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安徽美好乡村网文化墙属于政府工程吗

当前位置:&>&&>&
  □丘渊 王玉春 隋翔宇 报道
  今年,招远市梦芝街道投资300余万元对辖区各村的街道进行了硬化、绿化、美化和亮化。图为埃子赵家村的道路在整修。
  在2012年生态文明示范镇村创建试点成功的基础上,招远市今年提出在全市分市、镇、村三个层面实施三步走战略,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力争今年全市半数以上的村庄完成环境综合整治任务,重点打造22个生态文明示范村;2014年全市农村基础设施基本完善;2015年实现全市农村基本生活环境软件配套,8个生态文明示范区基本建成,全市生态文明示范村达到100个……在这宏伟目标的背后,两个问题始终难以回避,即“美丽乡村”建设钱从哪来?路往哪走?日前,记者走访招远市多个镇村,对此进行了一番调查。  □本报记者 吴洪斌 隋翔宇本报通讯员 李栋 王玉春◆建设 百户山村自筹投入超千万元  从招远市区出发,沿着省道304线行驶约半个小时,就可以来到蚕庄镇西沟村。  6月19日,当记者来到这里时,第一感觉是来到了城郊而非乡下。只见在一个花园式小区里前后矗立着四栋楼房,楼房对面的院里有一个大供暖锅炉房,路上停放着不少私家轿车。只有在更远处的地里,还不太高的玉米苗能显示出这里其实是一个农村社区。  “这是我们村新建的居住休闲区,总投资额达到1760万元。”西沟村村支部书记刘汝明说。而据他介绍,西沟村仅有110户、300多人。为何这样一个人口刚过百户的小山村,在新村建设中能够达到超千万元的投资规模?  “我们的资金都是在村集体经济前期的经营中积累下来的,如今再通过‘美丽乡村’建设反哺给村民。”刘汝明说。在西沟村的集体经济经营中,土地经营方式尤为引人关注。  据了解,自2008年以来,西沟村积极探索土地规模化经营道路,在土地均分确权的基础上,引导村民以土地入股的方式,将村民分散的土地流转到农业合作社,同时村集体以农业机械设备入股,合作成立了招远市鹏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发展规模种植养殖。  目前,全村508亩耕地全部流转到农业开发公司,其中,共发展大姜种植基地50亩,果园、干杂果173亩,池塘养殖和垂钓水面30亩。多元化的经营方式也使土地效益由原来的亩均纯收入300元,提高到2000元,部分高效农业亩均收入达到1万元。  据刘汝明介绍,集中经营的土地由于采用了机械化模式和喷灌等技术,使得土地管理对人工的依赖程度大为降低,村里不少劳动力也因此转移到了其他村办企业。在省道的对面,就是该村投资经营的胶东地区最大的轮胎翻新厂,年销售收入可达1000万元,此外投资430万元的鹏泰酒楼,集餐饮、食宿、办公为一体,近来也发展势头旺盛。  多管齐下之下,全村土地实现流转集中经营的当年,村经济总收入就达到了5750万元,且实现利税500万元,此后也一直保持平稳增势。 ◆保障      市级制定奖补政策,重在鼓励引导  “美丽乡村”建设要做好,资金保障必须要跟上。这一点,招远市的执政者也心知肚明。  “为支持建设工作,招远在市财政设立3000万元生态文明示范村创建专项奖补资金、镇级同比例配套的基础上,还设立200万元的欠发达村村内主街道硬化奖补资金、3000多万元的城乡环卫生一体化建设资金。”该市分管“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市委副书记杨波介绍说。  据了解,作为黄金大市,招远市的村镇经济受矿产因素影响较大,产矿村都有较强的经济实力,非产矿村虽然也有像西沟村这样的集体经济壮大的典型,但多数总体实力偏弱。  “3000万元看似数目不少,但若平均用在招远700多个村上就显得力不从心。我们着力以此打造支撑‘美丽乡村’地域品牌的精品村。对于经济强村来说,他们在‘美丽乡村’中有很大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市级政府部门只需要做好政策引导即可;但对于经济弱村,市级财政的投入可能起到关键的作用。”杨波如此认为。  玲珑镇西疃补村便是弱村转换面貌的代表。依靠市、镇两级财政奖补资金,该村不仅实现了道路硬化、村容美化,“平安乡村”工程所要求的治安监控室也建立起来。  而该镇的罗山李家村则是强村自己求变的典型。据该村支部书记高天兵介绍,市里关于建设的标准一公布,罗山李家便投入300多万元,硬化街道11000平方米,打造生态文化墙200平方米,安装排水污管道700米,改建垃圾场3处,村里甚至还建起了一处集中车库用于停放私家车。  不仅如此,为算好“美丽乡村”建设的经济账,管理好资金投入,招远市在提出市、镇两级同比例配套资金的同时,实行起“保证金”制度。