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性格内向怎么开朗,一和男生说话就脸红,现在上了大学,想变得开朗,刚上大学的一段时间还开朗了一点,能说点话了

大学女生应该怎样变得开朗,本人比较内向话不多。想在大学变得活泼些。请问该怎么做呢?_百度知道为什么我们要上大学?
有关大学,有关毕业
来源:蓝心网    作者:  
供稿:沈梦圆
1.以前我不住校,高三每天6点半骑自行车上学,23点放学骑回家,一天17个小时。放学后还不想回家,大半夜闲逛。
现在我必须住校,每年初春新秋坐火车上学,仲夏大寒卧铺回家,算一算,300天。
于是,我知道什么叫想家。&
2.大学前我和同桌上课拉过手,掐过腿。现在我的旁边每节课是不同的面孔,打了招呼,下课却忘记了这张脸。
于是,我听懂了《同桌的你》。&
3.父母送我去大学报到,临走的时候,我妈来和我告别,我问我爸呢,我妈说“你爸怕你哭,就没来。”
大二暑假我回家,我妈无意中说“其实你爸当时就在马路对面。你转身进学校,你爸就哭了。”
于是,我懂了,在成长面前,爸爸也是脆弱的。&
4.大学报到,我父母陪同,铺床、买用品。我有个室友,自己在那边铺床。后来我才知道他是自己来报到的,我很佩服他,也很佩服他父母这么放得开孩子,自愧不如。&
有一次吃饭,我和这个室友说,我很佩服你自己来学校。他说:“你羡慕我独立,我羡慕你身边很温暖。”
然后,我懂得,当我看别人的时候,别人也在看我,为何我要忽略自己?&
5.大学生活的第一个晚上,我一个室友从箱子里拿出一张卫生巾,炫耀这是他第一次到他女友家过夜偷出来的纪念,脸上还荡漾着幸福的笑容。谁知过了2个礼拜,分了。
大一结束的时候换寝室,暖瓶撒了一桌子水。用光了纸巾,那同学从抽屉拿出那张卫生巾……吸水效果很好。
于是,我懂了,该放下的就放下,有些所谓的纪念,也就那么一点用处。&
6.刚上大一时候,一个室友在卫生巾室友怂恿下果断踹了在外地的现任女友,坐了2个小时地铁去松江向另一女生表白,无奈惨痛被拒。大学过半,至今仍孤身一人。
于是,我懂了,在没有确定下家之前,不要放了上家。&
7.大一的时候有一次拉肚子,给妈妈打电话不停地诉苦。
大二时我一个室友打球咬掉了一块舌头,缝上了,有一段时间不能说话。后来我问他你妈知道么,他说没告诉,怕她担心。
于是,我懂了,我的痛苦会被距离放大,千里之外,妈妈比我更痛苦。
8.大一下学期的时候给妈妈打电话,有段时间她没说几句就放了电话,她说她在打麻将。
寒假回家的时候我爸告诉我,其实妈妈那段时间正在住院。半个月里,每次接我电话之前,她就叫病房里的人不要说话,也不敢和我聊很长时间,怕露馅。
于是,我懂得,有时候,隐瞒也是一种爱。
9.大学之前,自己只管学习,脏衣服一扔有人洗,饿了张嘴有饭吃。那时候我还嫌衣服少,饭不好吃。
上了大学,看着床底下塞得一坨坨的脏衣服,捶了捶腰只能继续一件一件地洗。盯着食堂的饭菜,叹了叹气,只能硬着头皮往下咽。
于是,懂了,以为平平常常的东西,等自己完全承担了,就觉得不那么容易了。
10.高中时候上课偷摸看个《青年文摘》、《当代歌坛》,惬意得不得了。一边看着小说,一边提防着老师,看得也不亦乐乎。
上了大学,有次偶然经过报亭,买了本《青年文摘》,给了老板三块,老板说三块五。我问什么时候涨了的,老板说涨了有一年多了。我才发现,大学之后,再没买过《青年文摘》。
于是,我懂得,是不是有些老友和快乐我们慢慢忘记了?
11.学校开学很早,基本过年之后过不了十五就要上学。
今年正月十五,和奶奶视频。
我说:奶奶,你看你大孙子都长这么多胡子了。
我不知奶奶听见没有,她就在那边笑,我在这边却哭了。
于是,我懂得,时间和距离向前延伸,最终会失去些什么,所以要珍惜。
12.刚上大学的时候,我觉得自己是个异类:
晚上在走廊上校内,路人甲乙经过,大声说校内真无聊,然后我就赶紧把本合上了;&
我在自习室吃茶叶蛋,路人甲乙讨论,茶叶蛋真垃圾,又没营养还有毒,我把半个蛋收到塑料袋里了;
我用电脑上QQ,路人甲乙又讨论,QQ真山寨,我习惯MSN,我脸红地把QQ关了,说实话MSN咋用我都不知道;&
我拿着4级单词背得劲劲的,路人甲乙在旁边议论我觉得GRE和TOFUL高分还是有规律的,我无颜地收起了英语书;。
这个世界太多路人了,所以我更习惯走胡同,因为人少;但是胡同越走越窄,往往还是死胡同,所以只能靠边走马路,把中间让给浩浩荡荡的路人;但是在路边经常掉进下水道里,或者侥幸逃过井盖却不留神撞在了树上。
后来,看看自己,虽然没有什么大鸣大放,但我的大学生活同样让“路人”们羡慕。
于是,我懂了,好好走自己的路,一个劲地看别人,弄不好就摔了,还是仔细认真地看着自己的路吧。
13.以前为了赖一会床,想出各种理由请假,拉肚子、鼻子出血、感冒……但请假条落款都是我本人的名字。
上了大学之后不用理由,想睡就睡,点名让别人顶替喊一声,弄到最后,把自己的名字都弄丢了。&
于是,明白了,担当啊,越来越不敢。
14.高中的时候熬不住了就想再坚持一下,到时候考个大学上上就得了!
