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lpt江苏考点日本语能力测试安徽考点就只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一个吗,一直以来就只有一个吗

2014年日本语能力测试上传照片的问题_百度知道  今天看到以下文章,不知道是否说的全面。  1969年,有意迁往河南的中国科技大学遭遇河南当局的冷淡,时为安徽省革委会主任的李德生(河南省信阳市新县人,曾任党中央副主席和军委副主席)却主动要去了这所名校。历史很有讽刺性,李德生的故乡就是河南。从此后,中科大成为安徽的骄傲和机会,河南则因此而后悔、痛楚,经年不绝。  一  1969年,中苏边境冲突。根据形势,中央决定进行“战备疏散”,中国科技大学被国务院科教组列入北京十三所下迁高校之中。据时为中科大革委会常委之一的蔡有智教授回忆,“九月下旬,分两组去湖北沙市和河南寻找疏散地址。沙市有科学院的干校,河南组带有国务院科教组组长刘西尧给河南省的亲笔信。预计去这两地选址会容易些,我是去河南组的成员,因为带有刘西尧同志的亲笔信,我们受到了省生产指挥组组长的接待,他让我们去南阳地区看看,在谈话中我们意识到他们对科大来河南不大积极。我们在南阳周边和邓县看了不少地方,地区的同志说:土地有的是,三千亩五千亩没问题,但我们南阳没有接收一所大学的能力。 两组选址人员回到北京,都表示这两地没有条件,不能去。接着又派两组,一组去江西,一组去安徽。我是去江西组的成员,到江西省后,省里明确表示不能接收科大。安徽选址的同志在宣城地区看了以后也觉得不行。在这两组人员还没回到北京时就接到了定点安徽省安庆市的通知。”其间,是安徽的领导人李德生迅速行动,把中科大争取到了安庆。由于安庆条件太差,中科大不愿去,李德生又腾出合肥师范学院和银行干校的校舍,来安置中科大。  另据中国科技大学校史记载,学校南迁原定在河南南阳,后改为安徽安庆。从刘西尧专函河南也可以看出,中国科技大学是想建在河南的。河南之所以拒绝中科大最权威的说法是怕大学师生挤占河南的副食口粮。  当南阳籍的建筑大师杨廷宝在主持规划中科大合肥校园时,我想,他一定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后来,中科大多次想迁回北京,毕竟它要依托中科院办学,但安徽省一直极力挽留,就没有走成。安徽省还争取到了下放的中科院研究所,一跃而为科教名城。安徽现有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两个国家大科学工程。而河南连更低级别的国家重点实验室都没有。  无独有偶,中国地质大学曾要落户河南平顶山,也被河南错失。  二  河南错失中国科技大学的后悔只在表层、显意识里。河南的小农思维是在骨子里,不自觉的,不那么容易改掉。  在错失中科大十年后的改革开放之初,举国凋敝,各省高教实力差距不大。但随后的河南既没有争到国家投入,也没有自己大力建设,被兄弟省份远远甩下。小省山西现有八个学校可以培养博士,黑龙江有十一个,而大省河南只有五个。我们真的重视教育了吗?  当中科大在大力扩张建设新校区时,河南大学的2000亩老校园则被挤兑的只剩下八百亩,而人数却涨了好几倍。我们在精神上有境界吗?  2000年,河南提出加快发展河南大学,坚决破除小农意识,却只给三校合并的新河大拨地1800亩建设新校区。以至于教育部长陈至立都说,这能容纳下几万人吗?以至于现在要跨过大马路再建新新校区。而同期的山东临沂师范学院新校区征地一万亩,人家要为一千万临沂儿女圆大学梦。我们在视野上有眼光吗?  湖南师范大学整合医专、省人民医院、解放军医院,建设医科。南华大学整合中央科研院所,山东科技大学跨市合并,迅速做大。陕西科技大学、西南石油学院将新校区建在省会,异地办学,摆脱地理局限。这才是解放思想、不拘一格。反观自身,我们在思维上有创新吗?
楼主发言:33次 发图:0张
  就是鸡巴毛  就是安庆 和 合肥之争  当时的办学条件都懂的 安庆地方以没有太多财政支持为由拒绝了 要了石化产业的投资  合肥接手过去了 从校舍到其他的各方面
  唉。。。我一个信阳人心里怎么想。。。  
  还有一所中国矿业大学也是河南不要啊,  三所“中字头”的大学在任何一个省都是稀缺资源,  河南省就轻易地拒绝了。  现在所谓的高教大省湖北,也只有一所中字头大学,  就是当年河南不要的中国地质大学。  更让人感到绝情的是,  中国矿业大学的前身就是1909年成立的焦作路矿学堂,想搬回家的游子河南也不要。  有道是:前人种树后人乘凉。  在河南,却是前人砍树后人骂娘。
  回复第3楼,@harrypott  还有一所中国矿业大学也是河南不要啊,   三所“中字头”的大学在任何一个省都是稀缺资源,   河南省就轻易地拒绝了。   现在所谓的高教大省湖北,也只有一所中字头大学,   就是当年河南不要的中国地质大学。   更让人感到绝情的是,   中国矿业大学的前身就是1909年成立的焦作路矿学堂,想搬回家的游子河南也不要。   有道是:前人种树后人乘凉。   在河南,却是前人砍树后人骂娘。  --------------------------  如果那个时候大学是像现在这样招生,我估计河南肯定会要。。。  
  回复第3楼,
@harrypott  还有一所中国矿业大学也是河南不要啊,  三所“中字头”的大学在任何一个省都是稀缺资源,  河南省就轻易地拒绝了。  现在所谓的高教大省湖北,也只有一所中字头大学,  就是当年河南不要的中国地质大学。  更让人感到绝情的是,  中国矿业大学的前身就是1909年成立的焦作路矿学堂,想搬回家的游子河南也不要。  有道是:前人种树后人乘凉。  在河南,却是前人砍树后人骂娘。  --------------------------  @孤影游魂creater 4楼
00:07:00  如果那个时候大学是像现在这样招生,我估计河南肯定会要。。。  -----------------------------  这样干属于耍小聪明。  别人勒紧裤腰带搞建设的时候,并没有图回报。  现在河南望着别人收获果实的时候了,  世界上没有后悔药卖的。  何况以后政策也许还会变化,  到时候,河南会不会又去赶走中央部委所属的大学或者是部委所属的企业?  这也太没有品味了!
