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地理百科全书题

地理相关百科知识竞赛题目大全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地理相关百科知识竞赛题目大全
上传于||暂无简介
大小:74.45K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中考地理复习资料_名校模拟试题及答案_地理知识点_模拟试卷_复习提纲_中考地理课件讲义-中华考试网
&&当前位置: >>
中考地理相关栏目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Copyright ©
() All Rights Reserved& 地理必修三全套练习题带答案
地理必修三全套练习题带答案
[导读]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一节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一、选择题 区域是客观存在的,具有一定的范围和界线,有的界线明确,有的具有一定的过渡性或模糊性,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1、2题。 1、图示区域的客观性主要表现在( ) A.地理差异是划分的基础,是地球表面...
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一节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一、选择题
区域是客观存在的,具有一定的范围和界线,有的界线明确,有的具有一定的过渡性或模糊性,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1、2题。
1、图示区域的客观性主要表现在(
A.地理差异是划分的基础,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
B.人们是按照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
C.人们划分的目的不同
D.因研究的需要区域是发展变化的
2、与图示区域A的边界类型相同的是(
①行政区 ②政治文化区 ③热量带 ④干湿区 ⑤ 三江平原 ⑥ 山东和青岛市
3.长江三角洲的肥沃土壤是(
4.下列关于长江三角洲农业生产活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水田为主
B.作物有水稻、油菜、棉花等
C.一年两熟至三熟
D.西部降水较少,适宜发展畜牧业
5.下列关于地理环境对其它生产活动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长江三角洲的轻工业发展依托于当地发达的农业基础
B.长江三角洲发展重工业依托于当地丰富的矿产资源
C.松嫩平原发展重化工业依托于当地丰富的石油资源和周围地区的煤、铁等资源
D.长江三角洲商业贸易发达依托于优势的地理位置
6.下列关于南北方传统民居差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南方民居墙体厚
B.南方民居屋顶坡度小
C.南方民居屋房檐宽
D.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观强
7.下列关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由若干平原组成
B.本区河流、湖泊较多,但无沼泽分布
C.是中国最大的平原
D.地势低平,土质疏松
8.下列因素中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由开发早期的限制因素转变为现在有利因素的是(
A.稠密的水系
B.黏重的土壤
C.便利的交通
D.平坦的地形
9.下列粮食作物具有单位面积产量高的是(
10.下列关于长江下游平原地区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产规模大
B.机械化程度高
C.全国"粮仓"的地位下降
D.粮食商品率极高
11.下列关于区域发展阶段的划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对于区域发展阶段划分的看法所有学者都认为划分为三个阶段
B.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时期的人地关系已显现出不协调
C.区域发展的后期阶段人地关系矛盾加剧
D.区域发展的成长阶段人地关系基本上是协调的
图a、图b分别是我国长江以南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据此回答12-13题。
12.下述土地利用方式中较不合适的是
  A.①处种植水稻
B.②处栽种柑橘
  C.③处种植甜菜
D.④处栽种茶树
13.实地调查,图中①③处的年降雨量明显地比④处少,形成原因是(
  A.①③处位于山脊,蒸发量少
  B.④处位于盆地,河、湖蒸发量大
  C.①③处位于夏季风背风坡
  D.①③处位于非季风区
14.①、③、④、⑤所代表的地形单元分别为
  A.太行山、山东丘陵、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B.大兴安岭、东北平原、内蒙古高原、长白山
  C.贺兰山、太行山、内蒙古高原、东北平原
  D.大兴安岭、山东丘陵、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
15.①山脉南北绵延约
  A . 200千米
  B . 700千米
  C . 400千米
  D . 1400千米
16.L段(①、②两山之间)的实际距离约为
  A . 50千米
C . 300千米
17.适宜在⑤地区大面积种植的农作物有
  A . 春小麦、亚麻、甜菜
冬小麦、玉米、水稻
  C . 棉花、春小麦、大豆
油菜、茶叶、春小麦
   图2为某地区的平面图,图3为图2中河流R的纵剖面图,表1为图2中P地的月平均温度和月平均降水数据。据此回答18-20题。表1月
月平均气温(℃)-7.3-2.55.311.716.720.522.421.015.99.41.6-5.7
月平均降水量(mm)0.50.62.56.013.011.019.828.517.09.01.60.5
18.近年来,河流尾闾地区的农业区不断缩小,尾闾湖基本消失,主要原因可能是(
A.中上游地区工业生产发展 B.臭气层空洞
C.中上游地区沙尘暴增加 D.中上游地区农业用水量增加
19.近年来,分布于冲积-洪积扇前缘的泉水大量消失,主要原因可能是 (
A.温度下降
B.温度升高
C.上游森林被大量砍伐 D.过量抽取地下水
20.协调本地区发展和环境之间关系的途径有
A.增加移民 B.控制人口数量
C.扩大耕地面
D.保育天然植被
21.读中美两国地理位置重替对照图(两国比例尺相同)问答:
(1)如果中国A地为125°E,则重叠部分的美国所对应的地点经度是
(2)中美两国的重叠部分,相同的气候类有
(3)从本图可以看出,与美国相比,我国
(温度带)的范围更大。
(4)美国西部以
工业闻名于世。我国将在西部重点建设
(5)19世纪初的美国西部是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其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水平与我国西部的情况基本相似。比较中美两国二战以来经济布局总体空间变化的特点:我国是
(6)美国西部大开发始终以交通为先导,对我国只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我国正在西部修
  建的铁路是
,其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2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a地最著名的矿产资源是
,b地最著名的矿产资源是
⑵甲图所示水域的盐度比乙图所示水域
,原因是。⑶b、c两地降水少的是
⑷A所在地区开发建设的方向是什么?
⑸甲图所示水域目前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原因是什么?
