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予的意思是什么厚期是什么意思

品一曲厚重的宋词——《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课堂实录及赏评--《语文教学通讯》2016年05期
品一曲厚重的宋词——《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课堂实录及赏评
【摘要】:正【课堂实录】一、游戏激趣,引热气氛师:今天,很荣幸来到园林式的苏州市第一初级中学。走进校园,文化气息扑面而来,在此上课,备感亲切。上课前我们先做一个小游戏——"天才知道"。这是教育电视台的热播节目。具体游戏方法是通过依次展示的两组信息,猜出老师的家乡。(屏显。)第一组信息:苏堤、沈园、东山。第二组信息:苏轼、陆游、谢安。(生思考,讨论,交流。)师(揭示谜底):苏堤是苏东坡任杭州知州时疏浚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G633.3【正文快照】:
(春晖外国语学校,浙江绍兴312353)——《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课堂实录及赏评【课堂实录】一、游戏激趣,引热气氛师:今天,很荣幸来到园林式的苏州市第一初级中学。走进校园,文化气息扑面而来,在此上课,备感亲切。上课前我们先做一个小游戏——“天才知道”。这是教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代保民;;[J];教育科学论坛;2009年11期
相恒芬;;[J];学周刊;2011年35期
郁乐伟;;[J];教育科学论坛;2011年11期
曹鸿飞;;[J];小学语文教学;2014年10期
兰利;;[J];小学生(教学实践);2014年06期
胡芳,陈光全;[J];江苏教育;2005年04期
王进;[J];教学月刊(小学版);2005年04期
,杨先武;[J];新语文学习(教师.中学专辑);2005年01期
许芳;[J];校长阅刊;2005年05期
邵迎春;[J];教学月刊(中学版下);2005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陈彩娥;;[A];第四届中国智慧思维学术研讨会暨智慧学校创建与创新人才培养高峰论坛论文集[C];2012年
解忠良;;[A];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优秀课题成果论坛论文集[C];2012年
张春丽;;[A];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中期研究报告论文集[C];2004年
邱恭志;;[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5年小学数学优秀论文集[C];2005年
胡琴仙;;[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文科专辑)[C];2006年
魏爱民;;[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理科专辑)[C];2006年
陈紫千;;[A];第三届中小学教师教学设计展论文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教师进修学校
孙明霞;[N];中国教师报;2014年
何腾江?通讯员
黄永康;[N];中山日报;2007年
王云霞;[N];兰州日报;2013年
张良朋;[N];中国教师报;2003年
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亭山小学教师;[N];中国教育报;2009年
刘罗根;[N];江苏教育报;2011年
徐强;[N];天水日报;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杨婷;[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王晓强;[D];东北大学;2012年
张苏芹;[D];山东师范大学;2014年
