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善于养成收拾整理的习惯东西这是哪方面有天赋

《孩子来自天堂》-教育平台-个人网站
文章分类:||
《孩子来自天堂》
23:00:34&&
《孩子来自天堂》&&
&&&&所有的孩子天生就是纯真而美好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孩子来自天堂。每一个孩子在出生时都是独一无二和特别的。他们带着自己独特的命运来到这个世界上。一粒苹果种子自然会长成一棵苹果树,而不会长出梨子或者橘子。作为父母,我们最重要的任务是识别、尊重并且培养孩子自然而独特的成长过程。我们不需要把孩子塑造成我们心目中的样子。然而,我们有责任明智地支持孩子,帮助他们发展自己的天赋和优点。
孩子不需要我们纠正他们或使他们更好,但他们的成长需要我们的支持。我们提供肥沃的土壤,让他们优秀的种子发芽生长。他们有力量去做其余的事情。苹果种子内部已经有了生长和发展的完美蓝图。同样,在每一个孩子正在发育的大脑、心灵和身体里,有着孩子的发展所需要的完美蓝图。我们不必去想该做什么使孩子更美好,而是必须认识到我们的孩子已经是美好的了。
  作为父母,我们必须记住,大自然之母始终在为孩子的成长和发展担负着责任。有一次,我问我的母亲养育孩子的秘诀是什么,她这样说道:“我抚养了六个儿子和一个女儿,最终我发现,我改变不了他们。我认识到,一切全在上帝的掌握之中。我尽了全力,剩下的就由上帝负责了。”这个认识使她完全信任自然的成长过程。这不仅使得整个过程对她来说变得更容易,而且也有助于她不妨碍孩子的成长。这个认识对每一个父母都很重要。如果你不相信上帝,那么你可以用“基因”来代替上帝的说法——一切都是基因在控制。
通过运用积极的养育技巧,父母能够学会支持孩子的自然生长过程并避免妨碍孩子的成长。如果不理解孩子是如何自然发展的,父母通常会经历不必要的挫折、失望、着急以及内疚,会在不知不觉中妨碍或抑制孩子某些方面的发展。例如,如果父母不理解自己孩子的独特的敏感性,不仅父母会对孩子更失望,而且孩子也会从父母的失望中得到信息,觉得自己有问题。“我有问题”这种错误的想法会深深地印在孩子的脑子里,使得那些源于高度敏感的天赋的发展受到限制。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特有的问题
  除了天生纯真和美好之外,每个孩子在来到这个世界上时,还带有自己特有的问题。作为父母,我们的作用是帮助孩子去面对他们特有的挑战。我生长在有七个孩子的大家庭中,尽管我们有着同样的父母、同样的机会,但七个孩子最后却完全不一样。我现在有三个女儿,分别是25岁,22岁,13岁。她们个个不同,有着不同的优点和缺点,并且一直如此。
  作为父母,我们能够帮助孩子,但我们无法消除他们特有的问题和挑战。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可以少一点担心,不用整天想着如何改变他们,如何解决他们的问题。更多的信任对父母和孩子都有帮助。我们可以让孩子就做他自己,并把我们的精力集中用于帮助他们在应对生活的挑战中成长。当父母用更放松、更信任的态度对待孩子时,孩子就会有更多的机会建立起对自己、对父母以及未知的将来的信任。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命运。接受这个现实可以使父母安心并放轻松,而不把孩子每一个问题的责任都揽到自己头上。所有的孩子都有麻烦、问题和考验,不接受这种事实,老想着弄明白我们做错了什么,或者孩子应该怎么做,这已经浪费了我们太多的时间和精力。父母的工作是帮助孩子面对并成功地处理这些问题。父母要始终记住,孩子有自己要面对的挑战和自己的天赋,我们无法改变他们。然而,我们要确信可以给孩子提供机会,使他们在自己的能力之内做得最好。
  在困难的时候,当我们开始思考孩子有什么问题时,我们必须要想到孩子来自天堂。他们以其特有的方式存在着,在生活中面临着独特的挑战,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他们是完美的。他们不仅需要我们的同情和帮助,也需要这些挑战。他们要克服的这些独特的障碍事实上对他们的充分发展是必需的。他们面对的问题将有助于他们找到自己所需要的支持,并帮助他们发展独特的个性。
  对每一个孩子而言,健康的成长过程意味着在生活中总会面临富有挑战性的时刻。通过学习接纳父母和世界给他们设定的限制,孩子可以学会一些重要的生活技能,诸如原谅、延迟满足、接受、合作、创新、同情、勇敢、坚韧、自我纠正、自重、独立自主以及自我引导。例如:
除非有人原谅他们,否则孩子将无法学会原谅。
  ?如果孩子想要什么就能得到什么,他们就培养不出耐心或学会延迟满足。
  ?如果身边所有的人都是完美的,孩子就无法学会接受自己的不足。
  ?如果孩子事事如意,他们就学不会合作。
  ?如果所有的事情都有人为他们做好了,孩子就学不到创新精神。
  ?除非他们自己也感觉到了痛苦和失去,否则孩子将无法学会同情和尊重别人。
  ?除非他们面对过困境,否则孩子将无法学会勇敢和乐观。
  ?如果所有的事情都很容易,孩子就无法培养韧性和坚强。
  ?除非他们经历过困难、失败或者错误,否则孩子将无法学会自我纠正。
  ?除非他们克服障碍完成了某件事情,否则孩子将感觉不到自重或者自豪。
  ?除非他们遭到了排挤或者拒绝,否则孩子将无法培养独立自主的能力。
  ?除非他们有机会反抗权威,并且(或者)得不到自己想要的,否则孩子将无法做到自我引导。
  从很多方面来说,挑战和成长的痛苦不但是不可避免的,而且还是必需的。作为父母,我们的作用不是保护孩子免受生活的挑战,而是要帮助他们成功地战胜挑战,并帮助他们成长。看完《孩子来自天堂》,你将学会新的积极养育技巧,帮助孩子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和挫折。如果你总是为孩子解决问题,他们就发现不了自己独特的能力和才华。
生活中的障碍可以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增强孩子的力量,并激发他们最大的潜力。蝴蝶破茧而出的时候,要经历辛苦的挣扎。如果你为了省却蝴蝶的这番挣扎而割开茧,蝴蝶很快就会死去。这种挣扎是形成翅膀上的肌肉所必需的。没有这番挣扎,蝴蝶永远不会飞翔,而是会死去。与此类似,为了在这个世界上茁壮成长、自由飞翔,孩子们需要一些特别的奋斗,以及一种特别的支持。
  为了战胜面临的独特挑战,每一个孩子都需要特别的爱和支持。没有这种支持,他们的问题会放大、扭曲,有时甚至会诱发精神疾病和犯罪。作为父母,我们的任务是用特别的方式支持孩子,让孩子越来越强大,越来越健康。如果我们干预了孩子的成长,使孩子的成长变得过于容易,那么我们就会削弱孩子的能力;但是,如果我们使孩子的成长过程过于艰难并且不提供足够的帮助,也就剥夺了他们成长所需的东西。孩子无法独自做到这一切。没有父母的帮助,孩子无法长大成人,无法培养出成功生活所需要的所有技能。
  积极养育的五个原则
  有五个原则可以帮助你的孩子发现自己的内在力量,以应对生活的挑战并充分发展自己的潜能。在《孩子来自天堂》一书中,我们将探究很多建立在这五个原则基础之上的新的养育技巧。这五个原则是:
  1.与别人不同没关系。
  2.犯错误没关系。
  3.表达消极情绪没关系。
  4.要求更多没关系。
  5.说“不”没关系,但要记住爸爸和妈妈才是主导者。
让我们更详细地探讨一下这些原则。
  1.与别人不同没关系。所有的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有自己独特的天赋、要面临的挑战和需要。作为父母,我们的任务就是要能够识别出他们的特殊需要,并提供帮助。一般来说,男孩子有一些特殊的需要,而这些需要对女孩子来说就不那么重要。同样,女孩子也有一些需要,而对男孩来说就不那么重要。此外,不管男孩女孩,每一个孩子都有与自己独特的挑战和天赋有关的特殊需要。
  孩子们的学习方式也不同。父母必须明白这种差异,否则,他们会把孩子进行相互比较,从而产生不必要的失望。当学习一项任务时,有三种类型的孩子:跑步前进、走路前进和跳跃前进。跑步前进的孩子学得很快;走路前进的孩子学得很稳,你能很清楚地看到他们在进步;最后是跳跃前进的孩子,他们更难抚养。他们似乎学不会任何东西,没有任何进步,但突然有一天,他们跳了一大步,掌握了任务。跳跃前进的孩子有点像迟开的花朵,他们的学习需要更多时间。
  父母要知道表达爱的方式需要根据性别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例如,女孩子通常需要更多的关心,但太多的关心会让男孩子觉得你好像不信任他。男孩子需要更多的信任,但太多的信任会让女孩子觉得你不够关心她。父亲容易犯的错误是把男孩子需要的东西给予女儿,而母亲容易犯的错误是把女孩子需要的支持给予了儿子。理解男孩和女孩的不同需要可以帮助父母更成功地培养孩子,还可以减少父母之间对于养育方式的争论。爸爸来自火星,妈妈来自金星。
