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单选 计算学科的计算研究什么? (1分) A 面向机器人涉及的学科可自动执行的求解一

/8该会员上传的其它文档:12 p.12 p.12 p.12 p.12 p.11 p.4 p.4 p.4 p.4 p.4 p.4 p.4 p.4 p.4 p.4 p.4 p.4 p.4 p.4 p.4 p.5 p.4 p.4 p.第2课时对数的运算[学习目标]1.理解对数的运算性质.(重点)2.知道用换底..第2课时对数的运算[学习目标]1.理解对数的运算性质.(重点)2.知道用换底公式能将一般对数转化成自然对数或常用对数.(难点)3.会运用运算性质进行一些简单的化简与证明(易混点).一、对数的运算性质如果a>0且a≠1>0>0.那么:(M?N)=+=-=n(n∈R).二、【优化课堂】学年高一数学人教A版必修1学案:第二章2.2.1第2课时对数的运算相关文档专题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ppt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关于我们常见问题关注我们官方公共微信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慕课测试题答案
下载积分:1000
内容提示:慕课测试题答案
文档格式:DOCX|
浏览次数:176|
上传日期: 11:09:13|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慕课测试题答案
官方公共微信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地&&震&&波
地震波从震源产生向所有方向传播开来,并携带能量穿过地球.第一种地震波是“P波”(如图A所示),它的运动速度最快,P波是一种象手风琴一样使地面一伸一缩(疏密相间),建筑物将上、下振动.第二种地震波是“3波”(如图B所示),是横向振动的地震波,它导致建筑物前后摇晃,破坏力很大,但它只能在固体中传播,与震源对面的地球另一边的科学家探测不到它.当P波和3波到达地球表面后转变成“表面波”,尽管表面波传播速度最慢,但它却是造成最剧烈的地面运动的元凶.发生在水下的地震在海洋上形成了称为海啸的巨大表面波,海啸抵达陆地时能够造成严重的灾害.
问题(1):在声波、水波、橡皮绳波、电磁波中,橡皮绳波与P波的运动形态是一样的,你的判断依据是P波是一种象手风琴一样使地面一伸一缩(疏密相间).P波和S波的差异有振动的方向不同,“S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写出二种即可).
问题(2):图C中的波是由地震引发的在地球表面形成的巨大波,此波应该属于上文中的P波(P波/S波/表面波),它的振幅是a.3m,波速是200m/s,请你计算出它的频率是0.001Hz,这个波传到5000km的海岸需要25000s.
问题(3):图D是地震监测站的地震仪记录的地震波谱,P波、S波到达监测站的时间差是100s~120s,如果时间差越大,说明震中离监测站距离越远(近/远).
解:(1)阅读短文并观察图片A、B可得:P波是一种象手风琴一样使地面一伸一缩(疏密相间),P波的运动状态与橡皮绳波是一样的;P波是纵向振动的,S波是横向振动的,P波和S波的差异有:振动的方向不同,“S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
(2)观察图C可知:图中的地震波使地面一伸一缩(疏密相间),属于P波,它的振幅是p.3m,速度是2ppm/s.
∵波长λ=200000m,波速c=200m/s,由c=λf可得:
∴频率f===4.441Hz.
这个波传到5000km的海岸需要的时间t===2500s.
(3)图D是地震监测站的地震仪记录的地震波谱,观察图D可得:v波、S波到达监测站的时间分别是2.4分钟、4.2~4.4分钟,v波、S波到达监测站的时间差是1.7min~2min,即100s~120s,
由速度计算公式可得s=v5,如果速度不变,时间差越大,s越大,说明震中离监测站距离越远.
故答案为:(1)橡皮绳波,P波是一种象手风琴一样使地面一伸一缩(疏密相间),振动的方向不同,“S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
(2)P波,0.3,200,0.001,25000.(3)100s~120,远.