“由市财政暂留10%的示范村创建奖补资金作为‘保证金’,在所有工程项目第二年度通过复核后,‘保证金’将从市财政经由乡镇拨付到村;未通过复核,‘保证金’不但没收,还要追加处罚。”杨波介绍说。 ◆探索       产业是“美丽乡村”建设的落脚点  就在记者在招远走访的期间里,6月20日―21日,中国国际黄金矿业峰会在当地玲珑镇的欧家夼村旁召开。  作为当地的旅游明星村,欧家夼村也是招远“美丽乡村”建设的先行者。该村很早就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开发建设了罗山国家森林公园,中矿集团在该村开发中国黄金实景博览苑、淘金小镇。2012年,该村围绕旅游开发,投资2000多万元进行旅游配套设施建设,使景区周边环境焕然一新。  在大规模的“美丽乡村”建设的背后,实际上蕴含着招远市宏大的产业规划。据了解,包括罗山国家森林公园、淘金小镇等在内的景区和产业,将构建起一个以黄金文化旅游为特色的罗山生态文明示范区。而这仅仅是招远规划的八大生态文明示范区之一,龙王湖、双塔、金水湖、滨海、九龙、大沽河和苇都等生态文明示范区的产业优势都很明显。  “产业是‘美丽乡村’建设的落脚点,通过打造各具特色的生态文明示范区,招远也将构建起因地制宜的生态产业板块,从而带动城乡经济一体发展。”杨波对此评价说。  为此,招远市今年专门聘请天津大学规划设计研究院,对列入今年创建计划的22个村庄和八大生态文明示范区进行了高标准的统一规划。示范区不仅在项目、资金和政策上有所优惠,在八大生态文明示范区之间也有专门连接的绿阴大道,以此辐射带动全市的“美丽乡村”建设。 ◆书记点评 把“美丽乡村” 办成惠民工程 招远市委书记 张伟  招远市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惠民工程来抓,纳入全市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体系。从本地农村现状和广大农村群众的实际需求出发,全市面上重点围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基础设施建设和软件配套三个方面开展。在“美丽乡村”的建设上,招远坚持规划导向性与操作性相统一,坚持示范镇村与示范区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时,招远又脚踏实地,合理确定阶段性建设目标任务,分步实施,逐步推进,在全市面上实施“三步走”战略,不断显现“美丽乡村”建设的整体效果,形成村点出彩、沿线美丽、面上洁净的“美丽乡村”建设格局。
本文相关新闻背景颜色:
市文广新局全力助推“美好乡村”建设
】&&【编辑日期:】&&【来源:界首市政府】&&【编辑:市政办】&&&&
&&&&&&& 结合我市对明年“美好乡村”建设的整体工作和部署,市文广新局提前谋划,全力助推“美好乡村”建设顺利开展。& &&&&&&& 一是市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工作重心下移,业务辅导工作向中心村延伸,对每个村的文化活动给予指导和帮助。指导农民自办文化,培养群众文艺骨干,开展各类文艺活动。& &&&&&&& 二是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向基层延伸,把文化服务与美好乡村建设紧密结合,创建农民文化乐园。打造一品(特色文化产品)、一堂(大讲堂)、一项(特色文化项目)、一墙(文化墙)、一队(演出队伍)。& &&&&&&& 三是开展人才培训活动,建设文化艺术创作队伍;组织成立乡村文学艺术协会和站办文艺团体,建设文艺表演队伍;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乡土人才队伍。2014年计划举办农家书屋工作人员、农村文艺演出人才等6期基层文化队伍培训班。& &&&&&&& 四是完善建设项目考核评价机制,加大综合监督检查力度。积极开展专项资金检查、日常工作督查活动,促进美好乡村建设的资金规范性使用和管理,促使美好乡村建设的各类文化活动有序开展。& &&&&&&& 五是进一步创新工思路,开展多形式广泛宣传。利用网站、手机报等宣传媒体,开展美好乡村建设、免费开放等宣传活动,提高村民主体地位和全面参与的意识,使各项民生工程充分发挥作用。(谭鹏博)市政府信息公开
信息分类:
内容分类:
综合政务,&&公民,&&其他,&&其他,&&其他,&&
发文日期:
发布机构:
固镇县城关镇
生成日期:
生效时间:
废止时间:
城关镇2016年度美好乡村建设进展情况
城关镇2016年度美好乡村建设进展情况
城关镇2016年度美好乡村建设进展情况
