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项城那里能治三叉神经神经性偏头痛的原因

*健康问题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症状变化等)
提问的越详细,医生回答的越清楚哦
请输入问题描述,10-500个汉字。10/500
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有无
描述治疗情况(如没有点击无)并想得到怎样的帮助
请输入问题描述,0-500个汉字。0/500
*性别:男女请选择性别
*年龄:请正确填写:如:22 或22岁
上传影像图片
每张图不超过 2 MB,格式:支持 gif , jpeg ,jpg
手机号码:
√保密,免费获得医生回复短信格式错误
& 三叉神经痛 偏头痛?...
"网友求助"三叉神经痛 偏头痛?...已回复
患有口臭的人得了三叉神经痛这个病,对自己的工作和生活都有影响,如果你患有口臭,大家都不喜欢和你亲近,都疏远你,这样你的工作就很难展开,工作上遇到的阻碍也很多,生活中如果你患有口臭相信你的另一半和你相处的时候压力也很大,我到底该怎么办才好呢?请问三叉神经痛怎么止痛?
共2位网友提供帮助
会员9228272 08:27:36
您好!目前三叉神经痛治疗有多种方法。伽玛刀定位治疗精确,治疗过程无痛苦,起效较慢,一般在1-3个月,但复发率及并发症较低。经伽玛刀治疗,疼痛完全消失及部分缓解者,总有效率达90%以上,个别效果不明显,视情况可再行伽玛刀治疗。
会员9228221 08:27:36
您好!生活、饮食要有规律,保证足够的睡眠和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心情舒畅,积极配合治疗。适当参加运动,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动作轻慢,防止一切诱发疼痛的因素,如洗脸、刷牙等,尽量避免刺激。寒冷天注意保暖,避免冷风直吹面部。进较软的食物。因咀嚼诱发疼痛的患者,则要进流食。不吃油炸物、刺激性食物、海鲜产品以及热性食物等。多吃些含纤维素丰富及有清火解毒作用的食品。
问北京治疗三叉神经痛的医院?
专长:心血管疾病和血液疾病
&&已帮助用户:220893
您好! 目前三叉神经痛治疗有多种方法。伽玛刀定位治疗精确,治疗过程无痛苦,起效较慢,一般在1-3个月,但复发率及并发症较低。经伽玛刀治疗,疼痛完全消失及部分缓解者,总有效率达90%以上,个别效果不明显,视情况可再行伽玛刀治疗。
问三叉神经痛怎么办用的什么方法?
专长:脊髓病变、重症肌无力
&&已帮助用户:217518
您好! 目前三叉神经痛治疗有多种方法。伽玛刀定位治疗精确,治疗过程无痛苦,起效较慢,一般在1-3个月,但复发率及并发症较低。经伽玛刀治疗,疼痛完全消失及部分缓解者,总有效率达90%以上,个别效果不明显,视情况可再行伽玛刀治疗。
问面三叉神经痛的治疗?
专长:脑血管疾病,神经内科
&&已帮助用户:227303
您好! 目前三叉神经痛治疗有多种方法。伽玛刀定位治疗精确,治疗过程无痛苦,起效较慢,一般在1-3个月,但复发率及并发症较低。经伽玛刀治疗,疼痛完全消失及部分缓解者,总有效率达90%以上,个别效果不明显,视情况可再行伽玛刀治疗。
问上海最好的三叉神经痛医院?
专长:牙列不齐、牙周炎、牙龈炎
&&已帮助用户:222311
您好! 目前三叉神经痛治疗有多种方法。伽玛刀定位治疗精确,治疗过程无痛苦,起效较慢,一般在1-3个月,但复发率及并发症较低。经伽玛刀治疗,疼痛完全消失及部分缓解者,总有效率达90%以上,个别效果不明显,视情况可再行伽玛刀治疗。
问三叉神经痛注意事项如何治疗能好?
专长:红斑狼疮、内科其它
&&已帮助用户:143479
您好! 目前三叉神经痛治疗有多种方法。伽玛刀定位治疗精确,治疗过程无痛苦,起效较慢,一般在1-3个月,但复发率及并发症较低。经伽玛刀治疗,疼痛完全消失及部分缓解者,总有效率达90%以上,个别效果不明显,视情况可再行伽玛刀治疗。
问口臭怎么办?