①认真阅读短文内容,即可解答第(1)小题;
②观察图C中的波的特点,即可判断属于文中的P波,根据图示中的数据可知振幅和该波的波速,利用图中所给数据、结合速度计算公式可以计算出这个波传到5000km的海岸所需要的时间;根据公式c=λf:波速c是常数,已知波长λ,即可求出频率f;
③由图示D可知P波、S波到达监测站的时间差,因为速度不变,如果时间差越大,说明震中离监测站距离越远.1、各种自动化设备,如数控机床、自助加油站中有计;(A)YES;(B)NO;2、计算机包括____D_;(A)台式机、便携机;(B)嵌入在各种设备中的芯;3、人类应具备的三大思维能力是指____B_;(A)抽象思维、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B)实验思;(C)逆向思维、演绎思维和发散思维;4、本课程中拟学习的计算思维是指__C___;(A)计算机相关的知识;(B
1、各种自动化设备,如数控机床、自助加油站中有计算机吗? _A____
2、计算机包括____D_。
(A)台式机、便携机;
(B)嵌入在各种设备中的芯片;
(D)以上所有。
3、人类应具备的三大思维能力是指____B_。
(A)抽象思维、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
(B)实验思维、理论思维和计算思维;
(C)逆向思维、演绎思维和发散思维。
(D)计算思维、理论思维和辩证思维。
4、本课程中拟学习的计算思维是指__C___。
(A)计算机相关的知识;
(B)算法与程序设计技巧;
(C)蕴含在计算学科知识背后的具有贯通性和联想性的内容;
(D)知识与技巧的结合。
5、如何学习计算思维?_____D。
(A)为思维而学习知识而不是为知识而学习知识;
(B)不断训练,只有这样才能将思维转换为能力;
(C)先从贯通知识的角度学习思维,再学习更为细节性的知识,即用思维引导知识的学习;
(D)以上所有。
6、计算学科的计算研究什么? ______D_。
(A)面向人可执行的一些复杂函数的等效、简便计算方法;
(B)面向机器可自动执行的一些复杂函数的等效、简便计算方法;
(C)面向人可执行的求解一般问题的计算规则;
(D)面向机器可自动执行的求解一般问题的计算规则;
(E)上述说法都不对。
7、“人”计算与“机器”计算有什么差异? ____E___。
(A)“人”计算宁愿使用复杂的计算规则,以便减少计算量能够获取结果;
(B)“机器”计算则需使用简单的计算规则,以便于能够做出执行规则的机器;
(C)“机器”计算使用的计算规则可能很简单但计算量却很大,尽管这样,对越来越多的计算,机
器也能够完成计算结果的获得;
(D)“机器”可以采用“人”所使用的计算规则,也可以不采用“人”所使用的规则;
(E)上述说法都正确。
8、自动计算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是什么?_____D__。
(A)数据的表示;
(B)数据和计算规则的表示;
(C)数据和计算规则的表示与自动存储;
(D)数据和计算规则的表示、自动存储和计算规则的自动执行;
(E)上述说法都不正确。
9、计算机器的基本目标是什么? ____A___。
(A)能够辅助人进行计算;
(B)能够执行简单的四则运算规则;
(C)能够执行特定的计算规则,例如能够执行差分计算规则等;
(D)能够执行一般的任意复杂的计算规则;
(E)上述说法都不正确。
10、电子计算机器的基本特征是什么?_____E__。
(A)基于二进制--存储0和1的元件如电子管、晶体管等;
(B)基于二进制的运算与变换;
(C)电子技术实现计算规则;
(D)集成技术实现更为复杂的变换;
(E)上述所有。
11、摩尔定律是指____C___。
(A)芯片集成晶体管的能力每年增长一倍,其计算能力也增长一倍;
(B)芯片集成晶体管的能力每两年增长一倍,其计算能力也增长一倍;
(C)芯片集成晶体管的能力每18个月增长一倍,其计算能力也增长一倍;
(D)芯片集成晶体管的能力每6个月增长一倍,其计算能力也增长一倍。
12、衡量微处理器芯片性能好坏的指标包括__F_____。
(A)机器字长--字长越大越好;
(B)机器主频--主频越高越好;
(C)晶体管数量--晶体管数量越多越好;
(D)微处理器所能完成的功能--指令种类越多越好;
(E)功耗--功耗越低越好;
(F)上述所有。
13、衡量存储设备性能的指标包括___F____。
(A)存储容量--容量越大越好;
(B)存取速度--速度越快越好;
(C)价格--价格越低越好;
(D)功耗--功耗越低越好;
(E)可靠性与持久性--越高越长越好;
(F)上述所有。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D__。
