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胃镜设备备是怎样在人体内控制的

::带“病”胃镜谁敢用?::
您的位置:
欢迎访问新华网 新华网 全球新闻网
带“病”胃镜谁敢用?
  日前,安徽省卫生防疫站对合肥市14家大医院所使用的18台胃镜进行卫生消毒检查,结果发现竟没有一台合格。  胃镜是胃病患者接受检查和诊断的重要医疗器械,直接进入人体。带着大量病菌的胃镜进入人体,造成的危害是不言而喻的。合肥市内这14家医院有市属、省属,有医科大学、军队、武警等医院,全部胃镜卫生消毒不合格,令人震惊。其中有2台胃镜带有乙肝病毒,4台胃镜带有幽门螺旋杆菌病毒。从事件的本质上看,这与反复使用注射器传播爱滋病并无区别。同时,暴露了医院普遍存在的丑恶现象――惟利是图,职业道德沦丧。  这一事件被媒体披露后,引起了广大患者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记者陆续对整个事件作了完整充分的系列报道。            新华网安徽频道 记者周剑虹、张曙光
相关报道:
新华网关于合肥市14家医院胃镜消毒无一合格的系列报道引起了安徽省卫生厅、合肥市卫生局以及各大医院的高度重视。
代理销售商在合法销售的同时浑水摸鱼,除从厂家进一定数量的产品外,对厂家不生产而市场上又有大量需求的产品则自己非法制造
西宁市质检、药监、卫生和公安部门在连续几天追查“益康”制售假劣医疗器械案件的过程中发现,这个涉及青海40多家医疗单位、涉案额上百万元的大案中,隐藏着种种收受高额回扣的不法行为
青海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继续追查流散各地的假劣医疗器械的同时,要求全省各地医疗卫生部门从26日起立即全面整顿医疗器械流通渠道,力防假劣医用品可能造成的危害
合肥十四家主要医院胃镜消毒合格率为零
  12月24日,记者从安徽省卫生厅获悉,合肥市主要的14家医院感染管理存在安全隐患,这些医院的18台胃镜消毒合格率为零。  安徽省卫生防疫站的负责人说,根据省卫生厅有关部门要求,卫生防疫站最近对合肥市14家医院的胃镜消毒效果进行了专项调查,结果发现18台胃镜中镜身和操作旋纽均合格者为零。其中镜身消毒合格只有1台,合格率为5.56%,操作旋纽消毒合格的为9台,合格率为50%。这些胃镜中有10台正在为患者使用。  卫生防疫部门从这些消毒不合格的胃镜镜身、操作旋纽、活塞钳注水瓶中的水以及使用中的消毒液中共采集样本72份,合格28份,合
格率为38.9%。这些样本中,HBsAg乙肝表面抗原阳性两份,幽门螺旋杆菌4份。  记者分别给合肥几家医院打电话询问此事,这几家医院都认为自己的胃镜不存在消毒不合格问题,其中有的医院院长甚至指责卫生管理部门和新闻单位胡说八道。
胃病患者正在接受电子胃镜检查。&
新华社记者周剑虹拍摄
安徽省卫生厅长怒斥合肥部分医院缺乏职业道德  12月25日,安徽省卫生厅厅长戴光强在接受记者独家采访时愤怒地指出,这些胃镜消毒不合格的医院缺乏起码的职业道德。  戴光强厅长说:“合肥市区内14家规模较大的医院胃镜消毒没有一台各项指标是全部合格的。这个调查结果令人十分难过。病人来医院是治病的,结果化了钱,病没有看好,还通过医院传染了一种不能治好的病,甚至病人的生命安全受到影响。这些医院简直就是图财害命。”  戴光强指出,这些胃镜有的检测到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有的还检测出了幽门螺旋杆菌。如果这里面再检测出艾滋病毒呢?医疗安全是医疗质量的前提和基本条件。没有医疗安全,就更谈不上什么医疗质量。  安徽省卫生厅医政处处长董明培说,这14家医院是安徽省立医院、安徽省立儿童医院、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安徽中医学院附属医院、解放军105医院、武警医院、针灸医院、铁四局医院、铁路医院、合肥市第一、第二、第三、第八人民医院、合肥钢铁公司医院等。