专长:艾滋病、皮肤综合尖锐湿疣
&&已帮助用户:222281
口中的最顽固的臭味是由于胃肠火气蕴结栖居在扁桃体隐窝内的扁桃体结石及幽门螺杆菌异常繁殖病理性口臭等四种原因引起的.这四种症结都会产生令人恶心的气味和人一样细菌吃我们食物的残余物而后排泄粪便其中包括挥发性气体.这些所谓的挥发性气体不外乎有以下几种:硫化氢尸胺粪臭素腐胺和硫醇.胃火重且体寒的人忌用寒性药物除口臭苦寒的药物易伤脾胃牛黄解毒丸三黄片等含有大黄黄苓黄柏中药的都是大寒药物寒性体质患者会出现腹泻胃疼等不适结果很可能是口臭未除脾胃先伤.可用台湾安口爽气口含锭并配合神气茶治疗效果显著.
病症名称:
咨询标题:
病情介绍:
关注此问题的人还看了
大家都在搜:
医生在线 - 免费健康咨询
我是上海人,得面瘫三月了还未恢复,想咨询治疗面瘫的方法……
面瘫经过治疗后,一般可以恢复,请咨询上海面瘫医生……
先天性面神经核发育不全,是常见的面瘫的原因
三叉神经痛像坐骨神经痛一样是症状,应先找疼痛原因以便针对性治疗
因为不运动或很少运动,导致肌肉很少收缩,则退化
求助!三叉神经痛的治疗方法……
上海复大医生在线为您解答疑难……
我父亲得三叉神经痛三个月了,该怎么治疗,在线等
三叉神经痛一个月了,一直未好,想咨询一下治疗费用
想治疗三叉神经痛,在线咨询上海复大医生……
免费向百万名专家医生提问
填写症状 描述信息,如:小孩头不发烧,手脚冰凉,是怎么回事?
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
百度联盟推广
搜狗联盟推广
专家在线免费咨询根治三叉神经痛偏方神!
根治三叉神经痛偏方神!
三叉神经痛这个病,古人早有认识,比如我曾经写过的明代名医缪希雍有位朋友,叫王肯堂,这位王肯堂在他的医书《证治准绳》曾描述过此病:“发之处则上连头,下至喉内及牙跟,皆如针刺火灼,不可手触,乃至口不得开,言语饮食并废,自觉火光如闪电,寻常涎唾,稠粘如丝不断。”
这种病,现代医学研究不够,至今没有找到明确的发病原因,治疗上也缺乏有效手段。这个病以前中医一般都用疏风散邪,解毒通络等思路治疗,但是效果也一般,我对此也没有什么好的手段,看着患者痛苦,心中无奈。
但是,《黄帝内经》里面说:“云不可治者,未得其术也。”意思是,那些说这个病治疗不了的医生,其实只是没有掌握好的思路而已。言下之意,在我们老祖宗的眼里,没有什么病是治疗不了的。这口气虽然很大,但是这话也在理,充分说明了我们老祖宗对医学的期望——大家努力吧,迟早所有的病都有解决方案的。
可是,这个三叉神经痛呢?有什么好的思路呢?这个思路在哪里呢?
后来,我偶然翻到李可老中医的书,这位老中医不比寻常,一般老中医,自己有什么好的验方和思路,都留着给自己的家人,可是如果自己的家人没有学医的,就坏了,这些经验就消失了,非常可惜。可是这位李可老先生不一样,他有什么心得,全都写下来,出版成书了,在书里,他还苦口婆心地呼吁有关领域高层领导,能够组织人力开发他的这些方子,让更多人受益。从写书的言语之间,可见李可老先生的仁心。
我那个时候偶尔翻着他的书,突然看到他论述三叉神经痛,与众人不同,他认为此病是肾阴不足,导致的龙雷之火上奔。
这是什么意思呢?原来,中医认为肾脏有肾阴与肾阳两部分,两者平时是平衡相处的,所以虽然肾为水脏,但是有肾阳的温煦,却不会寒冷。可是,如果一个人肾阴不足了,就好比水池里面的水不足了,那么水池里面的龙,也就是那个肾阳,就会无所依托,于是就飞升而上。这叫龙雷之火上奔。
我再举个例子,平时我们有一百份的肾阴,也有一百份的肾阳,两者平衡相处,相依为命。可是,如果这个肾阴被消耗很多,只剩下三十份了,而肾阳没有变化,那么,肾阳就会显得多,多了七十份,这个大家理解吧,那么这七十份无所依托了,就会怎么办呢?因为肾阳属阳,也叫命门之火,所以它会向上走,这就叫龙雷之火上奔。
这种龙雷之火上奔了,就会导致咽喉、眼睛、牙齿等问题,而这个三叉神经痛也大多是这么导致的。
李可老先生的思路果然与众不同,他说这种情况,应该滋补肾阴,用的就是傅青主的引火汤。
关于傅青主和陈士铎的故事,在我写的《古代的中医——七大名医传奇》这本书里,已经写过了,这个引火汤在两人的书里都出现过,因为后世认为陈士铎是傅青主的学生,因此这个方子也被称为傅山引火汤。
这个方子的药物组成是熟地90克,巴戟天30克,茯苓15克,麦冬30克,北五味6克,实际上,我们现在用的熟地还是原来的三两,其他的药物用的量没有那么多了。(具体用量大家可以检索李可老先生的文章,同时请在附近医生指导下使用)那么这个方子确实对此症有效吗?
