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塘常用的保水牌生物制剂剂调水有哪些?

引起鱼塘水质恶化的因素及处理措施_鱼你同行-爱微帮
&& &&& 引起鱼塘水质恶化的因素及处理措施
在养殖水产品过程中,多数人重视水质的调节,而忽略了底质的改变。当池塘底质恶化时,由于溶氧低导致长期积累的大量有机物难以分解,或在溶氧低的状态下,分解成大量的有害物质,同时致/细菌、病菌大量滋生,当细菌、病菌达到一定数量时就会引起病害的大面积爆发。一、鱼塘底质恶化的因素1、因苗种成活率(多放苗多投喂)和养殖经验不足,养殖户对投饵量把握不准确,由于长期大量投饵,水产动物没有食用完的残饵,粪便以及死亡的水产品、藻类会大量沉积,造成底层有物厌氧的分解,产生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有毒有害物质,同时未分解的有机物质随水流重新回到水中,导致水质浑浊,透明度低下。2、有的养殖户为了追求高产,加大养殖密度,养殖密度过大就必须大量投喂人工饵料,造成饵料及粪便等代谢产物胡增加,导致水质恶化,在增氧设施配置相对不足的情况下,就很容易出现池塘底质恶化情况。3、水体过瘦时产氧能力差,导致水体缺氧,水过肥在天气变化时,容易造成藻类大量死亡并沉到池底,分解时耗费池底氧气,造成底质恶化。并产生大量有害物质。4、有些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前期由于管理不到位,造成池塘中青苔和藻类的大量滋生,为了控制和抑制藻类及青苔,长期大量使用硫酸铜之类毒性较大的药物,造成药物残留毒素沉积于池底,导致水不易肥,水草生产受阻,水生物肝脏受损。5、在养殖水产品生产过程中时,根据需要,要经常换注水,如果在换水时外面的农药污染水源再引入池塘,水中的重金属盐等有害物质就会沉降到水底,并持续不断向水中扩散,导致水不易肥,水产品及水草生长受阻,且出现大量死亡,水生物大量死亡后的残骸沉积到水底,导致病菌大量滋生,有害物质增加二、处理措施1、坚持每年冬闲时,清塘:消毒,清除池底过多的淤泥,淤泥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和对水产品有害的细菌、病菌、寄生虫等,清淤是把池塘底部残留的大量有机物质脱离养殖水体胡最好办法。2、定期估算水产品的成活率,结合天气及水产品生长情况,灵活控制投喂量,避免饵料的浪费,做到饵料无残留。3、降低养殖密度加大增氧力度,经常使用缓解增氧颗粒也可达到很好的养殖效果。4、在需要池塘换水时,因外界原因(农药残留、水体污染)不是很理想的情况下,加强水草养护,给水产品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减少换水量,合理使用药物,在防病、治病时选用残留较少的药物,把药物残留降到最低。5、定期用微生物制剂和肥水产品进行调水和肥水,经过调水和肥水可分解转化池底的有机物并补充水体的基础营养,防止水体过肥或过瘦使水体保持最佳状态,为池塘减轻、减少最少伤害,给水产品制造一个优良的生态生长环境。文章来源:水产养殖网作者:铜山区第二航运公司 &张雪彦&帮邦魔盒不仅是一款功能强大但价格极低的在线溶氧pH测控仪,还为合伙人、代理商提供客户管理、商机导流和全方位养殖过程数据了解的综合服务平台。现面向饲料厂、渔药店、养殖场、苗种厂诚招代理商,时不我待,尽快点击“阅读原文”来报名吧!
