飞正面回应市场质疑,政府补贴贡献收入有限
消息称中国联通老用户可于10月底转入互联网套餐
德国宝马涉嫌垄断遭欧盟搜查,或面临最高近500亿欧元罚单
工信部:9月移动互联网用户已超12亿,户均接入流量近2G
微信重启iOS端“打赏”功能:上线赞赏码,用户扫码支付
小鹿单车将暂停运营,用户可申请退押金
WeWork联合创始人被爆出售价值逾1亿美元股份
迅雷股价周五收盘暴涨25%,不到三个月股价翻番
阿里巴巴诉多家自媒体,就“马云豪宅”分别索赔100万
“阅后即焚”Snapchat母公司再裁员,股价半年下跌27% 1太空电梯未来100年内的十大科技预测,让人大开眼界!出现时间:2100年前设想一下,有一天你走进电梯,按下上升按钮就到了外太空,是不是很酷? 2延缓衰老未来100年内的十大科技预测,让人大开眼界!出现时间:2070年前虽然没有人能够找到长生不老药,但是科学家现在可以从遗传学和分子学的角度分析梳理出细胞衰老的过程。 3战胜癌症未来100年内的十大科技预测,让人大开眼界!出现时间:2100年前如今,当人们发现在胸部发现肿瘤时,可能这个肿瘤已经有了100亿个癌细胞。 4建造星际飞船未来100年内的十大科技预测,让人大开眼界!出现时间:2100年恒星离我们太远了,就连最近的恒星也需要我们的火箭花费7万多年才能到达。 5变形未来100年内的十大科技预测,让人大开眼界!出现时间:2100年前在电影《终结者2》或《X战警》中都有外形变形的情景,而这也是研究“可编程物质”的科学家们的梦想。 6人类与机器人融合未来100年内的十大科技预测,让人大开眼界!出现时间:2100年前未来的几年,机器人可能拥有与老鼠、猫或狗甚至猴子一样的智力。 7灭绝动物复活未来100年内的十大科技预测,让人大开眼界!出现时间:2070年前未来我们将能够拥有饲养灭绝动物的动物园。 8读心术未来100年内的十大科技预测,让人大开眼界!出现时间:2030年前目前的技术可以实现往中风瘫痪的患者的大脑中植入芯片,并将这个芯片同笔记本电脑连接。9人体器官商店未来100年内的十大科技预测,让人大开眼界!出现时间:2030年前若不幸遭遇车祸或疾病,人们可以从“人体器官商店”订购用自身细胞培育的备用器官。 10能上网的隐形眼镜未来100年内的十大科技预测,让人大开眼界!出现时间:2030年前你能想象有一天上网只有眨一下眼睛那么简单吗?
产品定位 屏幕尺寸
投诉欺诈商家:
天津重庆哈尔滨沈阳长春石家庄呼和浩特西安太原兰州乌鲁木齐成都昆明贵阳长沙武汉郑州济南青岛烟台合肥南京杭州东莞南宁南昌福州厦门深圳温州佛山宁波泉州惠州银川
10暂无报价
摄影手机硬件笔电平板
最新科技资讯下载ZOL APP梦为什么能预测未来?
梦为什么能预测未来?
