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大部分中国人对白人有着强烈的自卑感测试

没有产生世界一流大学的土壤更让人揪心_觅尔_天涯博客
尽力说出自己想说的话,与朋友们交流,会让自己更加快乐。.cn
今日访问:[$DayVisitCount$]
总访问量:2554220
开博时间:
博客排名:485
(3234)(394)(259)(88)(237)(63)(34)(205)(15)(73)(48)(91)(241)(106)(438)(425)(156)(89)(98)(98)(94)
(1)(5)(18)(29)(29)(29)(31)(29)(30)(32)(22)(28)(27)(30)(22)(31)(31)(29)(29)(28)(22)(26)(24)(23)(24)(21)(28)(27)(23)(27)(30)(22)(13)(29)(27)(24)(27)(29)(28)(23)(29)(29)(26)(26)(26)(27)(25)(26)(29)(29)(29)(31)(24)(30)(30)(27)(28)(24)(29)(31)(28)(28)(21)(25)(23)(24)(25)(24)(24)(28)(23)(23)(28)(20)(21)(23)(26)(29)(32)(31)(15)(30)(30)(32)(31)(31)(31)(32)(30)(36)(37)(41)(57)(86)(79)(83)(89)(77)(30)(37)(22)(23)(18)(12)(14)(18)(15)(28)(3)
  没有产生世界一流大学的土壤更让人揪心  来源:红网 作者:邓为         “中国目前没有世界一流大学。”做客华中科技大学“科学精神与实践”讲座的北京大学原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许智宏如是说。(日《长江日报》)    记得2004年的中外校长论坛上,在任的许智宏校长表示“北大何时能建成世界一流大学,我还无法给出一个确切的时间表”,如今以卸任校长身份感叹“中国无世界一流大学”,也是发自肺腑的感言。在国内众多大学争相创办“世界一流大学”的喧嚣中,许智宏院士的这个表态是可贵的冷静和坦诚。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是近百年来几代中国人的梦想,但实事求是地讲,不论是从学术声望还是国际权威排名,中国这么大的国家,没有一所“世界一流大学”,不仅是一种遗憾,更是横亘在无数国人心头的痛楚。为什么中国出不了世界一流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的丁学良博士曾经在其著作《什么是世界一流大学?》中提到,要想成为世界一流大学,需要三个条件:一是物质实力,二是制度,三是精神气质。    与世界一流大学相比,毋庸讳言,我们的高校,这三个条件还差很多。其实,就物质实力而言,尽管国内大学的教育拨款和投资尚无法与世界一流大学相比,但与曾经的西南联大、民国时期的北京大学相比,早已是天上地下之别。事实上,世界银行教育主管JamilSalmi通过研究世界各大洲的主要大学发现,“仅仅有钱是远远不够的,世界上最贵的几所大学如乔治华盛顿大学、肯阳学院、巴克乃尔大学、瓦萨学院和萨拉劳伦斯学院都不是世界一流大学”。许智宏院士在此次演讲中表示,“一流大学是拿钱堆出来的”,这样的结论,未免太过于武断。    因此,成为世界一流大学,更重要的是学术自治的制度和大学独特的精神气质。换言之,这也恐怕正是目前国内一流大学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所在。在当前,官学暧昧的迹象比比皆见,搞行政成了多数教授的追求,行政权力影响和主导着学术尊严与自由,官学一体成了中国大学的独特风景和典型特色。在这种情况下,学术失范和腐败行为竞相产生。即使在国内一流高校,这样的丑闻也屡见不鲜。