第二节 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一、 选择题
1.遥感的关键装置是(
A.航空器 
B.传感器 
C.胶片质量 
D.磁带质量
2.遥感的优点有
①探测范围大 ②获得信息快 ③不受地面条件限制 ④成本低,效益高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010江苏卷)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于5月1日开园,会期184天,图1为我国东部地区一般年份夏季风进退及锋面位置示意图。回答第3-4题。图 13.据图1,下列关于世博会期间影响上海的天气系统及上海的天气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5月和7月主要受冷锋影响,狂风暴雨
B.6月和10月主要受暖锋影响,阴雨连绵
C.7月和8月主要受副高控制,高温少雨
D.9月和10月主要受反气旋控制,寒冷干燥
4.小亮计划参观世博园中多个国家馆,为设计合理的线路,最宜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地理信息系统   B.遥感
C.全球定位系统  
D.数字地球
(2010年重庆卷)地理学中常用方格网法来研究各种问题。如图2中将某区域划分为九个方格,数字1 2 3 分别表示农业用地、建设用地、水域,则可通过这些数据来分析该区域的土地利用状况。根据图1、表1,回答第5题。
     图 25.若通过这种方法获得的该区域海拔(米)如表1所示,则此地最可能位于
A.四川盆地
B.长江下游
C.东北平原
D.黄河下游
(2011年山东卷)水稻是亚洲主要的粮食作物,病虫害防治是保障其高产稳产的重要措施。完成6-7题
6.实时监测和预报水稻病虫害灾情所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全球定位系统、数字地球
B.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数字地球
D.遥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
(2011高考北京卷)图3是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制作的某城市中心城区月交通事故次数示意图。读图,回答第7-8题。图 37.该图的制作与应用借助于(
A.遥感技术获取道路网信息,测定监测点分布
B.全球定位系统确定事故位置,预测交通流量
   C.地理信息系统查询事故频次,分析出警最优路径
D.数字地球技术,实现道路与监测点的互换
 8.根据图中交通网络,可以推断该地区
  A.甲地是城市中心商务区所在地
B.乙地适宜建大型地面停车场
  C.对外联系主要通道在西北方向
D.商业网点密度东部大于西部
  据美国《每日邮报》日报道,最新卫星照片显示,北极在人类历史上首次成为一个岛屿。结合下图回答9~10题。  9.要监测北极冰川面积的变化,应运用的主要技术手段为
 A.遥感技术
B.全球定位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
D.数字地球
10.要想动态显示北极冰川面积近30年的变化状况,并预测其变化趋势,需要应用的技术手段为(  )
 A.遥感技术
B.全球定位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
D.数字地球
11.地理信息系统(
  A.主要是记录地理事物的计算机系统
  B.具有空间分析的能力,没有动态预测能力
  C.是专门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
  D.是地图绘制系统
   RS技术、GIS技术、GPS技术等现代化是国土整治和区域发展研究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技术手段。据此回答12~15题
12.能在很短的时间内获得全面资料的技术(
 A.遥感技术
B.地理信息技术
C.全球定位技术
D.电子通信技术
13.通过地图、遥感图像、野外考察等获得数据的GIS技术程序是(
 A.数据处理
B.信息源 
C.数据库 
14.地理信息系统的简要技术程序是(
A.信息源→数据处理→数据库→空间分析→表达
   B.信息源→空间分析→数据处理→数据库→表达
   C.信息源→空间分析→数据库→数据处理→表达
   D.信息源→数据库→数据处理→空间分析→表达
二、综合题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央气象台日18时发布台风橙色紧急警报:今年第6号台风"莫拉菲"的中心今日17时位于广东省深圳市东偏南方大约225千米的海面上,即北纬22.0度、东经116.7度,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12级(35米/秒)。
  材料二 台风路径概率预报图    (1)要监测台风"莫拉菲"的位置,需要的地理信息技术为(
   A.遥感技术
B.全球定位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
D.数字地球
  (2)7月18日一艘正行驶在南海上的渔船要想预估未来一天自己所处海域的风力状况,除了借助下图外,还需要________技术的帮助。若该渔船在遭受十级以上大风袭击后,发出求救信号,广东海事局调度船只进行营救时需要运用________技术。    (3)要完成台风"莫拉菲"未来48小时路径概率预报图的整个绘制需要________和________共同完成。
  (4)试举出(3)题所用两项地理信息技术综合应用的其他实例。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单元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区域通常是指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
B.区域是按单一指标划分的
C.区域有明确的界线
D.区域之间的相似性大于差异性
2.下列关于地理环境对其它生产活动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长江三角洲的轻工业发展依托于当地发达的农业基础
B.长江三角洲发展重工业依托于当地丰富的矿产资源
C.松嫩平原发展重化工业依托于当地丰富的石油和周围地区的煤、铁等资源
D.长江三角洲商业贸易发达依托于优势的地理位置
3.下列因素中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由开发早期的限制因素转变为现在有利因素的是
A.稠密的水系
B.黏重的土壤
C.便利的交通
D.平坦的地形
读我国三大自然区划分图,回答4-6题:
4.划分Ⅰ、Ⅱ、Ⅲ三大自然区的主要依据是
A.气候和地貌 B.土壤和气候
C.植被和土壤 D.地貌和植被
5.对我国三大自然区的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等资源调查时,获取信息的便捷方式是
A.地理信息系统
B.遥感技术
C.全球定位系统
D.实地调查
6.我国三大自然区与其最突出的区域特征组合正确的是
A、东部季风区---高温多雨
B、青藏高寒区---"高"和"寒"
C、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寒冷干燥
D、青藏高寒区---冰川纵横
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不同的区域自然环境有差异,聚落景观和人类活动也有差异,据此回答7-8题。
7. 下列关于我国南北方传统民居的差异与对应形成原因的组合,正确的是
A.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观比南方强--受宗教思想的影响
B.从北到南,房屋进深、高度和坡度都逐渐增大--便于雨水的排泻和屋内通风纳凉
C.建同等面积的住房,北方的建筑成本比南方高--北方地区地价和建筑材料价格高
D.建同样高度的多幢楼房,北方楼房的南北间距比南方大--北方地区地广人稀
