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安二中英语说明文怎么写写

说明文阅读有效教学探究_论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您可以上传图片描述问题
联系电话:
请填写真实有效的信息,以便工作人员联系您,我们为您严格保密。
说明文阅读有效教学探究
||暂无简介
中国最大最早的专业内容网站|
总评分0.0|
该文档仅有一页,您已阅读完毕,如需下载请购买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义项指多义词的不同概念,如的义项:网球运动员、歌手等;的义项:冯小刚执导电影、江苏卫视交友节目等。
普安县 这是一个多义词,请在下列义项中选择浏览(共2个义项):
普安县 - 贵州省普安县
所属类别 : 行政区划
普安寓“普天之下、芸芸众生、平安生息”之意。春秋战国时期属夜郎国。先后有漏江、普安卫、普安州等名,清顺治18年正式定名为普安县。普安县位于贵州省西南部乌蒙山区,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北部,北纬25.18′—26.10′,东经104.51′—105.9′之间。地貌呈南北走向长条形,南北长96.6公里,东西宽33公里,国土总面积1429平方公里,东邻晴隆县,南与兴仁县、兴义市相连,西接盘县,北与水城县和六枝特区接壤。普安县平均海拔1400米,平均气温14℃左右,年均日照1563个小时,年均降水量1438.9毫米。森林覆盖率达27%。虽四季分明,但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独具“立体农业”自然条件。 普安县农作物主产玉米、水稻、小麦,经济作物及名贵药材主要有茶叶、烤烟、银杏、百合、红皮大蒜、薄壳核桃等;水能资源丰富,有大小河流46条;矿产资源丰富,有黄金、煤、铁、硅、铅锌等26种矿产,其中煤炭质优、埋藏浅、易开采,理论储量172亿吨,居黔西南之首,位列全省第六位。被誉为“煤电大县”、“烟茶之乡”。 “金州十八景”之一的普安县崧岿寺距离县城20公里,白沙古驿道、芭蕉关、青山清真寺、铜鼓山、普纳山古战场等历史文化古迹美不胜收,曾一度留下徐霞客等名人墨客足迹。县城南山湖风光旖旎,如诗如画的小岛点缀得天然全体,环境优雅的南湖宾馆令省内外游客留连忘返。
面积 1454平方公里
外文名称 Pu’an County
人口 户籍341578人(2013年)
方言 汉语西南官话、苗语、布依语、彝语
行政区类别 县级
气候条件 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所属地区 贵州省
著名景点 红寨河峡谷风光、、白沙古驿道等
下辖地区 辖盘水街道、南湖街道等28镇2乡
政府驻地 街道西街12号
火车站 普安站
电话区号 <p class="cardlist-value" title="
车牌代码 贵E
邮政区码 <p class="cardlist-value" title="1500
地理位置 贵州省西南部乌蒙山区,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北部
行政代码 <p class="cardlist-value" title="2323
地区生产总值 427942万元(2013年)
人均生产总值 16709元(2013年)
周、秦时,夜郎国地。汉元鼎六年(前111年),漏江县,隶牂牁郡。汉元封(前110年)至东汉末(220年),漏江县、贲古县。蜀汉(221年)至魏景元(260年),为贲古县,隶兴古郡。晋泰始至太元(265~376年),漏江县,改隶建宁郡,贲古县地。南朝(420~589年):宋,漏江县。南齐,漏江县,改隶建平郡。梁(陈同),乌蛮,阿外格。隋(581~618年),暴蛮。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西平州。贞观八年(634年),盘水县。唐天宝至会昌(742~841年)、五代(907~960年),于矢部地。南宋咸淳六年、元世祖至元七年(1270年),于矢万户府;宋景炎元年、元至正十三年(1276年),为普安路。明洪武十五年 (1382年),改为普安府,随置普安卫,隶云南布政司;二十三年(1390年),置安南卫(卫治今普安江西坡),同年置新兴、新城二所隶安南卫(新兴所即今普安县城)。