事实上,国内的一些高校尽管在论文数量、研究成果、招生人数以及博士数量等方面都达到了国际一流,但其学术数据泡沫、研究成果严重重复及低效,学生培养质量难尽人意等方面的问题,仍是制约大学向前的掣肘。    按照丁学良博士的说法,世界一流大学,就是“人要来自五湖四海,派要出于三教九流”。反思起来,现阶段中国的大学缺乏的不正是这种大学精神吗。这也正是温总曾经提到过的,“一所好的大学,在于有自己独特的灵魂,这就是独立的思考、自由的表达。千人一面、千篇一律,不可能出世界一流大学。大学必须有办学自主权。”实际上,有这样独特灵魂的大学,才有希望成为世界一流大学,也才能直面回答“钱老之问”。    许智宏院士坦言,“一所大学何年何月成为世界一流并不重要。如果大学的土壤变得非常肥沃,总有一天诺贝尔奖会在中国出现。”是的,如果国内的大学尚且停留在竞相盖大楼,学术自治让位于行政主导,学术失范变得见怪不怪的通病中,这样的机制和土壤,恐怕永远也培养不出世界一流大学。没有世界一流大学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产生世界一流大学的土壤,这才是最让我们揪心的。     分类: |
共2页/53条记录 首页 上一页 1  我这么说大家可能不服,甚至还骂这是我自己的事,不要拉上大家。  当今世界,最优待外国人的国家就数中国了,以至于连中国人都想做外国人了。 因为老外受优待,自然就成了高大上的代表,所以请洋人来拍广告,商品就显得有档次了,用洋人做的节目收视率就高了,学校里请个洋教师,就有国际范了,混个洋文凭,身价就高了,公司里有个洋员工做摆设, 跟对手谈判腰杆就硬了,嫁个洋老公,尾巴就翘上天 了,等等!总之在中国只要沾上洋气,你就牛逼了,土鸡也能变凤凰。  所以很多中国人就想沾上洋味,以抬高身价,有条件的人,比如明星、富豪、官二代等,能入外籍的就入外籍,不能入外籍的就花天价买绿卡,要不就赴外产子,部分女性则不顾一切的傍老外,什么年龄、长相、收入等等都不管了,只要是老外就OK,那怕是黑人和阿三都没问题,这些行为不是自认低人一等吗?   但奇怪的是这些拥有外籍或绿卡的人,并不离开中国,只是谋个老外身份渡层金,然后在同胞面前秀优越,赖在中国捞钱,近年有些嫁老外的女人也不想走了,而是招洋乞丐上门吃软饭,在中国抢吃抢住,这无异于引狼入室,鸠占鹊巢。  总怪中国对外国人太过尊重,只要是洋人,在中国都是贵宾,享受超国民待遇,像丢个包、丢个手机、丢本护照这样鸡毛蒜皮的事,中国都会认真处理,连中国人都未能享受这种待遇,当官的见到洋人也是客客气气,是笨蛋都知道选择做什么人啊!致使社会上崇洋媚外之风尽吹,受利益驱使造成的社会现象,正在动摇国人的向心力,所以优待洋人的国策该修改了,否则再这样下去就没有人爱国了。  其实亚洲人或多或少都有“恐洋症”,只有中国有能力治好大家的病,如果中国这样不争气的话,连港台同胞都会小瞧我们,有谁愿意跟被自己看低的人为伍呢?
楼主发言:179次 发图:0张 | 更多
  其实港台同胞在大陆的待遇跟外国人基本相同,导致他们自认为身份比大陆人高贵,打心里看不起大陆人。
  国民党奴化的结果吧!  蒋介石不就是一条十足的洋奴吗?
  @夏雨冬眠  1840年被西方打趴下之后的遗毒至今。。。。。。。。  有时候连一些治不孕不育的山寨医院都请个洋鬼佬装什么  医学专家吹自己多行。。。  哎。。。
  我觉得外国人一身汗毛长的象猴子,感觉他们还没进化好。  
  1949年建国以后,国人的灵魂还没真的站起来!  白人至上主义遗毒依旧存在
  归根结底是穷,内心自卑感,这几年慢慢好转,平常心看待就好
  我们不要仰视白人,也不要歧视黑人,不要妒忌比我们富有,也不要轻薄比我们贫穷,做到这一点就不会有自卑感了,然后再把这种观念传给下一代,我们民族就能保持平常心了。
  我就没啊,我还有点鄙视他们。说起我在澳大利亚的表哥,一提起老外就骂他们猪,又懒又笨的。  
  小时候总觉得外国人智商不如我 长大后明白原来外国人也聪明
  之前不是有个实验么,害怕的基因是会遗传的
  因为你矮,自然谁都比你高人一等啦!