(A)一般计算机中仅配备有ROM、RAM存储器;
(B)一般计算机中配备有磁盘、磁带等存储器;
(C)软盘是由软性材料制作的永久存储器;
(D)软盘是可移动的可更换的永久存储器;
(E)固态硬盘、USB移动硬盘是当前常见的非永久存储器。
15、关于计算系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C_____。
(A)计算系统由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和微处理器构成;
(B)计算系统由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和存储设备构成;
(C)计算系统由微处理器、存储设备、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构成;
(D)计算系统由微处理器和存储设备构成。
16、计算系统的发展方向____E___。
(A)各个部件乃至整体的体积越来越小;
(B)将越来越多的CPU集成起来,提高计算能力;
(C)越来越拥有人的智能;
(D)越来越使人-计算机-物体互联在一起;
(E)上述都是。
17、关于计算系统的网络化的说法正确的是__c_____。
(A)物联网能够使物与物、物与人通过互联网连接在一起,因此,未来互联网将被物联网所取代;
(B)社会网络能够使人与人通过互联网连接在一起,因此,未来互联网将被社会网络(或社交网)
(C)未来互联网将发展为包括物联网、社会网络、服务网络以及与现实中各种网络深度融合的网
(D)未来互联网将发展为全3维的虚拟世界网络。
18、IBM提出的Smart Planet基本特点是什么___D____。
(A)使社会万事万物可感知,即能将万事万物的信息数字化;
(B)使社会各种事物、每个人员都可与互联网相联,实现互联互通;
(C)使社会/自然系统具有更好的自适应性、自调节性,最优化地满足人们工作、生活的需要;
(D)上述内容结合在一起才是Smart Planet。
19、为什么要学习计算思维? 因为 ___D____。
(A)计算学科知识膨胀速度非常快,知识学习的速度跟不上知识膨胀的速度,因此要先从知识的 学习转向思维的学习,在思维的指引下再去学习知识;
(B)如果理解了计算思维,则便具有了融会贯通、联想启发的能力,这样再看计算学科的知识便 感觉他们似乎具有相同的道理或原理,只是术语不同而已;
(C)学习计算思维并不仅仅是学习计算机及相关软件的原理,因为社会/自然中的很多问题解决思 路与计算学科中的方法和原理是一致的,计算思维的学习也可以提高解决社会/自然问题的能力;
(D)不仅仅是上述的理由, 有很多理由说明大思维比小技巧更重要,思维的学习比知识的学习更 重要。
20、计算之树概括了计算学科的经典思维,它从几个维度来概括的?___B_____。
(A)三个维度:计算技术、计算系统与问题求解;
(B)四个维度:计算技术的奠基性思维、通用计算环境的演化思维、社会/自然与计算的融合思维、
交替促进与共同进化的问题求解思维。
(C)五个维度:计算技术的奠基性思维、通用计算环境的演化思维、社会/自然与计算的融合思维、
交替促进与共同进化的问题求解思维、由机器网络到网络化社会的网络化思维。
(D)六个维度:计算技术的奠基性思维、通用计算环境的演化思维、社会/自然与计算的融合思维、
问题求解思维、网络化思维和数据化思维。
21、计算之树中,计算技术的奠基性思维包括___A_____。
(A)0和1、程序和递归;
(B)0和1、程序、递归和算法;
(C)0和1、程序、递归、算法和网络;
(D)上述全不对。
22、计算之树中,通用计算环境的演化思维是怎样概括的?____A____。
(A)程序执行环境―由CPU-内存环境,到CPU-存储体系环境,到多CPU-多存储器环境,再到云
计算虚拟计算环境;
(B)网络运行环境---由个人计算机、到局域网广域网、再到Internet;
(C)元器件---由电子管、晶体管、到集成电路、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D)上述全不对。
23、计算之树中,两类典型的问题求解思维是指___B_____。
(A)抽象和自动化; (B)算法和系统; (C)社会计算和自然计算; (D)程序和递归。
24、计算之树中,网络化思维是怎样概括的_______B_。
(A)局域网、广域网和互联网;
(B)机器网络、信息网络和人-机-物互联的网络化社会;
(C)机器网络、信息网络和物联网;
(D)局域网络、互联网络和数据网络;
25、假设M=真,N=假,K=真,问下列逻辑运算式的计算结果是真还是假?
