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航天城旅游,全国最牛的广告语

东风航天城见闻录:中国的新高度_IT 频道
东风航天城见闻录:中国的新高度
【】【】【】【字体:
】【】 【】
  ■文/本报特派记者章成钧本报特约记者左赛春  “目前,‘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船有创新技术,采用的部分技术是世界领先的,核心技术是我们独有的知识产权。”这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多位领军人物,在喜圆中华民族“飞天”梦想之际接受记者采访时所作的评价。  近日境内外流传着一些“中国飞船是国外飞船技术的简单模仿”之类的评语,众说纷纭,有的甚至以讹传讹。记者就此先后采访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张庆伟、“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船总设计师戚发轫、“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船总指挥袁家军、运载火箭总指挥黄春平、火箭总设计师刘竹生,以及飞船副总指挥、副总设计师施金苗,飞船副总指挥秦文波等,请他们就此作了权威性评析。  他们以确凿的数据、科学的分析,向世人再一次证明――在璀璨星空中飞行着的是技术精湛的“中国制造”,是中华民族创新精神的荣耀,是13亿人民的梦想和骄傲……  飞船篇  一步迈过美苏四十年历程  “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船总设计师戚发轫院士清楚地记得,当年设计飞船时,他曾请教过前苏联设计师,问研制“联盟”号飞船过程中最大的遗憾是什么。前苏联设计师回答说,飞船空间太小,人在里面太过拥挤。为此,中国“神舟”飞船的直径设计为2.5米,比“联盟”号2.2米的直径要大,论大小属于世界“飞船之最”。  据戚发轫介绍,我国飞船技术综合了美国、前苏联(俄罗斯)的经验,但我们引进的仅是地面通用仪器以及一部分元器件等,系统技术都是我们自主开发的。我国自行设计的飞船与国际上先进的飞船相比,有三大优势:  第一,起点高,一步到位。我国的飞船设计第一步即能容纳3人,并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使用载3人的飞船。  第二,适用性强,可一船多用。3舱方案中,轨道舱兼具生活舱和留轨试验舱的功能,返回舱返回后,飞船的轨道舱可以在太空留轨试验半年,继续进行空间科学探测和技术试验。  第三,实用性强。我国飞船既可运送航天员上天,又可向空间运送货物,实现人货合运。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张庆伟介绍说,作为我国高技术领域的跨世纪工程,“神舟”飞船总体性能优越,其“三舱一段”的结构与总体方式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起点高,智能化程度也较高。虽然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起步较晚,但并不是从“加加林时代”的飞船起步,先搞无人飞船,再搞单人飞船,最后才是多人飞船;而是一步迈过美国、前苏联的40年发展历程,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神舟”飞船第一步就可载3人;第一次载人飞行,前苏联的加加林只绕地球飞行了一圈,谢泼德只进行了亚轨道飞行,而中国航天员将在近地轨道飞行一天。