大学了,看着自己的专业,看看以前的同学出国的出国,奖学金的奖学金,然后开始骂自己,当初怎么不再多坚持一下。
于是,懂得了,人的确有无限的潜力,如果以现状看从前的话。
15.上大学前生活在父母的臂膀下,看病可以走关系找好医生,上学可以走后门进好班,去哪里父母和朋友打个招呼就能得到照顾。
大学后父母罩不到我,去哪里不仅要排队,还要被强行插队。
于是,就懂了,常常自以为是,看不起父母,其实自己什么都不是。
16.以前学习,一学期一本书,然后还要好好保管,高考前还要重新看。书里的内容多年后翻看,还会有回忆。
大学之后,一学期一本书,用过之后就卖掉,想想自己学过的书是什么样封面,没有什么印象。准备考研重新看的时候,感觉怎么都是新书。
于是,就懂得了,有时候,重复让人踏实,新鲜反而让人无感。
17.硬着头皮进大学学经济,虽然在别人看来我这个学校的经济有多么多么牛,其实冷暖自知。刚上大学的时候我想出国,成绩不行想转专业,转专业未果准备考公务员,公务员竞争越来越激烈越来越黑于是准备CPA。
开始我想环游世界,后来想赚大钱,后来想有稳定的工作,再后来希望顺利找到好工作。我的梦想越来越萎缩,却被认为越来越实际,务实。
于是,我懂了,在现实和梦想之间,我们都是从梦想趋向于现实的以至于越来越偏离,等现实满足了,再看梦想,已经远的看不到了。
18.大学之前,谈恋爱要偷偷摸摸的,遮遮掩掩,不能见光。
大学之后,单身的要偷偷摸摸,遮遮掩掩,不能见光。
于是,我懂了,有时候,合理不合理只是一线之隔。
19.高中的时候给老师起外号,私下里同学都这么叫。
大学了,想给老师起外号,却发现根本不知道老师大号。
于是,懂了,有些幼稚的游戏,已经玩不下去了。
20.刚上初中那年,twins出道,青春可爱,不少同学是她们的粉丝。
高三那年,阿娇艳照门,偷偷摸摸搜集各种艳照互相传阅,纯洁不再,难以相信。
大二这年,阿sa宣布离婚,镜头前流泪,不舍婚姻。
于是,懂了,在成长的,不只我一个人。
21.初二的时候,张国荣从高楼跳下。
冬天,梅艳芳也离去。
大一下学期某节英语课,用手机上网,知道了从小听到大的《新闻联播》再不会有罗京的声音。
于是,懂得了,长大了,不知道有多少人要离我们而去。
22.高中的时候能跑能跳都得憋着,能说会唱都得忍着,高考只考语数外史地政理化生。大家都是同一笼包子,看上去一样。
大学里,玩的就是素质,有特长就能独当一面。虽然近来的时候都是包子,但就看哪个包子褶儿多,哪个包子长得像汉堡,拼个性。
于是,懂了,就算自己哪哪都短,关键时刻还是得有一特长。&
23.高中的时候只能穿校服,走到哪年龄大的就叫我小弟,年龄小的就叫我哥哥。
大学没校服,地铁上半老徐娘都管我叫大哥,初中生还喊我叔叔,还得硬着头皮答应。
于是,懂了,实质上,我们早就不是孩子了。
24.高中时候看只看本地天气预报。
大学了看两个天气预报,除了所在的城市,总也不忘看看家里的天气。
于是,懂得了,走得再远,还是挂念那个不怎么繁华的家乡。
大学就是学会面对爸妈一点点老了,我们长大了,以为是somebody的自己变成了nobody也可以接受了。
大一,时间好多,多到不知道怎么安排;
大二,烦恼好多,多到不知道怎么处理;
大三,事情好多,多到不知道怎么应付;
大四,纠结好多,多到不知道怎么放下。
转眼间,大学毕业,参加工作。
回首,发现回忆很多;
再回首,发现失落更多。
有关大学,有关毕业
来源:蓝心网    作者:  
供稿:沈梦圆
1.以前我不住校,高三每天6点半骑自行车上学,23点放学骑回家,一天17个小时。放学后还不想回家,大半夜闲逛。
现在我必须住校,每年初春新秋坐火车上学,仲夏大寒卧铺回家,算一算,300天。
于是,我知道什么叫想家。&
2.大学前我和同桌上课拉过手,掐过腿。现在我的旁边每节课是不同的面孔,打了招呼,下课却忘记了这张脸。
于是,我听懂了《同桌的你》。&
3.父母送我去大学报到,临走的时候,我妈来和我告别,我问我爸呢,我妈说“你爸怕你哭,就没来。”
