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新闻联播直播今天视频中提到国外治疗帕金森的新方法是什么?

301医院神经外科凌至培教授谈帕金森的外科治疗
&&&&:&& 12:08:14
&&[&浏览字号:&&]&&?热线&&
  记者:请您简单介绍下手术治疗帕金森病的历史。
  凌至培:是这样的,通过外科手段治疗帕金森病已经有近六十年的历史了。上个世纪50年代,立体定向这个技术开始应运于人脑。立体定向技术应运最多的两个疾病:一种是帕金森病。另一种是精神病。
  一开始的方法是通过立体定向技术对脑部核团的毁损术。经过研究发现,脑部的一些结构,我们叫核团,是与帕金森病是有关的。在手术当中发现,通过治疗、破坏这些地方,对于帕金森病的一些症状,比如说手抖、僵直有改善的疗效。逐渐的就发展起来运用外科的方法来治疗帕金森病。&毁损&这个外科治疗方法也是个不断演变的过程。有三个主要的区域是对帕金森病有效的,分别是苍白球、丘脑、丘脑底核。这三个区域是运用外科治疗有效的区域。帕金森的发病机制与它们有关。
  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具体是1968年,药物左旋多巴的发明和应用,对帕金森的主要症状:震颤、僵直、行走困难有明显的改善。这时外科手段就慢慢的进入了低谷。这个阶段是六十年代末到七十年代后期。
  随着时间的推移,左旋多巴这个药物的副作用就开始显现出来了。因为副作用过大致使病人不能够继续服用,病人又开始寻求外科的方法治疗帕金森病。
  记者:在左旋多巴发明之前,外科治疗和药物治疗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关系。
  凌至培:在左旋多巴发明之前,没有任何药物可以治疗帕金森病,基本上使用外科方法,但当时的外科方法与现在也有所不同,不想现在基本确定了是脑部的哪几个点与帕金森病有关系。因此,当时治疗的代价很大,只是一些尝试性的方法,比如说病人手抖,就把病人皮层关系到手抖的地方切除掉,切掉之后发现问题不但没有解决、反而瘫痪了。这都是当时对帕金森病认识不深的结果。可以说,早期的外科方法,是以病人的瘫痪为代价,来治疗帕金森病。后来,通过不断的实践,发现了&苍白球&,这个部位对改善帕金森病人的症状有作用。在一段时间内,主要针对&苍白球&做手术。这过程中,有一些手术确实改善了病人的症状,但是手抖这个问题还是解决不了。
  有趣的是,在六十年代初期,有一个病人手术后的效果特别好,后来这个病人因为其他原因死亡了。通过对他的尸检,医生发现,原来这个人的手术的位置不是当初预定的位置。换句话说,是一个失误,手术的位置错了。人们发现,这个人实际的手术位置是&丘脑&。从此,人们发现,&丘脑&这个位置对身体震颤的改善有特别好的效果。因此,治疗帕金森病的手术位置慢慢从&苍白球&移动到&丘脑&这个位置上来了。这些都是在68年以前发生的,68年后,刚才也讲过了,随着药物的发明,外科手段渐渐做得少了。
  七十年代后,药物的副作用越来越明显,耐受性越来越差。医生又开始通过外科方法寻求治疗帕金森病。由于早期定位的技术还不够发达,并且是毁损的、会出现由于定位不准而导致的后遗症,如瘫痪、讲话不清楚。到了八十年代中期,法国有一个教授,在手术当中发现,通过高频的电波刺激,手部抖动的症状消失了。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在1987年首先在世界上应运了&深度高频电刺激&,也就是现在所说的&脑起搏器&。它的优点是因为它只是个&刺激&,对脑结构没有造成永久性的破坏,并且是可以调控的:比如电压、电流、频率。慢慢的应用越来越广,被大部分病人和医生所接受。在近20年的时间里,基本上被世界各地所接受。
  由于这个手术对脑部结构没有破坏。医生们便开始尝试新的治疗区域,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前面讲过,&丘脑&这个部位与手的颤抖有关系,&苍白球&这个部位与身体的僵硬有关系,但这两个地方对病人的运动障碍的效果都不好。后来,医生发现,&丘脑底核&这个地方对三个主要症状的治疗效果都比较满意。
  随着病例的积累,全世界有近十万人通过&高频点刺激&方法治疗帕金森病。我们国家有一千多例。
  我们国家最早的利用&高频点刺激&的方法来治疗是在九八年八月份。
  记者:这么说,九八年之前,我国一直采用损毁性治疗。
  凌至培:当然,到现在为止,毁损的手术方式病没有停止。
  记者:那这是为什么?