  记不记神舟飞天的时候,央视的报道:故意去问那此白皮国家的官员.对于中国的神舟飞天什么样,别人肯定要赞赏了。丢不丢人呀!管他们说什么,他们算个屁!才两百年刚翻身的野蛮人是个什么东西。
  毛时代大陆人精气神最好,看那时的照片就能看出来,意气风发,斗志昂杨,挺胸抬头做主人。可惜后来文革就不行了。
  国内自卑狗太多了,随便哪个新闻下面评论都要喷一下中国  
  跟从小的教育不无关系  很多老师或者父母都潜移默化的给你讲外面福利多好,科技,医疗多发达  尤其是教育这一块,很多人不满国内的教育,羡慕国外的教育  加上要有亲戚朋友在国外回来,都感觉人家高大上  便会自然的形成媚外的心态  再加上不管出现或有了什么成就,甚至生活,美食,总是去调查看老外的看法
  @黑浴巾香
15:29:00  国内自卑狗太多了,随便哪个新闻下面评论都要喷一下中国  -----------------------------  这几年宣传的确实不行,与时代和大众有点脱节,应该反思
  外国很先进,小时候老师就教育我们努力学习,将来学习外国的先进科学知识报效国家。  
  高度怀疑这是跟台湾学的。
  我还有点鄙视他们,包含,港灿,井湾,黑鬼,洋奴,棒子,可以看得起的就是本子了。
  因为你们没有揍过他们
等什么时候 揍一顿
就可以了 其他的 全面谈
战争的 耻辱
就得 用战争 洗涤
其他的 没有用
  台湾也一样,以前看了一个台湾综艺节目,请了几个在台湾长大的混血,都是欧美人长相。然后主持人问其中一个,你长这个样子,在台湾有什么不方便吗。那混血洋洋得意地说,他开机车不戴头盔,警察看见了不敢拦。主持人听了面面相嘘,一脸尴尬
  那是有些人,不能代表所有,比如说美分就会觉得中国人低人一等,包括他们
  不仅仅是自卑的问题,中国人坑中国人,信用也出了问题,如果在市场上买东西没有任何防范心理,也不会这么严重。
  低人一等只是表象,归根结底是中国的科技、经济、人文素质与发达国家还有一段距离!  
  根本就是你们自己再自卑(文化越高,越有这种感觉),有句话说的很好,中国政府怕老外,老外怕百姓,百姓怕政府,好好体会,其实中国百姓就压根儿没有对外的自卑,就是中层,高层部分人的的骨头是软的,永远站不起来  
  劣等民族狗奴才。去他妈的。  
  和外国人打交道不是一次两次了~没觉得哪里低人一等~~关键是您自己怎么想……
  @yesen6s
18:06:00  和外国人打交道不是一次两次了~没觉得哪里低人一等~~关键是您自己怎么想……  -----------------------------  和地域,经济水平,教育有关系
  地狱里的人自然会仰视天堂里的人,  
  看标题,你又在损蛙类的,还好人家不承认是中国人  
  你学会平等看待问题的时候,这个问题就不存在了.
  那是你自己吧?  本人94年,就把“日商岩井”(很大的日本公司)广州分公司总经理臭骂一顿。  同年还把5000多人的香港大陆公司总经理的香港儿子臭骂一顿。  对方都是一言都不敢发。  而且都对本人职业毫无影响。  原因其实主要是对方有看不起大陆人的苗头。
  别鸡鸡逗了,好多人是因为中国在国际上总被抹黑,想对外国人好点,回去也宣传下中国文化。结果就是这么给脸不要脸。在国外的很多华人因为谦虚谨慎,行事作风没有白种猪那么嚣张,就说中国人抬不起头。  呵呵了,要说战争,中国人打了五千年的仗。还真以为中国人怂啊。越是平时内敛的人爆发起来越可怕。这点道理都不懂,白种猪也是白文明了几百年。
  只从外国人敢在中国污辱中国人的后果什么再看外国人在港台污辱湾湾和港人时是什么就可以什么叫说低人一等了,在大陆你外国人污辱中国人后果就是一轮暴打,你在湾湾和香港外国人可以很安全的离开,并且还敢一个人面对一车人或一群人打他想打的人,就知道什么叫低人一等了
  等90 00成长吧!大国自信需要这两代人完成。毕竟几百年内忧外患,再加上西方经济文化的主导性,想要彻底根除,很难。一个人体魄有力才是自信的开始,这是修内在,国家也一样。有了自信能打破西方神话,这是破除群体心结的开始!607080做了多少年的破冰,奈何时代环境所限,彻底打破它!就看这20到30年了!  
