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换生在香港科技大学交换生交流期间可以自由来往于香港科技大学交换生和大陆吗?

福州大学对外合作与交流处 港澳台事务办公室-出国(境)类
对外合作与交流处
港澳台事务办公室
出国(境)类
当前位置:&
大陆居民往来台湾地区申请表
&&&&发布时间: 16:08:00&&&&点击数:0
版权所有(C)福州大学 对外合作与交流处 港澳台事务办公室
通讯地址:福建省福州市福州地区大学新区学园路2号
传真:2 & & & 邮箱:faomail@ & & &邮编:350116
工作人员分工、办公电话及地点,见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大陆地区交换生心得 交流学校:香港大学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大陆地区交换生心得 交流学校:香港大学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大陆加强与台湾青年的交流往来,有助于增进台湾青年的中国人身份认同感么?-土地公问答
大陆加强与台湾青年的交流往来,有助于增进台湾青年的中国人身份认同感么?
大陆加强与台湾青年的交流往来,有助于增进台湾青年的中国人身份认同感么?
那些来大陆交流参观工作过的台湾青年,有多少因此而认同自己是中国人?
刚好毕业论文和这个题目有点关系,手上有数据...就来试着回答一下好了~(啊...所以我的毕业论文多少还是有点价值的么(≧▽≦)以下就从我掌握到的数据出发,通过台湾民众对大陆的情感、对两岸交流速度的看法、自我身份认同三个角度来回答。1.台湾民众对大陆的情感总体而言,台湾民众对中国大陆的情感是复杂而矛盾的。一方面,台湾民众认为:台湾最应该和中国大陆亲近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交流協會(2013)另一方面,台湾民众相当不喜欢中国大陆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交流協會(2013)总结一下就是:台湾民众可能是出于想要发展经济、传承文化、语言相通等因素,而认为台湾与大陆应该紧密交流;上述中的「应该」并不意味着对大陆的喜欢或认可。2.台湾民众对两岸交流速度的看法資料來源:行政院大陸委員會統計資料(2014)这张图非常直观地反应了从民国91年(2002)2月~民国103年(2014)3月,台湾民众对两岸交流速度的看法。大家可以特别注意以下几个点:整体而言,觉得两岸交流速度是「刚刚好」的占多数民国93年(2004)~民国97年(2008)初,觉得交流速度「太慢」的比例整体高于「太快」分水岭出现在民国97年(2008)3月:认为交流速度「太快」的大幅上升,同时认为「太慢」的大幅下降。是时,国民党籍的马英九同志当选总统。2008年之后,认为交流速度「太快」的比例基本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准,远远多于「太慢」民国103年(2014)3月,「太快」的比例略有下滑。该月,太阳花运动爆发。(至于还能分析出其他什么结论,欢迎大家看图说故事咯~(∩_∩)3.台湾民众的自我身份认同資料來源:國立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重要政治態度分佈趨勢圖(2014)还是提几个节点好了:1996年之后,台湾民众对「中国人」的身份认同开始显著下滑,同时对「台湾人」的认同感大幅提升。该年,台湾第一次举行公民直选总统,李登辉上台并推行一系列本土化政策。年,对「台湾人」的认同感开始趋近「两者都是」,并保持着相对的稳定。2000年,陈水扁当选总统并连任8年,民进党对两岸交流持抗拒姿态。2008年开始,台湾民众对「台湾人」的身份认同持续走高,并保持着好像再也无法回头的趋势....如你们所知,这段期间小马哥上台了,两岸交流密切了,自由行开放了,大陆交换生学位生满台湾蹦跶了,结果....所以我的结论是:大陆与台湾不往来,会降低台湾民众的「中国人」身份的认同感;但是,大陆加强与台湾的交流往来,并不会增进台湾民众的「中国人」身份认同感。欢迎指教~~~\(≧▽≦)/~~~参考文献:[1]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2014)。民眾對兩岸交流速度的看法。取自:hment/[2] 政治大學選舉研宄中心(2014)。資料庫:重要政治態度分佈趨勢圖,取自:http:///tinyd2/content/[3] 蔣海明(2013)。中國國民黨在野時期兩岸交流策略及影響之分析()(博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取自:http://itstream/200/2/[4] Interchange Association. Japan. (2012). A Research on Taiwanese PublicAttitude toward Japan. Taipei: Interchange Association, Japan (IAJ).