8. 受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影响最明显的人类活动是
C.金融贸易
9.在下列地理事物的排列序中,反映我国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变化的规律是
A、水田为主的农业-旱地为主的农业-灌溉农业
B、水田为主的农业-灌溉农业-旱地为主的农业
C、草原牧业--灌溉农业--高山牧业
D、草原牧业--高山牧业--农区牧业
10."江南水乡"代表南方许多地区的地理特征,叙述不正确的是
A.降水充沛
B.地形破碎
C.水网密布
D.土壤贫瘠
11.新疆瓜果特别甜,原因是
A、云量多,光照弱,有利于作物的光合作用
B、降水少,瓜果水分含量少,糖分高
C、昼夜温差大,营养物质消耗少,糖分积累多
D、晴天多,云量少,温差不大,有利于作物生长
12.青藏高寒区农作物分布在河谷中的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A、河谷地区土壤肥沃
B、河谷地区气温较高,热量条件较好
C、河谷地区人口稠密,劳动力多
D、河谷地区有丰富的水源
13.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相比,西北地区农业生产的优势条件是
A.热量充足
B.太阳辐射强
C.水资源丰富
D.土壤肥沃
长江三角洲位于30°N附近,地处我国东部沿海中部,长江入海口。松嫩平原大致位于43°N至48°N之间,我国东北地区中部。读下图,完成14-19题。
14.近年来,长江中下游平原作为全国"粮仓"的地位让位于东北平原的原因是
A 人口城市密集,人均耕地少
B 农业走向专业化、机械化
C 粮食商品率高
D 全球变暖
15.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在地理位置方面的共同点是
A 都临海洋
B 都处在大河的入海口
C 同属地势平坦的大平原
D 同在北半球中纬度地区
16.地理环境对松嫩平原农业生产的影响,正确的是
A 水热条件好,种植棉花、甜菜
B一年两熟到三熟
C 西部草原分布广,发展了畜牧业
D 湖面较宽,水产业较发达
17.下列农作物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平原是
  A.春小麦、高粱、玉米
B.大豆、甜菜、棉花
  C.冬小麦、油菜、柑橘
D.春小麦、棉花、梨
18.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在气候条件方面的差异主要体现在
A 长江三角洲降水充沛,松嫩平原降水稀水
B长江三角洲热量充足,松嫩平原热量不足
C长江三角洲气候雨热同期,松嫩平原雨热不同期
D长江三角洲光照充足,松嫩平原云量多,光照少
19.下列哪一个气候材料可以反映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气候特征
20."湖广熟,天下足"说明长江中下游地区是重要的产粮区,其最重要的自然因素是
A.雨热条件好,土壤肥沃
B.地形平坦,自然灾害少
 C.河流众多,交通便利
D.粮食种植历史悠久,劳动力资源充足
21.下表是2001年我国a、b两个省区农作物播种面积(万公顷),a、b两省分别是省区稻谷小麦甘蔗甜菜a242.41.557.5b156.742.318.2A.内蒙古、江苏
B.广西、黑龙江
C.湖北、甘肃
D.河南、新疆
读下图,回答22-26题。
22.甲、乙两图所示区域农业耕作制度及作物品种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A.土壤不同
B.热量不同
  C.降水不同
D.地形不同
23.甲图中P平原区域开发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要充分发挥
  A.气候资源优势
B.动物资源优势
  C.劳动力资源优势
D.土地资源优势
24.针对甲图所示区域的特点,该地区将成为全国性的
①商品粮基地    ②商品棉基地   
③林业基地
  ④牧业基地
25.下列能够正确体现乙图所示区域的特征的项目是
  ①有广泛分布的黑土
②雨热同期,大陆性气候稍强
⑤水稻种植业
⑥综合性工业基地  
⑦重工业基地   ⑧旱地耕作业
  A.①②③④
B.③④⑤⑥
C.⑤⑥⑦⑧
26.甲图所示区域比乙图所示区域的粮食产量低,但粮食商品率高的主要原因是:
  A.水分条件好
B.热量条件好 
  C.人均耕地面积大
D.交通发达
27.下图中能正确反映乙图所示区域的农业变化大势的是        
28.国家测绘局对大峡谷进行实地测量,测得大峡谷的极值深度为6009米,长度为504.6千米。科考人员要借助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B.全球定位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
D.数字地球
在遥感技术中,可以根据植物的反射波谱特征判断植物的生长状况,有助于防灾减灾。回答29-30题。
29.遥感技术用于防灾减灾的具体监测内容包括
④农林病虫害
D.①②③④
30.根据上述原理,可用遥感技术直接
①区分阔叶林与针叶林②监测植物病害情况③区分落叶树与常绿树④监测草场退化情况
  A.①②④
D.①②③④
  GIS中,不同类型的地理空间信息储存在不同的图层上。叠加不同的图层可以分析不同要素的相互关系。回答31-32题:
31. 城市交通图层与城市人口分布图层的叠加,可以
A.为商业网点选址
B.分析建筑设计的合理性
C.计算城市水域面积
D.估算工农业生产总值
32. 对1985年与2000年城市土地利用图层进行分析,能够
A.计算交通流量的变化
B.预测洪涝灾害的发生
C.了解城市地域结构变化
D.预测城市降水变化趋势
右图为某专题研究建立的地理信息系统(GIS)图层。据此完成33-34题。
33.该专题研究可能是
A.耕地分类和评价
B.工业分布与交通的关系
C.商业分布和规划
D.学校分布
34.若利用该地理信息系统进行深埋垃圾场
的选址,在下列图层中应增加
①大气污染
②区域规划
③造纸厂、印刷厂分布
④水文地质
读图.完成35-36题。
35.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发现,图中标注的地理事物与实际分布不符的是
36.在图示季节,该区域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是
A.①河出现春汛
B.②地一年中气温最低
C.③地小麦黄熟
D.④城一年中人影最短
  读北半球某陆地局部图,图中X、Y为等高线(等高距为100米),L为河流,对角线为经线。据此回答37-38题。
37.图中河流L的流向为
  A.从东流向西
B.从西南流向东北
  C.从西流向东
D.从东北流向西南
38.若X数值为500米,图中A所在地
  A.海拔小于500米
B.海拔高于600米
  C.海拔大于500米
D.海拔低于400米
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地某月的气温分布情况。读下图回答39-40题。
39.E处等温线向北弯曲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影响 B.大气环流
 C.太阳辐射 D.人为活动
40.从气温分布情况判断,F处(图中阴影部分)不可能为
 A.山峰 B.盆地 C.湖泊 D.城市
二、综合题
41.根据我国五个农业区域图(如图),回答:
(1)(4分)A、C两地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分别是
(2)(双选4分)B地区淡水养殖产品其加工业布局的有利条件是
A.气候条件优越,土壤肥沃
B.原料充足
C.周边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市场广阔
D.能源充足
(3)(4分)C地区粮食产量比B地区低,但粮食商品率却比B地区高的原因是
(4)(4分)D地区能发展种植业的最主要条件是
; D地区发展种植业的主要限制性自然条件有
(5)(4分)请评价E地区发展特色农业的气候条件。
42.下图是我国部分地区的等值线图,读图回答:
(1)(6分)图甲中反映的是
等值线的分布情况?
