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 赤壁怀古拼音的诗意缩句

念奴娇 赤壁怀古诗意
  赤壁怀古
念奴娇 赤壁怀古  (宋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译文】  长江朝东流去,千百年来,所有才华横溢的英雄豪杰,都被长江滚滚的波浪冲洗掉了.  那旧营垒的西边,人们说:那是三国时周郎大破曹兵的赤壁.  陡峭不平的石壁插入天空,惊人的巨浪拍打着江岸,卷起千堆雪似的层层浪花.  祖国的江山啊,那一时期该有多少英雄豪杰!  遥想当年周公瑾,小乔刚刚嫁了过来,周公瑾姿态雄峻.  手里拿着羽毛扇,头上戴着青丝帛的头巾,谈笑之间,曹操的无数战船在浓烟烈火中烧成灰烬.  神游于故国(三国)战场,该笑我太多愁善感了,以致过早地生出白发.  人的一生就象做了一场大梦,还是把一杯酒献给江上的明月,和我同饮共醉吧!  【全词赏析】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起句写长江给人以雄奇壮丽之感,“大江东去”是眼前江景,用以起兴.日夜江声,滚滚滔滔,使人感到历史的流逝,对往昔英雄人物无限怀念.  这句是作者触景生情,面对滚滚波涛,感到历史的流逝,有如东去的江水,不禁引起对历史英雄人物的缅怀.这两句既写江景,又点明怀古,从大处落笔,写得气势磅礴,感情饱满.“浪淘尽”三字,把作者凭吊古战场的心情含蓄有力地表达出来.这样开头也为下面描绘赤壁和缅怀周瑜做了环境的烘托和气氛的渲染.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此一句除要达到点明题意之目的,其根本则在于通过对赤壁地理位置和历史人物周瑜的述说,引出对三国战事的回忆,而自然联想到赤壁之战宏伟的战斗场面.“故垒西边”两句,指明怀古的特定时代、人物和地点,引入对古战场的凭吊.作者这样写,是通过联想自然而巧妙地把读者引到这段历史的回顾中去了.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正面描写赤壁的景色.从中不难想象出当时战斗的激烈和周瑜统领水军英勇善战的战斗风姿.山势险峻、参差错落的山岩直指天空,狂奔的巨流汹涌澎湃,猛烈地冲击着岩石.这是何等的雄奇景观!这里只用十三个字,便从形、声、色几方面生动地勾画出这个古战场的壮丽雄奇的图景,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江山的感情,同时也为下面歌颂周瑜做了铺垫和蓄势.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作者从神游中又回到现实.英雄人物已经随着长江水而流去了,只剩下如画的江山和无所建树的“我”.  此两句,一承上,一启下,由描景过渡到写人,十分自然.“一时多少豪杰”是虚写,既照应开头“千古风流人物”,也为下阕写周瑜作了铺垫.  上阕即景抒怀,通过描写古战场,引起对古代英雄人物的缅怀.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他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这一段具体描写千古风流人物中的周瑜.作者没有直接写周瑜的胯下马、掌中枪,而是武官文写:周瑜年轻英俊、气概俊伟、雍容娴雅、指挥若定的儒将风度.这充分显示出周瑜的杰出指挥才干和蔑视强敌的英雄气概.作者着力写周瑜其目的全在于凭吊古人以抒自己大志难酬的郁闷愁苦的情怀.周瑜年轻有为,建功立业名垂青史,而自己年近半百,功业无成却又遭贬.如此之磨难自然会哀愁的.他也只有借古来自我排遣了.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此句表达了作者极其矛盾和苦闷的心情.面对大好河山,缅怀周瑜少年得志,又深受孙权信赖,年轻时便建功立业,而自己虽有抱负,但有志难伸,毫无作为,相比之下,无限感慨.心情由激昂奋发转入消极苦闷.  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结尾句,一方面表现出作者消极悲观的情绪,这是作者阶级局限性和时代局限性的反映.