  科大为何下迁合肥 (5802校友阮耀钟)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以下简称科大)校友关心的另一个问题可能是,“科大为何下迁合肥?”不仅仅是科大校友,甚至连大学校门都没有进过的平民百姓,也常问我这个问题。都认为既然定名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理应在北京办,怎么会搬到合肥来?  我的大学同班同学王炽昌,最近在他的博客上还写了一篇题为“中国科大研究生院应该搬回北京──亦谈科大精神” [1] 的文章,我把他的文章转贴到科大BBS中的“五十周年校庆”专栏。王炽昌和我都是科大首届学生,1963年科大毕业留校任教,1970年随学校从北京下迁合肥。炽昌兄曾为科大下迁的事,还给刘达当过一回信使[2]。炽昌兄后来回北京高升了,但至今还关心科大下迁的事。  说实在,当年科大下迁时我们真不愿下迁啊,可又有什么办法?直到现在我们心里还想把科大搬回北京,科大要继续实行“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方针,在合肥确实很困难!  可是科大下迁已成历史事实,无法改变,我们只能面对现实。上次学校宣传部找我谈“科大精神”时,也问起学校下迁的事,说实在我对科大下迁也是个谜。不是我不想解开科大下迁之谜,是因为我知道我没有能力解开科大下迁之谜。  我作为一个老科大人,作为是科大下迁的见证人,我唯一能做的仅仅是把科大下迁的事实、经历尽量搞清楚,以便对广大科大校友有个交待,给后来的科大人有个交待。为此,我最近作了大量的调研,准备把我调研的结果分三个问题向校友汇报。  一、科大为何下迁  二、科大下迁的艰难岁月  三、艰苦的第二次创业  我这样做不是为了揭开科大下迁之谜,更不是为科大下迁“翻案”,仅仅是想搞清事实。谈的多是个人之见,难免有错误或不妥之处,万望科大校友指正。  
  科大下迁与“五·七”基地  科大下迁始于选“五·七”基地,有校史为证。据《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大事记》[1]记载:  “日──23日科大派出多人分批去湖北、江西、东北等地选点办“五·七”干校,以便干部轮流下放劳动锻炼。”  “1969年8月初,校革委会常委在听取去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调查的同志汇报后,原则同意他们关于创办“五·七”基地的报告,地点在江西。”  “1969年8月下旬,国务院驻中国科学院联络员刘西尧主持中国科学院革委会常委会议,专门讨论我校关于创建“五·七”基地的报告。刘提出地点设在豫西,月底派人去南阳看点。”  “日,刘西尧和中国科学院革委会副主任王锡鹏到校开座谈会,校革委会常委及教育革命组部分同志参加,讨论关于创办“五·七”基地的报告,刘亲自主持修改、定稿,明确该基地是科学院的一部分,基地设在河南南阳地区。”  “日,驻中国科学院工人、解放军毛泽东思想宣传队,中国科学院革命委员会,驻中国科技大学工人、解放军毛泽东思想宣传队、中国科技大学革命委员会联名书面请示报告国务院业务组要求创办“五七教育革命试验基地”。设立工厂科研基地和农业基地两部分,学生“以学为主,兼学别样”,基地既是学校,又是工厂,又是农场,又是科研单位,逐步发展为教学、科研、生产、使用四位一体的综合性理工科学校。计划二、三年完成基地筹建工作,并把学校逐步迁到基地。地点在河南省南阳专区。”  “-17日,国务院副总理李先念、谢富治批示同意‘要求创办《五七教育革命试验基地》的报告’。”  
  河南种粮食,要大学干嘛,建国以后河南的定位就是农业大省,又不是科教大省。
  请看“1969年的北京高干大疏散” [4]是怎么描写当年北京战备疏散的:  “在京的中央大批党政机关,以及北京主要单位、学校,包括其家属,被紧急疏散到外地,有的暂时先疏散至郊区。文化部所属机关、学校、剧团和文联、作家协会去湖北咸宁,其他协会去沙城。人民文学出版社及中国作协部分人员,分别于9月25日、26日动身。中科院原子能所去湖北,哲学社会科学部去河南息县。国家计委、国家统计局、全国物价委员会去湖北襄樊。10月25日,国防科委机关干部全部去了河南遂平县莲环湖干校。11月15日,中国作协机关宣布了紧急疏散命令,所有人都下去,11月30日和12月15日分两批疏散。”这里也请大家注意时间,多数都是在10月20日中苏开始谈判之后。  “许多高校也紧急迁出城市。北京大学的一部分疏散到汉中,一部分疏散到江西鄱阳湖畔。北师大师生疏散到西郊东方红炼油厂。中国科技大学迁往合肥。中央广播学院迁到河北望都。中央民族学院迁到湖北潜江。北京农业大学先迁河北涿县,后迁到陕西甘泉。长春l0所高校在一个多月期间,下放干部、教师4400人,占总数的58.6%。”  “10月14日,根据毛泽东的提议,中共中央发出通知,要求在京的中央党政军主要领导人及一些老同志,于10月20日以前全部战备疏散。通知说:为了适应反侵略战争的需要,应付苏修社会帝国主义的突然袭击,经中央讨论决定:中央机关集中到北京郊区战备地下指挥部办公,由周恩来同志留在北京主持工作;毛泽东主席到武汉主持全国的大政方针,林彪副主席到苏州负责战备。同时,中央领导人及原中央负责人也相应疏散。”  
  厦门大学在豫计划招161人 中国科技大学在豫计划招78人  今年,厦门大学计划在河南招生161人,其中文科42人,理科119人。  厦门大学,实行“宽口径、厚基础、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录取的学生按专业类进行培养。  大一、大二年级学生一般按照专业类学习通修课程,二、三年级通过选修方向性课程进行专业分流、确定专业方向。  另外,厦门大学开设有国际化试点班,选择经济学、会计学、数学类、化学类、生物科学类和海洋科学类六个优势学科专业,进行国际化创新人才培养试点。  根据该校公布的招生计划,这六个学科在我省都有招生,其中生物科学类和海洋科学类在我省各招6人。  今年,中国科技大学在河南计划招生78人,只招理科生。  去年(2012年),中国科技大学在河南一共录取了156人,录取的最高分为650分,最低分635分,平均分为640分。  
  回复第5楼,@harrypott  回复第3楼, @harrypott   还有一所中国矿业大学也是河南不要啊,   三所“中字头”的大学在任何一个省都是稀缺资源,   河南省就轻易地拒绝了。   现在所谓的高教大省湖北,也只有一所中字头大学,   就是当年河南不要的中国地质大学。   更让人感到绝情的是,   中国矿业大学的前身就是1909年成立的焦作路矿学堂,想搬回家的游子河南也不要。   有道是:前人种树后人乘凉。   在河南,却是前人砍树后人骂娘。   --------------------------   @孤影游魂creater 4楼
00:07:00   如果那个时候大学是像现在这样招生,我估计河南肯定会要。。。   -----------------------------   这样干属于耍小聪明。   别人勒紧裤腰带搞建设的时候,并没有图回报。 ...  --------------------------  领导的事,不能怪百姓吧  
  嗯,据说建国后河大为了支援他省教育,又是大失血。。。你懂的,大学还是靠好老师,老师都调走了,自然是打击。。。郑大好像也不错。。。。  但相比同为内陆的兰大川大就差些了  