谢谢学弟邀我。楼上有那么多学长,不胜惶恐。首先且容我把题目厘清:大陆加强与台湾青年的交流往来,有助于增进台湾青年的中国人身份认同感么?中国人”这个概念,中国人≠PRC公民,这个是必须分开的。那么对于台湾人而言,无须多谈什么民国中国,能承认九二共识(虽然很模糊),不台独,就足够了。与台湾青年的交流往来”这个概念很广泛,大的来说,有台湾同学赴大陆旅游、交流学习、实习,陆生赴台留学或者交流,以及陆客接触到的台湾青年等等。还蛮巧的,我既在台湾念大学,又做过台生赴陆实习的志愿者,所以还算能回答这道题目吧。我认为是可以促进认同感的,但是效果并不好。70年代以来,台湾本土意识和公民意识就不断在强化。从经国先生去世之后,李登辉和陈水扁上台后一系列政策更是让台湾对大陆在文化上离心,代表作就是去中国化教育。所以解严后和经历了去中国化教育后出生长大的台湾青年往往都缺失了祖辈的大中国意识,将台湾和中国割裂开来。我曾经很作死地和几个台湾的好朋友谈两岸问题,最统派的意见都只是不独不统不武,更不用说坚持台湾共和国类似的意见了。所以说,我认为台湾年轻人的统一意愿,只能在政治书上看看,相对主流和有影响力的是林飞帆陈为廷的那一派,相对激进和泛绿。为什么呢?台湾同学大多会跟你讲历史,比如说荷兰清朝日本的性质都是殖民,国民党败退来台的性质也是殖民。要么跟你就讲政治,哦这个太敏感了我门口有水表。理由很多,但我觉得核心的就只有一条——台湾的命运应该由台湾两千两百万同胞决定。决定的因素是什么,很简单——生活品质。很多大陆人对于台湾恶意满满,整天讲些什么经济倒退民粹频繁,其实并不是。我相信,稍微深入接触过台湾和台湾人的人们都会感觉到,台湾人的生活,真的很安逸。讲个数据吧,按照IMF 13年的数据,台湾的GDP排名在25位左右,人均GDP则在37位左右,看看大陆呢,81位。11年的皿煮指数,台湾是第35位,属部分皿煮的前列,中国是100多少来着,咳咳不说了。我想就这么最简单的一比较,就可以部分了解了。而且台湾的社会已经趋于稳定,慢慢地形似日本了,很多年轻人也不图什么出人头地,赚自己的工资,做好自己的工作就可以了。(这里就涉及到台湾年青一代的所谓世代正义,以后再说。)那么请大家试想,如果大多数个人都只想安安稳稳的了此一生,为什么要统一呢?保持现状,大陆福利照给,经济也平平稳稳绝无大起大落,政治结构和规则在不断优化,公民权利也逐渐全面,医疗等各福利都很不错,这不就是他们最希望的结果吗?一旦统一,由此引起的风波不断,自身权利不稳(咳咳),两相对比,孰优孰劣呢?理性人都会做出利己的决定的,在利益面前,对于大多数人,从来都不存在什么统一的共同愿景。所以,是利益和理性造就了现在的主流——心怀本土意识,但希望政府不统不独不武,如果可以,如此状况的期限,他们肯定希望是一万年。那么回到题目。台湾对于大陆的妖魔化,是从49年就开始的,虽然两岸关系不断缓和之后这样的声音逐渐小了下来,但是绝对不容忽视。各位陆生想必在FB都有看过各种子虚乌有的大陆黑历史,在三月学运那一波刷屏时更是。。。某学长是本科第一批陆生,到台湾之后连续被问“中国有汽车吗?”“现在你们那儿卖的最好的是不是还是毛语录?”等等不胜枚举。在他们心里,贴在大陆上的几个标签,至今也没有撕掉。所以让台湾青年看看大陆,接触一些大陆学生,能够部分重塑对大陆的印象,自然很好。如果能更进一步深入了解大陆,了解统一,更多能保持以一种客观的心态,则是功德无量了。这样,至少能让部分的台湾青年觉得,自己是个中国人,并不是什么太差的认同。就想西德人不必再强调自己是属于德国中的西德一样。但也仅限于此了。因为,决定性因素在于利己,而不是在于国族认同。等到什么时候,很多台湾人觉得,做个大陆人,也是很幸福的事,也能生活地很安稳很舒服,也不再会侵犯自己的权益,所谓的统才可能真正被考虑,那么国族意识,也只是水到渠成的一环罢了。