  记者了解到,胃镜只是内窥镜的一种,医院经常使用的内窥镜还有肠道镜、气管镜、腹腔镜、胆道镜、膀胱镜、关节镜。这些医疗器械直接进入人体,如消毒不合格,就会给病人传染上其它疾病。
  据安徽省卫生防疫站的专项调查,安徽省立医院、解放军105医院、安徽省肺科医院对内窥镜消毒根本不监测,武警医院每两周监测一次内窥镜消毒,安徽省立儿童医院每季度监测一次内窥镜消毒。合肥市属9家医院中有1家医院消毒液从来不测,3家医院内窥镜消毒从来不监测。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对消毒液和内窥镜消毒两项都从来不监测。  安徽省卫生防疫站在一份文件上指出,这14家医院胃镜日平均病人数在15人以上的有2家,10到15人的有2家,5到10人的有5家,5人以下的有5家。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安徽省立医院等大型医院每天做胃镜检查的病人一般都在20人以上。合肥市每天至少有100名病人在接受消毒不合格的胃镜检查。
医务人员在对胃镜进行清洗和消毒。新华社记者周剑虹拍摄  戴光强厅长说:“这些医院的领导和负责胃镜检查的医生要问问自己有没有良心?你不能仅仅为了多拿一点钱,多拿一点回扣,多拿一点提成,而不去考虑病人的安全问题。如果病人是你的父母、兄弟姐妹、子女,你是怎么考虑安全问题的?这完全没有职业道德、职业良心。”  记者了解到,安徽省卫生厅不久将对这14家医院的胃镜消毒工作进行复查。如果再存在消毒不合格问题,将全省通报批评。
权威人士指出:利益驱动是胃镜消毒不合格的重要原因  12月26日,安徽省卫生厅厅长戴光强对记者说,利益驱动是胃镜及其他内窥镜消毒不合格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要从根源上杜绝内窥镜消毒问题,必须彻底根除院方领导和医务人员贪图部门利益乃至个人利益,而不顾病人利益的错误思想和行为。  戴光强说,随着胃镜等内窥镜在临床使用的迅速普及和推广,由此所导致的医源性交叉感染和疾病传播的问题已经成为当前医院感染管理的一个新的突出问题,其危害相当严重,很可能成为新的医疗纠纷的焦点。从调查情况看,目前对于新的《医院感染管理规范》中关于内窥镜消毒管理的规定,不少医院执行不到位。  据安徽省卫生厅医政处处长董明培介绍,大型综合医院胃镜高频率使用和诊疗安排不合理,加上消毒灭菌方法的选择不当,致使消毒效果得不到保证。据了解,有的医院一台胃镜一天安排几十个病人接受检查,消毒时间只有短短几分钟,远远达不到规定的要求,更起不到消除病毒的目的,有时候来不及甚至不消毒。还有的医院,为省钱而使用劣质的消毒液,致使消毒效果低下,对病人造成感染隐患。董明培说,内窥镜镜身和活检钳消毒不合格,又不按要求做乙肝指标筛查,这非但不“治病”,反而会“致病”,在能够治愈的疾病未必治好的情况下很可能感染上难以治愈的疾病。  戴光强告诉记者,由于当前医疗机构普遍存在重经济收入的倾向,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临床检查的安全性,而许多医院往往过分强调客观上环境和条件的限制,对已经暴露出的内窥镜使用的医疗安全性问题视得不见,任其延续。内窥镜消毒不合格很大程度上就是这种观念认识上的误区所产生的,其后果直接侵害了患者的权益,既违背职业道德,也违反了法律法规,是对病人不负责任的表现。
合肥一些医院开始重视胃镜消毒工作