点击展开全文
悄悄告诉你
更多同类文章
还可知道有多少人阅读过此篇文章哦
阅读原文和更多同类文章
可微信扫描右侧二维码关注后
还可知道有多少人阅读过此篇文章哦
养鱼必读!为您提供各种养鱼技术资料。
您的【关注和订阅】是作者不断前行的动力
本站文章来自网友的提交收录,如需删除可进入
删除,或发送邮件到 bang@ 联系我们,
(C)2014&&版权所有&&&|&&&
京ICP备号-2&&&&京公网安备34养鱼专用EM菌鱼塘调水微生物制剂
品牌农富康型号水产EM菌
所在地:郑州花园路150号
联系电话: 请说明来自顺企网
联系人:陈先生
在线咨询:
115.60.192.71
更新时间: 16:50:16
产品编号:
&农富康水产em菌客户使用实例&
日前,广东省从化市棋杆水库,工人们兴高采烈地起网捕鱼,鱼跃人欢,好一派丰收的场景,水库老板杨新民笑得合不拢嘴。
棋杆水库面积约600亩,杨新民承包养鱼、南美白对虾。他十分注重科学养鱼,几年前便开始em菌微生态制剂调控水质,实行生态养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该水库也被纳入广东省无公害水产养殖基地。2008年10月
,在水库基本清捕后,他自主投放5-6厘米的罗非鱼苗60万尾,及部分四大家鱼苗。
2009年,杨新民了解到农富康em菌产品比一般em菌功能更全、更强、更好后,马上在水库使用
,3月18日第一次施用&农富康水产em菌&水养肥以后,每隔15天泼洒一次。使用&农富康水产em菌&后,水质明显优化,鱼生猛活跃。6月下旬开始拉网,6月26日一
边捉鲩鱼、大头鱼上市,一边对罗非鱼进行测产,结果让杨新民喜出望外,罗非鱼达0.8斤、0.9斤、1斤规格,
鱼身结实光滑,极其生猛。而以往连续几年同等投种量、同样饲养管理、同样养殖期的罗非鱼只能长到0.5斤 、0.6斤、0.7斤规格,对比之下,使用农富康水产em菌后增产50%之多。仔细算账:投入&农富康水产em菌&,
成本约8.2万元,增产罗非鱼18万斤,增收54万元,扣除成本,纯增收45.8万元(其它四大家鱼增产未计在内),确实令人羡慕。
技术指导电话: qq:& 陈先生
养鱼用em菌用法用量&
&水质调控&
& 以10亩1米深水面为例:将农富康养鱼em菌液10公斤用水稀释100倍以后,均匀泼洒在水面即可,使用周期一般为每月2-3次为宜。一般为晴天上午或傍晚泼洒
全程定期泼洒可大幅降低药物成本80%以上,可大幅提升成活率近30%并提升效益20~35%(南美白对虾增重15%&60%;淡水鱼平均增重10%&30%),提高产卵率20~35%。同类环境养殖周期可提前10~20天上市,综合效益明显,增幅大。
& 常用的可发酵的物料有:各类糟渣、秸秆、草粉、菜饼、动物粪便、下脚料等,根据各个物料营养成分不同,需适当 添加玉米粉或麦麸调节配比并补充营养。
农富康水产em菌液一瓶(1公斤)可发酵200公斤干物料。
发酵方法为
将农富康菌液用水稀释80倍(即加入80公斤水),然后与要发酵的物料均匀混合后,密封。发酵可行温度为20-40度,发酵时间与温度相关,一般为3-8天。
注意:以上物料的重量是以干料算的,如果是湿料,可根据含水量自行调配比例,同时,80公斤的水,也不是特定的,可根据料的湿度自行调配;但是,最后拌匀后的料的含水量为40-60%。(判断湿度的方法为:用手抓起一把料,使劲握紧,手缝看到水渍,但不下滴、站立起来,手松开,料团掉地上后可散开)
& 如果想将菌液拌到饵料中投喂,可按饲料重量的0.5%添加农富康菌液即可。
具体方法如下:
要配制100公斤饲料,就取0.5公斤养鱼em菌液加20公斤左右的水稀释,一边翻动饵料一边喷洒稀释后的菌液,等菌液与 饵料混匀后即可投喂。
常见的发酵物料有:各类动物粪便、植物茎叶、秸秆、草粉等。有机肥通过发酵可大量增殖有益菌,促使浮游动物繁殖,避免对水体的污染。发酵方法与上述&饵料发酵&方法相同,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使用的动物粪便偏多,则每亩用量以100-150千克为宜,不要过多。
鱼浮头防治
& 如出现鱼浮头和泛塘现象,可用养鱼专用em菌液稀释30倍均匀泼洒水面,3~5小时可好转,鱼恢复正常。此后可隔1~2天再泼1~2次。个别的真菌性鱼病、细菌性肠炎、烂鳃病、打印病等可将病鱼捞出,用农富康菌液稀释20倍直接涂擦病灶,也可用养鱼em菌液稀释100倍浸泡病鱼(直到鱼出现轻微浮头止),几天后即可痊愈。
&网箱养殖&
主要针对大型湖泊、水库等养殖场所。
(1)放养前处理:用养鱼em菌液稀释液50倍直接泼洒凶猛性鱼类或野杂鱼的产卵场,破坏其繁殖生长环境,控制其群体数量。
(2)用农富康菌液发酵饲料饲喂,发酵方法参考上述&饵料发酵&栏目。
(3)用海绵等蜂窝状的物体在农富康菌液的稀释液(10倍左右)中浸泡24小时,再悬挂在网箱中间,通过鱼儿的游动使农富康菌液不断地扩散,农富康菌液悬挂物7天左右更换1次,可以使网箱的水体环境完全改观。
(4)用农富康菌液、发酵料、黄泥土按1:2:4的比例做成很有粘性的团块,重量为每个1~1.5斤,晾干后,在投饵料附近采取挂袋、挂篓的方法,使农富康菌液有益菌有一个固定居所而提高净化作用,从而改善和稳定水质,此团块一个月更换1次。每亩放10~15个
& 农富康em菌全部出自实验室,均为一代原菌,市场上价格低廉的往往是经过扩繁后再销售的二代、三代菌,活菌数量少且菌体活性弱,所以使用效果很差,浪费时间和财力而没有达到理想效果。
选择决定效果,为了您的个人利益,请选购优质的一代原菌!!
农富康水产em菌订货方式
1.前往农富康公司订货:郑州市金水区花园路159号(与北环路交叉口向东200米路南)  
2.如您当地有农富康公司代理商请其出示与农富康公司签订的代理合同和农富康公司颁发的代理标识牌  
3.外地用户可联系农富康厂家(陈先生);q
q: 安排邮寄。
(农富康汇款账户唯一开户人为:王学志司法人&,其他均为假冒)。
您可能感兴趣:
如果[养鱼专用EM菌鱼塘调水微生物制剂 ]描述不够全,请联系我司获取详细资料,请说明是从顺企网看到的,会有更多优惠
相关链接:
& 来自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的客人于 10:09:06在百度搜索关键词 “养鱼专用EM菌鱼塘调水微生物制剂” 访问了本页
本页链接: /info/3828008.htm
已经有40人看到了本产品
河南农富源生物有限责任公司的其他产品
其他生物制品相关分类
不正常或过低的价格和过分夸张的描述有可能是虚假信息,请您谨慎对待,谨防欺诈受骗,如有发现,请告知我们
最新其他生物制品产品其他生物制品产品推荐
产品字母分类:
免责声明:本站信息由企业自行发布,真实合法性由企业负责,如有误请告知纠正,顺企网不负任何责任
本站完全免费,请提防诈骗
顺企网版权所有
发布批发采购信息、查询企业黄页,上顺企网鱼塘经常氨氮超标用什么方法调水会有效点鱼塘养了两三百条猪,可以往外排的,我都没怎么排进鱼塘的,但是氨氮还老是超标,就养四大家鱼,主要是没有活水.用什么方法调水降氨氮的药啊?
