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株树木的测定压碎指标测定仪包括哪几种

四、引种前需考虑的因素
1.外来树种在原产地的表现
2.原产地与引入地区的主要生态条件的相似程度
3.树种历史生态条件分析
4.树种的适应能力和种内遗传变异
5个层次的变异:
A、种源(地理)变异
B、立地变异
C、林分变异
D、个体变异
E、个体内的变异
问题:从林木变异的5个层次分析为什么引种前考虑种质变异。。。
八、引种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1、引种结合良种选育
(1)要重视种源、家系和无性系选择;
(2)结合杂交育种,开展引种工作;
(3)有条件的可与分子育种相结合。
2、引种时注意引进配套技术
3、加强对引种成功树种的繁育
4、注重外来树种基因资源保存
5、严防外来有害生物入侵
6、引种程序要坚持先试验后推广的原则,循序渐进,切忌急功近利
九、引种成功的标准
1、能适应当地环境条件。外来树种在常规造林栽培技术条件下,不需要特殊的保护措施能正常生长发育,并无严重的病虫害。
2、能生产上适用的繁殖方式,并能保持其优良性状。
3、保持其原有经济性状。
4、无不良生态后果。外来树种引入后,不会占据生境,排除乡土树种,并失去人为控制。
第二章 选择育种原理与方法
1.种源:一批种子或苗木等繁殖材料的原产地。
2产地:一批种子或苗木等繁殖材料的生产地点(区)。
3种源试验:将不同种源的种植材料,在一定区域内按田间试验要求进行对比试验的过程。
4种源选择:通过种源试验为某一用种地区选择优良种源的过程。
5个体选择:即选择优良个体的过程。它分混合选择与基因型选择二种类型。
6芽变选择:芽变是体细胞突变的结果,利用芽变,从中选择出优良品种的过程即为芽变选种。 7选择差:入选树木平均值与林分平均值有一个差值(S)。即:S=X s-Xp
8选择响应:入选全个体的子代均值(Xo)与同年龄亲本林分均值(Xp)的差值(R)。即: R=Xo-X p
9遗传增益(G) :选择响应除以亲本群体的平均值。
G=R/X×100%
10选择强度(i) :选择差除以亲本群体的标准差(σP)所得的值。即标准化的选择差。i=S/σP
11人工选择:是根据人们的需求,从混合群体中选择符合需要的个体,或类型的选择,是人类创造新品种的重要手段。
12混合选择:根据育种目标,从群体中按表现型挑选符合要求的一批个体,或淘汰不符合要求的一批
个体,且对选择出来的个体不分单株,混合采集种子或穗条,混合繁殖和造林。
混合选择只依据表现型,不作遗传测定的选择,属表型选择。
13单株选择:是谱系清楚的选择,是根据入选标准,从群体中挑选优良个体,分别采种或采条,单独
繁殖,单独鉴定的选择。
因单株选择的谱系清楚,可通过子代测定的结果对亲本进行的再选择,即可以进行所谓的后向选择。
单株选择是根据遗传测定林中子代或无性系的表现进行的选择,属遗传型选择。
14家系:亲本通过有性繁殖所得到的全部子代连同亲本统称为家系。
15半同胞家系:指仅具有一个共同亲本的家系子代总称。
16全同胞家系:指具有共同双亲的家系子代总称。
17无性系:由同一植株通过营养繁殖所产生的群体,称为一个无性系。对繁殖成无性系的最初植株,
称为无性系原株,无性繁殖出来的植株称为无性系分株。
18家系选择:把家系作为一个单位,依据按家系平均值大小进行的选择。
19家系内选择:根据家系内个体表型值距该家系平均表型值的离差大小选择个体。
20配合选择:在优良家系中选择优良单株过程。
21前向选择:从子代测定林中挑选优良家系内的优良个体作为下一代选育的亲本,这种选择方法称为前向选择。
22无性系选择:通过无性系对比试验,评选出优良无性系的过程。无性系选择充分利用了植株的加性
效应、显性效应和上位效应。无性系选择增益大,方法简单。
家系选择、家系内选择和配合选择以及无性系选择都属单株选择。
23连续选择法: 先对一个最重要的性状进行选择,直到达到育种目标,再开始第二个性状的选择。 24独立淘汰法:对每个选择性状规定一个最低标准,如果候选个体各性状都符合标准,就可入选,否则不能入选。
25选择指数法:一种综合选择的指标。即把选择的每个性状都按其相对经济重要性和不同性状间的表
型相关与遗传相关,通过多元统计方法进行适当加权,形成线性关系组合。
26综合评分法:是针对多性状选择时采用的。可以按不同性状的重要性给一定的分数,最后按分数进行选择。
27育种目标:为改良现有品种或创造新品种所要求达到的目的与指标。
28抗逆性:包括抗虫性、抗病性以及抗污染能力等
29适应性:指适应于特定环境的能力
30生长性状:主要指植株的生长量。
31其它性状:如种实性状等
32林木遗传改良的基本程序是:通过种源试验,选择优良种源,再从优良种源中选择优良林分,从优良林分中选择优良单株,通过子代测定,选择优良家系及其优良单株,进行杂交,对子代再作选择,如此连续进行多代的选择育种,使改良增益一代高于一代。
二、问题:为什么说选择是品种改良的中心?