大二暑假我回家,我妈无意中说“其实你爸当时就在马路对面。你转身进学校,你爸就哭了。”
于是,我懂了,在成长面前,爸爸也是脆弱的。&
4.大学报到,我父母陪同,铺床、买用品。我有个室友,自己在那边铺床。后来我才知道他是自己来报到的,我很佩服他,也很佩服他父母这么放得开孩子,自愧不如。&
有一次吃饭,我和这个室友说,我很佩服你自己来学校。他说:“你羡慕我独立,我羡慕你身边很温暖。”
然后,我懂得,当我看别人的时候,别人也在看我,为何我要忽略自己?&
5.大学生活的第一个晚上,我一个室友从箱子里拿出一张卫生巾,炫耀这是他第一次到他女友家过夜偷出来的纪念,脸上还荡漾着幸福的笑容。谁知过了2个礼拜,分了。
大一结束的时候换寝室,暖瓶撒了一桌子水。用光了纸巾,那同学从抽屉拿出那张卫生巾……吸水效果很好。
于是,我懂了,该放下的就放下,有些所谓的纪念,也就那么一点用处。&
6.刚上大一时候,一个室友在卫生巾室友怂恿下果断踹了在外地的现任女友,坐了2个小时地铁去松江向另一女生表白,无奈惨痛被拒。大学过半,至今仍孤身一人。
于是,我懂了,在没有确定下家之前,不要放了上家。&
7.大一的时候有一次拉肚子,给妈妈打电话不停地诉苦。
大二时我一个室友打球咬掉了一块舌头,缝上了,有一段时间不能说话。后来我问他你妈知道么,他说没告诉,怕她担心。
于是,我懂了,我的痛苦会被距离放大,千里之外,妈妈比我更痛苦。
8.大一下学期的时候给妈妈打电话,有段时间她没说几句就放了电话,她说她在打麻将。
寒假回家的时候我爸告诉我,其实妈妈那段时间正在住院。半个月里,每次接我电话之前,她就叫病房里的人不要说话,也不敢和我聊很长时间,怕露馅。
于是,我懂得,有时候,隐瞒也是一种爱。
9.大学之前,自己只管学习,脏衣服一扔有人洗,饿了张嘴有饭吃。那时候我还嫌衣服少,饭不好吃。
上了大学,看着床底下塞得一坨坨的脏衣服,捶了捶腰只能继续一件一件地洗。盯着食堂的饭菜,叹了叹气,只能硬着头皮往下咽。
于是,懂了,以为平平常常的东西,等自己完全承担了,就觉得不那么容易了。
10.高中时候上课偷摸看个《青年文摘》、《当代歌坛》,惬意得不得了。一边看着小说,一边提防着老师,看得也不亦乐乎。
上了大学,有次偶然经过报亭,买了本《青年文摘》,给了老板三块,老板说三块五。我问什么时候涨了的,老板说涨了有一年多了。我才发现,大学之后,再没买过《青年文摘》。
于是,我懂得,是不是有些老友和快乐我们慢慢忘记了?
11.学校开学很早,基本过年之后过不了十五就要上学。
今年正月十五,和奶奶视频。
我说:奶奶,你看你大孙子都长这么多胡子了。
我不知奶奶听见没有,她就在那边笑,我在这边却哭了。
于是,我懂得,时间和距离向前延伸,最终会失去些什么,所以要珍惜。
12.刚上大学的时候,我觉得自己是个异类:
晚上在走廊上校内,路人甲乙经过,大声说校内真无聊,然后我就赶紧把本合上了;&
我在自习室吃茶叶蛋,路人甲乙讨论,茶叶蛋真垃圾,又没营养还有毒,我把半个蛋收到塑料袋里了;
我用电脑上QQ,路人甲乙又讨论,QQ真山寨,我习惯MSN,我脸红地把QQ关了,说实话MSN咋用我都不知道;&
我拿着4级单词背得劲劲的,路人甲乙在旁边议论我觉得GRE和TOFUL高分还是有规律的,我无颜地收起了英语书;。
这个世界太多路人了,所以我更习惯走胡同,因为人少;但是胡同越走越窄,往往还是死胡同,所以只能靠边走马路,把中间让给浩浩荡荡的路人;但是在路边经常掉进下水道里,或者侥幸逃过井盖却不留神撞在了树上。
后来,看看自己,虽然没有什么大鸣大放,但我的大学生活同样让“路人”们羡慕。
于是,我懂了,好好走自己的路,一个劲地看别人,弄不好就摔了,还是仔细认真地看着自己的路吧。
13.以前为了赖一会床,想出各种理由请假,拉肚子、鼻子出血、感冒……但请假条落款都是我本人的名字。
上了大学之后不用理由,想睡就睡,点名让别人顶替喊一声,弄到最后,把自己的名字都弄丢了。&
于是,明白了,担当啊,越来越不敢。
14.高中的时候熬不住了就想再坚持一下,到时候考个大学上上就得了!