国外载人飞船是从搭载小动物开始试验航天员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系统的,我国则采用了先进的现代装置――“模拟假人”,模拟“航天员”所消耗的氧气与二氧化碳,通过先进的地面医监台测试“航天员”的生理信号变化。  “神舟”试验飞船与美国的第一艘试验飞船“水星号”和前苏联第一艘试验飞船“东方号”相比,在技术上有着明显的进步点(见表1)。  ――我国“神舟”飞船的起飞质量和座舱最大直径,都远远大于美国“水星号”和苏联“东方号”。  ――“神舟”飞船的构形比“水星号”和“东方号”的两舱构形具有更多的功能,在舱段间的电、气、液路连接与分离技术等技术方面也更复杂。  ――“神舟”飞船采用了以太阳能电池阵为主的电源方案,比“水星号”、“东方号”的电源系统技术上有了很大的进步。  ――“神舟”飞船采用了升力式返回再入,由GNC分系统进行再入过程中的升力控制,这是比弹道式再入更为先进的返回方式,可以大大提高飞船返回着陆点的精度和降低再入过载峰值,减轻航天员返回地面时承受过载的痛苦。  张庆伟同时指出,与20世纪90年代国外先进的载人飞船――联盟TM飞船相比,“神舟”飞船在再入方式、着陆精度和再入过载峰值等指标上大致与联盟TM飞船相当,并为航天员的工作和生活创造了更为舒适的环境(见表2)。  “太阳帆”电池世界之最  据“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总指挥袁家军,飞船副总指挥、副总设计师施金苗介绍,俄罗斯的飞船只有一对电池帆板,而“神舟”飞船舱外有两对主太阳能电池帆板,可源源不断地提供能量。这两对由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制造的电池帆板,加起来足足有36平方米,面积为“世界之最”,供电量也远大于俄罗斯太空飞船。更难能可贵的是,“神舟”飞船的太阳帆板能在背对阳光的方向打开,而俄罗斯的帆板则不能。我国这种技术在目前的国际航天界是独一无二的。飞船在太空中飞行时处于真空运行状态,由于没有空气对流,热传导也很弱,朝向太阳的一面温度高达一二百摄氏度,而背阳光的一侧则在零下100摄氏度左右。检验飞船的热真空和绝缘等热平衡性能,在这种情况下变得非常关键。  轨道舱可留轨试验  我国的“神舟”号飞船从外形上看,与俄罗斯“联盟”号飞船比较像,但有明显不同之处,除了在轨道舱外加了一对太阳能电池阵外,在功能上,“神舟”号飞船的轨道舱兼有宇航员生活舱和留轨试验舱两种功能,在轨道上停留的半年中,相当于一颗人造卫星的功用,兼有留轨对地观测和未来空间交会对接飞行器作用。而在国外,航天员返回后,飞船的轨道舱就废弃在轨道上了。  说到这个对接口,我国走的是一条低成本、高效益的载人航天发展道路。在国外,发射飞船是一次连续发射两艘,一艘与另一艘对接。而我国的方案中是先发射一艘,其留轨舱与下一艘飞船进行交会对接。即为实现交会对接,国外的飞船发射是2N次,而我国的飞船发射是N+1次。以N等于5为例,国外需发射10艘飞船,而我国只要发射6艘飞船。这样一来,只要发射次数N>1,我国发射的飞船总数量就少于国外。这样既节省了巨额的发射费用,又可利用空间留轨开展科学试验。  此外,这项技术突破也为我国未来研制低轨道长寿命飞行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神舟”是中国天地往返运输的优良工具,堪称摆渡天河的真正神舟。  从已发射的“神舟”飞船情况看,我国飞船留轨实验已取得丰硕成果。