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学习彭博终端课程好吗?

如何评价本科期间的海外交换学习经历?
一学期的海外学习,会改变哪些方面?对于本科生而言,除了国际视野等虚化的描述之外,交换带来了哪些印象深刻的收获?不可否认,本科期间交换的机会成本也很高,因此希望了解不同的观点,以作取舍。题主为商学院学生,也很希望了解其他专业对交换的看法,非常感谢各位的回答。
贴篇自己的长微博,恰好是这个话题。先po张图,那个白的是我,这是在挪威峡湾(恶魔之舌)。《欧洲半年给我带来了什么?》过去这半年里,打着交换的幌子,我去了欧洲、西亚和北非大大小小的几十个国家,进到了北极圈,也轮遍了地中海。在这半年里,关于“学习”的长进着实不多,但关于“生活”倒还算是有一些体悟。一、自信这半年带给我第一个收获是更加“自信”,这个“自信”就是它最字面的意思——自我相信。很多人第一次到新的环境长久生活都会因为受到新的冲击而被动摇某些之前相信的事情,而这种新发现下的动摇又会带来对“融入”这个词的某种热衷。比如很多留学生出国前会练口语、刷美剧,试图更快地“融入”“西方文化”。但这对我来说好像恰恰相反——我有一位这学期在加拿大交换的才女同学写过一篇文章,大意是说“见多识广”在某种含义上可能会让人变得“狭隘”,“在不同文化相遇的时候,冲突会让人意识到自己的文化位置,反过来加强自己原有的文化属性。”“比如说你在遇到一群不喜欢吃红烧肉的人之前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有多么爱吃红烧肉,但在你遇到之后,你反而意识到了自己对红烧肉坚韧不拔的爱,从而吃得更多。”的确是这样。外国学生喜欢浅而泛地社交。他们跟你见过一面就能叫出你的名字,还没见过面就会邀请你去各种聚会;他们也的确是从“你最近好吗”开始聊到天气和球队,虽然没人真正关心你好不好;他们会为一个简单的课题争论大半天,最后得出一个丝毫没有深度的结论。之前在国内的时候,我因为从小接受西化教育比较多,觉得血统纯正的中国学生有些死板、无趣,所以凭着自己性格外向,算是能比较快地打入外国人圈子,也密集出入过一阵子的酒吧和夜店。但到了欧洲之后,却反而有些厌倦这样的社交方式。因为我渐渐发现(其实只要赶party时迟到半小时都能发现):这种举着一瓶Tequila在一间什么都没有的leisure room里放着手机音乐自嗨实在是有些傻得冒气,这里的“傻”是个中性词,其本质是某种虚无——我们喝完跳完闹完,然后呢?就算我当晚把自己的情史跟初次见面的同学毫无保留地倾倒了一遍,第二天我们也不会因此而成为无话不谈的朋友;就算我们举着酒瓶聊了整整一晚,我也并不了解他的爱好、志向和特长,我们永远也不能成为对彼此有用的伙伴。当然更重要的是,我随意参加一次派对,其中真正对我而言有趣的人本来就是有限的。想明白了这点以后,我就开始寻求更加有效率的交朋友的方式和放松发泄自己的途径。而当我真正开始有选择地拒绝派对邀约、并且试图在酒吧里尽量绕开无聊的集体话题之后,我发现自己并没有因此而感到孤独,反而和一些我眼中有趣的外国人更有针对性地进行了更多、更深入的有趣的谈话。我们可以先不清醒地混个脸熟,再清醒地聊聊去过的地方、喜欢的生活方式,甚至对互联网和创业的看法。因为不管如何放纵,人始终还是要清醒过来的。而在改变社交方式之后,我又意识到了一个新的问题:即获取信息的效率。欧洲是一个生活气息很浓的地方,比如这里的人会尽心尽力地维护自己家的小花园;北欧和巴黎街头人们的穿着打扮也普遍比中国人要精致许多;不管是不是上班日和工作时间,街头的咖啡馆永远挤满了聊天的当地人。而这种生活节奏的背后,不可避免地会带来某种无效率:这里的金融、物流和互联网等现代服务业还停留在中国一二线城市五至十年前的水准;这里的学生习惯了在课上用整整一个小时七嘴八舌地讨论“水运有哪些优缺点”这样无聊的问题;在这里街头的餐厅点菜上菜买单普遍需要等上半个小时,而我没有看到一家餐厅采用了iPad等电子点餐系统。更要命的是,由于欧洲小国林立,这里的国民普遍抱有一种“小国心态”。其实这一点我去年在台湾住的一个月中已经感受到了,台湾人自称“岛民”,一心向日本看齐。他们的新产业大多数是对传统和现状的“改良”,以及对细节的修复。这种局限在某个范围内的重复劳作和反复思考让我觉得有些乏味。Peter Thiel在新书《Zero to One》里将欧洲人的生活状态比作是“Indefinite Pessimism”(即“不确定的悲观主义”,意指欧洲人对自己的未来总体抱悲观态度,但与同样悲观的中国人选择更加奋斗、努力积蓄的做法不同,他们更愿意保持现状、享受当下。)我在理智上对这两种生活方式没有什么褒贬,毕竟我当年高考作文的素材还来自于《新周刊》的“松花酿酒、春水煎茶”呢。但在情感上,我已经坚定地把它划入了拒绝区。因此当快递一次又一次地失踪、银行卡一次又一次地故障、地铁永远在延误的时候,我开始狠狠地怀念起北京式和北大式的效率来。二、包容第二个收获则是所谓“包容”。虽然我这半年里说过欧洲的很多坏话,但欧洲的小国寡民为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带来了一个好处,那就是他们每个人都不太愿意——所以你也不能,把他们归为某种同质的文化。所以,我得以见到了很多自己觉得自己很特别的人和自己觉得自己很独特的想法。