  凌至培:现阶段,&脑起搏器&的费用相对要高,只能依靠进口。另外,毁损式的手术方式对单侧手术造成的后遗症的几率还是比较低的。尤其当医生的经验比较多,医疗条件比较好的情况下。但双侧做损毁手术,后遗症的情况还是很多。
  与之相比,脑起搏器的优点是,可控制性,双侧置入。现在的趋势是接受&脑起搏器&的病人越来越多,这除了大家的认识提高外,生活条件的改善也占有一大部分原因。
  记者:那随着国产&脑起搏器&的研发,价格的下降,以后会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脑起搏器这种方法来治疗帕金森病。
  凌至培:对,是这样的。
  记者:帕金森病的患病原理是怎样的?那么哪些帕金森病人适合选择手术方式来治疗。
  凌至培:帕金森病是一种终身性的疾病,因为各种原因(外伤、中毒等)诱发的中脑黑质上的一个病变。人脑中有两个系统用来维持人平衡的状态,一个是多巴胺,另一个是乙烯胆碱。正常情况下,这两个系统处于一个平衡的状态,帕金森病得发病原理就是多巴胺含量降低导致其不平衡。左旋多巴等药物治疗的原理就是补充病人多巴胺的含量。那么,从外科手术上来讲,上面我们讲到的&苍白球&、&丘脑&、&丘脑底核&这三个点,都是在多巴胺循环的通路上,我们通过一些方法把它们阻断,或者刺激使它们兴奋,达到一个新的平衡点。
  我们外科手术的原理:无论是毁损手术、还是电击刺激,都是在这循环的通路上作用,使它们达到一个新的平衡。从而减轻帕金森病的症状。
  这里就讲到为什么说药物的副作用会大,因为左旋多巴和多巴胺不是一种物质,左旋多巴要在身体里代谢形成多巴胺,起到作用。人的身体如同一个门一样,是有通透性的,很多东西是进不去的,病人服用的左旋多巴只有很少的一部分起到作用,超过一定量的话,胃肠道就受不了了,或者其他问题就出现了。如果达不到一定量的话,又对帕金森病起不到作用。所以,药物治疗总要面对副作用这样一个问题,外科手段在这时候就起到了作用。
  现在我讲讲哪些患者需要手术治疗。帕金森病人首先要进行药物治疗,并不是一开始就要开刀。不过,随着起搏器技术的发展,观点也逐渐在改变。经典的情况是当病人具备下面三种要素时,考虑外科手术的方式治疗:1、确诊为帕金森病。2、规范的药物治疗。在经过一段时间后,药物治疗的效果不明显了,产生了耐受性,例如原来半片能达到的效果现在需要几片来达到,剂量这样一直加大下去,副作用就大了,不能再吃了。3、帕金森病的二到四期,不一定要达到晚期。
  上面说的是经典的情况,还有另一种情况,药物治疗还有效,但因为&电刺激&是可逆性的,除了手术固有的风险外,对人体基本没有什么副作用,所以,并不要等到药物完全没有作用的情况下才考虑使用外科手术。
  记者:帕金森病的外科治疗有哪几种?
  凌至培:一种是立体定向核团毁损术治疗,还有一种就是核团的电刺激治疗,俗称&脑起搏器&。它们治疗的位置是一样的,治疗的步骤大部分也是一样的。现在国际国内的趋势是首选&脑起搏器&这个方法。当然,从花费上讲,&脑起搏器&要比毁损治疗的费用多。
  记者:外科治疗具体是怎么样一个过程?