慕荣蜘1657
氨氮的主要来源是沉入池底的饲料,鱼排泄物,肥料和动植 物死亡的遗骸.鱼类的含氮排泄物中约80%~90%为氨氮.当氨氮的积累在水中达到一定的浓度时就会使鱼中毒.如果发现塘水中氨氮超标时,可以使用甲醛、增氧剂、双氧水或过氧化钙,还有次氯酸钠、沸石粉或活性炭等与塘边土混合后投放.氨氮超标通常发生在养殖的中后期,这时候由于残饵和粪便的增加,池塘底部的有害物不断沉积,造成氨氮、亚硝酸盐等超标.通常先试用解毒改水王或解毒净水王分解沉降水体中的大分子有机质qux然后试用底改类产品如洁底净n分解沉积在池塘底部的有害物5173经过调节后的水质,需要定期使用小球藻源、枯草芽孢杆菌等进行肥水,稳定水质ptxb做好这些步骤,池塘的水质基本不会恶变5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详解益生菌在水产养殖中的调水作用
详解益生菌在水产养殖中的调水作用
快速发展的水产业集约化生产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带来新的问题。在集约化高密度养殖模式下,养殖水体自身污染非常严重,许多学者的研究表明,在养殖过程中饵料利用率较低,养殖过程中大量的残饵、生物代谢物、动植物尸体等有机物积累于养殖池底,这些有机物在嫌气细菌的作用下会腐败分解产生大量对水产养殖动物有毒的物质,导致养殖水体的理化环境和生态环境严重恶化。另一方面,人类生活污水、各种工业废水、农业废水等的超量排放,污染了养殖用水水源,造成养殖水质下降,养殖环境恶化。病原微生物种类增多和传播速度加快,养殖生物病害发生日趋严重,给水产养殖业造成严重损失。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每年发生中等程度以上的养殖病害面积占养殖总面积的20%以上,年损失产量超过146多万吨。在海水养殖业和集约化程度较高的养殖上尤为严重。随着 水 产 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集约化养殖程度的不断提高,水产养殖池的富营养化程度越来越高。有机物的大量投放使残饵、鱼虾的排泄物等富营养因子共存于一个水体,加上池塘自净与调节能力的降低养殖水体中化学需氧量(COD)、生物耗氧量(BOD),氨氮、硝酸盐与亚硝酸盐、硫化物等。指标严重超标,池塘水质恶化,鱼虾病害频频发生有机物污染、氨氮、亚硝态氮积累是池塘养殖水体恶化,鱼虾病害发生和品质下降的主要诱因。利用水体有益微生物实施生物修复是目前研究与开发的热点,筛选获得净水功能和制剂生产性能优良的优势芽孢杆菌菌株或其组合是创制高效微生态净水产品的关键。益生菌—复合水产微生态制剂是指由许多有益微生物及其代谢物构成、可以直接使用的活菌制剂,它具有无毒副作用、无耐药性、无残留、低成本、效果显著等特点,有效地克服抗生素、激素、防腐剂、农药、化肥等化学农业所产生的种种副作用。随着水产养殖业的不断发展,大部份养殖用户已逐步由过去,等养殖对象生病——滥用鱼药(受到鱼病高峰期爆发性死亡等突发性事件影响),转变为:预防为主导的新型养殖模式——水体环境修复。在养殖水体中有益菌与有害菌同时存在,当水体恶化时,实际是有害菌占有绝对优势,从而导致不适合养殖对象的生存。水质的恶化是引起养殖对象发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导致水体恶化,水体菌相藻相的不平衡并不是在短期内就能形成的,而是经过较长时间各种综合因素引发的。我们平时如能做到利用微生态制剂(即有益菌)定期调节水质、改良底质,就能防止养殖对象水体环境的恶化,从而让养殖对象少生病或不生病。在生产上各类养殖业主使用水产微生态制剂时却会发现:有的使用效果明显;有的客户初期效果明显,但反弹快;另一部份客户使用效果却没有。根据我们现场调查和与养殖业主交谈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一、生产厂家生产水平莨莠不齐益生菌无论内服还是外用的确有确定的效果。从2007年全国第一次水产微生态协作会议统计,全国生产销售水产微生态制剂的厂家有上百家,其中具有正规的生产设备及发酵工艺厂家并不太多。