安医附院整改后新添置的胃镜和活检钳。新华社记者周剑虹拍摄  12月27日,记者了解到,合肥市区一些大医院开始重视胃镜消毒工作,并按照省卫生厅的要求采取了相应的整改措施。  记者来到安徽省立医院和安徽中医学院附属医院采访。安徽省立医院胃镜室内装修一新,工作台面洁净整齐。医务处处长洪海鸥向记者介绍,医院刚将胃镜室从原先比较简陋的地方搬到这里,而且根据消毒时间要求,医院还决定宁愿减少收入,也要把做胃镜人数控制在每天10人以内。洪海鸥同时向记者透露:由于减少了每天做胃镜的人数,现在要求做胃镜的患者已经排队到明年2月份,因此为了使患者得到及时诊治,医院正准备添置两台胃镜。  在安徽中医学院附属医院胃镜室,记者看到省卫生防疫站的同志正在取样抽查,医务人员向记者详细介绍了他们的规范消毒方法。防疫站的同志说,这家医院上次检查出胃镜操作旋钮消毒不合格,现在他们的消毒措施已有明显改进。医院一位姓侯的副院长告诉记者,胃镜消毒不合格,十分不应该。他们一直以来非常注意胃镜消毒工作,过去并没有发生胃镜感染事件,今后应当提高认识,进一步加强管理,一定要让患者放心看病。  据了解,安徽省立医院和安徽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属于安徽省卫生厅直接管理的医院。而其它一些医院卫生厅则没有直接管理的权力。省卫生厅负责同志介绍,如果其它医院没有整改措施或者整改措施不到位,卫生厅除通报批评外,并没有其他更加有效的处罚措施。  尽管安徽省卫生厅已经宣布合肥市区内14家主要医院都存在着胃镜消毒不合格问题,但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一位姓高的院长仍然拒不承认自己的医院胃镜消毒不合格,他要求记者“先把情况搞清楚”,表示了他对新闻报道的不满。  据介绍,安徽省卫生防疫部门正组织对合肥地区14所医院整改情况的暗访和抽查。
安医附院开始严格规范胃镜消毒管理
安徽省卫生厅副厅长权循珍(左)和医政处处长董明培(右)正在审阅安徽省医疗机构内窥镜消毒管理规范试行稿。
新华社记者周剑虹拍摄  记者于12月28日上午来到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胃镜室采访,只见这里窗明几净,病床和各种设备摆放整齐,身穿工作服的医务人员正在清洗槽前忙着消毒,三个病人在门口耐心地等待检查。医院胃镜室主任谢惠君告诉记者,自得知上次消毒检查不合格后,医院领导和胃镜室工作人员对此十分重视,迅速拿出整改方案,严格规范胃镜的消毒管理。  谢惠君说,过去胃镜和肠镜检查是在同一个房间进行,现在,医院专门腾出一间20平方米的房间做肠镜检查,又将原来破旧简陋的胃肠镜检查室装修一新,专门用来做胃镜检查。为了保证足够的消毒时间,确保有效消毒,医院已经将每天做胃镜的人数控制在20人以内,而以前远远超过20人,这样一来,医院的收入虽然有所减少,但病人的安全得到了保障,还是值得的。记者还了解到,为了使患者得到及时检查和诊治,安医附院最近新订购了一台电子胃镜,加上原来的8台胃镜,基本能够保证患者的需要。此外,医院还新购置了30把活检钳,做到一把活检钳一天内只用于一人,不重复使用。在安医附院胃镜室,自制的简陋清洗槽已被弃之不用,取而代之的是4个先进、高级的清洗槽。  记者现场采访一位正在等候胃镜检查的病人。这位姓许的律师说:“我从新华网上看到了合肥市区内14家主要大医院胃镜消毒工作过去全部不合格的新闻报道。尽管目前医院方面表示已经不存在任何问题,但我还是担心。可是胃镜检查又不得不做,作为病人感到很为难。”  据了解,病人进行胃镜检查之前,安医附院都按照有关规定严格进行乙肝、丙肝、艾滋病的过筛检查,一旦发现呈阳性者,即按要求进行特定的清毒处理,避免交叉感染和疾病传播。安徽省从制度上严格规范医疗机构内窥镜消毒管理
