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支持燃烧吗不能支持燃烧,会使澄清的什么变浊?

当前位置:
>>>下列关于二氧化碳性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是无色有毒..
下列关于二氧化碳性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是无色有毒的气体&&B.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C.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D.二氧化碳能使石蕊溶液变红色
题型:单选题难度:偏易来源:同步题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下列关于二氧化碳性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是无色有毒..”主要考查你对&&二氧化碳的性质&&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二氧化碳的性质
概述:&&& 二氧化碳是空气中常见的化合物,其分子式为CO?,由两个氧原子与一个碳原子通过共价键连接而成,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能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固态二氧化碳俗称干冰。二氧化碳被认为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来源。物理性质:常温下,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固态的二氧化碳叫做干冰。 化学性质: (1)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供给呼吸,因此当我们进入干枯的深井,深洞或久未开启的菜窖时,应先做一个灯火实验,以防止二氧化碳浓度过高而造成危险 (2)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CO2 + H2O===H2CO3,碳酸不稳定,很容易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所以红色石蕊试液又变回紫色:H2CO3===H2O + CO2↑ (3)二氧化碳和石灰水反应:Ca(OH)2 + CO2====CaCO3↓+ H2O (4)二氧化碳可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6CO2+6H2OC6H12O6+6O2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性质的比较:
干冰: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气体会变成固体,固体二氧化碳叫“干冰”。干冰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因此可作制冷剂。如果用飞机向云层中撤干冰,由于干冰升华吸热,空气中的水蒸气迅速冷凝变成水滴,就可以形成降雨。& 二氧化碳不一定能灭火:二氧化碳一般不支持燃烧,但在一定条件下,某些物质也可以在二氧化碳中燃烧,如将点燃的镁条伸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镁条能继续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Mg+CO22MgO+C,所以活泼金属着火不能用二氧化碳来灭火 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的鉴别方法: (1)澄清石灰水: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二氧化碳,无明显现象的是一氧化碳。 (2)燃着的木条:将气体分别在空气中点燃,能燃烧的是一氧化碳,不能燃烧的是二氧化碳。 (3)紫色石蕊试液:将气体分别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能使石蕊试液变红的是二氧化碳,无明显现象的是一氧化碳。 (4)还原金属氧化物:将气体分别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出现黑色粉末变红这一现象的是一氧化碳,没有明显现象的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的除杂方法: 1.CO(CO2)(括号内的物质为杂质):通常将气体通人过量的碱溶液(一般用氢氧化钠溶液而不用澄清石灰水)中,二氧化碳与碱溶液反应,从而达到除杂的目的。 2.CO2(CO)(括号内的物质为杂质):通常将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从而达到除杂的目的。不能用点燃的方法,因为CO2不支持燃烧,也不能燃烧。 二氧化碳与石灰石的应用: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出现白色沉淀,反应的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该反应及现象有以下儿方面的应用:(1)检验二氧化碳气体; (2)鉴别NaOH溶液和澄清石灰水:将CO2气体通入待测溶液中,生成白色沉淀的溶液为澄清石灰水,无明显现象的为NaOH溶液;(3)除去某些气体中的杂质:如除去CO中的CO2 气体,可将混合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 (4)解释澄清石灰水为什么要密封保存:敞口放置的澄清石灰水会吸收空气中的CO2而使澄清石灰水表面生成一层白膜或变浑浊,其成分是CaCO3; (5)用石灰砂浆砌砖抹墙不久后变白变硬:石灰砂浆的主要成分是Ca(OH)2,吸收空气中的CO2发生反应Ca(OH)2声称白色固体CaCO3固体。 (6)保存鸡蛋:将鸡蛋浸泡在澄清石灰水中,取出来后CO2与石灰水反应封闭鸡蛋壳上的小孔,可以延长鸡蛋的保存时间。二氧化碳肥料: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因而现在在温室大棚内种植蔬菜水果时,经常人为提高温室内CO2 浓度,以增加农作物产员,增大CO2浓度的方法通常有以下几种:(1)在温室内放置干冰,干冰升华增大CO2浓度。 (2)在温室内放置通过化学反应产生CO2气体的物质,如在塑料大棚顶部的容器内放置石灰石和稀盐酸。灯火实验: (1)二氧化碳本身无毒,但它不供给呼吸,当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超过常量时,也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由于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因而在低洼的地方浓度会增大。在进人久未开启的菜窖或干涸的深井前,应先点燃一支蜡烛用绳放到下面,观察蜡烛能否正常燃烧,若不能正常燃烧,应开启菜窖或深井一段时间后再检验,直到蜡烛能正常燃烧时,才能下去。