  凌至培:前面说过,两种手术都是在脑深部特定的核团进行治疗。这些核团靠近脑的重要结构,所以必须要准确的把电极放在这个位置上,那么就需要一些特殊的手段,我们医学上就叫立体定向仪,其精度能达到一个毫米以下。首先病人要带上一个架子,叫立体定位框架。接着需要一些手段如CT、磁共振等方法使脑部的结构显现出来。通过这个架子和脑部图像,就可以把相关的位置标识出来。确定好位置后,经过常规消毒等手段后,钻一个1.5厘米的骨孔。然后把探针准确的插入事先标好的位置,其精度在一个毫米以内。在具体实施前,我们也会采取一些方法来测试,探针达到的位置,是否是当初我们标好的位置。
  另外,我们有种术中核磁的方法在手术中就进行磁共振来检验,实际操作的位置是不是我们当初预订的位置。通过这个手段,提高了疗效,降低了手术风险。
  记者:采访的最后,凌教授对广大帕金森患者有怎样的嘱咐。
  凌至培:患有帕金森病的朋友们,如果在药物治疗不明显的情况下,应及时进行手术治疗,并加强日常的康复锻炼,从而及早的恢复身体状况。
来源:人民网
编辑:许嘉
新闻热线:&&监督电话:6730687&&&
 相 关 新 闻
中国江西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专稿栏目内的所有作品,包括标有“中国江西”版权LOGO的图片,版权均属于中国江西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江西新闻网”和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江西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在本网的新闻页面上进行跟帖或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您的位置: &&&&&&&&&&&& 正文
日新闻时事报道(最新国际新闻_国内外新闻联播)
09:58&&来源:职业培训教育网 &&&&&& |
日(国内)
中国探月试验器服务舱再度进入环月轨道
北京时间1月11日凌晨3时许,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科技人员精确控制下,我国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器服务舱成功实施近月制动,进入远月点高度约5300公里、近月点高度约200公里、飞行周期约8小时的环月轨道,继续为嫦娥五号任务开展在轨验证试验。截至目前,服务舱能源平衡,状态良好,地面测控捕获及时、跟踪稳定,飞行控制和数据接收正常,后续各项拓展试验工作正顺利有序展开。
京沪高速开通电动汽车充电
据央视报道,今天上午,5辆电动汽车破冰&京沪行&长途旅行。京沪高速全线快速充电系统即将开通,全程1262千米,平均单向每50千米一座快充站,电动汽车最快30分钟可充满。电价每度0.65-0.8元,同等里程电费支出仅为燃油车的一半。
报道称,国家电网已建成2.4万个充电桩,形成京沪、京港澳(北京-咸宁)、青银(青岛-石家庄)&两纵一横&网络,续行里程2900公里,规模为世界之最。充电桩可为所有符合国标的电动汽车充电。
另据央视报道,京沪高速全程1262公里,按照平均150~200公里充电一次计算,电动汽车只需要充电6到7次,每次充电30度,就能从上海开到北京,全程充电费用还不到400元。
南京发生多起打砸出租车阻挠运营事件
本报南京1月10日电(记者李超 实习生何生廷)今天中午12时44分,南京市交通运输局官方微博&南京交通发布&称:1月9日至10日,南京尧化门、晓庄广场、迈皋桥一线及仙林、泰山新村等区域发生多起打砸出租车、殴打司机、阻挠出租车正常运营的情况,公安机关已依法采取措施。南京客管部门提醒出租车司机坚持正常营运,遇有情况及时报警,保护自身安全。
这起打砸事件起因是从1月8日开始的南京出租车停运事件。当日,南京南站、南京火车站、禄口机场以及一些人流较大的商业圈,都出现了出租车停运现象,一度造成乘客滞留。
日时事政治(国外)
德国汉堡一报社遭纵火