加上目前国家对微生态制剂缺少统一的标准,从而造成一种门槛低易进入的观念。一个小作坊就可生产水产微生态制剂。另一方面养殖用户普通对于兽药认证GMP标志较为熟悉,但实际兽药GMP生产与微生态制剂生产工艺截然不同。往往在购买时,误认为具有此认证的也具有生产微生态制剂资格,其实不然。微生态制剂的生产需要菌种培养设备、多个菌种种子罐、复合发酵罐等设备构成。不具备此设备的生产厂家有可能是通过购买源液、稀释、勾兑简单生产,从而导致各类客户购买、使用效果不明显甚至由于生产工艺简单杂菌含量较多反而起到反作用等等。 。二、科学使用益生菌制剂是第二个重点环节复合微有益菌的使用,需要科学的使用,否则会造成效果不明显或是反作用。如肉眼观看水体浑浊、不良时,某种意义上来分析水体中含有悬浮物、有害有机质、饵料残物、粪便等过多,因用以芽孢为主导菌进行分解。但生产上会出现,养殖对象三到五天左右时间却出现浮头等现象产生,从而让客户感到不满意。产生的原因有可能是没有进行事先的水体常规检测,实际此水体中溶解氧偏低。而芽孢每三十秒繁殖一次,耗氧量较大。同时氧气不足只能降低氨氮,不能降亚硝酸盐。如:使用单一光合细菌需要光照,有机物丰富,在光照不充足、水质偏酸性的环境中使用,效果肯定不明显。又如:对于水体明显发生发黑、池底老化状况的水体,必先用生物底改,再辅以乳酸菌、放线菌为主导菌种进行调水。在实际使用如不先进行最大限度的改底,就算有效果。由于底部有害机质及饵料残物、养殖对象粪便等长期在底部,调水时没有以分机能力较强的芽孢为主导复合菌种进行最大限底的分解从而导致一但出现下雨等天气影响,水体的搅拌动,底部有害物质又渗入到水体中部及上部。促使水体环境变恶劣(如PH值、氨氮、亚硝酸盐等)影响养殖对象的生长及摄食。三、正确认识水产益生菌——枯草芽孢杆菌的调水作用(一)水产养殖中的调水包括肥水和净水。肥水的含义,一般有以下几种:A、营养盐类含量高 B、有机物含量高C、可消化有益藻类含量高我们所说的肥水的要求实际上指水体中可消化利用的浮游植物含量高,即水色浓。距检测,浮游植物量1250px),10~20mg/L时水色较浓,大于20mg/L时,水色很浓,透明度为了达到理想的养殖用“肥水”,在养殖初始阶段,一般往水中投入较多的有机肥和化肥、生物肥。化肥的效果比较速效,但肥效短;有机肥的肥效长,但肥效慢。现在,一般以有机肥为主。有机肥的营养成分大多数都是有机大分子(蛋白、脂肪、糖类、难溶性有机酸等),不能直接被藻类吸收,必须经过水中的细菌分解为小分子的氨基酸、肽类最终矿化成无机盐(磷酸盐、硫酸盐、碳酸盐等)才能被植物吸收。在养殖初期,水中的细菌数量还比较少,因此在此时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制剂,用于分解水中的有机大分子,经氧化、氨化、光合磷酸化、解磷、固氮等一系列生化反应,最终转化成易被藻类利用的无机盐。枯草芽孢杆菌制剂对于水体中有机物的分解来自两方面的内容:A、枯草芽孢杆菌制剂中的活菌,可以在水中产生多种分解酶,将有机肥中的大分子分解成为小分子,但这一过程发生在芽孢杆菌激活扩繁之后。B、制剂中枯草芽孢杆菌代谢产生的酶类。枯草芽孢杆菌制剂中有丰富的多种酶类,比如蛋白酶、淀粉酶、纤维素酶、多糖酶等等。这些酶类在进入水中之后就开始发挥分解有机肥的作用。 实践证明,在水体中添加芽孢杆菌制剂可使水体变绿(水肥)的时间提前3天左右。随着水温的升高,提前的速度还会更快。 同时芽孢杆菌制剂的载体类型对于肥水的效果有一定的影响。主要有两方面的内容:A、载体的可溶性。整个制剂的溶解性越好,肥水的效果越好。溶解好的载体可以在水中有均匀的分布,增加制剂与有机肥以及大分子接触的机会,提高制剂中的酶与菌体分解的效果。同时溶解性好,可以使菌体在水中的分布不会出现局部浓度高而刺激原生动物与轮虫的增长。B 载体的有机与无机性。常用的无机载体有麦饭石粉、沸石粉、膨润土、小苏打等。有机载体有麸皮、次粉、玉米粉、糠、淀粉、葡萄糖等。总的来说,无机载体内含多种常量和微量营养素,有利于藻类的生长,小苏打则含有藻类生长繁殖所需要的碳源。 有机载体在水中分解为藻类能利用的元素需要很长的时间,而进一步分解为水生动物的食物则比较容易,易于促进水生动物的生长。淀粉与葡萄糖价格比较贵,一般较少采用。