交流总是好事,台湾对大陆学生还是多有刻板印象,通过与交换生的交流,确实会有部分大陆学生会让他们感觉耳目一新。但是另一部分恐怕就跟他们印象中的大陆学生差不多。去领略过一次王敏感词先生办的两岸学生统独辩论,在音量上大陆学生碾压了台湾学生,但是在逻辑上显然被完爆。当然这本来就是力量不均衡的较量,参与辩论的大陆方多是热血的理工科交换生,而台湾是以陈X廷领先的一干人文社科学院的小文痞。大陆当然也有社会政治学科的同学来交换,但又少有那一腔热血。至于来读研的学位生,心里暗想:你们待四个月拍拍屁股走了,老子还要考虑身家性命呢。。。除了沿海的少数院校,两岸大学氛围的差异恐怕比两岸社会氛围的差距还大得多,权力机关对大学的控制从未放松而且有越抓越紧的趋势。一个在北京上海昆山工作的台湾人可能逐渐认可了国内大城市的环境,但是一个去大陆交流一个月到半年的台湾学生多半会先被吓着。btw.以前lab有个女生大学时就去北大交流,我问她最突出的感受是什么,她说是北京地铁她永远都挤不上去。还遇到一位女生暑假去地处西北某高校即我的母校交流。人生中第一次去公共浴室洗澡,而且还是没有隔间的。——————————————————————————要说台湾青年有没有一点中国人的认同感,多少还是有点的。我以前答案里写过,台湾学生在表格里填写国籍一栏十有八九写的是台湾而不是中华民国,这应该是他们对身份认同感最直接的表现。但是如果仔细观察也能留意到他们的话语里有时候也会流露出“我們中國人”的意味,当然他们说的“我们”并不一定包括你我。生活在台湾还是很难摆脱各种“中國”的影子。比如我们上个月参加的专业年会叫做“中國化學學會年會”,顾名思义是由“中國化學會”主办的。除此之外,台湾还有中國地理學會、中國土木水利工程學會、中國工程師學會等等还在活跃的学术组织。长期在这种熏陶下是不是还挺纠结的。除了学会之外,台湾还有数所以“中國”命名的大学,如:中國文化大學中國科技大學中國醫藥大學(这个有歧义)另外日常生活中也还是逃不开的,比如开车去加油有时候会看到虽然大部分的牌子已经改成“中油”了。看報紙的話,會有另外还有中國廣播公司、中國人壽、中國鋼鐵公司这些让人纠结的存在。另外还有中國廣播公司、中國人壽、中國鋼鐵公司这些让人纠结的存在。这是中文的情况,如果是写英文的话,那一些以“中華”命名的会被译成China,如China Airline。再比如Mandarin这个词在与外国人交流时候很少用到,还是会以Chinese表示国语,而已Taiwanese表示台语。这就是经历过十多年“去中國化”的台湾社会的现实,因为毕竟有太多历史渊源,想彻底剥离开是很难的。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些“中國”符号存在于现今的台湾语境中还是有点突兀的。可以想见今后这些“中國”字眼会越来越少出现在台湾人的视野里。
从小受宣传教育耳濡目染成长起来的人,最大的问题之一,不是强调“台湾人也是中国人”,而是偏执的认为“台湾人也应该认为自己是中国人”,而从未考虑过台湾人自己的历史、文化、制度和感受。这也是今天香港台湾越来越离心离德的最重要原因之一。贴一个台湾媒体人宮鈴老师的图。