安徽省卫生厅厅长戴光强(中)宣布,合肥市14家医院胃镜复查合格。新华社记者周剑虹拍摄  12月底,安徽省卫生厅经过反复研究探讨,制定出《安徽省医疗机构内窥镜消毒管理规范(试行)》,从制度上规范内窥镜的消毒管理。  据安徽省卫生厅厅长戴光强介绍,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胃镜、肠镜、支气管镜等各种医用内窥镜技术在临床各科得到了广泛应用,有效提高了临床诊断和治疗水平。然而,内窥镜技术是一项微创性技术,有潜在发生传染性疾病医源性传播的可能。为了加强医院感染管理,保障医疗安全,安徽省卫生厅依据卫生部有关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了《内窥镜消毒管理规范》。
  从2002年起,安徽省、市级卫生行政部门将加强医务人员岗位培训,做到持证上岗,指定培训机构培训有关人员,使之熟练掌握正确的消毒来菌技术和内窥镜消毒与使用管理规范。凡经指定机构培训并考核成绩合格者,由省卫生厅统一发给《内窥镜消毒管理岗位培训证书》。  安徽省还将实行内窥镜消毒管理检查验收制度,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组织医政、卫生防疫和临床专家对所辖区域内内窥镜消毒管理实行定期和不定期分级检查验收,验收不合格的内窥镜一律停止使用。
  安徽省卫生厅还要求医院领导要为内窥镜消毒的规范管理创造条件,配置房屋、器械与设施,培训人员。内窥镜室要建章立制,各类工作人员要严格履行各自职责。医院感染管理科要坚持质量标准,强化对内窥镜消毒管理的监测与指导,帮助其建立正确的消毒和来菌方法。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依据医疗质量责任追究制度,对疏于管理,发生重大质量与安全事件的单位给予通报批评,并依法追究单位负责人及当事人的责任。合肥各大医院胃镜消毒复查全部合格  1月17日,安徽省卫生厅宣布,前一段时间检查发现的合肥市内主要医院胃镜消毒不合格的问题,受到了各医院的高度重视,并采取了相应的整改措施。省卫生防疫部门经过再次复查发现,这些医院胃镜消毒合格率全部达到100%。  合肥市胃镜消毒不合格事件发生后,引起了省卫生厅的高度重视,并随即组织力量对全省81家医院使用的9种内窥镜消毒与使用管理进行了大样本专项调查,对存在的问题有了更为全面的了解,初步提出了解决的对策和措施。同时对合肥市内14家医院胃镜消毒进行专项复查。  据安徽省卫生防疫站介绍,这次复查了14家医院正在使用的15台胃镜。检查内容为镜身(包括镜身表面及活检管道)、活检钳、操作旋纽,复查结果全部合格。  安徽省卫生厅厅长戴光强指出,合肥市内14家医院在较短的时间里取得的良好效果证明,只要真正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意识,认真履行职责,维护病人权益,像内窥镜消毒这类影响医疗安全的顽疾,就能够得到解决。同时,卫生管理部门要能够及时发现问题,真正能够代表政府依法行政,履行监管职能。(完)
往期精彩回顾:
    &&&
推荐给朋友:
版权所有:新华网 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新华社网络中心→ 你们医院有不用插管做胃镜设备吗
你们医院有不用插管做胃镜设备吗
健康咨询描述:
我父亲今年做胃镜检查时胃溃疡,他不想在用插管做胃镜了。受不了:
想得到的帮助:
就是不知道怎么治疗。想问问你们医院
其他类似问题
医生回复区
副主任医师
擅长: 偏方治大病.中医疑难杂病研究.中药偏方秘方咨询.临床合理用药...