二十五年(1392年),迁安南卫治尾洒堡(今晴隆县城)。明永乐十一年(1413年),安南卫新兴所隶贵州布政使司;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新兴所随安南卫改隶安顺府。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置普安县,自此起县名始定;康熙二十二年 (1683年),县治由新城所迁至新兴所(今普安县城),同时割安南卫的兴仁、兴让二里及阿计、安逸二营隶普安县;雍正五年(1727年),改隶南笼府。乾隆十九年(1754年)置普安县新城巡检司,改新城为新城镇;嘉庆二年(1797年)改南笼府名为兴义府,普安县隶兴义府,三年(1798年)置县丞于新城,知县与县丞分疆而治。
民国元年 (1912年),裁新城县丞,以其地分设兴仁县;民国二年(1913年),州、厅一律改为县,省下设道,普安县改隶黔西道(道治安顺);三年(1914年)黔西道尹刘显潜报准调整兴义、兴仁、盘县、普安等县插花地;十二年(1923年)废黔西道,县直隶省;二十四年(1935年),全省分建十一个行政督察区,第三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驻兴仁,普安县隶之。
1949年12月,普安县人民解放委员会正式成立,驻地盘水镇,设置5个行政区,区下设2镇、9乡;1950年3月,普安县人民政府正式成立,将原来的5个行政区改成3个行政区;1952年7月,兴仁专区改称兴义专区,普安县随之改隶;1953年4月,普安县划为44个乡镇;1956年7月,兴义专区撤销,普安县改隶安顺专区,同年,普安县第一区更名地瓜区,第二区更名青山区,第三区更名兴中区,第四区更名盘水区;1958年12月,晴隆县辖区全部并入普安县,驻地盘水镇;1959年实行人民公社化,全县行政区划为8个人民公社、71个管理区;1961年8月恢复晴隆县,原晴隆县管辖的区、乡全部划归晴隆县,普安县划为地瓜、青山、兴中、盘水4个公社,下辖33个管理区;1962年3月,撤销大公社,复置4个行政区,将33个管理区调整规划为22个公社;1965年7月恢复兴义专区,普安县划归兴义专区管辖;1967年“文化大革命”中,普安县人民委员会改称谓为普安县革命委员会,隶属兴义地区革命委员会;1979年,改兴义地区革命委员会为地区行政公署,县亦改隶;1981年9月撤销兴义专署,日成立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普安县隶属黔西南州管辖;1984年4月,公社名称全改为乡,盘水镇升格为区级镇,7月撤销罐子窑和青山2个公社;1986年12月,行政区域划分为4个区、1个区级镇、34个乡、2个乡级镇;1992年1月,撤销地瓜、青山、兴中、盘水4个区,设8镇6乡。
全县辖2个街道、8个镇、2个乡:盘水街道、南湖街道、龙吟镇、江西坡镇、地瓜镇、青山镇、楼下镇、兴中镇、新店镇、罗汉镇、白沙乡、高棉乡。县政府驻盘水街道普安西街。
日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复《关于调整普安县乡镇行政区划的请示》(黔西南府呈〔号)同意撤销普安县盘水镇、青山镇、三板桥镇、罐子窑镇、窝沿乡、雪浦乡、新店乡、罗汉乡等8个乡(镇)建制,设置新的盘水街道、南湖街道、青山镇、兴中镇、新店镇、罗汉镇。新设置的盘水街道、南湖街道、青山镇、兴中镇、新店镇、罗汉镇所辖地域分别如下:(一)新设置的盘水街道辖原盘水镇高兴村、红星村、云盘社区、普天社区和窝沿乡(除田坝村)及江西坡镇白石村,地瓜镇莲花村,办事处驻普天社区。(二)新设置的南湖街道辖原三板桥镇和原盘水镇大湾村、南湖社区,办事处驻南湖社区。(三)新设置的青山镇辖原青山镇和雪浦乡,镇人民政府驻下街社区。(四)新设置的兴中镇辖原罐子窑镇和原窝沿乡田坝村,镇人民政府驻新光社区。(五)新设置的新店镇辖原新店乡,镇人民政府驻新店社区。(六)新设置的罗汉镇辖原罗汉乡,镇人民政府驻罗汉村。
