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复旦大学临床医学院,现在改行怎么弄

医生or医学生,你想转行吗?
感觉最近医疗环境更恶劣了,票贩子事件,医生也是深恶痛绝的好吗?竟然有很多人在下面大骂医生。最近常考虑换专业的事情,唉。你们想转行吗?
这问题还有必要出现吗?除了极个别顶级大牛,没有哪个医生不是心心念念逃离体制的吧如果真的都走了,估计大牛们自己写病历,也会崩溃逃离的吧
已经行动了,换专业了,也想最终转行,但实在不知道学这么多年医能去干什么,说实话,药代和器械代理,我接触过,真不是我能干的。
泻药~习惯就好~
谢邀,已经转行去了。有医学的专业背景,只要不去公立医院,其实毕业一两年,就都可以养家糊口了。但是一两内,自己独立买房子车子什么的,还是需要一些运气和能力了。即使进入公立医院,如果性格和为人处世还比较习惯这类事业单位,又勤奋好学,即使是转科什么的时期,也可以几千元每月的,有科室奖金的。而且有时候,主任们也会分一些其他利益的。。。。其他的会计,HR,文员,普通大学生,刚毕业,也就几千元每月吧,我猜的。医生在医院内,社会地位和职业尊严很差,患者病人都是大姥爷。但是离开医院,绝大部分情况下,大家又很尊敬医生了,医生又非常有社会地位了。。。例如去相亲,或者去丈母娘家里,去银行办业务,甚至出租车上闲聊,去排队买火车票时插队,一说自己是医生,都是很有底气的。题主可以自己想想吧。
都学第四年了,接着学吧
想到不能再想
学医的第九年,马上面临毕业,觉得考公务员不错
想转行,我觉得没什么大的成就感。资源被大牛霸占,就算有自己有创意也是被枪毙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当前位置:&>>&
50万医学毕业生转行
欢迎订阅手机青年报,移动用户发送qnb到,每天资费不到一角钱。
&&& 01:21:00
  60万医科生仅10万当大夫 本科生“没人要”
  带着实现梦想的喜悦跨入了贵阳医科大学的赵倩瑜没能高兴太久,就一脚掉进了医书的海洋。我国目前的医学生学制一般分为5年制本科、7年制本硕连读和8年制本硕博连读三种。而提起学医,首先让人联想到的就是,学的久、背的多、练的苦。
  赵倩瑜:前四年就在学校上课学理论,可能有50多门,一个星期可能有一个半天是没有课的,其他都是排满的。
  临床医学,所谓“临床”的意思就是“到患者的病床前来”。但如此大量的理论知识储备,医科生已经疲惫不堪。在校培养期间 别说接触真正的病人了,连拿医用尸体练习手术的机会就显得分外紧俏。
  赵倩瑜:尸源是很少的,好一点的医科院校可能四五个人一具尸体,差一点的医科学院就更多人才能有一具尸体可以用,而且反复用。
  练习的机会不多,实习时拿不到医生执业资格证,又上不了手术台,即将研究生毕业的赵倩瑜对自己的医术没有十分的信心。
  赵倩瑜:卫生部有规定说,没有资格证有操作是不能够去动手的,有这个限制,我就没有动手的机会,肯定会限制实践经验。
  然而,学习中的苦难和迷惘,还只是医科生苦恼的开始;就业压力大,医科生对未来的困惑,才是痛苦的根源。
  几乎每个医学专业的学生毕业后都想进入大医院工作,但事实上却难以实现。本科毕业,根本没人要。
  “50万医学毕业生转行”说明什么
  中国各级医学院校每年招录的医学生,约有60万人。最后只有约10万人能成为医生,造成了大量人才浪费。另一方面,却是中国农村医生匮乏,按照理想比例,中国至少应配备60万名全科医生,但中国目前只有7.8万人,且素质不容乐观。(8月13日《中国青年报》)
  60万人的招录规模,最后只有10万人选择当医生,也就是说6:1的成才比例,当然这里所说的成才是从培养医学专业人才的角度来说的。这样的招考和最终的职业选择的悬殊,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恐怕值得教育部门和卫生部门以及社会各界包括考生以及家长们的重视和思考。
