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南校区孙文为什么叫孙中山提字是什么?

孙中山先生简介?孙中山先生简介?苏格拉丶澈351?又名:-知识宝库
你可能对下面的信息感兴趣史上最全最详细的中山大学南校区的建筑与植物介绍_图文-五星文库
免费文档下载
史上最全最详细的中山大学南校区的建筑与植物介绍_图文
导读:当时显然是基于康乐园中轴线上的建筑大多是坐南朝北的整体布局,中大学生派出红卫兵日夜守护着孙中山铜像,乃中山大学的象征,也是中大学子的骄傲,中大学子的毕业照多定格在孙中山铜像前,由芝加哥的伊沙贝?布勒斯顿(黑石)夫人出资为担任过岭南学堂教务长和岭南大学校长的,惺亭系原岭南大学惺社同学于1928年捐建,据闻当年岭南大学上下课就是以撞此钟为信号,但现在的中大学子和许多游人眷恋惺亭,惺亭不仅是中大学子
中山铜像基座揭幕仪式。当日(11月12日)全校师生4000多人云集铜像基座前广场,隆重地举行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90周年和建校32周年庆祝大会,许崇清校长讲话后,主持了孙中山铜像基石奠基典礼。虽然基座上的碑记是孙中山铜像于“日复由我校迎置于此”,但实际上当时只有基座,并未立铜像,因为中山纪念堂广场上的铜像并未移置。鉴于当年拟置换铜像的孙中山水泥塑像(高5.5米)尚未塑制好,如移走铜像,中山纪念堂广场只有基座而无塑像,显然是不合适的,所以仍保留铜像。直至1958年,孙中山铜像才由中山纪念堂移置现址。
看到一些文章,谈及康乐园的孙中山铜像为何坐南朝北,都说是寓意孙先生“北伐”之伟业。这完全是凭空想象,如上所述,铜像基座建于1956年,当时显然是基于康乐园中轴线上的建筑大多是坐南朝北的整体布局,因而孙中山铜像也是坐南朝北,根本与“北伐”无关。
在六七十年代的文化大革命中,孙中山铜像也成了“封资修”的产物。当时一批来自北京的“主义兵”,认为孙中山是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极力要推倒孙中山铜像。但中大的红卫兵拿出毛主席的最高指示:“纪念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他全心全意地为了改造中国而耗费了毕生的精力,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坚决阻止推倒铜像。当年我亲眼目睹了双方在铜像前展开的唇枪舌剑,并为此几乎打了起来。大概因为中大红卫兵的势力更大,南下红卫兵未敢轻易动手毁坏铜像。为了保卫孙中山铜像,中大学生派出红卫兵日夜守护着孙中山铜像,因此铜像免遭劫难。
今天屹立于康乐园中心的孙中山铜像,乃中山大学的象征,也是中大学子的骄傲。凡是中大人或康乐园游客第一次经过这里,无不在铜像前驻足瞻仰和留影。五六十年代,中大学子的毕业照多定格在孙中山铜像前。我们年级的毕业照也是在铜像前拍摄的,同我们合影的有校长许崇清、党委书记马肖云等多位校系领导人和老师。(康乐学子) 黑石屋
由芝加哥的伊沙贝?布勒斯顿(黑石)夫人出资为担任过岭南学堂教务长和岭南大学校长的钟荣光博士(岭南大学首位华人校长)修建的寓所。1914年动工。为纪念捐建者,后大家称之为&黑石屋&。现用作学校招待所。
惺亭-发生在惺亭的若干往事
惺亭系原岭南大学惺社同学于1928年捐建,为史坚加、区励周、许耀章三烈士纪念亭。史坚加是辛亥革命时期烈士,孙中山先生称之为革命牺牲第一人;区励周、许耀章为1925年沙基惨案死难烈士。纪念亭有花岗岩护栏,亭盖呈八角塔形,紫色琉璃瓦顶,瓦脊上各有一龙头。亭中悬有一口铁钟,清嘉庆年间铸造,钟上刻有“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现每周周三晚为英语爱好者聚集交流的英语角。
