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政治中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优势优越的国家有哪些?

广东有什么地理优势?
广东地理优势会对广东出口贸易带来哪些好处???具体说明
10-01-05 &匿名提问
广东省外贸出口值从1978年的13.88亿美元增长到1988年的74.84亿美元,年平均增长18.4%,远远高于全国外贸出口年平均增长速度,从而使广东省外贸在全国各省市区中的位次迅速提高,从1978年的第七位升到1986年的第一位,而且连续多年居首位。广东省外贸取得这样迅速的发展,并能居全国首位,主要是凭藉特殊政策、灵活措施和地理优势这两方面的基本因素。现在我们进一步全面分析广东省外贸地理优势及其对外贸发展的作用,这对制定广东外贸发展战略和措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着重从广东地处沿海、毗邻港澳、水运港口星罗棋布、华侨遍布世界各地以及广东十年来积累了一定的技术经济优势等方面进行分析,请读者批评指正。   一、地处沿海   广东省地处我国南部沿海,拥有广阔的海域,大陆岸线长达4314公里,约占全国大陆岸线的四分之一,是全国大陆岸线最长的省份。地处华南沿海和绵长的大陆岸线是广东省外贸发展的最大优势之一。G·T·库里安曾经指出:“海岸线是一种最重要的战略优势和国家的自然资源。它保证了在世界贸易中的自由和独立性,提供了进入沿海渔场和领土延伸到近海矿床的可能。它能促进强大海军的发展,产生新的城市住宅区以及港口和海湾周围的自由贸易区。迷人的海滩还经常吸引来大量的游客。”〔1〕从广东开放、改革十多年的实践来看,地处沿海及其绵长的岸线在广东经济和外贸发展中确实起着多方面的重要作用。广东省三个经济特区、两个开放城市以及珠江三角洲、韩江三角洲、鉴江平原和雷州半岛广大沿海经济开放区,都是以沿海为其首要前提条件。对外开放首先是从沿海开始并向内地逐步展开。广东省老港口(黄埔、湛江、汕头)的扩建,新港口(深圳的赤湾等,珠海的九洲、中山、澳头、水东、汕尾等)的诞生,海上运输的发展,沿海旅游区(深圳的梅沙、珠海的白藤湖、台山的上川岛等)的建设,珠江口盆地石油资源的勘探、开发等,那一项都离不开地处沿海这个基本条件。   广东地处沿海的优势,还有许多不同于世界其他沿海地区的特点。它地处欧亚大陆东南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高温多雨,四季常青,既无高纬度沿海地区冬天海水封冻对航运的限制,又无同纬度的中东、北非沿海那种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下的沙漠直迫海岸的荒凉景象。广东沿海是世界上海陆因素组合最为优越的地区之一。   我们的祖先远在2千多年前就利用广东地处沿海的地理优势发展海外通商贸易。起初到东南亚各国,后来发展到南亚、西亚、东非和西欧及南北美洲。现在广东省已和世界上五大洲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济贸易往来。广东沿海中央的广州港是2千多年来中国与海外通商的主要口岸之一。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广州一直是全国对外通商的最主要口岸,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现在我国每年春、秋两季的对外交易会从1957年开始一直在广州举行。   大陆解放后主权回到人民手中,但在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实行产品经济模式和闭关锁国政策,使沿海地理优势难以发挥,甚至使沿海一些老港口衰落。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实行开放、改革政策,特别是广东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才又使沿海地理优势在广东经济、外贸发展中起着巨大的作用。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广东沿海地理优势是比之内地许多省份矿产资源丰富更为重要的优势。1988年全国各省市区出口值统计数字表明,居前十位的全是沿海省市。位于中部地带的河南省、湖北省的面积、人口都与广东省相近,而河南省、湖北省的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都远比广东省丰富,解放后又曾长期是国家经济建设的重点地区,湖北省工农业总产值也曾超过广东居全国第四位。广东省经济发展在解放后很长时期都落后于这两省,在全国的地位处于下降趋势。可是,10年开放改革,充分发挥沿海的地理优势,从1985年开始广东省工农业总产值就超过湖北和河南,到1988年广东省的出口值分别等于湖北、河南的七倍和十倍。