发现相似题
与“下列关于二氧化碳性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是无色有毒..”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1746471956042537951511891120220533分析:根据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A、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故选项说法错误.B、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故选项说法正确.C、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故选项说法正确.D、通常状况下,二氧化碳是一种气体,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请在这里输入关键词:
科目:初中化学
23、小明在学校实验室对蜡烛的燃烧条件以及蜡的组成成分进行实验探究:实验一:将干冷的烧杯倒罩住点燃的蜡烛,如图A.观察到的现象是:在烧杯内壁上有水珠出现,不久后蜡烛火焰熄灭;实验二:将冷的白瓷片放置在蜡烛的火焰上,如图B.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有黑色颗粒产生,冷却后触摸有滑腻感.在实验一,蜡烛火焰熄灭说明可燃物燃烧的必要条件之一是.在实验二,白瓷片上出现的黑色颗粒散发在空气中能消除室内异味,说明该物质具有性.通过实验一和实验二,可推断出蜡烛的蜡中一定含有元素.
科目:初中化学
题型:阅读理解
某同学为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他查阅资料得知:白磷着火点为40℃,红磷着火点为240℃,它们在空气中燃烧都会生成刺激呼吸道的白烟--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易溶于水,并能与水反应.他按图A、图B所示装置进行对比实验:(1)用图A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铜片上的白磷燃烧产生白烟:铜片上的红磷和水中的白磷不燃烧.再用图B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不通氧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通氧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根据上述实验得出,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通常需要接触空气(或氧气),且温度达到着火点.(2)根据燃烧的条件选择填空:用扇子扇炉火不会熄灭,而是越扇越旺,原因是AB;用扇子扇蜡烛的烛火一扇就立即熄灭,原因是C(以上均填序号).A.可快速地提供燃烧所需的氧气;B.空气流动虽带走热量,但温度未降到着火点以下;C.主要是空气流动带走热量,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3)图A与图B所示实验相比,符合环保要求的是图B.(4)为探究实验后溶液的性质,在图B烧杯中滴入几滴石蕊试液,溶液呈红色,说明五氧化二磷与水反应所得溶液呈酸性.(填“酸性”、“碱性”)【继续回答下列问题,你可以获得奖励分数,最多奖励4分,但化学总分不得超过60分】(5)我们曾做过一个实验:向盛放有一高一低两支燃着的蜡烛的烧杯中倒入二氧化碳,发现的现象是下层的蜡烛比上层的蜡烛先熄灭.但如果将玻璃杯倒扣在两支燃着的蜡烛上(如上图C),蜡烛熄灭情况将如何?请提出你的猜想,并对你的猜想进行合理解释(提示:由于实验条件不同,使用玻璃杯的形状可能不同,如细长型、粗矮型等).①上层蜡烛先熄灭,下层蜡烛后熄灭.解释: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但由于热胀冷缩,蜡烛燃烧生成的热的二氧化碳气体体积变大,密度变得比空气的小,会聚集在玻璃杯的上方,使上方的蜡烛先熄灭.②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解释: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蜡烛燃烧生成热的二氧化碳,在扩散过程中冷却后,会在玻璃杯中由下向上聚集,使下方的蜡烛先熄灭.
科目:初中化学
某校兴趣小组进行“氧气制备及其性质探究”的实验.请根据以下实验事实答题.(1)甲同学分别在右图所示的三个装置内,加入适量的二氧化锰,然后注入5%的双氧水,仔细观察、思考并记录如下:①三个装置内都迅速产生大量气体,并有白雾出现.②C试管中反应最早停止.③B装置可通过长颈漏斗添加双氧水,使反应继续.④A装置可通过调节活塞,保持反应平稳持续进行.⑤用手握住三个容器的底部,感觉微热.⑥A装置能持续、稳定地产生O2,便于控制.⑦C装置一次产生O2量有限,不便于添加双氧水.你认为甲同学的上述记录中,属于描述现象的是(填序号,下同),属于实验结论的是,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乙同学称取等质量的氯酸钾和高锰酸钾,分别进行加热制取O2(在氯酸钾中加入适量二氧化锰),结果发现当操作基本相同的情况下,氯酸钾分解产生O2体积,远远多于高锰酸钾分解产生O2的体积.乙同学猜想:氯酸钾中氧元素质量分数大于高锰酸钾中氧元素质量分数.你认为乙同学的假设是(填:对或否);其原因是.(3)丙同学用制取的两瓶氧气,分别进行木炭、蜡烛燃烧的实验,发现木炭、蜡烛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发光发热的现象有明显的不同.根据丙同学上述实验现象,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学年重庆市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探究题
(10分)燃烧是生活中常常见到的现象,氧气具有支持燃烧的性质。(提示:假设蜡烛中不含氧元素)
&&& &&&&&&
硫的燃烧&&&&&&&&&&&&&&&
蜡烛的燃烧&&&&&&&&&&&&&&&&&&&&
铁丝的燃烧
(1)上述三个实验的共同点是&&&&&&&&&&&&&&&&&
(填序号);
①都有光或火焰产生&&&&&& ②都放热&&&&&&&&&& ③生成物都为固体
④都是化合反应&&&&&&&&&& ⑤都是氧化反应&&&& ⑥生成物都是氧化物
(2)硫燃烧实验中水的作用是&&&&&&&&&&&&&&&&&&&&&&&
&;
(3)铁丝燃烧的化学反应式为&&&&&&&&&&&&&&&&&&&&&&&&

