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不急中没有智慧思想休道能好吗

从道家经典中感悟人生智慧
&&& 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对人生智慧的关注与思考。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中,儒、道思想对中国人的生存方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提到儒家、道家,人们往往就会用积极与消极,入世与出世来进行抽象的评价,那其实是大大的误解,林语堂先生说得好,“其实我们每个人都一半是儒家主义者,一半是道家主义者。”儒道是互补的,道家智慧是相当博大而深刻的。日,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有“欧元之父”称号的罗伯特蒙代尔教授在“北京论坛”的致辞中讲了这样一段话:“中国人相信的是道,这种道教思想实际上在中国的三种主要的思想流派中都存在。道是宇宙运行的方式,是自然的规律,是一种统一的和自发的行动。世界万物和每一种变化都有它内在的必然性,都是部分的协同的合作来促进一个整体。”这番话是讲得颇为中肯的。鲁迅先生曾经指出,“中国文化的根柢全在道教”,文学家许地山甚至觉得,“我们简直可以说,支配中国一般人的思想与生活的,乃是道教的思想。”
道家思想的创始人是老子。一般认为,老子本姓李,名耳字聃,楚国苦县人。与孔子同时,生活在春秋时代。曾当管理书籍的小官,相当于今天的图书馆馆长之类。按照《庄子》中的记载,孔子曾“问礼于聃”。结果是孔子被老子教育了一顿,但孔子不但未生气,反而猛拍老子的马屁,称老子是“乘风云而上天”的龙,还很激动地感叹道:“朝闻道,夕死可矣”,这大概就有了“老子天下第一”之语。司马迁《史记》中记载,老子活了二百多年后,骑着青牛“西出函谷关,莫知其所终”。究竟老子后来仙归何处,至今仍然是个未解之谜。
老子对中华文化乃至世界文化的最大贡献就是他的著作《老子》(也称《道德经》)。《老子》是道家思想的开山之作,代表之作。《老子》流传至今,版本甚多。传世本《老子》有81章,分为道经和德经两部分,共5000余字。虽然篇幅不长,文字简短,但却蕴含哲理,闪烁智慧。它用高度抽象概括的语言揭示了自然界和社会的一些永恒法则。其中心就是要说清一个“道”字。但老子自己也认为“道”是很难讲清楚的。所以《老子》一开篇便坦言:“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真可谓莫名其“妙”难道其“玄”。虽然如此,老子还是认为“道”确确实实存在。“道”是万物之母、宇宙本原(道生一〈气〉,—生二〈阴阳〉,二生三〈三爻所构成的八卦〉,三生万物),“道”又是自然运动的规律(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种宇宙天地之大“道”,或许就是我们人生需要领悟与追求的最高境界。(冯友兰先生有人生四境界之说: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
下面是我读《老子》获得的几点肤浅的感悟:
一、如何为人:从“上善若水”到“人生若水”
水不仅是生命的摇篮,而且是文化的源泉。古今中外圣贤们往往从流水中获得了人生的感悟。管子在《水地篇》中提出:“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的命题。孔子面对滔滔东去,奔流不息的流水顿生感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西方哲学家赫拉克利特以水为喻,指出“人不可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唐诗“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蕴含着多少人生的况昧?印度诗人泰戈尔用优美的诗句表达出深刻的哲思。“不是锤的打击,而是水的载歌载舞,才使得鹅卵石臻于完美的”。
但是在水中真正深刻悟出为人之道的当首推老子。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尹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老子认为,有道德的上善之人,有像水一样的品格,为人要像给万物带来益处而不求回报的水一样。水总是往低处流,故绝无倾覆之患;水滋养万物而不求回报,显得那仁慈;水,表里如一,所以它诚信;水,公平如镜,一视同仁,所以它善治;水能荡涤污垢,载舟覆舟,降洒甘露,攻坚克强,功能无量,所以它善能;水,可因循四季,变为雨雪冰霜,保护万物生灵,所以它善时。“七善”是老子对理想人格的阐述。“不争”“处下”是老子的生存之道。的确,以水为镜,可鉴人生:
如水之静,淡定从容静若水;
如水之明,正直磊落明若水;
如水之谦,轻看名利淡如水;
如水之化,随机应变柔若水;
如水之韧,百折不挠韧若水。
二、如何做事:从“不救救人”到“扬长育人”
以自然原则为理论基础的道家教育思想,蕴藏着深刻的教育智慧。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可以从中获得有益的启迪。
道家认为,“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即是说差异性和多样性乃是世界的自然而应然的状态。物固然如此,人也不能例外。因此,顺应自然的教育活动理应把保持和发展人的个体差异性确定为教育的根本目标。此所谓“以不救救人”。道家所提倡的“以不救救人”是对儒家基于中庸之道的补偏救弊之法的否定。孔子在因材施教过程中采用的就是补偏救弊之法: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教育中保持和发展多样性和差异性所体现的不仅是对于教育对象之个体性的尊重,同时也是为了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从而有利于每一个个体去充分实现其独特的社会价值。老子说:
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淮南子》用楚国将领子发(“好求技道之士”)以养善偷者(夜解齐将之帱帐、枕、簪)而退齐国强敌的故事,生动地阐明了老子“不善人者,善人之资”的道理。
老子倡导的“以不救救人”的教育理念启示我们:教育不仅要“因材施教”,更应当“因长施教”,实施扬长教育。教育要把握学生的潜质秉赋,根据学生的个性特长,以自信心和进取精神的培育为重点,对学生进行学习生活指导,职业生涯辅导,成功人生引导,使教育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才、成功。
三、如何从政:从“无为而治”到“无为而为”
老子讲“人法地”。“地”何以值得效法?是因为地性喜静,无为自化。《易经》坤卦六二爻辞曰:“直方大,不习无不利”,直、方、大是地的形状,地的品格则是无为无不为(不习无不利)。老子便是因此悟道。他所谓“人法地”,即法地之无为而治,守静贵柔。又曰“道法自然”,是说道常无为,应顺自然以动。“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意思是说,道永远是清静无为,却又是无所不为的。清静无为正是道家的核心主张。
但如果我们把“无为”望文生义理解为“无所作为”就大错而特错了。李约瑟在他的《道家与道家思想》中指出,对于老庄这样的“原始科学家”来说,“无为”的意思就是不做违反自然的活动。可见,“无为”不是无所作为,而是与“有为”不同的另一种“为”。按道家的思想,“有为”即是强为,是造作,是自寻烦恼。道家认为,我们总是背着与天地万物相对立的自我在这个世上行走,所到之处总是要干与天地万物的根本“道”相违背的许多事情。殊不知人的本性与天道是相通的(天人合一),违背天道也即是违背人的本性。为政者若陷于“有为”不知自拔,就不免暗于一隅,囿于一事。
老子的“无为”,就是要我们从道的规律性出发,做事为政要顺其自然,无为而治:“我无为而民自化(教育),我好静而民自正(纯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这也就是说为官治国的最好手段是顺其自然,不露痕迹。庄子也明确指出,“无为也,则用天下而有余,有为也,则为天下用而不足。”意思说,古代帝王他们如果不做违反自然的事,便能使整个世界为自己所用,而且还能做到绰绰有余;但是如果他们要做违反自然的事,那就不能充分尽到世界对他们所要求的职责。
道家的“无为而治”对后世为官治国者无疑会产生影响。汉朝开国皇帝刘邦,曾以老子的“无为”思想治理国家。到文景时代,国家空前繁荣昌盛,历史上称之为“文景之治”。唐朝开国皇帝高祖李渊,更是把老子供奉为自己的祖先,规定道教为众教之首,确立了唐朝尊崇道教的国策。到了唐太宗李世民时代,他崇尚道家思想,出现了少有的国泰民安的盛世景象,史称“贞观之治”。当年,美国的里根总统在第二次的就职演说中就引用过《老子》中“治大国若烹小鲜”的话,看来他对老子的“无为而治”是有所理解的。当然,西方人也存在“无为”理念。法国大革命前夜,路易十六请教一个自然法则决定论者,“我要做什么才能让我的国家繁荣?”“LAISSEZ&
FAIRE,LAISSEZ&
PASSER。”“自由放任。”有人这样翻译,作家柴静把它叫做“仁慈的忽视”,我以为,用老子的“无为”二字当是最为恰切的翻译。
老子的“无为而治”启示我们,为官从政,要有所为,有所不为,要行“无为而为”之道,也即是把握规律,顺应自然,构建和谐,科学发展。当下我们倡导“以人为本”的从政为官理念,按“天人合一”的观点,以“人”为本亦即以“天”为本,以“道”为本。“以人为本”的为官之道要求我们注意三个维度,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关系。从人与自然的关系着眼,就是追求发展要重视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不违背破坏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树立“绿色GDP”的政绩观。从人与社会的关系着眼,就是要以制度安排促进对人的个性激活和潜能开发,要充分顾及人的多样化和多层次需求,大力挖掘人的潜能,并开发人的能力,努力建设以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和促进人的和谐发展为内容的激励制度体系。从人与自我的关系着眼,就是要注重修身、得道,做到少私寡欲,守静不争。“我无欲而民自朴”“夫唯不争,而天下莫能与之争。”廉洁从政,清白做人,率先垂范,以良好的人格魅力,学识魅力,才能魅力,行不教之教,不管之管,无为之为。
&&&《老子》在国外,是除《圣经》之外翻译和发行数量最大的书,可见它在世界上的影响和地位。德国哲学家黑格尔称,《老子》是世界哲学的源头。爱因斯坦办公室的书架上摆放着一本德文版的《老子》。俄国大文豪托尔斯泰这样说:孔孟对他影响很大,老子对他影响巨大。今天我们为什么要读《老子》?答案很简单,现在是后现代社会。后现代社会是价值观念体系怀疑和重构的时代。当下人类面临着一项共同的挑战和冲突,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冲突,以及由此而引发的生态危机、人文危机和精神危机,人们在寻找精神家园,在寻找回家的路,博大深邃的道家文化和人生智慧,为世界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精神资源。天无道则不运,国无道则不治,人无道则不立。在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科学发展的今天,我们也可从道家文化和人生智慧中汲取营养,特别是知天、知人、知已之道。“让我们在圣贤思想的光芒下学习、成长!”
