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版大象出版社四年级科学学上册动力从哪儿来教学实验报告

大象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_图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大象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2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5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大象版科学实验报告(共7篇)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大象版科学实验报告(共7篇)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求助】大象版四年级科学实验报告单
大象版四年级科学实验报告单
step1 上传文档... step2 填写文档信息... step3 提交回答...
填写文档信息
填写文档信息
正确解答1个求助,您将获得10经验值和1豆元。每天最多获得100经验值和1豆元
四年级科学实验报告单
&2008-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豆丁网
扫描下载APP
扫描关注豆丁网
微信号:doudingwang
随时赢取精美礼品
发送豆丁消息邀请成员(特权每天可使用1次。每次最多2人)
(输入邀请成员的用户名,多个用户用“;”隔开)
豆丁提示:大象版四年级科学上册ppt
篇一:大象版2014年四年级上册科学各单元重点 大象版2014年四年级上册科学各单元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 填空题:1. 在确定考察内容和题目时,必须明确(考察主题)。 2.计划工作包括(活动内容)的计划和(活动过程)的计划。组织工作包括对(人员的组织)和(活动过程的)组织。 问答题:3.考察活动的准备:(1)商议考察活动的内容;(2)明确考察活动目的;(3)确定考察活动的时间、地点 和路线;(4)确定小组分工;(5)做好材料准备;(6)讨论注意事项
第二单元 填空题:4. 分类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对于种类繁多的事物,可以用(分类)的方法去研究它们。分类的(标 准)不同,分类的(结果)也不一样。 5.食品添加剂是为了(改善)或(保持)食品的颜色、味道、形态,而在食品中添加的东西。常见的食品添加剂有(色素)(香精)(糖精)(防腐剂)(膨化剂)等。. 6. 食物中的营养主要有(蛋白质)、(淀粉)、(脂肪)、(糖类)、(维生素、矿物质、纤维素)等。 7.超量使用人工合成添加剂,可导致(过敏、畸形、癌变)。即便是加了天然色素或天然抗氧化剂的食品,也未必是安全的。 8. 人体需要各种营养成分,可是任何一种食物中不可能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全部)营养。因此,我们要做到(科学合理)地搭配食物,同时还要注意保护好自己的消化器官。 9.绿色食品是指(安全营养无公害)的食品。 10.动物是有食性的,分为(草食性、肉食性、杂食性),我们人类是(杂食性)动物,所以要(科学合理搭配食物)。 问答题:11.各种营养成分的作用以及常见的食物:(1)蛋白质是人体肌肉、皮肤、头发、指甲、内脏、血液等 的主要成分,是构成人体(细胞) 促进生长的(基本材料)。瘦肉、鸡、鱼、蛋、牛奶、豆类等。 (2)淀粉给我们的身体提供(能量),支持我们的(运动)。小麦、大米、红薯、玉米等。 (3)脂肪给我们的身体提供能量。大豆、花生、香油等 (4)糖类给我们的身体提供能量,调节身体机能。糖果、水果里 (5)维生素矿物质纤维素帮助我们的身体成长,保持身体健康。蔬菜、水果里 12.食物是怎样被人体消化吸收的:在口腔里,分泌(唾液),消化掉其中的一些(淀粉)。胃里有(胃液),能杀死一些病菌,初步消化食物中的(蛋白质)。肝脏能分泌(胆汁)流到小肠,帮助小肠完成消化和吸收任务。小肠里的肠液、胆汁、胰液一起消化食物中的糖类、蛋白质和脂肪。养料被小肠壁上的绒毛里血管吸收,传到全身各处。 13.如何检验食物中含有大量淀粉?如何检验食物中含有蛋白质? 答:(1)检验食物中含有大量淀粉的方法是 用碘酒滴在食物上,若食物表面出现蓝色,说明食物中含有大量淀粉。否则,就不含有大量淀粉或不含有淀粉。(2)检验食物中含有蛋白质的方法是 将食物放在火上烧,若食物燃烧后发出难闻的焦臭味,说明该食物中一定含有蛋白质。 14. 按人体消化系统的顺序把各个主要消化器官写下来。盐 油 糖 答:主要有口腔、食道、胃、肝脏、小肠、大肠。 肉类 奶类 蛋15. 按顺序写出食物金字塔每层的内容。 蔬菜 米 面16. 设计一份营养合理的一日三餐食谱,并为食谱设计一个广告。 答:我的一日三餐食谱