刚看完李可老先生的论述,我觉得非常在理,正好有位朋友,他的老母亲三叉神经痛犯了,非常的痛苦,向我询问,我反复诊断,觉得这位老人确实肾阴不足,因为舌头非常的红,没有舌苔,这是典型的阴虚指征,我是研究中医诊断的,这种舌像基本可以作为中医的金指标了,于是,我就向他推荐了傅山引火汤。
这个方子因为主要的成份就是熟地,其他的一般用得不多,所以味道不错,基本是甜甜的。当时我心里虽然知道这位老人需要滋阴,但是真的滋阴了,难道这个三叉神经痛就可以好了吗?要知道这可是个大家都没什么办法的病啊。
结果,三天以后,我忍不住打电话询问,他告诉我,他母亲的三叉神经痛已经消失了。当时我心里非常高兴,原来此病真的与李可老先生所叙述的一样!
据李可老先生讲:“纵观历年病例,约在百人之数,悉属肾阴下亏,龙雷之火上燔,无一例外。”看来李老认为这种情况的比例是非常高的,虽然中医讲辨证论治,但是同一症候的比例出现高了,也很说明问题。
同时,李可老中医还列举了判断这种病症的依据:“龙雷之火为脏腑内生虚火,与六淫外邪实火大不相同,有以下5点,可资鉴别:
1.双膝独冷,上下温度如常,独膝盖部其冷如冰;
2.来势晕急跋扈,如迅雷闪电,顷刻生变,外感多渐变,火不归原多突变;
3.随阴阳盛衰之年节律、日节律演变,天人相应现象最著,如冬至阳生则病,春令阳升转重,夏至阴生渐缓,日出病作,日中病甚,日落病缓,入夜自愈;
4.热势轰轰,或由脚底,或由脐下,上攻头面,外感无此病象,若出现此象,按火不归原论治,误用苦寒直折则危;
5.不渴尿多,渴喜热饮。”
——李可先生原文。
这里面,还有一些指征,比如舌质很红,舌苔薄或者没有舌苔。还有就是这种人很容易面色红,像是喝醉酒一样。李可老中医认为此类患者冬至的时候发病,夏至的时候病势变缓,但是根据我的总结,冬至和夏至的时候患者都很多,其中的区别是:冬至一阳始生,所以此时阴虚的患者发病的多;夏至一阴始生,所以此时阴虚,同时兼阳虚的人比较多,对于此种兼阳虚的情况,一般每次用1.5克的肉桂粉末,用米饭和成丸,在喝药之前先冲服。
但是,我们也不能死教条,不是说这种情况只是在冬至夏至才出现,其实一年中的任何时候,只要条件存在,这种病症就会出现。
只是说句实话,三叉神经痛是比较容易识别的,但是平时的牙痛,不知道有几人能识别哪些是龙雷之火上奔,那些慢性咽炎,又有哪些是呢?这都需要我们继续总结。我曾经讲过明代名医张景岳的镇阴煎,其实也是这个思路,大量的熟地,配合一点其他的药物,最后如果兼有一点阳虚,加上一点点的肉桂。
不知道为什么,在明末的时候,这样的学术思想突然呈现,这里面有什么原因?这些医生,张景岳、傅青主、陈士铎都是道家之人,他们的这种思路与道家的联系如何?这里面的传承是否是经过道家系统完成的?这都是值得研究的内容。
说句有趣的话,曾经有搞经营的朋友,听到我说这个三叉神经痛的有效思路,于是心生想法,提议应该搞个该病的专科医院,就用这个方子,作为秘方使用,效益一定不错。我当时笑了,告诉他,这个思路是李可老中医提出的,但是,这位老中医也没想用这个方子发大财,人家早就把这个方子写进书里了,这是人家的心胸,人家没想着自己的钱,他想的是如何把自己的经验告诉天下人,让大家少受痛苦。如果中医都如此不保守,则当然会日日进步。
借此,向李可老中医致敬!