因此在养殖早期,为了促进藻类的生长与繁殖,促进肥水,一般不采用有机载体,而采用无机载体。在早春或养殖水域的培水期,要利用微生物制剂促进肥水,采用无机载体或可溶性载体,避免出现施肥多,水生动物多,原生动物、轮虫与枝角类提前出现,大量吞食新生藻类而导致藻类繁殖不起来,施肥不见“水肥”,水质恶化,鱼虾放养后出现缺氧而导致养殖失败。(二) 枯草芽孢杆菌对藻相平衡的影响鲜、活、肥、爽是水产养殖业主追求的水质目标。平时所说的老水一是指浮游生物大量死亡,水色发黑;二是指水色过浓,透明度过低(在每一个养殖环境中,都存在一个由无机物、非生命有机物与细菌、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原生动物四大生物种群所组成的生态体系。这一体系的动向,直接左右着池塘水质的变化。有机物质包括饲料残饵、水生动物及各种生物的排泄物、水生植物尸体等,它们与池塘中的生物种群有着密切的关系。养殖水域中的有机物,只有及时得到自身的净化与处理,生物群体之间才能维持平衡态势。早期池塘中,它们各具有相应的群体数量。以浮游植物为一方,浮游动物和原生动物为第二方,细菌为第三方,当它们在池塘中的结构是正常的、合理的话,就共同维持了养殖环境有机体系的平衡。 其平衡的内在实质是:浮游动物:浮游植物=1:100万,或者说浮游动物占浮游植物的1/100万。在这种情况下,作为第三方的细菌种群,就对这个比例具有很好的调节作用。它可以分解有机物为小分子,释放出无机盐,被藻类生长利用,从而促进藻类生长繁殖;又可以作为原生动物和轮虫、枝角类的食物,促进浮游动物的生长。 养殖水域中的微生物主要来源有以下几个方面:A、空气中微生物。B、水生动物肠道中排出的细菌。C、土壤中的细菌。由于水体的相对厌氧与水生动物肠道的相对厌氧, 在水中的细菌以兼性厌氧菌和厌氧菌为主。特别是在投放水生动物以后,来源于水生动物肠道中排出的细菌就成了养殖水体中细菌的主要来源。 对于水体中有机物的分解氧化能力,通常是需氧菌>兼性厌氧菌>厌氧菌。有机物如果氧化不彻底,就会释放出大量的有毒的代谢产物。因此自然条件下水体中的微生物菌群不能担负在集约化高密度养殖方式。即使采用充氧曝气方式,但因水中菌群好氧分解能力不足,而使这种水体自净方式显得非常脆弱。 水生动物的粪便中有大量的肠道厌氧细菌(可占粪便总体积的1/3~1/2),他们降解水中有机物的能力不强。但可作为原生动物、轮虫、枝角类的食物,营养价值却比水中的有机颗粒高很多。现在已经有大量的实验证明一些细菌(光合细菌、酵母菌)对于轮虫和原生动物具有非常重要的营养价值。于建平()研究发现在无菌状态下,面包酵母对于轮虫没有饵料价值,而当添加了由轮虫培养池外分离的芽孢杆菌、假单胞菌以后大大增强了面包酵母的营养价值。我们的实验表明,用枯草芽孢杆菌的菌体与发酵鸡粪和氨基酸发酵液按一定的比例饲喂臂尾轮虫,轮虫的生长效果很好,繁殖速度快。这是因为芽孢杆菌、光合细菌、乳酸菌含有大量的维生素B12。据推算每个轮虫每小时至少可从细菌体内摄取2.7×10-13维生素B12克。因此,自 开始喂料起,浮游动物数量的上升是一个不可改变的客观趋势。 为了尽量维持1:100万这一平衡关系,我们就需要对水域中的微生物菌群进行控制,投入分解粪便、残饵能力强的需氧菌——芽孢杆菌,对水中有机物进行彻底、及时的降解,以满足藻群生长的物质需求。枯草芽孢杆菌是理想的选择之一。枯草芽孢杆菌的调水作用主要发生在藻类生长的平衡期。在这段时间,新生长的藻类和死亡的藻类基本是平衡的。此时投入枯草芽孢杆菌的主要目的在于及时分解死亡藻类、残饵、粪便,及时促进新生藻类的出现。这时芽孢杆菌制剂的投放有几个应该引起关注的点:A、芽孢杆菌的数量。投放量要比肥水时大得多。原因有(1)此时水中有机物的含量非常高,量少了效果不好。(2)此时水质较肥,浮游动物非常多,特别是轮虫和枝角类,对于枯草芽孢杆菌的滤食作用非常强。B、载体类型。一般选用漂浮或悬浮的颗粒性载体比较好。可以漂浮在水面上,利用空气中的氧气和水中的有机物进行增殖。一般不选用沸石粉、麦饭石粉等沉淀性载体。(3)投放时间。选在有阳光的上午作用效果比较好。在白天,水中的溶解氧过饱和,有利于芽孢杆菌发挥作用。此时,水的PH值水面和水底差别比较大,上层因为藻类的光合作用对于水中二氧化碳的消耗,PH值有可能超过9,轮虫等浮游动物基本在水底活动,此时如果使用漂浮性或悬浮性的载体可以避开轮虫对芽孢杆菌的采食。