在封建社会里一旦人们主宰不了自己的命运,却常常用达观来解决理想和现实之间的矛盾.作者也不例外.同时也应看到另一面,那就是还不失追求功业的豪迈心情.  下阕着重写人,借对周瑜的仰慕,抒发自己功业无成的感慨.  【疑难指津】  《念奴娇》中的周瑜形象为何与《三国演义》中的大不相同?苏轼笔下的周瑜年轻有为,文采风流,江山美人兼得,春风得意,且有儒将风度,指挥若定,胆略非凡,气概豪迈 .《三国演义》中的周瑜形象既有聪明能干的一面,又有狭隘嫉妒的一面,且无“羽扇纶巾” 儒将风度.这是三国演义为了美化诸葛亮而贬低周瑜严重扭曲历史造成的.正史上的周瑜意气风发,胸襟广阔,年少有为,是苏轼心中十分仰慕的英雄,应该说,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周瑜,才是历史上真正的周瑜.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读书 | 闲话金庸之五:绿竹巷的诗意
作者:我们的水云间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的水云间”,让生活多一种可能。绿竹巷“巷子尽头,好大一片绿竹丛,迎风摇曳,雅致天然。众人刚踏进巷子,便听得琴韵丁冬,有人正在抚琴,小巷中一片清凉宁静,和外面的洛阳城宛然是两个世界。”金庸的武侠小说中,诗意的笔墨很多,《笑傲江湖》中写绿竹巷的那一回,就是动人的一笔。该书第十三回写道,洛阳金刀王元霸的两个孙子,从令狐冲身上搜出“笑傲江湖之曲”的琴箫曲谱,疑为武林秘籍“辟邪剑谱”,众人为印证其事,造访绿竹翁,来到了东城绿竹巷:“巷子尽头,好大一片绿竹丛,迎风摇曳,雅致天然。众人刚踏进巷子,便听得琴韵丁冬,有人正在抚琴,小巷中一片清凉宁静,和外面的洛阳城宛然是两个世界。”小说到了这里,气韵为之一变。如一幅缓缓展开的画卷,浓墨重彩血雨腥风的江湖世界过去了,工笔富丽喧嚣扰攘的王家豪门过去了,忽然眼前是片淡淡的水墨,进入了一个超然淡远的隐者世界。这时的令狐冲,最爱的小师妹移情别恋,最敬的师父冷落怀疑他,最亲的师弟陆大有被害,被重重的怀疑、敌意、嘲笑、冷眼包围着,真该如魏晋时期的阮籍去穷途恸哭了。不意被命运的偶然推到了这里,绿竹森森,琴韵丁冬,在这清凉宁静的绿竹深巷,不再有人心之险险于山川的喧嚷争夺,只有来自两个陌生人的知己的温暖,人生的诗意。故事的色调渐渐地明亮起来。为令狐冲命运的起落而惊忧、沉重、焦灼的读者的心灵,也恍如清风一吹,妥帖宁静下来。这是充满了抒情色彩的一回,是暗寓了深沉的人生况味的一回,又是全书故事一大转捩点的一回。前面的诸多线索,到此做一收束,而令狐冲在此结识任盈盈,新的爱情将要萌生,新的线索又由此放射出去,同时令狐冲也更深地卷入了和魔教人物的纠葛,小说关于正邪人性的主题也将由此进一步展开。这应该算是小说中最好的部分之一吧。说它好,不仅仅在于它的抒情意味和人生况味,不仅仅在于上面所说的它的结构功能,更因为这里,还折射出一个小说技法的大问题。中国有句老话,叫作一张一弛,文武之道。小说,包括武侠小说,也是如此。武侠小说当然要靠波涌浪卷起伏跌宕的情节取胜,当然要靠刀光拳影、慷慨侠烈的情怀感荡人心,这些是必须的,但光有这些不够。光靠这些,写出的小说,它的美学风格是单调的,读者,读着也累——热血沸腾,目眩神驰,这样的阅读效果当然不坏,但难道你就该让读者的弦儿就这样一直绷着,绷着,直绷到你这百万字的小说结束?好象是不应该。这就好比,《水浒传》写了地动山摇的武松打虎,接下来就是阳谷县遇到兄嫂的一段人伦温情,又如《三国演义》在刘备马跃檀溪的一番紧张惊险后,忽然转入了牧童吹笛的一片宁静田园,来到石案香清松轩茶熟的水镜山庄,一张一弛,这才是好的小说。这又好比,东坡学士的《念奴娇o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江山如画之后,一笔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轻轻荡开,再收回,有此风流一笔,更见豪放,这才是大手笔。这个道理金庸明白,所以,他的小说,打打杀杀到一定份儿上,就会有山光水色、饮酒烹调、琴棋书画来调剂,象《笑傲江湖》中绿竹深巷的诗意,象令狐冲、向问天联手恶战名门正派与魔教,惨烈的撕杀后,是拜会江南梅庄四友时的风流雅致,这都是很好的例子。