謝邀。痾,基於前幾名回答的答主都舉出數據及事例,十分強大,因此我只稍稍講講我看到的,若不認同,大可一笑了之。為何我認為沒效果?我舉一個例子。我最近參加過一些營隊,除了民間NGO辦的以外,也有政府辦的一些交流營隊,加上對自己身邊的朋友的觀察,我覺得恐怕沒效果。我參加過的,有一個行政院舉辦的大陸政策青年營,當中也有一些的大陸學生在(不過不多,據說有專門為他們辦的別個營隊),主要是講講政府的一些大陸政策甚麼的,算是政府想要了解青年,而三天的營期也安排了一些玩樂的時間,吃得住的都不錯,而且不用錢(事先繳的保證金會退回),但去參加的,大概一半是不滿政府的(我發現大家都會知道營隊資訊),另一半沒感覺或支持政府,而且沒感覺的還有一部分會被不滿政府的吸引。因此,去大陸交流的營隊,恐怕也會如此。至於在那邊工作的,我有一些朋友是台商的子女,結果去年之後和父母越來越不合,去營隊時也有一些台商子女不喜歡大陸的環境,覺得做生意沒保障。(但是也是有台商壓榨別人的吧,詳細我沒問,只是有聽到這樣的言論)所以辦這樣的交流活動,我其實有些想勸別辦了...浪費錢....
绝大多数台湾青年不会否认是中国人,但这是一个民族概念不是国籍概念;绝大多数台湾青年都没了家国情怀,不会认为自己的根在大陆。日据(或者日治?)的半个世纪里,台湾的文化,习俗,教育都深受日本影响,45年日本战败还台湾给民国政府,接着就是二二八,所以老一辈的具有家国情怀的人去世之后,在日据时代之后出生的台湾人民,是没有这种民族认同感的。正如那首歌所唱,亚细亚的孤儿在风中哭泣。回到正题来说,台湾人民和大陆人民有着同样的语言,文字,历史(当然有一小部分的表述主谓语要反过来),两者都是民族意义上的中国人,或者炎黄子孙;但国籍上来说,台湾人还是认为自己是台湾人,或者中华民国人,而非中华人民共和国人。
海峡两岸交流的目的和效果不应该是统战。事实上,台湾人的文化及意识虽然来源于中华文化,却在本土意识、不同政治制度的推动下早已和大陆渐行渐远(当然包括TG自己起的反作用),不过比日本、韩国更贴近一些。 两岸交流的效果应该是彼此了解、和平相处。在可预见的条件下创造和平发展的条件,避免由于不可控原因进入战争,这是大陆(RPC)迫切需要的,也是台湾(ROC)迫切需要的。而任何企图以文化交流为手段地统战都是耍流氓。 试想一下,韩国、日本传统文化深受中华文化影响,那么古代韩国人和日本人会有"中国人的认同感"吗?美国和英国本是同根生,为什么还有美国独立战争?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中,能够凭借嘴皮子磨回来几座小城池的,都成了千古名人,台湾以及台湾人心是不可能忽悠回来的,无论政党还是百姓,他们现在过得还挺小确幸。我们很多县都在争取成为市,市都在争取成为直辖市、特区,台湾怎么会愿意自降"身价"呢?台湾经济虽然停滞不前,人均收入还是我们的好几倍,又何至于渴望成为"中国人"呢?所以,遇到台湾朋友,不要把教科书那一套搬出来,因为那理论本身就是自带政治立场的(实践检验那不是真理)。我们只是大时代里面的小人物,把酒言欢,真真切切地尊重对方,把对方当做朋友真心对待就好了。至于排名第一的公知言论,乍得一看,真有一种大陆人快活不下去的错觉。台湾瞬间变身成一个民主、繁荣、法制、高福利的理想社会,我想玩笑自嘲还可以,实事求是则太过于牵强,毕竟我们还是能翻墙的。几十年前,中国穷、科技落后、文盲数以亿计,那时候常有西方人将华人与狗并举,也有"愤青"在脖子上挂块中国人的牌子游街抗议。