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句诗来描写孙丽娜和朱敏才和孙丽娜

朱敏才,孙丽娜夫妇体现什么政治精神_百度知道朱敏才夫妇:用生命诠释无疆大爱(组图)
朱敏才下山采购生活用品。孙丽娜在照顾老伴。  北京一对退休老人贵州山区支教9年 丈夫突发急症紧急回京救治
  9年前,一对北京退休夫妻朱敏才、孙丽娜放弃优渥安逸的生活,走进贵州山区,为条件艰苦的山里孩子打开一扇通往世界的窗。
  “爬不起来时,我们就回家。”这是他们刚到贵州望谟县二小支教时许下的承诺。可是,这一天似乎来得太早,日傍晚,朱敏才突发脑溢血,被紧急送往当地医院。两位老人的情况得到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组织当地医院积极救治。经过治疗,朱老师病情稳定。为了能尽早康复重返支教路,孙丽娜决定带着丈夫回京治疗。于是,从贵州到北京的T50次列车成了一趟爱心专列,朱敏才老人所在车厢成了一个临时的ICU病房。2014年平安夜,老人回到北京,入住空军总医院接受治疗。
  一场说走就走的行程
  2014年的最后一天。凌晨6点,北京崇文门街头。
  头天夜里刮起五六级大风,依然没有要停的意思。从静悄悄的小区里匆匆走出的孙丽娜,整了整帽子和大衣领口,准备乘车赶往空军总医院照料老伴。料想到当天是最后一个工作日,全城交通必定大堵特堵,所以孙丽娜早早儿地出了家门。
  “明天是元旦,也是我和朱老师结婚22周年的日子。”她边走边说,每天她几乎都这个时间出门,转乘3趟公交赶到医院。这么多年,他们从没过过纪念日,就连生日都很少过。现在老伴病了,她最大的新年愿望就是盼着他早点好起来。
  至今仍有亲戚对夫妇俩的支教表示不理解。这对老夫妇,一位曾是中国驻尼泊尔大使馆的经济参赞,一位是退休的小学英语教师,“好好的清福不享,跑到穷乡僻壤去受苦”,但在孙丽娜看来,当年那场说走就走的行程,是她人生的一次正确选择。
  2005年,夫妻俩在家看电视时,被一组镜头深深震撼:一位19岁的女教师背着尚未断奶的孩子在给学生上课。孙丽娜为之一惊,突然冒出到贵州支教的念头。当她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丈夫朱敏才时,丈夫十分支持。他说,当教师一直是他的梦想,而且贵州又是他的故乡,那我们就一起去吧!
  临行前,夫妇俩咨询北京志愿者机构,被告知志愿者一般不接纳老年人。尽管如此,他们没有放弃。2005年6月,夫妇俩带着一份执着赶赴贵阳。那一年,朱敏才63岁,孙丽娜51岁。
  9年支教5所小学
  到了贵阳后,由于志愿者有年龄限制,一般只要40岁以下的。夫妇俩一直没有找到合适支教的学校。随后,孙丽娜想到向当地媒体求助。当时第一个与他们联系的是望谟县长刘兴吉,于是两人决定到望谟去。刚到望谟县二小,朱敏才只是负责做饭,照顾讲课的妻子。但孙丽娜觉得老伴精湛的英语不用实在是可惜了。于是,就将自己两个班的英语让给他讲。谁知,试讲下来,一发不可收拾。
  朱敏才迷上了教学。他常常向妻子和其他老师请教,反复翻看《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等专业书籍,认真做笔记,教学水平开始迅速提高。不过,在最初的教学过程中,因为“压不住堂”,朱敏才没少向老伴讨教经验。
  由于长期闭塞,山村的多数孩子很腼腆,不知道怎么跟人交流,更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子。于是,老两口随身带着很多照片,这些照片记录着他们在海外的外交生活,当地的风土人情。他们向孩子们描述外面的世界,每个孩子都睁大了眼睛听得出神。
  为了上课,朱敏才学了苗族语。老两口教学生们读报、查字典、还教他们刷牙。9年间,老两口先后在望谟二小、尖山苗寨小学、花溪孟关乡世华小学、遵义县龙坪镇裕民小学、遵义县龙坪镇中心村小学5所小学支教过。而走过的这些学校,条件最艰苦的当数尖山苗寨小学—一所连当地人都很少知晓的学校。
  孙丽娜说,2006年1月,父亲肝癌晚期,得知这个消息后,他们从望谟返回北京,守护病危的父亲。当年8月,孙丽娜的老父亲病逝。在处理完家中的大事后,夫妇俩又一次重返贵州。
  厕所与卧室一墙之隔