  首先,医生这个职业的社会形象满意度比较低已经成为很多医科专业毕业的大学生们转行的重要原因。一方面是社会上对于一些医院不规范诊疗行为的抱怨,另一方面是医生们自身对于这个职业的倦怠和怨言,这些负面的信息不可能不影响到大学毕业生们对于未来职业的选择,所以,如何提高公众对医生这个职业群体的职业素养满意度,成为当前一个迫切解决的问题,而这终归要靠医疗体制的改革才能完成,仅仅靠树立几个医德高尚的先进模范来感召这些大学生们献身医疗卫生事业,在当前这个价值观多元的年代里,恐怕是不会起到很好的效果。
  其次,选择医生这个职业的风险和代价太大,也让很多医科大学的毕业生们在面临最终的职业选择时颇为踌躇。我国目前医学生学制一般分为5年制本科、7年制本硕连读和8年制本硕博连读三种。学制时间长是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是医生这个职业是需要临床实习和经验积累的,大量的临床实习是必不可少的,但现在我国目前的医疗实习制度还远远没有规范起来,更多的医学系学生是工作后通过工作经历后才逐步熟悉相关的业务知识,这也让很多医学专业的大学生在面临职业选择找工作的时候倍感苦恼:一方面没有实习的地方,另一个方面各个医院在接受新考进人员时又都要求有丰富的临床实习经历,可谓是两难。 
  每年50万医学毕业生转行是一场灾难
  一边是医生资源紧张。据医改专家蔡江南的研究统计,我国接受过大学本科以上教育的医生,只占一半的比例,而且主要不在基层医疗机构中行医。中国农村的医生人口比例还不到城市的一半:农村每千人口1.3个医生,城市每千人口3个医生。另一边就像新闻披露的那个事实,大量医学生转行,远离了医生这一种职业,造成巨大浪费。
  转行的50万医学毕业生中,大部分人很可能并不想放弃这一职业,只不过残酷而冰冷的现实没有给他们这个机会。或者也可以说,相比于担任医生工作,他们现在有了更多“好”的选择。或者还可以这样说,对当下的青年人而言,医生这一职业越来越没有吸引力。上海人力资源顾问公司怡安公司曾预测,今后将有1.4万名中国医生加入外国制药公司。而另一项来自中国医师协会的调查显示,有近八成的医生不希望自己的子女从医。
  问题的严峻性在于,那么多的医学生及医生选择改行,不是因为考核太严格,在淘汰体制下产生的结果。它更多是一种自我放弃,在诱惑与压力面前,很轻易地就放弃了一门能够救死扶伤、拯救生命的职业。
  在他们看来,这种放弃或许是一种非常“现实”的放弃。当医生意味着一种低薪、高强度、高压力、高压榨,却看不到希望的职业。在择业上,医学生们自然会因此而变得更“现实”起来。在医药公司们抛来的高薪待遇面前,他们无奈地选择了放弃理想,加入卖药人的行业。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我亲眼目睹过,一些学业优秀的医学生或是高年资医生被外企制药公司开高薪挖走的例子。 
  医科大学生5/6改行,多可惜
  按照人口比,我国目前医生还存在很大缺口。每年招录约60万名医学生若能坚持下去,并且基本都能成为医生,那么医生存在的巨大缺口将会逐步得到缓解。但是,每年招录医学生约60万人,最后只有约10万人能够成为医生,这不仅造成了大量人才浪费,而且也不利于解决基层群众特别是农村群众的看病难。
  大批医学生学成之后转行,虽然原因很多,但最主要还是医生培养体系落伍,人才使用体系缺乏激励动力。因此,最为紧迫的还是对医生培养体系和使用体系进行“大改”,为转行者正确导航,使之能与培养目标接轨。
  我国目前医学生学制一般分为5年制本科、7年制本硕连读和8年制本硕博连读三种,但压缩临床实习环节成为一种通病。特别是近年来的扩招更是加重了临床实习医院的严重不足、有责任心的医生“师傅”越来越少等尴尬。学校想尽办法往现有的实习医院“塞人”,但真正能够进入临床实习的医学生却少之又少,众多实习生实习成为打杂,无法学到临床经验。因为“学不到真东西”,一部分医学生把一年实习期当成复习考研、准备转行的缓冲期;另一部分“坚守者”只能在走上医生岗位后才得以完成尚未完成的实习,这无疑延缓了成长时间。 