等值线在A处分布有何特点:
;影响因素是
(2)(6分)图乙中B位于
省,图中的等值线的类型为
该等值线在B处向西北凸的主要原因是受
(3)(8分)图丙为我国积温分布图,图中D、E两处的地形名称分别是
,分析D、E两处较周围地区积温高的原因。
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第一节 荒漠化的防治
一、选择题
  土地荒漠化是指风沙侵蚀和水土流失的发展,最终导致土地生产力长期丧失,形成如同荒漠般的景观。据此完成1-3题
1、土地荒漠化包括:
 ①土地沙漠化
②石质荒漠化
③次生盐渍化
 ④土地污染
⑤水土流失
  A、①②③
C、①②③④⑤⑥
2、可能发生荒漠化的地区有:
  ①干旱地区
②半干旱地区
③半湿润地区
④热带地区
  ⑤两极地区
⑥草原牧区⑦高山地区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④⑥⑦
C、①③⑤⑦
3、与荒漠化形成有关的因素包括:
  ①植被破坏
②气候变异
③海面上升
④酸雨危害
  ⑤风沙侵蚀
⑥水土流失
⑦过度开发
⑧太阳活动
  A、①②⑤⑥⑦
B、②③④⑤⑥
C、③④⑤⑥⑦
D、④⑤⑥⑦⑧
4、东胜、准格尔附近沙漠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过度开垦
B、过度樵采
  C、工矿开发
D、水资源利用不当
目前西部地区因生态环境破坏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500亿元。据此回答5-7题
5、据统计,目前西部的水土流失面积已占全国水土流失面积的62.5%,部分省区水土流失面积超过其国土面积的一半,这主要是因为:
A、西部地区耕地面积少
B、西部地区降水多且集中
C、西部地区植被破坏严重
D、西部地区黄土面积广泛
6、西部地区土地沙化面积超过1 600万公顷,占全国的90%,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西部地区草原面积广阔
B、西部地区毁林开荒现象严重
C、西部地区水蚀严重
D、西部地区鼠害严重
7、为了保护和恢复西部生态环境,应采取的措施是:
①尽量减少资源的开发
②生态建设以自然恢复为主
③重点地区实行严格的退耕还草还林措施
④以经济发展为中心,从根本上解决粗放型经济发展
  合理利用水资源,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林体系是防治荒漠化的重要对策和措施。据此完成8-9题
8、不同地区的水资源利用方式不同,下列各项中合理的是:
  A、旱作农业区--减少用水数量
  B、草原牧区--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水资源
  C、干旱地区--改革耕作和灌溉技术
  D、农作区--推广节水农业,防治土壤盐碱化
9、绿洲地区防治荒漠化的正确做法是:
A、绿洲外围的沙漠边缘封沙育草,保持、恢复、发展天然灌草植被
B、绿洲前沿建立农田防护林网
C、绿洲内部营造乔、灌木结合的防沙林带
D、水源丰富区设置沙障工程
  目前,一条西起塔里木盆地,东至松嫩平原西部,东西长约4500千米,南北宽约600千米的风沙带已在我国形成。风沙带占我国陆地国土面积已达30%.读我国北方荒漠化土地分布图,回答10-11题。
10.土地严重荒漠化的地区有
  ①南疆
③呼伦贝尔草原 ④辽河上游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11.地区不同,荒漠化的主要成因不同。下列风沙地域与成因说法的组合,正确的是(
①河套平原一过度放牧 ②锡林郭勒草原-过度采矿
  ③南疆-过度利用水源 ④河西走廊-过度垦伐
以下材料是20世纪下半叶我国强沙尘暴发生频率与土地沙化速度统计表,据此回答12-1350年代60年代70年代80年代90年代强沙尘暴次数土地沙化速度
(平方千米/年)12.表中显示我国的土地沙化速度在不断加快,其原因可能是
A.我国气候有变干的趋势
  B.南方北回归线附近地区出现沙化地区
  C.长江中上游地区毁林现象严重
  D.西北干旱地区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
13.为了制止强沙尘暴次数增多和沙化速度加快的趋势,我们应采取的积极有效的措施是:
A.开采地下水灌溉,变沙地为耕地和草地
B.在干旱地区减少耕地,扩大牧场,发展畜牧业
C.采取适当办法调整当地产业结构,以减轻生态环境的压力
D.禁止干旱地区任何经济活动的开展,以保护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
  读我国西北部内陆两地景观示意图回答14-15题:
14.甲地以井为中心在草原上形成沙地,其原因可能是
A.由于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形成地下水漏斗区
B.由于干旱地区地下水含盐量高,使植物不能生存
C.由于风力侵蚀形成风蚀洼地
D.水井周围地区农牧业活动较频繁而导致地表植被破坏
15.在乙地区,可能反映该地区绿洲萎缩的现象有
A.沙尘暴频度减少
B.土壤有机质增加,土壤紧实度下降
C.土壤盐碱度升高
D.生物生产能力提高
  我国荒漠化的土地面积已达267万平方千米,并以每年2460平方千米的速度扩展;草地退化、沙化和碱化的面积占草地面积的1/3,并且每年还以200万公顷的速度增加。据此回答16-17题。
16.我国草地退化、沙化和盐碱化面积不断扩大的主要原因是 (
A.温带地区气温升高,蒸发旺盛
  B.人们的过量垦殖、放牧、樵采和水资源利用不当
C.冬季风影响的势力增强,影响的范围扩大
  D.扬尘和沙尘暴天气的频繁多发
17.防治荒漠化土地的措施主要有
①大量的人口外迁,以减轻人口对土地的压力
②开发深层地下水,扩大农田灌溉面积
③因地制宜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和水能,解决农村用能问题
④扩大植被覆盖率,设置沙障与封育固沙
⑤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合理放牧,积极营造护田林网
⑥合理分配水资源,发展节水农业
 读我国新疆(土地面积166.48万km2)荒漠化情况统计数据表,回答18-19题
表一新疆的荒漠化土地类型(万km2)
荒漠化土地总量耕地林地草地未利用土地111.322.354.表二新疆荒漠化土地形成因素(万km2)水鉵风鉵冻融盐碱化12..398
18.关于新疆土地荒漠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荒漠化土地面积小于非荒漠化土地面积
  B.荒漠化主要是滥伐林木造成的
  C.保护草地,合理利用草场资源是治理荒漠化的主要任务
  D.荒漠化发生在有人类活动的地区
19.关于新疆土地荒漠化形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A.控制人类活动的规模和强度对防止荒漠化效果不明显
 B.荒漠化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农田灌溉不合理
 C.只要人类改变了粗放经营的活动方式,就不会形成荒漠化
 D.荒漠化形成的主要动力是近地面水平气流
  下图所示地区是我国荒漠化扩大较快的地区之一。读图,完成20题。
20.图中所示各河流(
 A.主要补给水源是大气降水
 B.上游流量大于下游
 C.流量季节变化小
 D.侵蚀作用强烈,含沙量大
二、综合题(共60分)
21、读我国某地区的干湿状况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变化的规律是
(2)A处的天然植被
,B处的天然植被是
,C处的天然植被是
(3)该地区植被的分布变化,体现了陆地自然带分布规律中的
的地带性规律,主导性差异因素是由
(4)合理开发利用B处土地资源的措施是
22、(2003年上海卷)阅读有关我国畜牧业的图文资料,回答:
  我国东部是以种植业为主的农区,西部是以畜牧业为主的牧区,西部牧区主要分布于非季风区,年降水量大多在400毫米以下,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自然植被主要为苹原和荒漠。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西部牧区畜牧业主要是利用天然牧草放养马、牛、羊、骆驼、牦牛等牲畜。
(1)根据你所学的地理知识和图文提供的地理信息,试确定我国西部以畜牧业为主的牧区和东部以种植业为主的农区的分界线大致是