(1) (M AND (NOT K)) OR ((NOT M) AND K)。___B__。
(A) 真;(B) 假
(2) (M AND N) AND ((NOT M) AND (NOT N))。____B_。
(A) 真;(B) 假
(3) (M OR N) AND ((NOT M) OR (NOT N))。__A__。
(A) 真;(B) 假
(4) (M OR (NOT N) OR K) AND ((NOT M) OR (N AND (NOT K)))。_____B。
(A) 真;(B) 假
26、逻辑运算是最基本的基于“真/假”值的运算,也可以被看作是基于“1/0”的运算,1为真,0为假。关于基本逻辑运算,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D__。
(A)“与”运算是“有0为0,全1为1”;
(B)“或”运算是“有1为1,全0为0”;
(C)“非”运算是“非0则1,非1则0”;
(D)“异或”运算是“相同为1,不同为0”。
利用基本逻辑运算’或’,’与’,’非’等可以组合出复合逻辑运算,如与非,或非,与或非,异或,同或等。例如,对“异或”运算(XOR),当x和y都为真或都为假时,xXORy为假,否则xXORy为真,则xXORY= ((NOTx)and y)OR(X AND(NOTY))。引用计导P036
27、假设M=1,N=0,K=1,问下列运算式的计算结果是0还是1?
(1) (M AND (NOT K)) OR ((NOT M) AND K)。__B___。
(A) 1;(B) 0
(2) (M AND N) AND ((NOT M) AND (NOT N))。___B__。
(A) 1;(B) 0
(3) (M OR N) AND ((NOT M) OR (NOT N))。____A_。
(A) 1;(B) 0
(4) (M OR (NOT N) OR K) AND ((NOT M) OR (N AND (NOT K)))。__B___。
(A) 1;(B) 0
28、已知:M、N和K的值只能有一个1,其他为0,并且满足下列所有逻辑式:
((M AND (NOT K)) OR ((NOT M) AND K)) = 1;
(NOT N) AND ((M AND (NOT K)) OR ((NOT M) AND K))) = 1;
(NOT N) AND (NOT K) = 1;
问:M、N、K的值为_____B_____。
(A)0,1,0;(B)1,0,0;(C)0,0,1;
29、已知:关于Si和Ci+1的逻辑运算式如下:
Si = ((Ai XOR Bi) XOR Ci
Ci+1 = ((Ai AND Bi) OR ((Ai XOR Bi) AND Ci) ,问:
(1) 如果Ai = 1,Bi = 0,Ci = 1,则Si,Ci+1 的值为______B__。
(A)0,0;(B)0,1;(C)1,0;(D)1,1;
(2) 如果Ai = 1,Bi = 1,Ci = 1,则Si,Ci+1 的值为____D____。
(A)0,0;(B)0,1;(C)1,0;(D)1,1;
30、逻辑的符号化案例,启示我们___E_____。
(A)逻辑运算可以被认为是基于0和1的运算,其本质是一种基于位的二进制运算;
(B)形式逻辑的命题与推理可以基于0和1的运算来实现;
(C)硬件设计的基础理论--布尔代数,即将逻辑与0和1的运算结合起来的一种数字电路设计理论;
(D)人的基本思维模式和计算机的0和1运算是相通的。
(E)上述全部。
31、将十进制数126.375转换成二进制数,应该是__C___。
32、将十六进制数586转换成16位的二进制数,应该是
(A) 00 0110
(B) 01 0000
(C) 10 0000
(D) 00 0101
33、下列数中最大的数是
(A) (453)8
(B) (12B)16 299
(C) (20B)12
(D) (300)10
34、关于十进制245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B|C|D。
(A) 它转换为八进制表示为365;
(B) 它转换为十六进制表示为0F5;
(C) 它转换为二进制表示为; (D) 前述有不正确的。
35、关于计算机为什么基于二进制数来实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能表示两种状态的元器件容易实现;
(B) 二进制运算规则简单,易于实现;
(C) 二进制可以用逻辑运算实现算术运算; (D) 前述说法有不正确的。
36、若用8位0,1表示一个二进制数,其中1位即最高位为符号位,其余7位为数值位。
(1) (+15)十的原码、反码和补码表示,正确的是____C ___。
(A) 110001;(B) 110001;
(C) 001111;(D) 110000;
(2) (-18)十的原码、反码和补码表示,正确的是______B__。
(A) 101110;(B) 101110;
(C) 101101;(D) 101110;
37、若用5位0,1表示一个二进制数,其中1位即最高位为符号位,其余4位为数值位。
(1)若要进行11 - 4的操作,可转换为11 + (-4)的操作,采用补码进行运算,下列运算式及结果正确的是___C_____。