(转自罗大伦博客)
==========
体会分享:
2001年,老公曾经得过三叉神经痛,当时住的房子风水有问题,当年五一住进去就开始痛,直至第二年的四月底搬出,就不痛了。当时不明原因。
在西医院治疗了一年,无非是开些西药“得理多”吃着,把人吃得晕晕的,除了痛,就是晕,痛得不能吃饭,晕得不能开车上班。痛苦了整整一年。西医说“病因不明,也不知几时会得痛,几时会得停止痛,只能吃这个药,昏昏晕晕常常睡觉着”。
前几年老公腰突,我用十天时间治疗好了他,之后这个三叉神经痛又出现了,此时我已拥有一些中医的治病知识了,即刻就用“引火汤”,跟老公吹嘘中医三付搞掂这个疑难病症!
三付药下去,果然不痛了,但是,没有完全搞掂,后来又加喝了六付。共九付药。老公虽然批我大吹特吹,没有三付搞掂他的病,但也不得不承认:中医实在是厉害!中药对症,远比西药速效!
叁叉神经痛:把收穫后的葵花底盘切成小块,放在清水中煮,每天当茶水喝,可治叁叉神经痛。我朋友患叁叉神经痛叁年多,狠痛苦。去过几家医院和服中药都没有治好,医生说要作开颅手术。今年叁月间,在聊天中,知道此方,找来叁斤多葵花底盘分多次煮水,喝了一个多月就不痛了。作法:採用葵花盘是收穫后的乾货,有大盘,也有枝叉上生长的小盘。每次把大约二百五十克的底盘洗净后,切成小块,放在铝锅里(沙锅小,方选用铝锅),多放些水。先用旺火烧开,再用文火熬十五分鐘,此时水為淡酱油色,每锅熬叁次,第二、叁次水要少一些。第叁次熬完后,把底盘中含的水分也挤出来。服用方法:不加其他东西,不分剂量,不分次数,不管饭前饭后,不忌口,每天当茶水喝。连喝十几天后,痛的程度逐渐减轻。一个多月后,把大约二千克的底盘用完了,叁叉神经也不痛了,至今也没有再犯过。
侧三里穴部位:在四花上穴向外横开一寸五分。针五分至一寸深。主治:牙痛、面部麻痹说明:侧下三里部位:在侧三里穴直下二寸,针深五分至一寸。主治:同侧三里穴运用:侧三里穴与侧下三里穴一般不同时取用,单足取穴:治左取右穴,治右取左穴。说明:此二穴除治上述症外,治疗偏头痛、三叉神经痛,尤为特效,治疗手腕扭伤疼痛,效果亦佳。上述两穴临床上同时取用,均取健侧穴位,不宜左右同取。该组穴治疗偏头痛、手腕扭伤、脚跟疼痛不能着地等均极有效。用治三叉神经痛,若配伍听宫穴,或配伍天驱穴(双)极有殊效
三叉神经痛一针疗法举凡三叉神经痛是临床一种常见而又十分棘手的疾病。针灸治之疗效显著。现将我多年收集,整理,总结的针灸一针疗法治疗此病的选穴公布如下,以飨博友。(1)太溪穴。《灵枢。杂病》:颊痛,刺足阳明曲周动脉,见血立已。不已,按人迎于经,立已。取太溪适用于肾气虚乏,火不生土,蕴湿生热,湿蒸热郁,壅阻阳明经脉所致之颊痛。仿张士杰援物比类法而取之。(2)手三里穴。此穴为手阳明大肠经之穴,针灸临床应用极广,业针者务必重视之。譬如:用此穴治急性腰扭伤,治膝关节关节鼠所致疼痛等。用此穴治三叉神经痛主要取其通腑(利大便)之功。三叉神经痛近六成人有大便秘结,此病病位在阳明。《内经》:邪中于面,则下阳明。故三叉神经痛患者辩病有大便秘结而有三叉神经痛者,取手三里针之,大便清下,而面痛立解也!(3)三间穴。选此穴尤适用于三叉神经痛而有触发痛者。其即刻止痛效果极佳。但要注意正确的补泻手法的运用。(4)太溪配冲阳。(5)三阴交穴。(6)合谷+太溪(或内庭)(7)天枢穴。三叉神经痛的部位为阳明经之分野,所以治之当以阳明经穴为主。此穴为足阳明经穴,又为手阳明之募穴。故其调节阳明经经气之力甚宏。刺之,可祛阳明之邪,疏阳明之经气,从而面颊痛可愈。(8)涌泉穴。I.用缠针法。凡三叉神经痛,无论多严重,只要上法效果不佳,俱可用之。方法:用粗针重刺涌泉,重捻缠针使痛去便出针。II.涌泉用吴茱萸研末水调外敷法。(一般一次痛轻,四次痛衰大半,10--15次而愈)此法适用于惧针者。(9)百会穴直接灸法。百会是督脉和手足三阳经的交会穴。有清热开窍,镇静熄风的作用。手足三阳,上布头面,风寒湿热之邪侵袭手足三阳经的头面经络,故引发三叉神经痛。艾灸百会,能疏通督脉,鼓舞一身之阳,并能疏通手足三阳经气,通则不痛。故用百会治三叉神经痛有确效。此法亦适用于惧针者。以上一针疗法治疗三叉神经痛之选穴要灵活应用之,其效乃专,其效也宏,千万不可拘泥之。针灸作为中医王冠上的明珠尤其讲究辩证,这是临床取效的第一步。辩证,选穴,补泻,轻柔患处是一针疗法之神髓,岂可等闲视之?一家之言,难免挂一漏万,请同道斧正!
我去年年底生病的时候,三叉神经痛,吃葛根汤加味什么的,于是三叉神经痛吃成鼻窦炎流黄鼻涕,流一流就好了。你讲给西医听,说“三叉可以流成鼻涕医好”,他可能会觉得“没听过!”对不对?可是在中医的世界,人体就是一个“流动的身体”。