如“神舟”四号留轨的8台空间环境探测仪器,随轨道舱在轨运行期间,对飞船运行轨道进行了更详细的监测,为研究和预报空间环境、改进飞船设计等提供数据服务,为载人飞船的正式飞行充当了“侦察兵”的作用。地球有60%-70%被云层覆盖,由微波辐射计、雷达高度计、雷达散射计三种模态仪器构成的多模态微波遥感器,不论刮风下雨和白天黑夜都能全天候全天时地工作,弥补了可见光、红外技术在恶劣天气下不能工作的缺陷。这种遥感器的上天和正常运行,结束了我国航天没有多模态微波遥感器的历史。  开凿小孔排除有害气体  2001年,“神舟”二号飞船发射后不久,在一次返回舱综合空投试验后,现场工作人员在返回舱里闻到一股异味,这立即引起了大家的警觉。经检查后发现,舱内有害气体超标。这对未来升空的航天员将会产生很不利的影响,甚至危及航天员生命。试验队负责人立即组织飞船总体与有关系统人员严查有害气体来源。经过多次分析试验,最终确定为舱内多种火工品工作后产生的气体泄露到返回舱内。如何解决舱内的有害气体问题呢?两年时间里,工作人员做了无数次的试验,想了各种各样的方法,最后采用独一无二的“大禹治水”的办法,先“疏”后“堵”,发明了“开凿”若干小孔的技术,靠这一个个小孔把有害气体排出舱外,消除了隐患。同时,他们还研制成功了一个有害气体过滤器,做到了“双保险”。  “防热衣”又轻又薄  飞船返回舱在以7.5公里/秒的速度返回降落时,表面温度会达到摄氏七八千度。所以在返回阶段,飞船的防热设计非常重要,因为如果此时防热出了问题,飞船必然烧毁无疑。这就要给航天器穿上“防热衣”。当然,这种防热衣是双向的,既要能防热,又要能散热。  在国外,验证飞船的防热设计往往要靠毁掉一艘飞船为代价,也就是为验证飞船的防热设计,要专门发射一艘飞船。  而在我国,为节约成本,飞船的防热设计同飞船的其他大多数部件一样只能在地面“模拟练兵”,即完全靠充分的分析与地面试验。  中国的防热结构及防热材料,至今已经历了几代航天器的发展。最原始的防热方法,是简单地在航天器的外表蒙上厚厚的铜或铜合金,原理是通过材料本身的热容来吸热。后来用上了利用材料的热解、熔化、蒸发等方式散热的烧蚀材料,包括石棉或玻璃等与一种叫酚醛的物质组成的无机复合材料。为进一步将重量降下来,在材料的使用上采用了蜂窝格的设计。这种既有密度又有疏松的“铺装”设计,保证了“神舟”飞船穿上的是又轻又薄的“防热衣”。  专家们列出一组数据:直径2.5米的“神舟”飞船表面积有22.4平方米,目前使用的防热材料总重量约500千克。俄罗斯的“联盟”号直径是2米,表面积是17平方米,其“防热衣”的重量是700千克。单是这个指标就表明,中国飞船的防热技术在前人的基础上有了新的提高。随着“神舟”一号飞船的胜利返回,飞船的防热设计获得了2000年度国防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预报技术控制飞船落点  GNC系统设计人员在姿态确定与控制返回再入技术上采用了多项新技术,如在轨姿态对准技术、返回再入实时估计升阻比的自适应制导技术等,保证了飞船具备多种条件下安全准确返回的能力。  “神舟”四号飞船返回时,在北京测控大厅,随着GNC系统口令的发出,飞船漂亮地完成了一次调试、二次调试,准确地进入了返回轨道,落点范围稳定在了正负10公里左右。而在从事飞船研制几十年的俄罗斯,目前飞船的落点范围也仅在正负30多公里左右。  稍懂航天技术的人都知道,航天器的发射需要窗口时间,这个时间是根据发射时的季节、地点等条件推算出来的。可是“神舟”设计人员为飞船设计了在任何窗口时间都可以发射的偏航机动技术。这项技术在“神舟”三号飞船轨道舱上得到了成功运用,“神舟”五号飞船在轨偏航机动试验也获得成功。此项技术还有望推广到新型卫星的研制上。  此外,惯性器件在轨标定技术,可以把飞船姿态测量部件陀螺的未知漂移从4度减少到0.01-0.1度,可以显著提高飞船的导航精度。