我的食谱广告 :①好吃不贵 价格实惠②科学营养
身体健康 第三单元 填空题:17.小河污染物的考察应用了一种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实地考察)。实地考察是一种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 活动时要(充分准备),(遵守规则),(相互尊重),(团结合作)。 18.水静置一段时间后,其中一部分不溶解的杂质会沉到底层。这就是(沉淀)。 在水中加入(明矾)或(其他混凝剂),可以加快杂质的沉淀。 沉淀后的水中,还有许多细小的杂质,可以再用(过滤)的方法除去他们。经过沉淀和过滤后的水,还要进行(消毒),这样才能杀死水中的细菌。(煮沸)是常用的既简便又可靠的消毒方法。 19. 鱼的共同特征是:身体表面有(鳞),用(鳃)呼吸,靠(鳍)游动,用(卵)繁殖后代,终生生活在水中。凡是具有这些特征的动物都是鱼。 (水)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重要资源。地球上的水虽然很多,但大部分是(海水)。人类所需要的淡水资源,只占地球上水总量的(3%)。就是这么少的淡水,还主要分布在(寒冷地区),变成了(冰山)、(冰川)。 20、(沉淀)、(过滤)、(消毒)是常用的水的净化方法。(取水)、(沉淀)、(过滤)、(吸附)、(消毒)、(配水)是自来水的净化方法。 世界上的鱼类大约有(20000)余种,其中淡水鱼类有(8000)余种,海洋鱼类有(12000)余种。 21、会发光的鱼(烛光鱼),会钓鱼的鱼(提灯cK),会发电的鱼(鳐鱼),会飞的鱼(飞鱼)。能杀死鲨鱼的是(硬腭鱼)。 问答题:22.水污染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和对水生生物的危害。 23.设计一个实验,来净化家里的洗菜水。 答:①当水中有较大的泥沙或菜叶时,用沉淀的方法;②沉淀后,有较小的不溶解的杂质时,用过滤的方法除去;③沉淀和过滤后,用加消毒剂或是煮沸的方法,水就变干净了。 24.设计一枚宣传保护水资源的邮票。 25.我们地球上的淡水资源日趋减少,作为少先队员的我们如何来节约使用淡水资源? 答:⑴.从生活小事做起,不浪费水。⑵积极向他人宣传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和紧迫性。⑶保护好水资源,确实利用好每一滴水。 26.鱼鳔可以控制鱼体在水中的沉浮,鱼鳔收缩鱼体下沉,鱼鳔舒张鱼体上浮。
第四单元 填空题:27.我们一般可以(参照一个固定的物体),来确定某些物体的具体方位。被选的固定物体叫(参照物)。 28.不同的小车的(动力装置)不同,所以它们跑的距离和速度也不一样。 29.小车内那种边缘布满小齿的轮子叫(齿轮)。许多挨在一起的齿轮组成了齿轮组。它的作用是:(改变齿轮转动方向和转动速度)、(传递力量)、(改变运动方式)。 30..运动方式具有(多样性),常见的运动方式有(移动),(转动),(滚动),(摆动),(振动)。 31. 最早出现的汽车用(蒸汽机)作动力, 现代的汽车多用(汽油机)、(柴油机)、(电动机) 作为动力,还有的使用(太阳能),但都沿用了“(汽车)”这个名字。 32.电动小车的动力来自于(电池),卡车的动力来自于(柴油机)。钟摆的运动(来回摆动)。 33.可以从(物体的位置、运动方向、快慢)等方面来描述物体的运动。 问答题:34. 方程式赛车就是以共同的方程式规则限制所造出来的赛车。参加比赛的车辆是按照严格的规则标准制 造出来的.它在比赛中要遵循严格的规则要求。 35. 各种车能源的使用存在哪些优点和缺点。 答.汽车一般使用液化石油气,其优点是-----抗燥性能好,环境污染小,延长发动机寿命,低温启动性好,使用方便经济耐用。其缺点是-----功率下降,点火所需能量略大,严寒区使用受限。 36.速度=路程÷时间,相同的路程,用的(时间)越少,那辆车的(速度)就越快。哪辆车儿跑的快看(速度),跑的远看(路程)。 37.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逆顺方向永远相同,中间齿轮与之相反。