提高作用效果。还有就是水面的温度比较高,也利于芽孢杆菌充分分解水中有机物。上午投放是保证枯草芽孢杆菌的最佳作用时间会长一些,提高作用效果。(4)投放的频率。一般的观点认为7~10天投一次,但根据我们的实验,要防止藻群的突然死亡,3天投放一次,会获得更大的保证。枯草芽孢杆菌的调水作用实际上就是促进藻相的更新,及时分解水中有机物,防止藻类的突然死亡。另外枯草芽孢杆菌作为浮游动物的优良饵料也会促进轮虫等浮游动物的增长,增强浮游动物对于藻类特别增殖速度很快的单胞藻的滤食作用,降低藻类的过度增长。枯草芽孢杆菌可防止粪便、死藻、残饵的过度积累,导致水质完全恶化。四、枯草芽孢杆菌的净水作用水体中的有益细菌和有益单细胞藻类,是水体净化最普通而又最有效微生物,对池塘水质、底质的改良与修复效果十分明显。如果人为加入大量的有益微生物或者大量促进水体原有的微生物繁殖生长,就有可能对养殖多年的老化池塘进行有效的修复,以恢复到水产养殖的理想生态环境。池塘底质多以胶凝粒子存在,各种有机物、营养盐、微量元素大多以络合体凝集在一起,不易释放到水体中。结果一方面池塘底质不能被分解越积越多,而另一方面水体有益菌、藻类没有足够的养分而不能大量繁殖,水体无法进行有效净化和生态循环。如果人为的投入一定量的枯草芽孢杆菌制剂或其它的生物制剂 来修复池塘水质底质, 使水体缓慢释放各种营养物质,添加进去的有益菌和池塘原有的有益细菌和藻类就有足够的营养生长繁殖,以达到净化水质和分解底质修复水体环境的目的。由于养分的释放缓慢而不会过量,水体没有过多的养分,有害菌、藻无法与有益菌、藻类竞争而受到抑制,不会过度滋生而使水质恶化。国内目前有益微生物在水产的应用日益被接受和重视,但研究仅于起步阶段。在应用方面,国内独立开发的主要是一些单一菌株,如光合细菌、芽孢杆菌、蛭弧菌等;复合制剂主要是仿制或引进国外的商品,且多数是对生长速率、饵料转化率、存活率等方面的数据,在水产养殖方面和养殖水质处理以用活菌处理污染方面还没有更科学的研究手段和内容评价作用机理和使用效果,应用于研究的报道也不多。枯草芽孢杆菌迅速降解水体中的残存饲料、鱼类的粪便及其它有机物,特别是清除池塘底部积累的残余饲料、排泄废物、动植物残体;同时,还能吸收利用水体中的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有害物质,能有效避免固体有机物和有害物质的积累。这些藻类为主的浮游植物所产生的光合作用,又为池塘底栖动物,水产动物的呼吸,有机物的分解提供氧气,从而形成池塘良性的生态循环。促使有益微生物的大量繁殖,在池塘内形成优势种群,可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繁殖,减少疾病发生。水域污染治理成为人们头疼的一大难题。人们采用加注新水,曝气、臭氧氧化、使用斜发沸石进行离子交换等方法,但这些方法有很大的局限性,脱氨效果并不理想,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对氨氮、亚硝酸盐等化学污染物以及禽畜粪便等的处理难以奏效,用化学的方法投入高且易造成二次污染。以菌制菌、生物治污技术近年来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并在污水处理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美国、日本和欧洲许多国家十分重视水质处理问题。在这些国家各行各业的水质处理均采用微生物制剂,并已达到预期效果。微生物制剂对环境没有危害,同时还能促进生物链的良性循环。因此,改善水产养殖水域环境实施生态养殖已成为养殖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技术和研究热点。(文章来源:水产养殖网)
发表评论:
TA的最新馆藏[转]&[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保水牌生物制剂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