周斌芝;[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李珏,字待价,幼孤,事母以孝闻。甫冠,举明经。李绛为华州刺史,见之,曰:“日角珠廷,非庸人相。明经碌碌,非子所宜。”乃更举进士高第。以拔萃补渭南尉,擢右拾遗。穆宗即位,荒酒色,景陵始复土,即召李光颜于邠宁,李愬于徐州,期九月九日大宴群臣。珏与宇文鼎同进曰:“光颜、愬忠劳之臣,方盛秋屯边,如令访谋猷,付疆事,召之可也,岂以酒食之欢为厚邪?”帝虽置其言,然厚加劳遣。盐铁使王播增茶税十之五以佐用度。珏上疏谓:“榷①率本济军兴,而税茶自贞元以来有之。方天下无事,忽厚敛以伤国体,一不可。茗为人饮,与盐粟同资,若重税之,售必高,其敝先及贫下,二不可。山泽之产无定数,程斤论税,以售多为利,若价腾踊,则市者稀,其税几何?三不可。陛下初即位,诏惩聚敛,今反增茶赋,必失人心。”帝不纳。方是时,禁中造百尺楼,土木费巨万,故播亟敛,阴中帝欲。珏以数谏不得留,出为下邽令。  帝尝自谓:“临天下十四年,虽未至治,然视今日承平亦希矣!”珏曰:“为国者如治身,及身康宁,调适以自助,如恃安而忽,则疾生。天下当无事,思所阙,祸乱可至哉?”始,庄恪太子薨,帝意属陈王。既而帝崩,中人引宰相议所当立,珏曰:“帝既命陈王矣!”已而武宗即位,人皆为危之。珏曰:“臣下知奉所言,安与禁中事?”时潞州刘从谏献大马,沧州刘约献白鹰,珏请却之以示四方。迁门下侍郎,为文宗山陵使。终以议所立,贬江西观察使,再贬昭州刺史。宣宗立,迁河阳节度使,罢横赋宿逋百余万。以吏部尚书召,珏去镇,而府库十倍于初。卒,年六十九,谥曰贞穆。(选自《新唐书》,有删节。)注:①榷,榷场,指中国辽、宋、西夏、金政权各在接界地点设置的互市市场。小题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帝虽置其言置:放弃。
B.程斤论税程:衡量。
C.临天下十四年临:面对。
D.思所阙阙:欠缺。
小题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乃更举进士高第项王乃复引兵而东
B.山泽之产无定数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C.珏以数谏不得留斧斤以时入山林
D.如恃安而忽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小题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其中全都表明李珏敢于直言进谏的一组是①明经碌碌,非子所宜②茗为人饮,与盐粟同资,若重税之,售必高,其敝先及贫下③陛下初即位,诏惩聚敛,今反增茶赋,必失人心④为国者如治身,及身康宁,调适以自助,如恃安而忽,则疾生⑤臣下知奉所言,安与禁中事⑥宣宗立,迁河阳节度使,罢横赋宿逋百余万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珏幼年丧父,以孝顺母亲闻名,成年后得人指点,考中进士,入朝为官;穆宗即位后,沉湎于酒色,李珏和宇文鼎因皇帝要大宴群臣而一同进谏。
B.盐铁使王播增收茶税,李珏上疏劝阻,认为增加茶税会失去人心,但没有被采纳;后来因为多次进谏阻止在禁中造百尺楼而被贬出京城。
C.李珏关心国家的长治久安,当皇帝为天下太平而流露出满足的情绪时,进言劝说皇帝要居安思危,以避免祸乱的发生。
D.在河阳节度使任上,李珏废除征收额外的和拖欠的赋税一百多万,当他被召回朝廷任吏部尚书离开时,府库中的积蓄比当初增加了十倍。
小题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⑴方盛秋屯边,如令访谋猷,付疆事,召之可也,岂以酒食之欢为厚邪? ⑵方是时,禁中造百尺楼,土木费巨万,故播亟敛,阴中帝欲。
在线咨询下载客户端关注微信公众号
搜索你想学的科目、老师试试搜索吉安
在线咨询下载客户端关注微信公众号&&&分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李珏,字待价,幼孤,事母以孝闻。甫冠,举明经。李绛为华州刺史,见之,曰:“日角珠廷,非庸人相。明经碌碌,非子所宜。”乃更举进士高第。以拔萃补渭南尉,擢右拾遗。穆宗即位,荒酒色,景陵始复土,即召李光颜于邠宁,李愬于徐州,期九月九日大宴群臣。珏与宇文鼎同进曰:“光颜、愬忠劳之臣,方盛秋屯边,如令访谋猷,付疆事,召之可也,岂以酒食之欢为厚邪?”帝虽置其言,然厚加劳遣。盐铁使王播增茶税十之五以佐用度。珏上疏谓:“榷①率本济军兴,而税茶自贞元以来有之。方天下无事,忽厚敛以伤国体,一不可。茗为人饮,与盐粟同资,若重税之,售必高,其敝先及贫下,二不可。山泽之产无定数,程斤论税,以售多为利,若价腾踊,则市者稀,其税几何?三不可。陛下初即位,诏惩聚敛,今反增茶赋,必失人心。”帝不纳。方是时,禁中造百尺楼,土木费巨万,故播亟敛,阴中帝欲。珏以数谏不得留,出为下邽令。  帝尝自谓:“临天下十四年,虽未至治,然视今日承平亦希矣!”