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史上册冯友兰是哪年那版

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 第一版是那个出版社出版的?具体出版时间什么时候?_百度知道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哪个版本的比较好如题
思毛降临sjssw
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欢迎光临中国图书网,
上中国图书网,淘绝版好书!20万种特价书 2-4.9折!
>>>>>>>>&中国哲学史-上下册
中国哲学史-上下册
作&&&&者:
出 版 社:
条&形&码:
2 ; 978-7-
I&S&B&N :
出版时间:
开&&&&本:
页&&&&数:
定&&&&价:
一星价:51.1 元(71折)
二星价:51.1 元(71折)
三星价:51.1 元(71折)
平邮5元,快递6元,全国满49元包平邮,满69元包快递(港澳台除外
中国哲学史-上下册
&&&&冯友兰著本书是第一部完整的具有现代意义的中国哲学史,为中国哲学史学科的奠基之作。陈寅恪评此书,赞为“取材谨严,持论精确”。本书基本架构已为中国哲学史界普遍接受,许多观点(如名家应分为惠施之“合同异”、公孙龙之“离坚白”两派;二程思想不同,分别为心学、理学之先驱;又如程朱异同,陆王异同,朱王异同;等等),均发前人所未发,在学术界享有盛誉。
中国哲学史-上下册

&&自序一
&&自序二
&&自序三
&&第一篇&&子学时代
&&&&第一章&&绪论
&&&&&&一、哲学之内容
&&&&&&二、哲学之方法
&&&&&&三、哲学中论证之重要
&&&&&&四、哲学与中国之“义理之学”
&&&&&&五、中国哲学之弱点及其所以
&&&&&&六、哲学之统一
&&&&&&七、哲学与哲学家
&&&&&&八、历史与哲学史
&&&&&&九、历史与写的历史
&&&&&&十、叙述式的哲学史与选录式的哲学史
&&&&&&十一、历史是进步的
&&&&&&十二、中国哲学史取材之标准
&&&&第二章&&泛论子学时代
&&&&&&一、子学时代之开始
&&&&&&二、子学时代哲学发达之原因
&&&&&&三、子学时代之终结
&&&&&&四、古代大过渡时期之终结
&&&&&&五、古代著述体裁
&&&&第三章&&孔子以前及其同时之宗教的哲学的思想
&&&&&&一、鬼神
&&&&&&二、术数
&&&&&&三、天
&&&&&&四、一部分人较开明之思想
&&&&&&五、人之发现
&&&&第四章&&孔子及儒家之初起
&&&&&&一、孔子在中国历史中之地位
&&&&&&二、孔子对于传统的制度及信仰之态度
&&&&&&三、正名主义
&&&&&&四、孔子以述为
中国哲学史-上下册
《中国哲学史》写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从问世起便成为中国哲学史的必备参考书。引文多且精,比较忠实于各家思想,观点平正;关于先秦名家和宋明理学辨析尤精,并多有新义。
取材严谨,持论精严,允宜列入清华丛书,以贡献于学界。――陈寅恪
在我*困难的时期,中国著名学者冯友兰的著作《中国哲学史》是我重回内心平静的生命灯塔。《中国哲学史》蕴含着正直、坚强的人类道义和战胜这个混乱世界的智慧和教诲。――朴槿惠
中国人了解、学习、研究中国哲学,冯友兰先生是可超而不可越的人物。――李慎之
中国哲学史-上下册
冯友兰(1895年-1990年),字芝生,河南省唐河县人。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后赴美,获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历任中州大学、广东大学、燕京大学哲学系教授,1982年至1952年任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1952年起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
参与/查看书评
主题:很好的一本书啊   22:16:03  读者:  评分:  &  &&&&&&这是很不错的一本经典,每个中国人都应当一读主题:经典著作,值得收藏   23:03:47  读者:  评分:  &  &&&&&&一直想收一套冯老的中国哲学史,关注了很久也没降价,趁这次免邮活动终于还是入手了。厚厚的两本,分上下册,装帧不错。哲学史的书有些深奥,之前买过任继愈版的,有些地方要重复看才行。冯老这本华东师大出版的口碑不错,收着慢慢读。主题:因为朴槿惠   11:30:15  读者:  评分:  &  &&&&&&因为朴槿惠才买的这本书,较深奥,留待慢慢读。主题:中国哲学史-上下册   16:15:00  读者:  评分:  &  &&&&&&冯友兰的经典力作,值得购买,希望能降价……
本类畅销排行
作者:尼采(Nietzsche.F.)