普安县位于位于贵州省西南部乌蒙山区,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西北部,东经104°51′10"~105°09′24",北纬25°18′31"~26°10′35",南北盘江分水岭地带。乌蒙山脉横穿县境,中部地势高起,将全县分为南、北两部分,南部地势向西南倾斜,北部地势向东北倾斜。东与晴隆县接壤,南与兴仁县、兴义市相连,西靠盘县特区,北与水城特区、六枝特区相邻。县城盘水街道,人民政府驻西街12号,电话区号0859,邮政编码561500,距黔西南州府所在地兴义市城区110千米。辖区东西最大距离33千米,南北最大距离96.55千米,总面积1429平方千米。其中陆地1418.51平方千米,占99.3%;水域面积10.49平方千米,占0.7%。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232人。
普安县境土壤类型多样,形成因素主要是母质、地形生物气候等自然及人文活动影响。共有山地灌丛草甸土、山地黄棕壤、黄壤、石灰土、紫色土、潮土、沼泽土、红壤和水稻土9个土类,27个亚类,72个土属,150个土种。其中,山地灌丛草甸土占土地总面积的0.09%,该类土土层浅薄,矿物质风化度较弱,表层黑色,富弹性,分布在海拔2000米以上的山顶或山脊平缓部;山地黄棕壤占土地总面积的16.3%,分布在海拔米之间,其类的耕作土为灰色土亚类;黄壤是境内主要的土壤类型,占土地总面积的40%,广泛分布在海拔1900米以下地带;石灰土主要分布于石灰岩集中出露区域的缓坡、洼地和石旮旯地段,占土地总面积17.25%;紫色土占土地总面积的3.2%;潮土占土地总面积的0.08%,呈带状分布在河流沿岸,多为高产稻田土壤;灌淤土占土地总面积0.07%;红壤占土地总面积的1.08%;水稻土是县境内耕作土壤的主要类型, 占土地总面积的5.56%。
地处云贵高原向黔中过渡的梯级状斜坡地带,县境呈不同规则南北向长条形。地势特点是中部较高,四面较低,乌蒙山脉横穿中部将全县分为南北两部分:南部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北部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主要山脉有:中部呈西南向东北走向的乌蒙山,南部呈西南向东北走向的卡子坡山,北部呈西南向东北走向的普纳山。这些山脉走向都顺应新老地质构造走向的分布,构成普安地貌骨架。境内最高峰长冲梁子位于中部莲花山附近,海拔2084.6米,最低点石古河谷位于北部,海拔633米。
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其特点是四季分明,雨热同季,春秋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多年平均气温13.7℃,1月平均气温4.6℃,极端最低气温-6.9℃(日);7月平均气温20.7℃,极端最高气温35.1℃(日)。最低月均气温-2.2℃(2008年2月),最高月均气温26.8℃(2011年8月)。平均气温年较差16.1℃,最大日较差23.3℃(日)。生长期年平均280天,无霜期年平均290天,最长达348天,最短为234天。年平均日照时数1528.3小时,年总辐射103.25千卡/平方厘米。0℃以上持续期298天(一般为3月1日~12月1日)。年平均降水量1395.3毫米,年平均降雨日数为227天,最多达271天(1984年)。极端年最大雨量1841.3毫米(1983年),极端年最少雨量668.3毫米(2011年) 。降雨集中在每年6月至8月,6月最多。
境内河道属南盘江、北盘江两大流域。其中南盘江流域面积692.2平方千米,占48.8%;北盘江流域面积732.8平方千米,占51.2%。主要河道有四级河乌都河、马别河、新寨河、石古河4条,总长199.6千米。河流总长度374.3千米,河网密度26.19千米/平方千米,径流总量10.03亿立方米,年排涝量13.44亿立方米,年最大排涝量19.8亿立方米。境内最大的河流为乌都河,从西至东流经境内三板桥镇、窝沿乡、罐子窑镇、龙吟镇,长41.8千米,流域面积732.8平方千米,年均流量28立方米/秒,主要支流有上寨湾河、大桥河、鱼洞河。
普安县风能资源丰富,可开发利用价值大。第一个清洁能源项目——横冲梁风电场,由中国三峡新能源公司投资3.8亿元筹建,装机容量4.2万千瓦。2015年6月开工建设,预计2015年底建成发电,建成后年上网电量约0.8559亿千瓦时。规划装机总容量8.7万千瓦、总投资7.83亿元的雾隆风电项目,已完成测风等前期工作。普安县磨舍嘎光伏项目,总装机容量为10万kW,总投资8.7亿元,该项目已备案,正在进行工商注册、土地等工作。分三期建设:一期3万千瓦,投资2.6亿元,二期3万千瓦,投资2.6亿元,三期4万千瓦,投资3.5亿元。中电普安电厂投资15亿元的15万千瓦光伏电站计划2016年开工建设。