  百年树人一点不假,河南完蛋了。。。教育资源落后至少50年啊。。。
  回复第5楼,
@harrypott  回复第3楼,
@harrypott  还有一所中国矿业大学也是河南不要啊,  三所“中字头”的大学在任何一个省都是稀缺资源,  河南省就轻易地拒绝了。  现在所谓的高教大省湖北,也只有一所中字头大学,  就是当年河南不要的中国地质大学。  更让人感到绝情的是,  中国矿业大学的前身就是1909年成立的焦作路矿学堂,想搬回家的游子河南也不要。  有道是:前人种树后人乘凉。  在河南,却是前人砍树后人骂娘。  --------------------------  @孤影游魂creater
00:07:00  如果那个时候大学是像现在这样招生,我估计河南肯定会要。。。  -----------------------------  这样干属于耍小聪明。  别人勒紧裤腰带搞建设的时候,并没有图回报。 ...  --------------------------  @孤影游魂creater 11楼
00:53:00  领导的事,不能怪百姓吧  -----------------------------  当时拒绝中科大的理由是怕学生挤占河南的猪肉和白糖的副食指标,  上海交大迁往西安的时候,一下子吃光了西安六个月的白糖指标,  河南被这个传说给吓坏了。  当时河南南阳的地方官员也大多是河南人,  你总不会扯到外地人头上去吧?  你不要扯什么领导和百姓区别,  有什么样的百姓,就有什么样的领导,反之亦然!  其实领导比百姓蠢的时候并不多,  毕竟他是从百姓中挑出来稍微不蠢的那一批。
  如果百姓普遍接受蠢猪一样领导的管理,  自己岂不是一头更大的蠢猪。  有时间去骂领导,或者去埋怨领导,  还真不如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  争取也当上领导,更好地实现自己的理想。
  要怪就怪当时江西河南领导,别说不要中科大这样的外来户  当时本土的民国前二十的重点大学:江西中正大学,河南的河南大学在民国的积累全部被分到湖南湖北广东了.  河南江西的乡巴佬领导们个个拍手叫好,走了一批光吃饭不说,还瞎咋呼的臭老九了  有这类领导,你还指望他们能干出什么好事,能要中科大?  现在才知道,江西河南损失的是不可再生的百年人力资源和人材聚集平台.  当年江西军阀熊式辉拍足老蒋小蒋的马屁,费尽心机揽罗全国人材和江西精英建起来的中正大学,建国没几年,就被湖南湖北广东吃干抹尽了.  全江西河南没一所拿得出手的大学,绝对不是江西人河南人蠢和笨
  回复第15楼,@harrypott  如果百姓普遍接受蠢猪一样领导的管理,   自己岂不是一头更大的蠢猪。   有时间去骂领导,或者去埋怨领导,   还真不如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   争取也当上领导,更好地实现自己的理想。   --------------------------  59年饿死那么多人,中国人不照样接受毛的领导  
  @花开不语丶 1楼
23:41:00  就是鸡巴毛  就是安庆 和 合肥之争  当时的办学条件都懂的 安庆地方以没有太多财政支持为由拒绝了 要了石化产业的投资  合肥接手过去了 从校舍到其他的各方面  -----------------------------  安徽省当时比江西省穷得多  安徽省人民六十年代大都在饿肚子,还饿死很多人,很多人逃荒到江西,现在江西至少还有几十万当年逃荒到江西的安徽人,前几年那场轰动全国的江西宜黄拆迁自焚事件的主角就是安徽逃荒到江西落户的.  当年江西省领导为了取悦中央,尽量减少吃商品粮领粮票的人口,把粮食全部上贡拿政绩,你说这些领导怎么会要中科大?河南比江西还不如呢,饿死人比安徽更多.
  回复第15楼,
@harrypott  如果百姓普遍接受蠢猪一样领导的管理,  自己岂不是一头更大的蠢猪。  有时间去骂领导,或者去埋怨领导,  还真不如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  争取也当上领导,更好地实现自己的理想。  --------------------------  @孤影游魂creater 17楼
01:19:00  59年饿死那么多人,中国人不照样接受毛的领导  -----------------------------  你见过当领导的饿死了吗?  好好地理解上面的话吧,  算了,你就不要回我了,实在是太差。
  回复第18楼,@happyfast1  @花开不语丶 1楼
23:41:00   就是鸡巴毛   就是安庆 和 合肥之争   当时的办学条件都懂的 安庆地方以没有太多财政支持为由拒绝了 要了石化产业的投资   合肥接手过去了 从校舍到其他的各方面   -----------------------------   安徽省当时比江西省穷得多   安徽省人民六十年代大都在饿肚子,还饿死很多人,很多人逃荒到江西,现在江西至少还有几十万当年逃荒到江西的安徽人,前几年那场轰动全国的江西宜黄拆迁自焚事件的主角就是安徽逃荒到江西落户的.   当年江西省领导为了取悦中央,尽量减少吃商品粮领粮票的人口,把粮食全部上贡拿政绩,你说这些领导怎么会要中科大?河南比江西还不如呢,饿死人比安徽更多.   --------------------------  我们那80年代还有人饿死呢  
  其实,河南江西不要中科大还不是大问题  当年只要能保住本土的河南大学和中正大学  就决不致于落到今天这个地步  百年树人的确是不假的.  河南江西的高等教育等于是从六十年代从头干起了  而湖南湖北广东不但保持了原来民国的高教实力  还在五十年代吸干了广西江西河南的民国积累下来的实力  这一进一出,使得广西江西河南的高教和湖南湖北广东的高教犹如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差距,而且这个差距由于师资生源的天然差距,几近是不可弥补赶超的.
  其实我说,主要原因在于当时知识分子受排挤,全国都这样,落户到安徽也不是因为安徽领导有眼光,因为当时高校招生不是跟现在一样地方化,那时全国一盘棋。校方也是有问题的,别人都吃不饱饭,他们还要求大量的副食,说来说去还是嫌穷。谁给的好处多就去哪呗。后来中科大一直想重回北京呢  
  当时拒绝中科大的理由是怕学生挤占河南的猪肉和白糖的副食指标,  上海交大迁往西安的时候,一下子吃光了西安六个月的白糖指标,  河南被这个传说给吓坏了。  当时河南南阳的地方官员也大多是河南人,  你总不会扯到外地人头上去吧?  你不要扯什么领导和百姓区别,  有什么样的百姓,就有什么样的领导,反之亦然!  其实领导比百姓蠢的时候并不多,  毕竟他是从百姓中挑出来稍微不蠢的那一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没错,就是这个理由,就是怕吃商品粮,领粮票的人多了!  当时的主要百姓,也就是农民当时也普遍比较恨吃商品粮,领工资的  他们管叫领粮票的人,都叫吃剥削的,非常恨这些人,他们种粮食,结果还可能要饿死,而不种粮食的人,不干活(他们是这么看的)凭张粮票就有饭吃.  所以,不管他们是知识份子还是工人还是领导,只要是领粮票的,他们就恨,这一点领导倒是和最广大的百姓(农民)站在一起,领导们也自以为正确.所以只能说这是农民意识.