(点击按钮咨询医生,已有 740 名网友免费获得解答)
&&&&&&你好,治疗胃溃疡中医中药长期临床实践积累了许多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建议你采用传统中药黑矾、黑枣、核桃仁、栀子、当归、砂仁、厚朴、三棱、穿山甲、寸曲、麦芽、上甲、下甲、红花、海南沉、铁胆粉、蜂胶、蜂蜜、蜂蜡等配合治疗,见效快,疗效确切,可以彻底根治。这些专治老胃病传统中药组方独到,能够直击病灶,祛除病邪,促进溃疡愈合,快速修复胃黏膜,强化粘膜防御能力,消除发病根源,从而达到彻底治愈胃溃疡的目的。
提供、推荐服务有(就诊服务、义诊服务)
疾病百科| 胃溃疡
挂号科室:消化内科
温馨提示:忌油炸及辛辣刺激食物,辛辣食物,如辣椒、洋葱、 生蒜、胡椒粉等。
&&&&&& 位于贲门至幽门之间的慢性溃疡称之为胃溃疡(gastric ulcer,GU),是消化性溃疡的一种,消化性溃疡(peptic u...
好发人群:成年男性人群
是否医保:医保疾病
常见症状:胃痛、呕血黑便、胃部隐痛
治疗方法:中医治疗、西医治疗、手术治疗
参考价格:7.2
参考价格:28
参考价格:15
您可能关注的问题
用药指导/吃什么药好
本品适用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反 流性食管炎﹑...
参考价格:¥61
通利血脉,养阴生肌。内服:用于瘀血阻滞,胃痛出血...
参考价格:¥38
下载APP,免费快速问医生&&&&&&& (贵州省清镇市中医医院551400)
&&&&&&& 【关键词】胃镜;消毒;管理
&&&&&&&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2095-7165(2015)07-0485-02
&&&&&&&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和进步,胃镜检查正成为消化系统疑难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手段,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由于胃镜操作时需侵入人体腔内,与患者的分泌物、血液、组织等密切接触,可能造成微生物污染;其次,胃镜结构精细,材质特殊,管道细长复杂,不耐高温等特点,给使用后的消毒灭菌工作带来困难。如清洗消毒不彻底,将导致医源性交叉感染的发生,增加患者医院感染的隐患。因此,如何有效地防范因胃镜检查而引起医院内交叉感染已成为临床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我院胃镜室再控制医院感染工作中加强管理,规范胃镜及附件的清洗消毒,严格按照内镜清洗消毒的流程操作,有效地预防和控制了医院感染的发生。现报告如下:
&&&&&&& 1 预防措施
&&&&&&& 11 建立健全胃镜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健全胃镜室管理制度,消毒隔离制度,消毒灭菌效果监测等制度,强化医护人员的医院感染意识。
&&&&&&& 12 加强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定期对我科医护人员进行相关的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实施标准化预防,使从事胃镜诊疗和清洗消毒工作的医务人员具备胃镜清洗消毒方面的知识。
&&&&&&& 13 术前了解患者病史患者在接受诊疗前需进行hbsag、抗-hcv、抗hiv的筛查,并有记录。凡检测阳性者或是已知特殊感染者,安排在每日最后检查,而后进行严格的清洗消毒处理。
&&&&&&& 14 建立健全消毒剂使用及监测制度认真做好消毒剂的使用登记工作,使用中的消毒剂浓度定时进行检测并做好记录。低于有效浓度应随时更换,以保证消毒效果。
&&&&&&& 2 清洗消毒措施
&&&&&&& 选用2%戊二醛进行消毒。其清洗消毒步骤为:水洗-酶洗-清洗-消毒-冲洗。每日诊疗工作开始前对当日拟使用的胃镜进行再次消毒,浸泡时间不少于20分钟。