地区经济对比形势发生这样大的变化,其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广东沿海拥有水运成本低、进出口贸易远比内陆省份方便的优势;而开放、改革则使这种优势得以充分发挥。   二、毗邻港澳   香港、澳门是位于广东沿海珠江口两侧的小小海岛或半岛。港澳都是自然资源贫乏而利用沿海边境发展国际经济贸易往来的优势而繁荣起来的。鸦片战争后香港以其深水港等优越条件逐步取代了澳门远东转口贸易港的地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香港又利用其在远东政治、经济、贸易中的特殊地位,以及国际产业结构调整转移之机,迅速发展成为国际贸易中心、金融中心、航运中心和旅游中心,已成为拥有570多万人口的国际大都会。战后初期(1945年末)香港人口60多万,只有当时广州人口的一半,而今天几乎倒了过来,广州城市人口(325万)只有香港的一半。1988年香港的生产总值已达3682.48亿港元,等于广州市的11.3倍。香港的经济实力及其在国际经济贸易中的地位巳大大超过广州。1989年香港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已超过1万美元。香港雄厚的资金、先进的管理和技术不仅迅速扩散到珠江三角洲、广东各地乃至大半个中国,香港已成为华南地区最大的经济中心,在一定意义上来说,其经济、技术的辐射能力超过大陆最大的经济中心上海。而广东毗邻港澳,是全国各省市区中利用港澳国际市场和信息,利用香港资金、技术,利用香港便捷的海、空运输设施最为有利的地区。特别是珠江三角洲与港澳在地理、历史上的关系最为密切,经济上受惠最大。广东与上海、江苏同处我国东部沿海地带。近代以来,上海、江苏以其在全国最优越的经济地理位置、最大的长江内河运输系统和最大的经济腹地,在全国经济发展中一直遥遥领先。为何仅经过最近十年功夫,到1988年广东省出口值(74.8亿美元)不仅超过了上海、江苏,而且超过了上海市和江苏省两者出口值之和(46.0+23.49=69.49亿美元)。两地外贸发展趋势出现这样巨大的变化(过去恐怕连想都想象不到),最重要的地理条件就是广东毗邻港澳。1988年广东省对港澳地区出口值为58.67亿美元,占全省出口值的78.4%。进一步发挥港澳在广东经济、外贸发展中的作用,是广东经济、外贸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   三、水运港口星罗棋布   发展广东与港澳和世界各地的贸易往来需要有方便的交通运输条件。水运具有投资少、成本低、运量大、可以直通世界沿海各国家和地区等优点,因而成为国际贸易中最为有利和最主要的运输方式。广东不仅拥有全国最长的海岸线,海岸曲折、港湾众多,而且境内又有珠江、韩江、鉴江、漠阳江等江河从内地流向海洋。特别是珠江水系水量丰富,仅次于长江居全国第二位,而且西、北、东江三大支流从三个不同方向汇流于珠江三角洲,河道交叉、互相沟通,然后分八大水道口门(虎门、蕉门、洪奇沥、横门、磨刀门、鸡啼门、虎跳门)注入南海,从而联系着广东省大部分地区。特别是珠江三角洲河网区以及其它几条独流入海的河流下游三角洲是广东人口最为稠密、经济最发达的地区。珠江三角洲天然水道823条,总长6200公里,其中主要水道50多条,长1490公里,大小港口63个。广东沿海还有许多优良港口。这就为广东通往港澳及世界各地的贸易往来提供了极为优越的地理条件。现在沿海巳建有万吨级泊位的大港口有黄埔、湛江、深圳(包括蛇口、赤湾、妈湾、盐田等处万吨级泊位)、珠海(九洲)、汕头(汕板门)。规划建万吨级泊位的海港还有惠州澳头港、珠海高拦港、电白水东港、阳江新港、番禺南沙港、东莞虎门港、台山广海港等。万吨级以下的中小港口就更多了。广州、江门、中山、容奇等是珠江三角洲的主要河口港。它们地处河海运输的连接点上,容易发展成为水陆运输枢纽。此外,内河港口还有西江的肇庆、六都、南江口;北江的三水、清远、连江口、韶关;东江的石龙、惠州、河源、老隆等。论水运港口条件,广东又是全国河海港口最多的地区,而且陆、海、河、港这些因素的地域组合也十分有利于外贸运输的发展。这是广东省外贸发展的又一大优势。马克思依据近代西欧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经验,曾经指出:“利用河道,发展轮船运输,对创造生产力,兴起新的经济中心,具有法术般的魔力。”〔2〕当代水运,特别是海洋运输的大型化、专业化、现代化,更增强了海运的优势。战后日本、西德和亚洲“四小龙”等国家和地区贸易发展及其经济奇迹,无不利用了水运这个极为有利的地理条件。   广东具有水网稠密、港口众多这种天然优势,但同样需要人们正确地去认识并加以开发利用,才能充分发挥出来。广东利用水网稠密、港口众多优势的主要措施:一是开放口岸。1979年前,广东对外开放口岸仅有9个,对港澳地区进出口货物的装卸点、起运点53个。而到1990年广东对外开放口岸(一类口岸):共36个,为原来的四倍;装卸点、起运点(二类口岸)共133个,为原来的二倍多。这两类口岸分别占全国同类口岸的20%和40%以上,是全国对外开放口岸最密集的地区。1988年通过这些口岸进出口货物达3846万吨,使这些口岸成为进出口商品集散地,各类鲜活商品与港澳国际市场可以直进直出,有力地促进了广东外贸的发展。