  @孤影游魂creater 23楼
01:32:00  其实我说,主要原因在于当时知识分子受排挤,全国都这样,落户到安徽也不是因为安徽领导有眼光,因为当时高校招生不是跟现在一样地方化,那时全国一盘棋。校方也是有问题的,别人都吃不饱饭,他们还要求大量的副食,说来说去还是嫌穷。谁给的好处多就去哪呗。后来中科大一直想重回北京呢  -----------------------------  鸡巴毛  看清楚 是安庆不要的   当时臭老九 黑5类的 你当现在阿  而且不能立竿见影的工业化 产业化
  1979年科大为什么下迁安徽,至今还是个谜。我在北京时,曾听到过一则小道消息,说是科大无偿送人,四处没人要。一天,中央开会,刘西尧跟李先念讲,科大现在还没找到地方。李先念旁边正好坐着李德生,李先念曾在安徽打过游击,于是对李德生讲:“你们安徽不是要大学吗?”李德生听李先念这么说,能说不要吗,只能说:“要,要。”就这样定下来了,科大搬安庆。当然,这是小道消息,无法查证。但是有一点我认为可以肯定,决不是李德生有先见之明,也不是李德胜有远见,否则,怎么会让科大搬到只有一幢三层楼的安庆党校。时至今日,我不知道我们是该感谢李德生还是埋怨李德生,若不是李德生接纳科大,科学院的落难公子不知游浪到何时;若不是李德生接纳科大,也许科大不会下迁。  科大下迁是在文革的非常年代,作的一个错误的决策。文革中的冤假错案都先后陆续平反,科大下迁也是个冤假错案,却一直没有平反,我估计也许永远无法平反。  也许有的校友会问,其它高校以后都陆续搬回北京,为何科大不搬回北京?不是科大不想搬回北京,科大的办学方针是“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科学院的大多数研究所都在北京,科大原来靠的就是科学院的优势,科大多么希望搬回北京。  
  科大为了搬回北京,想尽种种办法,例如1978年科大率先在北京创办研究生院,同时在原校址还成立了一个“大学部”,与北京研究生院在一起,其用心我想也无需多说了,但是这条路后来也走不通。  直到1985年管惟炎先生来科大任校长,管校长在他的回忆录中都说:“北京已经有一个研究生院,我兼研究生院的院长。当然也多次争取想回北京,都没有成功,原因是原址已经被高能所占了,高能所是邓小平亲自关心的一个所,动不了他们。”科大为了搬回北京,一次一次的努力,都以失败告终。最后,觉得回北京实在没有希望了,才于1986年买了科大西区这块地,开始筹建了科大西区,这是当年管惟炎先生任科大校长,FLZ任科大副校长的时候。  
  @孤影游魂creater
01:32:00  其实我说,主要原因在于当时知识分子受排挤,全国都这样,落户到安徽也不是因为安徽领导有眼光,因为当时高校招生不是跟现在一样地方化,那时全国一盘棋。校方也是有问题的,别人都吃不饱饭,他们还要求大量的副食,说来说去还是嫌穷。谁给的好处多就去哪呗。后来中科大一直想重回北京呢  -----------------------------  @花开不语丶 26楼
01:48:00  鸡巴毛  看清楚 是安庆不要的  当时臭老九 黑5类的 你当现在阿  而且不能立竿见影的工业化 产业化  -----------------------------  河南江西当时是拒绝了中科大,二汽的,现在天天被两省人拿来在网上说事,可是没有如果,当年的情势就是这样,大多数老百姓也不想省里多一些他们认为是"吃剥削"的.  这个因素和当时两省总的人民的农民意识为主流是相关的.  不过相对河南领导,当时的江西领导就的确比较操蛋,如果说河南确实是没有口粮,农村几百万近千万的饥民,确实拿不出粮油副食去多养"吃白饭"的这几千号人.而江西当时是有这个实力和余粮的.这些说起来,其实都没有意义了.  江西河南只能是扎扎实实的用好手头的资源重新打好基础,一步步来吧.落后就落后,认清现实,稳扎稳打吧.
  安徽省领导把科大师生视为赶出北京的一批“反革命暴徒”,并且“四常委回京”和学生到合肥火车站拦截科学院和科大领导二件事,也使安徽省领导认为科大人不好对付,于是安徽省给科大派了一支“最强”的工宣队,实际上是一支整人最狠的工宣队。我这个人记性极差,但安徽工宣队队长的名字我至今还记得,叫李东林,以整人著称。他到了科大提出二个口号,他提出的第一个口号是“搬迁是毛主席的伟大战略部署,谁反对搬迁,谁就是反对毛主席的战略部署,谁就是反革命。”发动群众斗群众,大家不肯斗,李队长又提出著名的第二个口号:“谁不斗,就斗谁。”  安徽省工、军宣队还有一招也挺狠,就是“分而治之”,把科大分散到淮南、马鞍山、铜陵、白湖农场等地搞“斗批改”。我们物理系(当时物理教研室也属物理系)是去淮南煤矿,淮南煤矿又分田家庵、大通、谢家集、毛郢孜等十几个矿区,我在毛郢孜矿,FLZ在谢三矿。所以,安徽省领导何至把科大四分五裂,大卸十八块还不止。说是“半天劳动,半天搞运动”,实际上是对我们进行劳动改造和批斗。  
  @孤影游魂creater
01:32:00  其实我说,主要原因在于当时知识分子受排挤,全国都这样,落户到安徽也不是因为安徽领导有眼光,因为当时高校招生不是跟现在一样地方化,那时全国一盘棋。校方也是有问题的,别人都吃不饱饭,他们还要求大量的副食,说来说去还是嫌穷。谁给的好处多就去哪呗。后来中科大一直想重回北京呢  -----------------------------  @花开不语丶
01:48:00  鸡巴毛  看清楚 是安庆不要的  当时臭老九 黑5类的 你当现在阿  而且不能立竿见影的工业化 产业化  -----------------------------  @happyfast1 29楼
02:01:00  河南江西当时是拒绝了中科大,二汽的,现在天天被两省人拿来在网上说事,可是没有如果,当年的情势就是这样,大多数老百姓也不想省里多一些他们认为是"吃剥削"的.  这个因素和当时两省总的人民的农民意识为主流是相关的.  不过相对河南领导,当时的江西领导就的确比较操蛋,如果说河南确实是没有口粮,农村几百万近千万的饥民,确实拿不出粮油副食去多养"吃白饭"的这几千号人.而江西当时是有这个实力和余粮的.这些说起来,其实......  -----------------------------  我回复大段被删除了  天涯的狗编辑  江西那时候的日子是比较好过的  不然5号还让江西多贡献点余粮
  黄吉虎在谈到“下迁,凄凉不归路”时说:“之后学校下迁,说起来真的不愿意下迁啊。下迁开始很破烂,刚到合肥只有6万平方米房子,现在科大有130多万平方米房子。在北京时我们有24万平方米的房子,也就是4家人家住到一家去了,很艰苦。这六万平方米还有茅草棚。而且工宣队、军宣队对我们狠,抓反革命、516。科大总共死了27个人。”[2]  