  2.犯错误没关系。所有的孩子都会犯错误,这再正常不过了,完全可以预料。犯了一个错误并不意味着孩子有什么不对,除非父母表现得好像孩子不应该犯错误。错误是很自然、很正常的东西,是预料之中的事情。孩子对此的了解主要来自于实例。父母一定要承认自己在对待孩子和支持孩子时犯的错误,以及父母彼此之间犯的错误,这样才能最有效地教会孩子这个道理。
当孩子时常看到父母道歉时,就会逐渐明白要对自己的错误负责。父母不是在教孩子道歉,而是在做出示范。孩子是从榜样而不是从说教中进行学习的。孩子不仅从中学会了更加有责任心,而且通过原谅父母的错误而逐渐学会了原谅别人的重要技巧。
  孩子来到这个世界时,天生就有爱父母的能力,但他们无法爱自己或原谅自己。孩子从父母对待他们的方式中以及从他们犯错误时父母的反应中学会爱自己。当孩子没有因犯错误而受到羞辱或惩罚时,他们就有了更好的机会来学会最重要的能力——爱自己以及接受自己的不足。
  这种能力是在反复经历父母犯了错误但依然可爱的过程中学到的。羞辱或者惩罚有碍于孩子形成爱自己、原谅自己的能力。通过《孩子来自天堂》,父母将学会用有效的新方法取代责打、羞辱和惩罚的旧方法,新方法用请求取代命令,用奖励取代惩罚,用“暂停(time outs)”取代责打。这些新的养育方法在第3~8章中有非常详细的叙述。如果“暂停(time outs)”运用得当,并且坚持下去,它的威慑力与责打和惩罚一样强大。
  3.表达消极情绪没关系。诸如愤怒、伤心、害怕、悲痛、受挫、失望、焦虑、尴尬、嫉妒、受伤、不安全、羞愧等消极情绪不仅是自然而正常的,而且也是成长过程中的重要部分。有消极情绪没有关系,而且需要表达出来。
  父母必须学会为孩子创造合适的机会,让他们体验并表达出消极情绪。尽管表达消极情绪没关系,但孩子表达消极情绪的方式、时间和地点并非总是恰当的。发脾气是孩子成长过程中重要的一部分,但需要学会分清时间和场合。另一方面,你千万不要为了避免孩子发脾气而去安抚孩子,否则,当你没机会让孩子“暂停(time outs)”,没机会更有效地处理当时的问题时,孩子的怒气就会爆发出来。
  为了增加孩子对自己感觉的了解,必须学习并练习新的交流技巧,否则,他们就会失控,反抗你的权威,并把压抑的情绪发泄出来。从这本书中,父母将学会如何有效地处理自己的烦恼情绪。父母抑制什么,孩子就会表现出什么,让父母越加烦恼。这正是为什么孩子会在最不合适的时机大发脾气的原因,特别是在我们有压力,感觉到不堪重负,努力掩饰自己情绪的时候。
积极的养育还包括不能让孩子为父母的感觉负责。当孩子感觉到自己的情绪以及情绪中隐含的对理解和爱的需要会引起父母不便的时候,他们就会开始压抑自己的这些情绪,并脱离真实的自我以及所有源于真实自我的才能。
  “明智的”父母认识到了情绪的重要性,但他们在教孩子了解各种情绪时,常犯的一个错误是过多地把自己的情绪与孩子分享。教孩子认识自己情绪的最佳方法是带着同情和理解倾听孩子说话,并帮助他们弄清自己的感觉。父母通过讲述自己成长过程中遇到挑战时的感觉,与孩子交流消极情绪,这才是最佳途径。跟孩子讲自己的消极情绪,其不利方面在于会使孩子的负担过重。这些孩子会把太多过失归结在自己头上,感觉不到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最终,他们会离开你,不再跟你交谈。
  例如,跟一个孩子说:“你爬那棵树的时候我很担心你会掉下来。”这会让孩子渐渐受到消极情绪的控制。大人应该这么说:“爬树不是很安全。我只是希望我在场的时候你再爬。”这样的说法不仅有效得多,而且能教会孩子不要根据消极情绪作决定。孩子的合作不是为了使父母免于担心,而是因为父母对他们提出了某种要求。
  父母可以通过同情、承认和倾听来帮助孩子增强对各种情绪的了解,而不应通过向孩子讲述自己的情绪的方式。有时候,即使是直接询问孩子感觉如何或者问他们需要什么,也可能会给他们太大的权力。必须要用新的倾听技巧让孩子说出感受并理解孩子的需求。“宽容的”父母要学习如何不被孩子的要求和情绪所控制或操纵。“严苛的”父母要明白,很多时候他们不知不觉地因消极情绪而羞辱了孩子。
  通过学习感觉和交流消极情绪,孩子能有效地学会把自己和父母区分开来,形成强烈的自我意识,逐渐发现自己内在的财富,诸如创造力、直觉力、爱、信心、欢乐、同情心、良知以及犯错误后的自我纠正能力。这些高级生活技能能够使一个人在世界上发出耀眼的光芒,并取得巨大成功和达到自我实现,而所有这些技能的形成来自于始终能感觉到自己的情绪并且能够释放消极情绪。成功的人也会感觉到失落,但他们能够迅速恢复,因为他们具有及时释放消极情绪的能力。大多数不成功的人要么对自己内心的感受麻木无知,根据消极情绪做出决定,要么就是陷在消极情绪和态度中不能自拔。不管是哪一种情况,他们都无法实现自己的梦想。
4.要求更多没关系。孩子们常常因为想要更多或者因为没有得到想要的东西而感到自己犯了错误,认为自己自私或者被宠坏了。父母总是急于教给孩子感恩的美德,而不是允许孩子有太多要求。当孩子想要更多时,父母总是马上回答说:“要感谢你已经拥有的一切。”
  孩子们不知道该要多少才合适,也不应该期望他们知道。即使我们成年人,也很难决定我们能要多少而不会引起冒犯或者表现得太贪婪或讨人厌。如果成年人在这方面都有困难,那么很显然我们不应该指望孩子做得恰到好处。
  积极的养育技巧将会教孩子如何用尊重他人的方式提出自己的要求。同时,父母也将学会如何拒绝而不会感到心烦意乱。孩子可以在知道自己不会受到羞辱的情况下,自由地提出要求。他们还会认识到,提了要求并不意味着就可以得到。
  除非孩子们可以自由地提要求,否则他们永远也不会清楚地知道什么能得到,什么得不到。而且,提要求会让他们迅速学会令人难以置信的谈判技巧。大多数成年人的谈判技巧都很贫乏,他们不提要求,除非料到答案会是肯定的;如果遭到拒绝,他们通常只会接受,要么表面屈服而心怀怨恨地走开,要么怒形于色地走开。
  当孩子可以自由地提出要求时,他们要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的内心力量就有机会得到迅速发展。成年之后,他们就不会接受“不”的答案。在孩提时期,他们学会了谈判,并经常激励你给予他们想要的东西。被哭哭啼啼的孩子操纵与被谈判高手激励,这两者之间有很大的区别。积极的父母在每一次谈判中都掌控着局面,并且会对谈判持续的时间设定清晰的界限。
  允许孩子提出更多要求,你就给了他们方向性的目标和生活中的权力。太多的当代女人觉得自己软弱无力,因为她们从来不被允许提出更多要求。她们被教导要更多地关心他人的需要,当自己为没有得到想要或者需要的东西而难过时,应为此感到羞耻。
  父母能教给女儿的一个最重要的技能就是如何要求更多。大多数女性在孩童时期没有学这堂课。她们不是直接提出更多要求,而是通过付出更多来间接地要求得到更多,并希望别人无需她们要求就会回报她们。这种直接提出要求的能力的缺乏,阻碍了她们在生活及情感关系中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
  女孩需要获准可以提更多要求,而男孩在得不到更多时,需要的是特别的支持。男孩子经常给自己设定过高的目标,而父母会试图说服他放弃那个目标,因为他们想保护他免于失望。他们没有意识到比达到目标更重要的是能够应对失望情绪,从而振作起来,再次向目标前进。正如女孩在提出更多要求时需要很多支持一样,男孩需要特别的支持帮助他们确认并处理自己的情绪。对男孩最好的帮助就是询问具体的细节,同时要特别小心,不要给出任何建议或者“帮助”。甚至太多的同情也会让他逃避,不再向父母谈论所发生的事情。
于男孩,母亲们经常犯的错误是问太多的问题。如果是被迫谈话,很多男孩会闭口不言。特别是当你建议他们如何处理问题时,男孩子们会避而不谈。当他已经觉得受到了打击的时候,他不需要别人来告诉他如何解决问题或者他做错了什么从而导致了问题,这只会让他感觉更加糟糕。
  例如,儿子有一次没考好,觉得很失望,母亲很关心地说:“我觉得如果你少看点儿电视,把更多的时间放在学习上,你会考得更好。你真的很聪明,只是没有给自己一个机会。”显然,她认为自己是在给予孩子爱,但在这种情况下,儿子为什么不再告诉她自己烦恼的原因就很清楚了。她的建议不请自来,他不但觉得受到了批评,而且觉得母亲不相信他能够自己解决问题。
  5.说“不”没关系,但要记住爸爸和妈妈才是主导者。家长要允许孩子说“不”,但同样重要的是,要让孩子知道父母才有最终裁决权。除了允许孩子想要更多、允许他们谈判之外,允许他们说“不”使他们真正拥有了权力。大多数父母害怕给孩子这个权力,因为这很容易宠坏孩子。现在孩子最大的问题之一就是给他们的自由太多了。父母已经感觉到应该给孩子更多权力,但却没有学会如何保持最终裁决权。除非他们采用积极养育的其他技巧——诸如偶尔让孩子“暂停(time outs)”——以保持孩子的合作性,否则孩子就会让人太费心,变得自私、易怒。只有当父母能够掌控时,给孩子更多权力才能够达到效果。
  允许孩子说“不”,就为他们表达自己的感觉以及发现自己的需要,进而与父母谈判打开了一扇门。这并不意味着你始终要按照孩子的要求去做。即使孩子能够说“不”,也并不意味着他们能够如愿以偿。孩子的感觉和要求能够让父母听到,这本身常常就能够让他们变得更加合作。更重要的是,这使得孩子在表现出合作精神的时候,无需压抑真实的自我。
  调整自己的需要与否认自己的需要之间有很大的不同。调整自己的需要意味着将自己想要的东西转变成父母想要的东西。而否认意味着压制自己的需要和感觉,并屈从于父母的需要。屈从会导致孩子的意志受到瓦解。当一匹马被驯服以后,它会变得顺从而合作,但其自由精神也损失了大半。
