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野蛮王妃续写人“野”态

的这篇博文被推荐到此博主被推荐的博文:
乡野奇人之——邢白写
& 乡野奇人之——邢白写
&&&“南门有个张白刻,西门有个邢白写。”说的是昔日赵县城内南门村一个刻章的和西门村一个写字的。
“白”乃赵县方言土语,意思是白费力气,甘尽义务。张白刻有一手刻章的手艺,左邻右舍只要用到手章,给他送块刻章料,塑料、有机、牛角、木头各种材料都行,然后报上姓名就妥了,分文不取。那个时候,人们到银行取钱,或到邮电局取汇款处处离不了手章。张白刻的名气很大,城里人没有不知道他的。
与张白刻比肩齐名的当然就是邢白写了。邢白写叫邢绵泽。老头儿瘦高个子,长得鹤发童颜、道骨仙风,像民国小说里走出来的人物。
清末民初,邢家在西门村算是大户,良田十亩,宅院广大,家境富裕。其父邢老树,是个街巷上的体面人,他面容清瘦,长髯过胸,目光清朗。外出家门,手里必握一条漆得锃亮的拐杖,那拐杖到了他手里,少了老态龙钟之感,添了几分绅士派头。邢老树膝下有二子,长子邢栓之,读过私塾,练得一笔好字,做过衙门的师爷,后随儿子到外地生活,年代地址不详。次子邢栓勤即邢绵泽,绵泽或因栓勤这个名字土里土气的,走上社会后自作主张更改了名讳。他与其兄一样,也是读私塾,习大字,熟读五经四书。当时城内有“大哥大字,兄弟小字”的说法,意思是兄弟俩的字都写得十分地道。
邢绵泽生于民国元年,是老民国年间成长起来的人,经历过现代中国的风云岁月。自幼读私塾,读些《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幼学琼林》以及《龙文鞭影》之类的启蒙读物。除读书外,悬肘习颜体,练得一手好字。晚年后,一笔楷体写得炉火纯青,凡上门求字者一概有求必应,特别是过春节,村里家家户户张贴春联,又有哪家门上的对联不是出自他手?写对联自然也不取分文。时间长了,人们送他一个邢白写的绰号,邢老头自然知道是人们调侃他,但他喜欢这样的调侃,也喜欢以“白写”自誉。
民国17年,邢绵泽在县政府里做过书班这类小职员,做些监印、校对、誊写、收发等琐碎事情。当年,县里出了一宗绑票案,县长亲率一干人马,搜出了绑票的惯匪和人质,惯匪上报执行枪决,一名充当肉票的男孩临时交由邢绵泽和另一宝坻人张书忍看管,事后他们每人得到五元现大洋报酬。
后来,年轻的邢绵泽参加了国民党部队,驻防重庆。重庆解放后,作为国民党起义投诚人员,他参加了贺龙、邓小平指挥的解放军第二野战军部队。邢绵泽十分珍视这段经历,直到晚年,他手里还宝贝似的珍藏着50年代二野西南军区颁发的革命军人证明书。这份证件被他镶在玻璃镜框里,挂到墙上显眼的地方。我在他家见过这份证书,黄底勾蓝框,上端居中是八一军徽,军徽两侧各有一面军旗。颁证人赫然写着二野西南军区司令员贺龙和政委邓小平。
“文革”时,因证书上写有邓小平的名字,邢绵泽怕被人抄走,就把它用塑料布包好抹到墙里。直到邓小平复出才取出,重新挂到墙上。但凡有人来访,邢先生第一件事就是请其观赏这张证书。据说,文革过后,绵泽先生的革命军人身份得到民政部门确认,凭这份证书每年可以享受三四十元的补贴。
邢绵泽是1958年从部队复员的,有人见过一辆军车把他送到家门口,很是风光。回家之后,他就和普通社员一样,参加生产队劳动,靠挣工分和口粮度日,在外地当医生的儿子也定期给他寄些零花钱。邢先生像汪曾祺小说《徙》里的高先生,落落寡欢、不苟言笑、不爱闲谈、不喜交际。歇工的时候,常常坐在筐沿上,拿根树枝在地上练字或从兜里掏出张报纸在报纸边上写些奇怪的速记符号。
由于祖上种有10余亩土地,土改时,邢家的家庭成份被定为地主,每逢过年,邢绵泽便会被大队派去扫大街。那时村里经常过运动,过运动就要往墙上书写标语,好在先生有一笔好字,每有写宣传标语的任务村干部总是交给他,往墙上刷标语,当是绵泽先生最得意的时光。
邢先生的生活起居极有规律,早睡早起,一日三餐,粗茶淡饭,隔三差五也会自己动手包顿饺子。一天,他隔着墙头喊邻居大鹏:“大鹏,我今天包的桃子馅饺子。”大鹏过来使筷子夹了一个品尝,果然是风味独特的桃子馅。大鹏顺嘴夸了老人几句,先生竟乐得合不拢嘴。先生独居一个小院,院墙是农村经常见的土墙头,很矮,连街门都没有,三间表着蓝砖的土坯房,两明一暗,里间是他的卧室,盘着土炕。炕头放一张不大的桌子,吃饭、读报就坐在炕沿上。吃饭时,只需桌上摆副碗筷,连桌带凳就全齐了。邢先生不贪睡,起得早,每天清晨,坐在院子里那方七八十公分见方的石桌上习字,直到西邻侄女大荣喊他吃早饭才停下笔来。先生的迎门墙壁上有这样一幅对联:“万事尽如秋在水,几人能识静中香。”屈铁枯藤,气深韵厚,见过的人没有不夸的,这文字或许就是老人的心迹表露。
每年的腊月二十以后,是邢先生最为忙碌的日子,乡亲们排着队来他家请他写对子。