董氏针灸治疗三叉神经痛
其部位在面颊及额颧部 , 主要为三阳经。特别是与足阳明胃经关系最大。阳明胃经与少阳胆经均循绕侧头面部 ,另外小肠经「…上颊,至目锐眦,却入耳中;其之者,别颊上拙,抵鼻,至目内眦,斜络于颧」,此一部分与三叉神经痛亦有密切关系。
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特效穴很多,我个人习惯远处针刺,基本上以1、后溪、大白为主,可取健侧的大白穴(作治疗针)及患侧的后溪穴(作牵引针),或取健侧的后溪穴配患侧大白穴双穴共治,效果都不错。2、间而用侧三里、肾关为主,效果也不错。这几组穴对治疗三叉神经痛都是非常好的。三叉神经痛有时候非常严重,可是针刺起来可以马上止住疼痛。一般两穴即可达到镇痛效果。
取侧三里之之机理及经验:侧三里穴介于阳明经(土经)与少阳经(木经)之间,善治木土不和之病,对于阳明经及少阳经之病变皆有疗效,尤善治 阳明少阳两经合病之疼痛,因此对于牵涉少阳阳明经之间的偏头痛及三叉神经痛皆有显效。若因情绪所致(木土不和即肝脾不和)或加重者,疗效尤佳。若久病偏正头痛及三叉神经痛,配肾关穴疗效尤佳,一则久病入肾,针肾关可补肾,一则肾关在脾经上,透过脾与小肠通治三叉神经痛亦有效,如此双穴相辅,疗效尤佳。
取后溪之之机理及经验:后溪为小肠经穴位,小肠经「其支者,从缺盆循颈,上颊,至目锐眦,却入耳中;其之者,别颊上出页,抵鼻,至目内眦,斜络于颧」这段经文指出颊颧鼻目内外眦皆小肠经所过,与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大致相合,经脉所过,主治所在,后溪为手太阳小肠经之俞(木)穴,俞主体重节痛,尤其是阵发性疼痛更为有效(俞主时间时甚之病),本穴五行属木,与风相应,风之性常突如其来,三叉神经痛常突发而至,有风之突发性。因此本穴治疗三叉神经痛甚为有效。
取三间(大白)之之机理及经验:三间为手阳明大肠经之俞穴,俞穴主体重节痛,为治痛最常用之穴位,头面阳明部位与三叉神经区域有关。经脉所过,主治所在。本穴五行亦属木,与风相应,风之性常突如其来,三叉神经痛常突发而至,有风之突发性。因此本穴治疗三叉神经痛甚为有效。如系多年疼痛,认为久病多兼肾虚,本穴再向前贴骨,即大白穴,大白穴接近第二掌骨侧,属全息点之头点,因此亦为治疗头面痛特效点,刺之效果尤佳。取肾关之机理及经验:肾关为脾经之穴位,治疗本经脾经之病疗效甚佳。透过脾与小肠通能治小肠病,小肠经循行经过三叉神经痛之部位,透过脾与小肠通,兼之本穴兼有土水二性,善治先后天能健脾益气,补肾袪寒,治疗三叉神经痛有效,久病尤宜用之。&
中医瑰宝苑朱进忠中医的医案:
三叉神经痛&&&&& 由于三叉神经痛常常表现为颊部、上齿剧烈疼痛,所以往往被诊为一般的牙痛而久治不效。余深研十年一直未得其法,偶读立斋、景岳之书才使我恍然大悟。薛立斋云:“齿痛……若因郁火所致用越鞠丸。”徐用诚云:“有诸经错杂之邪为患者。”张景岳说:“牙痛外传之药,惟辛温可以散热。”始知此病之难效者,正因解郁、散寒、清热之法未具备耳。&&&&& 例如:郜××,女,45岁。右上齿、颊部疼痛3年,先在某医院诊为龋齿拔牙3个不效,后在某医院诊为三叉神经痛,中西药物,针灸治疗亦无效。邀余诊视。察其右上牙疼痛不止,不敢刷牙、洗脸、说话,舌苔白,脉弦紧。余云:此阳明胃热于内,寒邪闭塞于外所致也。法宜白虎清胃热,乌头搜风散寒以破阴霾:川乌10克,草乌10克,知母10克,玄参15克,生石膏30克,甘草6克,粳米15克。进药1剂疼痛果减,5剂即消失大半,15剂后疼痛消失,后果愈。&&&&& 又如:董××,女,38岁。左颊及上齿疼痛,时轻时重3年多,先在某院拔牙2个不效,后在某院诊为三叉神经痛,中、西药物治疗1个多月仍不效。察其前方或以泻火,或以散寒;审其证见剧痛阵作,齿龈正常,头晕,头痛,心烦易怒,烧心泛酸,口苦口干,舌苔黄白,脉沉弦而涩。证脉合参,诊为寒热并见,肝木失达,乃以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服之。处方:柴胡10克,半夏10克,黄芩10克,党参10克,桂枝10克,茯苓10克,生姜3片,甘草6克,大黄6克,龙骨10克,牡蛎15克,大枣5枚,仅进2剂,疼痛顿减,又进6剂,一直未作,再进6剂,果愈。
三叉神经痛,参上病例还是第二副方子比较见效快。其实第二个方子是化痰的。三叉神经痛就要还是痰饮堵塞经络,证见:头晕,头痛,心烦易怒,烧心泛酸,口苦口干,舌苔黄白,而涩,