  对前纳粹德国养育方法的分析显示,孩子会因为反抗权威而受到严厉的羞辱和惩罚。严禁孩子反抗,严禁说“不”。反思这段历史,我们可以更清楚地看到,瓦解了孩子的意志会让他们变成强硬而疯狂的独裁者的多么愚蠢和无情的追随者。当一个人没有很强的自我意识时,很容易沦为其他人操纵和虐待的对象。若没有强烈的自我意识,一个人甚至会沦落于被虐待的关系或者处境中,因为他觉得自己微不足道,并且不敢坚持自己的意志。
  调整一个人的意愿叫做“合作”,而服从一个人的意愿就是“顺从”。积极的养育方法旨在培养具有合作精神的孩子,而不是顺从的孩子。对孩子来说,盲目或者懦弱地听从父母的意愿是不健康的。允许孩子感受并且说出自己的抗拒情绪,不仅会帮助孩子发展自我意识,而且会使孩子更加合作。顺从的孩子只是服从命令,他们不思考,不会感觉,也不会对事情的进展起到作用。而愿意合作的孩子会全身心地投入到每一次互动中,从而能够茁壮成长。
  具有合作精神的孩子可能仍然希望得到想要的东西,但他们最想得到的是让父母高兴。允许孩子说“不”并不意味着给他们更多的控制权,事实上是给了父母更多的控制权。每次孩子拒绝而父母依然保持控制权时,孩子就会体验到妈妈和爸爸才有最终决定权。这就是让孩子“暂停(time outs)”一段时间如此有价值的主要原因。
  当孩子行为不当或者不合作时,他们只是失去了控制。他们不受你的控制,不配合你的意愿。为了重建合作关系,父母需要通过“暂停(time outs)”来重新获得控制。
  在“暂停(time outs)”阶段,孩子有拒绝和说出他的全部感觉的自由,但他们必须遵守父母对“暂停(time outs)”所设定的时间限制。一般来说,每一岁需要一分钟的“暂停(time outs)”时间。一个四岁的孩子只需要四分钟。“暂停(time outs)”足以让孩子重新获得处于你控制之下的安全感,重新感觉到你是主导者。孩子的消极情绪自然而然就消失了,会重新感觉到让父母高兴和与父母合作的健康愿望。
  那些过于纵容孩子或者没有给孩子足够“暂停(time outs)”的父母,就会在不知不觉中使孩子更加没有安全感。孩子会开始觉得自己有权利控制,但又因为还没有准备好掌控局面(尽管他们喜欢权力),他们会觉得不安全。想象一下,让你雇两百个工人,在六个月内建一栋大楼。或者,想象一下让你给一个刚刚受了枪伤而流血不止的人做手术,取出子弹。如果你没有受过这方面的训练,你会突然觉得很不安。当孩子开始感觉到做主导者的恐惧时,他们也会觉得非常不安全、非常费力。
一个让人费力或者“被宠坏”的孩子,通常需要更多的“暂停(time outs)”,而一个被宠坏了的十几岁的孩子需要的可能不仅仅是到自己的房间里去冷静。有些情况下,在有人监护的情况下到一个发展中国家待一段时间,或者在向导的陪伴下到森林中待一段时间,或者与最喜欢的叔叔、阿姨或者祖父母待一段时间,可以帮助十几岁的孩子恢复真实的自我,重新感觉到对主导者的需要。通过感觉到失控以及自己需要依赖他人,会让十几岁的孩子变得谦恭起来。他们会重新感觉到对父母的需要以及让父母高兴的愿望。
  为了获得安全感,孩子应该感觉到有人倾听他,但要始终明白自己不是主导者。
  孩子天生具有一个愿望——在他们内心深处,只想让父母高兴。积极养育的沟通技巧能加强这个天生愿望,使得孩子更加乐意服从父母的意愿。为了平衡这种屈从倾向,需要允许孩子反抗,允许他们说“不”。这种抵制能使他们形成健康的自我意识。
  得不到这种机会的孩子在 会产生不必要的反叛行为。尽管十几岁的孩子在生活中依然需要指导,但如果他们没有形成自我意识,就会有一种强烈的与父母对着干的欲望,而无论父母的意愿是什么。
  很多父母以为这个时期的孩子脱离并且反抗父母是理所当然、非常正常的。只有对那些在早期没有得到所需要的支持的孩子来说,反抗父母才是一种正常的反应。对那些经历过父母允许自己说“不”,并且之后与父母合作的孩子来说,他们具有健康的自我意识,到了青春期就不需要反抗。他们会脱离父母,但他们并不反叛,并且会不断回到父母那里寻求爱和支持。
  对于那些不是在这五个教育原则中长大的十几岁的孩子,积极的养育也寻求与他们增进交流的方法。做一个好父母并激发孩子的合作精神,永远都不会晚。不论你从何时开始,通过运用积极养育的五个原则,就能够增进与孩子的交流,培养孩子的合作精神,发挥出孩子身上最大的潜力。
设想各种可能性
  即使很好地理解了积极养育的五个原则,要做一个好父母依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是一个边做边学的过程。养育孩子所需要的付出会远远大于你原先所设想的限度。然而,不论你做得有多好,你总是会发现自己又陷入了一个未知而令人困惑的领域:“现在我该怎么办?”因此,就需要清晰地看到各种可能性。幸运的是,你可以反复看这本书。当某件事似乎行不通时,或者你不知道该做什么时,复习一下积极养育的几个原则,你就会发现自己遗漏了的东西,并能更好地武装自己去把事情做好。
  作为父母,我们没有办法通过多加练习使自己做好准备或者使自己的养育能力尽善尽美。突然之间,我们就面临着一个令人畏惧的责任——照料一个脆弱的孩子,而我们又经常不知道怎样做对孩子来说是最好的。即使我们提醒自己孩子来自天堂,他们有自己独特的潜在命运,但他们的未来实际上还是掌握在我们手里。我们如何养育并照料他们,极大地影响着他们能否成功地显露出自己的全部潜能。
  养育孩子需要父母做出巨大的奉献,但孩子是值得这种付出的。只有在父母不知道该做什么或者做的事情似乎只会让情况变得更糟糕时,他们才能从养育的重任中暂时“后退”或者“撤退”。积极养育的原则是“容易理解的”(不过并非总是“容易记住的”),学习这些原则会始终提醒你孩子需要你,并提醒你只需做一些调整就可以成功地满足孩子的需要。
  记住,没有人能比你做得更好。尽管孩子来自天堂,但他们也来自于你,他们需要你。如果你打算要一个家庭,那么,学习如何为人父母是最值得你付出努力的事情。没有对积极养育的理解,大多数父母不知道自己对于孩子和孩子的未来是多么重要。不仅孩子会错失机会,父母也一样错失了机会。
养育孩子是一项艰难的工作,但也是最有回报的工作。为人父母是一个令人畏惧的责任,也是一份伟大的荣誉。现在,了解了孩子对我们的真正需要,父母就能够完全明白孩子需要多少帮助。这种对父母责任的清晰了解,能够让我们感觉到为人父母的真正尊贵之处,并为自己照顾家庭所做的一切感到骄傲。
  通过完全遵从积极养育的新原则,你就成了探索新领域的勇敢开拓者、一个创造新世界的英雄,最重要的是,你正在给予孩子你自己从未有过的伟大机会。
  即使你身边有了这本书,你仍然会犯错误,但你可以利用你的错误来教给孩子原谅别人的技巧。我们不可能始终给予孩子所需所求的一切,但我们可以帮助他们以一种使他们更坚强、更自信的健康方式面对失望。当他们需要你的时候,你也不可能永远在他们身边,但你会知道如何以一种使他们的情感创伤得以治愈并使他们重新感觉到爱和支持的方式面对他们的情绪和未得到满足的需要。利用积极养育的五个原则,并且记住孩子来自天堂,将会帮助你为孩子做好最充分的准备,让他们实现所有的梦想,这也是所有父母的期望。
孩子来自天堂》(3)
注:本文有省略的部分。
〈促使孩子合作的新技巧〉
&&&&&&你越早体验到积极养育的效力,就越容易放弃以害怕为基础的养育技巧。只要给自己一个星期的时间来实践这一章提到的理念,你就永远不想再回到过去的方法。记住,要想让积极的养育方法起作用,你就不能再惩罚或者威胁孩子。你将发现孩子会奇迹般地开始做出回应。这对各个年龄的孩子都一样。即使你的孩子已经十几岁了,也一样会做出回应。你越早使用这种新方法,孩子的回应就越快。如果儿童或十几岁的孩子已经习惯于被威胁的方法来控制,他们做出回应所需要的时间可能会长一点,但也同样会有效果。运用这些积极养育的&--NEWSZW_HZH_BEGIN--&
&--Adforward End--&
&--NEWSZW_HZH_END--&技巧永远不会晚。很多时候,这些技巧也能够帮助你与配偶更好地沟通。
 请求,但不要命令
  促使孩子合作就是逐渐向孩子灌输一种愿望,让他们愿意聆听你的要求并且做出回应。第一步是要学会如何最有效地指导孩子。命令是不起作用的。想想自己在工作中的经历。你喜欢有人总是告诉你做什么吗?孩子一天的生活中充斥着好几百个命令。难怪母亲们要抱怨孩子不听话了。如果有人整天在你耳边唠叨,你难道不会充耳不闻吗?
  孩子的生活中充斥着各种命令,例如:把这个拿走,别把那个放在那儿,不要跟弟弟那样说话,别打你妹妹,系好鞋带,把衬衫纽扣扣上,刷牙去,关掉电视,来吃饭,把衬衫塞进裤子里,把蔬菜吃了,用叉子,不要玩食物,不要说话,把你的房间打扫一下,把这乱七八糟的东西收拾一下,嘘,准备睡觉,现在上床,去把妹妹找来,走——不要跑,不要在屋里扔东西,小心,别把那个掉了,不要再喊了……一遍又一遍,一次又一次。父母们一遍遍地跟孩子唠叨,变得灰心丧气;而孩子却对父母的话充耳不闻。重复的命令只会削弱沟通。
  积极养育用要求或者请求来代替命令、强求和唠叨。你是不是更愿意你的老板(或者配偶)请求你而不是告诉你去做某事?不仅你乐意对请求更好地做出反应,你的孩子也一样。这只是一个简单的改变,但需要大量的练习。例如,不要说“刷牙去”,而要说“你去刷牙好吗?”不要说“不要打弟弟”,而要说“别再打你弟弟好吗?”