&&&&&&& 21 水洗每位病例后,立即用湿纱布擦去镜身表面污物,并吸引清水,送气送水10秒。然后将胃镜置水洗槽内,在流动水下,用软毛刷反复刷洗镜身外表面,用清洁毛刷彻底刷洗活检管道和导光软管的吸引气管道并见刷头,反复注气注水,对胃镜内管道给予充分清洗。
清洗刷一用一消毒。
&&&&&&& 22 酶洗将水洗后的胃镜及附件擦干置于酶洗槽内浸泡2-5分钟,并用注射器将多酶洗液注入活检管道,直到镜前端不出气泡为止。
&&&&&&& 23 清洗多酶洗液浸泡后的胃镜,用水枪彻底冲洗各管道,以去除管道内的多酶洗液及松脱的污物,同时用流动水清洗胃镜的外表面。用50ml注射器向各管道注气,排出管道内的水分并抹干镜身,以免稀释消毒液。
&&&&&&& 24 消毒将清洗擦干后的胃镜置于消毒槽并全部浸没于消毒液中,各管道用注射器注满消毒液,直到镜前端不出气泡为止。用75%酒精纱布擦拭操作部。浸泡时间不少于10分钟。对阳性患者使用过的胃镜消毒时间不少于45分钟。每日诊疗工作结束时延长消毒时间30分钟。
&&&&&&& 25 冲洗更换手套,用注射器向管内注入空气,以去除消毒液。将胃镜从消毒槽内取出置于清洗槽内,用流动水冲净镜身并冲洗各孔道内残留消毒液。每日诊疗工作结束后,用75%乙醇对消毒后的胃镜各管道进行冲洗、干燥处理储存于专用洁净柜内。
&&&&&&& 26 活检钳、细胞刷等附件必须灭菌活检钳等附件使用后先放入清水中,用专用小毛刷洗钳瓣内面和关节处,清洗后擦干放入多酶洗液中浸泡、清洗。控干水后用2%戊二醛浸泡10小时或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消毒处理。
&&&&&&& 27 环境管理每日诊疗工作结束后,清洗槽、酶洗槽、冲洗槽经充分刷洗后,用浸有500mg/l的含氯消毒剂纱布擦拭,消毒槽在更换消毒剂时必须彻底刷洗。操作间、消毒间每日工作结束后予以紫外线空气消毒1小时。储镜柜每日紫外线照射1小时,每周彻底清洁。各类物体表面应用500mg/l含氯消毒剂纱布擦拭,保证操作环境的清洁,防止空气和环境中的细菌对胃镜造成污染。
&&&&&&& 3 胃镜及附件消毒灭菌效果的检测
&&&&&&& 31 消毒后的胃镜应每季度进行生物学监测并做好记录。
&&&&&&& 32 监测部位为胃镜的内腔面用无菌注射器抽取10ml含中和剂的采样液,从胃镜活检口注入,用15ml无菌试管从活检出口收集样液并及时送检。
&&&&&&& 4 讨论
&&&&&&& 41 加强学习,提高认识组织医务人员认真学习《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使从事内镜工作的医务人员认识到清洗消毒不到位是医院感染的重要途径,加强医务人员责任心,严格执行技术操作规范,使医院感染率降到最低,保障患者的医疗安全。
&&&&&&& 42 推广和强化标准预防势在必行标准预防是将普遍预防和体内物质隔离的许多特点进行综合,认定病人的体液、血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须进行隔离。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粘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因此,医护人员在工作中凡可能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均必须采取标准预防。正确的使用不仅保护了病人,更保护了医护人员自己,以避免医源性交叉感染。
&&&&&&& 43 重视医护人员手的清洁医护人员的手常常是医源性交叉感染的传播媒介,国外有研究显示医院感染患者中由于医务人员的手传播占30%。因此,应重视医务人员双手的清洁、消毒工作,切断传播途径。
&&&&&&& 44 影响胃镜消毒有效性的因素
&&&&&&& 441 传染源的控制问题胃镜检查前未检测hbsag、抗-hcv、抗hiv,未详细询问病史就不能及时发现传染病患者,不能有效地控制传染源。
&&&&&&& 442 胃镜清洗不彻底使用过的胃镜表面附有粘液、血液、组织物等,如水洗不及时,会结成痂,微生物在结痂的保护下滋生,加大了以后的清洗消毒难度。用多酶清洗剂浸泡胃镜时,管腔未灌满,浸泡时间不够均可影响酶分解有机物的效果。彻底的清洗可使污染微生物下降,去除有机物对保证消毒灭菌效果至关重要。