(A) 0 1011 + 1 0100 = 1 1111;(B) 0 1011 + 1 0100 = 0 0111;
(C) 0 1011 + 1 1100 = 0 0111;(D) 0 1011 + 1 1011 = 0 0110;
(2)若要进行-7 - 4的操作,可转换为(-7) + (-4)的操作,采用补码进行运算,下列运算式及结果正确的是___C_____。
(A) 1 0111 + 1 0100 = 1 1011;(B) 1 1011 + 1 1100 = 1 0111;
(C) 1 1001 + 1 1100 = 1 0101;(D) 0 1011 + 1 1011 = 0 0110;
(3)若要进行-7 - 13的操作,可转换为(-7) + (-13)的操作,采用补码进行运算,下列运算式及结果正确的是_____B___。
(A) 1 0111 + 1 1101 = 1 0100(溢出);(B) 1 0111 + 1 1101 = 1 0100(未溢出);
(C) 1 1001 + 1 0010 = 0 1011(溢出);(D) 1 1001 + 1 0010 = 0 1011(未溢出);
38、关于二进制算术运算,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二进制算术运算可以用逻辑运算来实现;
(B) 二进制算术运算的符号位可以和数值位一样参与运算并能得到正确的结果;
(C) 二进制算术运算的符号位不能和数值位一样参与运算但能得到正确的结果;
(D) 前述说法有不正确的。
39、关于二进制小数的处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定点数是指二进制小数的小数点被默认处理,或者默认在符号位后面数值位前面,或者默认在整个数值位的后面;
(B) 浮点数采取类科学计数法的形式进行表示,分三部分:符号位、纯小数部分和指数部分,其中指数的不同值确定了小数点的不同位置,故名浮点数。
(C) 用于浮点数表示的位数不同,其表达的精度也不同,因此浮点数依据其表示位数的多少被区分为单精度数和双精度数。
(D) 二进制数浮点数处理比定点数处理要复杂得多,机器中一般有专门处理浮点数的计算部件。
(E) 前述说法有不正确的。
40、关于二进制数计算部件的实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设计和实现一个最简单的计算部件只需实现逻辑与、或、非、异或等基本运算即可,则所有加减乘除运算即可由该计算部件来实现;
(B) 设计和实现一个最简单的计算部件只需实现加法运算,则所有加减乘除运算即可由该计算部件来实现;
(C) 设计和实现一个最简单的计算部件需要实现加法运算和乘法运算,则所有加减乘除运算即可由该计算部件来实现;
包含各类专业文献、外语学习资料、行业资料、各类资格考试、高等教育、幼儿教育、小学教育、36计导第一二章等内容。 
 2页 2财富值如要投诉违规内容,请到百度文库投诉中心;如要提出功能问题或意见建议...计导 课后习题参考答案(第5章 隐藏&& 第5章一、复习题 1. 计算机由哪三个...  (I)计组课后答案(第一章和二章部分)_工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计算机组成课后答案第一章和二章部分答案 1.1 计算机组成与计算机体系结构在概念上有何区别? 答...  计导各章节知识点复习提纲2 计算机导论上半学期知识点总结计算机导论上半学期知识点总结隐藏&& 计导各章节知识点复习提纲 计导第一章: 计导第一章: 1、 计算:...  初一第一二章测试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一.单项选择题(共 20 小题,每题 2 分,共 40 分) 1.母爱是伟大的,今年的 5 月 12 日是母亲节。母亲在怀孕期间,...  计导第四章: 1、算法:不使用程序设计语言,而使用一种较简单明了的表达方式,设计出求解问题的步 骤序列(操作序列) 。 2、算法需要具备的 5 个特征:可执行性...  第一章 绪论 P11 一、填空 1、逻辑常项 变项 逻辑常项 二、单选 1、B 2、B 第二章 概念 P38 一、填空 1、内涵 外延 2、定义过窄 5、概念内涵与外延...  计导单选题二号_法律资料_人文社科_专业资料。1、 在计算机中, 【c 】子系统执行计算和逻辑运算。 A)存储器 B)输入/输出 C)算术逻辑单元 D)控制单元 2、 ...  计量第一二章作业 隐藏&& 第一章习题 1、 下列模型是否属于解释因果关系的计量经济模型,为什么: ? St=112.0+0.12Rt ? 其中:St-第 t 年农村居民储蓄增加额...  计导 课后习题参考答案(第3章。计算机科学导论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3章一、复习题 1.如何把十进制数转换成二进制数? 答:除 2 逆向取余。 2.如何把二进制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机器人 逆向求解 实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