用“……好吗”,不要用“能不能”
  当你提要求时,措辞一定要用“……好吗”或者“……行吗”,不要用“能不能”,“可不可以”。“……好吗”的效果非常好,而“可不可以”或者“能不能”会导致孩子的抵抗和困惑。当你说“把这儿收拾一下好吗?”时,你是在提出一个请求。当你说“你能不能把这儿收拾一下?”时,你是在质疑对方的能力,你是在问“你有没有能力把这儿收拾一下?”要想让孩子跟你合作,你必须很直接、很明确地说出你需要的是什么。你必须先用能够导致合作的方式提出你的要求。
  如果你真的要询问孩子的能力,那么说“你能不能把这儿收拾一下?”没关系。如果你是在要求孩子做某件事情,那就直接说出来。大多数时候,作为命令孩子的一种方式,父母会带着一丝内疚的语气说“你可不可以……”。父母这么做,多数时候是因为他们自己的父母就是这么做的,因此他们就自然而然地也这么做了。尽管这好像是一件小事,但你如何提要求会对孩子是否愿意合作产生巨大影响。
  “你能不能把这儿收拾一下?”不是请求,而是命令,里面有很多令孩子困惑的间接信息。
  不论出于何种意图,当父母用生气、沮丧、失望或者烦躁的语气说“你能不能”时,孩子可能会获得非直接的信息。如果父母说:“你能不能把这儿收拾一下?”孩子可能把所听到的话理解为下面任何一种信息:
  &&&&&&&&“你应该把这儿收拾一下。”
    “你早就该把这儿收拾好了。”
    “我本来不该问你。”
    “我之前就让你把这儿收拾一下了。”
    “我让你做的事情你没有做。”
    “你这么大了,还不懂事。”
    “你真让我头疼。”
    “你有问题。”
    “我很忙,不能把所有的事都做了。”
尽管这些信息都不是父母直接想要表达的,但孩子听到的就是这些。所有这些间接信息和责备破坏了积极养育的可能结果。在你练习这些技巧之后,你会发现不带责备或威胁的直接信息会有效得多。
  要想更清楚地理解这一点,想象一下你可以勘查孩子大脑的活动。当你问“你能不能”时,他的左脑可能会活动,对你真正的意思迷惑不解。如果你用“……好吗”或者“……行吗”,他的右脑可能会活动,动机中枢可能会被激活。
  用“……好吗”或者“……行吗”就避开了孩子的大部分抵制并请他参与其中。
  假设你是一个孩子,听到下面这两句不同的话,“你可不可以上床睡觉去,别说话了?”或者“你睡觉去,别说话了好吗?”起初,感觉好像“你可不可以”更礼貌些,而“你睡觉去,别说话了好吗?”似乎更有威严些,可能控制意味太强了。然后,如果你再感觉一下两者之间的差别。“可不可以”听起来礼貌,但也隐含着一个命令:“我在礼貌地要求你,但你最好去做,否则的话……。”然后,考虑一下“你睡觉去,别再说话了好吗?”似乎在请你合作。如果你想反对,尽可以反对。很显然,我们想传达给孩子的正是这个信息。当我们命令孩子时,实际上是在妨碍他们学会合作。
  这些措辞上的小小改变会对结果造成极大的影响,特别是对小男孩而言。“……好吗”或者“……行吗”不仅对小男孩更起作用,而且对成年男性也有效。女性倾向于抵制别人的要求,而且通常以间接的方式抵制。不仅男人需要这种直接的要求,孩子也需要,甚至更加需要。
  “可不可以”和“能不能”传达出的是令孩子困惑的信息,久而久之,孩子合作的愿望就变得麻木了。你是父母,如果你已经不相信她可以完成你所提出的那个要求,那么你就不该问她。当你说“你能不能关掉电视?”时,你并不是真的在问孩子是否有能力关掉电视,你是希望他们关掉电视,你的言外之意是他们没有好的理由可以不关电视。
当我女儿劳伦还是婴儿时,我就开始使用这种方法,起初是因为我希望让我的三个女儿做好准备,使她们在以后的生活中能成功地处理人际关系。正如我在《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中所说的那样,在处理两性关系时,女人需要学习的最重要的技巧之一是如何以一种激发男人而不是排斥他们的方式来寻求支持。在童年时代,没有人教女孩子们如何要求她们想要的东西。
  我知道,教孩子的最好方法是用自己的行为做出榜样,因此,为了教她们,我开始用“……好吗”或者“……行吗”来要求她们做事。让我高兴的是,她们很容易就学会了。当劳伦在学前班说“请帮我一下好吗?”或者“不要那样跟我说话好吗?”或者“我今天很辛苦,请给我读一个故事好吗?”时,其他孩子的父母非常惊讶。
  尽管我的意图是教她们如何最有效地提出要求,这一点,她们确实学会了,后来我发现用“……好吗”或者“……行吗”还有另外一个作用,那就是让她们更加愿意合作。现在,那些为了使孩子更加合作而使用明确而直接的方式说出“……好吗”、“……行吗”的父母,正准备用它们来让孩子掌握如何要求并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的艺术。
  抛弃修辞性的问题
  比“你能不能”和“你可不可以”更糟糕的是修辞性的问题。如果你要在游说演讲中发表高见,那么用修辞性的问话没问题,但如果想要对方合作,修辞性的问题只会起到相反的作用,因为每一个修辞性的问题都有一个隐含的信息。在养育孩子中,这些隐含信息通常是负面的、责备的信息,慈爱的父母不愿意直接说出来,而是隐含在修辞性的信息中。很多母亲甚至意识不到她们给出的是一个负面信息,但只需要一点点反省,就能很容易辨别出来。
  为了让孩子听话,女性特别喜欢用修辞性的问题。当母亲想让孩子打扫他的房间时,她不说“你打扫一下你的房间好吗?”而是先说一句让孩子感到羞愧和自责的修辞性的话,例如“房间怎么还是这么乱?”让我们看一些例子。
  修辞性问题可能隐含的信息房间怎么还这么乱?你本应该打扫好房间了。你不好。你是个懒虫。你不听话,你应该听话的。等等。你什么时候才能长大?你行为举止不成熟。你的行为让我尴尬。你很孩子气。你应该改改了。为什么打你弟弟?你居然打弟弟,你太坏了。你真的很蠢。你没有理由打你弟弟,而你竟然还是打了。你还好吧?你有什么事做错了。你表现很奇怪。除非你有好的理由,否则无法为你的行为找借口……很恶劣。你怎么能忘了做那件事?你要么真的很蠢,要么就是很顽劣、很没有同情心。你总给我添麻烦。什么事也不能依靠你。你怎么还在这儿说话?你该睡觉了。你真是个顽劣的孩子。我跟你说过很多次了,你总是不听。
父母在提出要求前不要再使用这些修辞性的问题,那么孩子合作的可能性就会增加,否则孩子就会不再听你说话。避免修辞性的问题不仅有助于让孩子合作,而且可以使孩子少接触拙劣的沟通技巧。修辞性的问题不仅对孩子不起作用,而且使得父母无法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对于传达出的负面信息负有责任。没有对这些负面信息的清醒认识,我们就很难理解孩子为什么不愿意与我们合作。
  要直截了当 (略)
  不要解释(略)
  不要长篇大论地说教
  比在提要求之前进行解释更糟糕的是长篇大论的说教——告诉孩子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打弟弟很不好。打人是不对的。明天不要再打他了好吗?”说这样的话只会起到反作用,不仅听起来生硬、做作,而且没有效果。当然,以这种方式申明一项规则或者政策是可以的,但不要用来激发孩子。如果用关于好坏的说教来激励孩子的行为,那么孩子会失去合作的兴趣,反而会试图从自己的错误中找到正确的东西,从不好的事物中寻找好的事物。不到九岁的孩子还不能理解这些需要费脑子思考的事情,而九岁之后,他们就不再听你说了。
  不管孩子多大,向他们说教的惟一时机是在他们提出这样的要求时。很多父母抱怨孩子不跟他们说话。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在于父母总是向孩子提太多建议,进行太多说教。当父母用说教来让孩子做某件事情,或者告诉他们为什么错了时,尤其让孩子感到厌烦。在这两种情况中,说教不仅没有任何价值,而且还会起反作用。下面就是一个说教的例子:
  “你弟弟不是故意要伤害你的,他只是在玩,不小心撞到你了。相处融洽的最好办法是用语言,而不是用拳头。打人只会让问题更严重。如果学校里比你大的孩子打你,你会觉得很不高兴。同样,你打你弟弟,他也会不高兴。比打更好的办法是使用语言。你不用打他,可以这么说:‘我不喜欢有人打我,请不要再打我了。’如果他继续,那就重复你的话。要记住你没有必要打他。总是有其他办法的。有时候你走开就好了。另一方面,如果你想打架,我很高兴看一场摔跤比赛,或者我们可以戴上手套比试比试。如果没有其他东西可以保护你,那么学学如何保护自己还是有好处的,但和弟弟打架就不好了。你们两个人都知道怎么说话,任何时候都可以向我寻求帮助……所以不要打你弟弟了。”
除非孩子确实要求了,否则,这些话尽管可能很好并对孩子很有用,但只会导致更强烈的抵制。
  不要用感觉来控制孩子
  感觉的分享要在地位同等的人之间进行。为了帮助孩子训练识别、交流感觉的重要技巧,父母会犯一个错误——说话时用“我觉得”。很多书中都建议你要不断地跟孩子交流你的感觉。尽管这个建议是善意的,但说到让孩子合作,这种建议经常起反作用。
  有人教导父母们用下面这个简单的公式来让孩子合作。
  当abc的时候,我觉得123,因为我希望xyz。
  例如,“当你爬树的时候,我觉得担心你会摔下来。我希望你下来。”
  或者“当你打弟弟的时候,我觉得生气,因为我希望你们不要打架而要和睦相处。”
  这个公式以及其他类似公式可以帮助孩子们交流彼此的感受,或者帮助大人们交流彼此的感受。而在跨辈交流时就不起作用了。父母是主导者,当他们与孩子交流自己的消极情绪想以此激发孩子的行为时,会让孩子觉得自己对父母负有过多的责任。结果,他们会因为自己让父母不安而感到自责并会调整自己的行为,或者他们会觉得被控制了,从而不愿意合作。父母的消极情绪不应该告诉孩子。对于主导者来说,与孩子站在同等地位是不合适的。你一旦表达了消极情绪,就失去了大部分的控制权以及促使孩子合作的力量。