如番禺县莲花山口岸开设1年,外贸收购额从几千万元猛增到1.5亿元,到1998年已超过3亿元。二是建设港口。有了天然良港,还需要建设码头、港区以及其它各种设施,才能发挥外贸港口功能。开放、改革以来,广东大力建设港口以及各种配套设施,使它们的通过能力大大提高。全省13个港口已有通往香港的集装箱航线。沿海36个市县都有一个或几个直航香港的口岸,最多的有20多个口岸。珠江三大支流沿江17个市县也都开辟有通往港澳进出货物的装卸点或起运点。全省有各类口岸的市县共53个,占全省市县总数的50%。设置的口岸已几乎达到饱和程度。现在的问题主要是运力不足,中小港口设施落后,外贸运输体制不配套,影响港口优势的发挥。解决了这些问题,将使港口在经济和外贸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四、华侨遍布世界各地   广东地处华南沿海,毗邻港澳,南面与东南亚各个岛国隔海相望,西部靠近中南半岛为本省人口迁移港澳和国外提供了极为有利的地理条件。广东居民外出经商、谋生已有2千多年的历史,特别经过近代大量移民,现在一般估计在世界各地祖籍广东的华侨、华人、华裔约有1400万,占全国华侨(2200万)的63.6%。广东是我国华侨人数最多的省份。特别是珠江三角洲、韩江三角洲和兴梅地区是全国著名的侨乡。被称为全国第一侨乡的台山县境内人口95万,而在港澳、国外的台山籍人110万,遍布世界五大洲78个国家和地区,故有海内海外“两个台山”之说。   长期以来,华侨在外艰苦创业,不少人成为企业家、工程师、科学家。据估计世界上华人积蓄的资产总额达1300亿美元,华侨资金约有1000亿美元。据日本经济新闻社调查,“亚洲十大富翁”(不包括王室成员)除名列第四位的是菲律宾人外,其余9人均为华人。在东南亚,华人资本已成为当地民族资本的主要组成部分。亚洲之外的环太平洋地区,尤其是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华人的经济实力也在不断增大。美国华侨系银行有50多家,仅纽约“唐人街”就有12家,华侨存款达100多亿美元。   华侨历来有爱国爱乡的传统,热情支援祖国和家乡建设,特别是开放改革以来,华侨支援祖国建设的热情更高,普遍愿为中华民族的繁荣富强贡献力量。据统计,1950年到1965年全省侨汇收入达12.5亿多美元。1978年到1987年全省侨汇收入达26亿多美元,占全国的80%,1978年以来的10年间全省接受海外侨胞和港澳同胞捐赠的款物折合人民币36亿多元。利用华侨的捐赠,全省新建、扩建大、中、小学共达3200间,其中包括汕头、嘉应、五邑、韶关等4所大学。新建、扩建医院、卫生院300多家,兴建侨联大厦、侨胞之家、中旅社300多家。此外还修建了一大批桥梁、道路、图书馆、敬老院、幼儿园、饮水工程等公益事业。1950年至1965年华侨在广东省的投资达7800万元人民币,建成了82个工厂、企业。1978年至1988年全省利用外资79.29亿美元,其中90%是华侨、港澳同胞的资金。仅据1988年对深圳、珠海、肇庆、惠州、南雄等33市县的统计,侨务部门牵线引进,配合有关部门新签合资、合作、“三来一补”合同1114个,建成合资、合作企业623个,实际利用侨、港资金4.68亿美元。大量侨汇、侨赠、侨资注入广东,有力地促进了广东省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投资环境的改善,大大促进了广东省的经济发展和外贸出口。如侨乡江门市10年来通过华侨穿针引线实际利用外资、侨资2.86亿美元,引进先进设备5万多台(套),改造了一大批老企业,兴办“三资”企业600多家,开展了“三来一补”业务4000多宗,建立了农产品出口基地240个。归侨、侨眷利用侨汇兴办企业2265家。从而使江门市外向型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外贸出口由1978年的5576万美元,增加到1988年的3.6亿美元,10年增加6.45倍。   祖籍广东的华侨、华人1400多万,遍布在世界五大洲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80—90%分布在东南区各国,尤其以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最为集中,其次为美国、加拿大、英国和澳大利亚等地。大多数华侨虽然长期侨居国外,而且80%以上加入了当地国籍,但他们在血缘、地缘、亲缘方面同中华民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仍然保持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和生活习惯,在许多国家形成了华侨社会,在许多国家的大中城市,如纽约、旧金山、伦敦、巴黎、悉尼等都有华人聚居的“唐人街&。他们愿意使用和推销中国产品,这无疑是中国扩大外贸出口的极为有利的条件。   毗邻港澳,华侨众多且遍布世界各地是广东省特有的地理优势。