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口连接支管施工在什么时候进行施工,捣乱的别来

雨水口什么时候施工
,内容来自筑龙网相关的培训课程、论坛帖子、行业资讯等。筑龙网为国内最权威最专业的建筑工程学习。交流平台,超过1000万设计师、工程师和造价师在筑龙网交流、学习更多相关资料请访问日更新500篇的!(发布于:日)
此时有人在和您一起浏览筑龙优搜库
填写您的问题
筑龙网以1040万会员的建筑社区为基础,为建筑师、工程师及相关人员提供建筑行业资讯、技术资料下载、招聘求职、技能培训、建材查询等服务,同时也是建筑人展示自我,增加业务合作与交流的平台
雨水口什么时候施工相关专题推荐给排水工程分区
查看: 4538|回复: 6
听众数收听数最后登录注册时间主题精华0积分48帖子
技术员, 积分 48, 距离下一级还需 2 积分
请问雨水口及连接管什么时候施工?上完水稳层后再开挖施工吗?
听众数收听数最后登录注册时间主题精华0积分48帖子
技术员, 积分 48, 距离下一级还需 2 积分
各位专家,知道的麻烦告诉一声,我刚接触市政工程,一头雾水中。
听众数收听数最后登录注册时间主题精华0积分184帖子
三星助理工程师, 积分 184, 距离下一级还需 16 积分
是的,昨晚路基之后,在路面实施之前反开挖施工
听众数收听数最后登录注册时间主题精华0积分76帖子
一星助理工程师, 积分 76, 距离下一级还需 24 积分
我们这里是在稳定土做完后做雨水连管和雨水口,然后在做水泥稳定层。原因是连管埋设较浅,避免压路机震动
听众数收听数最后登录注册时间主题精华0积分385帖子
五星助理工程师, 积分 385, 距离下一级还需 115 积分
稳定土做完以后,反开挖做雨水口和连接管,在做水泥稳定层。
听众数收听数最后登录注册时间主题精华0积分73帖子
一星助理工程师, 积分 73, 距离下一级还需 27 积分
看一下,怎么样
听众数收听数最后登录注册时间主题精华0积分40帖子
技术员, 积分 4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0 积分
就是和路同时施工,然后返挖
8-1(商易宝)
8-2(英才网)
8-3(媒体广告)陈振铁关于城市雨水口设计施工及管理的看法_海西给排水网欢迎您-给排水技术人员的网上家园
保存登入记录
& 文章搜索
&& 您当前位置:
陈振铁关于城市雨水口设计施工及管理的看法
文章来源:海西给排水 发布时间: 09:06:04 阅读次数:10127 次 [关闭]
(泉州市建筑工程施工图审查中心)
摘&& 要&:&城市雨水排水系统应尽量让雨水渗入地下或及时以于排除,以避免内涝。事关民生大局,应搞好其设计、施工及管理。
关键词&:&雨水排水系统、雨水口、设计、施工、管理
本人以日常所见雨水口布设位置的问题,探讨城市雨水排水系统重要设施雨水口位置的设计、施工及管理,确信雨水口的合理设计、精心施工、管理到位是城市雨水排水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环节,对及时排除城市雨水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他与其配套的雨水排水管道及相关的技术措施亦是不可或缺。
1雨水口设置存在的问题
1.1雨水口位于道路交叉口处人行横道斑马线上,此现象较多,详图1;公共汽车停靠站处,详图2;垃圾桶边,详图3;高于周边道路路面,详图4;有的压在路缘石下,详图5,等。
&&&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1.2部分城市广场人行道与机动车道的边缘处设置组合式绿化带或乔灌木,该处排水措施不当。增设的绿化带隔断城市广场、人行道上的雨水排入城市道路下的雨水口内,遇大、中雨时人行道上积水较深,使人无法行走,详图6。
1.3道路加宽后雨水口未往路边移动,仍置于道路中央,详图7。
1.4部分城市道路的交叉口路缘边往往是两路交汇的低点,未设置雨水口致该处积水较多,如图8。
&&&&&&&&&&&& &图6&&&&&&&&&&&&&&&&&&&&&&& &&&图7&&&&&&&&&&&&&&&&&&&&&&& &&&&&&图8
1.5市政道路上雨水口已堵塞,失去雨天排除积水的作用,如图9a、9b。