时过境迁,现在又有人嘲讽中国雾霾,中国人素质低,公民与政府地位失衡,无非是先行者嘲笑后进者,满足一下可怜的虚荣心而已。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交流另一个目的就是学习借鉴,港台真的有很多很多东西值得我们学习,从文化到产业,从民间团体到政府管理,从环境保护到创新意识,这些希望公知们可以多加研究分析,指路灯谁不会,请告诉我们如何建路灯。Talk is cheap,show us the scheme.至于统一问题,或许只能借鉴秦国收复河东河西的策略,时机未到强国为先。以口舌之利、金钱之利、文化交流收复台湾,还是死了这条心吧。
台湾:我有民主自由大陆:.....台湾:我有完整的中华文化传承大陆:.....台湾:我社会福利好、政府服务人民大陆:.....台湾:我们的法律真实有效大陆:.....台湾:我们的护照好用大陆:.....大陆:我们都是中国人或许是,然后呢?大陆基本不会因台湾而变,要不,让台湾也特色特色?这是病,得治。
越來越多台灣人刻意區隔台灣與中國,一部分原因在於抗拒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心理。說自己不是「中國人」,很多時候其實只是想要表明自己不是中華民國人民共和國的國民。如果今天兩邊政府達成協議,互相承認,同意中國有兩個,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國際上也不再處處打壓中華民國,至於要不要統一,交給時間與未來的民意來決定。那麼,「中國人」這個身分對許多台灣人來說,應該也就不會再那樣敏感,讓人避之唯恐不及。如今台灣的人口與文化組成,確實以傳統中華文化為主流,但也融合了許多其它種族與文化,自成一格(所以我個人也從來不認同台灣才是中華正統這種論述)。越是年輕,台灣主體意識越是根深蒂固,加上這些年所累積起來的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見與敵意,真的很難再回去認同中國了。從小到大跟自己沒啥關係、遠在海峽彼岸的一個國家,成天在那邊叫囂說你跟他們是同一家人,你會有感覺嗎?會接受嗎?或者易境而處想想,假設今天台灣國力較強,在國際間普遍得到承認,然後一直隔海高喊中國大陸是台灣的領土,那塊土地上的人民都是台灣人,你們又會如何反應?不過有交流總是好事,只要兩邊人民以善意為基礎,彼此認識,相互合作,共同促進雙方社會發展,讓日子過得更好一點,我覺得這比統不統一或認不認同實際多了。
台湾人性格某些方面比较接近日本人,与人交往时注重礼数、含蓄隐忍。这使得台湾人在大陆人交往时不轻易向大陆人当面表达“我不是你们中国人”的内心真实想法,除非你跟他关系特别好。当一个刚认识的大陆朋友跟自己一起疯玩,兴奋地说“我们都是中国人,是亲兄弟”时,台湾人通常会报之以微笑,轻敲一下酒杯,然后转移到其他话题继续玩下去。这就是为什么台湾服贸运动汹涌而来时,坐在屏幕前的无数大陆青年会诧异万分乃至恼羞成怒。因为残酷的现实与自己之前脑海里形成的“台湾人对大陆人特别友好,台湾人确实是我们自己中国人”的印象反差实在太大了。这就好比一个男生疯狂迷恋某个女生并与其快乐相处很久之后,有一天女生突然冷冰冰地对自己说:“对不起,我们是好朋友,但我爱的是别人。”服贸运动发生时很多大陆青年都有类似的感受。总之,如果不对女神(台湾)说“我爱你”,大家至少还可以愉快地做好朋友。作为大陆人,何苦总是拥抱“大义名分”来折腾自己,搞得不能和台湾朋友愉快地玩耍呢?