第五单元 填空题:38.(蝙蝠)是会飞的哺乳动物,(非洲猎豹)是跑得最快的哺乳动物,(蓝鲸)是最大的动物。 动物到了(一定年龄)会生育自己的宝宝,家兔的(繁殖能力)很强。动物是人类的(朋友)。 39.科学研究有多种方法,(观察),(实验),(调查),(查阅资料)等,都是常用的研究方法。 40. 像家兔这样,(身体表面有毛)、(胎生)、(靠吃奶长大)的动物都是哺乳动物。 像猫头鹰这样,(身体表面有羽毛)、(卵生)、(靠喙取食)的动物是鸟类动物。鸡也是鸟。 鸟的窝巢其中最好的是(织布鸟的巢),每年的(3―8月)是织布鸟的(繁殖期),(雄鸟)独自承担筑巢任务。 41.大多数哺乳动物是(色盲),几乎不能分辨颜色。狗不能分辨颜色,它判断猎物的行踪,主要靠(嗅觉)和(听觉)。许多鸟类都有色彩的感觉,颜色会帮助它们判断物体的(距离)和(形状)。问答题:42.为什么说蝙蝠不是鸟?能说出三个以上的理由吗? 因为①蝙蝠身体表面没有羽毛,②蝙蝠不是卵生,③蝙蝠没有喙。蝙蝠没有鸟类的共同特征,所以不是鸟。 43.制定计划的步骤:(1)明确研究内容;(2)选择研究方法;(3)确定研究思路,编写书面研究计划;(4)开展示会,交流研究计划。
第六单元 填空题:44. 饮料瓶有(瓶体、外包装)组成,饮料瓶上的标签一般可以告诉我们(商标)、(配料)、(净含量)、 (保质期)、(生产日期)(广告)、(环保标志)等信息.。 45.饮料瓶在空气中会受到氧气、紫外线等作用而(老化),释放出更多的有害物质,使长期存放在瓶内的酒醋酱油等(变质变味)。 46.一种叫(聚丙烯)的塑料是生产各种饮料瓶的主要原料之一,其本身无毒无害,但长期使用塑料饮料瓶盛装酒、醋、酱油等,会对身体有害。 47.饮料瓶按材料来分,大致可以分为(金属)、(纸)、(塑料)、(玻璃)四类。 48.制定研究计划,首先要找一个适合研究的的内容,在思考(研究方法)以及所需要的(工具)和(材料),还得简明的写出(研究步骤)。 49.使用(分类回收、再利用)等方法正确的处理空饮料瓶。 判断:
50.我国从日开始,商场和超市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袋。 问答题:51.空饮料瓶不仅可以回收再利用,还可以用来开展小实验和小制作、制小喷壶、制量杯、压面条、除领 带上的皱纹。 52.饮料瓶材料的性质在导电、硬度、透明度等方面各不相同,不同材料在生活中的用途也不同。 53.购买食品喝饮料时,要注意商标上的那些内容? 答:要注意商标上的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地、是否绿色食品、有没有食品添加剂等。 54. 用简短的语言说一说塑料饮料瓶盛酒、醋、酱油为什么不妥? 答:因为塑料瓶在生产过程中会混入少量的有害物质,如长期贮存,会使有害物质溶出,长期食用,会产生不舒服症状,严重者会贫血。塑料瓶还会受各种作用释放有毒物质。 55.举例说说分别用玻璃,塑料,金属,纸几种材料做成的物品用了材料的什么特点? 答:①如实验室的烧杯、试管是用玻璃的透明性好和硬度大的特点制成的。②玩具小车用了塑料的弹性大的特点。 ③通电的机械用了金属的导电性好的特点。砍刀、指甲剪利用了金属硬度大的特点。煮饭的锅利用了金属传热性好的特点。④报纸利用了纸的硬度很小、不透明的特点。
第七、八单元 填空题:56. 我们在地球上看到的月亮圆缺不同的样子叫做(月相)。月相是由于 (月球绕地球公转)形成的,月 相变化的周期是(农历的一个月)。月球离地球有(384000)千米,月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57.月球本身(不会)发光,我们看到的月光是月球(反射)的太阳光。月球上没有(大气),也没有(风)。 58.月球表面有起伏的(山岭),有纵深的(峡谷),还有大大小小的(环形山)。我们看到的月球上的阴影,是月面 上的(大平原),称为“(月海)”。 59.月球比地球(小)得多,(49)个月球才有一个地球那么大。月球的引力只有地球的(六分之一)。 60.月球是地球的(卫星),他在不停的(自转),并围绕地球(公转)。400多年前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第一次 用自己发明的望远镜观察月球。他发现月球上有(环形山、高地和月海)。 61.农历每月初一的月相是(新月),农历每月初七、八的月相是(上弦月),农历每月十五是(满月),农历每月 二十二、二十三是(下弦月)。 62.月球上白天和夜晚温差很大,白天最高可达120℃以上,夜间最低可降到零下180℃以下。 63.人类首次登上月球是日美国的(阿波罗11号)。