¥10 ¥4.9
本类五星图书
作者:吴若权
出版社:百家出版社
¥26 ¥12.7
作者:梁启超
出版社:天津古籍出版社
¥28 ¥12.6
您最近浏览过的商品
海淀公安分局备案编号:相关资料推荐
中国哲学史上册冯友兰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上傳者:鼓嶼浪子
冯友兰系列丛书
北大哲学系推荐书目及其相关:中国哲学史
中国哲学史下册冯友兰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上傳者:鼓嶼浪子
冯友兰系列丛书
中国哲学史----冯友兰
上传的目的,一是跟大家分享,因为自己从网上下载了很多资料,算是回馈大家;二是为了多一份保存资料的方式。哲学其实自己一点也不了解,有用的请拿去。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和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
在此可输入您对该资料的评论~
资料阅读排行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2371234',
container: s,
size: '300,250',
display: 'inlay-fix'
该用户的其它资料
请选择举报的类型
赌博犯罪类
资料评价:
所需积分:0近几年来,许多研究中国传统文学的学者,都呼吁、提倡,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不要忘本。于是这些学者就进而以不同方式进行了不同影响的宣传,激起了中国人民对重学中国传统文化的激情,掀起“国学热”。
什么是国学:国学,可译做“guoxue”(音译)、“Sinology”(意译,指中国学或汉学)。现在一般提到的国学,是指以先秦经学习典及诸子学为根基,涵盖了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宋明理学和同时期的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与明清小说以及同时期的以二十四史为主的史学等一套特有而完整的文化、学术体系。因此,广义上,中国古代和现代的文化和学术,包括中国古代历史、思想、哲学、地理、政治、经济乃至书画、音乐、易学、术数、医学、星相、建筑等都是国学所涉及的范畴。一般来说,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说:“'国’就是中国,’国学’就是中国的学问,传统文化就是国学”。国学不是研究某个特定领域特定对象的具体学科,而是一个涵容了中华传统文化典籍和思想的学科体系,一个不同于现代学科的传统学科体系。
学习普及国学的重要意义:学习国学,普及传统文化,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国家文化软实力发展建设的必经之路,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
世界历史长河中曾存在过很多古文明,如尼罗河文明、两河文明、印度文明、玛雅文明等等都断了线,唯独中华文明没有断裂,并且持续到了今天。为什么中华文明能够得以持续到今天?这要归功于我们独特的传统文化,五千年的持续不断地传承,才有了我们现在的中华民族,我们的国家以及国家的和谐和稳定。所以在历史长河中大浪淘沙,只有真正流传下来的,才是我们所需要的和传承的,国学承载着我们厚重的文化,所以我们建议学生们一定要抽出时间来学习国学。
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所处的教育环境被外来的欧美文化冲击的很厉害,还有日韩文化,现今科技日新月异,信息大数据。面对冲击,我们的国学何处安放?这是一个危机,好在国人已慢慢意识到了这个危机,开始注意学习并传承国学,我们要把国学当做传家宝,只有我们不断地学习,才能更好地把国学传给我们的子孙后代,让国学的魅力永在,让中华文明继续前行。
为了使中华文明不被中断,我们要研究国学,保存国粹。学国学的方法绝不是钻故纸堆,摇头晃脑死背经典,把时间和精力浪费在背过去的东西上,更主要是学以致用,把经典中的理论观点运用到自己平时的行动作为当中,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自身的素养和精神境界。本期以中国哲学为采撷国学第一部分,我们该如何学习中国哲学,我们建议学生们从一些研究国学的大师级人物的经典著作开始学习中国哲学。通过阅读大师们的著作,可以概括的了解中国哲学史是怎么回事,不能一上来就读四书五经,传统的中国哲学没有系统的体系系统,只有道统,近代西方的治学方法引入中国之后,以冯友兰、胡适为代表对中国哲学进行了西方式的建构,所以学习中国哲学,我们推荐同学们先看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
冯友兰(―),字芝生,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祁仪镇人。中国当代著名哲学家、教育家。191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24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回国后,任清华大学教授、哲学系主任、文学院院长,西南联合大学教授、文学院院长。
本期采撷国学读物――《中国哲学简史》:
“哲学在中国文化中所占的地位,历来与宗教在其他文化中的地位相比”。那么哲学的任务是什么?不是增加关于实际的积极的知识,而是提高人的境界。人做事与动物不同在于,做事的时候知道在做什么并且自觉在做,使事有意义,而各种意义组合成一个整体,构成了他的人生境界,境界从低到高分四个等级:自然、功利、道德、天地。“人必须先说很多话然后保持静默”。
中国哲学的主要精神既是现世的,又是出世的;既是理想主义,又是现实主义;既讲实际,又不肤浅。中国哲学的魅力之处在我看来是,富于暗示而不是一览无余。
冯友兰先生于1947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受聘担任讲座教授,讲授中国哲学史,其英文讲稿后经整理写成《中国哲学简史》,于1948年由美国著名出版公司麦克米兰出版。此书一出,立即成为西方人了解和学习中国哲学的超级入门书,在西方影响很大。直到20世纪80年代,本书才由冯友兰先生的学生第一次根据英文本译成中文,由北京大学出版社于1985年出版,成为当时学术界的大畅销书。
对国学、传统文化感兴趣的学生千万不要错过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这本书,因为他是你进入中国传统文化的捷径和地图,使你不必迷失在浩瀚的典籍中。此书最大的特点是全面、系统、提纲挈领地表达了中国传统文化及哲人思想。
《中国哲学简史》师大图书馆馆藏地:
图书借阅一区 索书号:B2/4-A;
图书借阅二区 索书号:B2/4-C;
社会科学文献中心:索书号:B2/467
&&&&&&冯友兰其他主要著作馆藏地:
《中国哲学史》:社会科学文献中心:索书号:B2/485
《中国哲学史新编》:社会科学文献中心:索书号:B2/491
《新理学》:图书借阅二区 索书号: B26/128
《新原人》:图书借阅二区 索书号: B26/127
《新事论:中国到自由之路》:图书借阅二区 索书号: B26/126
《新原道:中国哲学之精神》:图书借阅二区 索书号: B26/125
《新知言》:图书借阅二区 索书号: B26/124
& & &版权所有:河北师范大学 Copyright 2013 Hebei Normal University Library. All Right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哲学史哪个版本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