虽然如我上文所说,在欧洲见到的林林总总都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原本喜欢和所属的生活方式,但也在同时让我以一种“哥见惯了奇葩,再奇葩的也不怕”的心态变得包容了起来。有人在卢浮宫的一幅画前面看上一整天,也有人一个月里跑到了八座不同的雪山滑雪;有人恨不得每天跟女朋友形影不离活成一个人,也有人每周换上一打床伴。我被呈现、然后去理解这个世界和人类的各种可能性,“Don’t judge”是我在这半年里感触最深的一个“美德”。虽然有人把外国人听到你的什么经历都用“It’s interesting”来回应比作是一种“呵呵”,但如果真的能对所有人说的所有故事都以一种“It’s interesting”的心态来感受,也应当是很美好的。总结来说,我理解的包容应当是——我见惯了千种活法,却不羡慕、不嫉妒、不鄙视,同时能坚定地活好自己的那一种。三、C’est la vie最后一个收获则是欧洲生活带给我心态上的一个结结实实的裨益——以一种更加闲定的生活方式来体验生活。我旅行的最后一站是位于非洲西北部、热带大西洋上的加那利群岛,这里的小岛真是体现了欧洲人对阳光的全部热爱:大家不远千里地来到这里,却每天什么事儿都不做,只像个土豆一样趴在沙滩上滚来滚去(还有一个佐证是这个岛上的五星级度假酒店内竟然没有Wi-Fi,只有一小块几十平方米的公用上网区,也总是寥寥几人)。刚到的几天里,我实在是觉得自己不具备发呆的天赋,就没事找事地跟着一位路上认识的西班牙运动员学习怎么一个人飞滑翔伞。而当我把自己折腾得只能趴着晒太阳的时候,我发现自己突然有了静下心来想一些事情的心情。于是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早早备好的美剧一集没看,却不知不觉间翻掉了三本积压已久的书。(虽然我从不认为文字作为一种获取信息的方式有何特别高贵之处,但当我躺在海边半睁着眼睛的时候,却确确实实只想看几个字而不是看几部电影。)而当我再一次好巧不巧地赶上了一次公交车大晚点时,我发现周围的人们毫不烦躁或骚动,年轻人依旧听着歌看着小说,老年人则依旧沉默看天或玩填字游戏。这听起来和我的第一个“自信”有些矛盾,但我更愿意把这种生活方式看成是法国人口中的“C’est la vie.”(“这就是生活”)。它的本质是一种对幸福感的体察力,而这种体察力更大程度上是一种心态而并非一定是具体行动。也就是说,我们不一定需要放弃创造力和效率。哪怕只是每天早上认真地吃一个早饭、用心地选一件衣服,或只是间或从电脑跟前站起来走动两步,都能让我们从总是手足无措的风风火火中保留出一份浪漫和趣味。更加相信、更加包容,再加上些许改变——我在欧洲生活的这半年。最后再Po张图(你够……),这是自驾环游冰岛。
深夜码字,不请自来。目前THU大三,德国TUM交换一学期,现在回国将近一学期,想借回答这个问题的机会整理一下最近凌乱的思绪,分享一下我的感受。在我过去的21年的生命里,我做过无数让我如今懊悔不已的决定,比如高考不经思考胡乱选专业、没有读双学位、没有在大一大二的时候加入一个我感兴趣的社团而把大量的时间浪费在碌碌无为中,没有认真地准备托福考试……但是有一件事——出国交换——是我在做出选择时毫不犹豫并且坚信自己此生都不会后悔的决定。说起当时的动机,主要有以下几个:1.功利一点说,因为某些特殊的原因,我没有本科毕业去国外读研的机会,出国交换几乎成为了一个拥有海外经历唯一的机会。2.当时处在大二下,刚入大学的新鲜感逐渐褪去,生活慢慢步入routine,学习社工实践轮番轰炸,特别想改变当时自己的生活方式。3.对欧洲的向往。游山玩水、开拓视野、提升生活技能……这些大家都可以看到的好处自不必讲。我想说的是,交换生活对我三观的重塑。---------------------------------------------------------以下切入鸡汤模式---------------------------------------------------------【做一个处女座】在德国,观察德国人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可以发现他们是一个多么处女座的民族。坐手扶电梯严格遵守“左行右立”;机动车道、停车位、自行车道、人行道泾渭分明;上地铁纵使没有划等待区每个人都会“两旁等待,先下后上”;Ubahn、tram、bus严格按照精确到分钟的时间表运行,几乎分秒不差;垃圾分类细致到龟毛的程度;学生的笔记条理分明,用不同颜色马克笔标记重点,然后一起加在活页夹里;德国人的家里也收拾得干净、一尘不染……德国上至社会运作,下至百姓生活,有序整齐到令人发指。但是,这种有序整齐,让我在德国的半年里过得通体舒畅,以至于刚回国的时候不习惯北京的自行车道时有时无,地铁没有时刻表,人们会在背后推着你上地铁。以前我可以一个月不收拾书桌,脏衣服堆一周,为了应付卫生检查草草扫地。后来我才发现这是多么邋遢又可怕的生活习惯。现在我坚持每周彻底地清理书桌,定时整理衣柜、收纳杂物,不在盆里堆脏衣服、随换随洗,扫地拖地不放过角落。收纳和清洁,真的不是多么困难的事情。只要克服懒惰,生活质量和体验绝对会上一个台阶。【那么多有趣的事情,你敢不敢去试一试?】平时一周内4天上课3天旅行,加上圣诞节、寒假,半年来旅行的时间累计达1个多月,也走了德国、捷克、瑞士、奥地利、意大利、西班牙、法国、荷兰、匈牙利、希腊、梵蒂冈这几个国家。发现——世界真的很大。