(2)图中牧区①受自然因素影响,畜种的分布主要呈____________地带性变化。限制牧区②和③的畜牧业发展的主要自然因素中,牧区②是____________,牧区③是____________。
(3)东部农区牧畜头数约占全国总数的80%,其饲养和放牧牲畜的有利条件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东部农区,秦岭一淮河以南地区鸭、鹅数量和放养规模远远大于秦岭-淮河以北地区,其自然方面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4)无论东部农区和西部牧区,大中城市和大型工矿区周围的畜牧业都为当地居民供应____________等禽畜产品,其生产布局主要受____________因素影响。
 23、阅读下列材料和相关示意图,并分析回答:
日,吉林白城北郊岭下镇发生了一次强沙尘暴,据电视台介绍这次沙尘暴从早上7点10分开始到晚上7点才结束,涉及内蒙古的中部、东部,黑龙江南部和吉林大部。
不同沙区开发利用方式对风沙化的作用
沙区情况或投入
土地利用对风沙化的影响
单一农作物
流动或固定沙丘
加速或启动土地风沙化过程
保护土地不受风沙化影响,并可使受风沙化影响的土地风沙化过程逐渐减弱,直至消失
网格网络化混农林无投入保护土地不受风沙化影响,并可使受风沙化影响的土地风沙化过程逐渐减弱,直至消失
(1)近两年象这样受沙尘暴影响的还有__________、陕西、山西等,其根源是这些省市区位于强劲的__________风的下风向。
(2)按干湿区的划分,我国沙漠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区和__________区。
(3)我国沙漠地区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冬季比同纬度其他地区气温要__________,是因为__________。
(4)A地沙漠名称是__________,B地沙漠所在区的外围是四大牧区之一的__________区。
(5)我国沙漠地区不断扩大的原因是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
(6)在"农田防线示意图"中沙丘上空的风向画上箭头。
(7)图中显示的固沙措施有①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具体而言,我国为防止这一地区沙漠的南移已营造了"三北"防护林带,该防护林带的生态效益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图中沙生植物为与环境相适应表现的特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农田防线示意图"所表现的地区应分布在我国的____________________(省级行政区划)地区。
(9)最近我国决定提高自来水价格,其根本原因是为了增强人们的______________意识,而计划建设的跨流域调水工程"_______________",主要解决_______________流域的水资源紧张。
(10)"不同沙区开发利用方式对风沙化作用"表格中,在沙丘上种植单一的农作物,为什么会加速或重新引起土地风沙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种植成片林与网格网络化混农林相比,不足的地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建立网格网络化混农林农田,除与成片林具有共同优势外,还实现了农业与林业的_________________。
(12)此外该地区还可以采用_________方式充分利用气候资源。
(A)发展水产业 (B)果粮间作 (C)主体农业 (D)基塘农业
(13)试在下列选项中选出正确的,用相应的字母填入下列结构框图中。(每空只能填一项)
(A)土地盐渍化 (B)下游季节河水位上升 (C)下游季节河径流量减少
(D)绿洲沼泽化 (E)流动沙丘向绿洲侵袭    
24、读"中国年平均沙尘天气日数分布图"(图三)和"中国北方平均沙尘天气频次与年降水量,冬季平均温度及春季气旋的逐年变化图"(图四),分析回答:
(1)从图三中可以看出,沙尘天气主要发生在我国____
__地区;其中集中分布于____ ___(在以下选项中选择字母)。
A、准噶尔盆地  B、塔里木盆地  C、内蒙古高原西部  D、黄土高原
(2)分析图四,我国沙尘天气与降水量的关系_____ ____(明显,不明显);与冬季气温呈_
_(正、负)相关关系;与春季气旋呈________(正、负)相关关系。
(3)沙漠对沙尘天气起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
(4)形成沙尘天气主要人为因素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这对沙尘天气的形成起_______________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第二节森林的开发和保护
一、单项选择题
1.现存的原始森林集中分布在亚寒带针叶林和热带雨林地区的原因叙述,错误的是(
A.地广人稀、自然条件严酷 B.难以通行、开发较晚
C.本区人们的保护自然的意识较强  D.本区开发的难度较大
2.地球上现存面积最大,保存比较完整的原始森林位于
A.东南亚地区
B.非洲刚果河流域
C.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 D.加拿大的北部
3.下列关于热带雨林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亚马孙雨林被人们称为"地球之肾"
B.地球上功能最强大的生态系统
C.有世界生物基因宝库之美誉    
D.具有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的作用
4.热带雨林有别于其他生态系统优势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光合作用强烈
B.土壤肥沃
C.生物生长迅速
D.生物循环旺盛
5.下列关于热带雨林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热带雨林植被破坏后恢复较容易
B.热带雨林有"长着森林的绿色沙漠"的说法
C.植被是雨林系统中最关键的部位
D.迁移农业是热带雨林土著居民的传统耕作方式
6.下列关于亚马孙开发计划及其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人类的开发是导致雨林被毁的直接原因
B.该区雨林破坏的背景是当地人口素质低下
C.过度的焚耕开垦(迁移农业)是亚马孙地区破坏雨林的唯一方式
D.巴西政府正式公布著名的亚马孙流域大规模开发计划是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
7.下列关于修建亚马孙横贯公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为实施亚马孙开发计划而修建
B.从大西洋沿岸延伸到西部秘鲁边境
C.促进了东部移民进入雨林区
D.修建雨林公路利于热带雨林的保护
  湿地与森林、海洋被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其在防洪、抗旱、调节气候、控制污染等方面具有其他生态系统所不可替代的功能和效益,被誉为地球之"肾"。据此回答24-25题。
8.下列地理事物中都属于湿地的是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⑤
9.我国政府下令停止开垦三江平原上的沼泽地,主要原因是
A.三江平原的土壤十分贫瘠
B.开发的成本太高
C.粮食过剩,价格下降
D.为了保护、改善生态环境
  对于人类来说,森林既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又是不可替代的环境资源。 亚马孙热带雨林是地球上现存面积最大,保存比较完整的-片原始森林。但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巴西政府对亚马孙地区大规模开发计划的实施,这片雨林的前景引起全世界的广泛关注。回答10~13题。
10.下列自然带中,有现存的原始森林集中分布的是
A.亚寒带针叶林带
B.热带季雨林带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D.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11.下列不属于原始森林免遭大规模破坏的原因的是