还有一个故障下能正常工作、两个故障下保证航天员安全回来的故障诊断和重构技术,发动机变轨和制动技术,返回舱主备份交替技术等,都是飞船GNC系统的技术创新。  除了返回控制技术外,GNC系统的另一项值得大书一笔的技术,是目前在国际上还没有的、完全通过中国自主开发的救生控制技术。该技术可以实现落点预报,控制飞船的落点。  尽管在飞船运行段,设计师们为飞船飞行的每一圈都事先设定了应急救生着陆区,着陆区涉及了国内外十多个地区,但“神舟”飞船设计人员解决了气动参数不确定的难题,于世界首创升阻比实时估计的自适应返回控制新技术,将4艘飞船全都安全、准确地控制到预定回收区。  火箭篇  成功率100%  我国是除了美国和俄罗斯之外,世界上第三个拥有这种运载火箭的国家。那么,这种火箭究竟有什么神奇之处呢?简单地说,它是比发射近地轨道卫星所用运载火箭要求更高、功能更多、推力更大的一种新型运载火箭。  在载人火箭技术方面,“长征”二号F型载人火箭五次将“神舟”飞船准确送入浩瀚太空。“长征”二号F型火箭的可靠性提高到0.97,使航天员的安全性达到0.997,成功率为100%。这些数据均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长征”二号F型火箭是中国航天史上第一次用于载人航天的全新运载火箭,也是目前中国所有运载火箭中起飞质量最大、长度最长、系统最复杂的火箭。火箭全长58.3米,顶部带有逃逸塔,起飞质量为479.8吨,运载能力为7.8吨,可以把飞船送入200公里――450公里的近地轨道。  逃逸系统可随时启动  “长征”二号F型火箭取消了其他火箭一旦姿态不稳便自动自毁的功能,配备了逃逸系统。一旦出现意外,逃逸系统可以随时启动。逃逸系统也叫逃逸塔,在飞船的顶部,塔高8米。它的任务是在火箭起飞前900秒到起飞后160秒的时间段内,也就是飞行高度在0公里至110公里时,万一火箭发生故障,它可以拽着轨道舱和返回舱与火箭分离,并降落在安全地带,帮助飞船上的航天员脱离险境。  首次在“长征”二号F型火箭上研制并安装的全冗余控制系统(俗称“备份”),也给火箭上了“双保险”。一旦主系统出现故障,可以迅速切换到备份系统以保证火箭正常工作,保证航天员的安全。这项技术在国际航天界也是首次采用。  整流罩“减肥”  为“长征”二号F型火箭研制整流罩,是火箭总装厂第一次遇到的事情。整流罩是一种全新的金属皮加半硬壳式结构,用以保证船箭分离的高可靠性及满足逃逸时承受大载荷的需要。  1996年年中,第一个整流罩生产出来后,研制人员发现它“身体”超重900多公斤,这样一旦遇到紧急情况需要逃逸时,它可就想逃也逃不动了,因此非减重不可。这时,如重新设计,则从零部件生产、材料供应到工装的更改都需要时间。而按照排定好的研制计划,时间已不允许后拖。怎么办?  在“长征”二号F型火箭第一任总设计师王德臣、副总设计师张庆伟等的率领下,火箭设计部门集思广益,深入查找“超重”原因,通过设计进行减重,并加强对整流罩强度的试验,通过结构进行减重,结果减重400多公斤。此外,在设计与工艺人员的密切配合下,整流罩解锁机构的设计及加工工艺实现突破,弥补了我国在这一领域的技术空白。  自行研制栅格翼  栅格翼是保证逃逸飞行器静稳定性的特殊装置。栅格翼的作用,用火箭总设计师刘竹生的话来解释很容易懂,那就是“保证逃逸时火箭的稳定”。  栅格翼是一个高效的气动部件,安装在火箭顶部逃逸系统上面,是逃逸系统技术中最难攻克的部分。当逃逸飞行器在39公里高度以下的大气层中出现应急情况启动逃逸系统时,为了保证逃逸飞行器的气动稳定性,需要靠四块展开的栅格翼将逃逸飞行器气动质心后移,以实现稳定飞行,因而栅格翼是决定逃逸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  栅格翼由若干相隔一定间距、且成直角交叉的翼片组成。