噻呋酰胺在水稻小麦抽穗扬花期期可以使用吗

| | | | | |
噻呋酰胺防治纹枯病的优势
核心提示:满穗24%噻呋酰胺悬浮剂对水稻纹枯病有特效,具有很好的预防及铲除功能。
满穗24%噻呋酰胺悬浮剂对水稻纹枯病有特效,具有很好的预防及铲除功能。
与一般药剂相比,噻呋酰胺防治纹枯病优势明显。第一,对纹枯病有特效,用量低,每亩制剂用量20毫升左右,施用方法及时期灵活。第二,很容易通过根部或植物表面吸收并在植物体内传导,持效期长,通常可达20天以上。用药次数少,一般在抽穗前20天或发病初期施药1次即可为稻株提供足够的保护。只有在纹枯病严重发生时,才需考虑增加施药1次。第二次用药应安排在第一次用药后2周左右或在扬花期前后。第三,经处理的稻株茎秆粗壮,叶片健康浓绿,为增产提供有利的条件。
满穗24%噻呋酰胺悬浮剂是一种有独特配方的悬浮剂,不含有机溶剂,对作物很安全,在推荐用量下,在水稻孕穗扬花期也可以使用。耐雨性强,施药1小时后下雨药效不受影响。
编辑:foodqa&用户账号:
←点击获取验证码&&
您所在的位置:
> 商业机会 正文
来源:中国农药网用户信息发布平台 【 中 】
信息类型:供应信息
信息标题:噻呋酰胺
发布时间: 09:42:29
信息编码:.shtml
24%噻呋酰胺
噻呋酰胺对许多种真菌性病害均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可广泛应用于水稻、麦类、花生、棉花、甜菜、咖啡、马铃薯、草坪等多种作物。生产上主要用于防治水稻和麦类的纹枯病 。
噻呋酰胺适用于叶面喷雾、种子处理和土壤处理等多种施药方法,防治纹枯病时多采用叶面喷雾。分蘖盛期、孕穗期是防治纹枯病的关键期,一般每亩使用240克/升悬浮剂30~40毫升,对水30~45升喷雾,喷药应均匀、周到 。
防治水稻纹枯病,由于它的持效期长,在水稻全生长期只需施药1次,即在水稻抽穗前30天,亩用24%悬浮剂20~30毫升,对水50~60升喷雾 。
1、 有良好的内吸性,很容易通过根部或植物表面吸收并在植物体内传导;
3、 经处理的茎叶健康浓绿,为增产提供条件;
4、 不含有机溶剂,对作物很安全,在合适用量下,在水稻孕穗扬花期也可以使用;
5、 耐雨性强,施药后1小时降雨不影响药效.
以上信息由自行发布!联系我时,请说是在“中国农药网”看到的,谢谢!
联系人:赵经理(男)
联系电话:
手机号码:
在线QQ咨询:
联系地址:江苏省连云港市新浦区
邮政编码:222000
电子邮箱:
信息标题:噻呋酰胺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农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农药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农药网”。违反上述条款,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站)”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本网所展示的信息由买卖双方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本网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友情提醒:网上交易有风险,请买卖双方谨慎交易,本地最好是见面交易,异地交易请多学、多看、多问、多了解,网上骗术多种多样,谨防上当受骗!
5,本网刊载之所有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6,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地址不清稿酬未付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编辑部电话:8
电子信箱:(请把#换成@)&&&当前位置: >>
>> 防治水稻纹枯病特效药噻呋酰胺
防治水稻纹枯病特效药噻呋酰胺
&&& 噻氟酰胺又叫噻氟菌胺,属于噻唑酰胺类,具有强内吸传导性和长持效性。噻呋酰胺对丝核菌属、柄锈菌属、黑粉菌属、腥黑粉菌属、伏革菌属、核腔菌属等致病真菌均有活性,尤其对担子菌纲真菌引起的病害如纹枯病、立枯病等有特效。
