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上册体育教案数学上册彩色积木教案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微信:wuaiyazhu
周一至周日 8:00-20:00玩具分类(小班数学)_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
& 玩具分类(小班数学)
玩具分类(小班数学)
一、活动目标1.学习按物体的形状、颜色、大小分类,并能说明分类标准。2.发展初步的概括能力。二、重点与难点分类后说明分类标准。三、材料及环境创设1.各种结构玩具一,如雪花片、大小串连……。2.分类盒、标记卡。四、设计思路对幼儿来说分类运算包含两个层次。一个是求同,即把有共同属性的物体挑出来,如在一堆积木中桃出所有红色积木。第二个层次是分类一,分类是将一组物体分成各有共同属性的几组,如将一堆积木按颜色分为红、黄、绿三组。求同是分类的基础,因为求同时标准是现成的,而分类时要幼儿自己产生标准。两种活动对幼儿概括能力的要求不同,所以设计时应先让幼儿进行求同活动,提高他们掌握标准的能力,为产生标准作准备。分类后说明分类标准是中班幼儿进行分类活动的难点、幼儿还没有达到能用语言描述某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的水平,或者是他们还不知道该如何表达出分类时头脑中显现的标准,因此设计时可以先让幼儿分类后选择标记卡来表示分类标准,然后逐步过渡到用语言描述。五、活动流程操作探索―求同,分类―分组讨论―说出标准,转换标准―巩固操作1.通过操作探索让幼儿积累有关物体共同特征的感性经验。说明操作探索阶段教师要为幼儿提供不同层次的求同、分类材料,每一层次要提供多种材料,便于幼儿通过反复操作达到对各种材料共同特征的抽象。例如:分类的材料,其“不同层次”,可体现在有实物分类,有图形分类,也有数量分类。也可以有按物体的一种特征分类(大小),有按物件的两种特征分类(大小、颜色),还有按物体的三种特征分类(大小、颜色、形状)。2.通过分组讨论提高幼儿抽象分类标准的能力。说明分组讨论可按两种水平设计,能力中下的幼儿着重说出标准的讨论。能力中上者重点故在转换标准的讨论。3.巩固操作时要提供新材料,提高幼儿操作的兴趣。玩具分类(小班数学) 相关文章:查看更多>>预览:新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搭积木》教案
预览内容由系统自动生成,可能存在错位现象;只提供部分预览,完整内容和答案请下载;文字简介请
学币不够 ->
学校老师免费下载 ->
资料下载地址与帮助
下载说明:半个月内下载同一份资料不重复扣费。
本站承诺:如发现资料有严重质量问题,。如若属实,我们会补偿您此资料所扣点数
普通用户下载:
校网通用户下载:
资料编号:
教案类型:
资料版本:北师大版
运行环境:Word
上传会员:
审核人员:lyx410
下载次数:3次
上传日期:(更新:)
文件大小:10.75K
下载扣费:3个学币(或普通点1个)
相关资料推荐小班数学教案:我会放玩具(分类)
作者:助手
信息来源:收集整理
教案:我会放玩具(分类)活动目标:   1.会找玩具的共同点和不同点,能将具有相同特点的玩具摆放在一起。   2.有参与活动的兴趣,并愿意用语言讲述。   活动准备:   1.玩具柜1-2个。   2.玩具若干(长毛绒玩具、汽车玩具、娃娃、积木等)或幼儿自带的玩具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引发幼儿活动兴趣。   1.展示玩具,认识玩具。   教师:园长老师知道我们班小朋友特别喜欢玩玩具,今天给我们送来了许多玩具,   看看有些什么玩具?(请幼儿说出玩具名称)   2.玩玩具,体验快乐。   教师鼓励幼儿分组自选玩具,自由地和玩耍或和同伴一起友好地玩。   (二)引导讨论,尝试摆放玩具――将同样的玩具放在一起。   1.观察摆放的玩具。   2.讨论怎样摆放玩具。   3.探索将同样的玩具放在一起。
(1)请幼儿自主尝试将同样的玩具放在同一层玩具柜上(或玩具篓)。  
(2)让幼儿边摆放玩具边学说:我把“××”和“××”放在一起。   4.分享共同摆放玩具的快乐。   教师引导幼儿欣赏整齐的玩具柜,分享一起摆放玩具的乐趣。    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教师和幼儿一起收集各种废旧材料,引导幼儿将这些物品分类摆放。
1.把该网页地址粘贴在博客、QQ空间、论坛或其他地方,可以让更多朋友和您一起感受这个快乐的分享
2.把该网页地址直接推荐给QQ、MSN中的好友,让更多朋友感觉到您的热情
网友还看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班彩色的梦教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