(杨利伟)驾驶的中国第一架载人航天飞船(神州五号)日从甘肃(酒泉)发射成功。我国首颗探月探测器“嫦娥一号”是从(西昌发射场)发射升空。 64.(五名挪威人)是最先到达南极点的人。南极点附近,全年只有 “(一天一夜)”,“白天”就是(整个夏季),“夜晚”就是(整个冬季)。南极是一个(大陆)----(南极洲),北极是一个(大洋)-----(北冰洋)。 65.南极的第一个科学考察站是(阿蒙森―斯科特南极站)。66.在北极出现的极光叫(北极光),在南极出现的光叫(南极光)。 67.首次把五星红旗插到北极的科学家是(位梦华)。 68.1959年,(苏联)向月球发射了无人驾驶的火箭,是人类第一次了解到月球的一些情况。 问答题:69.如果你是一名登月的宇航员,上月球应带些什么,写在下边. 答:因为上月球除了科学考察外,还要维持人的基本活动.所以要带上氧气瓶,水,太空食物,能保暖耐寒 的宇航服,无线电通讯设备,发电机,考察工具,宇宙飞船等. 70. 你认为作为一个考察队员需要具备的素质有哪些?(至少写三条) 答:考察队员需要具备的素质有:1.要有健康的身体。2.要有坚强的意志。3.要有团队精神。4.要有科学文化知识。篇二:大象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大象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第一单元
我们的考察计划 1
考察前,我们要…… 要点 合作方块游戏活动;初步经历计划与组织过程的锻炼。 目标 (1) 通过游戏活动体会计划与组织的重要意义,培养合作精神。 (2) 通过制定考察活动计划,初步经历计划与组织的锻炼。 怎样进行 (1)引入活动 本单元结合季节特点和学校实际情况,营造一个走出校园考察的活动情境,旨在把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在这种欲望的驱动下,利用考察活动的平台,让学生自己制定一个考察计划。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下面的教学活动,使学生体验到计划与组织的重要意义,本单元首先安排了“合作方块”游戏活动。教学时,一定要精心准备活动材料,周密组织教学过程,要让学生玩得高兴,玩得有序,玩出体会。 (2)关于“合作方块”游戏活动的规则和教学过程: 游戏准备:准备大小相同的纸,剪刀,每位学生取一张,分别剪成长方形、三角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等规则图形,然后分组装成一袋,小组之间交换,作为拼图用的卡片。 游戏规则:小组成员都拼出了大小相同的正方形时,就完成了任务。率先拼完的小组获胜。 游戏要求:游戏前,小组先讨论协商方案,制定实施计划;游戏时小组成员都从袋内取卡片,拼成大小相同的正方形;游戏后,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小组在活动中的表现,讨论和总结经验与教训,并进行集体交流,特别强调认真作好活动计划与组织工作的重要性。 (3)制定考察活动计划 走出教室去亲近大自然,深入社会,这是令学生欢欣鼓舞的事。教师宣布下周六到大自然中去考察的消息后,启发谈话“刚才的游戏活动,我们已经体会到认真作好计划与组织工作是十分重要的。为了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考察活动前,我们要做好哪些计划与组织工作呢?”引导学生分成小组,一起商议,并作好记录。 由于这是探究过程能力训练单元的第一课,根据儿童的认知特点,我们对制定考察计划的方法做了适当指导,它是以卡通对话和样张的形式体现的,教学时教师要认真领会这一编写意图。这节课的下半时教学重点是制定考察活动计划,初步培养学生的计划与组织能力。如果教学时间不足,可以让学生课后完成,并告诉他们下节课要举行“考察计划展示会”,从而调动他们参与的积极性。 2