&&& 满穗24%噻呋酰胺悬浮剂对水稻纹枯病有特效,具有很好的预防及铲除功能。
  与一般药剂相比,噻呋酰胺防治纹枯病优势明显。第一,对纹枯病有特效,用量低,每亩制剂用量20毫升左右,施 用方法及时期灵活。第二,很容易通过根部或植物表面吸收并在植物体内传导,持效期长,通常可达20天以上。用药次数少,一般在抽穗前20天或发病初期施药 1次即可为稻株提供足够的保护。只有在纹枯病严重发生时,才需考虑增加施药1次。第二次用药应安排在第一次用药后2周左右或在扬花期前后。第三,经处理的 稻株茎秆粗壮,叶片健康浓绿,为增产提供有利的条件。
  满穗24%噻呋酰胺悬浮剂是一种有独特配方的悬浮剂,不含有机溶剂,对作物很安全,在推荐用量下,在水稻孕穗扬花期也可以使用。耐雨性强,施药1小时后下雨药效不受影响。噻呋酰胺 -
噻氟酰胺又叫噻氟菌胺,进口产品为23%.24%悬浮剂,商品名满穗。它是含噻唑环的苯基酰胺化合物,可防治多种作物病害,特别是担子菌丝核菌属真菌引起的病害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其主要作用机理是抑制病菌三羧酸循环中琥珀酸去氢酶,导致菌体死亡。
噻呋酰胺 -
中文别名噻呋酰胺;2',6'-二溴-2-甲基-4'-三氟甲氧基-4-三氟甲基-1,3-噻二唑-5-羟酰苯胺;噻氟菌胺;噻呋酰胺/2',6'-二溴-2-甲基-4'-三氟甲氧基-4-三氟甲基-1,3-噻二唑-5-羟酰苯胺物理化学性质纯品为白色粉状固体,熔点 178℃,密度 1.930,储存条件 0-6°C。m.p.177.9~178.6℃,20℃时在水中溶解度为1.6mg/L,分配系数4.1,pH值为5~9时稳定。
噻呋酰胺 -
噻呋酰胺是琥珀酸酯脱氢酶抑制剂,抑制病菌三羧酸循环中琥珀酸去氢酶,导致菌体死亡。它具有很强的内吸传导性能,可以叶面喷雾、种子处理、土壤处理等方式施用。
噻呋酰胺 -
适用作物及防治对象
噻呋酰胺对许多种真菌性病害均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可广泛应用于水稻、麦类、花生、棉花、甜菜、咖啡、马铃薯、草坪等多种作物。生产上主要用于防治水稻和麦类的纹枯病。
噻呋酰胺 -
噻呋酰胺适用于叶面喷雾、种子处理和土壤处理等多种施药方法,防治纹枯病时多采用叶面喷雾。孕穗期及以前是防治纹枯病的关键期,一般每667平方米使用240克/升悬浮剂20~25毫升,对水30~45升喷雾,喷药应均匀、周到。防治水稻纹枯病,由于它的持效期长,在水稻全生长期只需施药1次,即在水稻抽穗前30天,亩用24%悬浮剂1 5~2 5毫升,对水50~60千克喷雾。
噻呋酰胺 -
噻唑酰胺类琥珀酸酯脱氢酶抑制剂。用于水稻、禾谷类作物和草坪,对丝核菌属、柄锈菌属、腥黑分菌属、伏革菌属、黑粉菌属等致病真菌有效,对担子菌纲真菌引起的病害,如立枯病等有特效。用于水稻、禾谷类作物、草坪茎叶处理,使用剂量为125~250g有效成分/hm2,用于禾谷类作物和非禾谷类作物拌种处理,使用剂量为7~30g有效成分/kg种子。药剂对水稻纹枯产现有优异防效,使用剂量130~140g有效成分/hm2,禾谷类作物锈病125~250g有效成分/hm2。
噻呋酰胺 -
1、 对纹枯病有特效,用量低,每亩制剂用量20毫升左右,施用方法以及时期灵活;2、 有良好的内吸性,很容易通过根部或植物表面吸收并在植物体内传导;3、 经处理的茎叶健康浓绿,为增产提供条件;4、 不含有机溶剂,对作物很安全,在合适用量下,在水稻孕穗扬花期也可以使用;5、 耐雨性强,施药后1小时降雨不影响药效。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化学工业与工程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农药科学与管理
为本词条添加和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您也可以使用以下网站账号登录: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9次
参与编辑人数:7位
最近更新时间: 21:10:58
贡献光荣榜荆门市农业信息网
欢迎来到荆门农业信息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时事新闻 > 植物保护