。证脉合参,诊为寒热并见,肝木失达,乃以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服之。
①《内台方义》:用柴胡为君,以通表里之邪而除胸满,以人参、半夏为臣辅之,加生姜、大枣而通其津液;加龙骨、牡蛎、铅丹,收敛神气而镇惊为佐,加茯苓以利小便而行津液;加大黄以逐胃热、止谵语;加桂枝以行阳气而解身重错杂之邪,共为使。以此11味之剂,共救伤寒坏逆之法也。②《伤寒来苏集》:取柴胡之半,以除胸满心烦之半里;加铅丹、龙、牡,以镇心惊,茯苓以利小便,大黄以止谵语;桂枝者,甘草之误也,身无热无表证,不得用桂枝,去甘草则不成和剂矣;心烦谵语而不去人参者,以惊故也。③《医方集解》:柴胡汤以除烦满,加茯苓、龙骨、牡蛎、铅丹,收敛神气而镇惊;而茯苓、牡蛎又能行津液、利小便,加大黄以逐胃热、止谵语;加桂枝以行阳气,合柴胡以散表邪而解身重,因满故去甘草。④《古方选注》:柴胡引阳药升阳,大黄就阴药就阴,人参、炙草助阳明之神明,即所以益心虚也;茯苓、半夏、生姜启少阳三焦之枢机,即所以通心机也;龙骨、牡蛎入阴摄神,镇东方甲木之魂,即所以镇心惊也;龙、牡顽钝之质,佐桂枝即灵;邪入烦惊,痰气固结于阴分,用铅丹即坠。至于心经浮越之邪,借少阳枢转出于太阳,即从兹收安内攘外之功矣。
方剂名称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柴胡(60克)4两,龙骨(25克)1两半,黄芩(25克)1两半,生姜(25克切片)1两半,铅丹1两半(现在药方已经不卖,没有也可以),人参(25克)1两半,桂枝(25克)1两半,茯苓(25克)1两半,清半夏(25克)2合半,大黄(10克单包后下)2两,龙骨,牡蛎各(25克单包先煎1两半(熬),大枣6枚(撕开)。
处方来源《伤寒论》。
伤寒8-9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癫痫。
方剂功效:下肝胆之惊痰。疏解泄热,重镇安神。
用法用量以水(1600毫升)8升,煮取(800毫升)4升,纳大黄,切如棋子,更煮1-2沸,去滓,温服(200毫升)1升/每
发表评论: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转]&[转]&[转]&[转]&[转]&您的位置: &
偏头痛汤治疗三叉神经痛78例临床观察
优质期刊推荐中医治疗三叉神经痛(含偏头痛)近况(上)--《贵阳中医学院学报》1995年03期
中医治疗三叉神经痛(含偏头痛)近况(上)
【摘要】: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R277.7【正文快照】:
三叉神经痛(以下简称本病)系一顽固性疾病,其临床表现为面部三叉神经感觉支配区内骤然发生阵发性、短暂住(历时数In种或一两分钟)剧烈疼痛,尤如电台或刀割样,多为一侧.上下唇、鼻翼外侧、舌测线等处有触痛点(又云扳机点),神经科检查无阳性发现。中年人发病率高,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尚兴彦,周青勃;[J];新中医;1980年02期
周安方;[J];新中医;1980年03期
肖润华;左柏庆;;[J];锦州医学院学报;1980年02期
方都;;[J];天津医药;1980年02期
丛志强;;[J];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1980年05期
陆振康;;[J];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1980年06期
陶正新;黄金凤;;[J];江苏中医药;1980年06期
卢芳;;[J];中医药学报;1980年03期
马瑞寅;;[J];中医杂志;1980年12期
赵谷明;[J];陕西中医;198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姜晓钟;陈必胜;赵云富;邹爱萍;高宏;苗林;刘渊;;[A];第二届中国国际暨第五届全国口腔颌面外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8年
莫丽师;;[A];中国特种针法应用与针灸临床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0年