大学了,看着自己的专业,看看以前的同学出国的出国,奖学金的奖学金,然后开始骂自己,当初怎么不再多坚持一下。
于是,懂得了,人的确有无限的潜力,如果以现状看从前的话。
15.上大学前生活在父母的臂膀下,看病可以走关系找好医生,上学可以走后门进好班,去哪里父母和朋友打个招呼就能得到照顾。
大学后父母罩不到我,去哪里不仅要排队,还要被强行插队。
于是,就懂了,常常自以为是,看不起父母,其实自己什么都不是。
16.以前学习,一学期一本书,然后还要好好保管,高考前还要重新看。书里的内容多年后翻看,还会有回忆。
大学之后,一学期一本书,用过之后就卖掉,想想自己学过的书是什么样封面,没有什么印象。准备考研重新看的时候,感觉怎么都是新书。
于是,就懂得了,有时候,重复让人踏实,新鲜反而让人无感。
17.硬着头皮进大学学经济,虽然在别人看来我这个学校的经济有多么多么牛,其实冷暖自知。刚上大学的时候我想出国,成绩不行想转专业,转专业未果准备考公务员,公务员竞争越来越激烈越来越黑于是准备CPA。
开始我想环游世界,后来想赚大钱,后来想有稳定的工作,再后来希望顺利找到好工作。我的梦想越来越萎缩,却被认为越来越实际,务实。
于是,我懂了,在现实和梦想之间,我们都是从梦想趋向于现实的以至于越来越偏离,等现实满足了,再看梦想,已经远的看不到了。
18.大学之前,谈恋爱要偷偷摸摸的,遮遮掩掩,不能见光。
大学之后,单身的要偷偷摸摸,遮遮掩掩,不能见光。
于是,我懂了,有时候,合理不合理只是一线之隔。
19.高中的时候给老师起外号,私下里同学都这么叫。
大学了,想给老师起外号,却发现根本不知道老师大号。
于是,懂了,有些幼稚的游戏,已经玩不下去了。
20.刚上初中那年,twins出道,青春可爱,不少同学是她们的粉丝。
高三那年,阿娇艳照门,偷偷摸摸搜集各种艳照互相传阅,纯洁不再,难以相信。
大二这年,阿sa宣布离婚,镜头前流泪,不舍婚姻。
于是,懂了,在成长的,不只我一个人。
21.初二的时候,张国荣从高楼跳下。
冬天,梅艳芳也离去。
大一下学期某节英语课,用手机上网,知道了从小听到大的《新闻联播》再不会有罗京的声音。
于是,懂得了,长大了,不知道有多少人要离我们而去。
22.高中的时候能跑能跳都得憋着,能说会唱都得忍着,高考只考语数外史地政理化生。大家都是同一笼包子,看上去一样。
大学里,玩的就是素质,有特长就能独当一面。虽然近来的时候都是包子,但就看哪个包子褶儿多,哪个包子长得像汉堡,拼个性。
于是,懂了,就算自己哪哪都短,关键时刻还是得有一特长。&
23.高中的时候只能穿校服,走到哪年龄大的就叫我小弟,年龄小的就叫我哥哥。
大学没校服,地铁上半老徐娘都管我叫大哥,初中生还喊我叔叔,还得硬着头皮答应。
于是,懂了,实质上,我们早就不是孩子了。
24.高中时候看只看本地天气预报。
大学了看两个天气预报,除了所在的城市,总也不忘看看家里的天气。
于是,懂得了,走得再远,还是挂念那个不怎么繁华的家乡。
大学就是学会面对爸妈一点点老了,我们长大了,以为是somebody的自己变成了nobody也可以接受了。
大一,时间好多,多到不知道怎么安排;
大二,烦恼好多,多到不知道怎么处理;
大三,事情好多,多到不知道怎么应付;
大四,纠结好多,多到不知道怎么放下。
转眼间,大学毕业,参加工作。
回首,发现回忆很多;
再回首,发现失落更多。
有关大学,有关毕业
来源:蓝心网    作者:  
供稿:沈梦圆
1.以前我不住校,高三每天6点半骑自行车上学,23点放学骑回家,一天17个小时。放学后还不想回家,大半夜闲逛。
现在我必须住校,每年初春新秋坐火车上学,仲夏大寒卧铺回家,算一算,300天。
于是,我知道什么叫想家。&
2.大学前我和同桌上课拉过手,掐过腿。现在我的旁边每节课是不同的面孔,打了招呼,下课却忘记了这张脸。
于是,我听懂了《同桌的你》。&
3.父母送我去大学报到,临走的时候,我妈来和我告别,我问我爸呢,我妈说“你爸怕你哭,就没来。”
大二暑假我回家,我妈无意中说“其实你爸当时就在马路对面。你转身进学校,你爸就哭了。”
于是,我懂了,在成长面前,爸爸也是脆弱的。&
4.大学报到,我父母陪同,铺床、买用品。我有个室友,自己在那边铺床。后来我才知道他是自己来报到的,我很佩服他,也很佩服他父母这么放得开孩子,自愧不如。&
有一次吃饭,我和这个室友说,我很佩服你自己来学校。他说:“你羡慕我独立,我羡慕你身边很温暖。”
然后,我懂得,当我看别人的时候,别人也在看我,为何我要忽略自己?&
5.大学生活的第一个晚上,我一个室友从箱子里拿出一张卫生巾,炫耀这是他第一次到他女友家过夜偷出来的纪念,脸上还荡漾着幸福的笑容。谁知过了2个礼拜,分了。
大一结束的时候换寝室,暖瓶撒了一桌子水。用光了纸巾,那同学从抽屉拿出那张卫生巾……吸水效果很好。
于是,我懂了,该放下的就放下,有些所谓的纪念,也就那么一点用处。&
6.刚上大一时候,一个室友在卫生巾室友怂恿下果断踹了在外地的现任女友,坐了2个小时地铁去松江向另一女生表白,无奈惨痛被拒。大学过半,至今仍孤身一人。
于是,我懂了,在没有确定下家之前,不要放了上家。&
7.大一的时候有一次拉肚子,给妈妈打电话不停地诉苦。
大二时我一个室友打球咬掉了一块舌头,缝上了,有一段时间不能说话。后来我问他你妈知道么,他说没告诉,怕她担心。
于是,我懂了,我的痛苦会被距离放大,千里之外,妈妈比我更痛苦。
8.大一下学期的时候给妈妈打电话,有段时间她没说几句就放了电话,她说她在打麻将。
寒假回家的时候我爸告诉我,其实妈妈那段时间正在住院。半个月里,每次接我电话之前,她就叫病房里的人不要说话,也不敢和我聊很长时间,怕露馅。
于是,我懂得,有时候,隐瞒也是一种爱。
9.大学之前,自己只管学习,脏衣服一扔有人洗,饿了张嘴有饭吃。那时候我还嫌衣服少,饭不好吃。
上了大学,看着床底下塞得一坨坨的脏衣服,捶了捶腰只能继续一件一件地洗。盯着食堂的饭菜,叹了叹气,只能硬着头皮往下咽。
于是,懂了,以为平平常常的东西,等自己完全承担了,就觉得不那么容易了。
10.高中时候上课偷摸看个《青年文摘》、《当代歌坛》,惬意得不得了。一边看着小说,一边提防着老师,看得也不亦乐乎。
上了大学,有次偶然经过报亭,买了本《青年文摘》,给了老板三块,老板说三块五。我问什么时候涨了的,老板说涨了有一年多了。我才发现,大学之后,再没买过《青年文摘》。
于是,我懂得,是不是有些老友和快乐我们慢慢忘记了?