  当局发布命令(即所谓林彪第一号命令):所有北京的大学都必须南迁,因为苏修要入侵了。北京的大学迁出北京,在历史上有过一次,是1937年,当日本即将打入北京的时候,大批学校迁往西南,那是战争所迫,是逃难。文化大革命的大迁校,更主要是出于共产主义的一条意识形态原则:和平会使人变成修正主义,斗争和战争才使人永葆革命的“青春”。  首先是北京大学宣布,将迁往江西鲤鱼州。日,李淑娴首批被遣离北京去江西。一家的团圆生活就此结束。  中国科学技术大也要迁出北京。  不像北大,清华两校有过南迁的经验,逃难也颇井井有条。科大则像只没头苍蝇,向北京之外乱撞,没有目标。科大接到迁出北京的通令后,有三个月迁不出去,原因是找不到一个地方愿意接受科大。当时,科大曾派人分头去四川、河南、山东等省联系外迁,都失败而回,没有一个地方欢迎科大。当然,北大,清华也不是去什么好地方,他们的新“校址”──江西鲤鱼州,原来是个血吸虫疫区,老劳改农场。  只有诸葛亮的老家河南省南阳县,还有一点尊重智者的遗风,表示欢迎科大来诸葛亮的茅庐办学。可惜,一个茅庐容纳不下整个科大,作罢。在那三、四个月里,科大是被北京市委无价转让的处理品,摆在外面,任人挑拣,但没有人要。也不怪,毛泽东给大学的总评语是:池浅王八多。谁还愿意接收这种中国人最鄙视的动物组成的群体?  最后,安徽省接受了科大,同意迁到省会合肥。安徽以盛产王八出名。中国出口赚取外汇的王八(现在不应当再称“出口”和“外汇”,因主要出口地是香港),百分之八十出于安徽,所以,王八的名声,在安徽不算太坏。一次,我和一个同事背了一篓王八从合肥回北京过年。在火车上,我们睡着了。忽听一乘客大喊“谁的王八!”原来是我们的王八逃出篓外。除了连忙道歉外,赶快到全车厢抓王八。一快事也。  于是,全校迁往安徽。搬迁过程极匆忙草率。后来统计,全校的仪器设备有一半在搬迁中被毁坏。还没有看到一个入侵者,辎重已经自损一半。  1970年1月,春节一过,我们物理系的一批教师和学生动身去安徽。安徽接受科大,也并不是因为他们需要大学教育。到那时,大学停课已快四年了。到了安徽,继续停课。大学的任务不是教育,而是接受无产阶级的再教育。  因此,火车一入安徽,并没有送我们去合肥办教育,而是径直开进淮南矿区,要我们去接受煤矿工人的再教育。我们的一队是去谢家集第三煤矿(简称谢三矿)。  
  江西,河南 说什么好呢。。
  再教育的第一课,就是下井挖煤。妇女被禁止下井。55岁以下的男性学生和教师一律都要下井劳动。  
  @孤影游魂creater
01:32:00  其实我说,主要原因在于当时知识分子受排挤,全国都这样,落户到安徽也不是因为安徽领导有眼光,因为当时高校招生不是跟现在一样地方化,那时全国一盘棋。校方也是有问题的,别人都吃不饱饭,他们还要求大量的副食,说来说去还是嫌穷。谁给的好处多就去哪呗。后来中科大一直想重回北京呢  -----------------------------  @花开不语丶
01:48:00  鸡巴毛  看清楚 是安庆不要的  当时臭老九 黑5类的 你当现在阿  而且不能立竿见影的工业化 产业化  -----------------------------  @happyfast1 29楼
02:01:00  河南江西当时是拒绝了中科大,二汽的,现在天天被两省人拿来在网上说事,可是没有如果,当年的情势就是这样,大多数老百姓也不想省里多一些他们认为是"吃剥削"的.  这个因素和当时两省总的人民的农民意识为主流是相关的.  不过相对河南领导,当时的江西领导就的确比较操蛋,如果说河南确实是没有口粮,农村几百万近千万的饥民,确实拿不出粮油副食去多养"吃白饭"的这几千号人.而江西当时是有这个实力和余粮的.这些说起来,其实......  -----------------------------  河南 也别说没多拿什么好处  重工业 河南洛阳搞了不少  当年苏联援助的大概100多个项目 洛阳拿了几个 忘记了
  1970夏季开始,进入文化大革命的第二个自杀高潮。第一个高潮是1968年,科大有十多人在清理阶级队伍时自杀,多是教师。第二个高潮,也有十多人自杀,多是学生。  新一轮的斗争,名叫‘抓516分子’。如何定义516反革命分子,在百科全书里都难查到。反正,它又是一顶无产阶级专政的帽子。无产阶级专政下的帽子就像纽约的大街,太多了,只好用编号当名子,现在要抓的是第516号。1980年,我第一次到纽约,听到一个在长岛的朋友告我,他家的电话是516-……,当时心中条件反射式地一悸。  我已经有了一顶帽子(漏网右派),一般说,不会再得到新帽子。《共产党宣言》中有一句名言:“无产阶级只有解放了全人类,才能解放自己”。我已经被无产阶级解放了。所以,新的一轮运动,应该轮到解放其他的人类。516号运动的目标主要是学生,特别是文化大革命初期的红卫兵。  
  @雨雨狐狸 34楼
02:09:00  江西,河南 说什么好呢。。  -----------------------------  想说什么 说什么  反感也罢 好感也罢
  七月一到,蚊子一出现,虐疾就开始流行。有一度,我一连好几天拉的都是虐疾病人,从谢三矿到矿区医院没有公共交通,只能由小板车运送。就拉板车来说,拉病人是最舒服的差事。拉过板车的人都知道,装货太多太重的车,当然不好拉;完全空的车,容易乱跳,拉起来也没趣味。人体几十公斤,对拉车来说是一个最佳重量,既不过重,也不过轻。我虽然常常送病人去医院,也常被蚊虫叮咬,也没有打预防针,但我始终没有得上虐疾。反动派们自嘲:可能我们身上血也是反动的,以致虐原虫也怕。  
  流行病并没有使抓516运动降温。我虽然不参加运动,但运动的冷热,是很容易看到的。斗争更加速了。学生一个个少起来。凡是有516嫌疑的学生,一个个被隔离,就如清理阶级队伍时我们被关在校园里一样。有的学生被关在谢三矿的工房里,情节严重者则被押送合肥。  有一个红卫兵,原来负责监管我们这些被专政分子,到七月,他不来管我们了,他自己也成了被监管的物件。  一个学生,在文化大革命初期是个很活跃红卫兵,从谢三矿被押回合肥。不几天消息传回,他从四楼跳下,死亡。  另一个学生,并不十分活跃,七月开始经常一个人无目的的出走。语言渐渐不合文法,行为渐渐不合因果律。一天不见了,后来在运煤的铁路上被找到,躺在铁轨上,两条大腿都已被火车齐齐截断,送到医院,失血过多,当夜死亡。那晚我正好去送另一个病人,也在医院。矿区医院的停尸间不在楼里,而是孤零零的一间小房子,房外靠近树林。那晚,停尸房外一直有物理系的同事值班守卫。因为,安徽的野狗(已恢复狼性的狗)极多,它们嗅觉极好,凡停尸间里有了新死者,它们就会成群地聚集在近旁的草丛里。到了深夜人静,它们就跳出来用头撞开停尸间的门,去吸吮新死者的血。守卫的人就是负责赶走这些想吃鲜血的狗,让死者得到安宁。这是名符其实的守灵。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以下简称科大)为什么下迁?为什么下迁合肥?为什么北京其它高校只是办五七干校或是战备疏散,只有科大是真搬?为什么北京其它高校都回去了,只有科大回不去?这些都是科大下迁之谜。如果想解开这个谜,刘西尧、李德胜、宋佩璋、杨秀清、黄英达等同志还健在,学校尽快找他们了解,也许还能解开科大下迁之谜。否则再过十年,科大下迁将成为永远解不开的谜。  有的文章把蔡有智写的那篇“科大下迁平话”说成是科大下迁的真相,这不是真相,因为我前面提的几个问题,蔡有智文中都未回答,我估计,他也回答不了。  科大下迁已成为不可改变的事实,我们希望搞清楚科大下迁的事实真相,不是为了想改变科大下迁的事实,搬回北京;我们希望搞清楚科大下迁的事实真相,也不是为了追究那个人的责任,因为我们国家的领导干部向来没有问责制。若真要追究责任,事情其实很清楚,刘西尧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是他还没等选点的同志返京,就轻易的与李德胜商定,科大下迁安徽;是他下的指示,急急忙忙的要科学院和科大领导向安徽省办理移交手续,……。科大下迁不仅使科大遭受重大损失,而且使国家也造成重大损失,搬迁真是劳命伤财。事到如今,我认为刘西尧至少应该向科大人说声对不起。  
