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把末尾对齐再算为什么不攘外必先安内是正确的

计算小数加减法时,应把小数末尾对齐.这是对的还是错的?
澜丶诜蹲26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用竖式计算小数减法,先把什么对齐,也就是把什么上的数什么.再按照什公的法则进行什么计算.最后在得数_百度知道四年级数学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四年级数学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1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在计算小数加减法时,要注意先把______对齐,再计算_百度知道“出错”是孩子的“权利” - 学讲方式下小学高年级数学练习题设计的研究 - 徐州市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课题管理中心
学讲方式下小学高年级数学练习题设计的研究
时 间 记 忆
最 新 评 论
专 题 分 类
最 新 日 志
最 新 留 言
用 户 登 录
友 情 连 接
“出错”是孩子的“权利”
11:08:09 | By: TS15田传继 ]
“出错”是孩子的“权利”
  读《我教小学数学》有感
用了近一个月的时间,我认真的拜读了李烈老师的《我教小学数学》一书。全书主要分“以爱育爱”、“以会教会”和“课堂实录及教案”三大部分。作者充分表达了自己的儿童观、教学观,以及对教育事业的爱、对孩子们的爱,并认为,正是在“爱”和“会”的良性循环中,老师和学生得到了同步提高。这本书带领我进行了一次激动人心的、深刻的精神之旅。她犹如一杯好茶,品一口,浓香四溢,回味无穷。
读过“出错”是孩子的“权利”这一节之后,&结合自己的教学经历,谈一谈自己的一些感受:
随着“学讲计划”的深入推行,学生已经养成了良好的预习先学的习惯。这学期带五年级数学课,高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但孩子在求知过程中,属于不成熟个体,往往会出现一些错误。从发展角度讲,这是孩子特有的权利。
在教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小数加法和减法》例1时,学生从图中得到信息,求小明和小丽一共要用多少元?列出算式:4.75+3.4,教师提问:“你会用竖式计算吗?”学生经过一番激烈地讨论,有这样两种算法:
&!--[if !supportLists]--&1、&!--[endif]--&先把末尾对齐再算&&&&&&&&&&&&
4.7 5&&&&&&&&&&&&&&&&&&&&&&&
2、先把小数点对齐再算
4.7 5&&&&&&&&&&&&&&&&&&&&&&&
同一个式题,有两种答案,到底哪种算法对呢?又是一番激烈地“唇枪舌战”。意见分歧的两拨同学给出了不同理由。
第一种答案理由:根据学过的整数加减法的经验,末尾对齐再算。
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获取了自己认为正确的新知,我该如何给予评判呢?直接告诉他你的想法是错的,我的脑海里始终提醒我不能这样做,那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打消他自学的积极性,更会影响到他以后的学习态度。允许学生“出错”, “出错”是孩子的“权利”。在出错后,他能更好地掌握新知的由来。学生解释以后,我没有给予评判,而是找到了第二种计算方法的同学来解释。
第二种答案理由:4.75元中的4表示4元,7表示7角,5表示5分,3.4元中的3表示3元,4表示4角,只有相同单位的数字才能相加,不同单位的数字相加是不合理的,就像刚才的同学所讲,末尾对齐,5分和4角相加应该等于4角5分,而他的计算结果是9分,显然不对,所以应该先把小数点对齐再算。
听到他的解释,同学们都不住的点头,当然也包括第一个同学,相信他这节课的收获会比其他同学更多。在接下来的练习中,他的表现更让我出乎意料。
计算24+9.9,整数部分没有小数点,怎样计算,展开讨论。片刻,他积极要求到黑板上板演,不一会式子出现在大家的眼前:
+ 9.9
 33.9
有的同学在下面议论着,看着同学们的疑惑,他满怀信心的讲解着,“根据小数的性质,整数24可以看作24.0,小数点在4的后面,计算小数加减法时要求小数点对齐,所以4要和第一个9对齐,计算结果等于33.9.” 教室里一片热烈的掌声。
在实际教学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我们不能预料的错误。我们要善待学习中出错误的学生,少责备多鼓励,少埋怨多帮助。要像李老师那样学会包容着每一个学生,滋润每一个学生的心田。允许学生“出错”,善于挖掘错误的“闪光点”,积极引导和评价,不让孩子带着遗憾回家。
阅读全文(27) |
标签: 上一篇:下一篇:
后,你将出现在这里
&Copyright &copy
, All Rights Reserved徐州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版权所有:徐州市教育教学研究室徐州市新生街76号(原九中)C407 电话: 1 备案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乘数末尾有0 先把0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