新天鹅堡浪漫的传说,petrin山下红顶的布拉格、少女峰傲视欧洲的巅峰、维也纳金色大厅的回响、穿过古罗马斗兽场的第一缕阳光、巴塞罗那海边落日时绝美的月、埃菲尔铁塔整点闪烁的灿烂星光、阿姆斯特丹穿梭在运河之间的自行车、醉人而悠闲的多瑙河畔、伫立在蔚蓝爱琴海边孤傲的波塞冬神庙……所有的这些,还仅仅是这个星球欧亚大陆的一个角落,还有大峡谷的落日、热情的南美海滩、袋鼠可爱的小爪子、春日里的日本樱花、泰国佛塔的金顶、索菲亚大教堂孤独的穹顶、恒河边洗礼的圣徒、古埃及法老的神秘传说……这世界竟然这么大。在啤酒节上来一大杯扎啤,和身边的陌生人含笑大喊Prost!在安联看拜仁主场的比赛,作为一个假球迷在热情的真球迷中间兴奋而又尴尬。站着听Sam Smith的演唱会,与兴奋的人群一起跟唱。参加圣诞舞会,在舞池中间跟着大家一起狂魔乱舞,跳着不知名的舞蹈。参加Stammtisch,和来自各种国家各种不同的人聊天聊天聊天,认识了热情的法国妞,也见识了泰裔美国婊。去慕尼黑郊外,泡温泉蒸桑拿,在露天的温泉池里猛地站起来。去德国人家里吃家常饭,饭前祈祷,饭后一起讲讲圣经,讲讲欧洲的历史,讲讲德国最近反穆斯林浪潮,讲讲旅行的计划,还能逗逗家里金发碧眼的可爱小姑娘。和意大利姑娘一起走到地铁站,在夜色下她的眼睛发亮:好久没有这样和朋友一起走路了,聊聊各自的高中和大学生活、吐槽吐槽德国人,一起回家。听巴西姑娘将她家的猫和她家我见都没见过的南美洲萌物。带德国朋友去吃火锅,又被德国朋友带着吃巴伐利亚美食,最后一顿终结在日本面馆。一起逛圣诞集市,聊德语和汉语、聊政治、聊婚恋观、聊喜欢的国家、聊看过的电影,最后看一个巴伐利亚人和黑森州人”撕逼“(笑)期末的时候站在大雪纷飞的街上用尽毕生所学的英语安慰了失落的意大利姑娘,收获了一个温暖的拥抱。和日本的男生聊聊日本、聊聊中国,生日在facebook上收到他的祝福,本来中国人和日本人,可以不报任何敌意地相处。和德语班上帅到梦幻的西班牙小哥聊他的家乡——巴塞罗那,最后西班牙小哥用他梦幻的眼睛看着我说:Thank you very much for talking about my hometown.见到了各个国家各种不一样的人,尝了各种奇怪的饮品、吃了各个国家各样的美食、学了德语还有一点点点点意大利语、西班牙语、法语和希腊语。这一段生活,让我懂了:有趣的生活不会眷顾无趣的人。当你觉得routine一样的生活无趣时,请不要大意地去追求改变吧!读一本新的书、学一道新的菜、学一门新的语言、做一项新的运动、学一种新的乐器、去一个完全陌生的国家旅行、从事一项完全不熟悉的工作……人们喜爱新鲜,却又惧怕陌生,但不勇敢而又懒惰的人无权享受生活未知转角处的精彩。不大意地去尝试、尝试!【学会独处】曾今喜欢热闹,觉得一个人是件屌丝又可怕的事情,一个人吃饭、一个人看电影、一个人看演唱会、一个人旅行、一个人……天呐,这些事情怎么可以一个人做,想想都觉得苦逼。后来,我一个人吃饭、一个人逛街、一个人坐火车去匈牙利旅行、一个人去听Sam Smith的演唱会,有时候确实是因为找不到伴,有时候却是因为单纯喜欢一个人。当一个人时,寂寞甚至孤独是必然的,但你会更加关注事物本身,并且慢慢学会与自己对话。独处的好处是可以最小限度地减少别人的影响,最大限度地听从自己的内心。我们中国人,太容易被影响,也太喜欢影响别人。我们评价事物的眼光会被别人影响,我们做决定时会被亲人朋友甚至于社会主流价值观绑架。西方社会的价值取向则更为多元:纵使一个人去餐馆吃饭服务员不会投以惊讶的眼光,而是一切如常,热情招待;高中毕业,有人上大学,也有人gap year去非洲做义工,也有人自己开起青年旅社。23岁就已经结婚生子的和丁克都不会被认为是异类。相比之下,中国社会的包容性差了许多,但她并不否认可能性。每当做选择、做决定时,咨询的过程必然是有的,但还有一个过程比咨询更为重要:独处,不受任何人、任何社会主流观点、任何功利心的干扰,只问自己,问自己想要的东西,问自己喜欢的生活,问自己想过的人生。只做遵从自己内心的选择并为之负责。只有这样的选择才能让自己日后不后悔。对于题主此时的犹豫和日后的诸多人生选择,想必应该都是有益的。回国以后的一段时间内曾经非常沮丧,回到了4人20平米的寝室,回到了教室图书馆宿舍三点一线的生活,似乎那半年经历的事情似乎一下都变得像梦一样飘渺了,变成了相机里的影像,似乎自己的生活又没有什么改变了。但似乎又有什么开始改变了:生活态度、思维方式那点细微而又妙不可言的改变。真的不知道以后还有没有这样能够强烈shock到我并刺激我去改变的机会。要一直保持热情和冲劲是艰难的,但是我的愿望是,每当将来的我在迷茫、绝望、失意之时,每当我想起这段时光,还能继续有勇气追逐着太阳奔跑。---------------------------------------------------鸡汤结束----------------------------------------------------------------------------最后来点实际的。可能的顾虑类似:大四需要补课甚至延期毕业——补课真不是一件会累死人的事儿。何况这能避免你在大四无所事事成为一只真正的”狗“。更何况,有些课程还能替代呢。没钱——有的项目是有奖学金可以申请的。实在没有钱又申请不到奖学金,可能确实需要选择放弃,但是务必不要荒废自己。错过国内科研或者实习的机会——这个是个个人preference问题。是追求新鲜和改变or追求稳妥和踏实。