(4)从化学反应前后氧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分析,氧气在上述反应中具有氧化性的原因是&&&&&&&&&&&&&&&&&&&&&&&&&&&&&&&&&&&&

【提出问题1】 只有氧气才能支持燃烧吗?
(提示:钠是一种银白色金属。)
【设计实验一】向盛有Na的硬质玻璃管中通入纯净、干燥的CO2,当观察到澄清石灰水中刚好出现浑浊时,点燃酒精灯,同时继续缓缓通入CO2,Na剧烈燃烧,产生白烟,燃烧结束后玻璃管中有黑色颗粒和白色固体生成。
【得出结论】 二氧化碳&&&&&&&&&
(“能”或“不能”)支持燃烧。
【提出问题2】黑色颗粒和白色物质是什么?
【探究活动】探究黑色颗粒的成分
【猜想与假设】同学们猜想黑色颗粒成分可能是&&&&&&&&&&&&&&&&&

【设计并进行实验二】
实验过程,观察到黑色颗粒逐渐减少,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得出结论】实验二证明同学们的猜想是正确的。硬质玻璃管内发生反应的化&&&
学反应式为&&&&&&&&&&&&&&&&&&&&&&&
&。
&[探究活动]探究白色物质的成分
【猜想与假设】同学们对白色物质的成分做出以下猜想:Ⅰ是碳酸钠; Ⅱ是氢氧化钠。
&你认为猜想&&& (填序号)一定是错误的,理由是&&&&
&&&&&&&&&&&&&&&&&&&&&。
通过实验证明,另一猜想正确。
【得出结论】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反应式为&&&&&&&&&&&&&&&&&&&&&&&&&

科目:初中化学
题型:解答题
某校兴趣小组进行“氧气制备及其性质探究”的实验.请根据以下实验事实答题.(1)甲同学分别在右图所示的三个装置内,加入适量的二氧化锰,然后注入5%的双氧水,仔细观察、思考并记录如下:①三个装置内都迅速产生大量气体,并有白雾出现.②C试管中反应最早停止.③B装置可通过长颈漏斗添加双氧水,使反应继续.④A装置可通过调节活塞,保持反应平稳持续进行.⑤用手握住三个容器的底部,感觉微热.⑥A装置能持续、稳定地产生O2,便于控制.⑦C装置一次产生O2量有限,不便于添加双氧水.你认为甲同学的上述记录中,属于描述现象的是(填序号,下同)______,属于实验结论的是______,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2)乙同学称取等质量的氯酸钾和高锰酸钾,分别进行加热制取O2(在氯酸钾中加入适量二氧化锰),结果发现当操作基本相同的情况下,氯酸钾分解产生O2体积,远远多于高锰酸钾分解产生O2的体积.乙同学猜想:氯酸钾中氧元素质量分数大于高锰酸钾中氧元素质量分数.你认为乙同学的假设是(填:对或否)______;其原因是______.(3)丙同学用制取的两瓶氧气,分别进行木炭、蜡烛燃烧的实验,发现木炭、蜡烛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发光发热的现象有明显的不同.根据丙同学上述实验现象,你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CO2可以支持燃烧吗?什么情况下?如何判断两种物质反应能否使其中的一种物质燃烧起来?物质要满足什么样的条件才能支持燃烧?支持燃烧的物质是否一定是气体?为什么?还有其他的吗?常见的哪些物质可支持燃烧?是否所有物质都可以燃烧?有哪些是不可以燃烧的(最高价态化合物?
Gtwuv丶Tfrkz
一般说来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但是从广义上讲,把燃烧的范围扩大到:“燃烧是物体快速氧化,产生光和热的过程.而燃烧是必需三种东西并存才能发生,分别是可燃物如燃料(fuel),助燃物如氧气(oxygen)及温度要达到燃点--热量(heat),称为燃烧三要素--火三角(fire triangle)“,二氧化碳还是可以支持燃烧的.Mg+CO2=2MgO+C 中,镁是还原剂,二氧化碳是氧化剂,支持燃烧
为您推荐:
还有在高温状态下,若供氧不足,会发生CO2+C=2CO,这就是有人会煤气中毒的原因。
扫描下载二维码四年级上册科学复习题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span class="g-ico g-ico-star g-ico-star-on" style="width:%">
<span class="g-ico g-ico-star g-ico-star-on" style="width:%">
<span class="g-ico g-ico-star g-ico-star-on" style="width:%">
四年级上册科学复习题
上传于||文档简介
&&四&#8203;上&#8203;科&#8203;学&#8203;题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1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co2化学性质_百度知道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二氧化碳和澄清石灰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