珏曰:“为国者如治身,及身康宁,调适以自助,如恃安而忽,则疾生。天下当无事,思所阙,祸乱可至哉?”始,庄恪太子薨,帝意属陈王。既而帝崩,中人引宰相议所当立,珏曰:“帝既命陈王矣!”已而武宗即位,人皆为危之。珏曰:“臣下知奉所言,安与禁中事?”时潞州刘从谏献大马,沧州刘约献白鹰,珏请却之以示四方。迁门下侍郎,为文宗山陵使。终以议所立,贬江西观察使,再贬昭州刺史。宣宗立,迁河阳节度使,罢横赋宿逋百余万。以吏部尚书召,珏去镇,而府库十倍于初。卒,年六十九,谥曰贞穆。(选自《新唐书》,有删节。)注:①榷,榷场,指中国辽、宋、西夏、金政权各在接界地点设置的互市市场。小题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帝虽置其言置:放弃。
B.程斤论税程:衡量。
C.临天下十四年临:面对。
D.思所阙阙:欠缺。
小题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乃更举进士高第项王乃复引兵而东
B.山泽之产无定数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C.珏以数谏不得留斧斤以时入山林
D.如恃安而忽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小题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其中全都表明李珏敢于直言进谏的一组是①明经碌碌,非子所宜②茗为人饮,与盐粟同资,若重税之,售必高,其敝先及贫下③陛下初即位,诏惩聚敛,今反增茶赋,必失人心④为国者如治身,及身康宁,调适以自助,如恃安而忽,则疾生⑤臣下知奉所言,安与禁中事⑥宣宗立,迁河阳节度使,罢横赋宿逋百余万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珏幼年丧父,以孝顺母亲闻名,成年后得人指点,考中进士,入朝为官;穆宗即位后,沉湎于酒色,李珏和宇文鼎因皇帝要大宴群臣而一同进谏。
B.盐铁使王播增收茶税,李珏上疏劝阻,认为增加茶税会失去人心,但没有被采纳;后来因为多次进谏阻止在禁中造百尺楼而被贬出京城。
C.李珏关心国家的长治久安,当皇帝为天下太平而流露出满足的情绪时,进言劝说皇帝要居安思危,以避免祸乱的发生。
D.在河阳节度使任上,李珏废除征收额外的和拖欠的赋税一百多万,当他被召回朝廷任吏部尚书离开时,府库中的积蓄比当初增加了十倍。
小题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⑴方盛秋屯边,如令访谋猷,付疆事,召之可也,岂以酒食之欢为厚邪? ⑵方是时,禁中造百尺楼,土木费巨万,故播亟敛,阴中帝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李珏,字待价,幼孤,事母以孝闻。甫冠,举明经。李绛为华州刺史,见之,曰:“日角珠廷,非庸人相。明经碌碌,非子所宜。”乃更举进士高第。以拔萃补渭南尉,擢右拾遗。穆宗即位,荒酒色,景陵始复土,即召李光颜于邠宁,李愬于徐州,期九月九日大宴群臣。珏与宇文鼎同进曰:“光颜、愬忠劳之臣,方盛秋屯边,如令访谋猷,付疆事,召之可也,岂以酒食之欢为厚邪?”帝虽置其言,然厚加劳遣。盐铁使王播增茶税十之五以佐用度。珏上疏谓:“榷①率本济军兴,而税茶自贞元以来有之。方天下无事,忽厚敛以伤国体,一不可。茗为人饮,与盐粟同资,若重税之,售必高,其敝先及贫下,二不可。山泽之产无定数,程斤论税,以售多为利,若价腾踊,则市者稀,其税几何?三不可。陛下初即位,诏惩聚敛,今反增茶赋,必失人心。”帝不纳。方是时,禁中造百尺楼,土木费巨万,故播亟敛,阴中帝欲。珏以数谏不得留,出为下邽令。  帝尝自谓:“临天下十四年,虽未至治,然视今日承平亦希矣!”珏曰:“为国者如治身,及身康宁,调适以自助,如恃安而忽,则疾生。天下当无事,思所阙,祸乱可至哉?”始,庄恪太子薨,帝意属陈王。既而帝崩,中人引宰相议所当立,珏曰:“帝既命陈王矣!”已而武宗即位,人皆为危之。珏曰:“臣下知奉所言,安与禁中事?”时潞州刘从谏献大马,沧州刘约献白鹰,珏请却之以示四方。迁门下侍郎,为文宗山陵使。终以议所立,贬江西观察使,再贬昭州刺史。宣宗立,迁河阳节度使,罢横赋宿逋百余万。以吏部尚书召,珏去镇,而府库十倍于初。卒,年六十九,谥曰贞穆。(选自《新唐书》,有删节。)注:①榷,榷场,指中国辽、宋、西夏、金政权各在接界地点设置的互市市场。小题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帝虽置其言置:放弃。
B.程斤论税程:衡量。
C.临天下十四年临:面对。
D.思所阙阙:欠缺。