分析:1、植物变异的层次分析和观赏植物品种改良的现状
2、引种与驯化
3、选择育种
4、杂交育种
5、诱变育种与辐射育种
6、倍数性育种(多倍体与单倍体育种)
7、生物技术育种(分子育种)
不同育种方法同选择的关系?
三、影响选择效果的主要因素
R=Sh2=iph2
(s为选择差,i为选择强度,P为标准差)
1、被选性状的遗传力
遗传力是性状的遗传传递能力,但它的估值受环境影响,因此,选择需要在一致的环境条件下进行(比较)。
2、被选群体的大小与变异程度(幅度)
3、选择率的大小
4、选择的方法---采用多性状选择不是单性状独立选择。
种源试验与优树选择
一、基本概念
2. 地理种源
4. 种源选择
5. 种源试验
6. 地理变异:长期受不同环境条件的影响和基因交流的限制,群体间在各性状上发生了遗传分化的现象。
7. 地理小种:因长期受不同环境条件的影响和基因交流的限制,发生了遗传变异的群体。
8. 渐变群:种内的变异随着地理经、纬度的改变而逐渐成梯度变异的群体。
9. 生态型:指因特定环境的选择而形成的在某些性状上具有明显区别,并具有稳定遗传特性的同一植
物种内的不同类群(Turesson的定义)。
10.种子区划:对某个树种各地所产种子的供应范围,根据生态条件、地理变异以及行政区界等进行的区划。
11. 优树:是指在相同立地条件下的同龄林木中,生长、干形、材性、抗逆性等性状特别优异的单株。
12. 精选树:指经子代测定,证明具有遗传上优良的优树。 三、种源试验的目的
1、研究林木种群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因子的关系,阐明种群的变异模式和重要经济性状的地理变异规律;
2、确定原产地(种源)或产地在一定地区的适应性和生产力,为造林区选择高产、优质、稳定的种源;
也为种子调拨区的区划提供科学依据;
3、为林木基因资源的挖掘、保存,建立育种群体和种源种子园以及进一步的育种工作提供物质基础。
种源试验的3个目的也是种源试验的研究内容与达到的目标。
二、地理变异的一般规律(趋势)
1.北-南或冷-暖变异趋势
同一树种的南方种源与北方种源相比,一般生长较快,春季发叶和抽梢条较晚,受晚霜危害较轻,
秋季落叶较晚,结束生长较迟,对冬季极端低温的抗性较差。
2.旱-湿变异趋势
湿润地区种源与干旱地区相比,一般具有生长快、种子小、根系浅、枝叶绿的特征。
3.海拔高-低的变异趋势
一般低海拔生长高于高海拔种源, 同一地区或同一山多数种源差异小。
4.随机的地理变异 三、影响地理变异的因素
树种分布区的大小与分布区的形状
长形一圆形分布于之差异
2. 树种自然分布区内的环境因素多样性
3. 树种分布区的不连续性
如呈岛状分布的黄山松
4. 未知因素
( 选优林分的条件: )
1.林分的起源:以实生林分最优。
2.林分立地条件:一般以选优林分立地条件与优树供种地区或优良无性系推广地区的立地条件相适应为好。
3.林分的年龄:优树选择以中龄林分较为理想 。
4.林分的密度:林分的郁闭度在0.6-0.8为宜。
5.林分结构:优树选择应尽可能在纯林中进行。
第四章 林木杂交育种
一、名词述语
1. 杂交:不同基因型的个体间交配称之杂交。
2. 自交:相同基因型个体间或同一个体内交配称之自交。
3. 近交:遗传型相近的个体间交配称之近交。
4. 远缘杂交:亲缘关系远的个体间杂交,一般指属间、种间杂交。
5. 杂交育种:通过杂交,获得杂种,经遗传测定选出并繁育优良杂交种(品种)的过程。
6. 杂种优势:
一、树(植株)上杂交技术
1、植株选择与花朵选择
5、管理与采收
第四节 杂交技术
二、室内切枝杂交
1、植株选择与枝条选择、采集
2、水培与管理
3、去雄、隔离与授粉
4、水培与管理
5、种实采收
条件:种子成熟期短、种子成熟过程中消耗养分少(种子小)、切枝水培(或土培)容易等。
一、远缘杂交不亲和性现象及其克服
1、主要表现二类:(1) 花粉在柱头上不发芽
(2) 能发芽但不能授精
2、克服方法:
(1) 选择亲本与正反交试验测树学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1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2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沥青三大指标测定方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