  跟孩子交流自己的情绪的父母会很纳闷:“孩子为什么对我的权力如此抗拒?”实际上,当这些孩子进入后,他们完全不再跟父母交流。很多成年男性在听妻子述说感受时很痛苦,因为他们觉得自己小时候就是这样被母亲的感受所控制的。有一个很生动的例子可以说明这一点,母亲或者父亲会说:“你这么做我很失望。我辛苦工作以便让你有一个好的生活,而你竟然连试一下都不愿意)我希望你按我说的去做。”这个孩子只有两个选择:要么感觉难受,要么不在乎。这两个选择都不健康。
  当父母感到烦躁,需要谈谈感受时,应该到另一个成年人那里寻找安慰和支持。期望你的孩子给你情感上的支持是不合适的。当然,跟孩子分享积极的感受会很好,但你的消极情绪会被孩子当作控制他的一种形式而加以拒绝。
  有些父母以为,如果他们说“我真的很生气”,这样的威吓会激发孩子跟自己合作。这种话肯定能威慑到孩子,但这是一种基于害怕的方式,最终会使孩子失去服从你意愿的兴趣。用感觉来控制孩子会让某些孩子顺从,但不是合作。很多孩子,特别是男孩子,会对你置之不理。他们不再听你说,甚至连看都不看你一眼。
  很多父母用“我觉得”的陈述来训练孩子更好地意识到自己的感觉。如果你不是用这种话语来激发孩子做某件事情,那么效果可能会好一点。最好是当孩子问你感觉如何时,或者当你感觉到孩子想要问你时,再这么说。
  促使孩子合作的魔力词语
  简单的回顾和练习
  孩子抵制时该怎么办
  当你第一次使用这种新方法时,会给孩子很多权力。他们可能会笑你,会说不。不要着急——这种情况的发生是预料之中的。他们要么会很开心地合作,要么会很开心地拒绝。毕竟,别人要求你的事情你总是会去做吗?我希望不是。
  在孩子九岁前,用“让我们”这个短语提要求在大多数情况下效果都很不错。而孩子九岁之后,再说“让我们整理一下这个房间吧”会有一点做作,除非你准备和他一起打扫卫生。要想记住使用魔力词语“让我们”,是需要练习的,但最终会成为习惯。
  当孩子拒绝你最初的要求时,就该采取第二个步骤了。第一步骤的这些技巧对于创造合作的基础是必需的。当孩子拒绝你最初的要求时,就需要采用第二步骤的技巧。经过大量实践之后,当你的孩子逐渐习惯了积极养育的各种技巧时,第一步骤的技巧会更有效。在刚开始的时候,如果孩子已经习惯了被害怕所控制,就需要第一步骤为第二、第三、第四步骤打好基础。之后,你会发现大多数时候你只需要提出要求,你的孩子(包括十几岁的孩子)就会合作。在下一章里,我们将会讨论第二步骤,学习通过理解孩子来将孩子的抵制降至最低限度的新技巧。当孩子拒绝合作时,第二步骤会把他们的抵制降至最低限度。
《孩子来自天堂》(4)
〈把抵制降至最低限度的新技巧〉
允许孩子抵制可以确保孩子的合作精神,而不是盲目服从。尽管有时候你可能会觉得宁愿他们有点盲从,也不要他们抵制,积极养育的新技巧中有一些新方法可以将抵制降低到最低限度。孩子的某些抵制是好的。为了培养合作精神,孩子需要反复体验到你在听他们说话,就像他们听你说话一样。孩子形成明确而正面的自我意识,主要就是通过对你的要求的偶尔抵制
孩子的抵制得到父母适当支持的情况下,可以逐渐帮助他们了解自己内心的感觉、愿望和需求,能够确保孩子最终保持并发展对意志的强烈感知。这种意志的力量可能会影响到他日后生活的成功与否。那些有强烈意志的人会成功,而缺乏强烈意志的人将会半途而废。那些意志薄弱的成年人在孩童时代就没有准备好迎接并战胜人生中不可避免的挑战,他们沦为了碌碌无为的庸人,没有想过要把梦想变成现实。
  把抵制降至最低限度的四个技巧
  积极养育的技巧不是要求服从,而是利用孩子的抵制来加强他们合作的意愿。惩罚的威胁或者批评将不断地削弱孩子的意志,最终会破坏孩子愿意合作的天性。只要意志得到培养而不是破坏,孩子合作的意愿就会增加,抵制的程度会降至最低。
  在孩子抵制的时候,对他们的需要提供帮助和支持,我们就能最有效地减少他们的抵制,同时,孩子的意志也不会受到损害。这四个降低抵制的技巧就是:
  1.倾听和理解。
  2.准备和安排。
  3.分心和指导。
  4.习惯和规律。
  要想让孩子放弃抵制并感觉到内心合作的渴望,就需要给他们理解、安排、规律和指导。除非这些需要得到了满足,否则孩子很容易失去合作的意愿。例如,运用新的倾听技巧,父母就可以向孩子表明,他们看到了、听到了并且也理解了孩子的感受、愿望和需求。当这种被理解的需求得到满足后,孩子的抵触心理自然而然就会降低,并且更愿意合作。
  尽管所有的孩子都有这些需求,但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特的,因此可能在某个方面的需求更多一些。如果一个孩子需要更多理解,并不是说他或者她没有其他需要。每一种需要对每个孩子来说都很重要,但其中某一两种需要可能对某个孩子更加重要。
  某个孩子可能需要更多的倾听和理解,而另一个孩子则需要你为他作好准备和安排。当你熟悉了这些技巧之后,你会发现每一种技巧都威力强大。满足某些需要可能会让孩子们立刻产生积极的回应,这取决于他们独特的性情。
  孩子的四种性情
  孩子们的性情可以分为四种,这就是他们有时候对一种方法的反应比另一种方法的反应更好的原因。这四种性情可以帮助你对孩子进行归类,然后根据不同的性情类型指导你采用相应的技巧减少他们的抵制。尽管某个孩子可能会以某一种性情为主,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一点其他性情都没有。有些孩子拥有这四种性情的程度差不多,而另一些孩子则会这种性情多一点,那种性情少一点。性情无所谓好坏,它们只是不同而已。因为这四种性情的组合是无穷无尽的,因此,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下面就让我们研究一下这四种性情。
  敏感型的孩子需要倾听和理解
  第一种性情是敏感型。敏感型的孩子较为脆弱,比较容易激动,更多愁善感。在涉及到需求和愿望时,他们能非常敏感地意识到如何对生活作出反应。为了适应生活,他们更需要明确自己的感觉,之后会更愿意作出改变。他们最容易对倾听和理解作出反应。
尽管所有的孩子都需要理解,但敏感型的孩子更加需要理解来缓解他们的抵制情绪。敏感的孩子通过明确自己的需求并倾诉他们对生活的情绪反应来了解自己。抱怨是他们天性中的一部分。当有机会与别人分担他们的负担时,他们的心情就会有所好转。
  例如,一个孩子可能会说:“甚至没有人跟我打招呼。这一天过得真糟糕。”
  然后,父母说:“那太讨厌了。”
  之后,这个孩子说:“莎拉对我很好。她喜欢我画的画。”
  只要对他们情绪的一点点确认,就可以让这些孩子重新看到积极的一面,他们需要你对他们内心的痛苦和挣扎有更多同情、证实和承认。他们通常需要更多的时间。试图催促敏感型的孩子只会让他们
如果父母说:“如果莎拉对你很好,那么这一天也不是那么糟嘛。”那就犯了一个大错误。
  这个孩子会说:“就是很糟。没有人喜欢我。”
  当敏感型的孩子向更积极的态度转变时,要顺其自然。不要因为这种转变就漠视他们一开始所表达的情绪。
  如果不能经常获得同情,敏感型的孩子就会开始戏剧性地表达他们的问题,以获得所需要的同情。如果他们说“我肚子痛”没有获得热心的关注,他们就会接着说“我的头和肚子真的很痛,没有人能对我好一点。”得不到理解,每一种痛就都被夸大了。缺乏同情确实会导致生理上和情感上更多的痛苦。当父母忽略了敏感型的孩子时,这些孩子的感觉和问题会更严重。
  父母会犯的最大错误是试图鼓舞这类孩子。当孩子烦躁或者看上去沮丧时,向他们解释为什么不应该烦躁是没有用的。注重各种正面的东西可能会使他们走到另一个方向并使他们更注重负面的东西,并试图以此获得父母的理解和确认。父母必须要注意的是,要更多地倾听,并且不要为了使孩子感觉更好一些而试图解决他们的问题。
  敏感型的孩子需要知道自己并不孤独并且自己的父母也有痛苦。这是一个很微妙的问题。对于父母来说,向这类孩子寻求情感上的支持是不健康的,但他们可以跟孩子说说自己的苦处。
  例如,当孩子抱怨某件事情多么难、多么费力或痛苦时,父母可以说:“我知道,今天我也感觉糟透了,我遇到了严重塞车。”这种方法并不是指望孩子来安慰父母,而是满足了敏感型孩子的特别需要。
  敏感型的孩子需要感觉到自己不是惟一痛苦的人。
  当敏感型的孩子抵制父母的要求时,他们需要听到同情的话语,例如“我理解你的失望,你想做这件事,而我现在希望你到这儿来”。只有得到适当的支持,敏感型的孩子才会放弃抵制。没有同情,他们会觉得自己像一个牺牲品,并会迷失在自怜自艾中。如果不被理解,他们会对自己的痛苦想得太多,并很容易觉得自己受到了责备。
  需要明确地告诉这些孩子,有消极情绪没关系。他们需要长一点的时间才能克服伤痛和情绪上的烦乱。然而,有人同情地倾听来分担他们内心的负担和痛苦会使他们得到愉快的释放。不那么敏感的父母往往错误地以为孩子出了问题,从而使事情变得更糟。
  在倾听了敏感型孩子的感受之后,要给他一点时间和空间,让他心情好转。当他心情好一点的时候,不要对这种转变过于关注。在态度上要把这种性情看成正常而自然的。不要传达出这样的信息——他出了问题,现在好了。他始终是好的。
  这些孩子经常抗拒与别人建立新的关系。他们建立关系和友谊所需要的时间通常比其他孩子要长一些。在创造机会认识人并发展友谊方面,他们需要更多的帮助。当与别人建立起友谊之后,他们会非常忠诚,而遭到背叛时,受到的伤害也非常深。学会原谅和遗忘是他们需要学习的一个重要能力。当父母倾听他们的抵制并给予理解时,就会帮助他们适应生活中的失意,并增进孩子原谅他人的能力。
  当这些孩子的需要得到满足时,他们独特的天赋就会显露出来。他们深思熟虑,悟性很高,极具创意,善于交流并且富于创见。他们有教养,富于同情心,礼貌温和,乐于助人。他们能通过为他人和世界服务获得巨大的成就。
  活跃型的孩子需要父母为其作好准备和安排
  第二种性情是活跃型。活跃型的孩子不太关心自己的内心对生活的反应,而对自己是否有影响力更感兴趣。他们关心的是实干、行动和结果。当知道该做什么或者有一个计划时,他们能自我激励并且最愿意合作。他们随时准备着前进、带领别人或者按照自己的方式行事。
  这些孩子需要你为其作好安排,否则,他们很容易摆脱你的控制并抵制你的权威。他们总是需要事先知道计划是什么、活动规则是什么以及谁是“头儿”。他们需要活动计划。有了这种准备,这些孩子会非常容易支持父母并进行合作。要想把这些孩子的抵制降至最低限度,你需要提前计划并准备好限制、规则和指导。