11.学校开学很早,基本过年之后过不了十五就要上学。
今年正月十五,和奶奶视频。
我说:奶奶,你看你大孙子都长这么多胡子了。
我不知奶奶听见没有,她就在那边笑,我在这边却哭了。
于是,我懂得,时间和距离向前延伸,最终会失去些什么,所以要珍惜。
12.刚上大学的时候,我觉得自己是个异类:
晚上在走廊上校内,路人甲乙经过,大声说校内真无聊,然后我就赶紧把本合上了;&
我在自习室吃茶叶蛋,路人甲乙讨论,茶叶蛋真垃圾,又没营养还有毒,我把半个蛋收到塑料袋里了;
我用电脑上QQ,路人甲乙又讨论,QQ真山寨,我习惯MSN,我脸红地把QQ关了,说实话MSN咋用我都不知道;&
我拿着4级单词背得劲劲的,路人甲乙在旁边议论我觉得GRE和TOFUL高分还是有规律的,我无颜地收起了英语书;。
这个世界太多路人了,所以我更习惯走胡同,因为人少;但是胡同越走越窄,往往还是死胡同,所以只能靠边走马路,把中间让给浩浩荡荡的路人;但是在路边经常掉进下水道里,或者侥幸逃过井盖却不留神撞在了树上。
后来,看看自己,虽然没有什么大鸣大放,但我的大学生活同样让“路人”们羡慕。
于是,我懂了,好好走自己的路,一个劲地看别人,弄不好就摔了,还是仔细认真地看着自己的路吧。
13.以前为了赖一会床,想出各种理由请假,拉肚子、鼻子出血、感冒……但请假条落款都是我本人的名字。
上了大学之后不用理由,想睡就睡,点名让别人顶替喊一声,弄到最后,把自己的名字都弄丢了。&
于是,明白了,担当啊,越来越不敢。
14.高中的时候熬不住了就想再坚持一下,到时候考个大学上上就得了!
大学了,看着自己的专业,看看以前的同学出国的出国,奖学金的奖学金,然后开始骂自己,当初怎么不再多坚持一下。
于是,懂得了,人的确有无限的潜力,如果以现状看从前的话。
15.上大学前生活在父母的臂膀下,看病可以走关系找好医生,上学可以走后门进好班,去哪里父母和朋友打个招呼就能得到照顾。
大学后父母罩不到我,去哪里不仅要排队,还要被强行插队。
于是,就懂了,常常自以为是,看不起父母,其实自己什么都不是。
16.以前学习,一学期一本书,然后还要好好保管,高考前还要重新看。书里的内容多年后翻看,还会有回忆。
大学之后,一学期一本书,用过之后就卖掉,想想自己学过的书是什么样封面,没有什么印象。准备考研重新看的时候,感觉怎么都是新书。
于是,就懂得了,有时候,重复让人踏实,新鲜反而让人无感。
17.硬着头皮进大学学经济,虽然在别人看来我这个学校的经济有多么多么牛,其实冷暖自知。刚上大学的时候我想出国,成绩不行想转专业,转专业未果准备考公务员,公务员竞争越来越激烈越来越黑于是准备CPA。
开始我想环游世界,后来想赚大钱,后来想有稳定的工作,再后来希望顺利找到好工作。我的梦想越来越萎缩,却被认为越来越实际,务实。
于是,我懂了,在现实和梦想之间,我们都是从梦想趋向于现实的以至于越来越偏离,等现实满足了,再看梦想,已经远的看不到了。
18.大学之前,谈恋爱要偷偷摸摸的,遮遮掩掩,不能见光。
大学之后,单身的要偷偷摸摸,遮遮掩掩,不能见光。
于是,我懂了,有时候,合理不合理只是一线之隔。
19.高中的时候给老师起外号,私下里同学都这么叫。
大学了,想给老师起外号,却发现根本不知道老师大号。
于是,懂了,有些幼稚的游戏,已经玩不下去了。
20.刚上初中那年,twins出道,青春可爱,不少同学是她们的粉丝。
高三那年,阿娇艳照门,偷偷摸摸搜集各种艳照互相传阅,纯洁不再,难以相信。
大二这年,阿sa宣布离婚,镜头前流泪,不舍婚姻。
于是,懂了,在成长的,不只我一个人。
21.初二的时候,张国荣从高楼跳下。
冬天,梅艳芳也离去。
大一下学期某节英语课,用手机上网,知道了从小听到大的《新闻联播》再不会有罗京的声音。
于是,懂得了,长大了,不知道有多少人要离我们而去。
22.高中的时候能跑能跳都得憋着,能说会唱都得忍着,高考只考语数外史地政理化生。大家都是同一笼包子,看上去一样。
大学里,玩的就是素质,有特长就能独当一面。虽然近来的时候都是包子,但就看哪个包子褶儿多,哪个包子长得像汉堡,拼个性。