柔弱胜刚强与韬光养晦&&&&&&
老子《道德经》一书从“道”的思想中产生出“柔弱”,“不争”,“守雌”等思想。老子将这些思想运用到了人生、社会、政治等方面。本文主要是对,柔弱胜刚强的含义,柔弱的运用与价值等方面思想进行研究,来浅析柔弱胜刚强的辨正思想。
老子《道德经》一书中有许多关于“柔弱”的论述,很多人说老子的“柔弱”是“懦弱”,“阴柔”,过去人们常常以之作为老子思想消极的论据之一。其实,这并不符合老子的思想实际。其中关于以柔克刚、以弱胜强的思想,即具有积极进取的柔弱胜刚强的辩证法思想,应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同时也与邓小平的韬光养晦相结合,是中国外交事务中不可或缺的理论原则。先在此引其所言,加以分析说明。
一、柔弱胜刚强的含义:“弱者道之用”
    其一,“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他以婴儿为例,说明婴儿的骨是弱的,婴儿的筋是柔的,可是他握起拳头来却是紧紧的,可见老子的“柔弱”是指新生的具有生命力的东西,老子这种“柔弱”不仅不是懦弱和阴柔,反而是生命力的象征。
  其二,“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以人的质体为例,说人活着的时候质体的柔弱,死了的时候就变成僵硬的了。又以草木的质体为例,说草木欣欣向荣的时候,质体是柔软的,花凋叶落的时候,就变成枯硬的了。这是就事物所处的状态而言,而就从事物和外界环境来说,“柔弱”的东西才可以承受外界的强大压力,坚强的东西反而容易折断。老子认为,刚强的东西面临的却是死亡,柔弱的事物是“活泼”、“发展”、“充满生命力”的东西,是不可战胜的。
  其三,“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世间没有比水更加柔弱的了,但要冲击坚硬的东西,却没有别的东西可以代替水。老子叹息说,这种弱胜强,柔胜刚的现象,天下没有人不知道,但没有人能从中得到启迪,没有真正认识到柔弱对人生的意义。大石可以被穿透,钢铁可以被腐蚀,而水则永远立于不败之地。老子用水来说明柔弱是“灵活”、“流通”、“运行”、“善变化”和“不凝滞”。
  总而言之,柔弱是指新生的,是指活泼,发展,充满着生命力,是指灵活,流通,运行,善变化,不凝滞的。故老子总名之曰:“柔弱道之用”。关于柔弱的含义,杨兴顺曾经有一段精辟的言论:“在老子看来,生是现实中不可遏制的力量,万物所从属的,所向无敌的道的法则,就是生的基础,谁破坏这一法则——生的法则,就会过早死亡,生的力量是自然界最强大的力量,生的力量强大到不可以战胜,是因为力量是凭借自身内在迸发出来的力量,而不是依赖外力产生的力量。”
    二、柔弱的运用
    老子的“柔弱”思想,无论是在当时小国寡民的社会,还是高科技迅速发展的现代社会,都有它的价值。然而老子说;“天下莫不知,莫能行。”,能够认识到水的力量的人很多,而真正会运用于实际的却寥寥无几,然而邓小平的韬光养晦是对老子贵柔尚弱的最好诠释。
  其一,“知雄守雌”与“处下”、“不争”。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明明知道什么是雄健,但自己却保持柔弱,宁肯做天下最小最小的小溪,做天下最小最小的小溪,自然的本性就会永久不离,就会像婴儿的状态一样,无知无欲。人们对“雄”的一方有透彻的了解,而宁愿处于“雌”的一方,这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江海处于低洼的地方,所以恩能容纳百川之流,百川都汇归江海,“圣人”具有“处下”,“不争”的品格,所以能够处于人民之上,而人民并不感到负累受害,乐于拥戴他而不厌弃他。
  老子在其书中反复申诉这种“知雄守雌”与“处下”、“不争”的人生态度,低洼反而能充盈,破旧反而能新生,少取反而能多贪,贪反而容易迷惑,屈枉反而能伸张。