境内已查明地下矿藏有煤、黄金、铁、硅、铅、锌、磷矿、石膏、大理石等28种。其中煤炭理论储量172亿吨,规划采用储量32.5亿吨,主要分布在老鬼山背斜的楼下镇、青山镇,盘南山背斜的地瓜镇、江西坡镇、新店乡,土城新田测区的窝沿乡,楼下、地瓜、青山幸福等煤田规模最大,其他各乡(镇)亦有分布,现有兴安、贵全、安宁、宏兴、郭家地等26对生产矿井,总设计生产能力783万吨/年,开采的主要为1、17、18、19、20、21、24、25、26#煤层,全水分1.2%,固定炭84%,全硫分1.04~1.80%,灰分7.43~12.80%,挥发分8.50%,发热量35.10毫焦/千克,灰熔点St=1282℃,为优质动力用煤;黄金储量丰富,泥堡矿区储量为800~1000金属吨;铅锌矿为铅锌共生矿,储量约16.5万吨,其中铅6.7万吨,锌9.8万吨;铁矿总储量214.28万吨;钾矿储量约400吨;大理石矿点8个,面积7.5平方千米,储量约2亿立方米。
普安县有大小河流51条,其中河长大于10km,流域面积大于20km2的有23条。全县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32.33万kW,可开发量17.3万kW,现已开发建成电站32座,水轮发电机组93台,总装机容量为8.4070万kW;在建水电站2座,总装机容量为1.43万kW;拟建水电站7座,总装机容量为8.8万kW。2014年完成发电量17712万度,月完成发电量8540.95万度,预计2015年完成发电量18600万度。2020年前拟建装机总容量将达15万kW。全县已建、在建电站占技术可开发量的48%,还有较大开发潜力。
茶园9.94万亩,茶叶无污染,富含硒、锌等微量元素。牧草地20.6万亩。县境内野生动物有二类保护动物恒河猴、水獭、雀鹰等10余种;三类保护动物有红腹锦鸡和蟒蛇等;境内野生植物以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为主,共118科,639种。
2011年末,辖区总人口33.19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2.49万人,城镇化率7.50%。另有流动人口0.35万人。总人口中,男性17.31万人,占52.15%;女性15.88万人,占47.85%;18岁以下10.37万人,占31.24%;18~35岁9.62万人,占28.99%;35~60岁9.88万人,占29.77%;60岁以上3.32万人,占10.00%。2011年人口出生率10.14‰,人口死亡率5.48‰,人口自然增长率4.66‰。2013年末全县公安户籍总人口341578人,比上年末增加4797人,年末常住人口25.6万人。
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23.82万人,占71.77%;有苗族、布依族、黎族、彝族、回族、白族、水族、侗族等30个民族,共9.37万人,占28.23%;超过1万人的有苗族、布依族、黎族,其中布依族2.95万人,占少数民族人口的31.48%;苗族2.93万人,占少数民族人口的34.63%;黎族1.31万人,占少数民族人口的17.68%。
职务姓名县委书记县委副书记毛仕诚、徐祖荣县委常委龙强(常务副县长)、吴立社(组织部长)、解传才(人武部长)、张六海(纪委书记)、孙有林(政法委书记、公安局长)、陈建林(副县长)、罗立(宣传部长、统战部长)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张盛琦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强、张建英、孔祥顺、李学富、王邦翠、陈太阳县人民政府县长县人民政府副县长龙强、陈建林、龙金、姜文静、刘明江政协主席孙有林政协副主席刘坤、杨建奎、黄玉能、李国奉、保波
2013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427942万元(现价),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5.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71089万元,比上年增长9.0%;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212769万元,比上年增长18.83%;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144084万元,比上年增长13.1%。人均生产总值16709元,比上年增长19.24%。财政收支保持增长。全年完成财税总收入12.01亿元,比上年增长29.0%,一般预算收入5.96亿元(新体制),比上年增长51.27,一般预算支出17.28亿元,比上年增长25.3%。