  因为它们是支那人啊…  
  中国人的尊严被侵略者也抢走了。
  从来就没有过这样的感觉!反感哪些“有些人”!
  很少北方人会这样
  低人一等这话怎么说的?  让利确实看不惯!  这是香港和呆湾人的想法吧?  看样子辫子确实还是存在于某些人心中,等咱们去帮忙剪!
  我们要过几代富裕的日子 就会很大改观了 现在仍须努力
  你这不是种族歧视吗?我最讨厌两种人了:种族歧视的人和黑人
  民族悲观论,民族失败论等负面观念在作怪。  要改变这样的观念,只能靠中国整体的优质化发展。
  丢个自行车试试
  跪着仰望别人,别人当然看起来高大啦
  我觉得没有吧,广告上用洋人是因为洋人五官立体,而且成本没有中国明星贵,再就是之所以有人觉得比洋人低一等,我觉得是交流上的障碍,我从没觉得外国人比我高等!!
  中国的电影电视剧广告很多都把洋鬼子宣传的高大上,很多现代都市影视剧基本上都有红酒、西餐厅、咖啡馆、婚纱店、教堂、哈佛海归、美国等元素,有的直接去国外取景,布拉格、巴黎、西雅图、纽约都是直接命名,太多这样的影片了。其中美国这个元素出现的最多,好像离开美国元素就拍不出现代剧一样。中国观众在这种潜移默化下,不媚外才怪。  
  我们在台巴子面前案首挺胸就够了
  人与人之间要保持平等才能获得尊重,当然必要的礼貌还是要的。  感觉地位低于外国人是部分缺少自信的中国人,需要从提高个人素质做起,这是少数,毕竟一个十多亿人口的国家,人们水平难免参差不齐。
  因为很多人没有独立人格,特别是健全的独立人格。在中国需要更大的努力才能建立完整人格。具体原因不谈了,但毫不影响我热爱中国。
  你自己这么觉得,从你想这个问题就说明你自卑了,都是两个肩扛个胎袋,我还是看中国人更顺眼。中国国民特性本就较内敏那种,这不牵涉自不自卑那种。我就奇怪了,在中国人自己的地盘,熟络的同胞也不少,自卑个鸟啊。终究还是心态问题。
  需要时间来解决。
  那天喜来登来了一群日本游客,我发觉他们的样子和个子。哎!徐福的基因都浪费了,只感觉这些人真的在中国人面前算是二类。
  俺怎么绝得俺高出倭人和韩人好几等呢,,,中国人到哪都自信,大国无畏,,不像倭人,到哪个国家都谨小慎微,生怕违反当地风俗
  我94年的,并不觉得欧美人就高大上了,平常心吧  
  政府有很大的责任,政策 应该改改了
  社会氛围所致,而主流的六七十年代人都是在日杂美分的洗脑舆论中成长的,但这代人撑起了中国的崛起。九零零零成长后局面绝对不同,拭目以待。
  @夏雨冬眠   因为他们只想到了西方的强,数以万计的外国人里只有少数外国友人(个体)帮助中国,难道我们就要忘记他们多数人血淋淋的侵华史?  对待洋鬼子,一个字:杀!  中国人眼里,世界只有中国和外国!(我很认同)  所以长时间都是中国单挑全世界,每个洋鬼子都想从中国身上剪下一撮可以致富的羊毛!
  想想台湾人为什么当了美狗还沾沾自喜,觉得比一般中国人都高尚,你就知道中国很有些自卑感重的人群。
  伪命题
  中国的文化如此,待客之道。我们家就是,家里来了亲人,客人,爸妈的好朋友。我爸妈都会拿出来好吃的分享,平时我们都吃不到的。并不是什么矮人一等,既然来了,都是客。对你们好,你们认为我们傻,哎~  
  这需要几代人的努力,和国家强盛做后盾,改革开放初期不是有个苦涩的注意国际影响的笑话么?一对谈恋爱的小青年,男孩被一个黑鬼绑起来,女孩被黑鬼强暴了,完事之后,黑鬼走了,女孩给男孩松绑,男孩非常气愤,拎起搬砖就要追上去干,女孩在后面喊:注意国际影响~~。其实我们国家对待外国人真的过于好了,国货只要是出口的就保证质量,内销的就随便做做。。。╮(╯▽╰)╭
  放屁,中国人早就没有了这种心态,不要用一般汉奸的心态来说明中国人的心态,举几个特殊的例子就想混淆我为普遍情况,这是什么居心?