  其二,韬光养晦。
  历来学人诠释老子的“柔弱,道之用”,认为柔弱会产生以柔克刚之效,把“弱”作为一种以退为进、韬光养晦的策略。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国内风云突变的形势下,邓小平镇定自若,深思熟虑,高瞻远瞩制定了“20字方针”,其中韬光养晦,是这一方针的核心思想。“韬”,本指弓箭的套子。“韬光”,字意是指将光彩封在套子里面,不要外露,把声名才华掩盖起来。内在的含义是说不显山不漏水,不显示能力,不与人争,不与人比。
  “晦”,是指灰暗之意。“养晦”,是说隐居于不显眼的地方,进行自我修养。韬光养晦,意指隐藏才能,不使外露。引申到这里,可以理解为,收起锋芒,保存实力,卧薪尝胆,苦练内功。按照这种战略,对外,要善于守拙;对内,要埋头实干。致力于把自己的事情办好。在实施和推进自己国际战略的过程中,适当地处理好韬光养晦和有所作为的关系,既不要只讲韬光养晦而忘记有所作为,也不要只讲有所作为而忘记韬光养晦。
  三、柔弱的价值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遍天下没有什么东西柔弱过于水,而攻坚克强却没有什么东西可以赛过它来印证“柔之胜刚”,“弱之胜强”,最要紧的是:“以其无以易之”,这句话,它天下没有任何东西能代替水的。这种贵柔尚弱的思想在当今纷杂的社会中有着独特的魅力,在现代社会表现出来的是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态度。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水善利万物,更确切的说,凡有生命的都得依靠水而存活。水默默的滋生,畜养万物。一方面说明了水的贡献性;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万物对水的依赖性。“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渙兮其若凌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
  这是善于处事者“柔弱”的仪表,像消融的冰块那样涣散,香未经雕琢的材料那样淳厚,像山谷那样空旷,像浊水那样混沌。这是善于处事谨严的心境:象冬天涉足江河那样谨慎,象提防邻国进攻那样警惕,象作宾客那样拘谨严肃,这是老子思想的独到之处,在现代复杂的国际环境下与中国外交结合,又有个更加深刻的意义。
  正所谓“转换推移,得之一道,以少正多,是故欲则者必须柔守之,欲强者必须柔保之,积于柔则刚,积于弱则强。观其所积,以之祸福之乡。强胜不若己者,至于若己者而同。柔胜出于己者,其力不可量。”我们国家一直坚持韬光养晦的外交政策,实际上就是不逞强,以低调的姿态参与国际事务的处理。
    四、小结
  人们皆知《老子》主张柔弱,即称:“老聃贵柔”。但他为什么贵柔呢?却很少有人对此作进一步的探讨。从上面所摘引《老子》关于柔弱的一些言论来看,老子的贵柔,并不是一种自甘屈辱的消极思想,他是一个辩证法家,深知“反者道之动”的道理,不愧人称“老子天下第一”。&&&
&& 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
道家有句话叫“生乃寄也,死乃归也。”就是说,一个生命的诞生就像一个人入住了宾馆,是借住,也是暂住,不可能长久的;死了就像是回家。我们应该报着平常心去对待生死问题,因为生死就像白天黑夜那样,都是大道运行的一种现象。
&& 人之有所不得与,皆物之情也。
人不可过高地看待自己,其实人同其他万物一样,有许多事是很无奈的。顺应天变是我们唯一的选择。
彼特以天为父,而身犹爱之,而况其卓乎!人特以有君为愈乎己,而身犹死之,而况其真乎!