小题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乃更举进士高第项王乃复引兵而东
B.山泽之产无定数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C.珏以数谏不得留斧斤以时入山林
D.如恃安而忽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小题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其中全都表明李珏敢于直言进谏的一组是①明经碌碌,非子所宜②茗为人饮,与盐粟同资,若重税之,售必高,其敝先及贫下③陛下初即位,诏惩聚敛,今反增茶赋,必失人心④为国者如治身,及身康宁,调适以自助,如恃安而忽,则疾生⑤臣下知奉所言,安与禁中事⑥宣宗立,迁河阳节度使,罢横赋宿逋百余万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珏幼年丧父,以孝顺母亲闻名,成年后得人指点,考中进士,入朝为官;穆宗即位后,沉湎于酒色,李珏和宇文鼎因皇帝要大宴群臣而一同进谏。
B.盐铁使王播增收茶税,李珏上疏劝阻,认为增加茶税会失去人心,但没有被采纳;后来因为多次进谏阻止在禁中造百尺楼而被贬出京城。
C.李珏关心国家的长治久安,当皇帝为天下太平而流露出满足的情绪时,进言劝说皇帝要居安思危,以避免祸乱的发生。
D.在河阳节度使任上,李珏废除征收额外的和拖欠的赋税一百多万,当他被召回朝廷任吏部尚书离开时,府库中的积蓄比当初增加了十倍。
小题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⑴方盛秋屯边,如令访谋猷,付疆事,召之可也,岂以酒食之欢为厚邪? ⑵方是时,禁中造百尺楼,土木费巨万,故播亟敛,阴中帝欲。
科目:最佳答案见解析解析
小题1:临:统治。小题2:于是、就。B项前者是助词,的;后者是代词,这。C项前者是介词,因;后者是介词,按照。D项前者是连词,表修饰;后者是连词,表递进关系,译为“并且”或“而且”。小题3:略小题4:李珏被贬出京城是因为反对增加茶税。小题5:略知识点:&&基础试题拔高试题热门知识点最新试题
关注我们官方微信关于跟谁学服务支持帮助中心这是个机器人猖狂的时代,请输一下验证码,证明咱是正常人~(14分) 中国是一个源源流长的文明古国,在几千年前就有相当完备的国家运行机制,有相当高的政治文明,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真正属于“家天下”的事例,主要有两项:一为“皇位世袭制”;二为“皇族特权制”。皇位世袭制史称“皇统”。按照宗法制度的规定,行嫡长子继承制。如西汉有司请于文帝曰:“……子启最长,敦厚慈仁,请建以为太子。”文帝许之。启为太子,即位为景帝。“皇族特权制”……秦朝建立,李斯主张“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置诸侯不便”。刘邦……大封其子弟为九国,占去国土的大半。东汉史学家班固论曰: “藩国大者跨州兼郡,连城数十,宫室百官同制京师,可谓矫枉过其正矣。”诸侯王都处于半独立状态,君国子民,拥有军、政大权。材料二
自秦朝以来,中央官吏和地方行政不再行世卿世禄制度,而代之以官僚制度,大小官吏都是来自地主阶级和庶人,这与西周时期的宗法贵族世袭分封制度有根本的不同……柳宗元对于这一变化(郡县制代替分封制)十分看重,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他在《封建论》一文中评价秦始皇废封建、行郡县说:“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始皇。”┅┅-又说:“两汉“有叛国而无叛郡”,唐朝“有叛将而无叛州”,证明了郡县制是一种好的制度”。——以上材料均摘自张传玺《中国古代国家的历史特征》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请你给“皇位世袭制”和 “皇族特权制”作简明扼要的定义。(4分)(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自秦汉开始的选官制度是如何体现“公天下”的。(6分)(3)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秦代开创中央集权制的积极作用。(4分)
在线咨询下载客户端关注微信公众号
搜索你想学的科目、老师试试搜索吉安
在线咨询下载客户端关注微信公众号&&&分类:
(14分) 中国是一个源源流长的文明古国,在几千年前就有相当完备的国家运行机制,有相当高的政治文明,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真正属于“家天下”的事例,主要有两项:一为“皇位世袭制”;二为“皇族特权制”。皇位世袭制史称“皇统”。按照宗法制度的规定,行嫡长子继承制。如西汉有司请于文帝曰:“……子启最长,敦厚慈仁,请建以为太子。”文帝许之。启为太子,即位为景帝。“皇族特权制”……秦朝建立,李斯主张“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置诸侯不便”。刘邦……大封其子弟为九国,占去国土的大半。东汉史学家班固论曰: “藩国大者跨州兼郡,连城数十,宫室百官同制京师,可谓矫枉过其正矣。”诸侯王都处于半独立状态,君国子民,拥有军、政大权。材料二
自秦朝以来,中央官吏和地方行政不再行世卿世禄制度,而代之以官僚制度,大小官吏都是来自地主阶级和庶人,这与西周时期的宗法贵族世袭分封制度有根本的不同……柳宗元对于这一变化(郡县制代替分封制)十分看重,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他在《封建论》一文中评价秦始皇废封建、行郡县说:“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始皇。”┅┅-又说:“两汉“有叛国而无叛郡”,唐朝“有叛将而无叛州”,证明了郡县制是一种好的制度”。——以上材料均摘自张传玺《中国古代国家的历史特征》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请你给“皇位世袭制”和 “皇族特权制”作简明扼要的定义。(4分)(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自秦汉开始的选官制度是如何体现“公天下”的。(6分)(3)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秦代开创中央集权制的积极作用。(4分)
(14分) 中国是一个源源流长的文明古国,在几千年前就有相当完备的国家运行机制,有相当高的政治文明,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真正属于“家天下”的事例,主要有两项:一为“皇位世袭制”;二为“皇族特权制”。皇位世袭制史称“皇统”。按照宗法制度的规定,行嫡长子继承制。如西汉有司请于文帝曰:“……子启最长,敦厚慈仁,请建以为太子。”文帝许之。启为太子,即位为景帝。“皇族特权制”……秦朝建立,李斯主张“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置诸侯不便”。刘邦……大封其子弟为九国,占去国土的大半。东汉史学家班固论曰: “藩国大者跨州兼郡,连城数十,宫室百官同制京师,可谓矫枉过其正矣。”诸侯王都处于半独立状态,君国子民,拥有军、政大权。材料二
自秦朝以来,中央官吏和地方行政不再行世卿世禄制度,而代之以官僚制度,大小官吏都是来自地主阶级和庶人,这与西周时期的宗法贵族世袭分封制度有根本的不同……柳宗元对于这一变化(郡县制代替分封制)十分看重,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他在《封建论》一文中评价秦始皇废封建、行郡县说:“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始皇。”┅┅-又说:“两汉“有叛国而无叛郡”,唐朝“有叛将而无叛州”,证明了郡县制是一种好的制度”。——以上材料均摘自张传玺《中国古代国家的历史特征》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请你给“皇位世袭制”和 “皇族特权制”作简明扼要的定义。(4分)(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自秦汉开始的选官制度是如何体现“公天下”的。(6分)(3)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秦代开创中央集权制的积极作用。(4分)
科目:最佳答案见解析解析
知识点:&&基础试题拔高试题热门知识点最新试题
关注我们官方微信关于跟谁学服务支持帮助中心这是个机器人猖狂的时代,请输一下验证码,证明咱是正常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深情厚谊的意思是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