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学生问题小学生规则意识的培养养小课题

09-2109-2109-2109-2109-2109-2109-2109-2109-2109-21最新范文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问题意识_课题实施方案[1]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问题意识_课题实施方案[1]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剩1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导读:《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研究》小课题研究方案,课题主持人:方佳【神农架林区九湖中心学校(国培教师)数学班】课题成员:郭先杰【荆,王玉芹【长阳县龙舟坪镇津洋口小学(国培教师)数学班】刘巡慧【沙洋县后港镇广坪小学,李琼艳【荆门市东宝区新生小学(国培教师)数学班】张盛虎【监利县容城镇三闾学校(国,吴春莉【神农架下谷名族学校(国培教师)数学班】王小伟【钟祥市胡集三中(国培教师),何淑平【荆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研究》小课题研究方案
课题主持人:方佳 【神农架林区九湖中心学校 (国培教师)数学班】 课题成员:
郭先杰【荆州区太晖小学 (国培教师)数学班】
王玉芹 【长阳县龙舟坪镇津洋口小学
(国培教师)数学班】
刘巡慧 【沙洋县后港镇广坪小学 (国培教师)数学班】 李琼艳
【荆门市东宝区新生小学 (国培教师)数学班】
张盛虎 【监利县容城镇三闾学校 (国培教师)数学班】
吴春莉 【神农架下谷名族学校 (国培教师)数学班】
王小伟 【钟祥市胡集三中 (国培教师)数学班】 何淑平 【荆门市屈家岭何集小学 (国培教师)数学班】 孙娟 【荆门市屈家岭罗汉寺小学 (国培教师)数学班】 许云金 【沙洋县杨集小学 (国培教师)数学班】
金运德 【沙洋县官镇高桥小学 (国培教师)数学班】 一、研究背景 知识经济的日益发展,世界经济的激烈竞争,迫切需要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爱因斯坦曾指出:“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科学的真正进步。”让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学会提问题,善于提问题是一种良好的学习方法,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都有益处。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学生问题意识严重缺失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冷静的反思我们的课堂教学,大部分是以老师讲授为主,教师讲概念、讲例题、讲答案,一直讲到“学生没有问题走出教室”。我们培养出来的都是“解题能手”“考试强手”,却与诺贝尔无缘。因此,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主动提问题的能力至关重要,它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基础,也是每位教师都值得探讨的课题。 二、
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一)概念界定: 问题意识主要是指学生具有自由探讨,积极思考,敢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阐述问题等自觉的心理活动。它是学生创造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数学问题意识是基于问题意识概念的基础上提出的,是一种思维的问题性心理品质。它是指教师把学生引入情境所隐含的“数学问题”中,使学生知觉到现有条件和目标实现之间需要解决的矛盾、疑难等所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焦虑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形成自己的见解。 (二)研究目标: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以问题为主线,变学生被动的学习为主动的学习。促进每个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使每个学生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改变数学课堂上学生不认真听讲,不善于思考交流、不会提问题的现状,使学生敢问、会问、善问,让数学课堂“活”起来,让学生的思维“活”起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也促进了教师素质的提高。 (三)研究内容 1、使学生树立学习信心,学会质疑。 2、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3、指导学生如何结合数学学习内容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4、解决学生提问题质量不高,问题范围过大或过小的现状,使学生不但敢问,还要善问。 三、可借鉴的理论和经验。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的是要给学生留下问题,没有问题的课不能算是成功的课。在新课程中,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是课堂教学的一种新模式。课程改革首先要解决学生的“开口”问题,要鼓励学生敢于发言,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教师要创造提问的情境,让学生意识到他们能提问、可以提问、有权提问。 国内外教育专家、学者都非常关注学生的问题意识这一问题。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要求自己和学生“每事问”,他高度评价问题的价值及意义,认为“疑是思之始,学之端”。