A.地广人稀 B.自然条件严酷 C. 难以通行 D. 技术条件落后
12.热带雨林的三大片集中分布区位于
A.东南亚地区、非洲、南美洲 B.南亚、南美洲、欧洲
C.北美洲、非洲、南美洲 D.南亚、非洲、南美洲
13.有关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光合作用强烈、生物循环弱、生物生长迅速
B.土壤是雨林生态系统中养分储量最多的部分
C.大气层中每年都有大量的氧气通过植物光合作用被雨林植物固定下来,同时又向大气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碳。
D.热带雨林具有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的作用。
14.热带雨林遭破坏后,可能带来的影响不包括
A.海平面上升
B. 物种灭绝的速率加快
C.某些地区降水异常
D.紫外线增多
15.有关热带雨林生态脆弱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A.枯枝落叶使雨林中土壤一般很肥沃
B.人类通过焚烧和砍伐活动可将大片浓密的原始雨林顷刻化为乌有
C.雨林植被一旦被毁,在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下,地表植物很容易恢复
D.地下植被成为雨林系统中最主要也是最关键的部位,而这又是最易遭受人类破坏的
每一个区域都具有特定的地理环境条件,并对区域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不同区域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人们的生产、生活的特点有许多不同,区域的发展水平、发展方向等也存在差异。此据比较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两个区域,回答16-19题。
16.下列各项,不属于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共性的是
A.都是平原地区
B.都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
C.都位于入海口处
D.土壤都比较肥沃
17.有关这两个区域农业生产活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长江三角洲属于水田耕作业,主要种植水稻。
B.松嫩平原发展旱地耕作业,主要种植玉米、春小麦、大豆等作物。
C.长江三角洲的作物熟制以两年三熟为主,松嫩平原则一年一熟。
D.长江三角洲水产业较为发达;松嫩平原的西部降适宜发展畜牧业。
18.下列有关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有较丰富的石油等矿产资源
B.是我国的重化工业基地
C.是全国最大侨乡所在地
D.位于我国沿海航线的中枢,又是长江入海的门户,对内、对外联系方便
19.下列关于长江中下游平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的叙述,不正
A.开发早期,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低下,稠密的水系成为人们交通的阻隔
B.当船作为交通工具被广泛使用时,稠密的水系为扩大交通联系提供了天然水道
C.我国历史上人口从北方至南方几次大规模的迁移,为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水稻种植业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D.在农业生产走向规模化、专业化、机械化的今天,长江中下游平原作为全国"粮仓"的地位已超过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成为全国最大的商品粮供应地
20.台风是我国沿海地区的主要灾害,要对台风进行监控,及时预警减少灾害的最佳地理信息技术系统是 (
A.遥感技术
B.地理信息系统(GIS)
C.全球定位系统(GPS)
D.气象预报
二、综合题(本题共4小题 ,共计40分)
21.读"雨林破坏对环境影响示意图"(图2-5),回答下列问题。图2-5  (1)图中右侧是未受破坏的雨林,树林覆盖使土壤免受
  (2)树木要吸收土壤中的营养物质,可以靠不断形成的
经微生物分解为营养物质,归还给土壤,又供植物利用,使森林资源得到
  (3)图中左侧大量的雨林遭到采伐,结果降水直接到达失去保护的地表,会使
作用增加,导致
。没有了树木,
逐渐减少,树木失去营养物质,可能造成森林退化、土壤侵蚀、
灭绝等严重问题。
22.读亚马孙平原大气环流示意图(图2-6,图中箭头表示空气的垂直运动),回答:图2-6  (1)A处降水类型是
,此时东京的气候特征是
  (2)据研究,该地区地表水的直接蒸发量很小,原因是
  (3)来自本地区的水汽上升冷却降到地表,相当于亚马孙河流域总降水量的50%,另外50%的降水量来自
  (4)近年来,亚马孙河流域某些地区降水量减少约20%,其原因是
,虽然降水量减少了,但流入河中的水量及洪水反而增加了,其原因是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单元练习
一、选择题
近几年春季,受北方高压影响,我国北方多次发生大面积沙尘暴。其中,河北怀来县的"天漠沙丘"向东南方向移了大约1000米。据专家介绍,如果不控制这种局面,不出十年,沙漠就会逼近北京,根据以上材料及所学内容,完成1-3题:
1.荒漠化的实质是
 A.耕地退化
B.草地退化
C.土地退化
D.林地退化
2.我国风沙危害和荒漠化问题最为突出的地区是 (
A.东北地区
B.西北地区
C.华北地区
D.西南地区
3.导致荒漠化的自然因素有(
②耕作技术落后,灌溉措施不当
③过度放牧
④气候异常
下图为我国荒漠化土地成因比例图(其中①为物理及化学作用;②为工矿、交通等基本建设,如次生盐渍化)。读图,回答4~5题。
4.有关我国荒漠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我国荒漠化的成因主要是风蚀和水蚀
B.江南丘陵地区的荒漠化主要是风蚀产生的
C.山西省土地荒漠化发展与工矿、交通等基本建设相关
D.松嫩平原西部的荒漠化主要是风蚀
5.云贵高原和黄土高原荒漠化的共同原因是(
①石灰岩广布、土层发育浅薄 ②植被破坏 ③土层疏松、直立性强 ④降水强度大,多暴雨 ⑤地表水缺乏
读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完成6~8题。
6.图中湖泊的最大水量一般出现在(
7.现在发现图中绿洲退化严重,对这一现象的原因推测中,最不可能成立的是(
A.人口增长迅速
B.气候变暖,蒸发量加大
C.水源污染严重,且难治理
D.为争取区域内粮食自给,发展粮食生产
8.与华北平原相比,图中绿洲发展农业的优势条件是(
A.太阳辐射强
B.热量充足
C.水资源丰富
D.土壤肥沃
9.地球上现存面积最大的、保存比较完整的原始森林在(
 A.东南亚地区
B.印度半岛
C.非洲刚果河流域
D.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
10.亚马孙热带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是因为(
 A.能够吸纳和滞蓄大量降水
 B.深刻影响着地球大气中的碳氧平衡
 C.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
 D.雨林是生产力最高的生物群落
亚马孙河流域形成了高大密集的以乔木为主的雨林群落。据此完成11-12题
11.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区别于其他生态系统的优势表现在:
①光合作用强烈
②生物循环旺盛
③雨林群落的生产力高
④养分集中在地上的植物体内
 A.①②③④
12.雨林中土壤贫瘠的原因是:
①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土壤缺少养分积累和补充
②气候高温多雨,地表径流和淋溶作用带走养分
③雨林植被的吸收作用强烈
④岩石风化所释放的养分不足
读"雨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示意图,回答13-14题
13.雨林系统中最主要也是最关键的部位是图中(
14.右图中A、B、C、D表示的地理事物,对应正确的
A.枯枝落叶
D.供给养分