  没感觉  
  那是你自己这么认为。
  阿三表示不服
  最讨厌介绍外国人时说什么外国朋友、国际友人。  
  别代表我,我没有那种感觉的  
  在一个180以上的老外面前,我170当然矮一点撒  
  没有仰视洋人的感觉,周围人也都是这样的心态,真的和老外接触,感觉他们就是些普普通通的人,没什么特别的。
  你这个标题起得不好,高人一等的理由是什么?低人一等的原因是什么?平等是什么能力!
  广东人做得好,直接叫他们鬼老,从词语上就贬低他们
  你说的是台湾人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如果一个人受到过度的欢迎,他就会从心里蔑视欢迎他的人。  就因为大陆的人都是以那种仰视的角度看港台,导致港台人内心膨胀,看不起我们。 说到底是我们自己作践。
  金坷垃的广告都是请的洋人,哈哈
  你要怎么说 全日本都是奴才。
  刚开放的时候国外确实先进,加上西方的宣传,而且又有招商引资方面的考虑,所以对老外礼让三分。现在不行啦,很多企业,单位都知道了很多老外是怎么回事,很多留学生都存在猫腻,都学精啦,哪里有那么好骗?  
  这都是台巴子抹黑造成的
  歪果仁看我们还觉得自卑呢,5大流氓才是平等看待!
  呆弯人不要用简体字
  在酒吧和老外打架也不是一次两次了,基本上都把他们从鸭绿江赶到了釜山。最让我齿冷的是一些女孩子,实在是,哎,没法说。
  从没觉得  
  没有这么觉得,一般看到跪舔洋大人极度鄙视  
  上行下效。  
  历史遗留问题,慢慢会好的。我是93年的,我们这一代这个问题已经改善很多了  
  我们九零后就不会啊,我们学过他们的语言,了解他们的历史,他们在我眼里就是普通人,有好有坏,可以当朋友,顶多可能打架打不过,哈哈
  你是这样的感觉?反正我没有
  皇汉主义教育缺失,没有了理念。  民族虚无论,搞得大家不知道为谁而战。  现在的自干五,大部分都是民族主义者。皇汉占一半。  不管是极端的,还是潜意识的。
  對,中國人崇洋媚外也是實話,奴性也是有的  
  十年前,说起港澳台,大陆人还有向往之心,现在么,就是那样!现在,对欧美,大陆人还是有向往之心,十年后,估计也是那样!  
  人性都一样  对韩国朝鲜越南有好感,感觉很亲切
使用“←”“→”快捷翻页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为何 中国人喜欢写到此一游, 和中国人喜... | 问答 | 问答 | 果壳网 科技有意思
为何 中国人喜欢写到此一游, 和中国人喜欢死后留名千古 是一回事不?
+ 加入我的果篮
首先,不只国人会想“到此一游”,会想留名千古。可以这么说,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楼上很多同学已经提供案例,更多案例也是很容易遇到的,我就不多举了。这是因为生命总是恐惧于自己无名的消逝,而总想获得一点点证明的痕迹。 从心理学上看,如阿德勒在《儿童的人格教育》中所说,“儿童生而自卑,因自卑而求超越。于是,儿童有了生活目标,他想变得伟大、完善和超越。”这虽然是针对儿童教育说的,但是大人也同样适用。这种“自卑”是一种生存的无能感,不完全等同于一般意义上的自卑——不过,后者正是儿童期未能超越自卑的后遗。因为在最初,儿童的自卑不是具体的自卑,生活目标也不是具体的生活目标,而是一种无意识形成的心理感觉和生活方向感,是一种摆脱无能感(超越自卑)的愿望,一种朝向某个状态的方向感。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社会化程度的提高和人格体系的建构,最终,儿童会拥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所以,一般意义的自卑就演化为具有某种对比而形成的自卑。不管是儿童原初意义的自卑还是一般意义的自卑,解决方法是获得优越感。 怎样获得优越感呢?证明自己的生命力,升华自己的生命力。孙悟空想证明自己一个筋斗云能翻出十万八千里,在擎天柱留下“齐天大圣到此一游”的标志,以此证明自己的生命力——虽然他依然没有出如来的手掌心——也就是以此超越自卑,获得优越感。人们旅行时刻下“某某到此一游”,同样也是为了获得优越感。