翼片很薄,因而阻力很小。这些像纱窗一样呈网格状的东西,里面包含了很多的“学问”。在研制逃逸飞行器之前,我国根本没有针对栅格翼的研究,火箭总体部年轻的设计师们更是连见都没见过。向俄罗斯航天部门取经时,对方开口就要1000万美元。幸好有一本刚刚翻译出来的专门介绍栅格翼的书,引领着中国航天人开始了自己的研究。最终,航天人硬是研制出了有中国特色的栅格翼。  创新篇  开创中国航天史上多个“第一”  中国航天人在技术创新方面,开创了中国航天史上的多个“第一”:  首次采用“三垂”模式,即运载火箭在技术阵地垂直总装、垂直测试和垂直转运到发射阵地,实现了1.5公里的远距离发射。这些技术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首次成功研制了故障检测系统,实现运载火箭在待发段和上升段发生故障时的自检,一旦有问题就会自动报警并发信号给逃逸系统;  飞船高起点瞄准建立运送物资和航天员往返天地的运输系统,而航天强国前苏联是从第二代飞船才开始建立这条“天地连线”的;  自行开发研制了符合国际标准的S频段统一测控系统;首创并采用“模拟人”装置,通过实验检验模拟飞船载人状态;  首次将数字压缩技术运用在飞船的图像、话音传输系统,这项曾参考上海广电电视技术、由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自己开发的数字通信技术,已达到国际九十年代先进水平。  取得“12大攻关奇迹”  一艘功能齐全的飞船要有13个分系统构成,其中4个都是我国设计人员过去研制卫星时所没有接触过的。从1999年到2003年,我国掌握的“神舟”飞船与火箭技术,突破了载人飞船再入升力控制、应急救生、软着陆、GNC故障诊断、舱段间分离、防热等13项关键技术。航天人曾骄傲地称:他们为之取得了“12大攻关奇迹”。  目前,我国是世界上第二个掌握火箭发动机高空二次启动技术、第三个掌握低温高能氢氧发动机技术、第三个掌握卫星回收技术、第四个掌握一箭多星技术、第五个独立研制和发射地球静止轨道通信卫星的国家,在低温燃料火箭技术、捆绑火箭技术以及卫星回收成功率等方面,已达国际先进水平。  探索篇  未来4大项目展望  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负责人介绍,该集团及所属运载火箭研究院,已经开展了新一代运载火箭、先进的未来空间运输系统、可重复使用运载器、月球探测技术等方面的预先研究和探索,包括:  新一代火箭低轨道运载能力可覆盖1.5-25吨,地球同步轨道运载能力可覆盖1.5-14吨;  以现有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为基础,研究发射月球探测器;  突破以飞船交会对接、空间实验室、卫星组网、深空探测等为代表的一批关键技术;  在空间站之前,我国将首先建立小型空间实验室,有人短期照料,航天员可在其中进行大量科学实验。    科技人员正在检测逃逸塔。本报记者郭一江摄  科技人员正在精心检测飞船舱。本报记者郭一江摄  
【】【】【】【字体:
】【】 【】
■相关连接
■最热点击
&■ 我来说两句
用  户:&&&&&&&&匿名发出: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 新闻自写短信
对方手机:
[最多2个]&(半角逗号分隔;0.2元/条)
短信内容:东风航天城见闻录:中国的新高度
署&&&&名&&
手&&&&机&&
密&&&&码&&
三天内退订不收费!!!