选择没有所谓对错之分,只是从个人体验以及无数人的经验来看,这是一个短期内看不到效益但是有较高的长期投入回报比并且会带来极大身心愉悦的事儿。好像有点跑题……鸡汤喝完了,利弊讲完了,权当作我对大三上半年交换生活最后的总结吧,供题主参考。还是一样的,最后做决定,记住,问自己的内心。下面上图!最喜欢的几张!慕尼黑郊外的Starnberger see,远方是阿尔卑斯山。慕尼黑郊外的Starnberger see,远方是阿尔卑斯山。传说中巴塞罗那海边日落时绝美的月传说中巴塞罗那海边日落时绝美的月传说中穿过古罗马斗兽场的阳光传说中穿过古罗马斗兽场的阳光传说中petrin山下红顶的布拉格传说中埃菲尔铁塔整点的灿烂星光传说中埃菲尔铁塔整点的灿烂星光传说中蔚蓝爱琴海海涯上孤傲的波塞冬神庙传说中蔚蓝爱琴海海涯上孤傲的波塞冬神庙醉人而悠闲的多瑙河畔,布达佩斯醉人而悠闲的多瑙河畔,布达佩斯乘一辆小火车,登上欧洲之巅吧。乘一辆小火车,登上欧洲之巅吧。蒙锥克山上的卖艺人,尤爱他嘴角那一抹笑蒙锥克山上的卖艺人,尤爱他嘴角那一抹笑在这里有一次前所未有的现场体验在这里有一次前所未有的现场体验旅游照太多,不一一上了。这段经历被我来来回回也回忆过无数回了(毕竟是个打小没啥经历值得炫耀的土逼),只做怀念,不多沉溺,最后收尾。鞠躬。【PS码完字已经3点了。。。最近心里纠结的事情也多,必须滚去睡了】
作为英语系学生,之前在美国交换一个学期,现在在英国交换一个学期。感觉很多人出来最初的原因大概都是为了见见更大的世界,从大学四年里偷出半年一年时间在外面玩。百闻不如一见,大概也是这样吧。自己觉得其实交换的时间过得很快,特别是对于一个学期而言,感觉刚刚适应了,把生活圈人际圈什么的都建立好了就要走了。曾经和朋友吐槽过说感觉像玩游戏练级,刚刚上手了就要弃号了。所以其实最关键的是,看自己想收获什么。因为和本科生不一样,交换生在这边的时间真的很短,机会很多很多,真的要抓紧时间去做想做的事情。我有遇到一个德国小哥他就是想练口语融入当地生活,交各种朋友到处参加party去social;也有遇到一个中国妹子,交了中东男朋友经常去夜店,跳舞很厉害;也有遇到一个日本妹子每天都去图书馆认真学习到十一点回宿舍然后和男朋友skype一个小时;也有遇到一个法国妹子经常翘课出去旅游,一个学期走了好多地方;也有遇到一个中国妹子,来了以后抱怨这个挑剔那个最后说以后再也不出国的。更多时候遇到的人,也是很迷茫,不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跟着大家一起混,然后一个学期就飞快的结束了,或多或少都有收获。所以意义是什么,就看你想得到什么。什么样的生活方式都有,就看你的选择。在哪里都是生活,只是因为环境不一样,所以生活的模样有了更多的可能性。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在新的环境中和不同人的交往中也可以更好的看清自己,认识自己。每个人的收获都不一样,也常常会有出乎意料的事情,最终还是不要忘了本心。不过有些时候你也不知道这些事情对你会产生多大的影响,你也不知道现在做的这些未来可能会有什么用,所以,多做些有趣的不一样的事情,说不定会有意外的收获呀~
大三上在新加坡交换了一年。因为那边课程简单加上所用的混凝土和钢结构标准是欧标,和国标不一样,大三下回来后学习备受煎熬,排名也一下掉了不少。不过还是很值得的一段经历。这段相对偏闲的时光,让我从THU繁忙的学业中能抽出时间来重新审视自己到底想要什么。题主说的没错,交换的机会成本是很高的(我朋友有因为交换而放弃了有很大机会当选的学生组织主席的机会)。我也见过带着很强的功利心和目的性去交换的同学(我知道不少人交换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去要封国外教授的推荐信,将来申请用)。相对而言我最初选择交换的目的就是看看外边的世界,体验不同的学习氛围而已。结果,交换一圈回来,就突然觉得如果留校直博,八年到十年一直呆在一个地方的话太对不起自己的一生了,便着手开始了出国申请。可以说如果不出国交换这一圈的话,我应该就在本校直博了。所以你看,交换对我的人生轨迹的影响是相当大的。而交换的另一个好处,就是结实朋友了。在交换时期一起玩耍的小伙伴,有大陆其他高校的,有港台的,也有欧美的(不过也都是华人。。。),都成了很好的朋友,现在还经常联系。这也是一笔巨大的财富。而且似乎一起整天玩耍的伙伴,革命友谊要比一起学习的伙伴更加深厚一些呢。总之,回到问题。我对本科交换的评价是,有很大的代价和风险,但带来的收获往往更大。
本科是国外读的,所以认识有朋友交换回中国的。一个我校特别水的大姐交换到了清华,和奶茶在一个舞蹈团。回来以后以清华学生自居,虽然听说她在清华数学系的成绩把我学校的声望都败光了,各种不及格。最后在被清华数学系赶走之前,她幸运的结束了交换,返回了我们学校。还有个妹子去哈佛读了summer school, 就是那种高中生也能去的summer school. 回来也是一股哈佛气场,浑身透着波士顿龙虾味儿。连考试作业都不放在眼里,一副你们too simple, sometimes naive的感觉,FB上的母校直接改成哈佛大学,定居地改成马萨诸塞州剑桥。后来此姐以3.2的GPA以哈佛校友的身份怒申(且只申)哈佛肯尼迪学院,被哈佛无情秒拒。不过却留下了哈佛梦想姐的江湖传说。