&&&&&&& 443 消毒液浓度不足和消毒浸泡时间不够影响戊二醛浓度的关键因素是使用次数,使用次数越多,浓度下降越快,因为反复浸泡后,消毒因子被损耗,有机物也能消耗消毒剂。同时胃镜浸泡前没有擦干即放入戊二醛溶液中,也使浓度下降。另外,戊二醛也有一定的挥发性,必须加盖保存。由于胃镜使用频率高,消毒时间明显不足也影响消毒效果。
&&&&&&& 45 有效的清洗消毒可阻断传播途径胃镜在诊疗操作时易损伤粘膜,特别是活检时必须突破粘膜,更具危险性。因此,胃镜及附件的清洗消毒是否彻底,再预防交叉感染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胃镜诊疗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操作规范和采取有效的清洁消毒技术,将胃镜消毒质量纳入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管理,严格预防和控制因胃镜诊疗、消毒问题导致的医院感染,保证患者的安全。
&&&&&&& 参考文献
&&&&&&& [1] 刘跃华,郑景华,赵伦华.胃镜使用中的感染控制管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6,16(5):549-550
您可能感兴趣的其他文章
&&站长推荐
&&期刊推荐
&&原创来稿文章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邮件地址:
写信给编辑
您的邮件地址:内镜清洗流程
随着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胃镜检查已成为消化系统疑难杂症的诊断和治疗必不可少的手段。胃镜作为一种侵入人体腔内的仪器,由于其结构复杂和材料特殊不易达到完全灭菌要求,操作时一旦破坏人体的防御屏障,将大大增加医源性感染的机会。
1、内镜清洗的现状
胃镜室医院感染管理现状:目前胃镜、活检钳清洗、消毒及灭菌工作尚未受到足够的重视。我国是病毒性肝炎的高发区,全国各地人数中,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为42.
4 %~80. 7 %;人群HBsAg 检出率为10 % , 年发病率为230/ 10
万。同时艾滋病感染人数在迅速增长,有的医院患者胃镜检查前没有检测出有无以上传染病,艾滋病患者就诊时也常常隐瞒病史,而在给患者插胃镜过程中,极易造成鼻黏膜及上消化道黏膜破裂出血,或由于肝病患者本身凝血机制较差,导致胃黏膜出血,含乙型肝炎等病毒的血液就会污染管路,如对胃镜、活检钳消毒灭菌不彻底,会造成病原微生物的存留与繁殖,其他患者检查时,病原微生物可通过破损的黏膜侵入人体,从而引起医源性交叉感染,特别是乙型肝炎病毒和艾滋病病毒。
胃镜及附件消毒灭菌彻底与否取决于医务人员的责任心,有些单位只有1
台胃镜,或者由于患者较多而赶速度,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必要的清洗、消毒及灭菌,而胃镜及附件的清洗、消毒与灭菌是否彻底,从表面上很难识别,被检查者也无从知晓;另一方面,由于胃镜结构复杂、价格昂贵及材料特殊,目前多数采用浸泡消毒法达到消毒灭菌目的,而化学消毒剂的选择、消毒剂污染情况及消毒剂浓度的日常监测,更需要医务人员自觉执行各种操作规程和消毒技术规范[5
] 。因此,医务人员的责任心直接影响到胃镜及附件的消毒灭菌质量。
2、内镜清洗消毒原则
根据2004年版《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内镜的清洗与消毒应遵循以下的规则:
一、凡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或者经外科切口进入人体无菌腔室的内镜及附件,如腹腔镜、关节镜、脑室镜、膀胱镜、宫腔镜等,必须灭菌。
二、凡穿破粘膜的内镜附件,如活检钳、高频电刀等,必须灭菌。
三、凡进入人体消化道、呼吸道等与粘膜接触的内镜,如喉镜、气管镜、支气管镜、胃镜、肠镜、乙状结肠镜、直肠镜等,应当按照《消毒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高水平消毒。