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业生产形势总体稳定。2013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003元,比上年增长16.70%。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万元,其中:农业产值完成69825.5万元,林业产值完成2423.3万元,牧业产值完成36776.3万元,渔业产值完成484.8万元,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完成830.0万元。年末耕地面积252804亩,粮食总产量达71110吨,比上年增长9.93%。年末牛存栏47744头,比上年增长0.04%,牛出栏11136头,比上年增长10.00%;生猪存栏115889头,比上年增长0.87%,生猪出栏109116头,比上年减少1.27%;肉类总产量12305吨,比上年增长2.94%。
工业经济保持适度增长。2013年,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515541万元(现价),比上年增长11.2%。完成工业增加值216253万元,比上年增长21.1%。全年资质内建筑企业单位数1个,总产值完成2360万元,比上年减少15.7%,资质内建筑企业年末从业人员338人。
2013年,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6155.1万元,按销售单位所在地分:城镇完成44213.9万元,乡村完成11941.2万元。全年全县商品销售额达74679.3万元,按按销售单位所在地分:城镇完成59164.7万元,乡村完成15514.6万元;按行业分组:批发业销售额完成6307.3万元,零售业销售额完成59320.8万元住宿业营业额完成758.5万元,餐饮业营业额完成8292.7万元。
2011年末,普安县有文化艺术团体2个,会员126个,其中团体会员1个,创作完成的主要文化艺术作品有:歌曲《姹娜,姹娜》,小品《生要连来死要连》;各类艺术表演团体 5个(民间),演职人员500人,剧院(场)3座(民间),座位780个,每万人拥有9.1个;电影公司1个,年放映2004场次,观众达210万人次;文化馆 1个,建筑面积1496平方米;公共图书馆1个,建筑面积971.34平方米,藏书30576册;档案馆1个,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还有体育休闲广场、老年活动中心等娱乐设施。文化行业从业人员130人,其中事业单位从业人员58人。主要文化艺术团体有普安县文化艺术团。地方特色民间艺术有苗族芦笙舞、海马舞、撵山舞、大花苗多声部合唱和跳脚舞等。举办的文化节有 "中国·普安春茶节"。
2012年,普安县出台《普安县教育振兴规划(年)》,推进十大教育工程实施,投入义务教育学校公用经费3250万元,143所学校实施营养午餐工程,50145名学生得到实惠,61所学校实施冬季取暖工程,"三项突破工程"通过省级检查验收,县一中改扩建一期工程、县职教中心迁建一期工程完工,招聘特岗教师294人,全县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三残儿童入学率、初中阶段毛入学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分别达99.74%、82.8%、112.92%、63.68%。2013年全县各类在校学生数53901人,比上年减少7645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99%,比上年增加0.01%。学校简介校名简介校址普安一中的前身系1945年创办的县立初级中学,1947年迁至聚点仓库(今盘粮宾馆)。