百度知道日报
每个人都会做梦,做梦的时候我们会遇到奇怪的人,经历奇怪的事。这些梦里的事情本来是没有意义的,然而未来有一天,这些梦里的场景竟然真的出现在了现实生活中——梦明明是幻象,但它有时却能看见未来,这项神奇的预测能力究竟是怎么发生的呢?梦境与REM期虽然梦的发生原理和机制到现在还是一个谜,但可以肯定的是梦境与大脑的运作机制有关。要搞清楚梦的预测能力是怎么产生的,我们需要先弄清楚做梦时大脑会发生什么。一般,一个人入睡会分别经历浅睡、熟睡和深睡期三个阶段。按理说,接下来我们的身体会进入心率减慢、新陈代谢缓慢的“休眠阶段”,然而却出现了一个奇怪现象,大脑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快速眼动睡眠期(REM期)。大脑在这个阶段一改“瞌睡状态”,异常活跃,脑血流及代谢增加,脑电波状况与清醒时相似,呈低电压快波。也就是说,虽然我们睡着了,但我们的大脑还清醒着。正是在这个奇怪的阶段,我们大部分的梦境得以发生。那么,这个阶段发生了什么?又对我们之后的预测有什么影响呢?确定性预测与概率性预测要明白这一点,我们先要探讨下我们为什么能够预测。假设一个情形,你很擅长预测,然而你的朋友给了你这样一堆信息“小猫、小狗、眼睛、鸡蛋”,你能预测出来什么事情吗?显然不能。但相反,如果给了这样的信息“乌云、闪电、狂风”,你将能从这样的碎片信息中,迅速推测出要下雨。这其中有什么不同吗?你可能会想到,因为第二种信息里事物都是与下雨的天气相关联的,换句话说,这些事物之间遵循着共同的逻辑模式。这种自动编码凌乱信息,寻找一个有逻辑的模式,正是大脑平日工作的主要方式。大脑不会被动地接收关于外部世界的信息,而是主动解释信息以及识别信息中包含的模式。如果一切信息都是随机的,没有任何关联,就没有模式,预测也将是不可能的。有些模式是确定的,自身包含着因果、顺序或者逻辑,我们也就很好预测。例如,黑夜过后是白天。白天和黑夜也就以这样的顺序储存在人的头脑里,因此,与这个顺序相关联后,我们可以预测一个晚上过去之后会是白天。然而,一些模式没有那么显而易见。我们称他们为概率事件,因为这些事件可能会发生。预测人类和动物的行为是一个概率性的事件。根据他们过去的行为,你知道他们可能会做一些事情,但却不能百分百肯定,因为他们的行为虽然不是随机的,但也不是确定的。比如小明同学通常每天早上都会去操场跑步,然后去教室晨读,然而你设法确定他今天早上就会去跑步,因为他可能会遇上一些麻烦,比如睡觉睡晚了,身体不舒服了,最近有考试了。这些不可控因素将使得我们无法准确预测他今天早上会不会跑步。预测与梦有什么关系呢?在清醒时,我们善于发现逻辑的、确定性的模式,我们会像福尔摩斯一样收集线索,然后通过逻辑判断与因果推理成功地预测。那么,只有清醒时,我们才能预测吗?情况并非如此。在REM期间,我们也擅长预测,只是预测的是不太明显的联系,也就是说这时能更好地预测概率性事件。1999年哈佛医学院的精神病学家做了一个实验,他们找来志愿者,让他们先后陷入沉睡,然后唤醒他们。根据每个人REM阶段时间的长短,将志愿者划分到不同的小组,然后给他们一组词,让他们说出联想到的词。比如给出一个词“热”,那些完全清醒的大脑通常会回答“冷”,而那些刚刚从REM阶段清醒过来的人,则更可能回答“太阳”,“热”与“冷”是一组和“白天”与“黑夜”一样有更明显关联的词语,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那些经历了REM阶段的人更能预测较少关联的事物。2009年的一项实验也能说明这一点。加州大学的心理学家和他的同事发起了一组测试,在这组测试中,研究者们同样给出了一组没有什么关联的词语,例如“下降”、“演员”、“粉尘”。