,了解详情
- Copyright &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东风航天城:戈壁滩上打造的中国绿色航天城
& &几十年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先后发射卫星37颗,创造了中国航天发射史上多个第一。
-------------------------------------------------------------------------------------
从额济纳出发,一路上满眼尽是茫茫的戈壁滩,穿过一片怪树林后又是灰蒙蒙的土沙。近两个小时后,远远看见一片植物,再往前走,看清了,原来是延绵的胡杨林。东风航天城就位于它的旁边。
“东风航天城”地处甘肃、内蒙古交界之处的巴丹吉林沙漠西部,严格说,中心在内蒙的额济纳旗境内。也许是因为酒泉是离发射中心最近的城市,才命名为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这是载人航天发射场,1998年正式投入使用,与美国肯尼迪航天中心、俄罗斯拜科努尔发射场并称为世界三大载人航天发射场。
&&&&乘了近2个小时的大巴车,下车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上厕所,茫茫弋壁滩可以随地大小便,只要有个土包遮挡就行。但这里是有人群的地方,所以搭起了这样的简易卫生间。地上挖个洞,四周一围,再写上男女就行了。
&&&&为了安全起见,离距航天城还很远就在这搭起参观人员政审区。据说这里平时不对外开放,只是节假日开放一下,门票180元一张。
所有参观者进入政审区后一率乘航天城的大巴车,自己的车全部停在这片荒漠上。
&&&&走进东风航天城,这里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神秘,与一般的城镇没有多大差异。这里的宾馆和街道取名都极具特色,有太空路、宇宙路、航天路、胡杨路、黑河路、红柳路等。大型宾馆分别取名“神舟”“东风”“航天”等。画面中的建筑是“飞天宾馆”。
这是基地历史展览馆,里面以图处、实物、模型为主要形式,展现了航天城的概况、发展历程、取得的辉煌成就以及周边自然风光。其中放置的载人飞般发射模拟演示装置和不同比例的火箭、卫星、飞般等模型非常吸引人。
在去问天阁的路上,碰上一队婚礼车,这不是拍电影,是基地同志的真实生活。
&&& 车队停仃在了问天阁门口。参加婚礼的人并不多,形式也很简单,但很热闹。随着两挂长长鞭炮的响声,新娘子被新郎官抱进了婚礼殿堂(可惜抢拍的片片都虚了,只能不发了)。
&&& 送走婚礼车队,游人们开始走近问天阁。
这里就是我国航天员在发射中心的工作生活区——问天阁,建于2001年3月,2003年9月投入使用,主要包括航天员飞行任务准备设施、训练设施、生活设施和专用会见厅。里面的建筑共分为两个部分,北边的几幢是桔黄色的,而南边的几幢浅绿色的建筑物,墙壁上面写着“问天阁”三个大字。
&&& 专用会见厅的屋顶有些像微缩的人民大会堂,神七飞行任务的航天员在这里举行出征仪式。
航天员们的住所是三室一厅,虽然家具很普通,但医监医保室、心理训练室等设施一应俱全。神七的三名航天员被安排在一个大套间住,这样他们在生活中能有更多接触,工作中也更有默契。
问天阁几乎每个房间都拉上了浅绿色的窗帘。这里的硬件设施应该是整个航天城最好的,不知现在这些房间里是否还住航天员。门上是航天英雄杨利伟和他的战友出征前的留言。
&&& 大厅也很有特色。
总高度为106米的飞船发射塔架,安装有防爆电梯、航天员逃逸滑道等先进设施,塔顶有重型吊车、避雷针,全塔总重约2500吨。
&&& 黄色的夹子是拥抱飞船的。
我们在电视里看到的飞船升空的刹那,冒出的浓烟就是从这里出来的。
&&& 在距发射架约百米处,树立着正反面都写有“一丝不苟、分秒不差”八个大字的巨幅标语的背后就是总装车间。总装车间通往发射塔架20米宽的转运轨道为世界最宽的无缝钢轨,组装好的卫星就是通过这条轨道从技术区转往发射区的。站在这里,我们仿佛看到了载着火箭缓缓前行的巨型牵引车。&
红色的神舟友谊大桥是弱水河上第一座斜拉索大桥,其造型犹如一艘扬帆的航船,象征着中国航天在探索太空的征途中高歌远航。片子是在车上拍的,车窗玻璃上的污迹还清晰可见。
路两边全是各种绿色植物,空气湿润,处处生机盎然。如果不是亲眼见到,真的很难相信眼前的一切,被荒凉的戈壁滩包围着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竟然满眼都是绿色,风景如此优美。
行走在这里的街道上,就如同进入了一个现代城市,谁也无法把它和周围包围着的荒漠联系起来。据说,航天城的绿化达到了87%,是全国绿化300家单位之一。