我国著名学者陆九渊的观点则是更为精辟,他说:“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这是对问题意识作用的充分肯定。近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得更生动形象,他在一首诗里写道:“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美国教育家杜威在30年代对“探究”或“反省性思维”的研究,有助于我们理解“问题激活创造性”的心理过程。问题的结局带来“顶峰”的体验,从而激励再发现和再创造。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50年代的研究表明,难易适中且富有挑战性的问题足以激励学生向下一阶段发展。 四、 研究策略与实施步骤 (一)研究策略 1.从社会学的观点讲,学生的“问题”主要来自两个方面:认知冲突与情感价值观念的冲突。教师要善于找准触发点,在教学中,应该保护学生的好奇心与质疑精神,激发学生对问题、现象保持一种敏感与好奇心,通过批判性思维,形成自己独立的见解。 2.多给学生成功的体验。教学中,要对学生的提问或回答持正确的态度,让学生获取探究的成果,体验成功的愉悦,从而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发学生求知、探究的欲望,进一步引出另一些问题。 3.心理安全与自由是激活学生问题意识的两个基本条件,教师民主宽容的态度是实现这两个条件的前提。课堂上要营造探究问题的宽松、自由环境,尊重学生个性,鼓励大胆质疑,对学生的进步加以鼓励,给每个学生的创造性活动以支持,让课堂成为学生放飞心灵的广阔天空。 4.学生的问题意识并非天生,需要唤起和培养。为此,我们既要让学生为解决“不知”而问,更要让学生为求得“新知”而问。课堂上要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主体情感体验。一旦伴随着积极的情感体验,学习就成了学生的内在需要,成为他们自我发展的过程。 5、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研究分成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习惯养成阶段(二个月时间);第二阶段是问题意识形成阶段(二个月时间);第三阶段是自觉探究问题阶段(二个月时间)。具体做法是将分阶段的做法逐渐转变为学生自觉自动化的学习方式,成为学生的良好习惯,大力表扬敢于发表并坚持自己意见的学生,引导学生形成“主动参与、大胆质疑、乐于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发展创造思维能力,成为创新型人才。 (二)实施步骤 1、研究准备阶段(14、1) 主要工作:(1)选题、申请立项;(2)构建课题实验思路,研究目标与内容;(3)进行与课题研究方面的理论学习,为课题研究提供理论依据;(4)拟定课题实施操作方案。 2、 研究实施阶段(14、5) (1) 按照课题方案实施研究。采取边实验边反思,边学习边总结的方法,不断完善课题研究的方案。 (2) 定期开展研究活动。按照研究方案具体实施研究,注意积累、收集研究过程中的原始材料,把教学过程中的得失、体会、个案记录下来,供以后参考、交流。 3、 研究总结阶段(2014、6) (1)收集材料,健全、整理材料。 (2)撰写结题报告,以及有关论文。 (3)申请专家予以鉴定,形成实验成果、推广。 五、 预期成效及成果形式
实验研究目标全部到位,提供课题研究报告,课题优质课与课题实验有关的论文和学生材料记录,给有关专家组按既定的实验目标、方案,进行鉴定验收后加以推广。 六、研究组成员及分工
小组各成员负责按照方案研究自己所带班级的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七、经费预算情况 每个教师自己申请所任教的学校保证充足的研究经费,经费从学校公用经费中筹集,拟定总额400元的研究经费,其中资料费200元,打印费200元。
包含总结汇报、考试资料、旅游景点、专业文献、党团工作、工作范文、教学教材、人文社科、应用文书、经管营销、外语学习以及《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研究》小课题研究方案等内容。
相关内容搜索培养学生主动提问题的能力至关重要,它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基础,也是每位教师都值得探讨的课题。 二、概念界定
问题意识主要是指学生具有自由探讨,积极思考,敢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阐述问题等自觉的心理活动。它是学生创造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数学问题意识是基于问题意识概念的基础上提出的,是一种思维的问题性心理品质。它是指教师把学生引入情境所隐含的“数学问题”中,使学生知觉到现有条件和目标实现之间需要解决的矛盾、疑难等所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焦虑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形成自己的见解。 三、理论依据
创新教育理论。“问题”是教与学的中介,一个好问题,就是好的学习内容和好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起点。一切创新都始于问题的发现,而发现问题又源于强烈的问题意识。所以,没有问题意识,创新精神及创新活动将成为无本之木。
现代认知结构理论。现代认知结构理论认为,学习不是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而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该过程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实现的。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尝试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让学生改变学习方式,善于在尝试、探究、合作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主体教育理论。主体意识是作为认识和实践活动主体的人对于自 6 身的主体地位、主体能力、主体价值的一种自觉意识,是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的观念表现。课堂教学更应强调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让他们积极思考,自觉实践,主动发问,生动活泼地发展。能否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反映着个体在思维活跃性、深刻性、独立性和创新性方面的差异。 四、研究的过程