惺亭乃蓝顶红柱的八角亭,是康乐园中轴线上的标志物之一,其周围树荫蔽日,环境优美,亭中央还悬吊有一个巨大的铜钟,据闻当年岭南大学上下课就是以撞此钟为信号。今天凡来中大参观游览的客人路过这里,几乎都要在惺亭前留影。但现在的中大学子和许多游人眷恋惺亭,可能只是爱这座颇具特色的钟亭及其洁静优美的环境,不一定了解其来历和这里曾经发生过的种种事件。实际上,惺亭不仅是中大学子休闲、谈心的宝地,也是发生在中大的许多政治事件的缩影。
惺亭是1928年岭南大学“惺社”的同学为纪念史坚如、区励周、许耀章三位烈士而修建的。史坚如是参加推翻满清封建统治而不幸被捕,乃为辛亥革命而牺牲的第一人。日,广州爆发震惊中外的“沙基惨案”,造成革命群众死伤200余人,死难烈士中包括有岭南大学教师区励周和学生许耀章。惺亭寄托了上世纪初革命青年追求民主、期盼中华觉醒的爱国情怀。
我们在康乐园求学的时候,惺亭及其附近一带,常是人们早读、聚会、休闲、谈心的最佳场所。每当夏日黄昏和夜间,大家都喜欢在那里休憩聊天,或站亭中远眺云山,或凭石栏沉思,或漫步小道,或坐草地谈心。同学小聚或有朋友来访,也喜欢在惺亭前合影。当年广州市朱光市长来中大作报告,还特邀中文、数学系的同学们在惺亭合影留念。我们的毕业照和以后的多次同窗聚会都曾在这里留影。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惺亭及其周围成了学校历次政治运动和活动的中心。1957年的反右派斗争,这里是大鸣、大放、大字报的中心,不少师生就是在这里积极参加“三大”而被戴上“右派”帽子,被遣送返乡,或下放农村劳动,或开除学藉……直至80年代才摘掉帽子,恢复名誉。惺亭记录了一代中大学子的悲欢离合。
六七十年代,惺亭成了全校文化大革命的中心,是大鸣、大放、大辩论、大字报的集中地,也是批斗“反动学术权威”和“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的中心舞台。那时许多老教授和校、系领导人都成了“牛鬼蛇神”,被打入“牛棚”,广场、草坪、操场、课室、饭堂、礼堂……都成了“斗牛场”,最有名的大权威“牛”更被拉到惺亭批斗示众,少则一二个,多则十余个,个个颈挂打红叉的名字牌,有的还加挂破鞋,或头戴高帽,或被剃阴阳头,或弯腰低头,或跪亭前,接受红卫兵批斗。斗“牛”者首先宣读最高指示,然后台上台下齐喊“打倒一切牛鬼蛇神”、“坦白从宽,抗拒从严”等等口号,稍有傲气者,便会被刮耳光、挨拳头或遭“喷气式”批斗。那个年代的惺亭,见证了一大批革命干部和知识分子的悲惨命运。
日周恩来总理因病逝世,全国掀起悼念总理的热潮。当时学校领导遵从“四人帮”的旨意,未组织任何追悼活动,但广大师生听完广播就立即自发地以惺亭为中心,拉起大大小小的黑色条幅:“我们永远怀念敬爱的周总理!”“沉痛哀悼周总理!”“总理走好!”……前来悼念的人群络绎不绝。这反映出中大学子发自内心的怀念周总理,同时也是对“四人帮”的无声抗议。
日,毛泽东主席仙逝,举国哀悼。中大师生云集在电影广场举行追悼大会。会后,群众自发地在惶亭及其周围竖起数十幅深情悼念主席的黑色条幅,令惺亭又一次成为悼念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中心。虽然毛主席犯过这样那样的错误,但他在人们的心目中始终是令人怀念的。