不请自来,我应该算很热衷本科交流的学生,大概在外一年,去了不同的学校。原因是我有出国读master的想法,又和现在的学校有点格格不入。没有选择transfer就把注意力放在交流上了。由于学校没有优质的exchange项目。我直接和自主申请交流了,申请的过程有点麻烦,因为要自己联系对方学校,还要不停的跑自己学校教务处,毕竟能不能允许我走,能不能转学分这些问题都很悬。这期间还要担心“交流一时爽,大四火葬场”的问题,毕竟周围同学很少有出去交流的,心理压力不小。大二的暑假男朋友陪我去了HKU和Oxford读了个summer,本来以为就是去玩的,居然虐得一直熬夜也是醉了,去了英国完全不带调时差的。当时想的最多的就是oxford可真美呀,Christ church可真好啊,霍格沃兹啊,我想在这学魁地奇啊。照片是用手机随便照的。另外想说一句,这种summer项目里男生可能不多,但高富帅密度挺高。当然,可能是我高中就在文科班,本科学校里也没怎么见过男生的缘故…我连男朋友都找的幼儿园同学…另外想说一句,这种summer项目里男生可能不多,但高富帅密度挺高。当然,可能是我高中就在文科班,本科学校里也没怎么见过男生的缘故…我连男朋友都找的幼儿园同学…然后Fall这个学期是在HKU。之所以选择去HKU,男朋友要去那exchange,半年的同校机会太难得了。在HKU,因为summer的时候已经有经验了,过得还挺愉快,认识了一些很好的小伙伴。被几门social science虐过之后,虽然老师布置的reading都没怎么读过,英语似乎有提高。社科的课看起来比较严格一些,算是有不少收获吧。对香港这个地方,我第一次去旅游的时候印象非常好。生活半年之后,一是对这个城市极度便利的生活印象更深,二是体会到了一种逼仄的感觉,三是再也不想吃烧腊了。空闲的时候会和男朋友坐在坚城的海边默默眺望,一直到暮色渐迟。在HKU也是第一次在全英文环境上课,而且还是文科课,越是高年级越是实践的内容多,都是我大一大二没有接触过的。我是完全会被环境揉捏的人,硬着头皮上好像也没什么。HKU的交流生挺多的,好多欧美的国际生都是交流过来的。另外也是体会了一点舍堂文化和不同的校园氛围,交流的好处在于,你可以过得比那的学生更潇洒,选课的时候只考虑自己的学分问题,reading week的时候交流生都出去玩,hall的活动不喜欢的可以不去,因为你不用担心下学期被赶出去。当然,high table这种活动还是值得参加的。好像每天上课化淡妆的习惯是从在香港上学开始保持的,我母上说我精神状态饱满了一些。考完我元旦就马不停蹄一个人去LA,然后再拖着两个箱子赶到Santa Barbara,开始了在UCSB的两个quater。在UCSB,第一个quater我再也不敢选文科课了,所以只上了一些简单的经济和统计,好好休息了一番。两个学期下来,胖了十斤,刷了还不错的GPA。英语的听力有点进步。加州的天气是真好啊,四季阳光普照。UCSB在海边,景色非常好。学习的过程非常愉快,因为是那种有付出就有回报的过程,而且你知道该学什么,该做什么,最后还有收获。而不是大一大二在国内,费尽心力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成绩跟随机抽样一样,最后什么也不记得…所以还挺后悔本科没有直接出国的,在国内后来没有transfer也是失策。我在自己的大学并没有几个能一起玩的朋友,以前同学多在北京或者留学,正是这几次交流让我认识了很多合拍又有趣的小伙伴,也遇到了很积极鼓励我的老师。而到了第二个Quarter,我对不同三观的容忍度也在UCSB这个大party校得到了提升。我宿舍套间的那个三人间,有个美国妹子带着男朋友回来,她们四个人一起住了好久,据我同学说妹子还会穿着丁字裤在她们屋里奔跑,画面可美了。我那巴西室友的经常一想家就找小帅哥在客厅一起看电影,她香水味浓重到让我无法呼吸,打开窗户透气,窗外传来左边隔壁的巴基斯坦人的大麻味…而右边隔壁有更丧尸的故事,我明白了这个世界本就充满奇葩。我本来以为这是一个静谧和谐的小镇,结果宿舍外面那条路上还发生了挺严重的枪击案,我爸妈表示让我赶紧滚回家。交流的时间一般不会太长,新鲜感可以冲淡孤独的感觉,而新鲜感结束没多久你就可以回家了。我觉得半年多异国恋也不算什么。至于学会更加独立,怎么说呢,很多留学生都有点出国要独立生活,对父母报喜不报忧的成长。不过我相信找工作之后的独立是更大的飞跃。大四回来之后,我和大三的学生一起上了好多课补学分。主要是错过了大家最集中去实习的时间,不过有心的话这也可以弥补。其实我的行程看起来紧凑但也有遗憾,就是我没能去一所lac交流,而我以后也就没有机会去体验了。因为大学本科有四年,还是挺长的,拿出半年到一年的时间去体验不同的国家地区的学校和生活并不会造成太大影响,何况比旅游更深刻,比留学省钱。我在人人上看到不少高中同学都去交流,有去台湾的、日本的,英国和欧洲大陆的。去欧洲交流的基本上把欧洲都深度游了一遍,而且打扮都越来越美了,尤其是去英国的,真是特别羡慕。而我却变成了一个穿拖鞋出门的人还有就是美国本科生活和phd生活不一样,所以去做summer research的感觉应该是不同的,略单调一些。最后,建议去大城市交流,别在村里。
当时在欧洲的一年(其实原来是来一个学期的,后来觉得交换生活太精彩,就再留一个学期),生活是非常精彩的。本质是打着交换的幌子,到处旅游。