  回复第22楼,@happyfast1  其实,河南江西不要中科大还不是大问题   当年只要能保住本土的河南大学和中正大学   就决不致于落到今天这个地步   百年树人的确是不假的.   河南江西的高等教育等于是从六十年代从头干起了   而湖南湖北广东不但保持了原来民国的高教实力   还在五十年代吸干了广西江西河南的民国积累下来的实力   这一进一出,使得广西江西河南的高教和湖南湖北广东的高教犹如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差距,而且这个差距由于师资生源的天然差距,几近是不可弥补赶超的.  --------------------------  这个才是重点啊  
  回复第29楼,@happyfast1  @孤影游魂creater 23楼
01:32:00   其实我说,主要原因在于当时知识分子受排挤,全国都这样,落户到安徽也不是因为安徽领导有眼光,因为当时高校招生不是跟现在一样地方化,那时全国一盘棋。校方也是有问题的,别人都吃不饱饭,他们还要求大量的副食,说来说去还是嫌穷。谁给的好处多就去哪呗。后来中科大一直想重回北京呢   -----------------------------   @花开不语丶 26楼
01:48:00   鸡巴毛   看清楚 是安庆不要的   当时臭老九 黑5类的 你当现在阿   而且不能立竿见影的工业化 产业化   -----------------------------   河南江西当时是拒绝了中科大,二汽的,现在天天被两省人拿来在网上说事,可是没有如果,当年的情势就是这样,大多数老百姓也不想...  --------------------------  我很想说一声,朋友你好  
  回复第36楼,@花开不语丶  @孤影游魂creater 23楼
01:32:00   其实我说,主要原因在于当时知识分子受排挤,全国都这样,落户到安徽也不是因为安徽领导有眼光,因为当时高校招生不是跟现在一样地方化,那时全国一盘棋。校方也是有问题的,别人都吃不饱饭,他们还要求大量的副食,说来说去还是嫌穷。谁给的好处多就去哪呗。后来中科大一直想重回北京呢   -----------------------------   @花开不语丶 26楼
01:48:00   鸡巴毛   看清楚 是安庆不要的   当时臭老九 黑5类的 你当现在阿   而且不能立竿见影的工业化 产业化   -----------------------------   @happyfast1 29楼
02:01:00   河南江西当时是拒绝了中科大,二汽的,现在天...  --------------------------  那些纯粹是为了国防,到现在也没为地方创造效益  
  其实站在当时的时代背景,我们真不能怪当时的领导,谁能想到后来的高校都地方化了呢?而且当时饥民很多,老百姓需要吃饭啊!  
  安庆捡个石化,居然还放在市中心,祸害子孙后代。
  悲哀啊,河南当时是一个农民在当省委书记
  ———————————分割线———————————  
  回复第46楼,@叫哥传奇  安庆捡个石化,居然还放在市中心,祸害子孙后代。  --------------------------  当时那个时代都不重视知识分子,老毛最恨他们了  
  回复第5楼,
@harrypott  回复第3楼,
@harrypott  还有一所中国矿业大学也是河南不要啊,  三所“中字头”的大学在任何一个省都是稀缺资源,  河南省就轻易地拒绝了。  现在所谓的高教大省湖北,也只有一所中字头大学,  就是当年河南不要的中国地质大学。  更让人感到绝情的是,  中国矿业大学的前身就是1909年成立的焦作路矿学堂,想搬回家的游子河南也不要。  有道是:前人种树后人乘凉。  在河南,却是前人砍树后人骂娘。  --------------------------  @孤影游魂creater
00:07:00  如果那个时候大学是像现在这样招生,我估计河南肯定会要。。。  -----------------------------  这样干属于耍小聪明。  别人勒紧裤腰带搞建设的时候,并没有图回报。 ...  --------------------------  @孤影游魂creater
00:53:00  领导的事,不能怪百姓吧  -----------------------------  @harrypott 14楼
01:03:00  当时拒绝中科大的理由是怕学生挤占河南的猪肉和白糖的副食指标,  上海交大迁往西安的时候,一下子吃光了西安六个月的白糖指标,  河南被这个传说给吓坏了。  当时河南南阳的地方官员也大多是河南人,  你总不会扯到外地人头上去吧?  你不要扯什么领导和百姓区别,  有什么样的百姓,就有什么样的领导,反之亦然!  其实领导比百姓蠢的时候并不多,  毕竟他......  -----------------------------  更正一下,是交通大学迁校迁往西安,上交是西迁的交通大学下的蛋。
  中国的高考为什么要改成现在这样,平等录取外加照顾弱势不是很好吗
  回复第51楼,@zgnp6  中国的高考为什么要改成现在这样,平等录取外加照顾弱势不是很好吗  --------------------------  京津沪琼本来就是弱势,只能考那些分,同理,西部城市人民也很弱势啊,农村人吃苦耐老,应该多考点  
  回复第51楼,
@zgnp6  中国的高考为什么要改成现在这样,平等录取外加照顾弱势不是很好吗  --------------------------  @孤影游魂creater 52楼
15:37:00  京津沪琼本来就是弱势,只能考那些分,同理,西部城市人民也很弱势啊,农村人吃苦耐老,应该多考点  -----------------------------  其实也无所谓不公平,真正牛逼人大学里就能显示出来,去读研究生就能读好的学校。除非则个大学实在太次,无法让他显示出才华。其他人读什么大学对国家而言无所谓,都是一样
  回复第53楼,@zgnp6  回复第51楼, @zgnp6   中国的高考为什么要改成现在这样,平等录取外加照顾弱势不是很好吗   --------------------------   @孤影游魂creater 52楼
15:37:00   京津沪琼本来就是弱势,只能考那些分,同理,西部城市人民也很弱势啊,农村人吃苦耐老,应该多考点   -----------------------------   其实也无所谓不公平,真正牛逼人大学里就能显示出来,去读研究生就能读好的学校。除非则个大学实在太次,无法让他显示出才华。其他人读什么大学对国家而言无所谓,都是一样  --------------------------  说实话一个公平竞争环境是很重要的,要不然干嘛搞市场经济。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今天的发展,可见制度是很重要的。要我说,如果部属的大学在全国按各省考生比例录取,地方大学任意录取,发达地区大学对口支援西部农村,大学严格控制毕业,无法通过考试就不能毕业,这样一来,保证中国20年后科技、经济全面超越美国。  
  少偷点井盖(致富)积福
  楼主就是一个傻逼,一会说河南人小农思维,一会科大又是河南人争取到安徽的,自己打自己脸,痛吗?