我们服从天道,我们的身体——那个臭皮囊都需要,何况是我们的精神,我们的心呢,卓,就是指人的本性。不少人认为这个世界有个主宰,法大无边,庄子说,我们都会死,难道那个主宰不会死吗?如果说有个不死的东西,那可能只有“虚空”是不死的,任何具体的存在都是有生有灭的。
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河里的水干了,鱼裸露在陆地上,它们相互用哈气去滋润对方,用唾液去沾湿彼此的身体。这种关爱的精神,人类是非常提倡的。庄子说,你如果是一条鱼,你是愿意在陆地上相互关注、爱慕,还是愿意畅游江湖,谁也不认识谁,谁也不牵挂谁呢?我们提倡爱人,是因为我们失去了大爱。
&& 与其誉尧而非桀也,不如两忘而化其道。
庄子说,算了吧,与其有时间去赞誉尧帝的好,评说桀帝的不好,还不如忘记纷争,回归大道。
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
大地承载着我们的身体,我们要想生活下去,也要奔忙、劳顿,到老了才可以悠闲一些,到死了才算彻底休息。这样的人生是可悲的。所以,只有知道如何面对死亡的人才知道如何面对生活。或者说,懂得生活的人,是那些参透了死亡的人。有不少学佛的高僧,活着很从容,死亡也很淡定,有些高僧离开人世前还和学徒们打声招呼,明白告诉你“我要走了”,到时候果然准点坐化,圆寂,悄无声息,没有哭没有闹,也没有痛苦,一切如常,这就是“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
夫藏舟于壑,藏山于泽,谓之固矣。然而夜半有力者负之而走,昧者不知也。
生死是一种很平常的现象,死是瞬间的事,其实,生也是瞬间的事。只是有不少人不知道这个道理,总觉得生命很长,甚至把它看成是永远地存在,于是乎拼命地把这个世界上的好东西据为己有,捞名、捞钱、捞权,然后想方设法去找个秘密的地方隐藏起来,生怕丢了。庄子说,你们别再藏了,藏不住的,因为连你们找的那个藏处都是不可靠的。把一条船藏到深山里,把大山藏到太平洋里,这总应该说是可靠了吧,然而当你还在睡大觉的时候,有个大力士把地球都背走了,你恐怕还在做梦吧。
我们想要隐藏的任何东西都不外乎在这个地球之上,但庄子告诉你,地球也是有生命的,它也会消亡。地球还是个好动的家伙,你把东西藏于一个变动不定的地方,那与刻舟求剑的那个傻子还有什么两样呢?
藏小大有宜,犹有所遁。若夫藏天下于天下而不得所遁,是恒物之大情也。
把小的东西藏到大的地方总是合适的吧,但还是会丢失的。因为天体都在动,都不可靠。怎么办呢?庄子说,只有把天下藏到天下才不会丢失,这才是符合自然的永恒的至理。什么叫“藏天下于天下”呢?其实就是不藏,一个东西该放哪就放哪,不藏也就不会丢。对于人来说,“藏天下于天下”是指人也不可到处游动,要回到人的本性上来。佛教讲“明心见性”,就是让我们别乱跑,坚守虚空的本性,这样你才能获得大自在。
特犯人之形而犹喜之。若人之形者,万化而未始有极也,其为乐可胜计邪!
人成为了人,有了人的形体,总是很高兴,其实人的产生与猫啊,狗啊,树啊等万物是一样的,都是自然变化的结果,又有什么可高兴的呢?
故圣人将游于物之所不得遁而皆存。善妖善老,善始善终,人犹效之,又况万物之所系,而一化之所待乎!
所以,得道的人处处为家,从不把什么地方当成是自己的,也就不存在有任何的丢失。我们应该善待无论是短命、长寿,还是出生、死亡,我们应该接受这一切。何况人与万物一样都是大道的造化,这是你左右不了的,你也没必要做那些出力不见好的事,也没必要动那些无济于事的脑筋。
世人是用加法在寻求快乐,而修行者是在用减法寻求快乐。世人用加法使自己拥有的越来越多,得到的是烦恼和危险;而真正的修行者用减法使自己放下的越多越好,得到的是轻松和自在。&&&
常写“宠辱不惊”,大家都说这句话出自《老子》,其实,《老子》原文说的不是“宠辱不惊”,而是达成“宠辱不惊”的方法。老子说话很简洁,直接从实践并达成目标的角度入手,而不空讲理论。