不过,如果我们反过来问,这样的优越感证明了你怎样的生命力呢?比如你花着父母的钱跟着旅游团毫不费力地到达一个地方然后随着大流走马观花地看看,能证明什么生命力、升华什么生命力呢? 【补充】另外还有一些获得优越感的形式,我们可称为虚假的如优越感,比如阿Q精神——他并非真正的在事实上获得了优越,是在他自己的心里获得了优越感。这么说来,其实很多都是不同程度的虚假的优越。孙悟空如果仅仅是一个在如来掌心撒泡尿的猴子,那就不会有西游记的故事了。但是孙悟空“留名青史”了,因为他经历九九八十一难,取得真经,证明和升华了自己的生命力。心理学上的优越感,升华到某种程度,就是哲学层面的意义感——生命的本质是什么?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如果你问孩子,你是一棵杂草还是一棵花朵?他们肯定会说,是花朵。我会对他们说,那么请努力地汲取养分,开出一朵花来,让世界嗅到你的芬芳。而有的大人会说,我不想追求什么卓越,平平淡淡才是真。其实,卓越和平平淡淡并不是反义词,卓越是一种内在的生命品质,而平平淡淡是一种外在的生活方式。不过很多大人混淆了二者,为自己的庸庸碌碌找到了借口。平平淡淡地生活,同样也可以卓越。比如一个捡破烂的老人,资助失学儿童,那他就不同于只捡破烂、得来的收入仅仅用于自己吃喝玩乐的人。他通过帮助别人,自己的生命力也得到了升华。总之,体现生命力的,可以是大事,比如说伟大的创造发明、丰富的精神财富;也可以是很小的事,小到只是让身边的人感到和你在一起非常幸福。也就是,微观地说,如果此生与你照面的人,能够说:生命中有你,真好;宏观地说,你的能量为社会带来了一些美好、幸福。生活可能富足、顺利,有时可能困苦、艰辛,但是无论怎样的遭遇,不要忘记自己的初心,不要忘记孩童时愿花开的愿望,不要忘记为什么上路,不要忘记问问自己,生命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因此不要逗留在高老庄,也不要一赌气就回花果山去哦,要不然也没有西游记啦!)为什么不在各个知识领域、到“缪斯的神殿”刻下到此一游呢?为什么不像弗洛姆在《爱的艺术》中所说的那样,学会成熟地爱,用“爱”在人们身上“刻下”“到此一游”呢?如果你为世界贡献了“芬芳”,那么你将会得到“留名青史”这个副产品、这是一种额外的奖赏。因此,“到此一游”与“留名青史”可能有着相似的心理动力,也可能完全不同。创造者、发现者刻字与游客在文物上刻字的区别,又是另一层面的讨论了。
第一次在果壳发言,甚至是第一次在网络社区发言,说得有点多……其实也是写给自己的。最近遇到了一些困难,想告诉自己,不要忘记上路的缘由、最初的愿景。把这些困难当作取经路上的妖怪吧! 【答@ 兄:可能是我的行文造成了一定的误解,“生命总是恐惧于无名的消逝”不应该是全文总括,而只是后半部分的观点。其实我讲的跟你是一个意思,同样有两个层面,只是我的行文问题和一定程度的个人倾向可能使第二个层面更触目了。我讲的第一个层面“人生而自卑”即人的无意识层面形成的自卑(这自卑跟一般意义的自卑内涵不太一样,也许可以称为生命的“空”“无”),使人想超越自卑、“确证生命力”,也就是对自身力量进行确证。 这种无意识地追求生命能量的确证,跟动物本能是相类似的,跟动物用尿表明某种领属、甚至繁衍冲动是相通的。这种冲动指向“当下”。而随着人的“社会化”成长,才有了“升华生命力”的领悟,这种生存领悟并不能单纯地称为“指向未来”,我更愿意称之为”向死而生“,它指向未来,却落在当下。这两个层面是并存的;第一个层面是先天的、生物的;第二个层面是后天的、社会的。由于生存领悟有分歧和深浅,因此第二个层面会千差万别。因此我说,同样的行为可能背后有着不同的原因,不同的行为可能有着相同的原因。而我谈到第二个层面时,带有了个人倾向性——这样的叙述可能不”科学“,但人文科学的一些领域本身就是阐释学,尤其是生存哲学。关于你说的文明与纪律的思想史这一点,我也赞同。不过,说到底,也是阐释学问题。】
古生物学博士生,科学松鼠会成员
(大概是)拜伦1811年刻于波塞冬神庙。周围一圈全是别的游客刻字。拜伦确实在1811年去了希腊,而且当时他还没出名。不过拜伦已经死了,我们没法问他究竟是不是他刻的……我拍的,加州Mt. Diablo公园里的一个小景点上的刻字。小图不太清晰,看原图非常清楚。所以……大概不是只有中国人才干这种事情?