第三代三化螟、两迁害虫发生预报及灾后复产病虫害防控意见
发布者:农业局
发布时间:【 10:30:10】 浏览次数:261次
三代三化螟在常发区(东宝区、掇刀区、钟祥市交界的部分乡镇、历年重发乡镇)中等发生,局部田块偏重发生,主要危害8月8日之前不能齐穗的中稻、一季晚和双晚,京山县晚稻有成为诱集田可能。两迁害虫部分田块虫量高;水稻细菌性基腐病流行发展快、见病较普遍;部分感病品种叶瘟发生重,再生稻穗颈瘟病穗率在10%以上, 穗颈瘟、稻曲病感病品种高发几率大。
7月18-19日的强降雨,导致全市农田受灾严重。针对退水相对较快的农田,希望广大农户不要丧失信心,在农技人员指导下抓紧做好在田水稻、玉米等作物田管工作。灾后田管需重点抓好水稻基腐病、纹枯病,玉米纹枯病、叶锈病及茎腐病、穗腐病防控工作。建议采用组合用药、喷肥方式抢晴防控。做好改种田块(种植蔬菜、青贮玉米、秋播马铃薯)土壤药剂消毒及种子药剂拌种工作,防控苗期病害。并关注受淹田块除草剂残留问题。
一、发生趋势
1、三代三化螟& 预计全市中等偏轻发生(2级),局部地区(东宝区、掇刀区、钟祥市交界的部分乡镇、历年重发乡镇)中等发生(3级)局部田块偏重发生(4级)。
2、三代稻飞虱& 预计中等发生(3级),局部大发生(5级)。
3、三代稻纵卷叶螟& 预计中等发生(3级),局部偏重发生(4级)。
二、发育进度
&&& 盛蛾期:7月31日-8月13日,高峰期8月5日左右;
&&& 盛孵期:8月8日-8月21日,高峰期8月13日左右。
我市南部发生期提前2-3天,北部推迟2-3天。全市发生期总体较去年提前3天。
2、稻飞虱,低龄若虫盛期7月下旬-8月上旬
3、稻纵卷叶螟& 低龄幼虫盛期7月下旬-8月上旬
三、主要依据
1、三化螟:二代三化螟亩残虫量相对去年下降,局部田块残虫量较高。7月25日,市站在掇刀区麻城测报点调查,亩残虫量0-1690头,加权平均535头(去年加权平均848头),比去年下降36.9%,枯心率0-0.86%,平均0.23%(去年平均0.57% );发育进度调查,剥活虫47头,化蛹率44.67%(去年7月28日调查为14.29%),羽化率0,死亡率6%,各虫态如下:2-5龄幼虫分别占4.26%、6.38%、6.38%、34.04%,预蛹占4.26%,1-6级蛹分别占23.04%、8.51%、4.26%、6.38%、0、2.12%,虫态较去年丰富,化蛹率较高,7月27日在牌楼田间见三化螟白穗。
2、稻飞虱:本省、本市部分地区稻飞虱虫量基数高,短翅成虫和褐飞虱有一定比例。据省站通报,7月中旬,稻飞虱在鄂东、鄂东南中等偏重发生,仙桃市平均百丛虫量1830头,100%田块超标。7月16日钟祥调查,稻飞虱百丛虫量为25-2100头,平均445头/百丛,超标田块占16.7%,观测圃未防治百丛最高虫量10000头,短翅成虫百丛虫量为0-200头,平均为25头/百丛(去年7月24日平均为12头/百丛);市站麻城测报点调查,稻飞虱百丛虫量25-670头,平均261头,无超标田块,褐飞虱最高百丛虫量20头,占比0-20%,平均2.3%。京山、沙洋等地田间稻飞虱虫量较低,平均百丛虫量15-134头。
3、稻纵卷叶螟:虫量不高,低于去年同期,局部稻区白叶率较高。据省站通报,7月中旬稻纵卷叶螟在鄂东南早稻区迁入峰次少,迁入虫量低,总体中等发生,残虫量较低,轻于去年,而局部稻区竹山、宜城、远安平均卷叶率分为55%、44.7%、21%,发生较重。在我市,7月中旬,各县市区调查,亩蛾量最高1850头(去年10000头),平均80头左右(去年120-3000头);钟祥调查亩幼虫量0-120头,平均65头/亩(去年200头/亩)。7月16日市站麻城点调查,白叶率平均0-1.88%,平均0.92%,7月25日调查白叶率0.56%-4.95%,平均2.13%,有所增长,一个纽康性诱器从7月16日-7月25日诱蛾14头。
4、气候条件:据天气预报,7月21日-8月31日,平均气温接近常年,总雨量偏多,且台风频繁,有利于两迁害虫的迁入、繁殖为害,8月上中旬如无暴雨,对三化螟羽化、孵化无不利影响。
&&& 5、水稻生育期:水稻品种多样化,生育期参差不齐,有利于两迁害虫的辗转为害;在8月8日之前不能齐穗的中稻田、一季晚、双晚有利于第三代三化螟集中为害。
&&& 四、八月上中旬病虫防治意见
7月下旬-8月上中旬,我市大部分水稻处于破口-抽穗扬花期,雨水偏多,有利于多种病虫发生,在病害方面要特别注重穗颈瘟和稻曲病的预防。