院子里、屋地上晾的都是红红火火的对联。有的人不好意思白用人,往往来时包几块年糕、煎饼,或一缕杂面送他。大荣见伯伯太劳累,无奈地在门上贴一张字条,意思是伯伯年岁大了,尽量不要打扰他休息。
邢先生无党无派,以书法闻名,是县里知名的统战人士,县政协三至六届政协委员名录上都有他的大名。他穿着随意而不失体面,秋冬季经常着一身藏蓝色的中山装,胸前别一枚政协徽章,一头银发干干净净往后梳着。当政协委员那段日子,先生还为政协主办的《文史资料》撰写出《赵州州衙的方位、布局和建制》、《赵县计量简史》等多篇文章。我曾在县政协供职,记得同事张瑞中曾索取过邢先生一幅书法作品,是用白报纸而非宣纸写成的。文字是《荀子·修身》里的一句话:“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陷谀我者,吾贼也。”谁能料到,就凭这幅作品,张瑞中在那次决定自己前途命运的成人考试中竟走了好运。原来,答卷试题中有一道古文翻译,原文正是邢先生墨宝上那段话。难怪这后生直到现在还念念不忘邢先生的好:“我可沾了邢先生的光,那道题六分,如果得不到这六分我很可能落榜。”
邢绵泽先生的书法并非浪得虚名,曾经在石家庄市书画展中斩获一等奖。我小时候,县里唯一一家银行门脸上“中国人民银行”几个大字,据说便是先生摹写马文蔚的。
晚年的邢先生经常南大街上的邮电局为人代人写信件电报、填汇款单包裹单。那时,往外寄一封信才花八分钱的邮票钱,写一封信,邢先生才收取五分钱。只要一天写够了四封信,中午就会出门去买两角钱油乎乎的肉焖子,挣得多了还要捎带打回二两散酒,算作一顿午餐。散酒十分便宜,好的一块钱一斤,稍赖的八毛一斤。先生吃饭的当口,送信的,寄包裹的、汇钱的、订报刊的人都散去了,空落落的营业厅显得冷清。邢先生和值班人员有一搭无一搭地唠着,喝着醇香的散酒。邮电局的人知道先生爱唱几口二黄,便趁机撺掇他来两句,先生便借着酒兴放开了喉咙,样子极为潇洒。唱到得意之处,摇头晃脑,如痴如醉:
&& “我本是卧龙岗散淡的人,
凭阴阳如反掌保定乾坤。
先帝爷下南阳御驾三请,
算就了汉家业鼎足三分……”。
先生过了80岁还临池不缀,他最喜欢在废报纸上练字。上世纪80年代初,我刚参加工作时,在邮电局的发行室负责分发报刊,每天早晨有一辆墨绿色的邮车送来全国各地的报刊,来自京津的报纸常常是打着卷来,一卷新报要用牛皮纸或废报纸包裹,我们每天都撕下成堆的废纸,先生就在纸堆里挑拣出整张的废报纸拿回家练字。记得有一天他来捡拾报纸,一不小心,一头撞在低矮的铁门上,满脸是血晕倒在地,门框上粘着先生一块带白发的头皮。
邢先生86岁那年不小心摔了一跤,腿骨骨折,被远在吉林四平当医生的儿子接走了,走时,先生卖掉了住了一辈子的宅院,得款一万五千元,邢先生被儿子接走后就再没有回来过。
先生的一辈子平平淡淡,波澜不惊,对书法却那么痴迷,但穷其一生也没当成这个家那个家的。民国书法大家张伯英去世后,时年八十九岁的白石老人曾作诗赞曰:“写作妙入神,前身有宿因。空悲先生去,来者复何人。”想来绵泽老人生前一定吟诵过吧。
我的更多文章:
( 21:32:07)( 07:43:23)( 08:19:21)( 07:45:56)( 17:31:59)( 06:48:15)( 07:09:45)( 13:01:17)( 23:19:58)( 22:27:58)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在索溪峪的野中,你觉得这是写人野了吗?谈谈你的理解
人类送粉33
人因山水而变野,而山水因人变野而显得更野。写人野实际上也就是写山水的野,这是一种人与景的交融。所以作者此时看到的山不再是山了,水也不再是水了,它们是本性流露、真实自然的姑娘,是返老还童、活蹦乱跳的老叟,是赤脚过溪、嬉戏追逐的游人。
索溪峪的“野”   一走进张家界索溪峪,脑子里一切意念便都净化了,单单地...
人野,山野,野物野,
为您推荐:
扫描下载二维码分享到:张野 更新的故事下一篇:上一篇: |  |  |  |  |  |  |  | 客服电话:400-000-7969(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官方客服QQ:&&&&&&&&&&&&鄂公网安备:网站备案号:&&&经营许可证:| 版权所有:& 湖北爱爱网络有限公司&& 法律声明:禁止未成年人、色情服务者、婚姻幸福者注册,禁止在本站发布任何色情信息。本站所表述的“情人”是指“情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女侠野史牡丹花下续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