对人类来说,森林既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又是不可替代的环境资源。亚马孙热带雨林是全球最大的森林,发挥着巨大的生态效益,但却遭到严重破坏。读下图回答15-16题:
15. 热带雨林对当地水循环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A.为降水提供了50%的水汽来源,是当地水循环的重要环节
 B.大量水汽被带离了雨林地区,减少当地的降水
C.水循环水汽主要来自海洋,跟热带雨林没什么关系
D.雨林是个巨大的储水库,会减少当地的水循环
16.如果亚马孙雨林被毁,将可能造成的影响是:
①大气中CO2含量增多,全球气候变暖
②全球水循环和水量平衡将受到重大影响
③当地生态环境将可能恶化
④雨林地区物种灭绝速率将大大加快
A.①②③④
二、 综合题
17.读"我国内蒙古商都县西井子土地荒漠化状况图"和"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的人为因素(以风力作用为例)图",完成下列问题。
我国内蒙古商都县西井子土地荒漠化状况
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的人为因素(以风力作用为例)
(1)荒漠化是人类过度的___________和潜在的___________相互影响、共同作用的产物,它不是简单的___________过程,而是很多块分散的土地逐渐___________,并最终连在一起,形成类似荒漠的自然景观。
(2)从图中可以看出,内蒙古商都县西井子土地荒漠化面积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
(3)在荒漠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气候因素特别是___________,往往影响着荒漠化的进程。但"我国内蒙古商都县西井子土地荒漠化状况图"说明___________因素对荒漠化的进程并非起决定作用。结合"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的人为因素(以风力作用为例)图"可以看出,___________在荒漠化的进程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4)在"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的人为因素(以风力作用为例)图"中A是___________,B是___________,C是___________。
18阅读下面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科学网日报道:近一个月来,随着旱季的来临,印尼苏门答腊岛、廖内群岛和加里曼丹岛发生了多处森林火灾。绿色和平派往苏门答腊岛和廖内群岛的紧急调查小组发现蔓延的森林大火和低垂的浓烟正在威胁着数百万人的健康,同时使气候进一步恶化。绿色和平呼吁印度尼西亚政府停止在脆弱森林环境中的一切土地开荒,终止恶性循环。
  绿色和平紧急调查小组发现该地区的相思树纸浆林和棕榈油种植园是此次森林大火的主要祸因,同时也是造成火势急剧恶化的根本症结。"该地区大部分的森林属于湿地森林的一种--泥煤地森林",绿色和平原森林保护项目的Hapsoro先生解释:"这些泥煤湿地一旦遭受砍伐,河道开挖或租让,就会像海绵一样迅速蒸发,变得极其易燃。对于这种湿地的改造如果不停止,大规模的森林火灾就无法避免,年复一年的环境恶化也就无法避免。""印度尼西亚政府必须对该地区的土地开荒和森林砍伐重新作慎重的考虑,这样才能够将印度尼西亚森林火灾的可能性最小化。"
  (1)印尼是热带雨林分布较广的国家之一,属世界三大热带雨林集中分布区之一的________地区的一部分,另外两个分布区是________、________。
  (2)"这些泥煤湿地一旦遭受砍伐,河道开挖或租让,就会像海绵一样迅速蒸发,变得极其易燃"这从一个侧面说明雨林的________特点, 这种特征还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浓烟正在威胁着数百万人的健康,同时使气候进一步恶化。"试分析热带雨林被破坏对全球自然环境的影响。    
(4)试分析印尼热带雨林被破坏的原因,并对破坏现状提出合理的保护措施。
       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第一节 能源资源的开发
  一、单项选择题
1.当代世界最主要的能源是(
 A.可更新能源
 C.来自太阳辐射的能源
D.来自地球内部的能源
2.下列关于a-自然资源、b-能源、c-矿产资源三者之间的关系图解,正确的是(
3.下列关于我国山西和德国鲁尔煤矿的共同点,说法不符合的是(
 A.储量丰富
B.开采条件好
C.煤质优良
D.靠近本国铁矿区
4.下列关于我国能源面临的主要问题,说法错误的是(
 A.单位产值能耗高
B.煤碳大量的利用,导致严重的大气污染
 C.能源安全受到威胁
D.人均占有量少,人均消费量高
5.在经济发达国家中,以下哪组国家的能源能自给(
 A.美国、英国
B.加拿大、美国
C.英国、加拿大
D.法国、德国
6.在开采煤矿时,要大量剥离表土, 处理不当往往造成水土流失,破坏土地资源,这主要说明了(
 A.自然资源具有分布的规律性
B.自然资源具有时间的变化性
 C.自然资源具有联系的整体性
D.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对立性
7.我国常规能源分布少的地区是(
 A、西北、西南
B.西南、华北
C.西北、东北
D.华东、华南
读图完成:
8.图中"西气东输"线路穿越的省区中,涉及黄河流域的有(
 A.宁、陕、晋、川、鲁
 B.甘、宁、陕、晋、豫
 C.青、甘、宁、内蒙古、豫  
 D.新、青、陕、晋、豫
9.图中①②两条铁路线分别为(
 A.大秦线
神骅线 B.大秦线
焦兖线 C.神骅线
石太线 D.京原线
10.图中a、b、c、d四点对应的著名地理景观名称正确的是(
三门峡  B.万家寨
  C.壶口瀑布
三门峡  D.壶口瀑布
11.关于图中E、F两城市说法正确的是(
A. E为山西的大同,F为河北的东营 
B.E为内蒙古的石嘴山,F为山东的东营
C.E附近有著名的云冈石窟,是因宗教而兴起的城市
D.F附近有著名的胜利油田,是因资源开发而兴起的城市
12.下列关于在能源大家族中的,新成员"可燃冰"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大量存在于地壳深层,学名"天然气水合物" 
B. 大量存在于海底,学名"天然气水合物"  
C. 以储量丰富,发热量高著称,但燃烧时产生废气多  
D.其主要成分为乙炔,我国南海已有大储量发现
13.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家庭轿车开始大量使用,这能够(
 A.降低燃油消费    B.提高交通效率
 C.扩大居民出行范围  D.刺激煤炭生产
14. 读世界能源消费构成图,正确的是(
A. 1950年能源消费构成以煤为主,约占80%
B.在1980年和1990年石油天然气的比重相同
 C. 从1950年到1990年期间,煤的消费量一直呈下降趋势
 D. 1950年至1980年石油天然气比重上升较快,而1980年到1990年间水能核能比重上升较快
15.目前正成为我国西部新的石油基地的盆地是(
A.塔里木盆地
B.准噶尔盆地
C.柴达木盆地
D.四川盆地
读《我国2002年能源生产与消费构成示意图》回答16-17题。
16.图中c表示(
17.我国需要进口的能源是(
18.我国能源的分布格局,决定了我国的能源流向,下列流向正确的是(
①北煤南运
②西电东送
③西气东输
④海气上岸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19.右图中能正确表示山西煤炭主要外运方向的是(
20.读内蒙古东部地区和山西省的产业结构图,说法正确的是(
A. 两地差异最大的是第一产业  
B.内蒙古和山西的第一产业都以种植业为主
C.两地第三产业差异小,说明两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当     
 D.两地产业结构都不太合理,结合资源优势,都应加快延长煤炭生产链条
  二、综合题
  21.读2000年我国能源消费构成和2020年我国能源消费构成目标图,结合图示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        (1)我国压缩煤炭消费比重,其主要目的是什么?能源消费构成的目标变化会对山西煤炭生产带来那些影响?