  市级的可以。具体参照公务员法中关于地域回避的相关条文。  根据我国《公务员法》第69条规定,公务员担任乡级机关、县级机关及其有关部门主要领导职务的,应当实行地域回避,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1)适用地域回避的行政机关为乡级机关、县级机关及其有关部门。  (2)适用地域回避的人员是担任上述机关和部门的主要领导职务的人员。一般包括乡、县级党政正职、纪委书记、法院院长、检察院检察长、党委组织部长、人事局长、监察局长、公安局长等。  (3)适用地域回避的情形包括在原籍任职或在一地担任领导职务较长时间。地域回避主要规范对象为原籍任职。  所以不要说河南人短时,市级领导就不是本地人。
  中国科技大学的来龙去脉不是很清楚了,但是我知道他是安徽人的骄傲,我们安徽是要地给地要钱给钱,大力支持。  
  @孤影游魂creater   当时那个时代都不重视知识分子,老毛最恨他们了  =====================  不重视知识分子,两弹一星的成就,怎么出来的?
  回复第60楼,@cnzmq  @孤影游魂creater   当时那个时代都不重视知识分子,老毛最恨他们了   =====================   不重视知识分子,两弹一星的成就,怎么出来的?  --------------------------  那个年代有句话:搞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  小呆瓜  
  回复第57楼,@还要封我的号吗  楼主就是一个傻逼,一会说河南人小农思维,一会科大又是河南人争取到安徽的,自己打自己脸,痛吗?   --------------------------  河南只有一个人吗?  傻逼  
  我只 知道 叫 安全 选 中科大还是 选 石化
安庆选了石化
把中科大留各了 合肥
!!!!台巴子 尽干些 挑起省级对立的勾当!!!河南人外岁
安徽人外岁 台湾人死绝!!!
  我只 知道 叫 安庆 选 中科大还是 选 石化 安庆选了石化 把 中科大留各了 合肥 !!!!台巴子 尽干些 挑起省级对立的勾当!!!河南人万岁 安徽人万岁 台湾人死绝!!!
  @我要发言3 66楼
19:08:00  这几省当中我湘985大学最多,211大学湖北最多,一本大学我湘最多!  -----------------------------  湖南一本院校没有湖北多
  @我要发言3 66楼
19:08:00  这几省当中我湘985大学最多,211大学湖北最多,一本大学我湘最多!  -----------------------------  一本院校湖南没有湖北多,但是一本院校分布应该比湖北要好,湖北基本分布在武汉
  为什么要迁就中科院迁回北京?为什么不能是中科院迁到合肥?在北京大家都去搞政治会有心思搞研究?  
  鉴于中国科大的错误,  河南把华北水利水电大学骗到郑州,  然后又不当亲儿子,  不重视,一代名校逐渐落寞。  现在水利部的正部长和3个副部长都出自该校。
  @孤影游魂creater   你没有经过那个时代吧? 搞导弹不如卖茶叶蛋的,那是邓小平当政以后的事,八十年代
  你好!  如果你有以下问题,请你及时联系我们,确定可以帮到你。  被套,提供方案:联系我们①  不懂,指导操作:联系我们②  空仓,跟进强势:联系我们③  弱势,调仓换股:联系我们④  持有,提示风险:联系我们⑤   QQ群:
  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在河南,不过只是全军五大综合院校之一,非211,985
  每年国家 省市 给中科大那么多钱, 都是给美国培养人才,不要也罢
  @孤影游魂creater 2楼
23:45  唉。。。我一个信阳人心里怎么想。。。  ------------------------------  信阳人应当尽快宣布脱离河南统治,信阳被河南坑的还少啊,信阳本来就应该属于湖北,同属楚文化圈!赶快加入湖北管辖吧!
  当年条件都困难的情况下,河南拒绝,安徵争取,同等情况可以看出两省领导人的眼光和决策力的高低  
  回复第4楼,@孤影游魂creater  回复第3楼,@harrypott   还有一所中国矿业大学也是河南不要啊,   三所“中字头”的大学在任何一个省都是稀缺资源,   河南省就轻易地拒绝了。   现在所谓的高教大省湖北,也只有一所中字头大学,   就是当年河南不要的中国地质大学。   更让人感到绝情的是,   中国矿业大学的前身就是1909年成立的焦作路矿学堂,想搬回家的游子河南也不要。   有道是:前人种树后人乘凉。   在河南,却是前人砍树后人骂娘。   --------------------------   如果那个时候大学是像现在这样招生,我估计河南肯定会要。。。   --------------------------  河南人的小农意识很强,现在也很强,注定只能种粮食,生产方便吗火腿肠,富士康的保姆代工厂。玩高科技不行  
  回复第6楼,@孤影游魂creater  科大为何下迁合肥 (5802校友阮耀钟)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以下简称科大)校友关心的另一个问题可能是,“科大为何下迁合肥?”不仅仅是科大校友,甚至连大学校门都没有进过的平民百姓,也常问我这个问题。都认为既然定名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理应在北京办,怎么会搬到合肥来?   我的大学同班同学王炽昌,最近在他的博客上还写了一篇题为“中国科大研究生院应该搬回北京──亦谈科大精神” [1] 的文章,我把他的文章转贴到科大BBS中的“五十周年校庆”专栏。王炽昌和我都是科大首届学生,1963年科大毕业留校任教,1970年随学校从北京下迁合肥。炽昌兄曾为科大下迁的事,还给刘达当过一回信使[2]。炽昌兄后来回北京高升了,但至今还关心科大下迁的事。   说实在,当年科大下迁时我们真不愿下迁啊,可又有什么办法?直到现在我们心里还想把科大搬回北京,科大要继续实行“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方针,在合肥确...  --------------------------  楼猪说法好可笑,中国命名的大学就一定在北京?中国海洋在哪?中国矿业在哪?中国医科在哪?中国药科在哪?中国石油在哪?  