新华网柏林1月11日电(记者商婧)德国警方11日说,位于北部城市汉堡的《汉堡晨邮报》报社当天凌晨遭纵火,事件未造成人员伤亡。
法国遇袭杂志社借用同行电脑办公室复工
据新华社电 法国讽刺漫画杂志《沙尔利周刊》总部7日遭武装分子袭击后,幸免于难的编辑们9日重新聚首,在借来的办公室中用借来的电脑开始编辑新一期杂志。这家杂志社编辑说,新一期杂志将于周三如期上市,名为&幸存者专刊&,印量将达100万份。
巴基斯坦客车与油罐车相撞逾30人死亡
新华网伊斯兰堡1月11日电 巴基斯坦一辆客车与油罐车11日在南部港口城市卡拉奇附近相撞,造成超过30人死亡。巴基斯坦警方说,一辆载有约50名乘客的巴士与一辆超速行驶的油罐车相撞后起火,除少量乘客跳窗逃生外,有超过30人丧生,其中包括妇女以及儿童。事故原因怀疑是油罐车行驶方向错误所致。
尼日利亚爆炸案致已致19死
中新网1月11日电 据外媒报道,当地时间10日,尼日利亚东北部发生两起爆炸案,其中一起案件制造者据信为一名10岁女孩,她在一个家禽市场引爆自杀式炸弹,造成19人死亡。 责任编辑:海
&&上一篇:&&&&下一篇:&&
&&&&&&&&&&
网校辅导推荐
  1、凡本网注明
“来源:中华会计网校”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华会计网校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中华会计网校”。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本网站欢迎积极投稿
  4、联系方式:
电话:010-0当前位置:>>
《新闻联播》全新的演播室  昨日,央视《新闻联播》超豪华的新演播室图片疯传网络,惊艳了中国网友。原标题:揭秘新闻联播豪华演播室 技术超过美国(组图)新演播室设计以“圆形”为主。
原标题:揭秘新闻联播豪华演播室 技术超过美国(组图)
《新闻联播》全新的演播室
昨日,央视《新闻联播》超豪华的新演播室图片疯传网络,惊艳了中国网友。这个新演播室无论技术还是设计上都采用高大上的国际化路线――配备了2.5毫米(网传2.9毫米,跟外媒说法有出入,原文为2.5毫米)像素点、超清晰LED大屏幕,技术连美国新闻演播室都不曾达到,堪称世界顶级;而整个演播室采取敞开式设计,演播台与办公桌交相辉映,主持人与普通员工共处一室。演播室由美国杰克?莫顿环球公司团队打造,并请设计师Jim Fenhagen担任设计总指挥,他参与设计过《早安美国》、《科尔伯特报告》等著名美国新闻、脱口秀节目演播室,曾20多次得到艾美奖嘉奖,记者找到了Jim Fenhagen接受美国商业杂志《Fast Company》的专访原文,该文披露了其为央视打造新闻演播室的幕后故事,他说:“钱不是问题,他们(央视)想要最现代的新闻工具和一个‘国际化的形象’,而不要中国式的面貌。”昨天下午,记者拨通央视《新闻联播》编辑部电话,对方拒绝采访,称不方便回应新演播室相关话题。
原以为央视要的是接“地气”
其实人家要的是“洋气”……
央视全球公开招募新闻演播室设计团队,企图通过“改头换面”跻身国际新闻大台行列。
Fenhagen认为:“他们(央视)想加入BBC、CNN和天空新闻(英国第一个24小时新闻频道)的行列,想跟这些台并驾齐驱,跻身国际新闻前沿阵地。”央视在与Jim Fenhagen签约之前,还曾派他驻扎非洲国家肯尼亚,设计央视在当地的分支机构,以此测探杰克?莫顿环球团队是否胜任央视新演播室的设计工作。
年前,设计师Fenhagen带领团队紧赶这个工程,非常疲惫。他透露:“钱不是问题,他们想要最现代的新闻工具和一个‘国际化的形象’,不要中国式的面貌。”
“我们花了很长时间才搞明白他们要什么。我们提供涉及中国文化的设计方案,但是他们拒绝了。”设计师Fenhagen发现,原来央视不想采用中国风。
央视追求的是现代化的观感
但是他们不喜欢直角……
据Fenhagen回忆,中央电视台副台长孙玉胜给他提了些细微的要求:“比如我发现,他们对某些形状格外感兴趣。现代化的设计大多使用直角,我们的很多设计都用直角,但当我们给他们直角设计方案时,他们并不喜欢。”
央视追求现代观感,抛弃中国风;却又不喜欢主流的直角化现代设计,他们到底喜欢什么呢?最后央视与设计团队一拍即合,用圆形!