这样的小说,让你读了血脉贲张后,又能放松下来,心旷神怡,会心微笑。这就会使小说格外好看,又能体贴读者,武侠小说毕竟不是实验小说,而是通俗文艺,作家应该有些体贴读者的聪明,而读者的感受,也是要一张一弛才好。(江南古镇)可惜不是所有的武侠小说家,都能做到这点。比如,古龙靠的是奇中逞奇,险上逞险,靠不断地将情节推到绝境制造悬念,再来一个死棋肚子里出仙招抓住读者。这种手法,古龙确实有玩儿的极好的时候,可并不总是能如此,到了情节实在变化不下去,就干脆让人物“死”掉,到了后来又神奇地复出,至于人物何以能如此,有时没有解释,解释不通,所以“神妙”。以古龙的绝顶聪明尚且如此,那些等而下之的单靠情节推进来抓人的作品,就更不必说了。不过话又说回来,得承认,通俗小说其实是写紧易写缓难的。写紧,扣人心弦,温瑞安也能做得很好,二流的侦探小说也可以吸引人一口气往下看,而写缓,不靠情节悬念,而是靠闲笔写烹调、写品酒、写琴棋书画、医卜星相,又要写得有品位,还要写得一样吸引人,这确实要有点真功夫,大概要既有相当学问又很懂小说才行。这样说来,其他的武侠小说家,不能象金庸那样写得张弛有致,或许非不知也,亦非不为也,实不能也。由此可见,天下不管什么事情,包括写武侠小说,做到上上境界,都不容易。(end)
相关微信文章:
相关推荐:
本网站所有内容均采集自网络,如有侵权麻烦邮箱联系删除。求诗歌的由来,要简写,现在就要,
诗歌”这个词来源于我国古代.在古代,能配乐的韵文叫做“歌”,不能配乐的韵文称为“诗”.“诗”和“歌”从开始产生时,就象孪生兄弟一样亲密无间,所以人们总是把它们合在一起称作“诗歌”.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是两千五百年前问世的.《诗经》从音乐角度分为《风》《雅》《颂》三类.《风》大都是民间诗歌,《雅》《颂》部分,有些是宴会的乐歌.都是先有乐,后填词.到了后来,乐谱流失了,音乐也逐渐进化了.那些歌辞独立存在,脍炙人口,流传下来成为优秀的诗篇.如《诗经》中有一篇名叫《采葛》的诗这样写道: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这是一首怀念的诗,诗人想象他所怀念的人正在采葛、采萧、采艾,虽然只一天没见面,就像隔了三月、三秋、三岁一样.全诗反复吟唱,表达了离别后殷切想念的心情. 汉代产生的“乐府”,也是合于乐可以唱歌的诗.最初它并不是诗歌,而是由汉武帝开始创立的音乐机关.乐就是音乐,府就是官府.汉武帝建立这样专司音乐的官府,制定乐谱、搜集歌词.到了魏晋六朝时就将乐府所唱的诗,简称为“乐府”,从此“乐府”就由一个机关名称变为诗体的名称,而且是唱出来的. 到了唐代,形成了近体诗,也就是我们所学的律诗和绝句的通称.这种诗很讲究韵律.律是指语言运用有严格的规定.韵是韵脚,指诗句尾字主要韵母带发音相同或相近的音节.因此它形成了一种音乐美. 唐代还形成了另一种文体——词.它是合乐歌唱的.后来盛行于宋代,发展到元代成了散曲.它是一种新体诗,每个配乐唱歌的曲子都有一定的格律要求,有曲牌名. 随着时代的变迁,新诗出现了.自由诗不好谱曲,所以诗与音乐的关系就逐渐疏远了.但是一些优秀作品还是讲究音乐美.因为新诗虽然没有严密的格式,但是有节奏,有丰富的感情和联想,语言简洁精炼,读起来就像唱歌一样. 由此看来,不管是古体诗、近体诗还是新诗,都与歌有着密切的关系.诗和歌就是这样不可分.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图文】五年级第六课――缩写 2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五年级第六课――缩写 2
上传于||暂无简介
大小:658.00K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503 Servi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503 Servi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openresty/1.9.7.4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念奴娇赤壁怀古朗诵 的文章

 

随机推荐