楼上说的都很有道理,我补充几个。首先是载体。不是任何物件,大家都乐意去留名的,大家有冲动留名的大部分都是所谓的'永久物'。就冲这一点,就足以驳斥那种有关素质的骂名,这纯粹是生命的原初冲动啊,如果是尼采看到肯定会为你大声叫好的。弗洛伊德和艾利亚斯则会说,不让刻字就是文明对生命的规训和压迫。因此这首先是一个文明与纪律的思想史的问题。当然,文明有文明的理由。问题是,在中国文化的语境里,留名刻字也不见得是不文明,关键在于你的方式是否风雅。那么,用拙劣的笔法,仅仅刻上'到此一游'果然是不雅的了,因为劳苦大众或多或少都干过,劳苦大众都干过的事情怎么会是雅的呢。因此,这又是一个事关阶级品味的事情。最后是那个刺眼的'中国人'范畴。丑陋的中国人句式已经流行很多年,势必还会流行很多年。即便今上开始大谈和推行什么'三个自信',老实说,天朝宣传啥基本就是助长啥。因此,这又是一个有关民族觉醒的问题。........开始严肃谈人生。死亡是那必定会实现的约定。而名字则是你与这个世界的契约。文物是世界不朽的见证。在文物上刻下自己的名字,则含有两层冲动。一是希望表明我活着。在这点上我不同意。我觉得任何刻字的人,其实并不是恐惧无名的逝去,每个人都有觉悟死掉,甚至都能预感到自己终将无名而逝。所以刻字留念这种事情与其说是面向未来,还不如说是面向现在的,不是对未来的世界说我活过(人们能如此坚信和在意身后事情么?儒家当然是一个特例,但是其他大部分思想和宗教都告诉我们身后事情并不是自己能干涉的。),而是对现实在表明我正活着,我,作为一个只能感受到自身的存在,是真实而活生生的存在着。我的名刻在不朽之上就是见证----至于这个名是否能不朽就无法把握了,况且在我几乎能确定无人人都会有刻字的冲动下,我就更不确定自己是否能独占历史,也就更无所谓古希腊英雄式的不朽了。另外一个佐证是,并不是所有刻字都是刻名,许多刻字是不留名的,即便刻名也是祈愿或者留念性质,都不指向超越意义,而是现世的。二是无法遏制的控制欲。我们都有手欠的时候,这种控制不住的手欠就是控制,破坏的冲动。这当然也是因为人生而孤独造成的不安全感。我们一生都在寻找自己存在的证明,其中一个方法就是扩展自己的控制力。这个冲动相当原始,和狗狗看见电线杆就撒尿异曲同工。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其实就是一种性本能,一种繁殖和再生产自己的冲动。如果这条成立的话,男性刻字冲动会远大于女性。女性是默认会生产的性别,所以她们不会在这点上对自己产生怀疑,所以女性是大地的征象是有道理的,又扯远了。---------
文学个人主义者
齐天大圣到此一游!不能说是孙猴子教坏的吧。原始人就很喜欢这么做。上 西班牙4万年前的手印岩画 下 贺兰山岩画
电影媒体人、中二程序猿
只见贼吃肉 没见贼挨打么 只见大圣刻字 没见因此囚在五行山下500年么。。。书里写了乱刻不好。。
科幻,美剧,天文,物理,计算机C语言
不仅今人如此,古人也是如此。兴致来了,留下点记号(抑或和动物本能有关?像许多雄性动物在领地内撒尿,刻字留名的也多是男性吧)。如李白之流,游历名川大山,兴致来了就在石头上赋诗题词。但因人家有才,所以反而名垂千古,传为佳话,甚至留下一段故事在景点被后人津津乐道。我辈就不同了,XXX到此一游 =。=!!! 尽显粗俗鄙陋,纯粹破坏文物啊。
还真是设计师
你丫字好点也就算了,居!然!还!那!么!丑!开个玩笑,觉得这个是属于动物本能?跟狗到处撒尿标领地似的。。另外啊,建议这种人学下日文,这样又高端又能转移仇恨(大雾)
我到,我见,我胜——凯撒
啥都感兴趣的白丁
不只是中国人,全世界人民都喜欢到此一游。
E.E + C.S == E.S
自卑. 秀存在感.