  父母可以说:“这就是我们要做的。我们先荡秋千,然后去玩攀援架。每个人玩两分钟,然后轮换。”给活跃型的孩子作好这种安排,他或者她会成为最合作的孩子。
  活跃型的孩子喜欢成为关注的焦点,喜欢参与到活动中去。他们总是希望自己是对的。如果父母没有为他们作好安排,他们很容易变得蛮横无礼。这种孩子需要有机会成为成功的领导者。他们尊重并且追随自信并能干的领导者。父母必须要小心,不要表现出软弱、优柔寡断或者脆弱。
  例如,不要直接问他们觉得什么最好。如果给了他们指示之后,他们拒绝接受并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就要承认他们的建议,然后再决定该做什么。
  如果你说:“我们先去荡秋千,然后再去爬攀援架。”他们可能会说:“但攀援架更好玩,我们先玩那个吧。”此时,明智的父母可以说:“好主意,就玩那个吧。”这些孩子喜欢得到肯定,当他们得到承认时会很兴奋。
  要想把活跃型孩子的抵制降至最低限度,最好的做法是尽可能让他们优先,并且(或者)尽可能让他们负责某件事情。他们精力充沛,需要父母的精心安排才能和谐地释放他们的精力。让他们负责某件事,他们会非常愿意让你高兴。
  活跃型的孩子需要感觉到你需要并且信任他们。在上面的例子中,父母可以说:“我们先去爬攀援架,每个人都有机会爬到最上面。比利,我希望你来负责,确保每个人至少有一次爬到了最上面。你可以先爬,向大家示范一下。”
  把活跃型的孩子置于领导位置并且给他们明确的指示,可以充分发挥出他们的才干。他们自然也会变得更加愿意合作。他们精力充沛,长时间一动不动地坐着会让他们感到沮丧。他们必须做点什么,然后想都不想就开始采取行动并会惹上麻烦。这就是他们为什么需要有人来为其作出安排的原因。当有人为他们作好安排之后,他们充沛的精力就能自由释放,不会陷入麻烦。
  减少活跃型孩子的抵制的方法之一就是让他们筋疲力尽。例如,如果不得不在某个地方等候,孩子会变得十分沮丧。你要么给孩子一件事情做,要么想出一个游戏来消耗他的精力。你可以限定一段距离,让孩子折返跑并给他计时。活跃型的孩子喜欢打破自己的记录。承认他们的成就,其抵触情绪就会逐渐消失。
  活跃型的孩子是通过行动以及犯错误来了解自己的。他们需要父母承认他们的成功并原谅他们的错误。这些孩子很容易遇到麻烦。如果他们害怕受到惩罚或者责难,就会隐瞒错误或者狡辩,那样,就无法从错误中学习和成长。
  对活跃型的孩子来说,光坐着听别人说话是十分难熬的。他们需要四处走动,在做事情中以及参与中才能获得最好的学习效果。当他们抵制你的要求时,你最好开始一项活动并邀请他加入。长时间的交谈会起反作用,并常常被他们视为惩罚。
  例如,如果他们不肯打扫房间,你可以简单地承认他们正在做的事情,然后开始打扫。你可以这么说:“我看到你在玩而不想打扫你的房间。让我们一起打扫吧。我们这么做……”等着他们去做某件事不会有什么效果。
  活跃型的孩子加入到你的活动中时,就会放弃抵制。即使他们只帮了一点忙,也要感谢他们的帮助,并承认房间看起来很整洁。你可以说:“我们干得很漂亮!”活跃型的孩子总是希望成为赢者中的一员。对他们来说,没有什么比成功本身有更大的动力了。
  活跃型的孩子从他们已经做过的事情及其结果中来认识自己。他们喜欢权力。当他们拒绝你的要求时,通常需要一个坚决而平静的信息来告诉他们,拒绝没有关系,但爸爸和妈妈才是主导者。要承认他们在做的事情,然后,更直接地再次提出要求。
  例如,你可以说:“我看到你在床上休息,现在我希望你开始打扫这个房间。”如果孩子没有反应,那么你就开始打扫,并且说:“让我们先从这儿开始。”这个方法在营销学中被称之为“假设式成交”——你假设顾客同意了你的意见,并开始探讨购买的具体细节。
  活跃型的孩子需要明确而直接的信息告诉他们你想要干什么。“我希望”的句子能够提醒孩子你是主导者,从而把他的抵抗降至最低限度。没有正确的支持,活跃型的孩子会失控、行为不端并且会欺负别人。除了为其作好安排和进行监督,他们还需要明确的信息告诉他们,犯错误没有关系,你知道他们向来都是很尽力的。
  当这类孩子失控时,除非他们事事如意,否则就会威胁别人或者大发脾气。很多父母和成年人害怕面对这样的孩子。父母会逃避这样的对抗,因为这需要太多的精力。这会使问题变得更加糟糕。除了明确的安排之外,还需要让这些孩子进行定期的“暂停(time outs)”。他们比其他孩子更需要感觉到自己处于控制之下。通过给他们定期的“暂停(time outs)”,他们才会记住谁才是主导者,并遵循他们所需要的安排。我们会在第6章更详细地讨论如何让孩子“暂停(time outs)”。
  活跃型的孩子更需要认为自己正确,讨厌别人说他们错了。当着其他人的面让他们接受纠正反馈,尤其困难。如果在私下里为他们纠错,他们就不会那么抵触,防御心理会少一些。不要公开纠正他们的错误,你可以创造一个秘密的信号给他们反馈。他们会非常感激父母帮助他们保住了面子。
  例如,你可以通过拉自己的耳朵告诉孩子要温柔一点。当他们太吵时,你可以摸摸自己的面颊让他们知道他或者她的声音太大了。这些孩子会感激这些信号。这不仅帮助他们更加成功,而且间接地承认了犯错误和偶尔失控是正常的。
  除非让他们处于负责的位置,否则他们会抵制那些速度较慢的孩子或者大人。他们希望事情进展迅速,而且也有这样的能力。当他们忙着帮助其他速度较慢的人时,才能接受这些人的慢速度。为他们设置一些活动,让他们从中感觉到自己的重要性,这样会更好。
  当这些孩子有计划地进行活动时,会变得更敏感、更富有同情心、更慷慨。定期“暂停(time outs)”将会使他们变得更有耐心,并学会延迟满足。他们有责任心、能干并会成为出色的领袖人才。他们会开始行动,成功做事。假以时日,当他们更有成就感、更自信时,他们在理解他人的情感方面也会变得更敏感。
  反应型的孩子需要分散注意力和指导
  第三种性情是反应型。反应型的孩子好交际,并且性格外向。他们通过自己对世界和他人关系的回应形成自我意识。他们自觉地去看、去听、去尝、去体验生活中出现的一切事物。他们兴趣广泛,因为他们对刺激的需求更多。
  每一种新的体验都会使他们显露出一部分新的自我。他们活在对新事物的回应中。尽管这些孩子喜欢变化,但他们不愿意被迫集中注意力。当被要求穿上外套或者按照特定的方式做某件事情时,他们常常会发脾气。他们更需要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事。
  他们经常不把事情做完,一件事还没结束就去做另一件事了。理解这一点并且不要着急,对父母而言是最重要的。这样的孩子需要不停地活动。混乱是他们学习过程中的一部分。在以后的生活中,如果他们可以自由地探索、改变并且做他们自己,他们将会变得更加专注,学会更深入地研究事情,并没法完成任务。
  反应型的孩子天生喜欢从一件事转到另一件事,就像蝴蝶一样。他们需要时间探索、体验并发现生活。他们很容易分心,因此需要经常指导他们该做什么。当他们忘了你的指导时,并不是想要惹你生气或者抵制你,而是真的忘了,千万不要因此而责备他们。他们会慢慢学会如何集中精神。他们容易被新的机会所吸引。实际上可以利用他们这种容易分心的特点,减少他们的抵制。
  当反应型的孩子拒绝你的要求时,只需要把他们重新引向另一个可能性、一个新的活动或者一个不同的体验机会。这样的孩子需要的不是理解或者安排,而是需要分散注意力并重新引导。注意力分散后,他们愿意合作的天性就会显现出来。让我们看几个例子。
  当三岁之前的孩子发脾气时,很容易用一些漂亮的、亮闪闪的小东西、钥匙、牙刷、小贝壳、水晶球或者任何能引起他们看、听、尝、摸、玩的兴趣的东西来分散他们的注意力并重新引导他们。我们的孩子烦躁或者发脾气时,我的妻子邦妮会拿出一个小“东西”来分散孩子的注意力。这种做法对所有的孩子都有效,特别是对反应型的孩子效果更好。
  孩子来自天堂》(5)
改善沟通的新技巧〉
注:省略的原文,待以后补充。
减少孩子的抵制并让他们合作的最重要的技巧就是倾听和理解。当孩子不肯合作时,表明他们想要或者需要其他东西。这种未得到满足的需求和愿望必须得到确认和表达……通过学习改善沟通的新技巧,你就能立即减少孩子的抵制并使他们更愿意合作。
  ?孩子为什么会抵制父母(略)
点时间倾听 (略)
  ?两个条件(略)
  ?严厉型的养育(略)
  ?溺爱型的养育(略)
  ?学会延迟满足 (略)
  ?满足孩子的需要(略)
孩子来自天堂》(6)
提高激励效果的新技巧〉
 过去,主要靠惩罚的威胁来控制或激励孩子的行为。当孩子开始行为不端或者不肯合作的时候,大多数父母就会出自本能地威胁孩子。我们会说这样的话或有这样的感觉:“你要是不听话,就要有麻烦了。”或者“如果你再哭,我就让你哭个够。”对于很小的孩子,我们可能会扬起手给他们一巴掌或者用眼神警告他们:如果不听话,就会受到惩罚。
  用害怕作为威慑手段表面上看起来有用,但不能唤醒孩子愿意合作和帮助父母的天性&--NEWSZW_HZH_BEGIN--& 。前文已经说过,顺从和合作是完全不一样的。真正的合作需要孩子出于自愿,用惩罚削弱孩子的意志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要放弃惩罚很难,因为这种方法在短期内效果很好。尽管我们不想惩罚孩子,但不知道还有什么其他更有效的办法。惩罚似乎很不人道,但不惩罚,孩子会被宠坏,会变得让人费心、粗鲁无礼、难以管教。
  为了满足这种需要,有些专家建议让孩子“知道行为的后果”。例如,孩子做出了不当行为,就以拿走某样东西作为他这个行为的后果,这不叫做惩罚,而是叫做“后果”。这种做法的目的在于消除惩罚给孩子造成的羞耻。传达给孩子的信息不再是:“你很坏,因此应该受到惩罚”,而是更正面的信息:“你犯了个错误,没关系,但现在要明白你的行为后果。”尽管这种方法减轻了孩子的负罪感并且更人道一些,但依然是建立在害怕基础之上的。这种方法比惩罚好得多,但它无法唤醒孩子天生愿意合作的欲望。在某种意义上,这是以一种更狡猾的方式说“你要受到惩罚”。
  惩罚还有效吗?