&&&&&&&&&&&&&&&&&&&&&&&&&&&&&&&&& 图9a&&&&&&&&&&&&&&&&&&&&&&&&&&&&&&&&&& &&&&&&&&&&&&&图9b
1.6市政道路上部分雨水口篦子及检查井井盖已被碾坏,随时存在安全隐患,图10a、10b。
&&&&&&&&&&&&&&&&&&&&&&& 图10a&&&&&&&&&&&&&&&&&&&&&&&&&&&&& &&&&&&&&图10b&&
1.7雨水口未设置在道路路段路面低处,致使道路部分积水,如图11。
1.8老城区及城乡结合部原有道路雨水排水系统已损坏或未完善,雨天雨水无法排除,路面经常积水(有的有大量积水)而形成内涝,如图12。
1.9旧城区部分道路雨水通过排水口排入暗沟,排水口及排水管截面太小,有的暗沟已淤积未清理,如图13。
&&&&&&&&& 图11&&&&&&&&&&&&&&&&&&&&&&&&&& &&图12&&&&&&&&&&&&&&&&&&&&&&&& &&&图13
1.10由于雨水口布设位置不合理,电信检查井成为排除雨水的“雨水口”,如图14。
1.11小桥工程设计时,桥面应同时设计雨水排水系统(简单的方法是通过排水管将雨水侧排进入渠中),避免桥面积水,详图15。
&&&&&&&&&&&&&&&&&& 图14&&&&&&&&&&&&&&&&&&&&&&&&&&&&&&&&& &&&&&&&&&&&图15&&
2、问题分析
雨水口布设位置及上述出现的问题,对市政雨水排水系统造成伤害,对雨天出行的人们带来诸多不便。因为机动车一过,路边积水水花四溅。特别是遇司机开快车时,人们躲闪不及亦无处可躲,衣服上水花朵朵,严重的湿透一片,鞋子亦进水。影响出行人的身心健康及工作效率且存在安全隐患。
我们讲问题,可能体现在城市市政规划、工程设计、工程施工、日常管理及工程建设、施工及管理互相间的沟通与配合等某方面或多方面的问题。
2.1设计问题:一、为了建设速度的需要,设计周期无法得到满足。因此个别工程对于现场踏勘、地质勘测工作欠细致,设计的基础荷载未能满足管道或雨水井的要求;二、雨水口布设的合理位置被忽视,其位置未根据道路纵向标高确定,经常见到道路最高处设置雨水口,而最低处未以设置,影响雨天积水的排除。三、雨水口选型不合理或数量不足。
2.2配合问题:工程建设过程存在一个设计、施工、验收及(运行)管理的过程。其中,设计过程中各工种设计人员沟通、配合十分重要。除本设计单位互相配合外,还应与有关交通管理等部门意见相一致。工程建设期内,设计、施工、建设方配合不好,往往会出现①雨水口布设在斑马线上、雨水口布设在垃圾桶边、雨水口未布设在道路坡底未被及时发现及调整;②路边设置花坛建绿化带,人行道上的雨水排水措施有的未考虑;③雨水口布设位置不妥时,施工人员未能及时反馈甲方及设计单位,比如雨水口在街道路缘石下仍照图施工且被通过验收;施工中泥土、小石块进入雨水口及管道内未及时清除等。④有的供电、电信检查井设置在道路交叉处,雨水常常排入其套管或沟槽内。
2.3管理问题:城市管理部门对雨水口及雨水排水系统的管理有的并非十分重视。因为雨水重现期的选择偏小时,不一定竣工后近期雨天道路就出现明显积水;雨水口井内及雨水排水管道内的泥土、杂物淤积不是一日或短期内形成,有一个逐渐增多的过程;雨水口处放置垃圾桶致使有的未进入垃圾桶的废弃物进入雨水口,清洁工扫地时街道上的树上落叶、泥土、纸屑等脏物落入雨水口;街道周边施工车辆拉材料时对雨水口的碾压破坏及撒漏对雨水口淤积的影响未及时制止,因此工程竣工后其周边市政道路的雨水口往往被破坏或淤堵又未及时组织有关人员清淤;雨水口和雨水管沟未定期检查及清掏;雨水井盖、检查井盖被机动车碾坏未及时更换,轻者骑车人车轮掉入人被甩出而受伤,严重时出现过大暴雨街道严重积水,行人掉进检查井内被雨水冲走的(现象)危险。由于牵扯到旧城改造或雨水排水沟维护的问题,个别旧城区雨水沟损坏无人管理,任由雨水内涝致道路无法通行。&&
2.4相关方面的问题:
2.4.1道路下沉引发排水管道断裂,管内出现淤积。一是应查找、分析是否是路基问题。路基问题有的是原设计时,勘察依据有问题。有的是基础设计或施工不符合承载力的要求;二是查找管道管接口是否有问题。接口问题有的是施工存在或竣工后重车碾压致管道破裂或接口错位渗水、漏水,基础长期遭浸泡,再经机动车碾压致道路路面沉降引起。
2.4.2由于是路基问题造成路面下陷或管道断裂的应及时整治、修复,以保证路面雨水正常的排除。