设计师Fenhagen介绍:“圆形象征富足、生命轮回、还体现阴和阳。”从曝光的图片可以判断,无论是演播室主持台、LED屏,还是周围布景和顶灯,圆形元素处处可见。
整个演播室采取敞开式设计,与张张办公桌交相辉映,透过这个新闻间的玻璃墙,外人可以看到,主持人就与工作人员共处一室。据悉,这个新闻演播室可容纳70余人共同办公。
初审编辑:刘宝才责任编辑:王&&欣
本文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点击评论]分享给朋友:把视频贴到Blog或BBS&&通用代码: <input id="link4" type="text" class="form_input form_input_s" value="" />复 制flash地址: 复 制html代码: <input type="text" class="form_input form_input_s" id="link3" value="" />复 制分享视频到站外获取收益&&手机扫码分享视频二维码2小时内有效治疗帕金森 又有新方法 0308 新闻联播下载至电脑扫码用手机看用或微信扫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二维码2小时内有效治疗帕金森 又有新方法 0308 新闻联播扫码用手机继续看用或微信扫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二维码2小时内有效,扫码后可分享给好友没有优酷APP?立即下载请根据您的设备选择下载版本
药品服务许可证(京)-经营-
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670号
请使用者仔细阅读优酷、、
Copyright(C)2016 优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热门推荐: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MBAClub,分享传递价值
秘书微信号:iMBAClub1;QQ群:
投稿邮箱:
合作邮箱:
==========================
  编者语
  一直走在科技前沿的聂智先生,是MBAClub的老朋友,他从上海中路投资高级经理到大名鼎鼎的Ninebot高管,再到令人惊艳的Remebot首席运营官,一路走来,成绩斐然。
  一起来看,《新闻联播》聚焦2分钟专题报道的Remebot如何成为医疗创新的典范,对于创业中的小伙伴来说,值得研读。
――MBAClub编辑M君
  转自:Remebot
  近期,医疗行业一直处于舆论的风口浪尖。
  从被质疑的免疫细胞疗法引出的民营医院信任危机,到接二连三的伤医新闻凸显愈发尖锐的医患矛盾,以及美敦力、强生等多批国际品牌产品被召回。屡次爆出的负面信息,预示也推动着行业监管变严,产业格局加速调整。
  而媒体作为放大器,一方面要将现有的问题暴露出来,敦促各方去解决;另一方面也试图将真正有价值的医疗信息传递给更多需要的人。例如,在医疗机器人领域,虽然技术相对前沿难懂,但不妨碍大众媒体通过深入研究将好的东西带进人们视野。
  《新闻联播》聚焦国内明星产品
  近日,中宣部组织 20 多家中央媒体开展以“稳增长、调结构、转方式”为主题的系列采访,通过挖掘科技行业的新亮点,其中包含 CCTV-1《新闻联播》栏目组的编导。Remebot 医疗机器人作为医疗创新典型接受了采访,同期被考察的多为北汽新能源、京东方、清华紫光等大型上市公司。
  《新闻联播》这档有近 40 年历史的新闻栏目素以“传播天下大事”著称,全国有近 5 亿的观众。为了让大家更深入地了解这项新技术,节目组特意到真实的手术室环境下实拍。在天坛医院功能神经外科主任张建国教授的主刀下,机器人辅助活检手术顺利在半小时内完成。
  张建国教授是 Remebot 合作专家,兼任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功能神经外科副主任委员,是名副其实的我国功能神经外科领路人。张教授超过 5000 例的手术经验中,包含癫痫、帕金森、各类运动障碍疾病、颅神经疾病的治疗,以及立体定向活检等。
  采访中记者还主要采访了北京柏惠维康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运营官聂智关于 Remebot 机器人的工作原理、适应症等问题。让我们一起看看《新闻联播》宝贵的 2 分钟如何描述 Remebot 医疗机器人,以及张建国这样的权威专家如何评价这款医疗机器人。
  本次手术的活检术式主要应用于脑肿瘤、颅内炎症以及一些疑难杂症的定性诊断,可弥补 CT 或核磁的不足,为医生提供可靠的临床证据。从操作上讲,该术式复杂程度低,风险小,机器人辅助微创的方式可以进一步减轻患者身体和经济负担;从面向群体来看,活检则是需求在百万量级的大术种,也是国外确诊部分神经科疾病的金标准,机器人辅助将有效提高医生效率,一定程度填补手术缺口。
  早在本次《新闻联播》解读 Remebot 医疗机器人之前,Remebot 就曾被 CCTV-1、CCTV-4、CCTV-13《新闻直播间》、《朝闻天下》等栏目报道过,每一次的报道都让公司的团队在坚持自主研发的道路上走的更加坚决。
  比媒体更超前的是资本,他们始终对这款具有自主创新知识产权的国产医疗机器人,以及背后拥有持续研发能力的团队充满信心。今天上午,Remebot 投资方雅瑞天使王田苗教授、羽泉组合、海泉基金合伙人王昱、真格基金合伙人李剑威等一行来到柏惠维康,并接受 36氪、亿欧网和动脉网记者专访,第一次公开对医疗机器人行业的准入门槛、产业化难度、发展前景等问题进行了解读。
  医疗机器人普及速度加快