  我们过去五千年的全部历史,是基于惩罚的一种控制和改造模式:以牙还牙;为受害者伸张正义;让罪犯为罪行付出代价。在过去,复仇者会感到满足,但现在,这种满足仅仅是一种暂时的解脱,受害者的痛苦依然存在。
  即使从实际操作的角度来说,我们的惩罚制度也是不起作用的。在我们的刑事系统中,一个犯人每年要花费纳税人25000美元。假设一个二十岁的人被判入狱二十五年,这个人最终将花掉纳税人625000美元。这笔钱当然不能偿还任何罪行。想一下,如果这笔钱能用于预防犯罪,效果会好多少啊。
  当前,我们的许多作法仍然是以这种惩罚效能的过时观念为基础的。现在,如果你遵循“以牙还牙”的原则,那么这个世界上的每一个人最后都会受到伤害。尽管我们内心知道惩罚已经过时了,但还没有认识到或者找到一个明确的新方法。
  现在,尽管规则依然重要,但惩罚已经不再那么重要了。相信随着观念的不断演化,在遥远的未来,即使规则也将变得不再重要。过去,惩罚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人们还不能根据自己的心智判断什么是正确的;向上帝奉献并对邪恶进行惩罚是激励人们的惟一方法。
  惩罚为什么有效以及何时有效(略)
  惩罚的积极方面(略)
  简单的证据(略)
  替代惩罚的方法就是奖励
  现在的孩子不能用惩罚来激励,而是需要奖励。积极养育注重的不是消极行为的后果,而是积极行为的结果,是用正面的结果来激励孩子。
  没有什么比孩子内心合作的欲望和对奖励的欲望可以成为孩子成长更强大的动力了。很多时候,正是外在的奖励或者对孩子的成功的承认唤醒了孩子内心合作的欲望。每个孩子都希望能有时间与父母在一起。每个孩子都会在你提起甜点的时候变得兴奋异常。每个孩子都爱父母。每个孩子都渴望派对或者庆祝活动。所有的父母都会注意到,当孩子想要什么东西并能够得到时,他们是多么热情、友好且易于合作。
  想得到“更多”或者对想得到更多的期待唤醒了孩子内心的某些力量,会使他跳起来大叫一声“是”。这种对奖励的期待,使得孩子能够积极而专心地回应父母对他们的合作与帮助的需要。不论年长还是年幼,这种期待可以激励任何人进行合作。奖励,而不是惩罚你的孩子,会让他更愿意合作。
  父母们对新观念的采用通常比较慢,而成功的商家采用新观念就很快。为了生存和繁荣,商家必须迅速适应变化,否则就会落后。例如,航空公司很清楚,额外的补贴、奖励、航程里数、额外里数是刺激人们搭乘其公司航班的方法。大多数成功的公司会定期给优秀的员工特殊奖励。
  在商业社会,运用激励手段是一种常识,但说到养育,有一种强烈的潜在观念,认为奖励孩子就像是贿赂孩子,如果你需要贿赂他们,那么你其实就不是主导者。有些人觉得用奖励激发孩子暗示着你作为父母是软弱的,表明局面掌握在你的孩子手中。然而,抱有这种观念的人一转身就会去惩罚孩子,让他们守规矩……而惩罚就是一种负面的贿赂。
  那些违背心底的本能、运用理性为惩罚找借口的人很难听进去这些话。很多父母甚至会在打孩子的时候说“我比你更痛”。这是他们的心在说话,但他们的大脑却还没有准备好去听这样的话。他们爱孩子,但只能采取他们知道的最好的做法。
  已经有数以千计的孩子在没有惩罚或威胁的情况下得到了成功的养育。他们的父母不惩罚他们,并且效果很好。这些孩子的行为不会没有规矩或者没有教养,并且成长为了出色的孩子。然而,另一方面,数以百万计的采用溺爱或严厉的养育方法或者在两者之间摇摆的父母在教育孩子方面都失败了。
  孩子行为失当的两个原因
  为了理解为什么有意识地运用奖励效果最好,我们首先需要探讨孩子行为失当的两个原因。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原因是,孩子们通过得到自己所需要的东西来保持与自己内心感觉的联系。要记住,没有感觉的孩子才需要通过惩罚来意识到自己的感觉。现在的孩子只需要理解、安排、指导和规律,而且他们能自然地意识到自己的感觉。
  当孩子得不到他们需要的东西时,就会脱离父母的控制并行为失当。他们行为失当不是因为他们坏,而是因为失去了你的控制。当孩子获得需要的东西时,就能处于你的控制之下并跟你合作。孩子就像一辆性能出色的好车,但如果你放开方向盘,很快就会撞车。除非父母保持控制,否则孩子就会撞车。
  孩子行为不当的第二个原因是由父母如何处理孩子不守规矩的行为所决定的。如果总是把注意力放在孩子的消极行为上,孩子就会不断地做出消极行为。如果你关注消极行为,孩子就会有更多的消极行为。惩罚只会迫使孩子更关注消极行为,而不是积极行为。
  为什么奖励会起作用
  奖励孩子的积极行为意味着关注他们做的好事。惩罚孩子使你的注意力集中在他们做的坏事上,并会强化你的老观念:他们天生就有问题,需要改造。关注孩子不好的方面,就会使其好的方面没有机会表现出来。
  你关注哪种行为,哪种行为就会增多。当你惩罚孩子时,很多注意力就放在了孩子的负面行为上。父母甚至可能会说:“我要教训你一顿,让你永远记住。”与惩罚相反的做法是抱着一种原谅的态度,明确表示出犯错误没关系,而后就要忘掉它,继续向前走。对现在的孩子来说,更重要的是以一种能够使孩子走向成功的方式对他们的需要加以培养和指导。
  如果你奖励孩子的正面行为,他们的正面行为就会增多。与其寻找并盯着孩子的错误,不如去努力“捕捉”孩子做得正确的事情。不论孩子何时走向了正确的方向,都要承认他们的成功,而他们就会继续朝着那个方向前进。
  给四到九岁的小孩子做一张表,在上面列举一些家务事和正面行为。在睡觉前看一下这张表,在当天完成的那些家务事的旁边贴上小星星,或者明亮、鲜艳的小贴片。如果他们当天没有做任何家务或者正面的行为,那就让它空着,并且不要太注意它。要用中立或淡然的态度对待这些空白,用热情、积极的态度对待成绩。每个星星可以代表一分,当积分累计到二十五分时,你应该做点特殊的事,例如给孩子读故事的时间增加一倍或者去打。这个活动会变成另一种特殊的记忆,使孩子感觉到被承认,感觉到成功。
  列一张表可以帮助父母记住承认孩子即使是偶然做对了的事情。大多数父母甚至没有意识到孩子做错事情时他们有多么唠叨。明白了这一点,也就更明白孩子为什么不听话了。如果我们整天对孩子进行否定性的评价,就不要指望孩子会合作。下面是三十三种常见的表达,可以帮助你更清楚地了解你可能会说的话。
  否定性的评价
  你没有把书收起来。
  你有问题了。
  你声音太大了。
  对妹妹不要小气。
  你的房间太乱了。
  你有多少次忘了穿外套?
  你什么时候才能长大啊?