10年开放改革已使这些优势得到初步发挥,对广东省经济和外贸发展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五、广东经济技术优势   广东省凭籍开放改革中的特殊政策、灵活措施和优越的地理条件,经过10年经济大发展,巳积累了一定的技术经济优势。这是广东外贸能够跃居和保持全国首位的一个重要因素。   广东省10年来积累的技术经济优势主要表现在下述几个方面:   1. 广东省经济增长速度高于全国平均增长速度。据统计,1988年广东社会总产值达2287亿元,比1978年增长3.1倍,国民生产总值1099亿元,比1978年增长2.4倍;国民收入895亿元,比1978年增长3.2倍。以上四个综合指标,平均增长15.2%、12.9%、12.2%和15.5%,均高于同期全国的平均增长速度,扭转了长期以来广东经济增长速度低于全国的状况。从而使广东的社会总产值、国民收入、工农业总产值在全国各省市区中的位次均由原来的第七、第六位上升到全国第三位,仅次于江苏、上海,超过了山东、辽宁、四川等省。   2. 产业结构优化,经济技术水平显着提高。10年来广东从本省地理条件出发,扬长避短、发挥优势,使广东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10年来全省工业总产值增长4.2倍,其中重工业增长2.7倍,轻工业增长5.3倍。轻重工业的比重从58:42改变为69:31,形成了与本省条件比较符合的轻纺工业为主的工业结构。改革10年间,广东共利用外资79.29亿美元,占全国同期利用外资总额的一半以上,引进国外先进设备100余万台(套),生产装配线2400多条,改造老企业、装备新企业,初步改变了设备老、技术老、产品老的状况。现在有五分之一的国营企业设备达到了70-80年代初水平。   3. 产品质量档次升级,创造出大批竞争力强的名优产品。由于经济技术水平显着提高,10年来广东省共创造出国家级、部级和省级名优产品4100多个。特别是经济开放区珠江三角洲拥有130多个重点工业卫星镇,许多乡镇企业都创造出名优产品,幷且打入国际市场。如中山“威力”牌洗衣机,顺德“容声”牌电冰箱,佛山无线电三厂电解电容器,东莞“爱迪”牌吸尘器,鹤山“拉舍尔”牌人造毛毯等等,不胜杖举。珠江三角洲乡镇企业不仅创造出名优轻纺产品,而且开始创造名优机械产品出口到国际市场。如南海县兴发铝材厂生产的铝型材成为全国乡镇企业同行首家获得国家级产品质量认可,成为北京亚运村工程的首选产品。目前该厂已与港澳和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60多家厂商建立了业务关系,30%的产品出口到国外。广东10年来积累起来的经济技术优势使工业制成品出口大幅度上升。过去广东出口一直以农副土特产品和初级产品为主,直至1978年这类产品出口仍占出口总值的70%,工业制成品只占30%。现在这个比例倒过来,工业制成品已占出口总值的72.48%。这是广东外贸出口额能够高速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   除了商品出口,现在广东已有一批技术出口项目。1988年3月在香港举办的“广东对外经济贸易洽谈会”上,对外公布了212个项目,10月份在深圳举办的“中国第一届对外技术交易会”上,对外公布了328个项目,其中农林牧渔30项,机械40项,电子29项,仪表仪器19项,化工37项,冶金矿产29项,轻工51项,建筑建材22项,水利电力17项,医疗保健23项,计算机应用29项。1988年对外技术出口成交额703万美元。此外,广东还担负非洲扎伊尔等12个国家14项援外项目工程任务。   以上从五个方面分析广东外贸地理优势。加深对这些地理优势及其重要作用的认识,将促进对这些地利(地理优势)的开发利用,并在广东省外贸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靠海,背依内陆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中国在地理上有哪些优势和劣势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中国在地理上有哪些优势和劣势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您好,分享的企鹅
国家要发展“十大中心城市” 郑州有哪些优势
宋晓珊 李肖肖
  河南商报记者 宋晓珊 首席记者 李肖肖  在国家新一轮城镇化布局下,“中心城市”成了众多城市争取的目标。  什么样的城市有可能成为中心城市?这些城市又要承担怎样的功能,面临怎样的发展机遇?经过这么多年高速发展,郑州要怎样做到在争取成为中心城市中不缺席?  专家名片  徐逢贤  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区域经济研究专家  刘士林  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院长、首席专家  耿明斋  河南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区域经济学教授  先说说数量  “中心”可能不止十个  未来的发展,不仅仅是“十大中心城市”,更可能的是各个区域都要形成中心城市。比如东部地区有广州、杭州、南京、上海、福州等,东北地区有沈阳、大连,中部地区有武汉、长沙、郑州,西部地区有乌鲁木齐、西安、成都、重庆等。