1、三代三化螟防治意见
防治时间:8月8日-13日(第1次防治),8月16-21日(第二次防治)。
防治对象田:重点区域(东宝区、掇刀区、钟祥市交界的部分乡镇、历年重发乡镇)的迟熟优质中稻和迟熟田块(8月8日左右不能齐穗的田块),以及京山县晚稻。
防治对口药剂:①氯虫苯甲酰胺(杜邦康宽)10毫升/亩;②稻腾(10%阿维?氟酰胺)30毫升/亩;③福戈(40%氯虫苯甲酰胺?噻虫嗪)8克/亩。为增加防控、兼治(大螟等)效果,可适量添加48%毒死蜱、90%杀虫单等药剂一同防控。
2、两迁害虫防控意见
稻飞虱繁殖力强,预计15-20天虫量可增长10倍以上,水稻生育期不整齐,有利于其辗转繁殖,而且两迁害虫外地迁入虫量剧增的风险高,各地要密切关注。稻飞虱超防治标准(百蔸1000头)田块,稻纵卷叶螟百蔸新卷苞30个以上的田块,务必加强防控。
防控药剂:稻飞虱①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16克;②25%噻嗪?异丙威40克;③80%吡蚜酮?烯啶5-10克;④阿克泰(25%噻虫嗪)4克。若稻飞虱百蔸虫量超过3000头以上,虫龄复杂,且缺水田块,先用敌敌畏拌毒土熏蒸,间隔一天,再喷防治稻飞虱药剂。稻纵卷叶螟防控药剂同三化螟。
3、穗颈瘟、稻曲病防控意见
防控对象田:重点是感病品种和已发稻瘟病田块,生育期偏迟品种。
防治时间:在破口期前用第一次药;遇阴雨天气,齐穗后再防治一次。
防治药剂:75%肟菌?戊唑醇(拿敌稳)水分散剂;20%井?烯?三环唑(恒清)可湿性粉剂;33%己唑?稻瘟灵(乐米佳)微乳剂;20%咪鲜胺?己唑醇粉剂。
以上药剂可兼防稻瘟病、稻曲病、纹枯病。
4、细菌性基腐病防控意见
对已见病田块,8月份阶段性降雨将加重细菌性基腐病发生程度,对历年基腐病发生田块和已发基腐病田块,要做好基腐病孕穗期的防控,可选用噻唑锌、铜高尚、噻菌酮、独定安等药剂。
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以上各类药剂一种进行混配,达到一喷多防的效果。
注意:稻田用药,施药时要保持田间有水,为防治药害产生,要对足水(每亩2桶水30公斤),避免高温施药,铜制剂避免抽穗扬花期使用,有机磷农药不能和碱性农药混用。
五、灾后水稻、玉米作物病虫害防控意见
&&& 水稻:防控水稻细菌性基腐病,药剂可选用噻唑锌、铜高尚、噻菌铜、独定安、农爱多等;防控纹枯病,药剂可选用井冈霉素、噻呋酰胺、苯丙甲环唑、拿敌稳等;在植株恢复生长前,添加叶面喷肥,如0.5%~1%尿素溶液、0.2%~0.3%磷酸二氢钾溶液,或增施多种微量元素叶面肥(云苔素408、硅肥、碧护、继丰有机肥等)。最好隔5-7天再喷一次。
玉米:在排水、中耕基础上,针对生育期处于大喇叭口期至抽雄吐丝期的玉米开展用药,叶根茎一同喷雾,药剂选用三唑酮、代森锰锌、醚菌酯、甲基硫菌灵等,最好隔7~10天再喷1次;叶面喷肥可采用0.2%~0.3%磷酸二氢钾溶液,或增施多种微量元素叶面肥(云苔素408、硅肥、碧护、继丰有机肥等)。
土壤处理、药剂拌种:大雨淹没的地块在退水后要进行菜园消毒,可亩用生石灰75公斤或药剂一起消毒。生石灰撒于地表翻耕。将药剂用清水稀释成一定浓度,用喷雾器喷淋于土壤表层,或将药剂拌沙土直接撒施到土壤中翻耕,以杀死土中病菌。常用消毒剂有绿亨1号、2号、甲基托布津等。药剂拌种时,将种子装入干净的溶器内,再按种子重量的0.3%-0.6%加入福美双、多菌灵、高巧等药剂,使药剂均匀地粘附在种子表面,1小时后播种,可预防多种病虫害。
大雨淹没的地块,在退水后开展菜园消毒后,尽量综合施用有机质肥料,以降低周边玉米、大豆等作物施用除草剂后的残留,可能对蔬菜育苗造成影响。
& & & & & & & & & & & & & & &预报:陈雁 &文铁军 &王家同 胡兴华 &审核:谢支勇 &&签发:魏先尧
主办单位:荆门市农业局 地址:湖北省荆门市象山大道7号 荆门市农业局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联系电话: 电子信箱: 网站备案编号:鄂ICP备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抽穗扬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