  你没有听我说。
  不要去那边。
  不要玩食物。
  我真希望你是个男孩子。
  不要做白日梦了,要专注于你正在做的事。
  不要到处乱跑了。
  你玩得太野了。
  你又蛮横无礼了。
  你那样没人会喜欢你。
  你没有说谢谢。
  你没有说请。
  嚼东西的时候要闭上嘴巴。
  我叫你做的事情你一件也没有做。
  你看电视太多了。
  关掉音乐,这让我头疼。
  不要再抱怨了。
  你什么都做不对。
  这次要好好记住。
  慢一点,你走得太快了。
  跟你玩真没意思。
  别傻了。
  你太孩子气了。
  我拿你没办法了。
  不许你那么做。
  那样毫无意义。
  都是你的错。
  意识到了我们经常给孩子否定性的评价之后,我们就不能再这么做了。不要盯着问题不放或者因孩子的缺点而惩罚他们,我们可以通过指导,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如果我们不能说一些肯定的话或者用积极的方法指导他们,那就最好什么都不说。不要紧盯着孩子存在的问题而想办法惩罚他们,下面是一些指导孩子的例子。
否定性的说法积极的指导你没有在听。请专心听我说。真拿你没办法。我需要你……我想请你合作。看看你的衣服,怎么穿的呀。穿那件新的蓝色衬衫好吗?那件衣服配这条裤子很好。你不许那么做。让我们看看还有没有其他办法做这件事。别傻了。让我们再详细地检查一下。慢一点,你太快了。你慢一点好吗?你没有把书收起来。请把书收起来好吗?吃晚饭的时候不要唱歌。请不要在吃晚饭的时候唱歌。不要再抱怨了。我不想再说这件事了。你又自私了。我希望你记住要礼貌。(此处是表格)
  当然,我们必须纠正孩子的不当行为,但不要用否定的态度对待他们的行为,而是要给他们一个改正行为的机会。即使用肯定的态度来纠正孩子的错误也会起到反作用。我们更需要的是承认他们的正面行为。更多的正面评价才能抵消负面评价。孩子之所以经常不再听父母说话,是因为他们的好行为没有得到足够的认可。
  下面是三十三个例子,告诉你如何捕捉孩子的好行为并告诉他们:
  捕捉孩子的好行为或正确行为
  你把书收起来了。
  你房间里看上去很整洁,一切都井井有条。
  你真是太聪明了。
  你那么做真是太好了。
  谢谢你那么小声说话。
  你完成得十分出色。
  你真是帮了大忙了。
  一切都很顺利。
  你记得要举止礼貌了。
  你帮了我一个大忙。
  跟你玩真是太有趣了。
  我爱你,我很高兴做你的妈妈(或爸爸)。
  这球击得不错。
  谢谢你听我说话,没有打断我。
  你听从了我所有的指导——很好。
  今晚你用餐具用得很好。
  你很努力。
  你做得很对。
  你真是个好帮手。
  这张画真好,我很喜欢。
  看看你做的——太好了。
  没关系,我知道你一向很尽力。
  你真的记住了餐桌礼仪。
  今晚你很合作。
  我注意到你分享了你的玩具,考虑得真周到。
  你的衣服都是自己穿的啊。
  你一个人完成了那件事啊。
  你请求帮助,过来找到了我,这很好。
  你做了件非常棒的事。
  整个过程你都很合作,谢谢你。
  你对动物很有爱心。
  谢谢你的帮助,我知道我可以依靠你。
  你今天看上去快乐又健康。
  通过指出并认可孩子的正面行为,他们就会认为自己是成功而优秀的。这种正面的自我形象不仅能激励他们合作,而且还会使孩子自尊、自信并感觉到自己很能干。
  溺爱型的养育方法通常赞同给孩子更多肯定性评价的观念。当这些被溺爱的孩子感觉到不安全并且自卑的时候,有些专家就错误地认为给予肯定性的评价不起作用。
  肯定性的评价当然起作用。前面已经说过,溺爱型的方法不起作用的原因是,当孩子抵制父母的要求时,父母不敢面对孩子的抵制。溺爱型的父母害怕冲突,并习惯性地屈服于孩子的要求,以避免孩子发脾气。宠坏孩子的是安抚,而不是肯定性评价。
  奖励的魔力
  积极的养育注重用多种方法激励孩子的合作。我们采用请求而不是命令的方式。我们注重为孩子的需要提供帮助和支持,而不是试图“搞定”孩子。我们倾听孩子的抵制,并且不说教,也不感到心烦。当这样做不起作用时,我们用奖励来激励孩子合作。如果父母只使用奖励的方法,也会起反作用。奖励能够激励孩子,但不能提供孩子所需要的所有理解、安排、指导和规律。
  当我们沒有时间或机会满足孩子的需要时,奖励就特别有用。有些时候,我们无法满足孩子的所有需要,或者当时没有时间满足他们的需要。这时候,奖励会暂时带来你所需要的合作。下面是一些孩子因为没有得到所需要的东西而不合作的常见例子。
  孩子为什么抵制父母的指导
  ?他们很失望,并需要跟我们说会儿话,需要被理解,而你没有时间听。
  ?他们很累,需要休息一会儿;他们自然的节律被打乱了。
  ?他们很饿,需要吃东西。
  ?他们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需要更多的时间来准备。
  ?他们还没有对你所期待的事情做好准备,而且不知道规则是什么。
  ?他们被太多的电视、太长时间的购物、太多的人、太多的玩乐、太多的甜点或者太多的活动刺激过度。
  ?有其他事情使他们烦恼,他们需要交谈或者帮助。他们可能耳朵痛,或者那天有人对他们不好。
  有时候,超出你的控制之外的外界的影响和压力会使孩子烦躁不安,从而产生抵制情绪。例如,在杂货店或者在飞机上,很多人不愿意听到孩子的哭声,这时候你的孩子可能会因此而受到影响。
  记住,应该允许孩子发脾气并表达他们的反抗,以获得他们认识自己所需要的理解。如果孩子在家时因为父母太溺爱而没有足够的机会发脾气,那么,到了父母无法溺爱他们的公共场合,他们就会发脾气。他们已经习惯了被安抚。在公共场合或者有压力的情况下,当父母无法给予太多安抚的时候,他们就会变得很缠人并且会发脾气。
  孩子之所以抵制可能是因为上面的任何一个原因,还有很多其他原因。如果孩子反抗,那么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他们的需要没有得到全部满足。我们不是生活在一个完美的世界里,作为父母,我们也不完美。不管我们知道多少,不管我们是否必须给予,我们无法总是能够满足孩子的需要。有时候,当我们没有时间或者没办法给予孩子所需要的关心、理解、安排、指导或者规律时,他们就会反抗。
  我们不能错误地认为孩子不想合作,而要认识到他们缺乏合作所需要的东西。如果一辆车因为没有汽油而无法开动,认为那辆车在反抗你或者某个地方坏了是不合适的。当孩子抵制的时候,他们是在那一刻不能合作;他们没有自己所需要的东西来重新燃起内心想要合作的欲望。奖励孩子的目的就是再给他们一点燃料,燃起他们内心合作的欲望。
  在孩子不肯合作的时候,不要试图用惩罚或者责打等威胁来获得控制,我们可以用奖励的方式重新让他们合作。给一个奖励往往能够带来合作。
  理解型的奖励
  想象一下,当你被要求加班时,很自然地会觉得不情愿。然后,你被告知加班每小时将获得两倍的薪水。你立刻就变得更合作了。就像“给你更多”这种承诺会激励你一样,它们对你的孩子也会有效,或许更有效。这很正常。让我们看几个例子。
  当孩子不肯刷牙时,说:“如果你现在去刷牙,那么我们就有时间读三个故事,而不是一个故事了。”
  我还记得我自己开始有意识地奖励孩子时的情景。我们的一个孩子睡觉前总是不肯刷牙。什么办法都没用。后来,我上了一堂养育课,课上建议用奖励的方法,我就说了这句简单的话,结果就起作用了。我大为惊讶。仅仅是让她知道我们将有更多的时间读故事,她就马上跳起来去刷牙了,一点脾气也没发。这个简单的转变立竿见影,并且改变了我的整个养育之道。
  给一些小奖励,养育工作就变得非常轻松了。很多情况下,一个奖励就可以让孩子的抵制烟消云散。有了偶尔的奖励,孩子就重新感到了让父母高兴的自然愿望,自然就会更加合作了。
  然而,有些父母担心孩子可能会利用这种支持,并且会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都要求奖励。幸运的是,这种情况并未发生。当与积极养育的其他技巧一起使用时,奖励确实唤醒并加强了孩子在没有奖励的情况下也乐意合作的意愿。一旦孩子能够被奖励激励着去做某件事情,不久之后,她就不再需要这个奖励了。
  当孩子处于控制之中的时候,他们不需要奖励。奖励只是为了帮助他们重新回到你的控制之中。奖励只有在孩子脱离了控制并且失去了让父母高兴的天生愿望时才需要。一旦某种行为得以确立,孩子就不再需要奖励来继续这种行为了。睡觉前读三个故事的奖励不会使孩子在其他时候为了合作而要求奖励。
  在我体验到奖励的威力之前,我一直拒绝给孩子奖励,因为我认为那跟贿赂差不多。当发现它的效果那么好之后,我不得不开始考虑它的优点,并重新思考我为什么会抵制奖励。当我的一个孩子抵制我的指导时,我内心的反应是吓吓她。我的父亲就是这么养育我的,因此,在受到挫折的时候,我的反应也是吓唬孩子。当我发现了更好的方法之后,惩罚和惩罚的威胁就成为了过去。
  我的新挑战是找到合适的奖励方式。奖励必须与要求孩子改正的行为有关系。理想的情况是,奖励是合作的自然结果。如果孩子马上去刷牙,那么睡觉前确实有更多时间可以读故事。当孩子不肯穿外套时,早一点到学校这个自然结果看起来可能不像是一个奖励。然而,在有些情况下可能也会起作用。你可以说:“如果你现在穿上外套,到学校后我就有时间看看你的画了。”
  有一个奖励任何时候都有效果,你无需费心去思考。那就是时间的奖励。你可以说:“如果你现在听我的话,待会儿我就有更多的时间跟你做点儿特别的事情了。”
  任何时候,只要孩子合作,真实的结果就是之后有更多的时间和你一起做他们真正喜欢的事情。通过向孩子提醒这个简单的事实,他们很快就会按照你的话去做。要想让你的奖励更加有效,你可以用更有吸引力的方式来告诉孩子。
  根据性情奖励(略)
  奖励的例子(略)
  随时给孩子适宜的奖励(略)
  奖励列表(略)
  重复模式(略)
  对十几岁孩子的奖励(略)
  在公共场合应会难缠的孩子(略)
  奖励就像甜点
  当你给孩子奖励的时候,你是在帮助孩子重新感觉到想要帮助别人的欲望。奖励不是迫使孩子合作,而是培养孩子天生动机的另一种途径。在生活中获得奖励或者额外报酬就像甜点一样。如果你所吃的全是甜点,就不能从饮食中获得所需要的各种营养。我们之所以在餐后才吃甜点,理由之一是光吃甜点就会填饱肚子,你就不想再吃对你的健康有好处的其他食物了。同样,只依赖于奖励,孩子就会失去合作的欲望。
  当一个成年人只为奖励而工作时,他就会错失某些东西。这些人工作只是为了得到想要的东西,却忘了自己内心想要服务他人的愿望。他们对自己的工作做得怎么样毫不在乎,只是按要求去做,浑浑噩噩混日子。这是不健康的。
  另一方面,当你的家人急需帮助时,你却只想着服务他人,不想要任何奖励或者报酬,这也是不健康的。成功的人既想着自己,也想着他人。他们既想出类拔萃,也要得到自己需要、想要的东西。恰当地对孩子进行奖励能够帮助他们成为成功的人。
  重要的是,要让孩子明白,生活就是一个付出和获取的过程。有付出就会有收获。要想有更多收获就必须付出更多。你每次要求孩子付出多一点的时候,就要保证给他们的也要多一点,这样他们就学到了生活中很重要的一课。他们学会了如何交易和谈判,就明白了当他们付出更多时,理应得到更多,并学会了为满足将来更大的需要而推迟当前的需要。
  从自然后果中学习(略)
  对奖励的担心(略)
原文网址:
相关链接:
( 15:34:24)
( 23:53:27)
( 01:00:31)
( 23:43:12)
( 23:10:45)
[我来说几句]
评论人姓名:
个人网站:
评论内容:
(127字符以内)
尚能输入: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和维护《》,也请不要发表威胁本站生存和声誉(如政治敏感、非法传销)的言论,如发表不良言论,文责自负,谢谢合作。
  一、一旦违犯法律法规,您将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本站工作人员有义务配合相关部门,提供必要的技术资料(如IP地址等)。
  二、自觉遵守爱国、守法、自律、真实、文明的原则,严禁发表有人身攻击倾向、有造谣生事嫌疑的言论,严禁发表虚假广告、色情、网络传销性质的内容,管理人员有权删除违反规定的内容或取消违规网友的发文权限甚至删除其ID。
开心学习 版权所有&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收拾整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