  这一次,他们在报纸上偶然看到一篇题为《一个老师的学校,他苦撑了6年》的通讯。在与当地联系后,决定到这里继续支教。但来到尖山苗寨,简陋的条件让他们很震惊:所谓的学校不过是两间没有窗户的平房,还是村民们每家背来石头盖起来的。教室里没有电,上课时,只能挪到室外光线明亮的地方。
  学校有四个班,孙丽娜夫妇抵达当晚,没顾上休息,立即了解全校学生的基本情况,并连夜把课程表重新排了出来。第二天,夫妇俩各司其职,走上了各自的教学岗位。艰苦的条件让老两口适应了好一阵。他们居住的房间有一面墙是紧邻公厕,晚上只能戴着口罩睡觉。山上喝水都来自一个蓄水池,水很浑浊,只好撒上白矾再喝。
  在尖山支教的那段日子,老两口几乎没吃过水果。由于长期缺乏叶黄素,加上强紫外线照射,原本就高度近视的孙丽娜视力更加衰退,以至于右眼因黄斑性病变而失明。
  不过,孙丽娜认为她和老伴的付出很值得。学生们学会讲一些简单的英语了,会唱歌跳舞了,每每见到外来的客人,孩子们会主动打起招呼。
  突发脑溢血倒在新校舍内
  朱敏才发病时,正在遵义县龙坪镇中心村小学内查看新校舍。孙丽娜说,他们来到这所村小支教时,教师的宿舍十分简陋,后来,在党委、政府的关心下,2014年,一栋新的宿舍建成。10月25日当晚,看过新闻联播后,老伴陪着她查看新宿舍。
  “他看到卫生间墙上的热水器,非常兴奋,告诉我说,今后终于可以好好洗个热水澡了。”孙丽娜说,当晚9点多,夫妇二人正聊得开心,朱敏才突然摔倒在地,失去了知觉。
  “他有糖尿病和高血压。”吓坏了的孙丽娜急忙拨打校长电话。之后,朱老师被紧急送进遵义县人民医院。常年艰苦的环境透支着两位老人的健康。不久,孙丽娜也病倒了。
  朱敏才、孙丽娜夫妇的事迹在当地曾引起了极大反响。得知朱老师突发重病的消息后,贵州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晓光第一时间作出批示,要求全力抢救。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相关专家第一时间率医疗专家赶往遵义县医院展开救治。经专家会诊,朱老师除脑部出血外,还有高血糖、高血压、肺部感染等症状。专家组决定对他
  两地接力成功转院
  “感谢这么多年朱老师、孙老师为我们遵义孩子无私的付出。眼下天冷、事多,但人心是暖的,二位老人一定要保重,我们敬佩并想念着暂时离开讲台、回到北京的您们。您们的健康幸福,是我们最大的心愿。”2014年的最后一天,一条来自遵义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王继松的短信,出现在孙丽娜的手机上。
  “我真是特别的感谢他们,朱老师病倒后,前前后后,北京的、贵州的,很多好心人为他奔走。”孙丽娜摘下眼镜,将手机屏幕贴近眼睛,一字一句地将短信内容读给躺在病床上的老伴。由于脑出血压迫语言神经,朱老师现在已经无法开口说话,右半边身子也不能动弹。听到老伴的声音,神志清晰的他还是抬起左手,勉强晃了一下。
  难忘与孩子们的道别
  为了能得到更好的治疗,在当地政府的协调下,上月24日朱敏才老师从贵阳搭乘火车回到北京,来到空军总医院继续接受康复治疗。分离有多么不舍,恐怕常人无法体会孙丽娜当时的感受。回京前,刚刚病愈的孙丽娜忙着收拾这些年来支教所用的东西。“这次回去先把朱老师的病看好,估计要一段时间。”就在她收拾整理的时候,学生们相拥着走了进来。
  “孙老师,这是我们折的幸运星,希望朱老师早日康复。”
  “孙老师,您和朱老师还回来吧?我舍不得你们。”
  学生们你一句我一句诉说着不舍。孙丽娜眼眶通红。她告诉孩子们,朱老师病好以后,他们还会回来教英语。
  上月22日,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就朱老师转院进行了详细部署。经过安排,1辆救护车、1名医师、3名护士随车护送照料朱老师安全转入北京空军总医院。
  列车车厢成了临时ICU
  平安夜。T150次列车上。朱敏才老师所在的软卧变成了一间临时ICU病房。
  脑出血病人在转运过程中最怕颠簸,在获知朱敏才老师将要搭乘列车后,T150的列车长和乘务员给予极大照顾。
  当晚11时,列车顺利抵京。来自空军总医院的一辆急救车早已在站台上等候,将朱敏才老师抬上车后,驶向医院。连夜,包括院长王建昌、医务部主任张波、神经内科主任石进等多名专家在内,为朱老师展开会诊。
  孙丽娜拉着老伴的手说:“咱们一定好好配合医生治疗,大家都盼着你好起来呢!”