日胡耀邦同志不幸辞世。广大群众出于对耀邦同志的敬爱和怀念,百万群众云集天安门广场,开展悼念活动。噩耗传来,全校师生不胜悲痛,纷纷以惺亭为中心,自发地进行各种悼念活动。在惺亭挂起了多幅黑色横幅和条幅,上书“深切怀念敬爱的胡耀邦同志!”“耀邦同志永垂不朽!”“耀邦,安息!”等等标语。胡耀邦同志是人们最敬爱的党和国家领导人之一。1980年至1986年,他先后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和中央委员会主席。在他任职期间,以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政治家的大无畏精神,同“四人帮”
进行了坚决斗争;组织和推动了关于真理标准
问题的讨论,为重新确立党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做了理论准备;以非凡的胆略和勇气,组织和领导了平反冤假错案、落实干部政策工作,解放了一大批革命领导干部,使大批遭受冤屈和迫害的革命干部、知识分子和人民群众得到平反昭雪、恢复名誉;主持制定和执行了改革开放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推动了我国改革开放的迅速发展。遗憾的是两袖清风的耀邦同志于1987年1月下台了。但他的历史功绩和高尚品德,永远铭记在广大人民心中,永远是广大青年学习的典范。正因此,惺亭再一次记录了中大学子对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深情怀念与追思。
今天的惺亭更显得整洁、宁静、典雅、秀丽,是师生们休闲、晨读、夜谈、留影的理想场所。每逢星期三晚上,这里成了英语爱好者学习英语的“英语角”,黄昏后许多青年男女不约而同地汇聚惺亭,以英语交流心得和情感。
惺亭历经几度春风秋雨,见证了一代代康乐学子的不同情感,有激情,也有悲情,但更多的是同窗情、师生情、朋友情、伴侣情、爱国情、追思情……惺亭是令人流连忘返的,这里发生的许多故事是值得回顾的。
乙丑进士牌坊
“乙丑进士”牌坊建于明朝崇祯八年(1635),为表彰天启年间广东梁士济、李斯觉、罗亦儒、吴元翰、岑之豹、尹明翼、高魁等七位进士所建,其中李觉斯曾官至刑部尚书。该牌坊原立于广州四牌楼忠贤坊。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广州市政府要拓宽该马路,欲将马路上的5座牌坊移到风景区。岭南大学领迁了这座&乙丑进士&牌坊。原立于格兰堂(今称&大钟楼&)西侧,后倒塌。1999年学校在校园中区重立该牌坊。牌坊于“文革”期间被毁,1999年利用原有部分石构件重修,并立于校园中轴线西侧。牌坊为三间四柱,砂岩砌筑,斗拱出檐,额刻“乙丑进士”四字,额坊刻有精美图案纹饰。
陈寅恪是我国著名学者,语言学家、历史学家。20世纪50年代后,东南区一号一直是陈教授的住所兼教学课室。《论再生缘》《柳如是别传》等名著就是在这里完成的。
由香港南源永芳集团公司董事长姚美良先生于1990年捐资一千万元人民币兴建。从上方俯视,永芳堂由对称的外方内圆的双曲面组成,前庭舒展的两翼象征开放中的国门,直达三楼正厅的室外六十级台阶象征着国家的发展进步。作为永芳堂建筑的组成部分,室外台阶两侧置有近代中国十八先贤铜像雕塑群。在中大流传着有关这座建筑的诡异传说,比如永芳堂的台阶在白天和晚上数数目是不一样的;又如,它的正门不开开侧门,因为正门一开就要死人。这座建筑与整个校园风格不怎么协调,怪不得要遭到人家搞怪。
十八先贤铜像位于永芳堂广场两侧,左侧依次为:孙中山、蔡元培、章炳、梁启超、康有为、邓世昌、黄遵宪、魏源、林则徐、詹天佑、秋瑾、谭嗣同、严复、冯子材、容闳、洪秀全。
1.耳熟能详的永芳堂灵异传说