考察计划展示会 要点 引导学生自主地总结出计划与组织项目清单。 目标 (1) 启发学生自己比较、自己讨论、自己总结,使他们能够初步体验怎样计划与组织,悟出计划 与组织的重要意义。 (2) 训练学生客观地评价自己和他人,学会欣赏他人,培养合作精神。 怎样进行 (1)考察计划展示会 举行“考察计划展示会”是本节课和本单元的重点活动。教学时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首先,让各小组将制定好的考察计划贴在展板上或黑板上,组织全班学生参观。也可以把各组的考察计划复印若干份,每组发一份,这样便于下面的讨论与总结。这一过程既是参观与学习的过程,也是比较与评价的过程。 接下来组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重点讨论“哪些小组的准备工作做得好?计划与组织的内容有哪些?”并让他们把讨论结果记录在“计划与组织项目清单”里。 然后,进行集体交流与讨论,集思广益,统一认识,清楚制定考察计划的项目和计划与组织的要求。从而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需要说明的是教材里提供的计划与组织项目清单的内容,只是一个样张,决不是标准答案。教师要根据所选择活动的内容和教学实际,充分开发和利用本班学生的智慧,让他们体验怎样计划与组织,了解计划与组织的一般内容和要求,这才是本课的教学目的。 (2)评选最佳考察计划 通过以上教学活动,学生对怎样计划与组织有了新的认识。为了进一步提升每一位学生计划与组织的能力,下面让学生分组制定一个完整的考察计划,并且要从中选择适合全班考察的内容,评选出最好的考察计划,用来指导下周六的科学考察活动。 第二单元
吃得好吗 一、教材设计说明 1
我们吃什么《我们吃什么》是本单元的第一个活动标题,也可以看成本单元的引入活动。“平时我们都吃些什么?”这一问题,贴近儿童的生活;“给这些食物分类”的教学活动,将引导学生用科学的眼光审视自己的日常生活,发现其中隐藏的科学问题,从而为下面的探究活动打下伏笔。 要点 给我们的食物分类,并作好分类前的计划与组织工作。 目标 (3) 初步训练学生分成小组、推选组长、小组分工等计划与组织的能力。 (4) 学习给食物分类的科学方法,了解食物的基本种类。 (5) 培养合作意识和能力。 怎样进行 1、引入活动。 单元页上呈现的是这样一幅画面:探、究、奇、妙四位学生席地而座,面前摆着面包、饮料、火腿、水果等食品,他们正在边野餐边思考一些关于吃的话题。旁边的大树上一只嘴馋的小猴子倒挂在树上。教学时让学生观察画面,能够达到激思引趣、导入新课的作用。 本课教学开始,教师可以用拉家常的口吻引入教学活动,让学生围绕“平时我们都吃些什么?”实话实说,畅所欲言。由于学生家庭生活条件、饮食习惯等方面的差异,这一问题的答案一定各不相同,而这恰是宝贵的教学资源。 2、分类活动。 我们的食物是多种多样的,让学生给这些食物分类,旨在引领学生发现其中的科学话题,为以后几课的教学埋下探究的种子。分类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让学生参与分类,不仅能够帮助他们发现其中的规律和问题,同时能够锻炼孩子分组、推选组长、成员分工等“计划与组织”的能力。此页教材的竖栏还重点对能力的培养提供了适当的引导。分类活动是一个“一箭多雕”的教学活动,也是本课的教学重点,教学时教师一定要充分展开。 在给食物进行分类之前,首先进行分组能力的训练,通过协商和讨论引导学生自行分组,并概括出分成小组、推选组长、作好分工的方法。教材设计通过卡通讨论的场面和竖栏里的分组建议对学生进行了细致地指导,拓展活动还将继续强化这一能力培养。 接下来,让学生给食物进行分类,并随时填写“食物分类表”。汇报交流时,要让他们充分表达,不要强求统一答案,也没有统一答案。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类能力,认识到“分类的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也不一样”。 2
食物中的营养 要点 作好实验前的计划与组织工作,重点是实验准备;研究食物中的营养也是重要环节。目标 (1)强化分组、分工等能力的训练,引导学生学习作好实验准备。 (2)通过研究食物中的营养,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认识食物中所含的主要营养成分。 (3)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实验常规教育。 怎样进行 1、提问与猜想。 上节课,我们已经引导学生给食物进行了分类,同时萌生了好多问题,本节课将开始深入探究其中的一些问题。教学从引导学生围绕“我们为什么要吃食物?食物中哪些营养?”进行猜想与假设开始,这是科学探究的重要环节。 2、实验与总结。 这是一个“双击”的教学内容,是本课的教学重点。通过学习在获取知识方面,要让学生了解(来自: 唯 才 教育 网:大象版四年级科学上册ppt)食物中的主要营养成分及其来源,还要重点训练学生“能组成小组,做好观察与实验的准备”的主探究能力。为此,在实验研究前首先要引导学生围绕“怎样做好观察与实验的准备工作呢?”展开讨论,为了有效落实“二级目标”,强化训练,教材还提供了“准备材料建议”。 “食物中有哪些营养”这一问题具有挑战性,教材选取了比较适合儿童探究发现的蛋白质和淀粉这两种营养成分,设计力图引领学生展开自主探究。教材只在“材料超市”里提供了一些学生常见的食物和其他材料,怎样实验则由学生说了算。教学时,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安全,但不要代替学生实验,不要立刻释疑,不要简单地告诉学生结论。必须相信学生的探索能力,创造开放的教学环境,让学生自己选取研究材料,自己耐心地观察、自己分析和思考。 在归纳总结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教师向学生介绍食物里所含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及其对人体的作用和食物来源。 3、拓展活动的设计与安排。 调查添加剂对人体的影响是上节课的延续,也是本课的拓展活动。究竟什么时候教学,怎样展开教学活动,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教学条件而定。如果学生比较感兴趣,又有深入研究的条件,完全可以把调查食品里的添加剂和添加剂对人体的影响,单独设立课时展开教学,教师可以从研究的问题和研究方法等方面进行适当的指导。需要强调的是这一探究活动还肩负着强化计划与组织能力培养的任务,教师要着力引导和训练。 3
一次奇妙的旅行 要点 放开让学生自己进行实验的计划与组织;了解人体消化和吸收营养的过程。 目标 (1)通过让学生自主地进行实验的准备,培养计划与组织能力。(2)了解人体消化和吸收营养的过程。 (3)通过阅读漫画故事,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怎样进行 本课由引入活动、了解人体的消化过程、淀粉的消化实验、总结四个渐进层次构成。 第一层次:引入活动 认识人体的消化过程是本单元学习活动的进一步深化。由于人体的消化器官和消化过程是一个暗箱问题,不便于学生直接观察和研究,一般采取教师讲解的方式进行教学,因而大大降低了儿童学习的欲望和兴趣。为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吸引学生的有意注意,本教材大胆探索精心设计了引入活动,奇奇、机器人、和小豆子三个孩子喜欢的卡通,将与学生一起对话,一起探索。教学时,通过引导学生阅读卡通人物的漫画,吸引儿童主动了解人体的消化器官和消化过程。 第二层次:了解人体的消化过程 学生带着兴趣观察阅读“他俩在奇奇肚子里进行了一次奇妙的旅行”,初步了解人体的消化过程。之后,教师可以利用消化器官模型,充分发挥其直观作用,教师同时讲述人体的消化过程,指导学生指出自己消化器官的大致位置。这样教学,可以使学生形成正确而清晰的认识,提高教学效果。 第三层次:淀粉的消化实验 如果能亲眼看见食物是怎样被消化的,学生肯定会十分兴奋。为了达到眼见为真的效果,教材选取了经典的淀粉的消化实验,这是因为本实验现象明显,材料容易得到,操作方法比较简单。实验前,要引导学生进行分组和准备材料,这是落实“二级目标”的重要契机。计划与组织工作做好了,接着指导学生实验操作方法。由于这是一个对比实验,教师要指导学生搞清哪些条件是相同的,哪些条件是不同的。比如倒入试管的淀粉液要少量,不超过试管的三分之一,而且两支试管要同样多;在2号试管里加进的唾液不能太少,1号试管要加进与唾液同样多的清水;两支试管要同时放入温水中;过几分钟后,向试管里滴相同滴数的碘液(两三滴即可)。 需要强调的是实验现象的发现和解释一定要让学生自己进行,这是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科学精神的良好机会,教师千万不要包办代替。 第四层次:总结 最后,启发学生根据本课的学习自己总结“我们是怎样消化和吸收营养的?”这一环节有利于学生形成完整正确的认识,能够发挥学生的相互影响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概括总结能力。 4祝你胃口好 要点 通过观察分析“食物结构金字塔”,了解怎样科学合理地搭配食物;评选“健康小专家”。 目标篇三:大象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大象版科学上册教学简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象版四年级科学实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