2.4.3雨水量等因素应按当地暴雨强度公式、径流系数等因素及雨水重现期确定。有的设计人员易地搞设计,不知道工程建设所在地的暴雨强度公式,而是参照相邻城市暴雨强度公式,雨水量的计算往往相差不少。因此设计时暴雨强度公式要了解清楚、选择正确,避免雨水量出差错。“雨水管渠设计重现期,应采用1年D3年,重要干道、重要地区或短期积水即能引起较严重后果的地区,应采用3年D5年,并应与道路设计协调,经济条件较好或有特殊要求的地区宜采用规定的上线。特别重要地区可采用10年或以上” 。&&&
3、措施及建议
3.1加强市政工程规划:
3.1、1市政工程规划应保证市政雨水排水系统的完整性。特别是对城乡结合部及旧城区较低洼处,应视情优先列入近期市政工程建设规划或市政雨水工程改造计划。市政雨水工程建设应考虑工程建设的连续性,对于不能同步建设的区域应采取临时性措施。开发公司或施工单位在现场施工时碰到雨水等管道,应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以便及时处理,切不可以随便断管封堵或改道,以保证其雨水正常排除。
3.1、2城市道路绿化规划应把绿化用地留足,减少花坛式的绿化带或绿化点。乔、灌木应直接种在地里的泥土中,减少城市地面硬化面积,以便雨天部分雨水直接渗入地下,除减少城市市政雨水排水系统的负担外,还可以把部分雨水直接储存于地下土壤中以提高城市环境净化能力,改善生态环境,降低建设项目所在区域雨水径流系数,减少雨水外排流量,减轻内涝压力,有利于生态文明城市的建设和人与自然的和谐。&&
3.1、3泉州市政府利用滞洪区改造、建设的西湖公园,是非常美丽的开放性的群众
休闲、娱乐、健身、运动的好场所。是城市文明建设及人与自然和谐的典型范例,建议在城市规划建设时,对有一定规模的滞洪区(低洼地)多建水上公园,既达到调蓄洪的目的又让百姓受益,一举两的。
3.1、4对不能及时改造的旧城区,其雨水排水系统存在严重问题的低洼区域及城乡结合部,相关部门应把该雨水排水系统的改造优先考虑,市政道路边山坡地的雨水应完善截流工程,避免暴雨形成的山洪对街区的侵袭。
3.2加强配合
加强设计之间、施工之间互相配合、设计与施工间互相配合及工程施工验收工作。市政道路设计时应完善断面坡度及交叉路口斑马线位置,并经相关部门认可。满足设计深度的市政道路工程施工图可提供给给排水等其他专业设计人员作各自的专业设计,且市政道路在设计过程及施工过程中有变更时,应及时通知相关人员作设计变更或施工变更,避免工程竣工时出现雨水口落在不合适的位置上等问题。
3.3雨水口设置间距探讨:
3.3.1根据高校教材及相关资料综合,雨水口是管道排水系统汇集地表水的设施,它一般布设于街坊内,与街坊出入口、道路交叉口广场及沿街道边沟的一定间距内,以保证道路路面与街坊地面上的雨水得以迅速流入雨水管道内并被及时排除。避免路面浸流或低洼段积水〔2〕。而根据《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2011年版)4.7章节明确了“雨水口的形式数量和布置,应按汇水面积所产生的流量、雨水口的泄水能力及道路形式并对其布设的间距,雨水口井深度作出有关规定确定”〔1〕。其设置原则:道路汇水点人行横道上游、沿街单位出入口上游,靠地面径流的街坊或庭院的出入口等处。道路低洼和易积水地段应适当增设雨水口。
3.3.2雨水口的泄水能力:平蓖式雨水口约为20L/S?座,联合式雨水口约为30L/S?座,大雨时易被杂物堵塞的雨水口排水安全系数宜按0.5-0.7考虑。综合市政雨水排水工程雨水口在设计、施工、管理所存在的问题及规范、标准对雨水口作用的描述等相关设计规定,本人认为:雨水口位置及间距除按现行相关规范确定外,在中小学校周边市政道路处(未成年人集中步行、骑自行车、停车处),在公共场所(如商场、菜市场、车站)主要出入口、人流相对集中主要街道人行横道斑马线两侧等处适当增设雨水口,可根据道路纵坡按规范25~40m的雨水口间距的(中)下限确定,让路面雨水及时排除,避免雨天行人湿鞋、溅衣,为雨天学生上学、群众购物、出行提供方便。在调整雨水口间距时,应根据各排水点汇水量及雨水口泄水能力,选用合适的雨水口。道路扩建时,建议雨水口往路边科移动,避免车辆碾压及冲击井盖而发生安全问题。
3.3.3位于车行道的检查井,应采用具有足够承载力和稳定性良好的井盖与井座。除此之外,建议位于车行道的检查井采用双层井盖、井内加设防坠网。