解放后于1955年建校,定名为普安中学,地址义家厂(现普安二中所在地)。1958年发展为完全中学。1979年8月更名为普安一中。1997年8月改为独立高中。1998年8月实行校长负责制。2006年10月迁入现址(盘水镇环城西路8号)。2009年7月被贵州省教育厅确认为省级三类示范性普通高中。普安县城北门外寿福寺 普安二中普安二中始建于1972年,2006年原普安二中、三中合并为新二中,并迁入新校址,教学环境得到了较大改善。学校现有教学楼两幢、实验楼一幢、学生公寓两幢、学生食堂一幢、两个大小操场。校园布局合理,绿化环境优美。图书室藏书5万余册、各类期刊杂志200余种,按标准化装配了仪器室、实验室、微机室、多媒体教室,并广泛运用于教育教学之中。普安县盘水街道南街33号
2012年末,普安县组织申报国家级、省级和州级科技项目29项,完成专利申请29件,专利授权26件,发明专利1件。
2012年,普安县有14个乡镇卫生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共获上级补助资金622万元,建立居民健康档案22万份,传染病防治、艾滋病防治、妇幼保健、职业病防治等工作落到实处。人口计生工作实现"升位摘帽"目标。完成男女结扎2158例,常住人口符合政策生育率为96.78%,流动人口符合政策生育率为90.94%,常住人口出生率8.68‰,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04‰,7个村级计生服务室建成投用。2013年卫生机构共123个,比上年增加24个;卫生机构人员共704张,比上年增加35人,增速为5.23%。
2011年末,普安县有体育场地132处。体育社团 1个,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 287人。每年定期举办的体育活动有登山运动会、篮球运动会等。14.3%的城镇社区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20%。
1996年12月建立普安电视台,发射(转播)塔高45米,覆盖半径2.5千米;1996年12月开通普安有线电视。2011年末,开通普安新闻、法制等3个栏目;有中央一台、二台及各省级卫视共74个电视频道在本地落户,有线电视用户12000户,其中数字电视用户12000户,电视综合覆盖率99%,全年公共电视节目播出时间7500小时。农村共有35197户农户安装了地面卫星接收器,电视入户率96%。
2011年末,普安县境内有各类印刷复制企业1家,其中包装装潢印刷企业1家,从业人员共3人;复制单位11家,从业人员共25人。出版物发行机构(网点)销售收入0.05亿元,其中新华书店系统销售0.05亿元。
2012年末,普安县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4757人、5502人、10287人、14028人、9006人;农村新型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11.35万人,发放保险金2080.84万元;28.6万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9.25%;366套教师公租房、100套廉租住房、60户垦区棚户区改造工程完成70%以上;完成农村危房改造1828户;发放住房租赁补贴183.74万元覆盖人;发放救灾和临时救助213.9万元、冬春救助粮2000吨;5.8万农村居民纳入农村低保,保障标准由1396元提高到1620元,同比2011年增幅达16%;2893名城镇居民纳入城市低保,保障标准由260元提高到310元,同比2011年增幅达19%,社会保障日益完善。新增微型企业140家,城镇新增就业人员8842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148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492人,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5250人,完成职业培训900人;发放小额创业担保贷款3969.5万元,发展种养殖户和个体工商户300余户。
