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石油类沙心布氏漏斗抽滤为什么四氯化碳滤不了

纯溴与四氯化碳还能发生萃取吗?溴和CCI4的混合物为什么不能用分液漏斗分离?这个反应的实质是什么?溴溶解到CCL4?
夏忻好萌1694
1 就叫溶解吧2 互溶阿3 对阿,不是化学反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氢氧化钠和溴的四氯化碳在分液漏斗中现象如题……震荡分层后上层有无颜色?分层后上层什么颜色?
yeFV27QJ79
无色,溴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了NaBr 和 NaBrO 和 H2O,这些在上层,四氯化碳密度大,在下层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氢氧化钠会与溴单质反应上肯定的,常温下生成无色的溶液:
3Br2 + 6NaOH = 5NaBr + NaBrO3 + 3H2O只有在0度以下才会生成NaBrO,所以主产物应该是NaBrO3+NaBr。充分反应后,上层为水层,颜色为无色;下层是CCl4层,由于Br2跑到水中反应了,因此也应该是无色的。...
扫描下载二维码我用红外分光光度法测水中石油类时,油水不分层,混合了是为什么?1mlHcl+7mlCcl4萃取不成功.
这存在两个问题,首先要确认取回的水样是正常的第二,油水不分层?肉眼假如可以看出不分层的话,你怎么知道哪些是油还是水样混有其他物质?第三,四氯化碳加到水样中后有分层吗,假如加入四氯化碳后没有分层的话证明水样不是水,而是能够与四氯化碳任意比例混合的其他有机溶剂.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delegate翻译过来是委托! 在C#中使用一个类时,分两个阶段。首先需要定义这个类,即告诉编译器这个类由什么字段和方法组成。然后(除非只使用静态方法)实例化
考虑是有表面活性剂测存在,或者是可溶于水的醇或者有机酸存在的原因。萃取一般萃取的不容易水的大分子有机物。意思是酒精就很难萃取。我是用四氯化碳来萃取水中的油类物质。也没有用酒精呢。中间就放了一毫升的盐酸。以前放了也没事的。这次不知道是怎么了?您能帮忙解答一下吗?...
扫描下载二维码红外光度法测定石油类的动植物油
一、填空题
1.《水质 油类和动植物油的测定 红外光度法》(GB/T)中包括
两种测定方法。
答案:红外分光光度法
非分散红外光度法
2.测定水中油类物质的萃取方法有
萃取法两种。
答案:直接
3.通过吸附剂来分离水中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的吸附分离方法有
法两种。 答案:吸附柱
4.测定油类物质的水样经萃取后,将萃取液分成两份,一份直接用于测定
,另一份经硅酸镁
吸附后,用于测定
答案:总萃取物
5.红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校正系数所需的标准溶液为
答案:正十六烷
甲苯(或正十六烷、异辛烷、苯)
二、判断题
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的测定 红外光度法》(GB/T)中所述的油类是指在
规定条件下能被四氯化碳萃取并被测量的所有物质,包括被溶剂从酸化的样品中萃取并在试验过程中不挥发的所有物质。(
答案:正确
2.水中石油类为烃类的混合物,其所含的烷烃类物质一般要比芳烃类物质少(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其所含的芳烃类物质一般要比烷烃类物质少。
3.水中油类物质要单独采样,不允许实验室内再分样。(
答案:正确
4.测定石油类和动植物油时,处理后硅酸镁和无水硫酸钠都必须保存在磨口玻璃瓶中(
) 答案:正确
5.测定石油类和动植物油时,萃取液用硅酸镁吸附后,去除的是动植物油等非极性物质。(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去除的是动植物油等极性物质。
6.测定水中油类物质,萃取时为防止漏液,所用的分液漏斗的活塞应涂少量凡士林作润滑剂。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所用分液漏斗的活塞不能涂凡士林作润滑剂。
7.采用直接萃取法萃取水中油类时,将20ml四氯化碳洗涤采样瓶后再移入装有水样的分液漏斗中,此转移过程中四氯化碳的挥发易导致测定误差。(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转移过程中四氯化碳的挥发不会导致测定误差
8.水样中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的含量较高时,应采用絮凝富集萃取法。(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应采用直接萃取法
9.测定水中石油类和动植物油,当水样中含 有大量芳烃及其衍生物时,应首先选用红外分光光度法而不是非分散分光光度法。(
答案:正确
10.红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石油类,用吸附法去除动植物油干扰时,如萃取液需要稀释则应在吸附后进行稀释。(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如果萃取液需要稀释,应在吸附前进行稀释。
三、选择题 1.