看完了题主的描述,感觉和我背景和当时的想法相像,当时本人读的也是管理类的专业,也无意于学术道路。交换的确机会成本挺高的,当时是大三出去的,一堆商业比赛错过了,各种好的学习机会错过了,大学专业课最多的一年错过了,当年大四的好朋友们我回去都毕业了,大四别人已经签好offer然后我要苦逼地补一年的课(学校不太承认国外的学分,必须课程相同且只能抵选修课的学分,我也是醉了),但是交换的过程收获也很多:
1.当世界公民(到处浪)
其实是,到北欧腐败,到东欧看女神,到南欧度假,到巴尔干半岛当奇葩(当我告诉欧洲人我要去科索沃和阿尔巴尼亚之类的,他们都醉了),跑了几十个国家,各种交通工具,各种住宿方式,各种约会(捂脸,别想歪了)。。学习没学到了多少(也有个别学霸),生活情趣和幸福感猛增。
还记得从巴塞罗那到瓦伦西亚暴雨后出现的上帝之光;
还记得在Granada看皇宫时在顶部看到有人求婚那浪漫一幕;
还记得里斯本Belem的nata;
还记得柏林的自由与光怪陆离;
还记得华沙瓦津基公园的秋叶;
还记得哥本哈根的冬天童话;
还记得圣诞在阿姆斯特丹的
还记得塞浦路斯paphos的日落,是我一辈子见过最漂亮的景,我在那里度过了自己的生日;
还记得很多很多,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说走就走,一路向欧。
也PO照:照片是手机随手拍的,质量较低:巴塞罗那的港口巴塞罗那的港口不莱梅的llama!(其实就是草泥马)不莱梅的llama!(其实就是草泥马)塞浦路斯Paphos日落后的景象塞浦路斯Paphos日落后的景象
2.习惯于世界如此之大,不要去judge
从小在两个特别行政区旁边的省份长大,已经习惯了看TVB,World和Pearl频道上的英剧美剧,日本的动漫,韩国的欧巴剧,再加上班上一堆(没错,就是一堆,特别在中考高考港澳台学生集合时,教师瞬间变空荡)港澳台同学,再加上以前认识的国内各地人和外国人,小时候就知道大家生活方式之不同,但是在我到离开华南去上学,去欧洲旅游,去东南亚度假,去欧洲交换时,还是shock了一把。交换的一年才让我习惯了:
你可以彻夜party,你也可以整天呆图书馆;你可以整天呆在来自本国的朋友圈里,你也可以主动走出去认识更多的人;你可以有精英癌,你也可以过好小日子;你可以爱大城市,也可以爱田园;你可以整天奔波去实习,也可以到处逛逛,探索人生各种可能;你可以靠父母,也可以自己独立打工,做自己想做的东西。
不要去judge别人,世界比你想象中多元。
不和别人去比,自己也感到越来越轻松。
3.爱上外语和另一种文化
出去交换前我在学法语,出来交换后,室友是两个非常开朗(爱party)的西班牙人,近水楼头,结果我就学了西班牙语。现在见到西语系的人就上去用简单的西语交流-瞬间拉近距离有木有。
很多人说出去交换可以锻炼英语口语(虽然我觉得绝大多数交换生的口语没有我好,勿喷,很多南欧人哦),这个某种程度上可以,但是这个问题上要看个人性格,因为交换的学生来自几十个国家,口音各异,有可能有的同学一开始听不太懂一些外国人的英语结果就不敢跟别人去交流,然后。。。
据说有不少人找到真爱哦!具体搜:EU's Erasmus study abroad programme is 'responsible for 1m babies'
但是据我观察短期affair的多,该分开的还是分开了。而且很多人来之前有自己的男女朋友,交换时找的affair来得快,走得也快。
请自行Google:EU's Erasmus study abroad programme is 'responsible for 1m babies'
5.培养独立生活能力
经常做饭,厨艺大大提升,这绝对是出来交换的TOP 1 SKILL GET!以前生活在国内校园的舒适圈(什么都可以在校园里面搞定),出来之后,一切靠自己咯,连一女生都说在家里爸爸宠着,在这边什么都要自己干。(特别是鉴于我们学校离市中心20多min的公交车程,并且冬天常年零下N度,冰天雪地,出去办个事容易吗?大家都觉得瞬间独立。
6.获得更多的机会(exposure?)
交换还可能找到当地的实习机会,找到工作机会等。我在这边参加一些创业者的open coffee等,也了解到这边的创业氛围和公司分化的不同。话说有去加州交换的学姐既拿到了某名校的博士项目并且收获了爱情,准备以后结婚哦!
7.跨文化交际能力
这个能力听起来很虚,并且有的学校还开了课程,出去交换一段时间的确有可能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想到每次都回答外国人三大问然后还让他们服帖,想想也是醉了,因为不少外国人对中国的误解非常多。(是非常多!)
同意 @姜动 提到的外国人喜欢浅而泛地社交。整天邀请你去各种聚会,表面看起来挺热情,实际上不容易深入做朋友。哪国人实际上都喜欢和自己国家的人扎堆。如法国团、西班牙团、斯洛伐克团等。如果你不喜欢,大可没必要和总跟他们去party和club(我至今还不懂一周三次通宵club真的那么好玩吗?)
一句话:跟外国人交流时要自信,主动发表自己的观点,要有自己的气场,不要只附和外国人,谦逊在国外很可能意味着“隐形被欺负”,再加上各种stereotype,你懂的。
豆瓣有篇文章:,里面有一些内容值得参考。
以后把我扔到任何一个地方,都有可以生存下来的自信。
由于抱着Gap Year的心态,无聊之时就看书,结果以3天看一本书的速度,看了不少书,涨了不少姿势。
最后,我和另行交换的人都觉得,这是我们做过的最正确的决定。
祝大家都有一个美好的交换经历。
PS.想到其他的稍后再补充,看官别忘了点赞哦!