2012年,普安县编制了《滇桂黔石漠化片区普安县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投资2979.78万元,实施扶贫生态移民285户1431人,减少贫困人口1.32万人。完成营造林6.83万亩,森林覆盖率达41.8%,完成石漠化治理面积12.19平方公里,退耕还林成果进一步巩固;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四项污染物排放量均控制在州下达的指标内。
邮政电信2011年末,普安县有邮政网点17个,投递路线单程总长度335千米,投递点17个,乡村通邮率100%;全年投递国内函件29.53万件,国内汇票业务完成6.03万笔,国内异地特快专递信件完成10.57万件,征订报纸27.64万份、杂志11.86万册,业务收入930万元。电信企业3家,服务网点360个;电话交换机总容量25024门,固定电话用户2万户,比2010年减少390户,电话用户普及率达到21.32%,比2010年降低0.12个百分点;移动电话用户27.5万户,比上年增加5.8万户,移动电话普及率为82.86%,比2010年提高15.43个百分点;光缆线路总长达3304.85千米,主干电缆达58428.4对千米,互联网端口总数4.73万个,其中已占用端口总数0.72万个,宽带接入用户0.88万户,比2010年增加0.28万户。全年电信业务收入11200万元。给排水2012年,五嘎冲水库开工建设,白水水库、甲金水库等项目前期工作取得重大进展,高潮、泡木山等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竣工,褚寨、白家山等山塘治理工程完工,完成饮水安全工程91处,解决了2.9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供电2012年末,普安县完成220千伏雨雪输变电工程、110千伏仙鹤输变电工程;新建雨雪变110千伏线路送出工程、35千伏输电线路、10千伏及以下农村电网工程;建成10千伏线路83条,安装配电变压器156台,解决了186个集群烤房点2100余座烤房供电问题。园林绿化2011年末,普安县有城区公园1个,公园面积3.19公顷,园林绿地面积16.16公顷,其中公共绿地 8.67公顷,绿化覆盖率25%,人均绿地2.89平方米。
普安县铜鼓山古夜郎文化遗址是贵州省继赫章可乐遗址之后的又一规模宏大的古夜郎文化遗址,经中国科学院地化所鉴定,属古夜郎时期铸造青铜、烧陶、加工、装饰的手工作坊。1980年10月,贵州省博物馆考古队首次对铜鼓山古夜郎文化遗址进行发掘,共出土文物1060件,另有大量陶片及螺壳。出土的古陶范、陶模等文物在贵州属首次发现。其中,出土的“空首一字格青铜剑”具有明显的“西南夷”风格,为罕见的古夜郎文化实物资料,被我国著名考古学家童正恩誉为“古夜郎文化的孑遗”,其型制及装饰花纹与当时邻近的滇、巴蜀、南越、楚等诸侯国的文化有明显区别,其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不可估量。1982年,铜鼓山古夜郎文化遗址被省人民政府命名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普安县为多民族聚居地区,民族文化有苗族的"惹捱德亘"(芦笙棒舞)、采花风情、喇叭苗服饰,彝族的海马舞、 横山歌圩等。苗族芦笙棒舞:苗族芦笙棒舞为县城东北41千米白沙乡莲花寨的苗族民间舞蹈,苗语称"惹捱德亘",意为"苗族(歪梳苗)撵山舞"。起源于远古祭祀活动,由绞谷(亘子鼓)、索亘(昌子飘)、高桩德亘(港格亘)、嘞干赤四部分组成。舞蹈时,十余人至数十人分别持芦笙和木棒奏乐,再现围猎、跟踪追击、搏杀捕获的原始狩猎活动场面。彝族海马舞:传于地瓜镇格拱、三板桥镇梅子井一带。海马舞源于彝族祭祀活动,应用于婚丧、农耕、庆典、节日等场合。海马舞表演三人一组,其中一人扮马哥,二人扮烈马。表演由四个阶段组成:马帮跋涉;调遣烈马;烈马争斗;降服烈马。伴奏以皮鼓为主,以钹、锣为辅。