-----------------------------------------------------------------------------------
&&&&生活着3.5万人,其中1.5万人是科研人员的东风航天城更像是一个小城镇。餐馆、商场、超市、服装店,在这里都能找到。在航天城做生意,与在其他地方相比最大的不同是生意好坏和航天城的活动直接相关。碰上有重大发射活动,管理就非常严格,消费人群减少,生意就差了一些。与地方上不同的是,航天城里的工商局、税务局、供电局、邮政局等部门工作人员都是军人。
这里的人做起生意来也够狠。来这里参观的人中午只能在这里吃饭,地点像是一个食堂,一盘在北京最多10元的快餐,那里却要40元。吃,感觉挨宰;不吃,望不到边际的戈壁沙漠里根本没有吃饭的地方。大家只能自我安慰:这里的菜贵,算是为航天事业做贡献吧。
在东风航天城,生活区和科研区被严格区别开来。为保密起见,这里没有网吧,不能上网。我家里的亲戚今年曾在这里工作了3个月,对于天天都要上网的他,这条规定把他治的够呛。这是铁的纪律,任何人都不能违反。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中国基地_东风航天城_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探秘戈壁深处东风航天城:中国人从这走向宇宙――中新网
本页位置:
探秘戈壁深处东风航天城:中国人从这走向宇宙
  进入内蒙古戈壁腹地,公路两旁沙石覆盖,几乎寸草不生,天边泛起沙尘,阴霾笼盖四野,记者一行驱车前往戈壁深处的中国东风航天城。
  阳光透过沙尘照在双车道的公路上,前方的道路消失在大风刮起的浮土之中。这里便是额济纳旗,坐落于内蒙古最西端,北与蒙古国接壤,拥有500多公里边境线和不到2万人口。
  1958年,居住在草原深处的蒙古族土尔扈特人,为了“支援国防建设”,收起帐篷、赶起牛羊、携家带口,开始了长达八年、三易其居的搬迁,为航天城的建立让出了自己家乡。
  从现在的额济纳旗政府所在地达来呼布镇出发,沿着S315公路前行,两边很难见到一草一木,更不见羊群或牧民。如今的秘密包围圈已经缩小,汽车可以乘风驰骋在曾经严格保密的路段而不受阻拦。道路两旁仍可见长长的铁围栏一直伸向远方,却已经在风沙侵蚀下生锈斑驳。
  经过登记检查后,记者进入航天城的区域。位于额济纳旗境内的东风航天城也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此时,公路两旁忽然出现了一排排整齐的白杨,区别于周围零落的红柳丛和胡杨树,掩映其间的是一些低矮的红色砖房。公路旁出现了一条平行的简便铁路。
  公路逐渐被白杨聚拢包围起来,这些挺拔的树木如同边防战士一样英姿飒爽地站立在公路两旁,一些卡车、吉普车和轿车从白杨林深处驶出,仿佛间来到了中国北方某个普通的小城镇。
  这个城镇慢慢浮现在白杨身后,一些三层、四层的建筑简洁整齐,有的可以看出一些苏联建筑的痕迹,上面大多写着鼓舞人心、严明纪律的标语。此时阳光灿烂,空气湿润,一位齐耳短发的女性骑着自行车,摇摇晃晃从一栋红色建筑前骑过,像极了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女学生。人们三三两两在街道上步行、聊天,一位推着婴儿车的年轻母亲与路上行人打招呼。这一切,绘出一幅安静、祥和的小城风光。
  城镇中心有一座白色火箭状抽象雕塑,寓意中国航天的成就,周围是宾馆、展览馆和办公楼,干净、整洁、树木点缀,只有“飞天”“神舟”这样的字眼还在提醒记者,这个地区的特殊身份。
  航天城历史展览馆中,一封于2003年秋天发出的信件上这样写道:“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想就要在我们手中变为现实。”
【编辑:刘羡】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66833 34708 30649 18963 18348 16939 12753 12482 12188 12157
 |  |  |  |  |  |  |  |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 [京公网安备:-1] [] 总机:86-10-
Copyright &1999-.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东风航天城门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