  爱心支教后继有人
  据了解,目前,医院正在为朱敏才制定治疗计划。他目前的病情也比较平稳。
  “那些孩子肯定让人放不下心啊。”孙丽娜说,她和老伴强调学生英文的日常运用能力,而不仅仅是通过考试,所以特别重视口语,现在朱老师一病倒,不知道孩子们会不会受影响。
  记者最新了解到,遵义医学院2013级的研究生宋忠敏、蒋位哲等青年志愿者,已经接过老人手中的爱心接力棒,轮流前往遵义县龙坪镇中心小学支教。
  当听说这个消息后,孙丽娜也显得很高兴。她表示,等朱老师病好后,将来有机会他们还会再次回到贵州继续支教。
  本报记者 刘琳 J015
  景一鸣摄 J168  作者:刘琳 J015
  景一鸣
本文来源:北京晚报
关键词阅读:
不做嘴炮 只管约到
跟贴热词:
文明上网,登录发贴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易立场。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2014“最美乡村教师”称号获得者:朱敏才、孙丽娜夫妇
发布时间:日 09:51 | 来源:光明日报
朱敏才、孙丽娜夫妇 资料照片
  朱敏才曾是驻外工作17年的外交官,老伴孙丽娜退休前是北京的小学英语老师。9年前,他们得知贵州山区严重缺乏师资便决定去义务支教。2005年5月,他们在贵州望谟县复兴镇第二小学开始了支教。他们给孩子买来字典,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在黔西南州兴义市尖山苗寨小学支教时,夫妇俩还给孩子开设了品德课、音乐课、体育课等。以前孩子们惧怕陌生人,不愿意说话。夫妇俩通过上课、游戏和多种课外活动让孩子们逐渐开朗、自信。苗寨的孩子们学会了汉语普通话、学会了讲卫生、懂礼貌,也了解了&世界&的含义。9年来,两位老人的足迹遍布贵州七八所乡村小学,目前在遵义县龙坪镇中心小学。虽然山村的艰苦条件让他们落下一身疾病,但他们说:&能发挥余热,是我们最大的满足。孩子的变化是我们最大的动力。只要还能爬起来,就会待下去。&
责任编辑:汪蛟龙朱敏才孙丽娜可敬之处表现在哪些方面_百度知道外交官夫妇朱敏才孙丽娜:9年支教绽放最美心灵
字体:[][][]
  朱敏才曾是一名外交官,妻子孙丽娜曾是一名高级教师,在一般人眼里两人拿着高薪,退休后自然也该过着悠闲自在的生活,但两人却没有选择安逸的日子,毅然从繁华的北京奔赴贵州偏远山区支教。9年来,他们支教的足迹遍布贵州的望谟县、兴义市尖山苗寨、贵阳市孟关等地。(中国文明网)
  从北京到贵州,翻过的是繁华;从城市到山区,翻开的是贫瘠和落后。但城市的繁华没有锁住朱敏才、孙丽娜夫妇的目光,反而促使他们由自己的安逸想到落后山区孩子的酸辛。2005年,中央电视台播放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典礼,研究生徐本禹放弃读研到贵州大方县支教的故事聚焦了朱敏才、孙丽娜夫妇目光,让他们感动不已,妻子孙丽娜提议,“咱也去支教吧?”朱敏才点头支持。
  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朱敏才、孙丽娜夫妇打破世俗的藩篱,选择到落后的山区支教,不但体现出夫妻俩刚毅的勇气,也表现出超常的担当。追求安逸是多数人一生的追求,为了这个追求,很多人穷尽一生,只为在城市争得一席之地。朱敏才、孙丽娜夫妇摒弃繁华和安逸,以年迈之躯扎根山区,不但是对世俗名利的不屑,也是对生命意义的一种升华。
  朱敏才、孙丽娜夫妇有着质朴的桑梓情怀,为了更好的反哺家乡,他们选择了教学条件艰苦的边远山区。九年下来,他们的足迹布及望谟县、兴义市、贵阳市、遵义县的许多小学。他们不仅将知识带给孩子,也将大山外的世界告诉了孩子们,希望孩子们能走出大山,去看一看大山外的精彩世界,并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里种下梦想的“芽儿”,带给孩子们冲破落后和贫穷的勇气和力量。
  朱敏才、孙丽娜夫妇不只是两名单纯的教书先生,还是帮学校“拉赞助”的“明星”。在为龙坪镇中心村小学,为了让山区孩子像城里的孩子一样学电脑用电脑,孙老师通过女儿与北京赛晶集团联系,为中心村小学捐赠了8万元左右的20台电脑,遗憾的是学校没有多余的资金来修建电教室,20台电脑只能搁置一旁。阿里巴巴公益天天正能量基金得知朱敏才夫妇的善举后,深受感动,并决定资助他们10万元,朱敏才夫妇决定将所有的善款用于建设学校食堂和宿舍。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这样一群伟大的人物,他们虽然只有萤火般的微光,却想向大地布撒太阳般的光芒,令人感动的是,朱敏才、孙丽娜夫妇就是生活在我们身边的这样一群人。去年上半年,孙丽娜第一次到北京去看眼睛,医生告诉她,她的右眼已经萎缩,完全失明,没办法治疗了。换句话说,为了布撒她的善良和爱意,她牺牲了她的右眼。朱敏才说:“虽已是古稀之年,但只要我们还能动,就希望在这里继续教下去,让山里娃也能和城里娃一样,能大声流利地说好英语、学好英语。”爱在有情天,相信朱敏才、孙丽娜老师的余热一定能哺育更多的向阳花灿烂的盛开,快乐、健康地成长。(罗依)
责任编辑:罗 湘江
用户昵称:
在线评论选件用户手册
&&&&请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朱敏才 孙丽娜夫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