永芳堂的设计在我们学校里一直很有争议。有人说它破坏了中大的风水。因为它的设计从上方俯瞰好像一个坟墓(听说它本身就是个灵堂之类的建筑?),呈八字型向两边伸展,堂前还有18尊铜像,据说是守灵的。传闻有份起永芳堂的设计师等人,一年内全部死光。而且永芳堂刚刚起好的时候,八字型两撇所指之处,草木皆死。永芳堂是为了纪念孙中山的,里面存放孙中山的衣冠冢,但实际上不是孙中山的,关于里面放的是谁的衣冠,有两个不同的版本。一说是永芳公司老板的爷爷的衣冠;另一说是建筑老板的女儿的,她的名字有个芳字,所以永芳堂意思是芳永远睡在里面,有人说永芳堂里时不时会传出来女人声音。永芳堂的邪门之处还在于上永芳堂的台阶,早上数和下午数是不一样的。外面有18铜像,每个铜像有一个锁链锁住,如果有人发现了那一个铜像没有锁链的话就会有教授或学生死于非命。好邪门的。
传闻白天和晚上12点两个不同的时间里,永芳堂前的楼梯数目是不同的,晚上会比白天多出一级,与此同时,若回头仔细查看那十八尊雕像,会发现某一尊雕像的方位是发生了明显改变的。貌似真看见过的人都没活着说过,活着说过的人貌似都没真看见过,所以传说就成为了传说。后来永芳堂就成为了中山大公园的著名景点。
现人类学系所在的大楼。1905年动工,1906年落成。是一座由硬制红砖砌就,采用钢筋混凝土作地面的建筑物。为纪念向岭南大学前身岭南学堂捐款的美国辛辛那提州的亨利?马丁,命名为“马丁堂”。日,孙中山先生到岭南学堂访问,在马丁堂前分别与全体教职员和全校师生员工合影,并发表题为《非学问无以建设》的演讲。
马丁堂现为中山大学人类学系大楼,建于1905年,以捐款最多的美国辛辛那提工业家亨利?马丁命名。它是我国最早使用硬红砖、钢筋混凝土建造的楼宇。1912年孙中山先生在此发表题为《非学问无以建设》的演讲,并在马丁堂前与全体教员合影。马丁堂南门外有一石狮,典型的南狮形象,生动有趣,是当年岭南校长钟荣光从一个旧庙中找来的。
中山大学北校门的今昔-中大北门广场
历史上,由于有中大码头至天字码头的水上交通,校园内的主要建筑均为座南朝北,北门是主校门。中大的标志物孙中山铜像也面向北方,寓“北伐”之意;逸仙主轴线就像一支笔从珠江伸出,笔尖在南笔胆在北,寓意从珠江源源不断吸水,即四海精英汇聚中大。后因城市的发展和新港路的开通,南校门逐渐成为主校门。但近年来,南校门的
交通压力越来越大,加上学校整体规划的需要,北校门得以成为主校门,使校园更富魅力。广场主要由牌坊、中大校徽、中大校训及中大校史等部分组成。牌坊是广场中最引人注目的建筑,为古色古香的中国双层牌楼,是根据中大古牌坊的风格重建的。
在历史上,康乐园是岭南大学的校园,1952年岭大与中山大学合并后,成为中大校园。校园内的主要建筑均为座南朝北,其中包括中大的标志物孙中山铜像和标志性建筑小礼堂(怀士堂)以及许多岭大时期的红楼都是面向北方,这表明北门乃岭大的正门。20世纪50年代的中大尚属广州郊区,远离闹市。当时南门交通不便,只有半小时一趟的14路公共汽车通广州市区;北门面临珠江,有自中大码头至天字码头的小电轮,每10~15分钟一趟,去市中心----永汉路(即北京路)很方便。当时的北门也比南门漂亮。我们读书时,通常都喜欢从北门乘船“过海”“出广州”,所以那时的北门是主校门。
五六十年代的北校门结构简朴,由两个大方柱和铁栅门构成,但门外环境优美、宁静。作为中大的标志,在正对北门的江边耸立有一座由两根华表式园石柱支撑的牌坊,上书“毛体”中山大学四字。牌坊右边是四季常绿的丛丛荔枝树,左边有一条自岸边延伸出去的水泥引桥,连接轮船码头。大约在70年代这里建成水文站,轮船码头便移至西侧。当年的北门左侧有一条直通珠江的河涌,是学校舢板队存放小船的地方,溪上有小木桥,桥旁边建有一座简易的小木屋,是候船、休闲和存放舢板桨的地方,旁晚常有一些青少年下珠江游泳、嬉水,这里便成了他们的临时更衣室。在江边,除定时往返的轮船外,还有许多小蓬船招揽顾客,可达对岸的二沙岛和东湖公园。