——徐逢贤  现在国家做规划,越来越不愿意提一个明确的数字,比如十个、十二个之类的,这个听起来好听,但是局限性很大。另外,中国区域发展复杂,需要建更多的中心城市,同时我们的城市化发展,也必将出现中心城市。
——刘士林  再说说要求  要能参与全球竞争  在国家新一轮的经济调整中,这些中心城市发挥的功能主要包括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发展科技创新型产业;大力发展自然深加工产业,促进出口贸易,以及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等。
——徐逢贤  中心城市承载着一个区域的经济、社会、科技、文化、金融等功能,要有很大的竞争优势,能参与全球竞争、国内竞争。这些城市还必须要有足够强的文化吸引力,能够吸引到外地的人才和资源。——刘士林  现在的中心城市和过去不一样,首先要有强大的经济基础,和现代化的商业、金融业、服务业、科研能力、大学、人才等,以及其他的城市服务功能。
——刘士林  郑州优势在哪  区域影响力大  无论从空间布局、区位优势、城市潜质角度来看,郑州当然有成为国家级中心城市的机会。  此外,郑州发展潜力较大,本身有望成为千万人口的大都市。  郑州的区域影响力也不容小觑,首位度不断提升,不但是河南省1亿人口的核心,也影响着中原经济区1.8亿人口,经济、政治中心流向比较明显,比如山西的晋城、郓城,都以郑州为核心活动的。
——耿明斋  城市“活力十足”  同时,郑州的活力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特质。首先,其重大基础设施已经布局完毕:比如米字形高铁、城际铁路,比如说联通八方的高速公路;在机场二期完工后,郑州机场也走在了各大机场的前列。此外,郑州航空港区目前也是全国首个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航空港经济发展先行区,航空货运增速连续多年保持第一。  郑欧班列、跨境电商等方面,郑州成长也是很快。目前,郑州正在积极申请自贸区建设,如果申请成功,郑州有望成为内陆地区首个自由贸易区。
——耿明斋  给郑州的建议  交通网络要完善  郑州应主要立足这几个方面:一是交通网络要配套完善;二是郑州位处黄河中下游地区,农业占比较大,今后生态高效农业的发展也要作为一个重点;三是发展高科技产业,吸引更多人才;四是增大中原城市群的经济效应,河南也是能源大省,而东部地区能源相对短缺,尽量发挥互补效应,促进各地市协调发展。
——徐逢贤  找好战略定位  争取中心城市的机会,郑州的地理位置肯定是没问题的,作为国家的一个重要粮食主产区,文化资源也很丰厚,作为一个中心城市,主要是找好战略定位,建议郑州最好是在中西部这块谋虑好,充分利用自己的资源和优势,形成一个特色区域中心城市。  ——刘士林  【相关新闻】  郑州是“二线中等城市”  近日,一份所谓的中国最新城市分级榜单出炉。  在最新排名中,河南省会郑州属于二线中等城市,后边还标着一行小字“地级市省会”,可同为二线中等城市的武汉、成都,标注却为“副省级省会”。  副省级省会、地级市省会  两者有啥差别  一般来说,副省级城市有两个方面的意思:一、该市四大班子一把手为副省级干部;二、该市为计划单列市。  实际上,副省级城市并不是我国的行政区划单位的一个层级。日,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发文(中编[1994]1号),经党中央、国务院同意成为副省级的城市有16个。1997年,重庆成为直辖市后,副省级城市还剩下15个。  全国有多少副省级城市  目前,中国有15个副省级城市。其中,广州、南京、武汉、成都、西安、沈阳、杭州、济南、哈尔滨、长春为省会城市,深圳、厦门、宁波、青岛、大连这5个为计划单列市。这15个城市的四大班子的一把手均为副省级干部。  设想一下  未来,如果郑州真的成为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国家可能会在区域内设置一些区域性功能,比如教育、医疗,分流北京非总部功能,郑州承接相关产业发展比较方便,这些也会为郑州创造更多的机会。  ——耿明斋(河南商报)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搜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责任编辑:wyameng]
【福利】1.9万基装90平三房 给你超性价比装修
【警惕】女子强忍痛经十年 竟落得如此悲剧下场
Copyright & 1998 - 2016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当前位置:
>>>中东地区具有世界优势的矿产资源是[]A.煤炭B.有色金属C.磷D.石油..