附上可能有用的链接:
谢邀。关于交换生的事,我的情况比较特殊,但在法国期间也阴差阳错接触到了不少交换生,可以一并谈谈。首先严格意义上来说我参加的不算是交换生项目,而应该说是硕士双学位项目。(中法4+4)也就是说 我在清华读了两年本科,来法国这边读两年工程师(相当于硕士学位),然后再回到清华本专业跟其他保研的同学一样正常读研。相当于是7年时间,拿到一个本两个硕士的文凭。因为我们这个项目是大一结束以后再招生的,所以不同于北航的中法学院或者人大的中法学院高考时出国读两年书已经是考虑范围内的事情,我也经历过题主现在经历的选择问题。况且我们在法国学习的是通用工程师,换句话说就是从土木到电子,从电气到材料,从机械到计算机,从法律到会计,我们啥都学一点,但又只是一点点,干啥都不够用。不同于题主的出国交换至少可以对学术道路有所帮助,等两年之后我回国读研的时候,恐怕专业知识方面已经被同学落下好几条街了。想起刚来的时候,打羽毛球认识了一个国内另外一个大学过来里尔读双学位的哥们,他问过我国内大学之后,特别奇怪的表情看着我“你一个清华的学生,怎么沦落到这个鬼地方了?”那段时间正好刚来没多久,各种不适应,烦心事颇多,他这么一问,我竟无言以对。不过即使如此,我还是想说,我觉得能出来真的蛮不错的讲一讲出来半年来的收获吧(1)啥都不叫事!一个人在国外遇到的神奇的事情会很多,胆子越来越大,心也越来越大,全当是长见识了。离开北京前几天,我心想真要是定个市中心的酒店,不仅特别贵,而且我大晚上的下了飞机,还不一定找得到呢,于是干脆连酒店都没定。当时正好在网上认识了几个在巴黎的朋友,就是那种连面都没见过的网友,我厚着脸皮,麻烦人家下班坐快两个小时地铁来机场接我,并在他家寄宿一晚,第二天让另一个那天正好不用上班的朋友到他家送我去火车站。我当时法语基本一句不会,法国人英语普遍烂到没朋友,落了地也没手机号跟朋友联系,要是出了任何bug,我那天晚上绝对拎着两个大箱子,流落巴黎街头。好在一切顺利得不能再顺利了!也真是由衷感谢那几个朋友~
而第二天那个送我去火车站的朋友,我俩居然三个月后在哥本哈根旅游的时候偶遇了!!!简直有点小激动!!我当时觉得这件事自己还是胆子挺大的,后来才发现,这点小事算个球。比如从哥本哈根坐火车到基律纳的时候,17个小时的过夜车,窗外茫茫雪原,积雪随便没了腿。火车开得巨慢,已经晚点了几个小时,窗外下午三点已经黑。在离基律纳近半个小时车程的地方,火车说要给其他的车错车,暂时停一下。突然一下,火车里面的灯没了,暖气也没了,过了一小会,广播说 我们发动机被冻上了,发动不起来,我们也不知道啥时候能修好,车外零下30读哦~(我当时唯一的想法是,你干嘛非要告诉我们温度!!)当时车里车外一个温度!这叫酸爽!!还是在北欧(无限惊喜的地方),我们离最近的人家也有30km在野外露营。我们的计划是那天中午有摩托雪橇带着回到城市。而我跟一个学长都有点意犹未尽,决定早上起来围着露营的那个山转一圈。走着走着下起鹅毛大雪,前面的路全都盖上了,而后面我们的脚印也不见了。在茫茫的雪原中,看远方的山啊树啊哪儿跟哪儿都差不多。我俩就迎着大雪,一遍走在没过小腿的雪地里(或者是冰上,因为完全冻上了,又盖了那么厚的雪,根本看不出来区别,但是走上去会突然很滑),一遍猜路在哪儿。半个小时的路,我俩前前后后走了3个小时才回去。回去正好其他人要出发,差点就没赶上。这要是真的走错了方向,冻死在外面怕是也没人知道呢。(2)这才是生活。刚到法国的时候,各种手续一大摞,并且都能千奇百怪的出bug。再加上,法国人办事有名的“态度好,不出活”公务员这办事效率要是放在国内早被放发配朝鲜挖煤去了。当时以为这可能是最麻烦的时候,办完就得了,可以回到以前跟国内差不多的生活节奏中去。后来发现,比起那些烦人的手续,生活才是一场磨磨蹭蹭的持久战。在国内感觉大家每天关心的事情就是上课,实验,作业,社工,恋爱啊这类事情,但来国外之后才发现这种标准的大学生生活其实是跟象牙塔外的生活有很大差距的。在这边大家不仅要关心长期居住证,银行卡,保险,房租,房补这类手续方面的事情,更要每天想今天回家晚饭做点啥,啥时候去买菜,下水道又堵了怎么通这种乱七八糟生活琐事。感觉这才是生活更真切的样子。其实能在国内的大学生活和外国的大学生活都经历一下真的挺好的。能看到两种完全不一样的大学生活。(3)世界更大了。前两天有快来法国下一届的同学向我了解法国这边情况,交谈中不停在提出各种疑虑,一直在担心这个,担心那个。我想想可能在出来之前,我也是一样的,担心语言不好,担心没法融入,担心课程跟不上。而我现在给他们的鼓励也确实是我现在最真实的想法“难,确实是难,比我以前想的还难。但真是等到走在路上了,也没有迈步过去的坎了。“大概以前问我要去哪儿工作,我不会想离开北京吧。感觉北京其实也不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大都市差。要是现在问我,我只能说随缘了,其实走到哪儿算哪儿吧。现在仔细想想,以前不想离开,主要是因为从没来想过离开也是一种选择,换句话说我的世界就这么小,我的未来也就这么小。现在呢,想的是多去找找机会,多去体验不同的地方,搞不好走着走着找到喜欢的城市,合适的契机就留下了。这更表现在旅游上。以前觉得即使换个省份去转一转,之前也是要各种好好计划,细致安排的。