于是,懂了,就算自己哪哪都短,关键时刻还是得有一特长。&
23.高中的时候只能穿校服,走到哪年龄大的就叫我小弟,年龄小的就叫我哥哥。
大学没校服,地铁上半老徐娘都管我叫大哥,初中生还喊我叔叔,还得硬着头皮答应。
于是,懂了,实质上,我们早就不是孩子了。
24.高中时候看只看本地天气预报。
大学了看两个天气预报,除了所在的城市,总也不忘看看家里的天气。
于是,懂得了,走得再远,还是挂念那个不怎么繁华的家乡。
大学就是学会面对爸妈一点点老了,我们长大了,以为是somebody的自己变成了nobody也可以接受了。
大一,时间好多,多到不知道怎么安排;
大二,烦恼好多,多到不知道怎么处理;
大三,事情好多,多到不知道怎么应付;
大四,纠结好多,多到不知道怎么放下。
转眼间,大学毕业,参加工作。
回首,发现回忆很多;
再回首,发现失落更多。
有关大学,有关毕业
来源:蓝心网    作者:  
供稿:沈梦圆
1.以前我不住校,高三每天6点半骑自行车上学,23点放学骑回家,一天17个小时。放学后还不想回家,大半夜闲逛。
现在我必须住校,每年初春新秋坐火车上学,仲夏大寒卧铺回家,算一算,300天。
于是,我知道什么叫想家。&
2.大学前我和同桌上课拉过手,掐过腿。现在我的旁边每节课是不同的面孔,打了招呼,下课却忘记了这张脸。
于是,我听懂了《同桌的你》。&
3.父母送我去大学报到,临走的时候,我妈来和我告别,我问我爸呢,我妈说“你爸怕你哭,就没来。”
大二暑假我回家,我妈无意中说“其实你爸当时就在马路对面。你转身进学校,你爸就哭了。”
于是,我懂了,在成长面前,爸爸也是脆弱的。&
4.大学报到,我父母陪同,铺床、买用品。我有个室友,自己在那边铺床。后来我才知道他是自己来报到的,我很佩服他,也很佩服他父母这么放得开孩子,自愧不如。&
有一次吃饭,我和这个室友说,我很佩服你自己来学校。他说:“你羡慕我独立,我羡慕你身边很温暖。”
然后,我懂得,当我看别人的时候,别人也在看我,为何我要忽略自己?&
5.大学生活的第一个晚上,我一个室友从箱子里拿出一张卫生巾,炫耀这是他第一次到他女友家过夜偷出来的纪念,脸上还荡漾着幸福的笑容。谁知过了2个礼拜,分了。
大一结束的时候换寝室,暖瓶撒了一桌子水。用光了纸巾,那同学从抽屉拿出那张卫生巾……吸水效果很好。
于是,我懂了,该放下的就放下,有些所谓的纪念,也就那么一点用处。&
6.刚上大一时候,一个室友在卫生巾室友怂恿下果断踹了在外地的现任女友,坐了2个小时地铁去松江向另一女生表白,无奈惨痛被拒。大学过半,至今仍孤身一人。
于是,我懂了,在没有确定下家之前,不要放了上家。&
7.大一的时候有一次拉肚子,给妈妈打电话不停地诉苦。
大二时我一个室友打球咬掉了一块舌头,缝上了,有一段时间不能说话。后来我问他你妈知道么,他说没告诉,怕她担心。
于是,我懂了,我的痛苦会被距离放大,千里之外,妈妈比我更痛苦。
8.大一下学期的时候给妈妈打电话,有段时间她没说几句就放了电话,她说她在打麻将。
寒假回家的时候我爸告诉我,其实妈妈那段时间正在住院。半个月里,每次接我电话之前,她就叫病房里的人不要说话,也不敢和我聊很长时间,怕露馅。
于是,我懂得,有时候,隐瞒也是一种爱。
9.大学之前,自己只管学习,脏衣服一扔有人洗,饿了张嘴有饭吃。那时候我还嫌衣服少,饭不好吃。
上了大学,看着床底下塞得一坨坨的脏衣服,捶了捶腰只能继续一件一件地洗。盯着食堂的饭菜,叹了叹气,只能硬着头皮往下咽。
于是,懂了,以为平平常常的东西,等自己完全承担了,就觉得不那么容易了。
10.高中时候上课偷摸看个《青年文摘》、《当代歌坛》,惬意得不得了。一边看着小说,一边提防着老师,看得也不亦乐乎。
上了大学,有次偶然经过报亭,买了本《青年文摘》,给了老板三块,老板说三块五。我问什么时候涨了的,老板说涨了有一年多了。我才发现,大学之后,再没买过《青年文摘》。
于是,我懂得,是不是有些老友和快乐我们慢慢忘记了?