&&&&&&《老子》第十三章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如何能够达到“宠辱不惊”呢?那就是在时常谨守“宠辱若惊”,为什么若惊?因为“宠为下”,得之,即受人追捧赞叹的时候,心中我受之若惊,深发警醒,知道自己并没有什么了不起,自己所做的根本不值得如此受宠,所以深发惭愧心,努力精进学业。如果受人污辱,或失宠了,为世人所轻贱、冷漠乃至污蔑,这时候更应该警醒,首先不要怨、恨、哀、怒或不平,好好地静下心审视自己,进一步提高自己的修养。为什么自己会受人污辱?为什么人家不污辱别人?为什么会被冷漠?所有的问题都从自身找问题。所以,失之若惊时是惊醒,原来自己还有很多的不足,开始更加努力地修行自我,长养自己的德行。真能如此,就会发现,宠即是辱,辱即是宠,辱为宠都,辱更能刺激让人成长,而宠却很容易让人堕落。宠为下,受宠而欣然不知所终,则又下之又下了。在此,老子深言宠之害。知道这个,才能在遇到宠辱时都能不动心,以平常心对待,淡然处之。
有人说了,这个太难了,我做不到怎么办?老子早就想到大家有这个问题。所以,他老人家又说,“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也就是说,想到做到宠辱若惊,就得从放下自我开始。这里末学悟到两个层次:一、我们时时刻刻放不下身体,以身为贵,以辱为大患,而老子却“贵大患若身”,若耻辱为外力加之于人的大患,那此大患则于圣人来说,贵之若身,二、打心眼里知道,“大患若身”,身体是人最大的负担。真正地看破自己的身体,知道身体是无常的,时时刻刻都束缚着自我的发展,才能放下“身我”——“假我”,找到“真我”——“性我”,这时候,放下身见,自然可以在有身中体悟无身,于无身中自在安然,当然可以宠辱不惊了。
大家又说了,这做起来更难了。老子又从更加切实的方面向大家表述实践的入门方法。“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这里面有四层意思:一、如何做到“无我”,即要“以身为天下”,即以博大之心,胸怀天下,而不是为个人斤斤计较,这是入门之第一方便;二、以身为天下,自可以为天下贵,而身为天下贵却不可安享富贵,当心寄天下,更为天下人民着想,人民众多而己力有限,国难当头更应当以身作则,身体力行仁义道德为国人榜样,如此力行之尚时时有憾,自然无任何自高自大的傲慢之心,心越来越谦下,自然可以宠辱不惊矣;三、以爱我身之心爱天下,自然生起博爱之心,而为何爱惜此身?爱惜此身也是“为天下”,这样的人自然可以将天下重任托付于他了,而将天下托付于他他也不会生起傲慢之心,只因为他以身为天下,常知爱惜,爱惜身体自然懂得“卫生、卫性、卫命”,当然得到清静心、平常心,托天下于此人,定然可垂拱而治了;四、贵之所以为贵,因为贵而不自恃、不自守、不自伐、不自以为是,所以贵者可以长守富贵,贵者处上而民不重,以其无争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爱者之所以得天下之爱,因为爱者所爱非一己之私,非偏爱、非情爱、非有条件的爱,爱者所爱均出自一片至诚,所以这种爱,清静平和,身心安闲,自然可以宠辱不惊。
到这里,我们就能看到,老子讲话也是直指人心,非常透彻,直入行门,不在玄之又玄处与人饶舌!&&&
最有用的莫过于“无用”&&&&&&
支离疏者,颐隐于脐,肩高于顶,会撮指天,五管在上,两髀为胁。
有一个人叫支离疏,他的面颊缩到了肚脐下面,肩膀比头顶还高,后脑勺朝天,而五官又都向上长,下雨天可以做蓄水之用,一般人有肋骨,他的双腿就是他的肋骨。反正那样子是极其丑陋,不堪入目的。
庄子是写作方面夸张手法的鼻祖,不知他说的这个人大家见过没有?如果见到了一定要把他逮住,随便关到一间房子里都可以卖门票,发大财的。
挫针治繲,足以餬口;鼓筴播精,足以食十人。
就这么个人,他缝缝补补,做点小针线活就可以吃饱肚子;他簸糠筛米,变粗粮为细粮去卖钱花,就可以养活十口人。
上征武士,则支离攘臂而游于其间;上有大役,则支离以有常疾不受功;上与病者粟,则受三钟与十束薪。
国家打仗了要征兵,别人到处躲藏,而支离疏不仅不躲,还一摇三晃地在闹事游荡;国家要建设大工程是要征劳役的,而支离疏就是跑到征劳役的官员面前也没人看他一眼;但国家要发放救济物质了,支离疏次次都少不了,总能领回一大堆东西。一句话,不好的事情往往离他远远的,好事不用要,不用抢,必定送到门前来。
夫支离其形者,犹足以养其身,终其天年,又况支离其德者乎!”
一个外形无用之人,尚能把自己养得白白胖胖的,享尽天年,又何况是内在无用的人呢?
在道家看来,真正活在世间的是“我”,而不是“我”的身体。“我”的身体只是“我”的形式,“我”走了,那个形式就不存在了,没有意义了。这里庄子是说,“我”的身体没用了都可以享尽天年,何况连“我”都没用了呢?