四、内镜及附件用后应当立即清洗、消毒或者灭菌。
五、医疗机构使用的消毒剂、消毒器械或者其它消毒设备,必须符合《消毒管理办法》的规定。
六、内镜及附件的清洗、消毒或者灭菌时间应当使用计时器控制。
七、禁止使用非流动水对内镜进行清洗。
3、软式内镜的清洗步骤
软式内镜使用后应当立即用湿纱布擦去外表面污物,并反复送气与送水至少10秒钟,取下内镜并装好防水盖,置合适的容器中送清洗消毒室。
清洗步骤、方法及要点包括:
(一)将内镜放入清洗槽内:
1、在流动水下彻底冲洗,用纱布反复擦洗镜身,同时将操作部清洗干净;
2、取下活检入口阀门、吸引器按钮和送气送水按钮,用清洁毛刷彻底刷洗活检孔道和导光软管的吸引器管道,刷洗时必须两头见刷头,并洗净刷头上的污物;
3、安装全管道灌流器、管道插塞、防水帽和吸引器,用吸引器反复抽吸活检孔道;
4、全管道灌流器接50毫升注射器,吸清水注入送气送水管道;
5、用吸引器吸干活检孔道的水分并擦干镜身。
(二)将取下的吸引器按钮、送水送气按钮和活检入口阀用清水冲洗干净并擦干。
(三)内镜附件如活检钳、细胞刷、切开刀、导丝、碎石器、网篮、造影导管、异物钳等使用后,
先放入清水中,用小刷刷洗钳瓣内面和关节处,清洗后并擦干。
(四)清洗纱布应当采用一次性使用的方式,清洗刷应当一用一消毒。
(一)多酶洗液的配置和浸泡时间按照产品说明书。
(二)将擦干后的内镜置于酶洗槽中,用注射器抽吸多酶洗液100毫升,冲洗送气送水管道,用吸引
器将含酶洗液吸入活检孔道,操作部用多酶洗液擦拭。
(三)擦干后的附件、各类按钮和阀门用多酶洗液浸泡,附件还需在超声清洗器内清洗5~10分钟。
(四)多酶洗液应当每清洗1条内镜后更换。
(一)多酶洗液浸泡后的内镜,用水枪或者注射器彻底冲洗各管道,以去除管道内的多酶洗液及松脱的污物,同时冲洗内镜的外表面。
(二)用50毫升的注射器向各管道冲气,排出管道内的水分,以免稀释消毒剂。
4、软式内镜的消毒
软式内镜采用化学消毒剂进行消毒或者灭菌时,应当按照使用说明进行,并进行化学监测和生物学监测。采用2%碱性戊二醛浸泡消毒或者灭菌时,应当将清洗擦干后的内镜置于消毒槽并全部浸没消毒液中,各孔道用注射器灌满消毒液。非全浸式内镜的操作部,必须用清水擦拭后再用75%乙醇擦拭消毒。
需要消毒的内镜采用2%碱性戊二醛灭菌时,浸泡时间为:
(一)胃镜、肠镜、十二指肠镜浸泡不少于10分钟;
(二)支气管镜浸泡不少于20分钟;
(三)结核杆菌、其他分枝杆菌等特殊感染患者使用后的内镜浸泡不少于45分钟。
需要灭菌的内镜采用2%碱性戊二醛灭菌时,必须浸泡10小时。当日不再继续使用的胃镜、肠镜、十二指肠镜、支气管镜等需要消毒的内镜采用2%碱性戊二醛消毒时,应当延长消毒时间至30分钟。
5、内镜清洗管理的建议
对胃镜室医院感染管理的建议:
1、医院领导、医院感染监控部门对胃镜室清洗、消毒及灭菌工作应引起足够重视,加强医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重视胃镜室专业人才的培养,强化院感观念和法制意识,并随时督促和指导该项工作,尽量避免因消毒灭菌这一环节引发的医院感染。
2、改善胃镜室工作条件,增添胃镜专用清洗机,增加胃镜、活检钳数量,使胃镜室规模、设施与医院规模和接诊患者数相适应。
3、严格限制胃镜每台每日检查人次最多不得超过10
人;活检钳单独浸泡并做到一人一用一灭菌;胃镜及附件的清洗、消毒或灭菌时间应当使用计时控制器,保证充足消毒时间,保障患者安全。
4、各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严格按照卫生部《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2004 年版)
》要求,加强对医疗机构胃镜室消毒工作监督管理,强调清洁与清洗、消毒与灭菌、干燥与保存、监测与监督的重要性,未达到《规范》要求不得开展胃镜诊疗业务。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体学输入设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