。。。没这个兴趣,我对旅游区本身也没兴趣,虽然经常出国旅游,但是目标都是体会当地文化和当地人的美食,比如,绝对不是稻香村,全聚德这种,而是老北京,芥末墩这种,那些有到此一游欲望的人,旅游的目的是什么呢?
好奇大叔,好吧,已经大叔了T.T
几百年几千年后现在的文物或许不再是文物,但是当年的到此一游反而会成为文物呢。几千年前的文字,其价值不输现在甲骨文
和 抢沙发 一个意思
西游记电视剧看多了
动物本能吧,就跟狗狗在某地撒尿做标记是一个意思吧~都属于进化不完全的物种会干的事儿~
胡搞瞎搞胡搞瞎搞
老外又不懂汉字 怎么写“到此一游”?
歪一下楼。这个提问出来隐约就是把”到此一游"置于贬义。其实我比较好奇,究竟是因为什么,大众普遍倾向于认为在“文物”上留名属于素质低下。在文物本身那个年代,甚至它之后的数百年上千年, 普通人对它的定义应当都属于普通物体,最多算作是前人战斗过的地方。似乎只有现代人对这些文物赋予了超出其形本身的文化含义,历史意义等比较虚无的东西。如果是在某个偏僻的地方的山石上有人刻下了这种字,可能没有人会这么愤慨吧。可是也许那块山石比起这种人为界定的文物更加有历史价值呢?这样想下来,似乎人们对这种行为的愤慨,和这种行为造成的后果沾不上边,更加像是这样的情况:在一个人很多的地方,和自己同行的人突然大声说了一句自己认为很尴尬的话,或者撩起裤子就地拉了一泡屎。哪怕这事不是自己干的,也会突然有很尴尬,甚至尴尬到恼羞成怒的感觉。
软件工程专业,软件工程师
就是刷存在感,老子先于尔等来到此地。
证明自己来过。
Geek,Fantast
最近在读韩非子,外储说左上里面有两个故事,不妨说与大家听听:赵主父令工施钩梯而缘播吾,刻疏人迹其上,广三尺,长五尺,而勒之曰:“主父常游于此。”大意是:赵主父命令工匠使用带钩的梯子去攀登播吾山,在古代残存的石刻上面刻上稀疏放大的脚印,印痕宽三尺,长五尺,并刻上字说:“主父曾到此一游。”秦昭王令工施钩梯而上华山,以松柏之心为博,箭长八尺,棋长八寸,而勒之曰:“昭王尝与天神博于此矣。大意是:秦昭王命令工匠使用带钩的梯子登上华山,用松树柏树的树心做成博奕用的棋子,棋签子长八尺,棋子长约八寸,并且刻字说:“昭王曾经与天神在此下棋。”对应的经文如下:且先王之赋颂,钟鼎之铭,皆播吾之迹,华山之博也。然先王所期者利也,所用者力也。大意是:况且先王歌功颂德的诗赋,钟鼎上铭刻的铭文,都是和主父在播吾山上的遗迹,昭王在华山上制作的棋盘一样的假象。由此看来,先王所期求的是有利,所使用的是力气。大家看看故事就好,各种心理的、社会的、文明的层次的分析请看楼上。
室内设计师
很简单 因为刻字的不是名人 名人刻的说法就不一样了
神经生物学博士生,科学松鼠会成员
心理上是不是和狗狗在墙根树下洒尿同出一源?
"卓越和平平淡淡并不是反义词,卓越是一种内在的生命品质,而平平淡淡是一种外在的生活方式",超喜欢这句
后回答问题,你也可以用以下帐号直接登录
(C)2016果壳网&&&&京ICP证100430号&&&&京网文[-239号&&&&新出发京零字东150005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民族自卑感的相近说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