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游标卡尺最小分度值50分度的,主尺一格是多少??副尺一格又是多少??为什么

这是个机器人猖狂的时代,请输一下验证码,证明咱是正常人~某游标卡尺主尺上最小刻度为1mm,游标尺上是50分度共49mm,(图中没有全部画出)如图游标卡尺表示的数值_百度知道当前位置:
>>>(1)图1所示的游标卡尺主尺的最小分度是mm,副尺上有20分度(精度为..
(1)图1所示的游标卡尺主尺的最小分度是mm,副尺上有20分度(精度为0.05mm).b1b2是它的外测脚,可以它用来测量圆管的______(填“外径”或“内径”).用窄片c测量一个工件槽深时,游标附近放大图如图2,则此工件的槽深为______mm(2)某实验小组利用图甲装置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图乙是她们选择的一条较理想的纸带,O点是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第一个点,计数点A、B、C、D、E、F是纸带上相邻的点.她们测出了各点与O点的距离h后做出了必要的计算,测量和计算的记录见下表(计数点的速度用v表示)
v2(m2/s2)
4.58①测量某点与O点距离h的记录中不合理的一组是______(填写计数点名称)②计数点D、E、F与O点之间的距离分别用hD、hE、hF表示,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用T表示,则打下计数点E时纸带的速度vE=______(用符号表示),重物运动的加速度a=______(用符号表示)③该小组的同学在坐标纸上建立图丙所示坐标系,标出了各组测量数据的坐标点,并在坐标系中画出v2-h图线.由图线可以判断计数点______的测量误差较大(填写计数点名称),据图线得到重力加速度g测______m/s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④下判断中正确的是______A.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该实验小组达到了实验目的B.该地的重力加速度比g测偏大C.她们实验操作过程中是先释放纸带然后再闭合打点计时器开关D.实验过程中阻力引起的误差属于系统误差.
题型:问答题难度:中档来源:门头沟区一模
(1)游标卡尺的外测脚,内测脚,分别可以测量物体的外径和内径;游标卡尺的读数先读主尺数据,再看对齐的刻度,主尺读数:6mm,游标尺的第7刻度与固定刻度对齐,读数:7×0.05mm=0.35mm,总读数:6+0.35=6.35mm(2)①比较6组数据,只有C精确到0.1cm,其他的各组都是精确到0.01cm,故不合理的一组是C;②在该实验中,使用某点的瞬时速度等于该点为中间时刻的某段时间的平均速度,故vE=hF-hD2T;纸带的运动,可以看做匀速直线运动,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差是定值,即:aT2=△x=(hF-hE)-(hE-hD),所以:a=(hF-hE)-(hE-hD)T2;③在v2-h图线中可以看到,E点的位置离直线比较远,可以判断计数点E测量误差较大.由于在下落的过程中,满足:v22=gh,所以:g=v22h=12ov2h=12k=12o4.5823.49×10-2=9.748m/s2 .④A:实验的数据基本符合实验的期望,虽然有误差,仍然可以说是达到了实验目的.故A正确;B:实验中的g测比该地的重力加速度偏小.故B正确;C:在实验操作过程中若是先释放纸带然后再闭合打点计时器开关,测量的结果g偏大,可能会出现v22>gh.该实验中没有出现,故她们的操作基本正确.故C错误;D:实验过程中阻力在实验的原理中没有出现,而它又是不可避免的,实验阻力引起的误差属于系统误差.故D正确.故答案为:(1)外径,6.35;(2)①C;②vE=hF-hD2T,a=(hF-hE)-(hE-hD)T2;③E点;9.70~9.78m/s2;&&④ABD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1)图1所示的游标卡尺主尺的最小分度是mm,副尺上有20分度(精度为..”主要考查你对&&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构造和用途:
利用游标尺最小分度和主尺最小分度的微小差值,把微小长度积累起来进行测量。
如下表所示
表格解析:
(1)10分度的游标卡尺。游标上相邻两个刻度间的距离为0.9mm,比主尺上相邻两个刻度间距离小0.1mm。读数时先从主尺上读出厘米数和毫米数,然后用游标读出0.1毫米位的数值:游标的第几条刻线跟主尺上某一条刻线对齐,0.1毫米位就读几(不能读某)。其读数准确到0.1mm。 (2)20分度的游标卡尺。游标上相邻两个刻度间的距离为0.95mm,比主尺上相邻两个刻度间距离小0.05mm。读数时先从主尺上读出厘米数和毫米数,然后用游标读出毫米以下的数值:游标的第几条刻线跟主尺上某一条刻线对齐,毫米以下的读数就是几乘0.05毫米。其读数准确到0.05mm。 (3)50分度的游标卡尺。游标上相邻两个刻度间的距离为0.98mm,比主尺上相邻两个刻度间距离小0.02mm。这种卡尺的刻度是特殊的,游标上的刻度值,就是毫米以下的读数。这种卡尺的读数可以准确到0.02mm。如图中被测圆柱体的直径为2.250cm。 (4)游标卡尺都是根据刻线对齐来读数的, 所以都不再往下一位估读。 进行“长度测量”实验时的注意事项:
1、如果刻度尺端头有磨损,测量起点不要选在“0”刻度线。2、刻度尺毫米以下的数值靠目测估读一位,估读至最小刻度值的1/10(即0.1mm)。3、用游标卡尺测量金属管的外径时,金属管不可在钳口间移动或压得太紧,以免磨损钳口。4、用游标卡尺测量金属管的外径、内径和量筒的深度,把游标卡尺放在合适的位置后适当旋紧固定螺钉,再读数。5、游标卡尺使用时不论多少分度都不要估读.如20分度的游标卡尺,读数的末位数一定是0或5;50分度的游标卡尺,读数的末位数字一定是偶数。6、若游标上任何一格均不与主尺的刻度线重合,选择较近的一条刻度线读数。固定刻度上的最小刻度为0.5mm(在中线的上侧);可动刻度每旋转一圈前进(或后退)0.5mm。在可动刻度的一周上平均刻有50条刻线,所以相邻两条刻线间代表0.01mm。读数时,从固定刻度上读取整、半毫米数,然后从可动刻度上读取剩余部分(因为是10分度,所以在最小刻度后应再估读一位),再把两部分读数相加,得测量值。如图中的读数应该是6.702mm。知识点拨:
使用螺旋测微器应注意以下几点:
(1)测量时,在测微螺杆快靠近被测物体时应停止使用旋钮,而改用微调旋钮,避免产生过大的压力,既可使测量结果精确,又能保护螺旋测微器。
(2)在读数时,要注意固定刻度尺上表示半毫米的刻线是否已经露出。
(3)读数时,千分位有一位估读数字,不能随便扔掉,即使固定刻度上的水平刻线正好与可动刻度的某一刻度线对齐,千分位上也应读取为“0”.如下图所示。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目的: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实验原理:&当物体自由下落时,只有重力做功,物体的重力势能和动能互相转化,机械能守恒。若某一时刻物体下落的瞬时速度为v,下落高度为h,则应有:mgh=mv2,借助打点计时器,测出重物某时刻的下落高度h和该时刻的瞬时速度v,即可验证机械能是否守恒,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测定第n点的瞬时速度的方法是:测出第n点的相邻前、后两段相等时间T内下落的距离sn和sn+1,由公式vn=,或由vn=算出,如图所示。 实验器材: 铁架台(带铁夹),打点计时器,学生电源,导线,带铁夹的重缍,纸带,米尺。 实验步骤: 1、按如图装置把打点计时器安装在铁架台上,用导线把打点计时器与学生电源连接好。 2、把纸带的一端在重锤上用夹子固定好,另一端穿过计时器限位孔,用手竖直提起纸带使重锤停靠在打点计时器附近。 3、接通电源,松开纸带,让重锤自由下落。 4、重复几次,得到3~5条打好点的纸带。 5、在打好点的纸带中挑选第一、二两点间的距离接近2mm,且点迹清晰一条纸带,在起始点标上0,以后各依次标上1,2,3……,用刻度尺测出对应下落高度h1、h2、h3……。 6、应用公式vn=计算各点对应的即时速度v1、v2、v3……。 7、计算各点对应的势能减少量mghn和动能的增加量mvn2,进行比较。 注意项事: 1、打点计时器安装时,必须使两纸带限位孔在同一竖直线上,以减小摩擦阻力。 2、选用纸带时应尽量挑第一、二点间距接近2mm的纸带。 3、因不需要知道动能和势能的具体数值,所以不需要测量重物的质量。
发现相似题
与“(1)图1所示的游标卡尺主尺的最小分度是mm,副尺上有20分度(精度为..”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145816107820101935297427100676113507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分度游标卡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