那些经历了更久的REM睡眠阶段的人能够更好地找到这种没有关联事物之间的联系,他们成功地提出了一个关联这三个单词的词语:“明星”。种种实验表明,在快速眼动睡眠后,我们将能够更擅长找到没有太大关联事物之间的联系,从而成功预测一些概率性的事件。这就像赌博,虽然大多数情况下不会中,但偶尔有一两次会中,这就是梦能让我们拥有预测能力的原因之一。为什么拥有这项能力?那么,我们大脑这种预测能力是来源于哪儿呢?在某些方面,我们的大脑处于REM阶段时,与我们清醒时功能有所不同。一个关键的区别可以在额侧前叶皮层中找到,这个区域位于头部两侧前额的后面,负责逻辑推理和有条理的计划。除此之外,额侧前叶皮层像一个严厉的老师一样,会防止“思想漫游”,在我们走神时会及时制止我们。这块区域对于我们逻辑推理很有用,然而在解决那些需要跳出一些看似合理的逻辑框架来思考更看似不可能的联系时,这个区域的功能反而是个阻碍,因为“思想漫游”正是加强非明显联系所需要的。在REM睡眠阶段,额侧前叶皮层被“关闭”,这会阻碍大脑的逻辑推理,但加强了非显而易见的联系。当外侧前额叶皮层不活跃时,我们的大脑仿佛不再受到严厉老师的“监控”,大量无意识的东西会冒出来,大脑完全可以自由发挥。那些熟悉的人、地点和事件虽然会出现在我们的梦里,但并不是对现实的完全复制。大脑此刻正像一个拼图师,通过打碎原有记忆力的东西,重新拼凑,结合全新的人物、地点或事件相关联的元素创造出一个新的模式,所以在梦中,一些很熟悉的东西变得不熟悉甚至很离奇。当然,这个新的模式也不全是毫无根据的,在我们平时生活中,我们会记住许多东西,然而还有更多东西可能会以无意识状态保存在我们的大脑中。比如,在泰坦尼克号沉入冰山后,几十人报道他们此前一周就梦见过泰坦尼克号会下沉,这似乎就是梦能预测的典型证明。泰坦尼克号此前号称“永不沉的巨轮”,这句话可能在REM睡眠阶段被打碎,“沉”、“船”这些形象单独出现,再加上当时人们对浮冰对船的危害已经有报道,在睡眠阶段,这些看似不关联的事件被重新组合后,就会通过梦看见“未来沉没的泰坦尼克号”。进化论的好处REM阶段不仅能预测到一些看似不关联事物的联系,它还是早期人类生存一项很重要的技能。进化论者认为,动物缺乏语言技能去支持复杂的想法,但它们很可能能够通过图像来思考如何避免危险。早期的人类也还没有形成复杂的语言表达能力,他们可能也是通过图像思考如何生存,而这种基于图像的思考正是来源于REM阶段。在远古时代,早期人类想逃离猎捕者,第一步是将捕食者相关联,比如把老虎、蛇、鬣狗等食肉动物相连,知道它们是危险的;第二步则是迅速识别他们的行为特征;第三步就要辨别猎捕者中任何非显而易见的概率模式,使得危险可以被避免。确定性的预测是很困难的,因为动物和人类的行为是一种概率性的事件,形成于REM阶段的无意识预测这时就会发生作用。因为在REM做梦阶段,我们的大脑可以查明背后生物行为的概率模式,这些模式是一些无意识的图像,比如黄色一闪可能代表着老虎。这些无意识的报警状态形成于REM阶段,会在清醒状态保留着,成为一种本能反应。如果早期人类在靠近河边时看到了黄色的东西一闪,基于无意识的记忆,会迅速决定是否继续撤退。在这样的可能危及生存的情况下,任何动作一定要快,人类来不及慢条斯理地进行逻辑思考,无意识的心理预测这时可以确保面对危险时快速反应。所以,在哺乳动物中,所有的动物在睡觉时都会经历REM阶段,也会像人类一样眼球转动。而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REM阶段竟然呈现了跟清醒时一样的脑电波,因为这时的大脑仍然在积极地寻找事物的另外一种更遥远的联系。如今我们虽然已经不需要REM睡眠阶段来求生,然而因为我们仍然面临不确定性,所以保留我们的REM预测概率模式的能力还是有用的。