每当夏夜,江边阵阵凉风,江心点点渔火,江岸声声蛙鸣,幽静的中大北门经常吸引着一批批纳凉的人群,一对对谈情的伴侣。在学生时代,我们也喜欢在黄昏或假日去北门江滨漫步聊天,站在江边凭栏远眺五彩缤纷的夕阳,遥望悠悠荡荡的小船,俯视水中穿梭的小鱼,莫不令人心旷神怡。假日里相约三五知已坐上小艇,悠然自得地畅游珠江,又别有一番风趣。
中大北校门也像全国各地的文物一样,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惨遭破坏,中大牌坊随着江堤塌陷倒入珠江;门前花坛、草地被毁,堆满沙石、破烂;右侧铁丝网围栏被拆除,代之以“盲流”搭起的窝篷;小木屋也成了 “盲流”的住处和拉大小便的地方,不久更被人拆毁。左边的小溪被村民填塞,舢板被拿去做建筑材料,盖起了多间平房。“三不管”的北校门成了堆放垃圾和藏垢纳污之所。中大人见了心痛,从此再也没有人去那里漫步聊天了,有时信步走到北校门,或偶而陪伴校友或友人去江边走走,看到那乌七八糟的情景,总免不了一声叹息!
北校门在文革中被毁,文革后也许是“百废待举”,有关方面一直未顾及北门的修整。直至20世纪末,北校门的重建总算提上议事日程。广州市人民政府决定,投资3000万元建设一个开放式的中山大学北门广场,该广场占地15000平方米,设计别具匠心,于 2001年建成。广场主要由中大牌坊、校徽、校训和校史等部分组成,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古色古香的中国式双层牌坊。该牌坊用12根硕大的花岗石方柱连接,冲天柱顶呈花蕾形,柱脚有石雕狮子和抱鼓,这座巨型牌坊矗立于广场前端,显得气势恢宏,十分壮观。作为中大的标志,广场中央的大平台有用多种绿色植物组成的中大校徽。广场南面大门口两侧,竖有两块大石碑刻记,左侧是孙中山手书“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
包含总结汇报、文档下载、考试资料、教学教材、外语学习、教学研究、行业论文、办公文档以及史上最全最详细的中山大学南校区的建筑与植物介绍_图文等内容。本文共17页
相关内容搜索学者灵芝(南校区):“中山大学(Sun&Yat-sen&University),简称中大,前身是孙中山先生创立于1924年的国立广东大学,...”-大众点评网
中山大学(Sun&Yat-sen&University),简称中大,前身是孙中山先生创立于1924年的国立广东大学,广东最著名的学府,那些什么985、211重点高校肯定榜上有名的说。除了文化气息很重的南校,还有北校、大学城和珠海校区。校训是: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承载了N代中大人的求学历程。这所偏学术类的综合性大学,最出名的除了医科(本原是中山医科大学嘛),应该就是人文社科了。提到南校(康乐园),更多的大家想到的是中大北门广场、大草坪、孙中山铜像和永芳堂十八铜像,这里不知不觉间成为了外拍的圣地,市民悠闲的好去处。哩次时间有限,只逛了东北面的一小部分,听说往英东体育馆那条路有不错的摄影提出,mark抵,下次去瞧瞧。
15-12-21 22:34|||
微信关注"点评商家版"官方身份回复用户点评
回应内容应大于0小于500个字符!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山孙文东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