中东地区具有世界优势的矿产资源是
A.煤炭&&B.有色金属&&C.磷&&D.石油
题型:单选题难度:偏易来源:同步题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中东地区具有世界优势的矿产资源是[]A.煤炭B.有色金属C.磷D.石油..”主要考查你对&&中东&&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中东:“中东地区”或“中东”是指地中海东部与南部区域,从地中海东部到波斯湾的大片地区,“中东”地理上也是非洲东北部与亚欧大陆西南部的地区。“中东”不属于正式的地理术语。中东地区的气候类型主要有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其中热带沙漠气候分布最广。中东是两洋三洲五海之地,其处在联系亚欧非三大洲,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枢纽地位。其三洲具体指亚欧非三大洲,五海具体指里海,黑海,地中海,红海,阿拉伯海。其中里海是世界上最大的湖泊也是最大的内陆咸水湖。交通便利,海陆空的路线,可顺利运送石油到各国。位于“五海三洲两洋”之地的中东,是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连接西方和东方的要道,也是欧洲经北非到西亚的枢纽和咽喉。中东在世界政治、经济和军事上的重要地位,使其成为世界历史上资本主义列强逐鹿、兵家必争之地。传统上的“中东”一般说来包括巴林、埃及、伊朗、伊拉克、以色列、约旦、科威特、黎巴嫩、阿曼、卡塔尔、沙特阿拉伯、叙利亚、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也门、巴勒斯坦、塞浦路斯和土耳其。其中,除以色列和塞浦路斯外,都是伊斯兰国家。&三条石油运输线路对比:
经过的主要海洋、海峡和运河
到达的国家和地区
&波斯湾 霍尔木兹海峡 阿拉伯海
亚丁湾、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大西洋
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
西欧、北美
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南海、太平洋
日本中东地区主要地理信息:1.重要的地理位置:中东处在联系亚、欧、非三大洲,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枢纽地位。其周围有五海,分别是地中海、黑海、里海(湖)、阿拉伯海和红海。2.丰富的石油资源: (1)中东是目前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生产和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这也是一些大国争夺的原因。 (2)石油分布: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 (3)大部分由波斯湾沿岸港口用油轮运往西欧、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4)主要的产油国:沙特阿拉伯、伊拉克、科威特、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伊朗等。3.匮乏的水资源: (1)中东的气候: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特点:全年高温少雨 (2)中东水资源分布特点:分布不均,多国共用。 4.文化差异: (1)中东的人种主要是白色人种; (2)中东是伊斯兰教、基督教和犹太教的发源地。巴勒斯坦的耶路撒冷是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的圣城。 (3)阿拉伯国家--居民是阿拉伯人(白色人种)通用阿拉伯语、信奉伊斯兰教。 5.中东问题的关键是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之间的冲突,阿以冲突的焦点巴勒斯坦地区。6.总结中东地区成为热点地区的原因:地理位置之争、石油之争、淡水之争、宗教文化之争、领土之争。 中东地区石油资源分布图:迪拜塔:
发现相似题
与“中东地区具有世界优势的矿产资源是[]A.煤炭B.有色金属C.磷D.石油..”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42364399591832399411376247953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