编辑:佟亮
重点网站:
友情链接:
| . 请发送qnb至 订阅手机青年报
共青团中央主办
版权所有:中国青年网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证050705号为什么医科大学生5/6选择改行_新浪浙江教育_新浪浙江
为什么医科大学生5/6选择改行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日15:50字号:|
为什么医科大学生5/6选择改行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经济学教授、著名医改专家李玲称,中国各级医学院校每年招录的医学生约有60万人,最后只有约10万人能成为医生,造成了大量人才浪费。另一方面,农村地区至少应配备全科医生60万名,但目前只有7.8万人,实际缺口高达52万人。(8月13日《中国青年报》)
  按照人口比,我国目前医生还存在很大缺口。每年招录约60万名医学生若能坚持下去,并且基本都能成为医生,那么医生存在的巨大缺口将会逐步得到缓解。但是,每年招录医学生约60万人,最后只有约10万人能够成为医生,这不仅造成了大量人才浪费,而且也不利于解决基层群众特别是农村群众的看病难。
  大批医学生学成之后转行,虽然原因很多,但最主要还是医生培养体系落伍,人才使用体系缺乏激励动力。因此,最为紧迫的还是对医生培养体系和使用体系进行“大改”,为转行者正确导航,使之能与培养目标接轨。
  我国目前医学生学制一般分为5年制本科、7年制本硕连读和8年制本硕博连读三种,但压缩临床实习环节成为一种通病。特别是近年来的扩招更是加重了临床实习医院的严重不足、有责任心的医生“师傅”越来越少等尴尬。学校想尽办法往现有的实习医院“塞人”,但真正能够进入临床实习的医学生却少之又少,众多实习生实习成为打杂,无法学到临床经验。因为“学不到真东西”,一部分医学生把一年实习期当成复习考研、准备转行的缓冲期;另一部分“坚守者”只能在走上医生岗位后才得以完成尚未完成的实习,这无疑延缓了成长时间。
  资料显示,截止2010年底,我国卫生技术人员共为620.3万人,其中,约2万家各级医院占了370.6万人,超过7万个社区卫生站和乡镇卫生院合计不足200万人。到2011年年底,乡村医生和卫生员共为112.6万人,但却要服务66万多个村卫生室,可见乡村医生和卫生员是何等缺乏。假如每年50万医学生不转行,能够到社区卫生站和乡镇卫生院从业,不仅可以解决就业问题,缓解基层和农村群众就医难,而且也能学有所用。
  对医生培养和使用体系进行“大改”,为拟转行的医学生正确导航,激励和鼓励他们到乡村和社区,则是一条便捷的道路。目前的问题是,许多医学生宁肯在大中城市扎堆,哪怕学非所用,甚至放弃专业转行,也不肯改变观念到乡村和社区当医生,这很值得反思。假如社区卫生站和乡镇卫生院能够为其提供优惠条件,像对待大学生村官一样对待他们,想必许多医学生就不会转行,把乡村和社区作为从业首选。因此,地方需要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吸引医学生到他们那里从业。不仅要保证其有体面的工资待遇,还要为其培养、深造、职称评聘等方面提供优惠条件。乡村和社区医院思贤若渴,能够留得住人才,医学生到了那里同样可以一展身手,国家每年培养约60万医学生才有实际意义。
教育热点资讯排行
策划:毛亚明
邮箱:yaming@.cn
策划:蒋琢
邮箱:jiangzhuo@.cn请问临床医学本科毕业的正规统招5年制医学生改行, 能做哪些工作?_百度知道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郑州大学临床医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