3.3.4应注意路基施工质量,控制好路面均匀沉降值在国家相关规范之内,控制好路面(横、纵断面)标高及坡度,让雨水及时排入雨水口,并控制好排水管道坡度,满足系统排水设计要求,避免路面积水。
3.3.5施工时对进场的材料质量,特别是雨水口及检查井(井圈、井盖)荷载等级要认真把关,避免以小竹杆代替钢筋的不合格井座、井盖等产品安放在市政道路中,以确保施工质量及人身安全。
3.4落实管理
3.4.1清洁街道打扫垃圾时应避开雨水口,避免道路上的泥沙等脏物落入其中,以保持雨水口内及雨水排水管内的清洁,以利于雨水管内排水畅通。
3.4.2电力、电信等电缆井应避开道路路面低洼处及道路交叉口处,避免雨水大量涌入电缆沟。
3.4.3施工单位应加强对现场材料的管理,砂石料堆放场地应尽量避开雨水口处,否则应对易随雨水流失的有关材料采取拦护措施,雨天应遮盖。
3.4.4相关部门对市政工程应有常态管理机制,应完善市政道路及各种管道、管线管综图纸的入档工作。为日后工程维修提供方便。
3.4.5后建的市政工程在施工时应注意保护已建雨水排水等管道、管线,应搞好运送渣土材料车辆的监管,避免超载车辆压坏井盖、井座。保证行人、车辆安全。
3.4.6应根据情况定期清掏雨水井、检查井内沉泥槽的杂物及管道中的淤积,以保证雨水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行。
3.4.7市政道路上垃圾桶为市政建设后续工程,设计及施工应根据图纸及现场,避开雨水口的位置。
3.4.8各地均设置并提供以全民关注市政道路顺畅、出行安全为目的的及时抢险救灾的公共服务电话为妥。
增加城市绿地建设,让雨水直接渗入地下以及雨水口位置的合理布设,配套的雨水排水管道雨天能及时排除道路路面汇入的雨水,减少内涝,发挥市政雨水系统的作用,给雨天行人提供方便,可大大减少行车安全事故。更重要的是可改善生态环境,为社会和谐再创条件。
参考资料:
〔1〕、《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2011年版)
〔2〕、《城市给水排水》---高等学校教材
&& 作者简介
工作单位:1、原泉州市住建局总工办(2011年7月退休)
&&&&&&&&& 2、泉州市给排水协会名誉会长
&&&&&&&&& 3、泉州市建筑工程施工图审查中心
职&&&称:高级工程师
主要成果:长期从事水暖工程设计等技术工作及给排水工程施工图审查工作。先后单独或合著论文二十多篇,分别刊登在地方至国家相关刊物上。其中与纪锋合著的《给排水专业节能节水设计思路》获第七届泉州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二等奖。
访客评论(0):
用 户 名: 密码:
评论内容:
您还未登入,请先登入
Copyright (C)
福建海西给排水 版权所有主办:泉州市给排水协会&海西给排水传媒中心 技术:福建省土建学会给排水分会&福建省给排水技术信息网&华东地区给排水技术信息网电 话:58 E-mail:& QQ交流群:
经营许可证号:闽ICP备号-1&
运行时间: 0.75 秒我来说两句 ()
无相关信息
给排水热门下载
给排水热门论文
Copyright & 2004 -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城市道路支路工程雨水口施工质量规定有哪些?
&&& 城市道路支路工程雨水口施工质量规定有哪些?
(1)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歪斜;
& & (2)井圈与井墙吻合,允许偏差应为+-10mm;
& & (3)井圈与道路边线相邻的距离应相等,其允许偏差为10mm;
& & (4)雨水口支管的管口应与井墙平齐。
我来说两句 ()
Copyright & 2007 -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
E-mail: 手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单箅雨水口施工方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