孔子适楚,楚狂接舆游其门曰:“凤兮凤兮,何如德之衰也!来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也。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焉。方今之时,仅免刑焉。福轻乎羽,莫之知载;祸重乎地,莫之知避。已乎已乎,临人以德!殆乎殆乎,画地而趋!迷阳迷阳,无伤吾行!卻曲卻曲,无伤吾足!”
我们都知道孔子对教育的贡献很大,其实他在年轻的时候是很有政治抱负的。他周游列国,一心想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但孔子的所作所为在道家看来都是徒劳的。有一次,孔子到楚国去,楚国得道高人接舆就游荡到他的客栈门口大声地吟诵起来:凤啊凤啊,人们的德性怎么衰败到这等地步了?一万年以后会不会好些呢?但我们等得及吗?一万年前人们的德性好得很啊,但我们怎么追得回来呢?天下人如果都守道的话,那么圣人就会形成了;如果天下人不守道的话,所有的人都会标榜自己是圣人,假圣人就会铺天盖地了。现在的人啊,不上刑场就算不错了。福报比羽毛还轻,什么都不能承载;祸端比大地还重,躲都没处躲。算了吧,算了吧,别再到处宣扬自己多么正确多么重要了,危险,危险的很啊,这是自己挖个圈自己往里钻呀!别再像迷路的孩子一样在我面前晃来晃去,耽误了我的行程!也别再做一棵带刺的小树,那会刺伤我的脚。
楚狂接舆就这样在孔子住所门前骂了一通。这一通骂在《论语》中也有记载,骂完之后孔子还要找对方谈谈,但接舆理都不理,扬长而去。
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山上那些树木被砍伐,都是因为自身的质地太好了,油脂被煎熬,也是因为自身有能够燃烧的特质。各种果子树、油漆树,都是因为有用而遭殃。世人都知道有用的用处,又有谁知道无用的用处呢。
要成为重要人物就不会有平安。从前有个国王骑马进入森林,看到芒果树上结满了果实,就吩咐他的仆人把树上的芒果都摘回王宫,因为他想用这些芒果做晚餐。结果他的仆人回来说芒果不见了,树上没有半颗芒果。国王以为他的仆人懒得回到森林,所以就骑着马亲自去看。结果原本漂亮、结满芒果的树,才一会儿的功夫已变得七零八落。原来有人为了摘芒果而把所有的树枝都折断了。当他骑得远一点时,看到另一颗芒果树,上面有着绿油油的叶子,但一个芒果也没有。因为它没有果实,所以没有人理它,而它就得到了平安。国王回到王宫后,把王冠和权杖交给大臣们说:你们可以拥有这个国家,我要去森林中,生活在茅屋中。
这一篇是《人间世》,是说入世的保身之法。庄子告诉我们,功名利禄是不能保我们平安的,而清静无为、顺其自然、藏我于无用之地才是安&&&
自然的境界&&&&&&&&&
许多人认为,自然,在我们之外。其实,自然,也在我们之内。因为外在是内在的外层,内在是外在的内层,外在内在是合一不二的整体存在。
自然,是万事万物自身的本然状态或存在规律。
&&&&&一切众生(人类、动物、植物、鬼神),必须依靠天地的养育才能存在;养育众生的天地,必须依靠宇宙本源才能存在。孕育天地众生的宇宙,则依靠自身的本然状态而存在。众生有众生的自然,天地有天地的自然,宇宙有宇宙的自然,但是,众生、天地的自然,都包含在宇宙的自然之内。
我们可以用两种态度看待并且对待自然:一种是顺随自然,一种是逆反自然。渴了喝饿了吃困了休息,是顺随自然,一种是逆反自然。渴了喝饿了吃困了休息,是顺随身体的自然;渴而不喝饿而不吃困而不休息,则是逆反身体的自然。遵循生老病死,是顺随生命的自然;执着长生不老不病不死,则是逆反生命的自然。昼夜交替,是天地运行的自然。春夏秋冬,是季节循环的自然。不生不灭,是本性存在的自然。
许多人,因逆反自然而痛苦;只有很少人,因顺随自然而愉快。我们只有领悟并且体验到小自然(个体)大自然(整体)内自然外自然合而为一时,才能全然享受一切存在的自然。&&&
越重要就越危险&&&&&&
南伯子綦游乎商之丘,见大木焉有异,结驷千乘,隐将芘其所藾。
南伯子綦也许就是“齐物论”中的南郭子綦,这些得道人往往都是遨游一族,居无定所的,你如果问他们家在何处?他们会说:处处是家,脚下便是。
有一天,南伯子綦游到商丘,这个地方是宋国的都城,也就是现在的河南省商丘市,是庄子的出生和生长之地,在那里南伯子綦看见有一棵奇异的大树,一千辆马车在下面乘凉都没有问题。在古代,拥有马车是件了不得的事情,比现在的奔驰、宝马还要难得。四匹马拉一辆车叫一乘,诸侯国只能拥有百乘,天子才可以拥有千乘。这里有一棵树,可以供千乘马车乘凉,是说树之大?还是在说一个可容天下的宝物?