成家立業後的兒女不會再回到父母膝下,仰其鼻息了。捆綁起來倒不如給他自由的命運。
只能增加他们对大陆的了解,而无助于增加中国人的身份认同感。他们大多数从出生就被教育自己是台湾人,再加上李登辉陈水扁时期的去中国化宣传,台湾这一代年轻人绝大多数是没有可能有中国认同感的。台湾媒体的畸形发展以及媒体人的娱乐化和哗众取宠在这起了很大负面作用,几十年如一日地抹黑和扭曲对大陆的报道,长时间再这样媒体环境下生活的台湾年轻人对大陆刻板印象是无法通过简单的增加交流改变的。能让他们知道大陆人不是随地大小便,也吃得起茶叶蛋就不错了。和大多数其他事情一样,不要企图能想要改变他人固有的想法,真的很难。增加了解已经很不错了。另外借题发挥一下,大陆年轻人遇到台湾人如果有强烈亲切感涌上心头,请适度压制,不然只有两个结果,一是被利用,另外一个是被当sb.=====补充一下======我不是想说大陆好或者台湾好。我想表达的是家国情怀是需要传承的,一旦出现断层,像现在台湾一样,就回不去了。
呵呵…天朝是個越交流越了解越無法認同的國度…
这个怎么这么问呢?台湾政府的全称是中华民国,大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家都是中国人,只是一个中国,各自表述而已。题主这么问就好像台湾更改了国名一样。
沒有幫助。開始交流之後最大的感想是「原來我們是如此不同」。
⊙﹏⊙“朝鲜加强与韩国青年的交流往来,有助于增进韩国青年的朝鲜人身份认同感吗?”
台湾青年对大陆的认识越充分,越有助于减弱甚至消除台湾青年的中国人身份认同感
不太可能。土生土长的大陆人都有多少不想要中国人身份了,人家干吗非要认同中国。
首先不应该是让台湾人对中国人这个身份有认同感,而是先让大陆人对中国这个国家有认同感吧。
由于在学校的一个涉外的社团,接触了很多台湾同学。就我接触的台湾年轻人来看,对中国人这个身份人同的人,没有!真的是没有,据说这种认同感只存在于是外省人的年轻人的父母那辈。我们这辈人即使是外省人,绝大部分也不认同中国人这个身份。只认同自己是台湾人。那我们能改变他们的认同感么?我认为不能。我觉得两岸的交流不能局限在我们交流过,认同身份这么重要的观念就可以改变,这是从小接受的文化和教育不断影响而来的。我们所能做的这是改变他们对于大陆的刻板印象,让两岸的人能够了解彼此的真实情况,不管未来是分是合,我们能够对这个概念是一致的看,而不是巨大的分歧。对于这代年轻人的认同感,我们就不用想太多了。而且照现在的形势平稳发展下去,台湾和大陆是早晚要走到一起的。这代台湾人的想法人和他们的父母不一样,他们的下一代,下下代跟他们自己也不会一样。所以眼光放长远,君子要靠自己的德行让他们自己来臣服,而不是一项情愿。其实,大部分台湾人都很友好,很爱玩,玩玩闹闹交个朋友就好,何必想那么多
其它类似问题
其它人正在问的问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香港交换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