11.学校开学很早,基本过年之后过不了十五就要上学。
今年正月十五,和奶奶视频。
我说:奶奶,你看你大孙子都长这么多胡子了。
我不知奶奶听见没有,她就在那边笑,我在这边却哭了。
于是,我懂得,时间和距离向前延伸,最终会失去些什么,所以要珍惜。
12.刚上大学的时候,我觉得自己是个异类:
晚上在走廊上校内,路人甲乙经过,大声说校内真无聊,然后我就赶紧把本合上了;&
我在自习室吃茶叶蛋,路人甲乙讨论,茶叶蛋真垃圾,又没营养还有毒,我把半个蛋收到塑料袋里了;
我用电脑上QQ,路人甲乙又讨论,QQ真山寨,我习惯MSN,我脸红地把QQ关了,说实话MSN咋用我都不知道;&
我拿着4级单词背得劲劲的,路人甲乙在旁边议论我觉得GRE和TOFUL高分还是有规律的,我无颜地收起了英语书;。
这个世界太多路人了,所以我更习惯走胡同,因为人少;但是胡同越走越窄,往往还是死胡同,所以只能靠边走马路,把中间让给浩浩荡荡的路人;但是在路边经常掉进下水道里,或者侥幸逃过井盖却不留神撞在了树上。
后来,看看自己,虽然没有什么大鸣大放,但我的大学生活同样让“路人”们羡慕。
于是,我懂了,好好走自己的路,一个劲地看别人,弄不好就摔了,还是仔细认真地看着自己的路吧。
13.以前为了赖一会床,想出各种理由请假,拉肚子、鼻子出血、感冒……但请假条落款都是我本人的名字。
上了大学之后不用理由,想睡就睡,点名让别人顶替喊一声,弄到最后,把自己的名字都弄丢了。&
于是,明白了,担当啊,越来越不敢。
14.高中的时候熬不住了就想再坚持一下,到时候考个大学上上就得了!
大学了,看着自己的专业,看看以前的同学出国的出国,奖学金的奖学金,然后开始骂自己,当初怎么不再多坚持一下。
于是,懂得了,人的确有无限的潜力,如果以现状看从前的话。
15.上大学前生活在父母的臂膀下,看病可以走关系找好医生,上学可以走后门进好班,去哪里父母和朋友打个招呼就能得到照顾。
大学后父母罩不到我,去哪里不仅要排队,还要被强行插队。
于是,就懂了,常常自以为是,看不起父母,其实自己什么都不是。
16.以前学习,一学期一本书,然后还要好好保管,高考前还要重新看。书里的内容多年后翻看,还会有回忆。
大学之后,一学期一本书,用过之后就卖掉,想想自己学过的书是什么样封面,没有什么印象。准备考研重新看的时候,感觉怎么都是新书。
于是,就懂得了,有时候,重复让人踏实,新鲜反而让人无感。
17.硬着头皮进大学学经济,虽然在别人看来我这个学校的经济有多么多么牛,其实冷暖自知。刚上大学的时候我想出国,成绩不行想转专业,转专业未果准备考公务员,公务员竞争越来越激烈越来越黑于是准备CPA。
开始我想环游世界,后来想赚大钱,后来想有稳定的工作,再后来希望顺利找到好工作。我的梦想越来越萎缩,却被认为越来越实际,务实。
于是,我懂了,在现实和梦想之间,我们都是从梦想趋向于现实的以至于越来越偏离,等现实满足了,再看梦想,已经远的看不到了。
18.大学之前,谈恋爱要偷偷摸摸的,遮遮掩掩,不能见光。
大学之后,单身的要偷偷摸摸,遮遮掩掩,不能见光。
于是,我懂了,有时候,合理不合理只是一线之隔。
19.高中的时候给老师起外号,私下里同学都这么叫。
大学了,想给老师起外号,却发现根本不知道老师大号。
于是,懂了,有些幼稚的游戏,已经玩不下去了。
20.刚上初中那年,twins出道,青春可爱,不少同学是她们的粉丝。
高三那年,阿娇艳照门,偷偷摸摸搜集各种艳照互相传阅,纯洁不再,难以相信。
大二这年,阿sa宣布离婚,镜头前流泪,不舍婚姻。
于是,懂了,在成长的,不只我一个人。
21.初二的时候,张国荣从高楼跳下。
冬天,梅艳芳也离去。
大一下学期某节英语课,用手机上网,知道了从小听到大的《新闻联播》再不会有罗京的声音。
于是,懂得了,长大了,不知道有多少人要离我们而去。
22.高中的时候能跑能跳都得憋着,能说会唱都得忍着,高考只考语数外史地政理化生。大家都是同一笼包子,看上去一样。
大学里,玩的就是素质,有特长就能独当一面。虽然近来的时候都是包子,但就看哪个包子褶儿多,哪个包子长得像汉堡,拼个性。
于是,懂了,就算自己哪哪都短,关键时刻还是得有一特长。&
23.高中的时候只能穿校服,走到哪年龄大的就叫我小弟,年龄小的就叫我哥哥。
大学没校服,地铁上半老徐娘都管我叫大哥,初中生还喊我叔叔,还得硬着头皮答应。
于是,懂了,实质上,我们早就不是孩子了。
24.高中时候看只看本地天气预报。
大学了看两个天气预报,除了所在的城市,总也不忘看看家里的天气。
于是,懂得了,走得再远,还是挂念那个不怎么繁华的家乡。
大学就是学会面对爸妈一点点老了,我们长大了,以为是somebody的自己变成了nobody也可以接受了。
大一,时间好多,多到不知道怎么安排;
大二,烦恼好多,多到不知道怎么处理;
大三,事情好多,多到不知道怎么应付;
大四,纠结好多,多到不知道怎么放下。
转眼间,大学毕业,参加工作。
回首,发现回忆很多;
再回首,发现失落更多。
2007年西南大学通过对七所高校三千名学生的调查发现:“三成多的大学生认为,读大学是为了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好工作。”重庆青年报由此认为大学生选择上大学理由的首要取向就越趋于现实功利和自我利益。该报纸同时为人“大学生上大学为了家庭、社会、国家和民族利益成为主流理由取向,占54%,这表明大学生上大学理由取向的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似乎大学生为了找份好工作而上大学就不积极向上了?