  中国媒体、资本正热,纵观全球机器人行业,整体发展速度也在加快,中国市场尤其受到重视。上周末,世界临床机器人外科协会(CRSA)创始主席、著名专家 PierC&Giulianotti 教授在北京为一位 45 岁女性胰腺癌患者实施了达芬奇机器人辅助的胰头肿瘤切除手术,并通过多平台进行了学术直播。
  目前,FDA 已批准将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应用于成人和儿童的普通外科、胸外科、泌尿外科、妇产科以及心脏外科手术,而开发、运营该机器人的美国直觉外科公司市值已超 200 亿美元。
  除此之外,还有以色列 Mazor 机器人公司的手术机器人产品 Renaissance,主要应用于脊柱外科领域。就在一周前,美国医疗巨头美敦力宣布与 Mazor 达成战略合作,将作为唯一合作伙伴,与其共同促进机器人辅助脊柱外科手术设备的研发和商业化;在另一份阶段性股权投资协议中,美敦力为 Mazor 出资 4200 万美元,占比 15% 的股份,高达 2.8 亿美元的估值足以证明其未来巨大的发展潜力。
  骨科方面,手术机器人起步早成熟度高,早在 2013 年,全球最大的骨科器械制造商史赛克就以 16.5 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 Mako 公司及其相关核心技术,后者主打产品包括 Makoplasty 全髋关节置换机器人系统等。
  国产手术机器人前景可期
  可以预见,巨头的介入将进一步推动全球手术机器人行业的迅猛发展。据 BCG 波士顿咨询数据,截止 2016 年 1 月,全球医疗机器人行业每年营收达到 74.7 亿美元,预计未来 5 年年复合增长率能稳定在 15.4%;至 2020 年,全球医疗机器人产业规模有望达到 114 亿美元。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 年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2014 年国内医疗器械市场总规模将近 2556 亿元,但进口医疗器械的进口金额占据中体市场份额40%,其中中高端市场上的医疗器械几乎被外国厂商包揽,占比超过70%。
  在目前国外进口产品较为强势的环境下,国产医疗机器人的产业化也受到了政府极大的关注。一方面,国家政策上大力支持包括手术机器人在内的创新型医疗器械的研发和临床应用;同时,从中央到地方都在逐渐加强对医疗器械的质量管理力度,并依法查处侵犯知识产权和滥用知识产权等违法行为,为拥有自主创新技术的企业开辟一条真正的“绿色通道”。
  事实上,国际医疗机器人的研发最早始于1980年,成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国内第一个手术机器人研发团队起步与国外几乎一致,只是产业化步伐较慢。近二十年来,国内主要的手术机器人产业化概况如下:
  1997 年,国内开始组建第一个手术机器人研发团队,临床手术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王田苗教授和海军总医院神经外科田增民主任合作开展,先后承担国家“863”计划、科技部重大专项等研究任务,不断探索逐渐发展至今天的 Remebot;
  2013 年 11 月,国家“863”计划资助项目――“微创腹腔外科手术机器人系统”,由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研究所研制成功,并通过国家“863”计划专家组的验收;
  2014 年 04 月,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顺利完成了 3 例国产机器人手术,使用由天津大学研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微创外科手术机器人系统――“妙手S”,预计在三年内投产。
  Remebot 作为最早开始研发的国产手术机器人,在临床方面也创造多项国内第一的纪录:第一次成功应用于临床,第一次成功实现远程手术,第一个纳入定点医保项目,如今成为第一个被 CCTV-1 《新闻联播》详细报道的商业化国产手术机器人产品,中宣部记者团以及众多投资方的认可,是对整个研发、生产、销售、运营团队莫大的鼓励。
  站在医疗行业的风口浪尖,Remebot 将继续逆流而上,以产品为核心,服务更多医生和患者,让技术普惠,助行业腾飞。 (完)
  (有兴趣加入MBAClub医疗机器人行业交流群的朋友,请在公众号后台留下微信,或者添加秘书号iMBClub1直接申请)
  来源:Remebot
  注:MBAClub编辑转载,意在传播价值,如有版权异议,请联系编辑部删除
  “没有人会因为你秘而不宣的思想而记住你。向上帝祈求力量和智慧来表达它们吧,向你的朋友证明,他们对你来说是多么的重要。”
――加西亚&马尔克斯
心怀天下*汇聚群英*共赴前程
“MBAClub,一个汇聚40万粉丝的精英社群”
欢迎举报抄袭、转载、暴力色情及含有欺诈和虚假信息的不良文章。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中国高校校报协会副会长......
北京教育音像报刊总社评论部评论员.....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首席专家
美国独立教育顾问协会认证顾问
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教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今天新闻联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