一年多的时间里,我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课题申报立项。
积极向区教研室申报本课题,经教研室推荐于2013年9月获兰州市教科所批准立项,正式成为区市级科研个人小课题。
(二)加强理论学习,转变观念提升素养。
第一次进行这样的课题研究,毫无经验可借鉴,也没有这方面的专家具体指导。课题立项后,随感课题研究很有价值同时内心也很焦虑,对课题研究工作真不知从何入手,相关理论知识也是知之甚少。对此,我积极行动,一是向学校教科室主任虚心求教,就如何开展“问题意识”课题研究进行了详细咨询。二是奔走于各大书店间直接学习于书本,先后购买了:《优质提问教学法》、《问题意识与数学思考》、《小学数学学习心理研究》、《教师这样做研究》等相关书籍。又借阅阅了《小学数学教育》、《小学数学教师》、小学教学参考》、《小学教学设计》等报刊杂志。通过对这些理论资料的学习活动,理论素养明显提高,对“问题意识”与“有效的课堂教学”等概念的界定更加清晰,这些先进的教育理论支撑起我的课题研究,在课堂教学中改变学 7 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三)问卷调查。 结合课题研究计划。为课题研究的具体实施作好充分准备,做好课堂研究方案预设,力争使我的研究工作规范化,科学化;为全面了解我校学生数学课堂问题意识的现状及原因,经过反复斟酌特制定了针对教师、学生和家长的“三维”调查表,在校内全面铺开,对三类人员分别进行了问卷调查。在本次调查的基础上,我们据实写出了《××小学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现状及原因――调查分析报告》。
(四)明确活动指向,立足课堂。
立足课堂是本课题研究的重要策略之一。每一学期,我都要给自己定的课题上三堂实验课,向全校数学组开放。我认真抓好备课、上课、说课、评课各个环节,力求使课题研究的宗旨在课堂上充得到分体现。我力求改进教学评价,围绕培养学生问题意识这一主旨,将教学态度、媒体使用、过程推进、方法点拨、教学素养、即时效果等列入评价内容,让听课教师填写相应的课堂教学评议表,在肯定成功做法的同时,提出相应建议。课后集中整理大家的反馈意见,据此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不断提高课题研究的实施水平和实践能力。我力求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和强化师生共同的问题意识,形成学生质疑问难的品质与习惯,使师生都具有发现问题的眼光和思考问题的头脑,所以,我要求每节课、每次研讨活动,都要明确问题意识培养的目标,将问题意识的培养贯穿于日常教学活动的始终,成为自己的行为自觉。
(五)总结、反思,积聚研究成果
研究的现实土壤是实践,研究的阳光便是教师的理性反思。对于教师来说,理性反思就是自觉地以自己的教学实践为对象,全面、深入地进行冷静的思考和分析,以达到提高业务素质、改进教学实践的目的。简单地说,教学反思就是通过研究自己的教达到改进自己的教,教中学、学中教,边教边学、边学边教。反思教育教学实践不仅要求教师从教育教学技术上思考、质疑或评价自己教育教学的有效性,而且还要求教师运用反思的结果矫正自己不良的教育教学行为,并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加以运用。因此,我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自觉进行反思,主动撰写课题研究随笔。 五、研究成果
(一)学生“数学问题意识”形成的心理剖析 2013年7月初,经过反复斟酌和请教制定了针对教师、学生和家长的“三维”调查表,在校内全面铺开,对三类人员分别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调查呈现现状如下: 1.教师 经过近几年课程改革的洗礼,新课程理念已在我校数学教师脑海中扎下根,课堂教学中教师以在潜移默化地进行着各自教学方法的创新与探索,也具备了在课堂上培养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初步意识。但缺少理论学习和具体的实践经验。 2.家长 我校属于城乡结合部学校,学生有近一半来自外来务工人员,有21.5%的学生是少数民族学生。这些学生的家长一般都很忙,无暇顾 9 及孩子,更不用说在家辅导孩子了,但他们对孩子的希望值却都很高。家长素质良莠不齐,在家对孩子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的观念上已就大相径庭。有近一半的学生家长不具备培养孩子提数学问题意识的理念,且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大,越到高年级,家长的辅导能力、耐心程度都在逐减。还有部分家长平时和孩子疏于交流,对其学习状况不管不问,只看重学生考试成绩。虽然这部分家长所占比例只有4%左右,但其负面影响较大。 3.学生
学生就整体来看,情况不容乐观。首先是对数学这门学科很感兴趣的同学不多,只有48%。当然潜力还是很大的,有48%的是较有兴趣,有很大的竞争市场。其次是同学们的数学问题意识明显不强,“你在数学课堂中经常提问吗”,78%的同学是偶尔。“你是否在每堂课上经常提出疑问”,仅有8%的同学选择经常,92%的同学分别是,有时有或无。第三半数以上的同学对提出数学问题的自信心显然不足,“针对给出的数学信息让你提问,你感兴趣吗”,选择不感兴趣的8%,一般的42%,两项合计人数占一半。“你在课堂上不敢提问的原因是”,48%的同学是怕提错,32%和20%的学生是胆小和怕提的问题简单而被同学嘲笑。第四半数以上同学的认真倾听意识与合作意识不强,“你是否能积极思考别人提出的问题”,10%的学生选择的是不能,44%的学生只是偶尔。有的学生连别人提的是什么问题都不清楚,何谓积极思考;有的则是合作意识在作怪。第五是我们数学教师的一些教学习惯值得反思。“数学课上,教师给你发言的机会”,24%的学 1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学生估算意识的培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