  (2)为加速我国能源消费构成的转变,在未来十几年中应着重抓好哪些能源发展措施?
22.读图完成
(1)图中所示等温线为___季节气温分布情况,相对于同纬度而言E处气温偏_____,主要受_____________________影响;F处气温偏_____,主要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影响。
(2)结合当地资源优势,在方框图中填上适当的工业部门,完成煤炭生产的产业链条。该产业链条给环境带来的污染主要包括(多项选择)_________。
A.废气污染  B.水体污染  C.固体废物污染  D.辐射污染
(3)未来中国将实行"节能优先、结构多元、环境友好"的可持续能源发展战略。这一战略将会导致图示地区______工业的衰落,下列属于该地实施并促进产业转型和升级的是_________(多项选择)
A.加强交通建设,提高外运能力
B.建设了系列引水工程,缓解水资源不足 C.扩大开采量
D.建立了高等学校和科研所,以适应产业调整对人才和技术的需求
 E.一方面建坑口电站,另一方面发展炼焦业,提高能源输出结构水平
F.延长产业链,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综合利用程度和附加值
G.大力发展轻纺、高新技术、旅游,减低重化工比重
 (4)为做到"环境友好",该地进一步采取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等措施。
(5)图中太原为我国火箭发射基地之一,试分析其该工业布局的区位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读图完成:
(1)图甲为我国__________地区典型的地貌形态,这里最严重的生态问题是
,形成这一问题的自然原因是
,人为原因是
(2)图乙为露天采矿区生态建设理想图式,试分析图中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的作用:如:①护坝__________________、②草方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还有那些好的矿区生态建设办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节 流域的综合开发
一、选择题
下图为黄河河口处径流量和输沙量年内分配图,读图完成1~3题。
1.如图所示,径流量和输沙量最大的月份是
A.1月    B.4月
2.造成径流量和输沙量异常增大的原因是
C.调水调沙
D.水土流失
3.图示径流量和输沙量异常增大的现象,可能造成的影响是
A.河床变深
B.河流含沙量变小
C.河口后退
D.扩大灌溉面积
读田纳西河流域位置示意图,回答4~5题。
4.下列有关田纳西河流域经济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防洪是流域治理的核心
B.拥有全美最大的水电、火电、核电相结合的电力系统
C.工业以高能耗的机电、塑胶等工业为骨干
D.农业以发展温室蔬菜生产为主
5.科学合理地进行区域资源开发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下列关于田纳西河流域开发历史进程的叙述,合理的是
A.18世纪下半叶,它成为较发达的棉花、马铃薯、蔬菜产区
B.18世纪末,大规模的掠夺式开发带来生态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
C.19世纪30年代初,它成为最贫困的地区之一
D.19世纪40年代,美国开始进行综合开发和治理该流域
  新华网日电 正在进行175米试验性蓄水的三峡工程蓄水进展顺利,三峡工程坝前水位23日成功突破170米。相关部门在水位升高后,对三峡库区水域变化对气候的影响进行了模拟研究。据此完成6~7题。
6.水位升高后,三峡库区20千米以内地区气温表现为冬升夏降,其主要原因是
A.大坝阻挡了冬季风
B.大坝阻挡了夏季风
C.水体热容量大
D.阴雨天气增加
7.三峡库区水域变化引起的降水变化表现为在库区稍减,远处稍有增加。其主要原因是(  )
A.水面全年有下沉气流,降水减少
B.附近陆地全年有上升气流,降水增加
C.夏季水面温度低,有下沉气流,降水减少
D.冬季附近陆地温度高,有上升气流,降水增加
  我国的黄河流域存在着严重的生态问题,其中水土流失是头号问题。因此,我国也加强了对黄河流域的综合治理。读"黄河流域水系图",联系课本所学的河流的综合开发知识,回答8~10题。
8.黄河流域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是
A.黄河流域流程长
B.黄河流经地区植被少,地表祼露,降水少而且不均,暴雨集中
C.黄河流经地区降水少,而且不均匀,暴雨不集中
D.黄河流经地区毁林开荒、植被破坏严重
9.教材中提到的田纳西河流域出现的生态问题,你认为同黄河流域相同的地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土地退化
B.植被破坏
C.水质污染
D.都没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10.田纳西河流域综合治理措施,对于黄河流域的综合治理有借鉴意义的地方,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发电,提高水质
C.土地合理利用
 D.可以防洪、发电、土地合理利用,但是没有提高水质  
  读右图"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11~13题。
11.能正确反映图中沿a~b线所作的地形剖面图的是(
12.建设图中水利枢纽的首要目标是
13.有关图中区域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图中自然保护区以保护亚热带季雨林为主
②地处山区,多生产力低下的坡耕地
③经济发展水平高,资源开发程度低
④地形条件复杂,旅游资源丰富
二、非选择题
13.在流域的开发过程中,人口数量、资源开发、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必然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并影响流域的可持续发展趋势。结合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1:下图是汾河上游流域的区位以及地形示意图。
材料2:下表是汾河上游流域自西汉到清代人口、经济以及环境状况表。
(1)该流域的河谷特征是    ;最主要的植被类型是    (填字母)。
B.森林、草原
D.草原、荒漠
(2)该流域蕴藏的矿产资源最可能是    。
(3)该流域人口、经济、环境三者从可持续到不可持续发展剧变发生在    时期,简述人口、经济、环境之间关系发生的变化。
(4)该流域的地理环境恶化的主要表现是。
14.读甲、乙两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的M河是    ,乙图中的N河是    。
(2)M河流域进行综合开发的核心是梯级开发,原因是什么?
(3)N河流域最大的水利枢纽是    ,分析此处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有哪些?
(4)N河流域开发治理与M河流域相比较,有哪些相似之处?
第三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和利用单元
地理必修三全套练习...
品德与社会
Copyright& 北京学而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京ICP备号-1)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备案编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趣味地理小百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