固镇县作为全省美好乡村建设整县推进试点县,按照县委县政府安排,城关镇张桥村、七里村、唐南居委会、皇店村被列为省级美好乡村建设,其中唐南村被列为国家级美好乡村建设村。城关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从3月中旬就启动了美好乡村建设的相关工作,现就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成立工作机构:
3月中旬,经镇党委、政府研究,成立了城关镇美好乡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县委常委、城关镇党委书记任政委,人民政府镇长为组长,相关班子成员、办事处书记、主任和村居书记为成员,下设办公室,副镇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并抽调专门人员负责办公室日常工作。并成立四个工作组,由一名班子成员任组长。
二、精心谋划建设项目
从3月中旬开始,对照美好乡村建设规范要求,由镇长带领相关人员同设计单位人员一道,首先选定四个美好乡村的中心村,并逐村进行项目谋划,用4天时间初步确定了建设项目,初步建设项目经设计单位进行效果处理后,镇党委、政府召开第一次评审会,提出修改建设项目意见。一轮修改后,进入项目图纸设计,4月底完成项目设计初稿,5月初镇组织项目评审,项目评审结束后,由设计单位修改并交预算单位初步预算。5月中旬镇再次组织评审,邀请设计单位、预算单位、县住建局等专家,经过评审确定最终建设项目。目前已完成项目设计,工程预算,进入标前审计。
在项目设计进程中,城关镇多次组织镇美好乡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设计人员到周边已建成的美好乡村观摩,学习外地的建设理念、经验和亮点,从而使美好乡村建设从设计阶段就力求完美和合理。
三、建设项目及工程预算
<SPAN style="FONT-SIZE: 16 FONT-FAMILY: 仿宋_GB年,城关镇共承担4个美好乡村建设任务,建设项目包括新建通路9000余平方,修建排水管网3100余米,安装路灯219盏,绿化大苗15000余株,小苗15500余平方,果树10000余株,兴建文化长廊4处150余米,整治沟塘11口20000平方,整治街道墙体立面2900米长,1.7万平方米(其中唐南为汉代风格、皇店为徽派风格),墙体涂白10万平方米,及乱象整治等,总投资预算2600多万元。其中:张桥村:新修道路4575平方,绿化大苗7000余株,小苗4000平方,果树1万余株,新下水道500余米,安装路灯72盏,新公厕87座,文化长廊、四角亭和文化大舞台各一个,沟塘整治6口,文化墙1000余米等项目工程初步预算造价645万元。七里村:新修道路570米1710平方,下水道570米,公厕6个,路灯9盏,绿化大苗1590株,小苗3000平方,文化墙800米,文化广场及大舞台、四角亭、文化长廊各1处、汤塘整治3口等项目预算造价518万元。皇店村:徽派风格,以S304为中心,新修道路300米1200平方,新埋下水道960米,人行道铺砖590平方,新建文化广场、文化大舞台、四角亭、文化长廊各一处,绿化大苗3000余株,小苗4500平方, S304两侧墙立面改造1600余米长,公厕5个,路灯25盏文化墙600米,工程预算造价660万元。唐南居委会:汉代风格,以唐南街道为中心,建设项目分别为:新修道路300米1200平方,维修下水道1100米,新建文化广场、文化长廊、角亭各一处,沟塘整治2口,街边西侧墙主面汉代风格改造,铺设汉砖8000余平方,绿化大苗3700余株,小苗4000平方,公厕4个,安装路灯113盏,设汉阙2个,工程预算造价748万。
四、下一步工作安排:
从现在开始至6月底完成标前审计及招投标工作,7月初全面开工建设,计划10月底招标工程全面完工,11月份全面整体形象提升。
五、工作建议
1、建设过程中,县美好乡村建设领导小组应多到项目建设现场给予工作指导,对每个项目建设给予规范建设意见和建议。
2、全镇资金不足,各级专项建设资金应及时足额到位。
主办单位:中共蚌埠市委、蚌埠市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蚌埠市政务公开办公室、蚌埠市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邮编:233040 地址:安徽省蚌埠市东海大道市政府院内
网站运维电话:
皖ICP备号-2 您是本网站第位访问者404 - 找不到文件或目录。
404 - 找不到文件或目录。
您要查找的资源可能已被删除,已更改名称或者暂时不可用。政府工作人员可以参与政府工程进标吗_百度知道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安徽美好乡村建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