测定水中石油类会受到油品种的影响,当与标准油相差较大时 ,测定误差也较大。(
B. 红外分光光度法
C. 非分散红外光度法
2.《水质 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的测定 红外光度法》(GB/T)中规定,用于测定油类物质的样品如不能在24h内测定,采样后应加.
酸化至PH&2,并于2-5℃下冷藏保存。
3.测定石油类和动植物油时,硅酸镁作吸附剂使用前应置高温炉内.
℃加热2h进行处理。(
4.测定石油类和动植物油时,硅酸镁使用前应根据其重量,按6%的比例加适量.
,密塞,充分振荡数分钟,放置约12h后使用。(
B. 无水乙醇
5.非分散红外光度法测定水中石油类和动植物油,当取样体积为5L时,测定下限浓度为
6.非分散红外光度法是利用油类物质在近红外区
cm的特征吸收进行测定。(
7.非分散红外法测定水中油类物质,当油品中含
多时会产生较大误差。
8.红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油类,萃取剂四氯化碳使用前应进行检验,在Cm-1之间进行扫描,其吸光度不应超过
(1cm比色皿,空气池作参比)。
9.红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萃取物和石油类的含量,波数2930c m条件下测定的是
基团中C-H键的伸缩振动。
10.红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石油类和动植物油,试样体积为500ml,萃取液体积为50.0ml,使用光程为4cm的比色皿时,方法的检出限为
四、问答题
1.简述《水质 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的测定 红外光度法》(GB/T)中石油类的定义。 答案:在本标准规定的条件下,能被四氯化碳在萃取而不被硅酸镁吸附,并且在波数为-1-1
2930Cm,2960Cm和3030Cm全部或部分谱带处有特征吸收的物质。
2.简述《水质 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的测定红外光度法(GB/T)中动植物油的定义。 答案:在本标准规定条件下,用四氯化碳萃取,并且被硅酸镁吸附的物质。
3.简述红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石油类和动植物油中硅酸镁的处理过程。
答案:取60-100目硅酸镁于瓷蒸发皿中,置高温炉内500℃加热2h,在炉内冷至200℃后,
移入干燥器器中冷至室温,于磨口玻璃瓶内保存。使用时,称取适量干燥硅酸镁于磨口玻璃瓶内,根据硅酸镁的重量,按6%(m/m)的比例加适量蒸馏水、密塞,充分振荡数分钟,放置约12h后使用。
4.简述红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石油类和动植物油中直接萃取法的操作步骤。
答案:将一定体积的水样全部倾入分液漏斗中,加盐酸酸化至PH≤2,用20ml四氯化碳洗涤
采样瓶后移入分液漏斗中,加约20g氯化钠 充分振荡2min,并经常排气,静置分层后,经10mm厚度的无水硫酸钠层过滤于容量瓶中,用20ml四氯化碳重复萃取一次。取适量的四氯化碳洗涤玻璃砂芯漏斗,洗涤液一并流入容量瓶,加四氯化碳稀释至标线定容,并摇匀,将萃取分成两份,一份直接测定点萃取物,另一份经硫酸镁吸附后测定石油类。
5.简述红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石油类和动植物油中絮凝富集萃取法中絮凝富集的操作步骤。
答案:向一定体积的水样中加入25ml硫酸铝溶液并搅匀,然后边搅拌边逐滴加25ml氢氧化
钠溶液,待形成絮状沉淀后沉降30min,以虹吸法弃去上层清液,加适量的盐酸溶液溶解沉淀,以下步骤按直接萃取法进行。
6.非分散红外光度法测定水中石油类所使用的标准油有哪两种?
答案:污染源油(受污染地点水样的溶剂萃取物);或将正十六烷、异辛烷和苯按65:25:
10(V/V)的比例配制而成的混合物。
7.简述非分散红外光度法测定水中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的原理。
答案:非分散红外法是利用油类物质中的甲基(-CH3)和亚甲基(-CH2)在近红外区(2930Cm-1-1-1-1
或3.4un的特征吸收来测定水中油含量;将水样用盐酸酸化至PH&2,用四氯化碳萃取,萃取液用无水硫酸钠脱水后定容,分成两份,一份测定总萃取物的含量另一份经硅酸镁柱吸附,脱除动植物油等极性物质后,测定石油类含量。动植物油的含量则是以总萃取物与石油类含量之差来计算。
8.简述红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的原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布氏漏斗抽滤装置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