子綦曰:“此何木也哉!此必有异材夫!”仰而视其细枝,则拳曲而不可以为栋梁;俯而视其大根,则轴解而不可以为棺椁;咶其叶,则口烂而为伤;嗅之,则使人狂酲,三日而不已。
南伯子綦说:这到底是棵什么树呀,必定具有异乎寻常的材质吧!但仰起头一看,小树枝也算不小,但疙里疙瘩的,根本不能做栋梁之用;再低头一看,树的根部很粗,但里面有裂纹,又不能做棺材;用舌头舔舔那棵树的叶子,还必须赶快跑去漱口,不然嘴巴就会腐烂;即便是走进闻一闻也受不了,会让你像喝醉酒似的,晕三天不成问题。
子綦曰:“此果不材之木也,以至于此其大也。嗟乎;神人,以此不材!”
南伯子綦说,原来这棵树果然是一无用处才长成如此巨大的。哎呀,得道的人,就是以这棵树为榜样的啊。
宋有荆氏者,宜楸、柏、桑。其拱把而上者,求狙猴之杙者斩之;三围四围,求高名之丽者斩之;七围八围,贵人富商之家求椫傍者斩之。故未终其天年,而中道之夭于斧斤,此材之患之。
宋国有个地方叫荆氏,那里最适合生长楸树、柏树、桑树。当长到双手一合那么粗的时候,有养猴子的人需要木桩子就来砍伐它;当长到三四围粗时,又有建大房子的人来砍伐它;当长到七八围粗时,还有富贵人家用于做棺材来砍伐它。古代人做棺材很讲究,木板要整块的,不能拼凑。椫傍就是指整块木板。棺材外面加一层叫椁。天子的棺椁是七层,诸侯国君的棺椁是五层,士大夫的棺椁是三层,读书人的棺椁是两层。现在的树木越来越少了,还没有长大就被砍伐了,所以做棺材的木板是拼凑而成,这在过去是不被允许的。
庄子说,荆氏那个地方的楸树、柏树、桑树质地都很好,但都还没有长很大就遭到刀砍斧劈,这种灾难都是因为它们实在是太有用了。
故解之以牛之白颡者与豚之亢鼻者,与人之有痔病者不可以适河。此皆巫祝以知之矣,所以为不祥也。此乃神人之所以为大祥也。
巫祝是指祭祀活动的主持。就是佛家的法师,道家的道长,基督教的神父。古时候有不少地方经常开展祭祀河神的仪式,要选最好的东西献给河神。但巫祝会告诉人们,额头长白毛的牛、高鼻梁的猪、有痔疮的人是不能作为祭祀品的,那样会不吉祥。而得道的人却说,我就想做个没用的东西,如果是人,我愿意有痔疮,如果是牛,我愿意头上长白毛,如果是猪,我愿意有个高鼻梁。这样才好,这样才最吉祥。
&&&&老子说,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就是说,任何东西都不要太逞强,太显能,那样是不符合“道”的,不符合“道”就会早完蛋。我们都希望把自己变成一个有用的人,一个重要的人,看来这是非常危险的。&&&
入世修炼下的修心&&&&&&&&&
在纷繁嘈杂的环境中,磨练心性、提高心性,入世修练提供了这一最便利的条件。
修练的目的,无非是在各种条件下,能真正入静入定,而心性的磨练是至关重要的,它能让你不至应激而败,这里就要不断地进行清净心、慈悲心、光明心的修练。
真正的清净是心的清净,不是外在的清净,越是不清净的地方,能够让自己的心清净下来,这是真功夫,心静方为净,一片净土在心中。
总想自己去找一个清净的地方、去修练,这世间哪里是真正清净的地方,有人的地方就有纷争,就有假、丑、恶,也有真、善、美,就看你怎么看,你看这也不顺眼,那也不如意,这说明你的清净心还没有过关,最后,不管在哪里,你能真的清净下来了,心净则国土净,所有的一切都变成了虚、变成了无、变成了空,这时你就真的清净了&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管子思想中的大智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