普安野生鸡枞菌:鸡纵味美而有趣。《庄子》载“鸡菌不知晦朔”,有人认为说的就是鸡纵。《本草纲目》中记“鸡纵,又名鸡菌,南人谓鸡纵,皆言其味似之也”。《黔书》则说“鸡菌,秋七月生成草中,初奋地则如笠,渐如盖,移晷纷披如披羽,故曰“鸡纵”。这东西味道像鸡,形状特点也像鸡,因此就非鸡莫名。   鸡纵生长有特性,它如一年在这地方长,不扰动它,第二年它还会在原地方长,这叫“鸡纵窝”,什么时出窝,也如约定了般不爽。这鸡纵出头的“窝”下,必有一种类似白蚁巢结构的土块,边疆少数民族常挖取以诱鱼。这虫巢结构,我想便是“纵”。若动虫迁,明年此处就不会有鸡纵了。鸡枞是菌簇中的上品,因其内部纤维结构、色泽状似鸡肉、加之食用时又有鸡肉的特殊香味,故得名鸡枞。苗山乌鸡:罐子窑镇辣子树村苗山乌鸡是纯天然、无污染的特色产品,其眼、喙、舌头、皮、肉、骨、跖趾、内脏及脂肪均为黑色,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其蛋白质含量比鸭肉、鹅肉多;乌骨鸡还含有丰富的黑色素,入药后能起到使人体内的红血球和血色素增生的作用,是滋补上品。绿河酒:青山绿河酒酒厂位于普安县青山镇群山环绕的绿河河畔,于2008年在国家商标总局注册。青山绿河酒已有多年的酿造历史,是张氏家族经过两代人的探究摸索,采用优质包谷、刺梨及穿越地下深洞的绿河水为原料,以陈年泥窖为窖池,将地方少数民族酿酒工艺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精心酿造而成。青山绿河酒入口回甜、醇厚柔绵、甘润清洌、回味无穷、余香不尽,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是居家、旅行馈赠亲友之佳品。普安茶叶:普安是贵州省黔西南州普安县的特产。普安是“中国古茶树之乡”,茶叶成熟期早,富含锌硒,耐泡,汤色碧绿,味香,口感鲜醇回甜。普天、金雀、细寨银针、雪峰香茗等品牌在国内外多次摘金夺银。普安薄壳核桃:普安是贵州省黔西南州普安县的特产,种植历史悠久,《辞海》注释中有 “波氽之薄壳核桃”的记载。其特点是:个大,壳薄轻掐即破,仁饱满洁白、香而不涩、营养高等,是享誉省内外的土特产品。青山牛干巴:,是穆斯林的传统食品,其蛋白质含量高,脂肪低,营养丰富,在食品行业独树一帜,并以绿色,清洁,环保,健康而倍受睛睐。青山镇桂花园所产的牛干巴,严格按照清真饮食禁忌和科学卫生的制作条件,生产的牛干巴味香醇正,入囗酥脆,风味地道,保质期长,便于携带、贮存,是馈赠亲朋和食用之首选。
铜鼓山遗址
时代:商、春秋位于贵州省黔西南州普安县青山镇营盘村陈家龙滩东约500米的铜鼓山山顶,遗址总面积4000平方米,保护范围总面积41420平方米。在两次中发掘共清理房址4座、窑址1座、灰坑11个和活动面、火塘、大量零散柱洞等遗迹,出土较完整陶器、石器、青铜器、铁器、玉器和冶铸青铜器的陶石范模500余件,陶器碎片1万余片。尤其重要的是,冶铸青铜用具除部分陶坩埚外,出土的范模包括戈范、剑范、钺范、镞范和鱼钩范等。发掘者认为:铜鼓山遗址是一个铸造铜器(以兵器为主)的手工作坊遗址,其北半区主要是铸造铜器的作坊区,南半区主要是生活区。遗址时代为战国~西汉时期。它是贵州境内经过正式发掘的唯一一处战国秦汉时期青铜冶铸遗址,具有重大的学术科研和保护价值。
江西坡细寨布依风情园
由县城往东十公里,即到达江西坡镇属地万亩茶场,万亩茶山连绵起伏,青翠欲滴,布依采茶姑娘身着美丽的服装装点于绿海之中,悠扬的山歌随风飘荡,远处的朗寨瀑布如一条丝带从天而降,好一派山水与民情结合的自然风光。这里,布依族村寨的民歌,小打音乐,“打勾”等民族艺术活动会给游人带来美好的精神享受,将发展乡村旅游农家乐与布依风情结合起来,推动旅游业的发展。
普安崧岿寺
崧岿寺位于普安县城北十五公里的罐子窑镇谭家湾崧岿山顶。黔滇古驿道经此而过,该寺始建于明代中叶。崧岿山周围有五条似龙的山岭环绕,俗称“五龙观”清顺治年间,曾人善权云游至此,取青松高大挺拔之意,改称“崧岿寺”,1985年12月,州人民政府公布为州级保护单位,2007年被省政府公布为省级保护单位。目前,该寺为普安县保存得比较完好的一个寺,被列为全州十八景之一。
位于县城西南郊,为人工湖泊,湖容量134万立方米,景区面积约1.8平方千米,始建于1959年。景区三面青山环抱,四时松柏长青,湖水清澈透明。主要景点有望湖崖、螺蛳湾、水怪石、青漪桥、湖心岛等处。
姓名简述姓名简述姓名简述姓名简述革命烈士民国官员革命先驱易飞熊清朝武将
{{each(i, video) list}}
{{if list.length > 8}}
查看全部 ${list.length} 期节目
{{if _first}}
内容来源于
百科兴趣圈
{{if list && list.length}}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英语说明文怎么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