黎俊英;;[A];中国针灸学会临床分会第八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0年
由芸果;高大海;;[A];国际传统医药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0年
汪新华;黄建成;;[A];第四次全国中西医结合中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娄玉林;;[A];抚州市老年体育科研论文选集[C];2003年
俸军林;曾爱源;杜云鹏;;[A];第五次全国中西医结合神经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谢道珍;顼宝玉;;[A];第五次全国中西医结合神经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陆曦;蔡斌;庄惠山;;[A];第五次全国中西医结合神经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亓卫东;李明;;[A];全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学术会论文汇编[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曹璞;[N];中国质量报;2000年
刘永;[N];中国质量报;2000年
河北以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口腔科副主任医师
王利力;[N];河北科技报(农村版);2000年
阎红;[N];健康报;2000年
陈永久;[N];民族医药报;2000年
王峰;[N];中国消费者报;2000年
徐蜀远;[N];中国医药报;2000年
栗清华;[N];中国医药报;2000年
刘永;[N];中国商报;2000年
张建新;[N];中国中医药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郑英典;[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0年
姚干;[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2年
王兴;[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2年
周明眉;[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2年
杨洪军;[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2年
刘波;[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4年
曹克刚;[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5年
梁长虎;[D];山东大学;2005年
王磊;[D];山东大学;2005年
李崖雪;[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朱成全;[D];第一军医大学;2000年
李金国;[D];天津中医学院;2001年
黄建涛;[D];第二军医大学;2001年
郭峰;[D];第二军医大学;2001年
宋立公;[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1年
陈刚;[D];新疆医科大学;2001年
吴振坤;[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1年
吴燕璟;[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1年
旺建伟;[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1年
倪世秋;[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神经性偏头痛怎么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