现在找个周末或者假期,一个人别的国家转转变成了很随性的事情。搞不好周五晚上心情不好,周六早上我就突然想跑到比利时转一转,喝杯啤酒了。(4)所谓的外国文化外国人就像很多时候外国人对中国人的印象是有偏见的(比如西藏问题,爱吃狗肉之类的),中国人对欧洲人也是有偏见的。而这种偏见往往有趣的表现在我们爱把他们的形象美化和简单化。我们的印象里,法国人是浪漫高雅的,德国人是严谨的,北欧人是冷漠的。但实际上,法国很多年轻人是大大咧咧,随随便便的,完全于高雅不沾边,他们很多人认为中国女生普遍才是非常爱打扮的。而在德国,我也听无数人抱怨过火车就没正点到过;在北欧,一路上无论在哪个国家,去问路的时候,都极其耐心细致,甚至带着我一路走了好几条街。而跟他们聊天的时候,也觉得他们非常热情好客,完全没有冷冰冰的感觉(反而在法国常是这样)再举个例子(这个槽真是不吐不快),可能很多人认为法国离英国那么近,而且语言那么相似,法国人英语普遍会很好!但是!!!我只能说,无论是是比利时人,卢森堡人,德国人还是瑞典人,丹麦人,芬兰人,英语平均水平和语音语调统统怒干法国人三条街!我现在在网上看到类似于《法国人英语好的秘诀》这样的帖子,我就想跟作者约出来单聊!BTW 听各个国家的人讲自己国家的历史时间非常有趣的事情过两天实习完了有个小假期,突然想去西班牙葡萄牙转转,听说海鲜饭很不错呢~以上
作为上学期交换回来的回答一下吧。我大三上很幸运地被欧盟Erasmus SAT项目选上去波兰一所经济大学交换半年,这个项目免学费,每个月1000欧的奖学金,还包机票和保险,据说全国本科生就5个名额。当时的感觉就是幸运!觉得自己何德何能被看上的。。。记得刚到宿舍的第一天,我特别窘迫,两个乌克兰美女室友英语都特别好,而我一开始没进入状态,总是理解不了别人在说什么,第一天WIFI装不好也没人能求助(本项目还有一个中国男生,但貌似他不太想理我),十几个小时没睡觉还硬撑着靠自己把网络装好。然后什么吃的都没有买,第二天一早两个室友招待我喝咖啡和水果燕麦粥,特别感动,这就是第一次在异国他乡感受到温暖。后来的后来,我发现自己越来越能融入西方人圈子了,我的朋友除了乌克兰人,也有波兰人,还有一群东欧姑娘们,一帮美国人。我们连续一个星期参加Welcome Party,每天凌晨3、4点回家,最后快肾虚了。。。因为波兰没什么中国人,我玩的人全是老外(除了一个西班牙华裔会说中文和同项目的那个男生),我发现自己的行为和思考方式越来越像老外(就是OPEN),上课的时候就我一个亚洲人,也可以从一开始害怕发言到后来坦然自若地做PRE。几乎每个周末,我都和室友或者别的朋友去一个欧盟国家旅行,就呆两、三天的样子,算了一下,我每个月都要飞5、6次,堪比商务人士。而且我对欧洲的廉航、学生大巴可以算是精通了(因为每次都是自己做旅行计划)。如果不出国的话,周末一般会和同学参加FB上的线上活动,什么游公园啦、游城堡啦、滑冰啦,反正总有事干。不过别以为欧洲大学这么轻松(确实有点水),圣诞节前夕正是所有DDL、PRE、Zero term exam的集中时间,那段时间整天都泡在学习室里,死啃一本叫做International Economics的我永远学不懂的书(最后考了95分,目测全班第二)。而且我发现中国人真的智商高,无论做什么都比别人优秀,比如说我只是写了个水水的Marketing Report,结果得了最高分,遭到老师当众表扬,其实只是因为我做了个封面,然后排版比较认真而已(老外根本不讲究Format);然后做了个关于中国伦理道德的PRE(PPT很水),也被老师夸得不得了。当然也不是一帆风顺的,有一段时间我和其中一个室友闹矛盾,几乎有一个月都没说话。那段时间我在准备雅思,压力大心情非常烦躁,这也算是交换时期最遗憾的一件事。但总的来说,我和大家相处的都不错,圣诞节被邀请去波兰朋友家做客,过生日的时候在我们小厨房办Hot pot party,几乎每个周末大家都会找个由头聚在一起,有的时候是Tea time,有的时候是International dinner,有的时候是某人的生日趴,有的时候是Girls们的塔罗牌日╮(╯_╰)╭然后考完试后,我勇敢地一个人踏上了环游欧洲四国之旅,全程CS!因为我钱包在比利时的时候被偷,所以中国银行卡都用不了,只能靠每个月1000欧的奖学金度日,当时我还剩下1500欧左右,我估摸着20天环游欧洲够用了。结果真相是它不仅够用,而且还够我买了一个Gucci钱包!最后还剩下500欧回国!当然CS也有风险,我在威尼斯的时候就碰到了变态,那简直是一场噩梦,不过这是题外话了。最后说了这么多,其实就是想怀念一下我这半年,在欧洲的这半年是我一辈子都没法忘记的体验,如果我没有去欧洲,我可能现在还只是一个没见过世面的井底之蛙,和寻常人无异,没有半点优势。可是现在,我觉得自己特别自信,在众人面前讲话,在台上做PRE,都不会胆怯。是的,自信,这是交换带给你最大的改变。好好珍惜这个机会,能去旅行就尽量多走走,走远点,能交朋友就尽量叫外国朋友,别老跟中国人混一起。嗯,就说这么多了。
同一个国家,同一所学校,交换生都是兴高采烈的,留学生都是————(自行填词)。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