这是一份很好的调查,可惜解读错了。三成多的大学生认为读大学是为了找一份合适自己的好工作不是高了,而是低了。2006年《长沙晚报》报道湖南省某村当年共有4名大学毕业生,其中3名找不到工作。这失业的三名大学生即使再有理想,恐怕也报国无门。如果绝大多数大学生都认同读大学就是为了找好工作,如果绝大多数大学生都深刻意识到的今天读大学就是为了明天的职业发展,中国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就有救了,我国的经济发展必定会更快,国家必将更强大。
家庭、社会、国家和民族利益必须通过职业来实现。读大学就是当今社会获得美好职业的主要途径。古人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便有所谓的学者说大学应该道德挂帅云云。其实这里的“大学”应该拆分“大”和“学”,指最崇高的学问,而不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有具体物质形态的“高等学府”。今天的大学还是应该以追求最崇高的学问为根本目标吗?
恐怕不是这样。现代意义上的大学从诞生到今天,它所承载的使命不断变化,接受大学教育的人的身份不断变化,人们读大学的目的也不断变化。
&&&&十九世纪有位伟大的教育家纽曼写了一部伟大的作品叫《大学的理想》,在书中他强调大学的目的首先是“理智训练”而非道德教育;其次大学重在传授知识而非增扩智识。在今天看来这两个论点非常普通,但在当时不谛于重磅炸弹。
因为更早的大学是这样诞生的:很久很久以前,在中国可以追溯到孔子,在西方则追溯到柏拉图。有一些好学的人常常围绕在某位智者身边讨论数学、哲学、天文、政治等高深的问题。人越来越多讨论就无法有序地开展,讨论变成了讲座。讲座完了不少好学之徒久久不愿离去,一聚就好几年。住宿和开讲座的场地就成问题了。好在有些学徒家里颇有钱财,而且有些权贵对这样的活动比较欣赏,就捐了钱和土地修建房子,讲学的场地得以固定下来。然而,捐助通常都带着某些意识形态偏向,换言之就是要为统治阶级服务,比如在西方捐助最慷慨的通常是教会。所以远古的“大学”与宗教密不可分,最早是寺院形态的,十三世纪则是教堂形态的。直到十九世纪神学都是大学入学考试和大学授课的主要内容。
资本主义占统治地位以后,才有了纽曼的“大学教育是理智而非道德”主张。同时纽曼有一句话:如果大学的目的在科学与哲学的发明,那么,我看不出大学为什么应该有学生——这可以更好的理解传播推广与增扩知识之间的区别。
那么纽曼的大学究竟传授什么?以十九世纪的牛津、剑桥为代表,他们传授的是博雅,培养的是绅士,实行的是今天很多教育家们一再鼓吹的“通识教育”。他认为大学的存在既不是为了使人变得有学问(非研究性)、也不是为工作做准备(非专业性)、也不是为了使人更高尚神圣(非道德性)。他心中大学应该培养的绅士是指“有修养与识见的文化人”。亦即心智成熟、懂哲学历史艺术化学物理等知识、有礼貌有修养等符合“上流社会”标准的翩翩公子。
在今天看来,这样的大学不知道有什么“意义”。英国大学的统治地位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被德国大学夺走。德国的大学鼓吹大学应该是“研究中心”。这和当时欧洲国家间的国力竞争不无关系。资产阶级全面获得统治地位以后,国家间的实力竞争空前激烈,资产阶级接管大学的运作。所以大学被要求研制更高效率的机器,更有杀伤力的武器等等,基础理论和应用都受到重视。蔡元培建立的北大就是以德国大学为榜样。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接替了德国在高等教育上的话语权。美国逐渐建立起“综合大学”体系,大学既是科研的中心、也把专业人才培养作为重要目标,同时扮演作为国家、社会和企业智囊的新角色。
不管博雅教育、研究中心还是综合大学,都有一个共同的背景:上大学的只是少数人。只有权贵子侄或出类拔萃的精英才有资格迈进大学之门,然而这个前提条件悄然发生了变化。马丁·特罗把在学人数与适龄青年的比率作为研究高等教育发展阶段的核心变量,将高等教育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一国的高等教育能容纳适龄人口的15%以内为精英高等教育阶段;能容纳15%一50%为大众高等教育;超过50%则为普及高等教育。20世纪70年代,仅有美国一国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
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有美国和加拿大两个国家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美国己达50%、日本为46%、德国为30%、韩国为55%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
2004年世界高等教育在校学生达到1.32亿,全球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1999年的18%提高到24%
,其中有38个国家和地区超过50%,最高的韩国达到87%。2005年,中国高等教育在校生总规模超过2300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21%,2010年将达到27%。2007年,上海、北京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50%,而江苏省计划到2010年达到40%。《中国现代化报告2006》认为2050年后中国高等教育普及率会达到80%,惊起哗声一片。我认为这并非学者哗众取宠。在人口增长放缓,新生儿出生率降低的趋势下,只要大学招生规模保持不变,80%的入学率自然而然就能实现。
什么是大学,为什么上大学,对这两个问题的争论一直不断,不同身份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但作为一名大学生,应该对此非常清楚,大学入学率越来越高,说明这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是作为社会经济发展对劳动者的基本要求,读大学,最最根本的目的是为了将来找到合适的工作,一切一切的理想都只能通过职业来实现。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开朗和内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