所以到现在,许多人做梦还能遇见大祸临头,或者是能预测泰坦尼克号的撞击事件,这正是大脑在平时搜集信息后,给我们提出的一种警告。梦不仅可能让我们看见未来,还会在无意识层面予以保留。大脑高达98%的活动是无意识的,我们清醒时候的许多行为可能会由在梦中创建的无意识联系所决定,比如我在梦里记住我曾去过一个网吧玩游戏,而现实生活中可能有一天,我的行为受这个不太记得的梦影响,去了那个网吧,产生了“梦想成真”的感觉。有些回忆不起来的梦,正是人们产生似曾相识感的来源,所以说“在梦里遇见你”并不只是一个求爱的伎俩,它可能真实发生过。本文源自大科技*百科新说 &2016年第11期杂志文章、欢迎广大读者关注我们大科技的微信号:hdkj1997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百度知道日报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百度知道旗下泛生活知识分享平台,诚邀入驻
作者最新文章科技展望-2016年11期-知网空间
同类杂志推荐
年11期 目录
李茂林;卫培培;
鲁世涛;葛晨润;侯鹏;罗贤迪;
孙学琴;李志涛;魏志刚;
王敏;余丹丹;胡晓敏;方怀霞;朱菁;
许文静;闫小石;
李柏林;吴华敏;周璐;
朱霖;范道伟;
武桂芝;高传彬;
张静;赵辉;史永辉;
郭艳辉;魏冬梅;张丹丹;
杨朋旭;姜宇;
林宁;胡婷芳;刘茂泽;
李飞;王宇魁;曲兴海;
王军;张保利;
刘洋洋;赵江涛;
张世金;王曙;姜右良;
李海斌;吴波;
王萱;赵洋;
董思涵;吴燕雪;耿彪;
卢丹;吴立新;张淋春;
孙志强;李杨华;
王竞;李志立;
高国智;王铁刚;侯志义;
魏溪;韩刚;寿建新;
郑升杨;游赟宇;
曾富军;李亚军;韦武光;
张怀宇;鲁小斌;赖华;
热依木汗·热西提;吐尔洪江·阿布都克力木;冯惠;张小燕;
李瑛;郑春连;黄倩;
郭鹿鸣;何良明;唐增;
李秀超;张南杰;邵家良;
赵辉;史永辉;张静;
宋斌;倪士勇;宋新华;
于涛;刘文君;刘忆;蔡海晨;闫帅华;陆洪光;
路祥玉;吴珊;刘昱;
刘洋;李德洋;
刘芳;周志卫;张建;
孙凤;张文辉;
李晓龙;洪俊新;张春霆;
熊平;郭浩;孙明;赵俊义;
王婧;张瑗媛;
王翠玲;彭敏;许根莲;
贾泽鑫;钟炳贵;
郭鹏程;王新元;叶其忠;
钟炳贵;贾泽鑫;
韩刚;魏溪;寿建新;
舒彬;李二宝;彭梦龙;
郭健伟;李朋念;
王贤山;韩其利;李宁;
蓝轶;杜鹏;
敖冰峰;黄雨鑫;
张艳秋;么焕民;
汪叶;汤平;
朱战强;王鸿娟;
王秉;董浩然;张献伟;
周磊;陈志亮;
杨径宜;郝妍;
侯贺英;刘小欣;张亚敏;
王颖;吴瑞凤;
诸晓毅;诸秋南;
占飞;姜翠萍;
陈彦;韩爱霞;张晓玲;
张颖;罗晓;麻超;
李健;龙玉琴;
李启明;李毅;刘旻;
渠婉婉;王萍;吴琪;
王悦;王政;
林艳红;黄海英;
汪胜祥;徐汉峰;
李景义;方子琪;
刘娜;邓甦;
王玉环;金英喜;
习白羽;曾卓;
杜鹏;蓝轶;
郝亚琳;姜耀东;
巴合提古丽·马解放;
蔡继云;亢瑾;王晶;
赵一博;刘昱;吴珊;
李鹏;李丹丹;孙惠;
吴珊;路祥玉;刘昱;赵一博;
石海;裴虹;
丁小娜;肖鑫;
王瑜瑾;陈灿映;
舒华;王黔;
丘洪伟;杨凡;
陈晓青;邹方幸;
刘建萍;刘媛杰;裴久玲;刘文亮;
王雪;张甜颖;
韦容;谢绍龙;
左永强;谷忠新;
冯亚亮;马海林;
科技展望2016年各期:
&&&&&&&&&&&&&&&&&&&&&&&&&&&&&&&&&&&&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spss预测未来数据步骤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