  科大在合肥已经是历史事实了,那就在合肥好好发展吧,现在科大在合肥也一样是牛B闪闪的学校,全院办校所系结合应该尽可能的利用,但已经不能成为科大的依仗了
  历史了,很多人当时是搞革命出身不动经济,二汽东风毛太祖和刘少奇是规划放在湖南衡阳,湖南革委会主任毛致用却不同意,说会占用良田,结果就被建在湖北了,今天湖南到处招商引资,发展汽车工业。讽刺啊!
  @孤影游魂creater
18:28:00  根本就没有自然灾害  —————————————  这个没必要否认啊,三年自然灾害,我们这儿老一辈都经历过  
  现在河南人高考那么困难,除了人多考生多,主要就是省内没好大学,这下尝到了自己短视的苦头了吧。人山东虽然考生也多,但人好歹有山大海大石大三所好大学,河南可是一所拿得出手的都没有  
  当时苏北的领导为啥不多争取几所大学?  
  为什么不来湖南,
  作为悲催的南阳人 只能无奈的说 南阳错失机遇忒多 连二汽都拒绝了 可以想象当时的领导脑袋被门夹了
  科大在安徽也没有特别照顾啊
  当初的短视,和如今对别省大学多的妒忌,都是出自小农意识!  可悲不!?
  合肥现在全中国发展最快的  
  了解了解,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态度吧
  @joshualea
21:07:00  现在河南人高考那么困难,除了人多考生多,主要就是省内没好大学,这下尝到了自己短视的苦头了吧。人山东虽然考生也多,但人好歹有山大海大石大三所好大学,河南可是一所拿得出手的都没有  ---------------------------你这幸灾乐祸的语气好有画面感啊
  69年的时候正是河南三年自然灾害的年代,人吃人的惨剧都时有发生,连饭都没得吃还建什么大学
  不是河南不要,是要不起啊
  作为差点儿落户的安阳的本地人,我来告诉你一下本地坊间流传的说法:本来学校地址已经选好了,在安阳市到汤阴县(汤阴县就是出岳飞的那个汤阴县)中间的宝莲寺镇,那块是一大片平整地。 之前一直种庄稼,现在此地也经常出品种西瓜。但当时安阳地区的领导根本就是些土老帽上去的,都是土里刨食的农脚杆,觉得盖一座学校,划这么多平整地不合适,亏得慌。所以把地给换了,把学校划拨用地改到了宝莲寺西面的马投涧乡。那边整个就是一个丘陵地,结果人家学校一看这地根本就不想来,导致最后花落他家。本地的人都知道这个事儿,每年高考升学的时候都有人会骂当时的那一帮土鳖领导。其实本地历史上也没出过什么有前瞻性的领导!  
  【转自知乎,如有侵权,请联系斑竹删除】  『河南为什么发展到现在反而地位不如从前?』  可以从历史或者人性的方面进行分析,不拘泥于固定的思维,想听到各方面的答案。  【钟瑜,老司机,一言不合就开车  琳岸、月弄痕、安妮 等 8787 人赞同】  作为一个安徽人,觉得有必要给河南说几句公道话。  其实河南,不仅是中华的根,更可以说就是中华民族的投影,河南未来的发展如何,能够最大程度的反映出我们这个国家的上限。  新中国建国以来,中央提出过多项发展战略:从沿海特区,到振兴东北;从西部大开发,到一带一路,河南,完美的规避了所有的政策倾斜…中部大开发是不是应该有河南?对不起,中部大开发的中心城市,在武汉。  河南,几乎什么也没有。  河南给全国人民留下的印象,就是“偷井盖”…中华民族发源之地上的人民,给人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偷井盖…这是河南人的耻辱,却更是我们全体国人的耻辱。  如果不说,可能很多人根本就不知道或者说忘记了,河南,其实是黄帝老子墨子商鞅韩非子吕不韦贾谊荀彧司马懿…的故乡。河南人,演绎出了半部中国古代史,甚至这个舞台,都是河南人搭起来的。  为什么到了现在这个样子?  当年中科大选址河南,河南政府一听一年要给中科大提供两万斤粮食赶紧摆手说我们不要,于是中科大最后来了我们安徽。很多人用这个故事来嘲笑河南人目光短浅,可是有良心的人都能读出来这个故事里河南人的悲哀。  粮食,是河南人永远的痛。一个中国科技大学的分量和前景,傻逼都看得到河南的当家人看不到??可是为了两万斤粮食就得含着眼泪把这个机会拱手相让,为什么?因为中科大也许是未来的梦,可粮食,是河南人当时的命啊。  河南人的第一任务最大任务全部任务,是保证粮食安全。不是保证河南的粮食安全,是保证全国的粮食安全。  60年那三年河南发生了什么,河南人自己要饿死的情况下,还在往别的地方输送粮食…熟悉我的人其实都知道,我深爱这个国家,可这段历史,我不想说…  倒是可以说一个故事,应该很能反映出河南和粮食之间的关系。  当年,也就三四年前吧,河南南部的某个县,准备搞一个大的经济技术开发区,花了很大的力气规划,把主管的副省长请过来听汇报。副省长到了之后什么都不听,关起门来开了个小会,就问县长一句话:你们这么搞,影响粮食生产谁来负这个责?!!谁来?!统统给我停下来!  就因为“粮食安全”这几个字,开发区能不能做出成绩尚且不说,但是这个县,连“试试看”的机会都没有,更别提像那些沿海的省市去“走一走必要的弯路”了。  这就是整个河南的状况。他们为了全国的粮食安全,付出了很多……倒不是让我们心怀感激,但起码应该知道,河南人不是懒或者坏,他们现在所走的路,其实根本由不得他们自己选择。  以上只代表个人观点。  3月13日注:大家在评论区吵得很厉害…我只好把评论区关了。这个回答如果给某些朋友带来了伤害,我深表歉意,文中有不严谨的地方也希望大家能够原谅我浅薄的水平。写这个回答的初衷就是希望大家能够不要用地域作为标签去攻击别人,因为每个地区有自己不同的现实条件,没有哪个地方不富裕是因为这个地区的人有问题的。是现实条件决定了人物的性格和命运,我们对于这种无奈,应该多一份宽容和理解。  希望您能真的明白,有些人考不上大学只能出去打工,不是因为他不努力;同样的,有些人上得了大学,相较于前者,可能仅仅是因为他的出生地。  还有我当然知道现在的河南人和古代的河南人不是一波人,但我的意思就是这片土地没有问题,这片土地哺育出的人民也没有问题,不过是时代发展,国家的政策需要,河南才走到了今天这个田地,如果真的有人需要被指责,这个人不管是谁,肯定不应该是河南人自己。  就是这样,鞠躬。编辑于 作者保留权利
使用“←”“→”快捷翻页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河北jlpt考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